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的古詩 推薦度:
- 杜甫的古詩 推薦度:
- 杜甫的古詩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杜甫的古詩15篇(精選)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甫的古詩,歡迎大家分享。
杜甫的古詩1
一、《春夜喜雨》
杜甫(唐朝)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二、《絕句》
杜甫(唐朝)
其一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其二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三、《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唐朝)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四、《麗春》
杜甫(唐朝)
百草競春華,麗春應(yīng)最勝。
少須顏色好,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枝,處處總能移。
如何此貴重?卻怕有人知。
五、《春遠》
杜甫(唐朝)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杜甫他善于從別人看來無景可取之處尋找到獨特的.景致,賦予它們獨特的主觀情意,使“無景”之處有獨特意蘊。頷聯(lián)詩人杜甫選取“鳥雀”“柴荊”兩個最尋常也無美感的意象,可謂“無景”。但著以“惟”“獨”兩字,有獨特意蘊,“惟鳥雀”,可見過客之稀,“獨柴荊”,可見村居之僻,暗合詩人杜甫孤獨悲苦的心境。
六、《春水》
杜甫(唐朝)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fù)舊痕。
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
已添無數(shù)鳥,爭浴故相喧。
杜甫的古詩2
春 望
杜 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試題】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你認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個字用得好。
請作簡要賞析。
【答案】
1、憂國傷時,念家悲己。
2、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個“破”字,寫出了國都淪陷,城池殘破的景象,使人觸目驚心。示例二:“深”字用得好。
一個“深”字,寫出了亂草遍地,林木蒼蒼的景象,令人滿目凄然。
。20xx年河南省中考語文試題)
【注解】
。薄疲褐竾奸L安被叛軍占領(lǐng)。
。、感時句:因感嘆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
。、渾:簡直。
4、不勝簪:因頭發(fā)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zhàn)火頻連,已經(jīng)蔓延三月,家在 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頭發(fā)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鑒賞】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于唐肅宗至德二年
(757)。當時長安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滿目凄涼。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傷情,發(fā)出深重的憂傷和無限的'感慨。
詩人在這首詩中表現(xiàn)了愛國之情。
杜甫的古詩3
《月夜憶舍弟》杜甫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注解】:
1、戌鼓:戌樓上的更鼓。
。病⑦吳铮阂蛔鳌扒镞叀,秋天的邊境。
。场㈤L:一直,老是。
【韻譯】:
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兄弟,望月懷思,覺得故鄉(xiāng)月兒更圓更明。
可憐有兄弟,卻各自東西海角天涯,有家若無,是死是生我何處去打聽?
平時寄去書信,常常總是無法到達,更何況烽火連天,叛亂還沒有治平。
【評析】:
詩作于乾元二年(759),這時安史之亂尚未治平,作教師于戰(zhàn)亂中,顛沛流離,歷盡國難家憂,心中滿腔悲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縈懷家國之情。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嚴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句句轉(zhuǎn)承,一氣呵成!奥稄慕褚拱祝率枪枢l(xiāng)明”句,可見造句,的`神奇矯健。
杜甫的古詩4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
[唐]杜甫
百年已過半,秋至轉(zhuǎn)饑寒。
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
【朱注】公《追酬高蜀州人日》詩考之,上元二年,高已刺蜀,此云彭州牧,必元年作也。時公年將五十,而詩云“百年已過半”,猶乾元二年立秋后題,年止四十八,亦曰“惆悵年半百!薄毒庞蛑尽吩疲号碇葜脸啥季攀。
百年已過半,秋至轉(zhuǎn)饑寒。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①?
。ù嗽娮詳⒏F老,而望高公之相恤也。秋至,收獲之時,宜免于饑寒,而茲不然,故曰轉(zhuǎn)。)
、佟对姟贰靶值芗彪y”,葉“況也永嘆”,俱讀平聲。奉簡高三十五使君高由彭州刺蜀州,公時在蜀!赌曜V》云:上元元年,間常至蜀州之青城新津,是也。
當代論才子,如公復(fù)幾人?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①。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天涯喜相見②,披豁對吾真③。
(上四,稱高之才調(diào)。下四,述高之交情。驊騮致遠,鷹隼高騫,喻才人得位,可以大行其志。晚秋行色,引起下句。披豁,即開心見誠之意。)
、佟杜f唐書》:“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雹诓嚏骸拔覍⑿匈庀蛱煅摹!雹鄄苤病恩求t說》:“是反吾真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古詩5
1、江南逢李龜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
譯文: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shù) ,F(xiàn)在正好是江南風景秀美的時候,在這暮春季節(jié)再次遇見了你 。
2、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唐代: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譯文:黃師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滾滾向東流,溫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著春風小憩 。一株無主的桃花開得正盛,究竟是愛深紅還是更愛淺紅呢?
3、贈花卿
唐代: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
譯文:錦官城每日弦樂管樂雜紛紛,一半隨著江風飄去,一半飄入了云端 。這樣的樂曲只應(yīng)該天上有,人世間蕓蕓眾生能得幾回聞?
4、旅夜書懷
唐代: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
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譯文: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著 。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yīng)該休官了 。自己到處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間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鷗 。
5、絕句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譯文:碧綠的江水把鳥兒的羽毛映襯得更加潔白,山色青翠欲滴,紅艷的野花似乎將要燃燒起來 。今年春天眼看著又要過去了,我返回故鄉(xiāng)的日期到底是何年何月呢?
6、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
譯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輪圓月,只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遙看 。遠在他方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蒙蒙霧氣沾濕了你的鬢發(fā);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 。什么時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簾或帷幔旁,讓月光擦干兩人的思念的淚 。
7、春日憶李白
唐代: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
譯文: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的詩思瀟灑飄逸,豪放不拘,詩風超群,不同凡俗 。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秀飄逸之風 。
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 。什么時候才能一起喝酒,與你慢慢品論文章呢?
8、贈李白
唐代: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
譯文:秋天離別時兩相顧盼,像飛蓬一樣到處飄蕩 。丹砂沒有煉成仙藥,不禁感到愧對葛洪 。痛快地飲酒狂放的歌唱,白白地虛度時光,像您這樣意氣豪邁的人,到底是為誰這般逞強?
9、戲為六絕句·其二
唐代:杜甫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
譯文:王楊盧駱開創(chuàng)了一代詩詞的風格和體裁,淺薄的評論者對此譏笑是無止無休的 。待你輩的一切都化為灰土之后,也絲毫無傷于滔滔江河的萬古奔流 。
杜甫的古詩6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柳枝上鳴叫,
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
窗口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
門口停泊著從東吳萬里迢迢開來的船只。
注釋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lǐng)地。
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只。
“絕句”是詩的名稱,并不直接表示詩的內(nèi)容。這種形式便于用來寫一景一物,抒發(fā)作者一瞬間的感受。詩人偶有所見,觸發(fā)了內(nèi)心的激情,信手把詩人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一時不去擬題,便用詩的.格律“絕句”作為題目。杜甫用這一形式寫了一組詩,共四首,用“絕句”為總題!督^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詩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種清新輕松的情調(diào)氛圍。前兩句,以“黃”襯“翠”,以“白”襯“青”,色彩鮮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機初發(fā)的氣息。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按昂鲙X千秋雪”上兩句已點明,當時正是早春之際,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這就給讀者一種濕潤的感受。末句更進一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復(fù)雜心情——說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戰(zhàn)亂平定,交通恢復(fù),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xiāng)。
杜甫的古詩7
杜甫《絕句》原文
絕句(其一)
(唐)杜甫
遲日①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②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③。
注釋
①遲日:指春天。
、谀嗳冢捍喝諄砼R,凍泥融化,又濕又軟。
、埒x鴦:一種漂亮的水鳥,雄鳥與雌鳥時常雙雙出沒。
譯文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陣陣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飛翔的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美麗的鴛鴦睡在沙上曬太陽。
杜甫《絕句》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于“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zhèn)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
杜甫《絕句》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的古詩8
絕句四首
朝代:|作者:|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欲作魚梁云復(fù)湍,因驚四月雨聲寒。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譯文
廳堂西邊的竹筍長得茂盛,都擋住了門頭,塹北種的行椒也郁郁蔥蔥長成一行卻隔開了鄰村。
看到園中即將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時邀朱老一同嘗新;看到堂前的松樹,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蔭下盡情地談古論今。
原想筑個魚梁忽然烏云蓋住了急流,隨后又驚訝四月的雨聲如此凄寒。
也許這青溪里面早有蛟龍居住,筑堤用的竹石雖堆積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險。
黃鸝在新綠的柳條間叫著,成雙作對好喜慶;白鷺排成行迎著春風飛上青天,隊列整齊真優(yōu)美。
那西嶺的雪峰啊,像一幅美麗的畫嵌在窗框里;這門前的航船啊,竟是從萬里之外的東吳而來。
藥草的枝葉長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顏色越過棕亭蔓入草亭。
“苗滿空山”的美譽我愧不敢當,只怕它們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注釋
1、行椒:成行的椒樹。
2、朱老、阮生:在成都結(jié)識的朋友,喻指普普通通的鄰里朋友;后世常用,“阮生朱老”或“朱老阮生”作為詠知交的典故。
3、魚梁:筑堰攔水捕魚的一種設(shè)施,用木樁、柴枝或編網(wǎng)等制成籬笆或柵欄,置于河流中。但因為這里的水勢險惡(“青溪先有蛟龍窟”),所以有“竹石如山不敢安”之說。
4、青溪:碧綠的溪水;
5、黃鸝:黃鶯。
6、白鷺:鷺鷥,羽毛純白,能高飛。
7、窗含。是說由窗往外望西嶺,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日窗含。
8、西嶺: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這是想象之詞。
9、東吳:指下游的江蘇一帶。成都水路通長江,故云長船。
10、藥條、藥甲:指種植的藥材。王嗣爽《杜臆》說:“公常多病,所至必種藥,故有“種藥扶衰病”之句。
11、棕亭、草亭:言藥圃之大。杜甫患多種疾病。故所到之處需種藥以療疾。
12、隙地:千裂的土地。
13、成形:指藥材之根所成的形狀,如人參成人形,茯苓成禽獸形,等等。
全文賞析
第一首先寫草堂,舉其四景:堂西的竹筍,塹北的行椒,園中的梅子,久七前的松樹。詩人處在這遠離鬧市的幽靜環(huán)境之中,因看到園中將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時邀朱老一同嘗新;因看到堂前的松樹,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蔭下盡情地談古論今。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草堂的'愛賞,以及他對生活的樸素的要求。他久經(jīng)奔波,只要有一個安身之地就已經(jīng)滿足了。顯然,這首詩雖屬賦體卻兼比興,于平淡的敘事中寓含著詩人的淡泊心情,以作為組詩之綱。當時因好友再鎮(zhèn)而重返草堂,足證嚴武在詩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這里他所想到的草堂的座上賓都不是嚴武,而是普普通通的朱老和阮生。這就可見詩人當時的心境和志趣了。
第二首詩寫浣花溪,狀其水勢浩大,借“欲作魚梁”而,非真“欲作魚梁”也。因為“作魚梁,須劈竹沉石,橫截中流,以為聚魚之區(qū),因溪有蛟龍,時興云雨,故公不敢冒險以取利!保ā抖旁娫斪ⅰ肪硎⿲Υ私庹f,浦起龍《讀杜心解》認為“是為公所愚也”。他說:“須知‘蛟龍,之想,只從‘云覆、‘雨寒,生出,值云雨而墩起文情也!笔怯械览淼摹5质弦詾檫@首詩“為作魚梁而賦,而自況不凡”,則未免有點牽強。其實,這首詩并非什么“自況”,只是流露出詩人對能否在洗花溪畔的草堂安居下去的擔心情緒。這才是“不敢安”三字的真實含意。詩人覺得自己在草堂盡管心境淡泊,無所奢求,但仍難保不測。詩中謂溪下有墳龍,時興云雨,固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卻也十分形象化,隱隱可以顯示出詩人身居草堂對成都局勢的擔心情狀。這也正是詩人當時“三年奔走空皮骨”的心理狀態(tài)。
這組詩一開始寫草堂的春色,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游移、景物的轉(zhuǎn)換、江船的出現(xiàn),觸動了他的鄉(xiāng)情,四句景語完整表現(xiàn)了詩人這種復(fù)雜細致的內(nèi)心思想活動。此詩兩兩對杖,寫法非常精致考究,讀起來卻一點兒也不覺得雕琢,十分自然流暢。把讀者由眼前景觀引向廣遠的空間和悠長的時間之中,引入對歷史和人生的哲思理趣之中。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秉S鸝、翠柳顯出活潑的氣氛,白鷺、青天給人以平靜、安適的感覺!傍Q”字表現(xiàn)了鳥兒的怡然自得!吧稀弊直憩F(xiàn)出白鷺的悠然飄逸。黃、翠、白、青,色澤交錯,展示了的明媚景色,也傳達出詩人歡快自在的心情。詩句有聲有色,意境優(yōu)美,對仗工整。一個“含”字,表明詩人是憑窗遠眺,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這兩句表現(xiàn)出詩人心情的舒暢和喜悅。“西嶺”,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皷|吳”,三國時孫權(quán)在今江蘇南京定都建國,國號為吳,也稱東吳。這里借指下游的江南地區(qū)!扒镅毖詴r間之久,“萬里船”言空間之廣。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襟何等開闊!這兩句也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境界開闊,情志高遠。在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拓寬了廣度,使得全詩的立意一下子卓爾不群,既有杜詩一貫的深沉厚重,又舒暢開闊,實為千古名句。
曾經(jīng)說過:“少陵翰墨無形畫”。此詩就像一幅絢麗生動的條幅:黃鸝、翠柳、白鷺、青天、江水、雪山,色調(diào)淡雅和諧,圖象有動有靜。畫的中心是幾棵翠綠的垂柳,黃鶯兒在枝頭婉轉(zhuǎn)歌唱;畫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行白鷺映于碧空;遠處高山明滅可睹,遙望峰巔猶是經(jīng)年不化的積雪;近處露出半邊茅屋,門前一條大河,水面停泊著遠方來的船只。從顏色和線條看,作者把兩筆鵝黃點染在一片翠綠之中,在青淡的空間斜勾出一條白線。點線面有機結(jié)合,色彩鮮明而又和諧。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次開闊,出語雄健。全詩對仗精工,著色鮮麗,動靜結(jié)合,聲形兼俱,每句詩都是一幅畫,又宛然組成一幅咫尺萬里的壯闊山水畫卷。
第四首詩為藥圃而賦。王嗣爽《杜臆》說:“公常多病,所至必種藥,故有‘種藥扶衰病,之句!保ā抖旁娫斪ⅰ肪硎。今影印本《杜臆》元,仇氏(仇兆鰲)當另有所據(jù)。”前兩句寫藥圃景色,種藥在兩亭之間,青色疊映,臨窗望去,油然而喜。后兩句雖也是寫藥物的生長情狀,與前兩句寫藥物出土,發(fā)苗及枝柯的生長過程相連,對一藥物生長于隙地的根部的形狀作了描繪,足見詩人對藥用植物形態(tài)學的認識;但就藥寄慨,與首章淡泊之意略同,卻不是一般的詩,更絕非某些賞花玩月的作品可比。仇兆鰲注:“彼苗長荒山者,不能遍識其名,此隙地所栽者,又恐日淺術(shù)及成形身!逼制瘕堃嗾f:“空山隙地,蕭間寂寞之濱也,亦無取于見知矣!笨梢詤⒖,以見杜甫雖因嚴武再鎮(zhèn)而重返草堂,但仍擔心著“不測風云”,總是把自己同國家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畢竟不是那種忘乎一切的趨炎附勢之人。
寫作背景
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春,因再次鎮(zhèn)蜀而重返成都草堂,其時,安史之亂已平定,杜甫得知這位故 人的消息,也跟著回到成都草堂。這時詩人的心情特別好,面對這生氣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寫下了這一組即景小詩。興到筆隨,事先既未擬題,詩成后也不打算擬題,干脆以“絕句”為題。這四首詩就是杜甫初歸草堂時所寫的一些絕句詩,包括其中的《絕句四首》。明末王嗣奭《杜臆》說“是自適語”,“蓋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擬客居此以終老,而自敘情事如此!
杜甫的古詩9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①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②,高者掛罥長林梢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④。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⑤?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⑥,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⑦,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注解】
①茅屋:即成都近郊浣花草堂。
、趻炝I:掛結(jié)。
、厶鳞辏旱屯莘e水處。
、軔号P:睡時不安靜,胡蹬亂踢。
⑤何由徹:如何挨到天明。
、薇樱焊采w。
、咄回#焊呗柕臉幼。見:通“現(xiàn)”。
【賞析】
這首詩描繪秋夜屋漏、風雨交加的情景,反映了草堂生活的一個片段。末兩句忽開異境,從切身的體驗,進而想到眾多百姓的貧寒交加,設(shè)想大庇天下寒士的萬間廣廈的出現(xiàn)。寫的是自己的幾間茅屋,表現(xiàn)的卻是詩人寧為天下人的安居而犧牲自我的可貴精神和憂國憂民的感情。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萬里橋②。海內(nèi)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惟將遲暮供多病③,未有涓埃答圣朝④?珩R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⑤。
【注解】
、佟拔魃健本洌何魃皆诔啥嘉鳎蚰攴e雪,又名西嶺。三城,指松、維、保三州。
、谀掀郑褐赋啥寄辖纪馑叺亍
、圻t暮:指半老,杜甫當時五十歲。供多。褐改昀喜荒茉儆兴鳛,晚年全交給疾病之身了。
④涓埃:涓指細流,埃指微塵,比喻微末。
、萑耸拢菏朗。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詩人眺望西山所生傷痛憂愁之情的詩。詩中蘊含著詩人對吐蕃侵擾的深沉憂慮,也有天涯漂泊,親人相思的無限感慨。全詩意境壯闊悲涼,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沉郁頓挫的詩風。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①,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②,關(guān)塞蕭條行路難。已忍憐俜十年事③,強移棲息一枝安④。
【注解】
、倌桓汗艜r行軍,以帳幕為府署,故稱幕府。
、陲L塵荏苒:比喻戰(zhàn)爭不斷絕。荏苒:猶輾轉(zhuǎn)。
③“已忍”句:指戰(zhàn)亂以后已忍受了十年的困苦生活。伶俜,困苦之意。
、堋皬娨啤本洌簭娛敲銖娭狻6鸥Ξ敃r作節(jié)度使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是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只能勉強任職,以求暫時安居。
【賞析】
這首詩寫于代宗廣德二年(764)秋,杜甫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在嚴武幕府時作此詩。開頭四句與詩人獨宿幕府所見所聞,描寫了一幅凄清的秋夜景圖。后四句抒情,感事傷時,表現(xiàn)作者對于國事動亂的憂慮和自己飄泊流離的愁悶。因此使詩人無心賞看天上美好的月色。對風塵荏苒的動亂時代自己輾轉(zhuǎn)流離而愁思百結(jié)。
望岳
岱宗夫如何①?齊魯青未了②。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③。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④。
【注解】
①岱宗:泰山別名岱山,居五岳之首,故稱岱宗。
、邶R魯:本指春秋時期兩個諸侯國名,此處指齊魯之地。青未了:青指泰山青翠的山色,此處形容泰山高大。
、蹧Q眥入歸鳥:決,裂開;眥,眼眶。此句言極目張望,歸林的飛鳥盡收眼底。
、芤挥[眾山。河谩睹献印けM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
【賞析】
這是一首借泰山比況自己雄心壯志的言志詩。首句用發(fā)問形式寫泰山的高峻偉大,“齊魯青未了”言其雄闊,三四句寫近望秦山的神奇、崇峻,接著寫遙望中的形象、云氣層疊,胸襟為之開闊。氣勢非凡,意境深遠。結(jié)尾兩句抒發(fā)了詩人青年時期雄心壯志和積極進取的情懷。這是一首被譽為情調(diào)高昂、“語語奇警”的五言古詩,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
春望
國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②,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③,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④,渾欲不勝簪⑤。
【注解】
①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占領(lǐng)。
、跒R淚:可理解花上濺滴愁人的`淚。
、圻B三月:戰(zhàn)火延續(xù),整個春天將過去。
、苌Γ鹤ヮ^。短:少,稀疏。
、轀営汉喼币。不勝簪:發(fā)簪,連簪子也插不上。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陷在被安祿山占領(lǐng)的長安城時寫的。詩中概括地抒寫了作者傷時恨別、憂國思家的感情。前四句寄景生情,抒寫憂國情懷,眼前美好景物反成了愁思的引子。后四句是在憂國的同時抒發(fā)思家愁懷,兩種感情匯集一起,頭發(fā)更白了,更稀少了。這完全是憂國思家所致。全詩充滿憂憤的情感,語言精當凝煉,有強烈藝術(shù)感染力。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①。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②。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注解】
、傥{:高聳的桅竿。
②“官應(yīng)”句:應(yīng)理解為“老病應(yīng)休官”的倒文。
【賞析】
這首詩流露了詩人奔波不遇之情。前四句寫“旅夜”的情景,展現(xiàn)了詩人的景況和情懷。在對景物的精雕細刻中,襯托詩人的蒼茫之感、沉郁之思;后四句“書懷”,抒發(fā)早年的政治抱負,又聯(lián)想到自己現(xiàn)實處境,以棲無定所似的沙鷗自喻,天地之大,竟沒有詩人的容身之地。詩人心中憤慨至極,表達卻曲折婉轉(zhuǎn),感人至深!皶鴳选,實為抒發(fā)詩人心中的不平。
登岳陽樓①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②,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③,憑軒涕泗流。
【注解】
、僭狸枠牵涸诮窈鲜≡狸柨h。
②吳楚句:吳地和楚地被洞庭湖分割開。坼,分裂,此為分界意。
③戎馬句:指當時葉蕃入侵,西北邊疆戰(zhàn)事頻繁。
【賞析】
此詩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觸景感懷之作。詩中描寫登臨岳陽樓看到洞庭浩瀚汪洋的壯麗景色,抒發(fā)了憂國情懷。詩的前四句寫景,描繪分吳裂楚、吞吐日月的氣象,突出地表現(xiàn)了洞庭湖的浩瀚壯闊。詩的后四句抒寫了個人的身世的凄涼孤寂,政治命運的坎坷,眼見國家政局動蕩,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表現(xiàn)了作者對國家興衰的關(guān)切。這首五言詩氣魄宏大,感情沉郁,真不愧為大家手筆。
杜甫的古詩10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為送浣花村。
河陽縣里雖無樹,濯錦江邊未滿園。
從韋二明府續(xù)處覓綿竹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柳拂波濤。
少年行
立刻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蹋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素酒嘗。
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惠義寺園送辛員外
朱櫻此日垂朱實,郭外誰家負郭田。
萬里相逢貪握手,高才仰望足離筵。
得房公池鵝
房相西池鵝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鳳凰池上應(yīng)回首,為報籠隨王右軍。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武侯廟
遺廟丹青古,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后主,不復(fù)臥南陽。
答楊梓州
悶到楊公池水頭,坐逢楊子鎮(zhèn)東州。
卻向青溪不相見,回船應(yīng)載阿戎游。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貧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shù)?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規(guī)雁
東來萬里客,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高高正北飛。
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
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
欲存老蓋千年意,為覓霜根數(shù)寸栽。
又于韋處乞磁碗
大邑燒磁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少年行
立刻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蹋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素酒嘗。
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
草堂塹西無樹木,非子誰復(fù)見幽心。
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西邊十畝陰。
詣徐卿覓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問綠李與黃梅。
石筍街中卻歸去,果園坊里為求來。
杜甫的古詩11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1.舍: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2.皆:都是。
3.這句說言外之意是說交游冷落,很少有客人來訪,即門可羅雀之意。
4.緣:因為。蓬門,即柴門。
5.飧:熟食、菜肴。兼味,各種味道的菜食。
6.舊醅:醅是未經(jīng)過濾的酒。舊醅,隔年的酒。
7.盡:喝完。
8.這二句說,如果客人愿意的話,就把鄰居老翁喊過來一起痛痛快快地喝一場。
譯文:
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jié)隊飛來。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這柴門今天才為您打開。離市太遠盤中沒好肴菜,家底大薄只有陳酒招待。若肯邀請鄰翁一同對飲,隔著籬笆喚來喝盡余杯!
這首詩大約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詩題下原注:"喜崔明府相過。"明府,是唐人對縣令的尊稱,相過,就是來訪。崔明府的具體情況不詳,杜甫母親姓崔,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親戚。這首詩就是寫杜甫接待客人的歡樂場景。但前兩句先寫日常生活的孤獨,從而與接待客人的歡樂情景形成對比。不過這兩句又有"興"的意味:用"春水"、"群鷗"意象,渲染出一種充滿情趣的生活氛圍,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歡欣的心情。詩用第一人稱,表達質(zhì)樸流暢,自然親切,與內(nèi)容非常協(xié)調(diào),形成一種歡快淡雅的情調(diào),與杜甫其它律詩字斟句酌的風格不同。
這首詩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寫的。全詩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詩好在自大然渾成,一線相接,如話家常。
一、二兩句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綠水繚繞、春意蕩漾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得十分秀麗可愛。這就是臨江近水的成都草堂!敖浴弊职凳境龃航畡轁q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鷗,在古人筆下常常作水邊隱士的`伴侶,它們“日日”到來,點出環(huán)境清幽僻靜,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隱逸的色彩!暗姟,含弦外之音:群鷗固然可愛,而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不是也過于單調(diào)么!作者就這樣寓情于景,表現(xiàn)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這就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頷聯(lián)把筆觸轉(zhuǎn)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增強了賓主接談的生活實感。上句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打開。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閑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兩句,前后映襯,情韻深厚。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后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lián)兩句。
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zhuǎn)入實寫待客。作者舍棄了其他情節(jié),專拈出最能顯示賓主情份的生活場景,重筆濃墨,著意描畫!氨P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使我們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頻頻勸飲的情景,聽到作者抱歉酒菜欠豐盛的話語:遠離街市買東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簡單,買不起高貴的酒,只好用家釀的陳酒,請隨便進用吧!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我們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仄,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字里行間充滿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氣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寫足,如果再從正面描寫歡悅的場面,顯然露而無味,然而詩人卻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作結(jié),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jié)描寫,細膩逼真?梢韵胍姡瑑晌粨从颜媸窃胶染埔庠綕,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結(jié)尾兩句真可謂峰回路轉(zhuǎn),別開境界。
杜甫《賓至》、《有客》、《過客相尋》等詩中,都寫到待客吃飯,但表情達意各不相同。在《賓至》中,作者對來客敬而遠之,寫到吃飯,只用“百年粗糲腐儒餐”一筆帶過;在《有客》和《過客相尋》中說,“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掛壁移筐果,呼兒問煮魚”,表現(xiàn)出待客親切、禮貌,但又不夠隆重、熱烈,都只用一兩句詩交代,而且沒有提到飲酒。反轉(zhuǎn)來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寫,卻不惜以半首詩的篇幅,具體展現(xiàn)了酒菜款待的場面,還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鄰助興的細節(jié),寫得那樣情彩細膩,語態(tài)傳神,表現(xiàn)了誠摯、真率的友情。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情,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以它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顯出特點,吸引著后代的讀者。
作者自注:
《客至》這首詩題下還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梢娛抢吓笥阎g偶爾過訪,從詩中那些話的親切、隨意的程度來看,也確實非老朋友不能。至于崔明府其人,有的注家認為是杜甫的舅氏,大約是因為杜母姓崔的緣故;但“明府”是唐人對縣令的稱呼,杜甫草堂屬犀浦縣(治所在成都西北),說不定就是犀浦縣令。
另外根據(jù)杜甫的詩作《北鄰》可知,杜甫的北鄰是一位退職的縣令,杜甫和他相處得十分融洽。說不定這位才是個真正的犀浦縣令也未可知。
附杜甫的「北鄰」:
明府豈辭滿,藏身方告勞。青錢買野竹,白幘岸江皋。
愛酒晉山簡,能詩何水曹。時來訪老疾,步屟到蓬蒿。
杜甫的古詩12
杜甫的詩鑒賞試題
1.對下列詩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孤舟一系故園心系:牽掛
B.一去紫臺連朔漠去:離開
C.畫圖省識春風面。涸(jīng)
D.渚清沙白鳥飛回回:回旋
答案A
解析“系”詩中指系舟上岸。
2.下列聯(lián)句沒有使用對仗的一項是()
A.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B.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C.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D.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答案C
解析C項前后句對應(yīng)的`字詞在詞性和字音平仄上不符合對仗的要求。
3.下面是杜甫一首名為“宿江邊閣”的小詩,中間兩聯(lián)語序已亂,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眠憂戰(zhàn)伐,無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②鸛鶴追飛靜③豺狼得食喧④薄云巖際宿
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這是一首律詩,中間兩聯(lián)要對仗,最后一字要押韻,還要注意整首詩的起承轉(zhuǎn)合問題。綜合起來看,B項最恰當。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
杜甫的古詩13
秦州雜詩二十首
[唐]杜甫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
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guān)愁。
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
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
秦州山北寺,勝跡隗囂宮。
苔蘚山門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葉露,云逐渡溪風。
清渭無情極,愁時獨向東。
州圖領(lǐng)同谷,驛道出流沙。
降虜兼千帳,居人有萬家。
馬驕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年少臨洮子,西來亦自夸。
鼓角緣邊郡,川原欲夜時。
秋聽殷地發(fā),風散入云悲。
抱葉寒蟬靜,歸來獨鳥遲。
萬方聲一概,吾道竟何之。
南使宜天馬,由來萬匹強。
浮云連陣沒,秋草遍山長。
聞?wù)f真龍種,仍殘老骕骦。
哀鳴思戰(zhàn)斗,迥立向蒼蒼。
城上胡笳奏,山邊漢節(jié)歸。
防河赴滄海,奉詔發(fā)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鳥獸稀。
那聞往來戍,恨解鄴城圍。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無風云出塞,不夜月臨關(guān)。
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煙塵獨長望,衰颯正摧顏。
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
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
一望幽燕隔,何時郡國開。
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今日明人眼,臨池好驛亭。
叢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疊多幽事,喧呼閱使星。
老夫如有此,不異在郊坰。
云氣接昆侖,涔涔塞雨繁。
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
煙火軍中幕,牛羊嶺上村。
所居秋草凈,正閉小蓬門。
蕭蕭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黃鵠翅垂雨,蒼鷹饑啄泥。
薊門誰自北,漢將獨征西。
不意書生耳,臨衰厭鼓鼙。
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
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
秋花危石底,晚景臥鐘邊。
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
傳道東柯谷,深藏數(shù)十家。
對門藤蓋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陽坡可種瓜。
船人近相報,但恐失桃花。
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
神魚人不見,福地語真?zhèn)鳌?/p>
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云邊。
未暇泛滄海,悠悠兵馬間。
塞門風落木,客舍雨連山。
阮籍行多興,龐公隱不還。
東柯遂疏懶,休鑷鬢毛斑。
東柯好崖谷,不與眾峰群。
落日邀雙鳥,晴天養(yǎng)片云。
野人矜險絕,水竹會平分。
采藥吾將老,兒童未遣聞。
邊秋陰易久,不復(fù)辨晨光。
檐雨亂淋幔,山云低度墻。
鸕鶿窺淺井,蚯蚓上深堂。
車馬何蕭索,門前百草長。
地僻秋將盡,山高客未歸。
塞云多斷續(xù),邊日少光輝。
警急烽常報,傳聞檄屢飛。
西戎外甥國,何得迕天威。
鳳林戈未息,魚海路常難。
候火云烽峻,懸軍幕井干。
風連西極動,月過北庭寒。
故老思飛將,何時議筑壇。
唐堯真自圣,野老復(fù)何知。
曬藥能無婦,應(yīng)門幸有兒。
藏書聞禹穴,讀記憶仇池。
為報鴛行舊,鷦鷯在一枝。
水檻遣心
[唐]杜甫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
葉潤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
彭衙行
[唐]杜甫
憶昔避賊初,北走經(jīng)險艱。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盡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顏。參差谷鳥吟,不見游子還。
癡女饑咬我,啼畏虎狼聞。懷中掩其口,反側(cè)聲愈嗔。
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濘相牽攀。
既無御雨備,徑滑衣又寒。有時經(jīng)契闊,竟日數(shù)里間。
野果充猴糧,卑枝成屋椽。早行石上水,暮宿天邊煙。
少留周家洼,欲出蘆子關(guān)。故人有孫宰,高義薄曾云。
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暖湯濯我足,翦紙招我魂。
從此出妻孥,相視涕闌干。眾雛爛熳睡,喚起沾盤餐。
誓將與夫子,永結(jié)為弟昆。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歡。
誰肯艱難際,豁達露心肝。別來歲月周,胡羯仍構(gòu)患。
何當有翅翎,飛去墮爾前。
夏夜嘆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zhí)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xiāng)。
北城悲笳發(fā),鸛鶴號且翔。況復(fù)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shù)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云
[唐]杜甫
龍似瞿唐會,江依白帝深。終年常起峽,每夜必通林。
收獲辭霜渚,分明在夕岑。高齋非一處,秀氣豁煩襟。
解悶十二首
[唐]杜甫
草閣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飛初。
山禽引子哺紅果,溪友得錢留白魚。
商胡離別下?lián)P州,憶上西陵故驛樓。
為問淮南米貴賤,老夫乘興欲東流。
一辭故國十經(jīng)秋,每見秋瓜憶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為覓鄭瓜州。
沈范早知何水部,曹劉不待薛郎中。
獨當省署開文苑,兼泛滄浪學釣翁。
李陵蘇武是吾師,孟子論文更不疑。
一飯未曾留俗客,數(shù)篇今見古人詩。
復(fù)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
即今耆舊無新語,漫釣槎頭縮頸鳊。
陶冶性靈在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孰知二謝將能事,頗學陰何苦用心。
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藤。
最傳秀句寰區(qū)滿,未絕風流相國能。
先帝貴妃今寂寞,荔枝還復(fù)入長安。
炎方每續(xù)朱櫻獻,玉座應(yīng)悲白露團。
憶過瀘戎摘荔枝,青峰隱映石逶迤。
京中舊見無顏色,紅顆酸甜只自知。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可憐先不異枝蔓,此物娟娟長遠生。
側(cè)生野岸及江蒲,不熟丹宮滿玉壺。
云壑布衣駘背死,勞生重馬翠眉須。
野老
[唐]杜甫
野老籬前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wǎng)集澄潭下,賈客船隨返照來。
長路關(guān)心悲劍閣,片云何意傍琴臺。
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fā)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杜甫的古詩14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句出自杜甫《絕句》四首之三,描寫大地復(fù)蘇,欣欣向榮的春天景象,生動活潑,動感十足。這兩句的意思是:春回大地,柳枝吐綠,兩個黃鸝在柳枝上歡快地鳴囀;晴空如洗,一碧萬頃,一行白鷺凌空向藍天深處飛去。
寶應(yīng)元年(公元762年),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fā)生動亂,杜甫曾一度離開成都到梓州(今四川省三臺縣)避亂。次年(公元763年)嚴武重回成都任職,寫信邀請杜甫,于是杜甫又回到成都的草堂居住。面對明媚的春光,詩人心情十分舒暢,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
詩人在明麗開闊的.背景之中,工筆刻畫了鳥類怡然自得的歡快之態(tài),既展示了春天景物的美好,也傳達出了詩人安居草堂后的喜悅心情。同時,這兩句詩十分講究對仗,如“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翠柳”對“上青天”,都非常工穩(wěn)巧妙。而且色彩明亮,對比鮮明:如“黃”對“翠”,“白”對“青”,不僅顏色鮮艷,屬對精工,而且像繪畫一樣,色調(diào)協(xié)調(diào)和諧,勾畫出了一個色彩絢麗、美妙動人的境界。
宋代魏慶之在《詩人玉屑》里對這兩句詩也給予了高度評價:“杜少陵(杜甫)詩云:“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王維詩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極盡寫物之工!
杜甫的古詩15
古詩《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鄭公瑚璉器,華岳金天晶。昔在童子日,已聞老成名。
嶷然大賢后,復(fù)見秀骨清。開口取將相,小心事友生。
閱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歷職匪父任,嫉邪常力爭。
漢儀尚整肅,胡騎忽縱橫。飛傳自河隴,逢人問公卿。
不知萬乘出,雪涕風悲鳴。受詞劍閣道,謁帝蕭關(guān)城。
寂寞云臺仗,飄飖沙塞旌。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壯士血相視,忠臣氣不平。密論貞觀體,揮發(fā)岐陽征。
感激動四極,聯(lián)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原廟丹青明。
匡汲俄寵辱,衛(wèi)霍竟哀榮。四登會府地,三掌華陽兵。
京兆空柳色,尚書無履聲。群烏自朝夕,白馬休橫行。
諸葛蜀人愛,文翁儒化成。公來雪山重,公去雪山輕。
記室得何遜,韜鈐延子荊。四郊失壁壘,虛館開逢迎。
堂上指圖畫,軍中吹玉笙。豈無成都酒,憂國只細傾。
時觀錦水釣,問俗終相并。意待犬戎滅,人藏紅粟盈。
以茲報主愿,庶或裨世程。炯炯一心在,沉沉二豎嬰。
顏回竟短折,賈誼徒忠貞。飛旐出江漢,孤舟輕荊衡。
虛無馬融笛,悵望龍驤塋?这爬腺e客,身上愧簪纓。
作品賞析
【注解】:
【盧注】哀仆射者,哀其功名未盡展而卒也!缎聲罚何,字季鷹,華州華陰人,挺之之子。
鄭公瑚璉器①,華岳金天晶②。昔在童子日,已聞老成名③。嶷然大賢后,復(fù)見秀骨清④。開口取將相⑤,小心事友生⑥。閱書百氏盡⑦,落筆四座驚⑧。歷職匪父任⑨,嫉邪嘗力爭⑩。
(首敘生質(zhì)才品。上六,言令器夙成。七八,言意度過人。九十,言文學出眾。匪父任,見不藉門蔭。嘗力爭,能不負言責。)
、偃螘P序:希世之儁民,瑚璉之弘器。②《后漢·楊賜傳》:華岳所挺,九德純備!端夹x》:“顧金天而嘆息,吾欲往乎西嬉!毙谙忍於,封華岳神為金天王。華岳,即西安府太華山,上有少吳金天氏,后世以為西方司秋之神!旧圩ⅰ看搜云溏娚皆乐。《說文》:“晶,精光也!雹鄄嚏杜c周俊書》:吳平圣王之老成,明時之儁乂。④《詩注》:“岐嶷,峻茂之狀。”《晉書·江統(tǒng)傳》:嶷然稀言江應(yīng)元。大賢,指嚴挺之!沮w注】《新史》挺之傳:姿質(zhì)軒秀!杜f史》武傳云:神氣儁爽,故有“復(fù)見秀骨”之句。周穎文《祭梁鴻文》:“秀骨風霜。”⑤《史記·魏公子傳》:公子誠一開口。劉向疏:據(jù)將相之位。⑥《杜臆》:觀“小心事友生”句,知武無欲殺公事。《霍光傳》:“小心謹慎!薄对姟罚骸帮蛞寥速猓磺笥焉!雹呶何牡邸杜c吳質(zhì)書》:“妙思六經(jīng),逍遙百氏!雹嗫兹谠姡骸案哒劃M四座!雹帷逗鬂h·陳蕃傳》:前后歷職,無他異能!肚皾h·汲黯傳》以父任為太子洗馬。孟康注:大臣任舉其子弟!杜f書》:武弱冠以門蔭策名,哥舒翰奏充判官,遷殿中侍御史。⑩漢趙壹著《嫉邪賦》!逗鬂h·公孫述傳》不可力爭。
漢儀尚整肅①,胡騎忽縱橫②。飛傳自河隴③,逢人問公卿。不知萬乘出,雪涕風悲鳴④。受辭劍閣道,謁帝蕭關(guān)城⑤。寂寞云臺仗⑥,飄飖沙塞旌⑦。江山少使者⑧,笳鼓凝皇情⑨。
(此記扈從兩宮之事。河隴無恙,故見飛傳而同信。明皇幸蜀,故追乘輿而悲涕。受辭,承命上皇。謁帝,趨赴靈武。寂寞江山,劍閣音阻。塞旌茄鼓,蕭關(guān)起事也。)
、佟缎聲罚何鋸男谌胧瘢G議大夫。至德初,赴肅宗行在,房琯薦為給事中!豆馕浼o》:不圖今日復(fù)見漢官威儀。②《漢書》:盜賊縱橫。③盧照鄰詩:“拂曙驅(qū)飛傳!憋w傳,急遞也。河隴,河西、隴右也。④《通鑒》:天寶十五載秋七月,太子至平?jīng),杜鴻漸、魏少游等迎至靈武,謀發(fā)河隴勁騎,南向以定中原。雪涕,謂拭淚!读凶印罚壕肮┨槎欔套印!秴窃酱呵铩罚洪L吟悲鳴。⑤《前漢·終軍傳》:受辭造命。【邵注】劍閣,在今四川保寧府。蕭關(guān)城,在今陜西平?jīng)龈?zhèn)原縣。顏延之詩:“謁帝蒼山蹊!雹迯堓d《敘行賦》:“嗟寂寞而愁予!扁仔拧栋Ы腺x》:”猶有云臺之仗!薄段褐咀ⅰ罚骸段菏洗呵铩罚旱巯略婆_鎧仗授兵。⑦曹植詩:“飄飖周八極。”丘遲《與陳伯之書》:“倔強沙塞之間!雹嗵諠撛姡骸靶污E滯江山!雹帷妒勒f》:桓玄西下,笳鼓并作。顏延之詩:“皇情愛眷眷!庇郑骸巴靖F凝圣情!睏钌髟唬骸对姟贰澳w如凝脂”,顏延之詩“空城凝寒云”,俱音去聲。
壯士血相視①,忠臣氣不平②。密論貞觀體,揮發(fā)岐陽征③。感激動四極④,聯(lián)翩收二京。⑤西郊牛酒再⑥,原廟丹青明⑦。
(此述其協(xié)贊恢復(fù)。血相視,戰(zhàn)傷者眾。氣不平,敵愾者多。論貞觀,治仿太宗。發(fā)岐陽,師出鳳翔。感激,人戮力。聯(lián)翩,頻奏捷。牛酒,迎官軍。丹青,修祖廟也。)
、佟秴窃酱呵铩罚航非?曰:“此天下壯士!薄秳e賦》:“刎血相視!雹凇吨医(jīng)》:君德圣明,忠臣以榮!秾O寶傳》:心內(nèi)不平。③《易》:“六爻發(fā)揮。”④《荀子》:施及四極。⑤《曹植詩》:“聯(lián)翩歷五山!碧铺谠t:“二京之盛,其來自昔!雹蕖兑住罚骸白晕椅鹘肌!薄俄n信傳》:廣武君曰:“當今之計,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內(nèi),牛酒日至,壺漿塞陌!雹摺稘h書》:“叔孫通請立原廟。”注:“原,重也。先有廟,今更立之!薄稌x陽秋》:武帝改營太廟,填以丹青,綴以珠玉。
匡汲俄寵辱①,衛(wèi)霍竟哀榮②。四登會府地③,三掌華陽兵④。京兆空柳色⑤,尚書無履聲⑥。群烏自朝夕⑦,白馬休橫行⑧。
(此敘其歷任始終。俄寵辱,除罷不常。竟哀榮,存歿可慨。四登府,屢居京尹。三掌兵,頻授節(jié)度?樟,京尹身殂。無履聲,尚書跡沓。烏自朝夕,中丞虛位。白馬休行,諫凈不聞矣!局熳ⅰ课涑鯙榫┱咨僖,再為京兆尹,兩鎮(zhèn)劍南,皆兼成都尹,故曰“四登會府地”。初以御史中丞出為東川節(jié)度使,后又兩充劍南節(jié)度使,故曰“三掌華陽兵”。)
①《新書》:已收長安,武拜京兆少尹。坐琯事,貶巴州刺史。久之,遷東川節(jié)度使。上皇合劍南為一道,擢武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還京,拜京兆尹,為二圣山陵橋道使,封鄭國公,遷黃門侍郎。與元載厚相結(jié),求宰相不遂,復(fù)節(jié)度劍南,破吐蕃七萬眾于當狗城,遂收鹽川,加檢校吏部尚書。《匡衡傳》:建昭三年,代韋玄成為丞相,封樂安侯。后有司奏衡專地盜土,竟坐免!都橱鰝鳌罚赫贋橹写蠓颍詳(shù)切諫不得久留內(nèi),為東海太守!独献印罚骸皩櫲杩囿@。”②《衛(wèi)青傳》: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青為大將軍。后尚平陽公主,與主合葬,起冢象廬山云!痘羧ゲ鳌罚阂怨Ψ怛婒T將軍,秩與大將軍等。元狩六年薨,上悼之,發(fā)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傅亮表:“榮哀既備,寵靈已忝!雹邸锻ㄨb注》:唐時巡屬諸州,以節(jié)度使為大府,亦謂之會府。④《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⑤《漢·張敞傳》:敞為京兆尹時,罷朝會,走馬章臺街。唐人詩有“章臺柳”。⑥漢哀帝時,尚書鄭崇,常曳革履諫凈。帝曰:“我識鄭尚書履!雹摺吨觳﹤鳌罚河犯辛邪貥,常有野烏數(shù)千棲集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⑧后漢張湛為光祿大夫,常乘白馬。光武每有異政,輒曰:“白馬生且復(fù)諫矣!薄渡狭仲x》:“扈從橫行!卑矗褐熳⒁罹俺税遵R渡江為證,謂蜀中寇息也。但下文自有“四郊失壁壘”句,不應(yīng)預(yù)侵。
諸葛蜀人愛①,文翁儒化成②。公來雪山重,公去雪山輕③。記室得何遜④,韜鈐延子荊⑤。四郊失壁壘⑥,虛館開逢迎⑦。堂上指圖畫⑧,軍中吹玉笙⑨。豈無成都酒⑩,憂國只細傾(11)。時觀錦水釣(12),問俗終相并(13)。
(此因治蜀有功,而追憶生前也。諸葛文翁,見功德在人。雪山輕重,言身系安危。何遜、孫楚,比參謀之士。失壁壘,邊境肅清。開逢迎,賢士交集。指圖畫,險要熟知。吹玉笙,軍政暇裕。酒只細傾,志在經(jīng)國。觀釣問俗,留心民瘼也。)
①《蜀志·諸葛亮傳》:“梁益之民,咨述亮者,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chǎn),未足為過也!雹谖奈,注見前。③公三鎮(zhèn)蜀中,故有去來之語。④《梁書》:何遜為建安王記室,王愛文學之士,日與游宴。⑤張說詩:“禮樂逢明主,韜鈐用老臣!弊ⅲ禾ㄓ小缎w》及《玉鈐篇》!稌x書》:孫楚,字子荊,參石苞驃騎軍事。⑥《記》:“四郊多壘,卿大夫之辱。”隨何說黥布:“深溝壁壘!雹摺稘h·獻帝紀》:公孫度虛館候邴原。漢章帝詔:遣吏逢迎。⑧公有《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沲江畫圖》詩。⑨劉孝威詩:“浮丘侍玉笙!雹馐捵语@詩:“朝酤成都酒,瞑數(shù)河間錢!(11)《劉向傳》:周堪,信有憂國之心。細傾,與豪飲相反。(12)觀釣,謂武過草堂,公酬詩云:“幽棲真釣錦江魚!(13)《吳志》:陟璆使?jié)h,入國而問俗。
意待犬戎滅,人藏紅粟盈。①以茲報主愿,庶獲裨世程。②炯炯一心在③,..沉沉二豎嬰④。顏回竟短折,賈誼徒忠貞⑤。飛旐出江漢⑥,孤舟轉(zhuǎn)荊衡⑦。虛橫馬融笛⑧,悵望龍驤塋⑨?沼嗬腺e客,身上愧簪纓⑩。
(此為籌邊未竟,而痛傷死后也。蜀近吐蕃,民苦饋餉,故滅戎盈粟,為當時大經(jīng)畫。惜其早世,而心未遂耳。喪返華陰,路經(jīng)江、漢、荊、衡也。虛笛,知音已亡。望塋,孤墳遠隔,老賓客,向為幕僚。愧簪纓,感其薦撥。此章前兩段各十二句,中兩段各八句,后兩段各十四句。)
、佟肚皾h·賈捐之傳》:“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雹凇顿Z誼傳》:“可以為萬世法程。”③《寡婦賦》:“目炯炯而不寐!薄渡虝罚骸坝兰缫恍。”④庾信詩:“幽翳沉沉。”《左傳》:晉侯獳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逼湟辉唬骸熬用ぶ希嘀,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睍x孫和《薦范粲表》:久嬰疾病。皇甫謐疏:久嬰篤疾。陸機詩:世網(wǎng)嬰吾身!墩滞ā罚簨耄狄,縈也。⑤顏淵三十二歲,賈誼三十三歲,故舉以相方!队洝罚憾陶墼徊坏!蹲髠鳌罚很飨⒃唬骸袄^之以忠貞!薄短茣罚河捞┰晁脑,武卒,時年四十,贈尚書左仆射。⑥潘岳《寡婦賦》:“飛旐翩以啟路!弊ⅲ骸皵,喪車之旌。⑦庾信《竹杖賦》:“是乃江漢英靈,荊衡杞梓!雹酀h馬融精旐術(shù)數(shù),性好音律,尤耽于笛,及卒,客有吊者,詣靈橫笛。⑨《晉·王浚傳》:武帝因謠言,拜浚為龍驤將軍,伐吳。太康六年卒,葬柏谷山。大營塋域,葬垣周四十五里。⑩謝脁詩:“憮然愧簪纓!笨紘牢渖剿鶠槎嗖环,其在蜀中,用度無藝,峻掊亟斂,閭里為之一空。唯破吐蕃,收鹽川,為當時第一功。禱云公來雪山童,公去雪山輕,誠實錄也。至比之為諸葛、文翁,不免譽浮其實。噫,唐世人物,如嚴武者何可勝數(shù),而后人至今傳述,公之有功于武多矣。
【杜甫的古詩】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杜甫古詩10-08
杜甫的古詩09-11
杜甫的經(jīng)典古詩05-16
杜甫經(jīng)典古詩10-24
杜甫的古詩08-11
杜甫的古詩08-26
杜甫春天的古詩08-18
杜甫的經(jīng)典古詩[必備]05-18
關(guān)于杜甫古詩09-25
古詩《絕句》杜甫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