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的古詩 推薦度:
- 杜甫的古詩 推薦度:
- 杜甫的古詩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杜甫的古詩
無論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chǎn)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xiàn)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杜甫的古詩,歡迎大家分享。
杜甫的古詩1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
[唐]杜甫
百年已過半,秋至轉(zhuǎn)饑寒。
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
【朱注】公《追酬高蜀州人日》詩考之,上元二年,高已刺蜀,此云彭州牧,必元年作也。時公年將五十,而詩云“百年已過半”,猶乾元二年立秋后題,年止四十八,亦曰“惆悵年半百。”《九域志》云:彭州至成都九十二里。
百年已過半,秋至轉(zhuǎn)饑寒。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①?
。ù嗽娮詳⒏F老,而望高公之相恤也。秋至,收獲之時,宜免于饑寒,而茲不然,故曰轉(zhuǎn)。)
①《詩》“兄弟急難”,葉“況也永嘆”,俱讀平聲。奉簡高三十五使君高由彭州刺蜀州,公時在蜀。《年譜》云:上元元年,間常至蜀州之青城新津,是也。
當(dāng)代論才子,如公復(fù)幾人?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fēng)塵①。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天涯喜相見②,披豁對吾真③。
(上四,稱高之才調(diào)。下四,述高之交情。驊騮致遠(yuǎn),鷹隼高騫,喻才人得位,可以大行其志。晚秋行色,引起下句。披豁,即開心見誠之意。)
、佟杜f唐書》:“有唐以來,詩人之達(dá)者,唯適而已!雹诓嚏骸拔覍⑿匈庀蛱煅摹!雹鄄苤病恩求t說》:“是反吾真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fù)。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yuǎn)播,對中國文學(xué)和日本文學(xué)都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古詩2
wǔ gēng gǔ jiǎo shēng bēi zhuàng , sān xiá xīng hé yǐng dòng yáo 。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yě kū jǐ jiā wén zhàn fá , yí gē shù chù qǐ yú qiáo 。
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wò lóng yuè mǎ zhōng huáng tǔ , rén shì yī yī màn jì liáo 。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杜甫的古詩3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①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②,高者掛罥長林梢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④。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⑤?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⑥,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⑦,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注解】
、倜┪荩杭闯啥冀间交ú萏。
②掛罥:掛結(jié)。
、厶鳞辏旱屯莘e水處。
、軔号P:睡時不安靜,胡蹬亂踢。
、莺斡蓮兀喝绾伟さ教烀鳌
、薇樱焊采w。
、咄回#焊呗柕臉幼。見:通“現(xiàn)”。
【賞析】
這首詩描繪秋夜屋漏、風(fēng)雨交加的情景,反映了草堂生活的一個片段。末兩句忽開異境,從切身的體驗,進(jìn)而想到眾多百姓的貧寒交加,設(shè)想大庇天下寒士的萬間廣廈的出現(xiàn)。寫的是自己的幾間茅屋,表現(xiàn)的卻是詩人寧為天下人的安居而犧牲自我的可貴精神和憂國憂民的感情。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萬里橋②。海內(nèi)風(fēng)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惟將遲暮供多、,未有涓埃答圣朝④?珩R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⑤。
【注解】
、佟拔魃健本洌何魃皆诔啥嘉,因年積雪,又名西嶺。三城,指松、維、保三州。
②南浦:指成都南郊外水邊地。
③遲暮:指半老,杜甫當(dāng)時五十歲。供多。褐改昀喜荒茉儆兴鳛椋砟耆唤o疾病之身了。
④涓埃:涓指細(xì)流,埃指微塵,比喻微末。
、萑耸拢菏朗隆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詩人眺望西山所生傷痛憂愁之情的詩。詩中蘊含著詩人對吐蕃侵?jǐn)_的深沉憂慮,也有天涯漂泊,親人相思的無限感慨。全詩意境壯闊悲涼,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沉郁頓挫的詩風(fēng)。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①,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fēng)塵荏苒音書絕②,關(guān)塞蕭條行路難。已忍憐俜十年事③,強移棲息一枝安④。
【注解】
、倌桓汗艜r行軍,以帳幕為府署,故稱幕府。
②風(fēng)塵荏苒:比喻戰(zhàn)爭不斷絕。荏苒:猶輾轉(zhuǎn)。
③“已忍”句:指戰(zhàn)亂以后已忍受了十年的困苦生活。伶俜,困苦之意。
、堋皬娨啤本洌簭娛敲銖娭。杜甫當(dāng)時作節(jié)度使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是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只能勉強任職,以求暫時安居。
【賞析】
這首詩寫于代宗廣德二年(764)秋,杜甫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在嚴(yán)武幕府時作此詩。開頭四句與詩人獨宿幕府所見所聞,描寫了一幅凄清的秋夜景圖。后四句抒情,感事傷時,表現(xiàn)作者對于國事動亂的憂慮和自己飄泊流離的愁悶。因此使詩人無心賞看天上美好的月色。對風(fēng)塵荏苒的動亂時代自己輾轉(zhuǎn)流離而愁思百結(jié)。
望岳
岱宗夫如何①?齊魯青未了②。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③。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④。
【注解】
①岱宗:泰山別名岱山,居五岳之首,故稱岱宗。
、邶R魯:本指春秋時期兩個諸侯國名,此處指齊魯之地。青未了:青指泰山青翠的山色,此處形容泰山高大。
③決眥入歸鳥:決,裂開;眥,眼眶。此句言極目張望,歸林的飛鳥盡收眼底。
④一覽眾山。河谩睹献印けM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
【賞析】
這是一首借泰山比況自己雄心壯志的言志詩。首句用發(fā)問形式寫泰山的高峻偉大,“齊魯青未了”言其雄闊,三四句寫近望秦山的神奇、崇峻,接著寫遙望中的形象、云氣層疊,胸襟為之開闊。氣勢非凡,意境深遠(yuǎn)。結(jié)尾兩句抒發(fā)了詩人青年時期雄心壯志和積極進(jìn)取的情懷。這是一首被譽為情調(diào)高昂、“語語奇警”的五言古詩,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
春望
國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②,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③,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④,渾欲不勝簪⑤。
【注解】
、賴疲褐竾奸L安被叛軍占領(lǐng)。
、跒R淚:可理解花上濺滴愁人的淚。
③連三月:戰(zhàn)火延續(xù),整個春天將過去。
、苌Γ鹤ヮ^。短:少,稀疏。
⑤渾欲:簡直要。不勝簪:發(fā)簪,連簪子也插不上。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陷在被安祿山占領(lǐng)的長安城時寫的。詩中概括地抒寫了作者傷時恨別、憂國思家的感情。前四句寄景生情,抒寫憂國情懷,眼前美好景物反成了愁思的引子。后四句是在憂國的同時抒發(fā)思家愁懷,兩種感情匯集一起,頭發(fā)更白了,更稀少了。這完全是憂國思家所致。全詩充滿憂憤的情感,語言精當(dāng)凝煉,有強烈藝術(shù)感染力。
旅夜書懷
細(xì)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①。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②。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注解】
、傥{:高聳的桅竿。
②“官應(yīng)”句:應(yīng)理解為“老病應(yīng)休官”的倒文。
【賞析】
這首詩流露了詩人奔波不遇之情。前四句寫“旅夜”的情景,展現(xiàn)了詩人的景況和情懷。在對景物的精雕細(xì)刻中,襯托詩人的蒼茫之感、沉郁之思;后四句“書懷”,抒發(fā)早年的政治抱負(fù),又聯(lián)想到自己現(xiàn)實處境,以棲無定所似的沙鷗自喻,天地之大,竟沒有詩人的容身之地。詩人心中憤慨至極,表達(dá)卻曲折婉轉(zhuǎn),感人至深!皶鴳选,實為抒發(fā)詩人心中的不平。
登岳陽樓①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②,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③,憑軒涕泗流。
【注解】
、僭狸枠牵涸诮窈鲜≡狸柨h。
、趨浅洌簠堑睾统乇欢赐ズ指铋_。坼,分裂,此為分界意。
、廴竹R句:指當(dāng)時葉蕃入侵,西北邊疆戰(zhàn)事頻繁。
【賞析】
此詩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觸景感懷之作。詩中描寫登臨岳陽樓看到洞庭浩瀚汪洋的壯麗景色,抒發(fā)了憂國情懷。詩的前四句寫景,描繪分吳裂楚、吞吐日月的氣象,突出地表現(xiàn)了洞庭湖的浩瀚壯闊。詩的后四句抒寫了個人的身世的凄涼孤寂,政治命運的坎坷,眼見國家政局動蕩,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表現(xiàn)了作者對國家興衰的關(guān)切。這首五言詩氣魄宏大,感情沉郁,真不愧為大家手筆。
杜甫的古詩4
杜甫的詩鑒賞試題
1.對下列詩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孤舟一系故園心系:牽掛
B.一去紫臺連朔漠去:離開
C.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省:曾經(jīng)
D.渚清沙白鳥飛回回:回旋
答案A
解析“系”詩中指系舟上岸。
2.下列聯(lián)句沒有使用對仗的一項是()
A.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B.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C.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D.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答案C
解析C項前后句對應(yīng)的字詞在詞性和字音平仄上不符合對仗的'要求。
3.下面是杜甫一首名為“宿江邊閣”的小詩,中間兩聯(lián)語序已亂,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眠憂戰(zhàn)伐,無力正乾坤。
、俟略吕酥蟹邴X鶴追飛靜③豺狼得食喧④薄云巖際宿
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這是一首律詩,中間兩聯(lián)要對仗,最后一字要押韻,還要注意整首詩的起承轉(zhuǎn)合問題。綜合起來看,B項最恰當(dāng)。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
杜甫的古詩5
1、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兜歉摺
2、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堕w夜》
3、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对亼压袍E五首》
4、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对亼压袍E五首》
5、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秋興八首》
6、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堵靡故銘选
7、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8、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督^句四首其三》
9、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督^句二首其一》
10、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的古詩6
新婚別
[唐] 杜甫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jié)發(fā)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yuǎn),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yǎng)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fù)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贈花卿
[唐] 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哀江頭
[唐] 杜甫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xì)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cè)。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南北。
北征
[唐] 杜甫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蓽。
拜辭詣闕下,怵惕久未出。
雖乏諫諍姿,恐君有遺失。
君誠中興主,經(jīng)緯固密勿。
東胡反未已,臣甫憤所切。
揮涕戀行在,道途猶恍惚。
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
靡靡逾阡陌,人煙眇蕭瑟。
所遇多被傷,呻吟更流血。
回首鳳翔縣,旌旗晚明滅。
前登寒山重,屢得飲馬窟。
邠郊入地底,涇水中蕩潏。
猛虎立我前,蒼崖吼時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車轍。
青云動高興,幽事亦可悅。
山果多瑣細(xì),羅生雜橡栗。
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jié)實。
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巖谷互出沒。
我行已水濱,我仆猶木末。
鴟鳥鳴黃桑,野鼠拱亂穴。
夜深經(jīng)戰(zhàn)場,寒月照白骨。
潼關(guān)百萬師,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殘害為異物。
況我墮胡塵,及歸盡華發(fā)。
經(jīng)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jié)。
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
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
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
海圖坼波濤,舊繡移曲折。
天吳及紫鳳,顛倒在裋褐。
老夫情懷惡,嘔泄臥數(shù)日。
那無囊中帛,救汝寒凜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羅列。
瘦妻面復(fù)光,癡女頭自櫛。
學(xué)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
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
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饑渴。
問事競挽須,誰能即嗔喝。
翻思在賊愁,甘受雜亂聒。
新歸且慰意,生理焉能說。
至尊尚蒙塵,幾日休練卒。
仰觀天色改,坐覺祆氣豁。
陰風(fēng)西北來,慘澹隨回鶻。
其王愿助順,其俗善馳突。
送兵五千人,驅(qū)馬一萬匹。
此輩少為貴,四方服勇決。
所用皆鷹騰,破敵過箭疾。
圣心頗虛佇,時議氣欲奪。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軍請深入,蓄銳何俱發(fā)。
此舉開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
禍轉(zhuǎn)亡胡歲,勢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綱未宜絕。
憶昨狼狽初,事與古先別。
奸臣竟菹醢,同惡隨蕩析。
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
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
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
微爾人盡非,于今國猶活。
凄涼大同殿,寂寞白獸闥。
都人望翠華,佳氣向金闕。
園陵固有神,掃灑數(shù)不缺。
煌煌太宗業(yè),樹立甚宏達(dá)。
戲為六絕句
[唐]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
王楊盧駱當(dāng)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于漢魏近風(fēng)騷。
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才力應(yīng)難夸數(shù)公,凡今誰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后塵。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fù)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fēng)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
羌村三首
[唐] 杜甫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墻頭,感嘆亦歔欷。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fù)卻去。
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蕭蕭北風(fēng)勁,撫事煎百慮。
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
驅(qū)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yuǎn)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fù)清。
苦辭酒味薄,黍地?zé)o人耕。
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贈衛(wèi)八處士
[唐]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fù)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qū)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江村
[唐]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杜甫的古詩7
古詩《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yán)公武》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鄭公瑚璉器,華岳金天晶。昔在童子日,已聞老成名。
嶷然大賢后,復(fù)見秀骨清。開口取將相,小心事友生。
閱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歷職匪父任,嫉邪常力爭。
漢儀尚整肅,胡騎忽縱橫。飛傳自河隴,逢人問公卿。
不知萬乘出,雪涕風(fēng)悲鳴。受詞劍閣道,謁帝蕭關(guān)城。
寂寞云臺仗,飄飖沙塞旌。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壯士血相視,忠臣?xì)獠黄健C苷撠懹^體,揮發(fā)岐陽征。
感激動四極,聯(lián)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原廟丹青明。
匡汲俄寵辱,衛(wèi)霍竟哀榮。四登會府地,三掌華陽兵。
京兆空柳色,尚書無履聲。群烏自朝夕,白馬休橫行。
諸葛蜀人愛,文翁儒化成。公來雪山重,公去雪山輕。
記室得何遜,韜鈐延子荊。四郊失壁壘,虛館開逢迎。
堂上指圖畫,軍中吹玉笙。豈無成都酒,憂國只細(xì)傾。
時觀錦水釣,問俗終相并。意待犬戎滅,人藏紅粟盈。
以茲報主愿,庶或裨世程。炯炯一心在,沉沉二豎嬰。
顏回竟短折,賈誼徒忠貞。飛旐出江漢,孤舟輕荊衡。
虛無馬融笛,悵望龍驤塋。空馀老賓客,身上愧簪纓。
作品賞析
【注解】:
【盧注】哀仆射者,哀其功名未盡展而卒也!缎聲罚何,字季鷹,華州華陰人,挺之之子。
鄭公瑚璉器①,華岳金天晶②。昔在童子日,已聞老成名③。嶷然大賢后,復(fù)見秀骨清④。開口取將相⑤,小心事友生⑥。閱書百氏盡⑦,落筆四座驚⑧。歷職匪父任⑨,嫉邪嘗力爭⑩。
(首敘生質(zhì)才品。上六,言令器夙成。七八,言意度過人。九十,言文學(xué)出眾。匪父任,見不藉門蔭。嘗力爭,能不負(fù)言責(zé)。)
、偃螘P序:希世之儁民,瑚璉之弘器。②《后漢·楊賜傳》:華岳所挺,九德純備。《思玄賦》:“顧金天而嘆息,吾欲往乎西嬉!毙谙忍於辏馊A岳神為金天王。華岳,即西安府太華山,上有少吳金天氏,后世以為西方司秋之神!旧圩ⅰ看搜云溏娚皆乐恪!墩f文》:“晶,精光也!雹鄄嚏杜c周俊書》:吳平圣王之老成,明時之儁乂。④《詩注》:“岐嶷,峻茂之狀!薄稌x書·江統(tǒng)傳》:嶷然稀言江應(yīng)元。大賢,指嚴(yán)挺之!沮w注】《新史》挺之傳:姿質(zhì)軒秀。《舊史》武傳云:神氣儁爽,故有“復(fù)見秀骨”之句。周穎文《祭梁鴻文》:“秀骨風(fēng)霜!雹荨妒酚洝の汗觽鳌罚汗诱\一開口。劉向疏:據(jù)將相之位。⑥《杜臆》:觀“小心事友生”句,知武無欲殺公事。《霍光傳》:“小心謹(jǐn)慎!薄对姟罚骸帮蛞寥速,不求友生!雹呶何牡邸杜c吳質(zhì)書》:“妙思六經(jīng),逍遙百氏!雹嗫兹谠姡骸案哒劃M四座!雹帷逗鬂h·陳蕃傳》:前后歷職,無他異能。《前漢·汲黯傳》以父任為太子洗馬。孟康注:大臣任舉其子弟。《舊書》:武弱冠以門蔭策名,哥舒翰奏充判官,遷殿中侍御史。⑩漢趙壹著《嫉邪賦》!逗鬂h·公孫述傳》不可力爭。
漢儀尚整肅①,胡騎忽縱橫②。飛傳自河隴③,逢人問公卿。不知萬乘出,雪涕風(fēng)悲鳴④。受辭劍閣道,謁帝蕭關(guān)城⑤。寂寞云臺仗⑥,飄飖沙塞旌⑦。江山少使者⑧,笳鼓凝皇情⑨。
(此記扈從兩宮之事。河隴無恙,故見飛傳而同信。明皇幸蜀,故追乘輿而悲涕。受辭,承命上皇。謁帝,趨赴靈武。寂寞江山,劍閣音阻。塞旌茄鼓,蕭關(guān)起事也。)
①《新書》:武從玄宗入蜀,擢諫議大夫。至德初,赴肅宗行在,房琯薦為給事中!豆馕浼o(jì)》:不圖今日復(fù)見漢官威儀。②《漢書》:盜賊縱橫。③盧照鄰詩:“拂曙驅(qū)飛傳!憋w傳,急遞也。河隴,河西、隴右也。④《通鑒》:天寶十五載秋七月,太子至平?jīng),杜鴻漸、魏少游等迎至靈武,謀發(fā)河隴勁騎,南向以定中原。雪涕,謂拭淚!读凶印罚壕肮┨槎欔套!秴窃酱呵铩罚洪L吟悲鳴。⑤《前漢·終軍傳》:受辭造命!旧圩ⅰ縿﹂w,在今四川保寧府。蕭關(guān)城,在今陜西平?jīng)龈?zhèn)原縣。顏延之詩:“謁帝蒼山蹊!雹迯堓d《敘行賦》:“嗟寂寞而愁予!扁仔拧栋Ы腺x》:”猶有云臺之仗!薄段褐咀ⅰ罚骸段菏洗呵铩罚旱巯略婆_鎧仗授兵。⑦曹植詩:“飄飖周八極!鼻疬t《與陳伯之書》:“倔強沙塞之間!雹嗵諠撛姡骸靶污E滯江山!雹帷妒勒f》:桓玄西下,笳鼓并作。顏延之詩:“皇情愛眷眷。”又:“途窮凝圣情!睏钌髟唬骸对姟贰澳w如凝脂”,顏延之詩“空城凝寒云”,俱音去聲。
壯士血相視①,忠臣?xì)獠黄舰凇C苷撠懹^體,揮發(fā)岐陽征③。感激動四極④,聯(lián)翩收二京。⑤西郊牛酒再⑥,原廟丹青明⑦。
(此述其協(xié)贊恢復(fù)。血相視,戰(zhàn)傷者眾。氣不平,敵愾者多。論貞觀,治仿太宗。發(fā)岐陽,師出鳳翔。感激,人戮力。聯(lián)翩,頻奏捷。牛酒,迎官軍。丹青,修祖廟也。)
、佟秴窃酱呵铩罚航非?曰:“此天下壯士!薄秳e賦》:“刎血相視!雹凇吨医(jīng)》:君德圣明,忠臣以榮!秾O寶傳》:心內(nèi)不平。③《易》:“六爻發(fā)揮!雹堋盾髯印罚菏┘八臉O。⑤《曹植詩》:“聯(lián)翩歷五山。”唐太宗詔:“二京之盛,其來自昔。”⑥《易》:“自我西郊。”《韓信傳》:廣武君曰:“當(dāng)今之計,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內(nèi),牛酒日至,壺漿塞陌!雹摺稘h書》:“叔孫通請立原廟!弊ⅲ骸霸,重也。先有廟,今更立之!薄稌x陽秋》:武帝改營太廟,填以丹青,綴以珠玉。
匡汲俄寵辱①,衛(wèi)霍竟哀榮②。四登會府地③,三掌華陽兵④。京兆空柳色⑤,尚書無履聲⑥。群烏自朝夕⑦,白馬休橫行⑧。
(此敘其歷任始終。俄寵辱,除罷不常。竟哀榮,存歿可慨。四登府,屢居京尹。三掌兵,頻授節(jié)度。空柳色,京尹身殂。無履聲,尚書跡沓。烏自朝夕,中丞虛位。白馬休行,諫凈不聞矣!局熳ⅰ课涑鯙榫┱咨僖贋榫┱滓,兩鎮(zhèn)劍南,皆兼成都尹,故曰“四登會府地”。初以御史中丞出為東川節(jié)度使,后又兩充劍南節(jié)度使,故曰“三掌華陽兵”。)
、佟缎聲罚阂咽臻L安,武拜京兆少尹。坐琯事,貶巴州刺史。久之,遷東川節(jié)度使。上皇合劍南為一道,擢武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還京,拜京兆尹,為二圣山陵橋道使,封鄭國公,遷黃門侍郎。與元載厚相結(jié),求宰相不遂,復(fù)節(jié)度劍南,破吐蕃七萬眾于當(dāng)狗城,遂收鹽川,加檢校吏部尚書!犊锖鈧鳌罚航ㄕ讶,代韋玄成為丞相,封樂安侯。后有司奏衡專地盜土,竟坐免!都橱鰝鳌罚赫贋橹写蠓颍詳(shù)切諫不得久留內(nèi),為東海太守!独献印罚骸皩櫲杩囿@!雹凇缎l(wèi)青傳》: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青為大將軍。后尚平陽公主,與主合葬,起冢象廬山云!痘羧ゲ鳌罚阂怨Ψ怛婒T將軍,秩與大將軍等。元狩六年薨,上悼之,發(fā)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傅亮表:“榮哀既備,寵靈已忝!雹邸锻ㄨb注》:唐時巡屬諸州,以節(jié)度使為大府,亦謂之會府。④《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⑤《漢·張敞傳》:敞為京兆尹時,罷朝會,走馬章臺街。唐人詩有“章臺柳”。⑥漢哀帝時,尚書鄭崇,常曳革履諫凈。帝曰:“我識鄭尚書履!雹摺吨觳﹤鳌罚河犯辛邪貥,常有野烏數(shù)千棲集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⑧后漢張湛為光祿大夫,常乘白馬。光武每有異政,輒曰:“白馬生且復(fù)諫矣!薄渡狭仲x》:“扈從橫行!卑矗褐熳⒁罹俺税遵R渡江為證,謂蜀中寇息也。但下文自有“四郊失壁壘”句,不應(yīng)預(yù)侵。
諸葛蜀人愛①,文翁儒化成②。公來雪山重,公去雪山輕③。記室得何遜④,韜鈐延子荊⑤。四郊失壁壘⑥,虛館開逢迎⑦。堂上指圖畫⑧,軍中吹玉笙⑨。豈無成都酒⑩,憂國只細(xì)傾(11)。時觀錦水釣(12),問俗終相并(13)。
(此因治蜀有功,而追憶生前也。諸葛文翁,見功德在人。雪山輕重,言身系安危。何遜、孫楚,比參謀之士。失壁壘,邊境肅清。開逢迎,賢士交集。指圖畫,險要熟知。吹玉笙,軍政暇裕。酒只細(xì)傾,志在經(jīng)國。觀釣問俗,留心民瘼也。)
、佟妒裰尽ぶT葛亮傳》:“梁益之民,咨述亮者,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chǎn),未足為過也。”②文翁,注見前。③公三鎮(zhèn)蜀中,故有去來之語。④《梁書》:何遜為建安王記室,王愛文學(xué)之士,日與游宴。⑤張說詩:“禮樂逢明主,韜鈐用老臣。”注:太公兵法有《玄女六韜》及《玉鈐篇》!稌x書》:孫楚,字子荊,參石苞驃騎軍事。⑥《記》:“四郊多壘,卿大夫之辱!彪S何說黥布:“深溝壁壘!雹摺稘h·獻(xiàn)帝紀(jì)》:公孫度虛館候邴原。漢章帝詔:遣吏逢迎。⑧公有《奉觀嚴(yán)鄭公廳事岷山沲江畫圖》詩。⑨劉孝威詩:“浮丘侍玉笙!雹馐捵语@詩:“朝酤成都酒,瞑數(shù)河間錢!(11)《劉向傳》:周堪,信有憂國之心。細(xì)傾,與豪飲相反。(12)觀釣,謂武過草堂,公酬詩云:“幽棲真釣錦江魚。”(13)《吳志》:陟璆使?jié)h,入國而問俗。
意待犬戎滅,人藏紅粟盈。①以茲報主愿,庶獲裨世程。②炯炯一心在③,..沉沉二豎嬰④。顏回竟短折,賈誼徒忠貞⑤。飛旐出江漢⑥,孤舟轉(zhuǎn)荊衡⑦。虛橫馬融笛⑧,悵望龍驤塋⑨?沼嗬腺e客,身上愧簪纓⑩。
(此為籌邊未竟,而痛傷死后也。蜀近吐蕃,民苦饋餉,故滅戎盈粟,為當(dāng)時大經(jīng)畫。惜其早世,而心未遂耳。喪返華陰,路經(jīng)江、漢、荊、衡也。虛笛,知音已亡。望塋,孤墳遠(yuǎn)隔,老賓客,向為幕僚。愧簪纓,感其薦撥。此章前兩段各十二句,中兩段各八句,后兩段各十四句。)
、佟肚皾h·賈捐之傳》:“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②《賈誼傳》:“可以為萬世法程。”③《寡婦賦》:“目炯炯而不寐!薄渡虝罚骸坝兰缫恍。”④庾信詩:“幽翳沉沉!薄蹲髠鳌罚簳x侯獳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逼湟辉唬骸熬用ぶ,膏之下,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dá)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晉孫和《薦范粲表》:久嬰疾病。皇甫謐疏:久嬰篤疾。陸機(jī)詩:世網(wǎng)嬰吾身。《正字通》:嬰,系也,縈也。⑤顏淵三十二歲,賈誼三十三歲,故舉以相方。《記》:短折曰不祿。《左傳》:荀息曰:“繼之以忠貞!薄短茣罚河捞┰晁脑拢渥,時年四十,贈尚書左仆射。⑥潘岳《寡婦賦》:“飛旐翩以啟路!弊ⅲ骸皵,喪車之旌。⑦庾信《竹杖賦》:“是乃江漢英靈,荊衡杞梓。”⑧漢馬融精旐術(shù)數(shù),性好音律,尤耽于笛,及卒,客有吊者,詣靈橫笛。⑨《晉·王浚傳》:武帝因謠言,拜浚為龍驤將軍,伐吳。太康六年卒,葬柏谷山。大營塋域,葬垣周四十五里。⑩謝脁詩:“憮然愧簪纓!笨紘(yán)武生平所為多不法,其在蜀中,用度無藝,峻掊亟斂,閭里為之一空。唯破吐蕃,收鹽川,為當(dāng)時第一功。禱云公來雪山童,公去雪山輕,誠實錄也。至比之為諸葛、文翁,不免譽浮其實。噫,唐世人物,如嚴(yán)武者何可勝數(shù),而后人至今傳述,公之有功于武多矣。
杜甫的古詩8
1、雪岸叢梅發(fā),春泥百草生。
2、詞源倒傾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
3、來簪御府筆,故泊洞庭船。
4、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5、北闕妖氛滿,西郊白露初。
6、孤月當(dāng)樓滿,寒江動夜扉。
7、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
8、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9、桃花細(xì)逐揚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10、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1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12、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13、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
14、花飛有底急?老去愿春遲。
15、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16、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
17、黃塵翳沙漠,念子何當(dāng)歸。邊城有馀力,早寄從軍詩。
18、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樟?
19、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0、湖闊兼云霧,樓孤屬晚晴。
21、青春復(fù)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
22、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
23、時危始識不世才,誰謂荼苦甘如薺。
24、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
25、岸風(fēng)翻夕浪,舟雪灑寒燈。
26、別裁偽體親風(fēng)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
27、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zhì)。
28、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29、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30、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杜甫的古詩9
《春望》體現(xiàn)了“沉郁頓挫”的藝術(shù)風(fēng)格,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
《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創(chuàng)作背景: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guān),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靈武(今屬寧夏),世稱肅宗,改元至德。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jié)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后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處淪陷區(qū)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延續(xù)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釋:國:國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長安城。草木深:指人煙稀少。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濺淚:流淚。恨別:悵恨離別。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里指安史之亂的戰(zhàn)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當(dāng)。白頭:這里指白頭發(fā)。搔:用手指輕輕的抓。渾:簡直。欲:想,要,就要。勝:受不住,不能。簪:一種束發(fā)的首飾。古代男子蓄長發(fā),成年后束發(fā)于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
賞析:至德元年(756)8月,杜甫被安史叛軍擄至長安。過了半年多囚徒一樣的生活,這時長安已被搶掠一空,滿目荒涼,而家人久別,存亡莫卜,詩人家國之痛更加濃烈,便在第二年(757)暮春寫下了這首觸景生情的五言律詩。前兩句是望中所見,極概括,極沉痛。國家殘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換了主人。暮春時節(jié),長安城中草木叢生,可見的人煙稀少,一片荒涼。詩人睹物傷懷,傷國之情油然而生,蕭條悲涼。正如吳見思《杜詩論文》中寫道:“杜詩有點一字而神理俱出者,如國破山河在,在字則興廢可悲;成春草木深,深字則薈蔚滿目矣。”頷聯(lián)寫花寫鳥,緊扣詩題,借此來表達(dá)了詩人那種傷亂思家的感慨。因感嘆時事,見悅目的花朵反而流淚;因深恨離別,聽到悅耳的鳥聲反而驚心。詩人感觸異常;B平時乃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足以見得詩人內(nèi)心的憂傷。在此詩人運用了反襯手法,將悲情寓于美景之中,使悲欲悲,甚為絕妙,乃被千古傳誦。接下來寫戰(zhàn)爭時間之長,家書的難得可貴。詩人那種憂時傷別的情感表現(xiàn)得更為深沉和具體!胺榛稹本涑小案袝r”句,“家書”句承“恨別”句,不僅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而且情感也一瀉而下。最后詩人將傷國憂時思家的.情懷用具體的細(xì)節(jié)體現(xiàn)了出來。頭上白發(fā)本來稀少,不斷搔抓,就更少了。差不多連發(fā)簪也戴不住了。本詩以“不勝簪”作結(jié),使人感到詩人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真摯感人。這首五律,對仗工整,情景交融,水乳難分。景物的形象,蘊含著詩人的情感;詩人的感情,又訴諸在景物形象的描繪中,具有極強烈的感人力量。
杜甫的古詩10
贈花卿
[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注釋
。1)花卿:成都尹崔光遠(yuǎn)的部將花敬定。
(2)錦城:即錦官城,此指成都
。3)絲管:弦樂器和管樂器,這里泛指音樂。
。4)紛紛:形容樂曲的輕柔悠揚。
。5)天上:雙關(guān)語,虛指天宮,實指皇宮。
。6)幾回聞:本意是聽到幾回。文中的意思是說人間很少聽到。
譯文
錦官城里的音樂聲輕柔悠揚,一半隨著江風(fēng)飄去,一半飄入了云端。
這樣的樂曲只應(yīng)該天上有,人間里哪能聽見幾回?
古詩今譯
錦成里日日飄蕩著美妙樂聲,一半江風(fēng)吹散一半裊裊入云。這悠揚曲調(diào)莫非是神仙演奏,在凡俗的人間能夠幾回聽聞。
賞析:
名句賞析——“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
這首絕句是為贈送花敬定而作,內(nèi)容是贊美花家所演奏的音樂。其中“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是點睛之句,它不但寫出了音樂從城中向空中、向郊外的彌漫,寫出了花家音樂的繁盛,更以具體可感的形象描摹了抽象的音樂之美。那流淌不息的江水,江上柔媚的清風(fēng),以及裊裊婷婷的行云,給人一種流暢、輕柔、悠揚的感覺,使人聯(lián)想起“行云流水”、“響遏行云”這樣的詞語,這些都加深了人們對所描寫的音樂的感受。后兩句感嘆這樣的音樂只應(yīng)天上才有,人間難得一聽,直接給音樂以無可比擬的贊譽。整首詩圍繞音樂,或作具體形象的描述,或記述自己的遐想,有虛有實,巧妙地寫出了音樂的美妙動聽。
這首詩作于上元二年,大約是在花敬定的飲宴席上聞樂有感而作;ň炊ㄆ脚,有功卻居功自傲,目無王法和朝廷,用天子音樂,杜甫作此詩予以諷刺。全詩虛實結(jié)合,因?qū)嵍,虛實相生,將樂曲的美妙贊譽到了極度。便該詩的弦外之音意味深長,既然“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何故“錦城絲管日紛紛”呢?含蓄的諷刺盡在其中。
賞析
錦官城武將花敬一定應(yīng)平叛有功,曾放縱部下大肆掠奪東蜀。他本人更是居功自傲,經(jīng)常大宴賓客,歌舞升平,奢侈。杜甫贈送的這首詩,表面上看是在贊美樂曲,實際上卻含諷刺,勸誡的意味。
前兩句謝見聞,首句天天尋歡,次句寫樂聲遠(yuǎn)揚,從側(cè)面反映出花敬定享樂無度,肆無忌憚。后兩句寫感受,看是稱贊樂曲如同仙樂,實則暗示花敬定已經(jīng)越軌了,用了只準(zhǔn)皇帝聽的音樂。這可以沖“天上”“人間”兩詞看出端倪。詩人以“天上”比喻皇帝居住的皇宮,以“人間”比喻皇宮之外?芍^是一語雙關(guān)!
全詩有動有靜,婉轉(zhuǎn)含蓄,是一首耐人尋味的諷刺詩!
這首絕句,字面上明白如話,但對它的主旨,歷來注家頗多異議。有人認(rèn)為它只是贊美樂曲,并無弦外之音;而楊慎《升庵詩話》卻說:“花卿在蜀頗僭用天子禮樂,子美作此譏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詩人之旨!鄙虻聺摗墩f詩晬語》也說:“詩貴牽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竊,則想新曲于天上!睏、沈之說是較為可取的。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禮儀制度極為嚴(yán)格,即使音樂,亦有異常分明的等級界限。據(jù)《舊唐書》載,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淵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孫考訂大唐雅樂,“皇帝臨軒,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軒懸出入,奏承和;……”這些條分縷析的樂制都是當(dāng)朝的成規(guī)定法,稍有違背,即是紊亂綱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遠(yuǎn)的部將,曾因平叛立過功。但他居功自傲,驕恣不法,放縱士卒大掠?xùn)|蜀;又目無朝廷,僭用天子音樂。杜甫贈詩予以委婉的諷刺。
耐人尋味的是,作者并沒有對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語雙關(guān)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這儼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樂曲贊美詩。你看:
“錦城絲管日紛紛”,錦城,即成都;絲管,指弦樂器和管樂器;紛紛,本意是既多而亂的.樣子,通常是用來形容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事物的,這里卻用來比狀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樂曲,這就從人的聽覺和視覺的通感上,化無形為有形,極其準(zhǔn)確、形象地描繪出弦管那種輕悠、柔靡,雜錯而又和諧的音樂效果!鞍肴虢L(fēng)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樣的寫法:那悠揚動聽的樂曲,從花卿家的宴席上飛出,隨風(fēng)蕩漾在錦江上,冉冉飄入藍(lán)天白云間。這兩句詩,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樂曲的那種“行云流水”般的美妙。兩個“半”字空靈活脫,給全詩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樂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嘆說:“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碧焐系南蓸,人間當(dāng)然難得一聞,難得聞而竟聞,愈見其妙得出奇了。
全詩四句,前兩句對樂曲作具體形象的描繪,是實寫;后兩句以天上的仙樂相夸,是遐想。因?qū)嵍摚搶嵪嗌,將樂曲的美妙贊譽到了極度。
然而這僅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長的。這可以從“天上”和“人間”兩詞看出端倪!疤焐稀闭,天子所居皇宮也;“人間”者,皇宮之外也。這是封建社會極常用的雙關(guān)語。說樂曲屬于“天上”,且加“只應(yīng)”一詞限定,既然是“只應(yīng)天上有”,那么,“人間”當(dāng)然就不應(yīng)“得聞”。不應(yīng)“得聞”而竟然“得聞“,不僅“幾回聞”,而且“日紛紛”,于是乎,作者的諷刺之旨就從這種矛盾的對立中,既含蓄婉轉(zhuǎn)又確切有力地顯現(xiàn)出來了。
宋人張?zhí)煊X曾論詩文的諷刺云:“諷刺則不可怒張,怒張則筋骨露矣!保ā对娙擞裥肌肪砭乓┒鸥@首詩柔中有剛,棉里藏針,寓諷于諛,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謂作得恰到好處。正如楊倫所評:“似諛?biāo)浦S,所謂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也。此等絕句,何減龍標(biāo)(王昌齡)、供奉(李白)!保ā抖旁婄R銓》)
杜甫的古詩11
前出塞九首
[唐] 杜甫
其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fù)戈。
其二
出門日已遠(yuǎn),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其三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fù)何有!
功名圖麒麟,戰(zhàn)骨當(dāng)速朽。
其四
送徒既有長,遠(yuǎn)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不復(fù)同苦辛。
其五
迢迢萬里余,領(lǐng)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倏忽數(shù)百群。
我始為奴仆,幾時樹功勛。
其六
挽弓當(dāng)挽強,用箭當(dāng)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其七
驅(qū)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徑危抱寒石,指落層冰間。
已去漢月遠(yuǎn),何時筑城還。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其八
單于寇我壘,百里風(fēng)塵昏。
雄劍四五動,彼軍為我奔。
擄其名王歸,系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一勝何足論。
其九
從軍十年余,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唐] 杜甫
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
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
平生為幽興,未惜馬蹄遙。
百頃風(fēng)潭上,千章夏木清。
卑枝低結(jié)子,接葉暗巢鶯。
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
翻疑柁樓底,晚飯越中行。
萬里戎王子,何年別月支?
異花開絕域,滋蔓匝清池。
漢使徒空到,神農(nóng)竟不知。
露翻兼雨打,開坼漸離披。
旁舍連高竹,疏籬帶晚花。
碾渦深沒馬,藤蔓曲藏蛇。
詞賦工無益,山林跡未賒。
盡捻書籍賣,來問爾東家。
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
綠垂風(fēng)折筍,紅綻雨肥梅。
銀甲彈箏用,金魚換酒來。
興移無灑掃,隨意坐莓苔。
風(fēng)磴吹陰雪,云門吼瀑泉。
酒醒思臥簟,衣冷欲裝綿。
野老來看客,河魚不取錢。
只疑淳樸處,自有一山川。
棘樹寒云色,茵蔯春藕香。
脆添生菜美,陰益食單涼。
野鶴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石林蟠水府,百里獨蒼蒼。
憶過楊柳渚,走馬定昆池。
醉把青荷葉,狂遺白接□(上“曰”下“離”)。
刺船思郢客,解水乞吳兒。
坐對秦山晚,江湖興頗隨。
床上書連屋,階前樹拂云。
將軍不好武,稚子總能文。
醒酒微風(fēng)入,聽詩靜夜分。
絺衣掛蘿薜,涼月白紛紛。
幽意忽不愜,歸期無奈何。
出門流水住,回首白云多。
自笑燈前舞,誰憐醉後歌。
只應(yīng)與朋好,風(fēng)雨亦來過。
歸雁
[唐] 杜甫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guān)兵氣,何時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絕句四首
[唐] 杜甫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欲作魚梁云復(fù)湍,因驚四月雨聲寒。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江亭
[唐] 杜甫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
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少年行
[唐] 杜甫
馬上誰家薄媚郎,臨階下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夔州歌十絕句
[唐] 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zhèn),夔州險過百牢關(guān)。
白帝夔州各異城,蜀江楚峽混殊名。
英雄割據(jù)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群雄競起問前朝,王者無外見今朝。
比訝漁陽結(jié)怨恨,元聽舜日舊簫韶。
赤甲白鹽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
楓林橘樹丹青合,復(fù)道重樓錦繡懸。
瀼東瀼西一萬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飛鶴子遺瓊?cè)铮喑螟D雛入蔣牙。
東屯稻畦一百頃,北有澗水通青苗。
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隨神女下朝朝。
蜀麻吳鹽自古通,萬斛之舟行若風(fēng)。
長年三老長歌里,白晝攤錢高浪中。
憶昔咸陽都市合,山水之圖張賣時。
巫峽曾經(jīng)寶屏見,楚宮猶對碧峰疑。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參天長。
干戈滿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涼。
閬風(fēng)玄圃與蓬壺,中有高堂天下無。
借問夔州壓何處,峽門江腹擁城隅。
歲暮
[唐] 杜甫
歲暮遠(yuǎn)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jì)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絕句二首
[唐]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
[唐] 杜甫
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后常稱老畫師。
萬里傷心嚴(yán)譴日,百年垂死中興時。
蒼惶已就長途往,邂逅無端出餞遲。
便與先生應(yīng)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
杜甫的古詩12
原文:
望岳三首·其二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fēng)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譯文:
西岳高聳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圍則像他的兒孫。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著它登上華山去玉女祠呢?
可進(jìn)了車箱谷就難以回歸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門,難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氣轉(zhuǎn)涼后,登上山頂去,看山本貌。
注釋:
崚嶒:高聳突兀。
九節(jié)杖:《劉根外傳》:“漢武登少室,見一女子以九節(jié)杖仰指日,閉左目,東方朔曰:‘此食日精者。’”《真誥》:“楊羲夢蓬萊仙翁,拄赤九節(jié)杖而視白龍!
玉女洗頭盆:《集仙錄》:“明星玉女,居華山,服玉漿,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白,號玉女洗頭盆。其水碧綠澄徹,雨不加溢,旱不減耗。祠有玉女馬一匹。”
車箱入谷:《太平寰宇記》:“車箱谷,一名車水渦,在華陰縣西南二十五里,深不可測。祈雨者以石投之,中有一鳥飛出,應(yīng)時獲雨!
箭栝:箭的.末端。
白帝: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古代指西方之神。
賞析:
作品賞析
此往華州時中途所歷者。岳,西岳華山也!短茣罚喝A州華陰縣有華山。西岳峻.竦處尊①,諸峰羅立似兒孫。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②,拄到玉女洗頭盆③。車箱入谷無歸路④,箭栝通天有一門⑤。稍待秋風(fēng)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⑥。(【黃注】上四寫望一意,五六承上起下,末欲遂其登岳之興也。又曰:五六乃形容語。路徑險仄,車不能回,狹而且長,有似箭筈。不必泥于地名!窘炞ⅰ扛呱蕉嘞邵E,故欲尋問真源,與三四相應(yīng)。)①是山四方高五千仞,傍連少華山。何遜詩:“懸崖抱奇崛,絕壁駕峻.!雹凇秳⒏鈧鳌罚簼h武登少室,見一女子以九節(jié)杖仰指日,閉左目,東方朔曰:“此食日精者。”《真誥》:楊羲夢蓬萊仙翁,拄赤九節(jié)杖而視白龍。③《集仙錄》:明星玉女,居華山,服玉漿,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白,號玉女洗頭盆。其水碧綠澄徹,雨不加溢,旱不減耗。祠有玉女馬一匹。④《寰字記》:車箱谷,一名車水渦,在華陰縣西南二十五里,深不可測。祈雨者以石投之,中有一鳥飛出,應(yīng)時獲雨。⑤【朱注】舊注引箭筈峰。姚寬云:箭筈嶺自在岐山。按地志諸書,并不云華山有箭栝!俄n非子》:秦昭王令工施鉤梯而上華山,以松柏之心為博箭,長八尺,棋長八寸,而勒之曰:王與天神博于此!端(jīng)注》:自下廟歷列柏南行十一里,東回三里,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從北南入谷七里,又屆一祠。出一里至天井,井才容人行,迂回頓曲而上,可高六丈余。山上有微涓細(xì)水,流入井中。上者皆所由涉,更無別路。出井望空視,明如在室窺窗矣。此與通天一門語甚合。所云列柏,豈即箭柏耶?《初學(xué)記》事類亦以蓮峰對柏箭,則箭括乃柏字之訛。李攀龍《華山記》:“自昭王施鉤梯處,西南上三里許,得一峽如栝,曰天門!必M后人因杜詩附會乎!冻鸪赜洝罚菏峭庀蛉顼舻,唯一門可通。⑥陳子昂詩:“高尋白云逸。”《洞天記》:華山,名太極總仙之天,即少吳為白帝,治西岳。梁劉孝儀詩:“降道訪真源!秉S生曰:“玉女洗頭盆”五字本俗,先用仙人九節(jié)杖引起,能化俗為妍,而句法更覺森挺,真有擲米丹砂之巧。-----------仇兆鰲《杜詩詳注》-----------
杜甫的古詩13
1、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尔惾诵小
2、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顿浕洹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睹┪轂榍镲L(fēng)所破歌》
4、細(xì)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端畽懬残亩灼湟弧
5、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洞阂瓜灿辍
6、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客至》
7、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督濉
8、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妒裣唷
9、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妒裣唷
10、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对乱箲浬岬堋
杜甫的古詩14
奉濟(jì)驛重送嚴(yán)公四韻
[唐]杜甫
遠(yuǎn)送從此別,青山空復(fù)情。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
江村獨歸處,寂寞養(yǎng)殘生。
潼關(guān)吏
[唐]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guān)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馀。
借問潼關(guān)吏,修關(guān)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zhàn)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fù)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zhàn),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guān)將,慎勿學(xué)哥舒。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唐]杜甫
高標(biāo)跨蒼穹,烈風(fēng)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云正愁。
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晚晴
[唐]杜甫
村晚驚風(fēng)度,庭幽過雨沾。夕陽薰細(xì)草,江色映疏簾。
書亂誰能帙,懷干可自添。時聞有馀論,未怪老夫潛。
晚晴
[唐]杜甫
高唐暮冬雪壯哉,舊瘴無復(fù)似塵埃。崖沉谷沒白皚皚,江石缺裂青楓摧。南天三旬苦霧開,赤日照耀從西來,六龍寒急光裴回。照我衰顏忽落地,口雖吟詠心中哀。
未怪及時少年子,揚眉結(jié)義黃金臺。洎乎吾生何飄零,支離委絕同死灰。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云薄未歸。江虹明遠(yuǎn)飲,峽雨落馀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贈李白
[唐]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贈李白
[唐]杜甫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jī)巧。野人對膻腥,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唐]杜甫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杜甫的古詩15
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注釋
1.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將,曾平定段子璋之亂。杜甫《戲作花卿歌》成都猛將有花卿,學(xué)語小兒知姓名,即此花卿。卿:尊稱。
2.錦城:四川省成都市。絲管:弦樂器,管樂器,此代音樂。紛紛:繁多而紛亂。此處應(yīng)是繁盛意。
3.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樂聲隨江風(fēng)飄散,飄到江上,飄入云層。半入并非各半。
4.天上有:以仙樂比之。
5.幾回聞:聽到幾回。意思是說人間很少聽到。
賞析
這首詩前二句寫成都音樂繁盛,日日奏個不停,樂聲到處飄傳。后二句一轉(zhuǎn),說此種音樂只有天上才有,人間難以聽到,從而贊美了成都音樂的高超優(yōu)美。對于音樂名曲,后人常引用此二句加以稱贊。小說《彩云歸》中,當(dāng)秀蘭唱了他丈夫入選的曲子后,陶冶之說:今夜是珠聯(lián)璧合,叫人一曲難忘!咳!難怪古人說: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了!
【杜甫的古詩】相關(guān)文章:
杜甫經(jīng)典古詩10-24
杜甫的古詩08-26
杜甫的古詩09-11
杜甫的古詩08-11
經(jīng)典杜甫古詩10-08
杜甫的經(jīng)典古詩05-16
古詩春雨杜甫08-12
絕句杜甫古詩08-04
杜甫的古詩賞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