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語文復習教案

      時間:2023-02-28 12:47:4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復習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復習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復習教案

        語文復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學生從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慮問題要全面的道理。

        3、通過熟讀課文,引導學生學會換角度審視問題。

        4、積累閱讀資料。

        教學重點:

        從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慮問題要全面的道理。

        教學難點:

        從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慮問題要全面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到這個題目會想到什么問題?把你想到的問題和同桌交流。

        板書課題:(兩個農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2、兩個農夫各自有怎樣的.盤算,結果如何?

        3、你怎樣看待這兩個老農?

        三、鞏固課文

        1、練講故事指名講故事。

        2、小組內交流。

        3、選出課文好的部分,全班交流。

        四、討論

        組織討論:這兩個農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損失,為什么?他們還應該想到什么?

        小組內交流:選出好的全班交流

        五、寫一寫

        根據討論中大家提出的意見,分別給兩個老農提建議,然后寫下來。

        語文復習教案 篇2

        第四單元復習

        一、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士——土以——已井——金

        二、《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1、背誦課文,會填空。

        2、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根據4個偏旁進行漢字歸類。

        2、用“先……再……”寫話。

        三、《奶奶的白發(fā)》

        1、背誦課文,會填空。

        2、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根據3個偏旁進行漢字歸類。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完——玩怎——什

        2、回答問題:奶奶的白發(fā)怎樣來的?

        四、《陳毅探母》

        1、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

        2、會用“一邊……一邊……”寫句子。

        五、《好學的爸爸》

        1、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根據2個偏旁進行漢字歸類。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進——近吃——氣

        3、多音字“好”辨析。

        六、《練習4》

        1、了解動物的叫聲,會填空;拓展掌握一些動物的叫聲。

        2、背誦四個成語,會填空;背誦《詠鵝》,會填空。

        3、會說寫一些道歉的話。

      第五單元復習

        目標:會背誦有關內容,會填空;會聽寫詞語,看拼音寫詞;辨析形近字、同音字;會看圖將句子寫完整、具體。

        一、《識字5》

        1、知道夏天臺風、雷雨的特點。

        2、說、寫出夏天的水果、動物、花兒;也可拓展一些。用“……有……有……還有……”將圖意說說。

        3、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根據1個偏旁進行漢字歸類。

        4、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逃——桃——跳瓜——爪蛙——娃河——荷

        5、多音字“了”辨析。

        二、《識字6》

        1、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根據1個偏旁進行漢字歸類。

        2、用上詞串中的詞組合成句。

        3、仿“亮晶晶”的形式寫幾個詞。

        三、《識字7》

        1、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根據2個偏旁進行漢字歸類。

        2、背誦兒歌,會填空。

        3、積累“品”字結構的字。

        四、《識字8》

        1、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根據2個偏旁進行漢字歸類。

        2、背誦兒歌,會填空。

        3、選字填空。

        五、《練習5》

        1、掌握特殊字的筆順,如“北、奶”等。

        2、換偏旁漢字歸類復習。

        3、背誦四個成語,會填空;背誦《傘花》,會填空。

        第六單元復習

        目標:會背誦有關內容,會填空;會聽寫詞語,看拼音寫詞;辨析形近字、同音字;會運用數量詞;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鮮花和星星》

        1、背誦課文,會填空。2、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根據3個偏旁進行漢字歸類。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真——正

        棵——顆

        二、《放小鳥》

        1、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

        2、多音字“著”辨析。

        3、抄寫寫小鳥樣子的.句子。

        三、《這兒真好》

        1、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

        根據2個偏旁進行漢字歸類。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坐——座向——象——像

        3、想象填空:

        “這兒有……有……還有……,真好!”

        四、《世界多美呀》

        1、背誦課文,會填空。

        2、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根據2個偏旁進行漢字歸類。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呼——乎他——她——它

        4、仿“藍湛湛”的結構寫幾個描寫顏色的詞。

        五、《我叫足球》

        1、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根據1個偏旁進行漢字歸類。

        2、根據課文填空:足球出身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那時只有()過生日時才踢。現在,足球已經成為世界上()的運動。

        六、《練習6》

        1、背誦四個成語和諺語,會填空。

        2、用幾句話說說“六一”那天的活動。

        第七單元復習

        目標:會背誦有關內容,會填空;會聽寫詞語,看拼音寫詞;辨析形近字、同音字;會運用數量詞;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三個小伙伴》

        1、背誦課文,會填空。

        2、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吧——巴——把半——伴火——伙

        二、《螞蟻和蟈蟈》

        1、背誦課文,會填空。

        2、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有——由東——冬汗——漢

        2、想象填空:冬天到了,螞蟻在裝滿糧食的洞里有的……有的……個個……

        三、《古詩兩首》

        1、背誦課文,會填空。

        2、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

        1、多音字“種、子”辨析。

        四、《練習7》

        結合課文背誦四個成語,會填空;背誦《江上漁者》,會填空。

        第八單元復習

        從后往前復習,抓住重點復習

        1、練習8

       。1)重點抓住動物的家在哪里,首先要學生知道各種動物的家在家里,其次,學生在寫的時候不能寫錯字和拼音。

        (2)讀讀背背里,已經學過的字要會寫,防止要求填空。

        臨危(不)懼(多)謀善斷

        (從)容(不)迫(方寸)不亂

        2、小松鼠找花生果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區(qū)別

        油——由 結——潔 流——留 每——母 直——真

       。2)課文中容易要求天空的字要提醒學生注意,可以讓學生聽寫句子。

       。3)注意填空(綠油油)的葉子(黃燦燦)的小花

        3、詠華山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區(qū)別

        間——問 與——語 代——帶

       。2)重點要抓住課文當中的詩,以及每句詩在課文中所對應的句子。

        4、烏鴉喝水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區(qū)別

        渴——可 渴——喝 辦——為 終——中 于——干

       。2)量詞:一只烏鴉一個瓶子一顆石子

       。3)背誦課文,重點字的填空

        5、魯班和櫓板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區(qū)別

        已——己往——住往——網身——聲、生、升

       。2)反義詞:吃力——省力前——后

       。2)重點字也會填空

        6、司馬光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區(qū)別

        司——同候——后流——留園——元

       。2)量詞:一個花園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塊石頭

       。3)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造句)

       。4)句式:漸漸……(造句)

        (5)句式:終于……(造句)

       。6)重點字的填空。

        語文復習教案 篇3

        一、考綱要求:

        考查要點可細化為5個考點:

        (1)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

        劃分朗讀節(jié)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義,再按意義劃分。一般主語謂語要分開,較長的修飾限制語要劃開。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主語+謂語+賓語),又如今齊地/方千里等。

        (2)解釋實詞的含義,區(qū)別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以課下注釋中的單個詞為主,多注意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

        如果有本義和句中義的,盡量答全,尤其不能丟掉句中意思,即這里指的內容。

        區(qū)別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以選擇題形式出現。

        (3)文言句子的翻譯

        從內容上看,易考關鍵語句的翻譯;

        從古漢語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譯;

        從來源看,大多來源于課下注釋。

        一般要用直譯法。直譯譯不通時再輔以意譯法。翻譯時注意運用留、補、刪、換、調的方法?荚嚂r按語言點給分,所以翻譯句子時要字字落實。

       。4)文章內容要點的歸納、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這些題一般不是自由發(fā)揮題,盡量按照新教參,加以整理。

        牢牢記住每段的段意,每課的中心,注意每課的'課后題。

        (5 )文章內容、語言、人物、寫法等方面的欣賞與評價

        要求考生對文章的某一點談看法,寫出自己的觀點。

        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觀點等某一方面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從能力角度上說,是考鑒賞評價和發(fā)散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

        二、點擊中考

        1、20xx湖北省隨州市。閱讀《黔之驢》,完成8~11題。(10分)

        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異:

       。2)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去:

        9.下列句子中加點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B.驢不勝怒,蹄之

        C.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D.蔽林間窺之

        10.翻譯下列句子。(2分)

        技止此耳!譯文:

        11.請用一個成語概括這篇寓言的內容,并談談你從這篇寓言中得到的啟示。(4分)

        成語:

        啟示:

       。ㄒ唬8.(1)異,特殊、特別。只要是特殊的近義詞即可,1分。(2)去,離開。 1分。 9. C,2 分。 10.本領不過這樣罷了。意思接近即可,2分。11.成語:黔驢技窮或黔驢之技,2分。 啟示:示例①: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zhàn)勝它。示例②:沒有真才實學,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評分標準:只要符合寓言內容,言之成理即可,2分。

        2、(20xx年福建省寧德市)

       。ㄒ唬╅喿x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題。(17分)

        【甲】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⒁蛳玻嬛唬杭贾勾硕!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乙】明萬歷年間,宮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劇。遍求民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啖食。適異國來貢獅貓,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闔①其扉,潛窺之。貓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見貓,怒奔欲食之。貓避登幾上,鼠亦登,貓躍下。如此往復,不啻百次。眾咸謂貓怯,以為無能為者也。既而鼠跳擲漸遲,碩腹似喘,蹲地上少休。貓即疾下,爪掬頂毛,口齕首領,輾轉爭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啟扉急視,見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貓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釋】①闔:關閉。②逡巡:因顧忌而行動遲緩的樣子。

        9.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4分)

       。1)虎大駭,遠遁 遁: (2)驢不勝怒,蹄之 蹄:

       。3)適異國來貢獅貓 適: (4)啟扉急視 啟:

        10.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譯文:

       。2)然后知貓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譯文:

        11.填空。(6分)

        (1)【甲】文中老虎對驢的認識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從 到覺無異能者,最后認為 !疽摇课闹 , 這句話可見鼠害之重。(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4分)

       。2)甲乙兩文都沒寫了動物斗爭的過程,但描寫的方法不盡相同:【甲】文側重對虎的 描寫;【乙】文側重對貓的 描寫。

        12.從驢或貓的身上你得到了說明啟示?(3分)

       。ㄒ唬9.(1)逃跑(2)用蹄子踢(3)恰好、恰巧(4)打開10.(1)有人喜歡多事的人用船將驢卻到黔這個地方。(2)這樣以后,才明白貓躲避老鼠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疲憊。11.(1)甲文:以為神 技止此耳乙文:大與貓等,為害甚劇。(2)心理 動作

        12.從驢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生活中我們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弱點。示例2:人有真才實學,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從貓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示例2:面對強敵,我們應該要講究策略,智取對手。

        語文復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會本課生字及組成的詞語。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明媚的春景。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明媚的春景。

        教學難點

        在朗讀中體會小燕子的快樂和明媚的春景。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語卡片,“燕子鬧春”掛圖或多媒體教學課件。

        學生:利用多種途徑搜集有關燕子的資料。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揭示課題

        1.喜歡猜謎語嗎?猜一猜:身穿黑色袍,尾巴像剪刀,消滅害蟲是能手,每年春天都來到。

        2.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從課題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還想了解什么?把自己的想法批注在課題旁邊。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拼讀生字,畫出本課新詞。

        2.組內認讀生字,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教師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4.教師用詞語卡片抽讀詞語,練習讀詞語。

        5.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6.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小燕子,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小燕子的快樂。

        三、細讀課文,感悟快樂

        1.讀課文,畫出自己能從中體會出小燕子快樂的句子或段落。

        2.在小組內將自己畫出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同學聽,并交流各自的體會。

        3.在全班讀一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說說自己是怎樣體會到小燕子的快樂的。教師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

        第1段:借助掛圖或課件,抓住“小巧玲瓏”、“輕悠敏捷”、“清亮圓潤”等詞,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小燕子活潑可愛的形象。

        第2段:引導品讀“如煙如霧”、“水霧碎雨”、“綠瑩瑩”、“紅潤潤”等詞語,感受小燕子在明媚的春光中歡叫、起舞的快樂。

        第3段:引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抓住“竄”、“掠”、“躍”、“射”等詞語,切實體會小燕子的輕悠敏捷、自由自在。

        第4至11段:通過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積累去聯(lián)想、想象,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鼓勵學生對“剪春”、“鬧春”提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

        四、感情朗讀,品味快樂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注意讀出小燕子的快樂。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五、拓展延伸,課外閱讀

        1.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燕子的知識。

        2.師生互相推薦有關小燕子的書籍或文章,進行課外閱讀。

        六、書寫生字,自主積累

        1.指導完成生字書寫,提醒注意“捷”、“瞬”、“漾”等字的字形。要求把字寫得工整、美觀。

        2.完成課后“自主積累”。

        板書設計:

        快樂的小燕子可愛的外形

        春雨中歡叫

        陽光下飛翔

        靠近房梁的墻上筑窩

        能消滅害蟲保護莊稼

        語文復習教案 篇5

        一、班級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分析

        二、復習內容和重難點復習內容 :

        七個單元23篇必學課文、聽說訓練、習作訓練及練習

        復習要求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掌握本冊中多音字的正確讀音,并能根據拼音寫出已學的漢字。

        2. 復習掌握本冊所學的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復習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進一步培養(yǎng)正確使用漢字的能力。

        3. 復習掌握部首的幾種特殊情況,能在字典中選擇恰當的意思。

        4. 復習掌握本冊《詞語表》中的詞語,懂得意思,能口頭或書面運用。

        5、復習正確轉述別人的話,復習講述一件完整的事,復習聽寫一段話的能力。

        6、復習能借助重點詞句,背誦指定的課文。復習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方法。復習課文與課題之間的聯(lián)系。復習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和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7. 熟讀23篇課文,理解內容,并能按要求朗讀課文或背誦、默寫課文。

        8、復習有順序地有重點地觀察圖畫和周圍事物的方法,能有條理地記述一件事;復習留言條、信件的書寫格式。

        復習重、難點

        1、 從漢語拼音入手,正確認讀、默寫學過的詞語,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讀音和組詞,掌握拼音的標調規(guī)則,能正確區(qū)別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

        2、 熟練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以及練習中的讀讀背背和成語。

        3、 根據每個單元的訓練類型進行訓練講解,使學生正確掌握,靈活運用。

        4、 加強閱讀訓練,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完成課后練習。

        5、指導學生寫好作文。認真審題,正確選材,敘事完整,條理清楚。

        三、每單元重難點及應知應會

        第一單元:

        正確認讀32個生字,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24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精講課文和練習1中的“讀讀背背”;能用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句;滲透用詞造句,仿照例句寫句子;寫擬人句;

        第二單元:

        正確認讀33個生字,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2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精講課文和練習2中的“讀讀背背”;能用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句,滲透用詞造句,仿照例子寫句子;懂得從表面文字理解深層含義;會正確運用標點符號;會續(xù)寫童話故事。

        第三單元:

        正確認讀37個生字,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26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精講課文和練習1中的“讀讀背背”;能用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句;滲透用詞造句,仿照例句子,學會寫生活中的新發(fā)現

        第四單元:

        正確認讀43個生字;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30個生字,整體感知課文,感受課文內容。認識單元中的生字新詞及通過朗讀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第五單元:

        第五單元的課文內容是關于自然界動物的,內容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學生較感興趣。學生調動起已有的生活經驗就能體悟到課文的含義。學生對大自然充滿好奇,但對自然界的許多奧秘的了解是有限的,本單元的內容一是豐富了學生的見識,二是了解了動物間的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感情。只要教師把文章的重點—傾聽并揣摩鳥語、天鵝勇敢奉獻的精神、螞蟻、羚羊逃生時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引導學生理解和感悟,那么學生的理解便水到渠成。

        第六單元:

        第六單元環(huán)保篇,是關于保護環(huán)境、改造環(huán)境、美化環(huán)境的教育;說明保護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已是人類生存所面臨的大事,告訴人們要珍惜、保護環(huán)境,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引領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huán)保意識,保護生態(tài)平衡。

        第七單元;

        1、認識單元中的生字新詞含單元的處處留心,口語交際,8個成語和《古今賢文》

        2、整體感知課文,感悟物人物的內心情感的精神,領悟樟樹的象征意義

        四、復習措施

        1、 采取單元復習和各種歸類復習相結合的方法,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

        2、 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認真地分析,采取結對子、一幫一等方法,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多提問、多輔導。

        3、教會學生復習方法,先全面復習每一課,再重點攻有關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

        4、采用多種方法,比如學生出題,搶答,抽查,學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5、優(yōu)幫差,加強合作與督促。

        6、課堂上教會學生抓住每篇課文的知識要點,重點突破,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并相機進行口語交際實踐。

        語文復習教案 篇6

        教學重點

        掌握病句的常見類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學難點

        常見病句類型的辨析及修改。

        教學方法

        歸納法、點撥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直接導入:

        1、出示復習提示,教師簡介。

        復習提示

        病句是指不符合語言規(guī)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初中生備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無論是縱觀近幾年中考,還是通覽各地區(qū)中考試卷,修改病句已成為必考考點。對我們考生來說,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見類型及辨識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語感能力。

        2、復習目標

        (1)、能準確判定句子有無語病。

       。2)、掌握常見的病句類型。

       。3)、能對病句進行恰當的修改。

        二、學習新課

        1、歸納中考常見病句類型(多媒體展示)

        (一)搭配不當;

       。ǘ┏煞謿埲保

       。ㄈ┱Z序不當;

       。ㄋ模┍硪獠幻;

       。ㄎ澹┎缓线壿嫞

       。┙Y構混亂。

        結合實例理解常見病句的六種類型。

       。ㄒ唬┐钆洳划

        1、他的革命精神時刻浮現在我的眼前。

        2、他參加了這屆運動會后,正式退出了運動員生涯。

       。ǘ┏煞謿埲

        1、聽了校長的報告,使我受到極大的鼓舞。

        2、他出生在農民家庭里,從小就養(yǎng)成愛勞動。

       。ㄈ┱Z序不當

        1、全校學生認真討論和學習了《中學生守則》的內容。

        2、你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今后希望你們要繼續(xù)努力,不斷前進。

       。ㄋ模┍硪獠幻

        1、王明發(fā)現張華正在和他的同學探討問題。(指代不明)

        2、我要炒肉絲。(有歧義)

        修改:我要自己炒肉絲吃。(我要一碟炒肉絲。)

       。ㄎ澹┎缓线壿

        1、一些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病,而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網。

        2、考試能否取得優(yōu)良成績,決定于平時的努力學習。

        3、在假期里,我讀了小說、文學作品和詩歌等。

        4、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5、她那紅潤的臉蛋猶如盛開的梨花。

       。┙Y構混亂

        1、反動派宣揚唯心論,是出于他們的反動本性所決定的。

        2、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蟄居海外二十多年的華裔作者之手。

        2、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則

        病句修改以改通順、改準確,不作語言潤色,不改變句子原意為原則。

        3、辨別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驟

        一讀、二提、三改、四查

        一讀:借助語感找出病句,往往別扭的地方就是有語病的。

        二提:提取主干,從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錯誤(抓主要動詞)。

        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刪(刪去多余的部分)、調(調整字詞順序)、換(更換字詞)。

        四查:進行復查(是否通順、有無新語。。

        4、特別注意

        1、“有無”“能否”“優(yōu)劣”“好壞”“成敗”含有兩方面,不能呼應就出錯。

        2、容易的重復詞語

        “目的是為了”“約……左右”“更加變本加厲”“讓它任其自然”“忍俊不禁地笑起來”“從心里發(fā)自肺腑”“顯得相形見絀”“一氣呵成地寫就”“渾身被打得遍體鱗傷”“一個刻骨銘心的難忘的教訓”

        5、聚焦中考

        近年來,我市的中考試題大都涉及病句(語段)的辨析和修改。一般以直接給出病句修改、選擇題或語言運用題的形式進行考查。

        修改下列病句:

        1、缺乏長遠的規(guī)劃,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都會障礙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2、為了防止失竊事件不再發(fā)生,保安部門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

        3、聽了校長的報告,使我受到極大的鼓舞。

        4、老師耐心地糾正并指出了我這次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

        5、近視眼發(fā)生的幾率很高,我們應該在平時養(yǎng)成用眼衛(wèi)生。

        6、能否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考試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1、選出沒有語病的一項()

        A、全班同學和團員在課堂上都能積極發(fā)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來該是多么大的怪物!

        C、通過這次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我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D、我國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2、選出沒有語病的一項()

        A、揚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鮮艷的地方色彩。

        B、英法帝國主義聯(lián)軍燒毀并洗劫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

        C、人非圣賢,就是圣賢,也難免犯錯誤。

        D、有關部門最近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間嚴防安全不出問題。

        2、下面語段中有兩個病句,請把它們找出來,并加以改正。

       、贂畬θ说挠绊,是潛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讀書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夠增長知識。

       、鄞蠖灾,讀書可以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

       、茏寱阋鐫M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和生活,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吧!

        第xx句,修改意見:。

        第xx句,修改意見:。

       、趯ⅰ疤嵘晕摇芭c“增長知識”位置對調④刪去“和生活”

        三、課堂小結

        1、常見病句類型

        2、病句的修改原則3、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驟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中考通》P16第一、二題。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追憶

        語文復習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激發(fā)對戰(zhàn)士們的敬佩,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讀題解意,引發(fā)思索

        1、讀題。

        2、質疑:人們常說“天上鳥多,山中樹多”?墒钦n文題目為什么說要到山下才能看到樹?作者將這句話作為課文的題目,有什么深意?請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什么事?遇到難讀的字、詞,勾畫下來,多讀幾遍。

        2、簡單講講課文講了什么事,并談談自己讀了課文后的初步感受。

        三、再讀課文,逐層理解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這樣的課文需要借助課后題。讀課后1題,交流討論:為什么說戰(zhàn)士們的愿望是到山下去看樹?

        2、學習課文第1、2段,思考:戰(zhàn)士們是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守衛(wèi)著祖國的.土地?

       、沤涣麝P于高原的地理資料。

        ⑵朗讀課文,根據“飛雪茫茫”“連根青草……都看不見”等詞句,想象高原的景象。

        ⑶自由讀1、2段,說一說,還有哪些地方表現出高原守衛(wèi)生活的艱苦?如果你是一名戰(zhàn)士,你最希望的是什么?

        3、學習課文第2部分。

        ⑴分角色讀士兵、將軍的話和陳述語。

       、飘攽(zhàn)士提出“到山下看樹”的要求以后,將軍的神情有哪些變化?從中你可以體會到什么?

      ⑶集體朗讀第11段,體會將軍對戰(zhàn)士們的關懷和敬意。

       、缺荣愖x第13段,通過評議,理解:為什么作者眼中,胡楊樹是那樣“光亮”,那樣氣勢沖天?為什么它普通的樣子竟然會“印在我們青春歲月的深處”?

        4、 小結全文,有感情地誦讀最后一段。

        語文復習教案 篇8

        內容預覽:

        現代文閱讀總復習(24-35課時)

       。ㄒ唬┈F代文閱讀試題考查內容與形式

        中學考試中的現代文閱讀篇目一般選自課外,記敘類文章是初一階段的重點,也是中考的重點,命題側重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積累運用、感知理解、揣摩體味等方面。

       。ǘ 現代文閱讀試題答題方法

        1、基本要領: 整體把握,順藤摘瓜

        2、步驟:(讀文章共兩遍)

        第一遍:先整體粗略閱讀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宜快]

        第二遍:再結合試題(順藤)找到相關的段、句,深入理解文章,

        找出或歸納出答案(摘瓜)。[宜慢,并回讀檢查]

       。ㄈ┱莆粘R婎}的解題技巧和注意事項:

       、俜e累運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詞的注音、解釋,成語和名言警句的背記運用,此類題目要求平時要多積累字詞和點滴知識,對于確實未見過的陌生詞語可結合語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②問指示代詞這、那所指內容:多從代詞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蹎栒Z句、語段的作用: (要從兩方面考慮)

        一從結構上,常起A承上啟下過渡、B總領下文或C總結上文的作用;

        二從內容上,常有A開篇點題,B設伏筆、C作鋪墊、D深化中心、E點明主旨(畫龍點睛)等作用。

        ④問文章、段落的結構形式: 注意總分式(A總分、B分總、C總分總); 層進式;并列式。

       、輪栁恼戮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現的字眼。

       、迒栁亩未笠猓赫抑行木洌⒁舛问拙、段尾句。(如無中心句)歸納段意: 本段(概括或具體)寫了誰--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樣)

       、邌栒Z句含義:要從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表述要準確、通順。

       、鄦栁恼聦懽魈厣嚎蓮奈恼逻x材、結構布局、語言、立意等角度考慮。

       、釂栭喿x后的體會見解:要注意觀點正確、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語文復習教案 篇9

        第一課時

        復習內容:

        漢語拼音。

        復習重點:

        1 區(qū)分形近、音近的聲母、韻母。

        2 認清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形。

        3 拼讀音節(jié)。

        復習過程:

        一、復習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

        1 出示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表。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領讀。

       。3)小組里讀一讀。

        2 區(qū)分音近、形近的聲母和韻母。

        b—p b—d p—q q—ɡ d—q n—h

        n— z—zh c—ch s—sh

        an—anɡ en—enɡ in—inɡ un—ün ie—ei iu—ui üe—ün

        3 聽音練習

        學生把拼音卡片放在桌子上,教師讀一個字母,看誰能有快又準地找到卡片。

        二、拼讀音節(jié)

        1 復習拼讀方法。

        (1)兩拚法。

        (2)三拚法

        2 復習ü上兩點省略規(guī)則。

       。1)拼讀下面音節(jié)

        xǘ uàn qún xuě

        (2)說一說順口溜:小ü,小ü,有禮貌,見到 q x 就脫帽。

        3 拼讀兒歌

        tiān shànɡ xià ǔ * xiǎ tù àn iàn

        dì shànɡ à pà * lè de zhí tià

        ó ɡū chū lái * uà ɡè xiǎ uānɡ

        dǐnɡ ɡè cǎ à * biān cǎi biān xià

        第二課時

        復習內容:

        識字(一)1—6課

        復習重點:

        1 看拼音寫詞語。

        2 區(qū)分形近、同音字

        復習過程:

        一、讀兒歌

        學生齊讀兒歌

        二、復習字

        1 指名抽卡片讀生字。

        2 小組讀認讀字。

        3 說說哪個字容易寫錯。

        四 五 九 水 火 也 下 長 女 羊

        4 說說哪些字容易混淆,怎樣區(qū)分它們。

        八——人 石——十 小——少 !

        日——白、目 土——工 大——天

        三、復習筆畫

        1 說說下面筆畫的名稱

        一 丿

        2 區(qū)分筆畫

        —— —— — — ——

        四、練習

        1 把音節(jié)和筆畫用線連起來。

        piě diǎn

        shù ɡōu

        hénɡ piě

        piě zhé

        shù tí

       。1)拼讀左邊的.音節(jié),知道是什么筆畫。

       。2)找到右邊相應的筆畫,用線連起來,注意用尺子。

        2 看拼音寫詞語

        dā huǒ shān shí tǔ shān shuǐ tián

        ( ) ( ) ( ) ( )

        shànɡ xià dā xiǎ tiān shànɡ nǔ rén

       。 ) ( ) ( ) ( )

        niú ánɡ shí uè ī rì èr sān sì

        語文復習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邊讀邊想,讀中賞美景、想中會美景,體會秋天美妙的聲音,涵詠秋天的韻味。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拓展聯(lián)系,仿寫詩文。

        教學重點:

        邊讀邊想,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讀中賞美景、想中會美景,體會秋天美妙的聲音,涵詠秋天的韻味。

        教學難點:

        拓展聯(lián)系,仿寫詩文。

        一、導入。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我們去聽秋的聲音,現在老師要檢查一下你們的學習收獲,我們來讀詞語。

        2、師:同學們詞語讀的不錯,那這節(jié)課你們想不想有更大的收獲?

        生:想。

        師: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去聽聽秋的.聲音。

        二、品讀想象、體會交流。

        (一)初讀。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同桌讀、小組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詩中具體寫了什么聲音?

        2、學生匯報。

        3、師: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

        4、生匯報。

        (二)美讀。

        1、自由讀。

        請同學們美美地讀一讀這首小詩,喜歡讀誰的聲音就讀誰的聲音。

        2、學生匯報讀。

        生1:我喜歡讀落葉的聲音。

        生2:我喜歡讀昆蟲的聲音。

        生3:我喜歡讀大雁的聲音。

        3、學生想象。

        請同學們在這美麗的秋天里,想象一下落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會對樹媽媽說些什么呢?蟋蟀唱起離別歌,它會唱些什么呢?大雁要飛到南方過冬去了,會對留在這里的朋友說些什么呢?

        (1)聽聽,秋的聲音,大樹抖抖身子說:“ !

        (2)聽聽,秋的聲音,蟋蟀唱起離別歌:“ !

        (3)聽聽,秋的聲音,大雁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

        師:讓我們走進秋,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學生齊讀最后一節(jié)。

        (三)再讀。

        師:讓我們再去聽一聽秋的聲音,感受秋的美妙。

        1、指名讀,讀出秋天的美好。

        2、齊讀,讓我們懷著這份喜悅,為金色的秋天送上我們的祝福。

        三、續(xù)寫詩文。

        1、師:秋的聲音是豐富的,秋的聲音是美妙的……讓我們來當當小詩人,把自己聽到的聲音寫下來好嗎?

        2、學生仿寫詩文。

        3、匯報交流。

        四、作業(yè)。

        1、畫一畫你眼中的秋天。

        2、收集有關秋天的詩歌。

        語文復習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自主識記“援、警、營、搏、集、漢、唯、依、靠”9個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月黑風高、志愿、搏斗、聚集、毫不懈怠、焦急、筋疲力盡、抵達、氣喘吁吁、哀求、、依靠”等詞語的意思,并加以積累。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援、營、搏、依、靠”。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6小節(jié),結合語境體會當時人物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礎上注意讀出救援隊長、漢斯和漢斯母親的不同語氣。

        3、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對漢斯的母親來說,為什么那一小時比永久還永久。結合課文,展開合理的想象:漢斯的母親等待兒子歸來時的表現。

        4、通過閱讀故事懂得當別人遇到困難或者危險時,要盡自己的力量伸出援手,幫助他人。

        教學重點:

        1、能用不同的方法識記本課9個生字;理解和積累“月黑風高、志愿、搏斗、聚集、毫不懈怠、焦急、筋疲力盡、抵達、氣喘吁吁、哀求、、依靠”等詞語。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援、營、搏、依、靠”。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語境體會當時人物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礎上注意讀出救援隊長、漢斯和漢斯母親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1、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對漢斯的母親來說,為什么那一小時比永久還永久。

        2、結合課文,展開合理的想象:漢斯的母親等待兒子歸來時的表現。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ppt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我們看到過平靜的'海面,也看到過波濤洶涌的海水。海時而溫柔,時而暴躁。你們看——(出示課文第1小節(jié))

        (1)指名讀句子

        (2)結合圖片理解“月黑風高”

        (3)指導朗讀:你們看,強烈的暴風雨把一條漁船給掀翻了!小小的漁船在寬闊的海面上顯得如此渺小;如此無力。這種情況多么危險!漁船上的人們隨時都可能葬身。用課文中的詞語來說,現在就是——(生:緊急關頭)誰能讀好這一小節(jié)?(師范讀,男女生賽讀)

        2、出示句子:村里的人們收到了警報,立刻組成了志愿救援隊,出海營救。

        (1)齊讀句子

        (2)師解釋“志愿”:“志愿”就是自己情愿的意思,沒有人去,但是自己樂意去做一件事情。

        (3)學習生字:警 ①拼讀音節(jié),讀準后鼻音 ②交流:好方法記字(加部首、形聲字) ③組詞

        (4)學習生字:援①拼讀音節(jié) ②交流:好方法記字(換部首) ③組詞

        (5)學習生字:營 ①拼讀音節(jié),讀準后鼻音 ②集體書空 ③“營救”其實就是——救援

        3、揭示課題:情況是如此的緊急,難怪村里的人們立刻組成了志愿救援隊,出海營救漁船上的人們。在營救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海中救援。

        4、板書課題:7 海中救援 5、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自學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小組分節(jié)朗讀課文,隨機正音糾錯

        (2)集體交流生字

       、俨篈.拼讀音節(jié) B.集體書空 C.齊讀詞語

       、诩篈.拼讀音節(jié) B.交流:好方法記字(換部首) C.組詞

        ③漢:A.拼讀音節(jié) B.分析字形結構 C.同音字辨析:汗、漢 D.組詞

        ④唯:A.拼讀音節(jié) B.交流:好方法記字(換部首) C.查字典理解“”:只有一個、單單一個

       、菀溃篈.拼讀音節(jié) B.交流:好方法記字(加部首) C.組詞 ⑥靠: A.拼讀音節(jié) B.分析字形結構 C.組詞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出現了哪些人物?

        2、指名交流,板書:救援隊長 漢斯 漢斯的母親

        3、設置懸念:在營救的過程中,這三個人物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第二課時

        一、回顧復習

        1、復習生字

        2、朗讀全文

        二、仔細研讀,感悟體會

        1、同桌合作朗讀3-6小節(jié),并和同桌交流:這4個小節(jié)中,哪一小節(jié)最令你感動,哪些句子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用“XXXX”劃出來。

        2、同桌合作學習,師下臺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

        △第3小節(jié)中

        (1)重點句子:當這些精疲力竭的勇士抵達沙灘后,救援隊的隊長氣喘吁吁地宣布:“鄉(xiāng)親們,救援船無法載上所有的人,還有幾個人被留在了那兒!

        (2)體會重點詞語:精疲力竭(為什么他們會“精疲力竭”?) 氣喘吁吁(救援隊長“氣喘吁吁”說明什么?)

        (3)指導朗讀,齊讀

        △第4小節(jié)中

        (1)重點句子: 在忙亂中,第二支志愿救援隊組成了,16歲的漢斯也挺身而出。他的母親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哀求道:“求求你不要去!你父親十年前在海難中喪生,你哥哥三個星期前出海,現在音訊全無。漢斯,你是我的依靠哇!”

        (2)體會重點詞語:挺身而出(理解詞語,聯(lián)系前面的“16歲”說明什么?) 哀求(近義詞理解詞語:懇求。作為母親為什么要哀求自己的孩子?)

        (3)母親為什么懇求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救援?(體會“音訊全無、、依靠”)

        (4)指導朗讀(尤其讀好漢斯的母親的話,讀出絕望、哀求的語氣)

        △第5小節(jié)中

        (1)重點句子:“媽媽,我必須去。如果每個人都說‘我不能去,總有別人去!’那會怎么樣?媽媽,我們不能讓那些留在海里的人無助地死去!

        (2)體會重點詞語:必須(明明是“志愿救援隊”,為什么漢斯要說“必須”去?)

        (3)嘗試體會漢斯的心情,補充句子: 如果每個人都說“我不能去,總有別人去!”,那樣就 。

        (4)指導朗讀:你們覺得漢斯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是怎樣的?(堅定)誰來扮演懂事的漢斯,讀出他堅定的信念?(個別讀、小組賽讀)

        △第6小節(jié)中

        (1)重點句子:終于,救援船出現了!漢斯正站在船頭上,他把手圍成筒狀,高聲喊著:“媽媽,我們找到他們了,我哥也在!”

        (2)體會重點詞語:終于(感受救援過程的艱辛、不容易)

        (3)你們知道為什么漢斯要把手圍成筒狀來喊嗎?做做動作,你就能知道!(學生做動作朗讀漢斯的話)原來,用手圍成筒狀,能夠使聲音傳得更遠、更響亮。當時救援船距離村子比較遠,漢斯想要讓擔心自己的母親清楚地聽到他的聲音,所以把手圍成了筒狀。

        (4)指導朗讀:誰知道漢斯說的這句話應該以怎樣的語氣來讀?(興奮、激動)來扮演一下激動而興奮的漢斯吧!(男女生賽讀)

        (5)出示句子:又過了一小時,對漢斯的母親來說,比永久還永久。

        ①齊讀句子

       、诼(lián)系上下文,和同桌討論:為什么對漢斯的母親來說,那一小時比永久還永久?

        ③指名交流,師小結:是呀,這一小時對漢斯的母親來說真是煎熬!她無時不刻地擔心著能夠依靠的兒子,真害怕他會遇難!

       、芟胂笳f話:漢斯的母親站在海邊,焦急地等待著兒子的歸來。在等待的過程中,漢斯的母親會做些什么,會自言自語地說些什么,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⑤指名交流(鼓勵學生加上動作、表情)

        三、拓展訓練,指導寫字

        1、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6小節(jié)

        2、聽寫句子:我必須去。我們不能讓那些留在海里的人無助地死去。

        3、指導寫字

        (1)出示在田字格中的“援、營、搏、依、靠”

        (2)學生觀察,結合字形說出寫字時的注意點

        (3)師范寫,學生模仿書寫

        (4)師下臺巡視,隨機指導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了解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收獲?(指名交流感受)

        2、師:是呀,當別人遇到困難和危險時,我們應該學習課文中的漢斯,盡可能地伸出援手,幫助別人。

        3、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預習第8課

        語文復習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文言詞句,把握課文大意。

        2.體會運用對比、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3.理解“舍生取義”的觀點,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激興趣

        方法一:生齊背陳毅的《梅嶺三章》,師簡說“取義成仁今日事”中的“取義成仁”借用了古語“舍生取義”、“殺身成仁”,其中的“舍生取義”是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的,“舍生取義”是什么意思,孟子在本文中是如何闡述的?我們一起從《魚我所欲也》一文中尋求解答。

        方法二:中央電視臺的《藝術人生》欄目,近期專訪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讓倪萍選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幾個關鍵詞,她選中了“選擇”這個詞。倪萍說,她喜歡選擇,也害怕選擇,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你必須付出的,你想得到東西的時候可能就隨著失去,東西都擁有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就得想好了要放棄,而放棄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我們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吧。

        二、作家作品簡介

        1.關于孟子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中期,主張行"仁政"以統(tǒng)一天下。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補充資料:跟孟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畫),激發(fā)學習興趣,打消畏難情緒。

        2、關于《孟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題目是編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著錄十一篇,現存七篇。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說、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睹献印犯墩撜Z》同是用語錄體散文,但體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較長,內容也更具體,描繪也更細致!睹献印繁扔鳒蚀_形象,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溢飽滿,說理深刻透徹。

        三、誦讀課文重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積累文中生字,聽清句讀。

        一簞食 一豆羹 蹴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也

        不為(wéi)茍得也 為(wèi)宮室之美為(wéi)之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

        ③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 是/亦不可以已乎

        2.自讀課文,疏通文意,注意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積累主要詞語。

        如使 由是 是故 蹴 與 加 窮乏 得我 本心 已 茍得 兼 甚 患

       、贋椋航駷(為了,介詞)宮室之美而為(接受)之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做,動詞)

        向為身死而不受(寧愿)

       、诘茫汗什粸槠埖靡(得到) 所識窮乏者得我歟(感激)

       、壑汉魻柖c之(代詞 他) 為宮室之美(助詞 的)

       、芏汉魻柖c之 (表修飾,不譯)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表轉折,卻)

       、萦 :所欲有甚于生者 (對) 萬鐘于我何加焉 (比)

        3.分組讀課文,弄通相關語句的大意,積累主要文句。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3)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4)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4、一人一句翻譯課文。

        四、整體感知

       、僬垉扇齻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明確: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做出正確的選擇;颍喝嗽谶M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谖闹心木湓捒梢愿爬ㄈ闹髦?(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是什么?)

        明確:舍生而取義者也。

        五、抓語言特色,初背課文

        1.背誦成組的排比句、對偶句。

        方法:學生齊讀課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韻美。背誦也以這些句子為基礎,先背誦對稱句,再連句成段,連段成篇,進而達到背誦的效果。

        2.教師出示背誦練習,幫助學生背誦。也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對美文”競賽,一組出排比句或對偶句的上句,另一組對下句。

        多媒體顯示: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爾而與之, ; , 。

        向為身死而不受, ; ,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3.學生齊背課文。

        七、小結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師生齊背課文,然后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文章大意,這節(jié)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內容,主題和寫作特色。

        二、鑒賞孟子散文的說理藝術

       、謇砬逭撟C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1.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舍生取義。

        這個論點是由比喻引出來的,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點明“義”的價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

        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舍棄生命選取正義。這樣由此及彼,由淺入深,運用了比喻論證,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重點引導學生討論本文的論證方法。

        明確:首先運用了道理論證,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茍得,惡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里運用了對比論證,論證了“義”重于生,應“舍生取義”。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存而不喪失。

        接著從正面舉例論證,自古以來就有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耙缓勈场薄耙欢垢标P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無禮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這一事例充分說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饑餓時仍有羞惡之心,寧愿餓死也不失義。然后文章陡然一轉,從反面舉例,與前者對比,指出一些顯貴的人“不辨禮義”就接受優(yōu)厚俸祿。緊接著以一個反問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說明他們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見利忘義,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個排比今昔對比,批判他們重利輕義、見利忘義的行為!跋驗樯硭蓝皇堋保F在“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這又是為了什么呢?難道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先前為了“義”可以“舍生”,現在卻為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為不是應該停止嗎?

        總之,人要做到“舍生取義”,要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辨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

       、 比喻論證:“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著,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在兩件事不能同時并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yōu)而取。

       、 正反對比論證: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與事實做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做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 道理論證: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論證方法。

       、 舉例論證: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論證方法,舉“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強調了要講“義”,不能忍受羞辱,“蹴爾而與之”連乞丐都不接受,何況是把“義”看得很重的人了;舉“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

       、骐y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確: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舍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舍棄生命選取正義。這里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 和“所惡有甚于死者”的“所惡”分別指哪些事情?

        明確:這里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yè),如 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四化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八鶒骸睉覆徽x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殺人放火等。

        3.“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明確: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險等。

        4.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jié)中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后又說:“此之謂失其本心!本渲小笆切摹薄ⅰ氨拘摹敝甘裁?

        明確:指側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這些善心。

        5.為什么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明確: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叭酥,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喪失善心(天性、天良)

        6.“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鐘”在數量上孰多孰少?在意義上呢?為什么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明確:“一簞食,一豆羹”在數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關系性命,因而是比萬鐘還要貴重的。然而“蹴爾而與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它強調的是要講“義”,寧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萬鐘”就接受了的人是見利忘義,失去了本心。

        7.孟子有一段話解釋了骨氣的含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蹦敲础叭f鐘則……”這句話應指其中的哪一句?

        明確:“富貴不能淫”即高官厚祿收買不了。

        8.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贊揚了什么樣的人,斥責了什么樣的人?

        明確: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

        9.孟軻所說的“義”有它特定的階級內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親、尊長等一套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義”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者的根本利益。對于后世,特別是今天來說“義”應該賦予新的含義,請簡要歸納。

        明確:如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時候,不少仁人志士堅持民族氣節(jié),堅持正義事業(yè),他們的壯舉曾彪炳史冊,他們所堅持的“舍生取義”突破了孟子當時的規(guī)范,成為正義事業(yè)、正義行為的代稱。現在,我們把“義”可以賦予共產主義精神的具體內涵,“舍生取義”就是一種十分高尚的品質──為了正義事業(yè)和真理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

        小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義”是因為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辨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

        三、賞析《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1.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明確: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修辭。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

        對偶。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辨禮義而受萬鐘”作對比。

        排比。通篇皆是,排比句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語勢和論辨力量。如“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反問。一個反問句否定了三種不“義”:“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

        四、拓展探究

        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舍生取義”的觀點,那么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明確:義的價值高于生命,人應該有舍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上下交征利”的戰(zhàn)國時代有積極作用,對后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yǎng)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舍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說理僅止于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局限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義”的內涵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現在所說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于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當今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該作出正確的抉擇。

        1.有人并不贊同“行道之人”不食嗟來之食的做法,請談談你的看法。

        2.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韓信忍為胯下夫、司馬遷宮刑處幽居等與孟子的“舍生取義”是否矛盾,請說說你的理解。

        參考資料: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

        五、總結: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和孔子提倡的“殺身成仁”,一起成為中華民族的道德準則,激勵著歷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難,為國捐軀。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獨特論證方法,則體現了中華民族以善為美、美善合一的獨特審美觀念。

        開放性試題

        1、我國歷,許多人把文中的觀點作為自己做人的準則,作為自己道德標準來追求。請根據你所掌握的有關知識,舉一個能用本文觀點來贊美的例子。(40字內)

        ★文天祥面對元朝高官厚祿的誘惑,不為所動(要求:舉例典型,略有分析,只有人名不給分)

        2、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義 ”來表現他的人生追求(選擇)文天祥《過零丁洋》中體現這種追求的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請寫出歷在人生中有正確選擇的人。

        ★例如:岳飛選擇精忠報國,文天祥選擇忠義守節(jié),布魯諾選擇堅定信念。

        3、本文所強調的“義”與市場經濟下的“利”有無矛盾,由此會引發(fā)一點什么樣的啟示,請簡要談談。

        ★ 不矛盾,在市場經濟下也要講誠信、講道德,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4、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舍生取義”的正氣歌,請概述一個這樣的例子。

        ★如抗洪英雄李向群為保一方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國。 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屠刀毫不畏懼,寧死也不出賣黨組織,最后英勇犧牲; 朱自清病危之際拒絕吃美國救濟糧等。 南宋末年文天祥組織力量堅決抵抗外侵,失敗被捕后,面對元朝威逼利誘,竟毫不動搖,視死如歸,最終被殺,這種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為正義而獻身的精神永遠值得后人學習

        5、本文主要闡述了“舍生取義”的道理。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你怎樣理解這個“義”字?

        ★ 能見義勇為、為正義事業(yè)而獻身、做與國與民與人有益的事等。社會上的哥們義氣是與小團體個人私利相關的江湖義氣與本文的“義”不同。

        6、讀“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一句,列舉生活中的“一個賢者”并寫出他具有怎樣的“心”?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結合現實生活,給本文補充兩個論據。

        ★ 論據一:文天祥寧死也不降元,慷慨就義; 論據二: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黨,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只要是符合“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的古今事例作論據都可。)

        8、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義”曾經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的字樣,對于這些,你是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的?

        ★我的觀點:(只要言之成理,觀點鮮明即可。)如: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當要珍愛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們不見義勇為,不伸張正義,只是我們在見義勇為時,要量力而行,要在與壞人斗勇的同時還要斗智,盡量避免對自己的損害,對生命的威協(xié)。

        語文復習教案 篇13

        教學設想

        1、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對生命與力量的贊美傾瀉而出欲止不能。所以教學分為四個活動板塊:字詞擂臺賽;走進錄音棚;我是評論家;文化小使者。整個過程以“朗讀”一線貫穿讀、說、析、品、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2、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小組合作,突出教師的點撥與小結。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理解文中短句的運用及比喻、排比、反復修辭的作用。

        3、通過學習感受生命與力量的美,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激發(fā)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做優(yōu)秀的文化傳承者。

        學習重點:

        1、品味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

        2、理解各種修辭的作用,熟讀成誦重點句。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方法

        誦讀法、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出示安塞腰鼓的圖片,)請同學們去看一幅圖片,這是(腰鼓),它屬于哪個地區(qū)(陜北),這是靜態(tài)的安塞腰鼓,那么動起來的安塞腰鼓是何其壯觀、何其豪放啊!(放舞動的安塞腰鼓的視頻,放完后)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陜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師說,然后學生讀“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xx年以上的歷史。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黑色字屏幕出現)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劉成章的《安塞腰鼓》,去感受它的風采,它的魅力。 (板書課題)

        二、字詞擂臺賽(會讀、會寫生字詞)

        1、老師手中拿著本課的生字卡,如果你認識,你就勇敢地站起來讀,如果讀對了,其他同學跟讀兩遍。(利用生字卡檢查字詞)

        2、我們學習字詞要做到溫故而知新,請看屏幕,齊讀兩遍。(看屏幕齊讀兩遍)

        三、走進錄音棚

        1、談談安塞腰鼓:看來大家預習的不錯,請用一個詞語或句子來形容你讀完本文的感受。 (根據本文學生的理解把幾個關鍵詞板書到黑板上,)文中的哪些句子或段落能體現這些感受?預設;

        (1)如果第一個學生讀的很好,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好在哪里?點撥:他完全可以是一名播音員了,注意了讀音、節(jié)奏、重音情感。

        (2)如果第一個同學讀的不好,例如情感不到位,(上面兩種情況不管出現哪一種,順勢而推)我們來感受一下名家對于安塞腰鼓的朗誦。(播放視頻)

        2、我是小小播音員:預設幾個段落,指導學生朗讀;

        (1)第7段,從一路高昂和先緩慢后高昂兩個不同方面進行指導,來理解安塞腰鼓帶給我們的感受。

        (2)文章反復出現的核心句子朗誦示范,不同的重音停頓,效果不同。

        (3)29、30段舒緩的語氣去讀,讀出靜中的動感想象。

        四、我是小小評論家

        過度:好一個奔放的動作、鏗鏘的節(jié)奏、壯闊場面的安塞腰鼓!正源于此,安塞腰鼓被選入16屆亞運會的開幕式,(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世博會、建國50年大慶等重大活動會演,知名度大增,紅遍神州,成為安塞對外宣傳的象征。)我們能不能說好一篇《安塞腰鼓》?請用“這篇文章好在——”結合具體的句子談出自己的理解。(多媒體出示)預設:如果學生說的方面很多,教師此時可以出示幻燈片這篇文章好在;

        1、用詞。如:動詞、疊詞??

        2、修辭。如:排比、比喻、反復??

        3、句式。利用短句的形式

        4、動靜映襯。

        學生有自己的見解,然后多讀,通過讀體現自己的理解。

        最后教師點撥:比喻使語言更形象,排比使語言更增強語勢,形象與氣勢并存。正是因為短句,才使文章的語言變得鏗鏘有力,抑揚頓挫。文字多么值得玩味呀,趣從文生。文章最后為什么又歸于靜寂,這是符合我們學習的規(guī)律,由動到靜,讓我們在靜中去想,在靜中閃動,以靜襯動,動印痕于心!教師根據學生的補充適當點撥;

        1、從用詞方面說;

        (1)“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tài)。

        (2)“茂騰騰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風”中的“茂騰騰”“咝溜溜”用得好,好在疊詞的運用使語言親切富有韻味。

        2、從句式上說

        “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們使文章語句鏗鏘,氣勢強勁,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從修辭上說

        (1)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寫得好,好在比喻使對象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

        (2)文中的反復用得好,好在使語言節(jié)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3)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lián)的一組句子或詞語排列起來,以增強語勢,加深感情。本文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l)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2)句與句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3)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4、從寫法上說;

        (1)能使人產生了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內涵。例如:“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2)動靜結合。例如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的靜態(tài)描寫

        5、文章的情感:本文通過一系列對安塞腰鼓贊美的語詞,來表現對安塞腰鼓的贊美,同時贊美安塞腰鼓給人的激情和力量,贊美黃土高原,贊美強健有力充滿希望的黃土地人民。

        五、主題探究,做文化的小使者

        文章僅僅是在寫安塞腰鼓嗎?他為什么要寫?讓我們走進劉成章,(劉成章,當代詩人、散文家、共產黨員,陜西省延安市人。他的第一篇散文《轉九曲》獲得了散文優(yōu)秀作品一等獎。散文集《羊想云彩》和散文《安塞腰鼓》獲魯迅文學獎。 “陜北生來陜北長,因為你魂牽這地方”——就“寫陜北”來說,怕誰也寫不過劉成章了。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作者是陜北人,在他的生活中安塞腰鼓不陌生,我們從其字里行間看到的是他對黃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無限神往和傾心愛戀。唯有如此,他才寫的酣暢淋漓,曲盡其妙。老師寫了一首小詩,與大家分享。

        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生命和力量的渲泄;

        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人情和自由的揮灑;

        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文明和文化的傳承;

        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慷概激昂和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

        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精神和魂魄!

        我們一起讀起來,希望每一個同學都做一名文明文化的傳播者和傳承者!

        語文復習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知道“。?!”表示一句,會數句子。

        2、感知自然段的`形式,會數出共有幾個自然段。

        3、能夠找出文章中都有誰或按要求找出相應的詞語。

        4、能通過讀短文認識新的生字。

        5、理解文章內容,會找出相應的句子。

        6、能夠正確劃出人物或動物說的話。

        7、根據文章內容判斷、選擇(√、×)

        教學過程:

        一、教師指導完成閱讀短文。

        1、讀通短文,了解主要內容。反饋,抽生讀。

        2、對照短文完成課后練習。做一題,反饋討論一題。

        3、對照短文,檢查一遍。

        4、總結閱讀短文的方法,講講應該注意的地方。

        二、閱讀短文,完成作業(yè)。

        1、讀短文按步驟獨立完成練習。

        2、討論,校對。

        3、糾錯,找出錯誤的原因,以便在后面的練習中改正。

        三、閱讀專項復習試卷。

      【語文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復習教案06-04

      語文期末復習教案07-20

      語文拼音復習教案01-03

      語文韻母復習教案10-18

      語文復習的參考教案11-28

      語文寫字復習教案10-06

      小學語文復習課教案06-22

      小學語文復習課教案02-03

      高三語文的復習教案06-14

      小學語文復習課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