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杜甫的古詩

      時間:2025-08-26 09:57:31 杜甫 我要投稿

      杜甫的古詩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杜甫的古詩,歡迎大家分享。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古詩1

        1、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兜歉摺

        2、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堕w夜》

        3、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对亼压袍E五首》

        4、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对亼压袍E五首》

        5、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肚锱d八首》

        6、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堵靡故銘选

        7、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兜で嘁洸軐④姲浴

        8、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督^句四首其三》

        9、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督^句二首其一》

        10、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督^句二首其一》

      杜甫的古詩2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1)開頭兩句對郁郁蔥蔥的翠柏的描寫起什么作用?

        (2)頷聯(lián)中哪兩個字用得最好,試分析。

       。3)頸聯(lián)寫諸葛亮的業(yè)績,尾聯(lián)寫諸葛亮的遺恨,這兩聯(lián)寫出了作者懷吊諸葛亮時產生的怎樣的感觸和情緒?

       。4)“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換成“盡”和“皆”,為什么?(4分)

       。5)簡要分析“長使英雄淚滿襟”中“長”的表達效果。(4分)

        答案:

       。1)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寫出武侯祠的歷史悠久和寂寞荒涼;二是襯托諸葛亮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

       。2)“自”和“空”最好。這兩個字巧妙地襯托了祠堂的荒涼冷落,碧草映階,足見草深,茂盛的草獨自欣賞春色,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來這里。黃鸝隔葉,足見樹茂;黃鸝空作好音,無人欣賞。一“空”一“自”足以表明后人已把武侯嘔心瀝血締造的一切遺忘,同時還含有碧草與黃鸝并不理解人事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這層意思。這兩個字使頷聯(lián)含意更加豐富。

       。3)一方面是仰慕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業(yè),有自嘆不如的感慨。另一方面則想到英雄尚且有事業(yè)未竟者,何況自己呢?以此聊以解嘲。

        (4)不能。用“盡”和“皆”寫出的是春意盎然、賞心悅目的景色,顯露的是欣喜愉悅的情感,不符合詩歌意境。(2分)“自”和“空”表現(xiàn)了詩人見滿院萋萋碧草,聞葉間數(shù)聲黃鸝,感嘆昔人不再,倍感寂寞和悲涼的情感。(2分)

       。5)一方面表現(xiàn)了諸葛亮的精神對后人影響深遠;(2分)一方面表現(xiàn)了詩人懷古傷今,深沉的嘆惋和感傷。(2分)

      杜甫的古詩3

        [唐]杜甫

        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直詞才不世,雄略動如神。政簡移風速,詩清立意新。層城臨暇景,絕域望馀春。

        旗尾蛟龍會,樓頭燕雀馴。地平江動蜀,天闊樹浮秦。帝念深分閫,軍須遠算緡;_封蛺蝶,瑞錦送麒麟。

        辭第輸高義,觀圖憶古人。征南多興緒,事業(yè)闇相親。

        作品賞析:

        【鶴注】史謂上元二年建丑月,以武為成都尹。而此詩作于寶應元年之春。

        汲黯匡君切①,廉頗出將頻②。直詞才不世③,雄略動如神④。政簡移風速⑤,詩清立意新⑥。(從中丞敘起。汲黯匡君,嚴昔為諫官。廉頗出將,今再為節(jié)度。直詞,故能匡君。雄略,故堪出將。節(jié)鎮(zhèn)本系府尹,故其政簡。武將而具文才,故其詩清。)

       、佟稘h書》:漢黯,字長孺。武帝召為大中大夫,數(shù)切諫。②《史記》:廉頗者,趙之良將也。伐齊,大破之,取晉陽。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③《漢書·杜周傳》:朱傅,忠信勇猛,材略不世出。④孫權曰:“公瑾雄略過人!雹荨妒酚洝罚禾羾拚,因其俗,簡其禮。《漢·王章傳贊》:韓廷壽厲善,所居移風。⑥《呂氏童蒙訓》:“詩清立意新”,此是作詩用力處,蓋不可循習陳言,只規(guī)摹舊作也!赌鲜贰罚盒炝甓嘧兣f體,有新意。

        層城臨暇景,絕域望余春。旂尾蛟龍會①,樓頭燕雀馴。地平江動蜀②,..天闊樹浮秦。

        (此西城晚眺。暇景余春,城西晚景。旗尾樓頭,城上近景。地平天闊,城外遠景!抖乓堋罚旱仄教扉熞宦(lián),乃詩家著神處!军S生注】動字,寫洶涌之狀。浮字,寫縹緲之意。蛟龍、燕雀,虛實借對,與《早朝》詩龍蛇、燕省相同。)

       、佟稜栄拧罚骸坝锈徳宦!弊ⅲ骸皯意徲诟皖^,畫蛟龍于旒!雹凇稌罚骸暗仄教斐。”

        帝念深分閫①,軍須遠算緡②;_封蛺蝶,瑞錦送麒麟③。辭第輸高義④,難圖憶古人⑤。征南多興緒⑥,事業(yè)暗相親。

        (此敘主眷而望立功也。分閫二句,見朝廷所倚。封羅二句,見恩賜特隆。辭第,言不須身家。觀圖,言留心邊事。征南事業(yè),欲其安攘以報國。此章前二段各六句,末段八句收。)

       、佟稌罚骸暗燮淠钤。”《前漢·馮唐傳》:古者命將,跪而推轂曰:“閫以外,將軍制之。”②《通鑒》:石虎制:征士五人,出車一乘、牛二頭、米十五斛、絹十疋,民至鬻子以供軍須。《漢書》:元狩四年,初算緡錢。李斐曰:緡,絲也。以貫錢,一貫千錢,出稅二十!具h注】遠算緡,謂不事科斂也。③蛺蝶、麒麟,羅錦所繡者,承上帝念來,故知為所賜之物。舊注謂嚴公以此入貢,非也!端螘罚和醴綉c遷廣州都督,議者謂治廣未有如方慶者,號第一,詔賜瑞錦雜彩,以著善政。《唐書》:代宗詔曰:“所織盤龍、對鳳、麒麟、獅子等錦綺,并宜禁!雹堋痘羧ゲ鳌罚荷蠟橹蔚,令視之。對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雹輹x裴秀《禹貢九州地域圖序》:文皇帝乃命有司,撰吳蜀地圖。蜀土既定,六軍所經(jīng)地域遠近,山川險易,征路迂直,校驗圖記,罔有或差。此所謂憶古人也!局熳ⅰ抗小锻瑖拦伿竦喇媹D》詩,又《八哀》詩云:“堂上指畫圖!彼^“觀圖憶古人”者,蓋實事也。舊引云臺畫圖事,不切。【吳注】《張延壽傳》:千秋口對兵事,畫地成圖。③杜征南,系公始祖,故用以贈嚴。胡應麟曰:杜詩用事,門目甚多,姑舉人名一類。如“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正用者也!奥斆鬟^管輅,尺牘倒陳遵”,反用者也!爸x氏登山屐,陶公漉酒巾”,明用者也。“伏柱聞周史,乘搓似漢臣”,暗用者也!芭e天悲富駱,近代惜盧王”,并用者也!案邘X殊緩步,沈鮑得同行”,單用者也!凹橱隹锞校H出將頻”,分用者也!肮矀魇斩刃,不比得陳琳”,串用者也。至“對棋陪謝傳,把劍覓徐君”,“侍臣雙宋玉,戰(zhàn)策兩穰苴”,“飄零神女雨,斷續(xù)楚王風”,“晉室丹陽尹,公孫白帝城”,鍛煉精奇,含蓄深遠,迥出前代矣。

        杜詩佳句,如“地卑荒野大,天遠暮江遲”,與“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工力相敵。若“地平江動蜀,天闊樹浮秦”,更足函蓋乾坤。王介甫“地蟠三楚大,天入五湖低”,雄渾何減少陵。

      杜甫的古詩4

        《望牛頭寺》

        唐代:杜甫

        牛頭見鶴林,梯逕繞幽深。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陰。

        傳燈無白日,布地有黃金。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望牛頭寺》譯文

        牛頭山上見到鶴林禪師,禪機如同山路蜿蜒幽深。

        春色浮滿山中,山高寺遠,連銀河似乎都宿在大殿影中。

        傳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眾生長處黑夜,故施慈悲,于世間遍布遠比黃金更貴的佛法。

        我年紀已老,別再作狂吟之事了,是該收收心,靜心下來好好修心養(yǎng)性了。

        《望牛頭寺》注釋

        牛頭:牛頭寺。鶴林:鶴林禪師,一說為附近的鶴林寺。

        逕(jìng):同“徑”,山路。

        天河:銀河。

        傳燈:佛法像燈一樣,能夠照破世間冥暗,所以佛門把傳法稱為“傳燈!

        不住心:猶無住心,即空靈禪心。

        《望牛頭寺》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大約是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杜甫游梓州郪縣西南牛頭寺時所作,時年五十二歲。這一年間,杜甫因陪一些官員游賞蜀國山水,曾到閬州(四川閬中),游牛頭、兜率、惠義諸寺。

        《望牛頭寺》賞析

        該詩是杜甫往牛頭山拜訪鶴林禪師后,下山回望的記述。

        “牛頭見鶴林,梯徑繞幽林!痹娙税菀姸U師后,感覺到禪機深奧高妙,猶如上山來的山經(jīng),盤旋曲折,穿云繞霧,難見真面目。描寫牛頭寺的景色,表示詩人對禪居生活及心境的`向往。

        “春色浮天外,天河宿殿陰!贝娙烁弦粚訕,頓覺所要尋者,原來睹面就是。浮動在遠山上的春景、晚上的銀河,無一不是。在這里,衲子們不舍夜晝,布道傳燈,向往那黃金敷地的琉璃世界。至此,詩人法喜充滿,禪悅遍布。

        “傳燈無白日,布地有黃金。”詩人接著感嘆傳播佛法并不容易,但禪師仍然慈悲傳法。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崩斫獾酱,詩人對佛法與鶴林禪師充滿了尊敬和感激之情,但也不執(zhí)著于此,所以說“回看不住心”。是啊,如此清修凈境,詩人很向往之。詩人年紀也大了,不適合再作狂吟之事了,是該收收心,靜心下來好好修心養(yǎng)性了。其實,收住自己的妄心而安住清涼界也會更加自在。

        杜甫寫有禪詩數(shù)十首,中多論禪禮佛之句。從此可看出杜甫于佛法確有所得,領會《金剛經(jīng)》“應無所往,而生其心”的義理。從他的一生雖困苦不堪,但始終“哀而不傷”的中庸境界來看,詩人的確是從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同時也表現(xiàn)出詩人心系禪悅的心跡。

        《望牛頭寺》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的古詩5

        1、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杜甫《夢李白·其一》

        2、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杜甫《孤雁》

        3、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杜甫《佳人》

        4、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鸥Α督现邓绾萘亩淌觥

        5、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鸥Α顿浶l(wèi)八處士》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鸥Α对乱箲浬岬堋

        7、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shù)——杜甫

        8、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風》

        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0、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鸥Α蹲跃└胺钕瓤h詠懷五百字》

        11、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鸥Α讹嬛邪讼筛琛

        12、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鸥Α督戏昀铨斈辍

        13、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鸥Α都讶恕

        14、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鸥Α顿浶l(wèi)八處士》

        1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鸥Α锻馈

        16、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鸥Α顿浶l(wèi)八處士》

        17、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18、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

        19、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杜甫

        20、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杜甫《贈李白》

        21、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鸥Α度虑ね旃斖鞆姟

        2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鸥

        2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鸥

        24、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

        25、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鸥

        26、海為龍世界,云是鶴家鄉(xiāng)——杜甫

        27、人生有情淚沾衣,江水江花豈終極!鸥

        28、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29、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鸥Α肚

        30、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31、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鸥Α督ぁ

        32、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客至》

        33、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鸥

        34、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鸥

        35、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絕句》

        36、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shù)。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杜甫《貧交行》

        37、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鸥Α督溪毑綄せā

        38、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鸥

        39、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鸥

        40、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鸥

        41、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鸥Α讹嬛邪讼筛琛

        42、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興,春來花鳥莫生愁。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鸥Α督现邓绾萘亩淌觥

        43、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鸥

        44、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鸥Α堵劰佘娛蘸幽虾颖薄

        45、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杜甫《天末懷李白》

        4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鸥

        47、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鸥Α顿浶l(wèi)八處士》

        48、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鸥

        49、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50、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鸥Α队^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51、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鸥Α肚锱d八首》

        52、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杜甫

        53、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杜甫

        54、霜波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杜甫

        55、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杜甫《洗兵馬》

        56、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吓c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鸥Α犊椭痢

        57、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鸥Α杜D日》

        58、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洌紅——杜甫

        59、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鸥Α洞和

        60、滄海先迎日,銀河倒列星——杜甫

        61、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常不用——杜甫《洗兵馬》

        62、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

        63、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鸥

        64、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鸥

        65、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杜甫《七絕·贈李白》

        66、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67、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杜甫

        68、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69、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鸥Α犊蓢@》

        70、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

        71、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

        72、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鸥Α缎『持壑凶鳌

        73、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鸥Α肚瓕τ辍

        74、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鸥Α对亼压袍E五首·其三》

        75、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鸥Α犊蓢@詩》

        76、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登岳陽樓》

        77、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鸥Α洞涸粦浝畎住

        78、安得如鳥有羽翅,托身白云還故鄉(xiāng)——杜甫

        79、揮毫落筆如云煙——杜甫

        80、江山如有得,山木更無私!  鸥

        81、空外一鷙鳥,河間雙白鷗。飄搖搏擊便,容易往來游。草露亦多濕,蛛絲仍未收。天機近人事,獨立萬端憂——杜甫《獨立》

        82、鄉(xiāng)路音信斷,山城日月遲——杜甫

        83、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杜甫

        84、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

        85、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鸥Α斗钯涰f左丞丈二十二韻》

        86、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鸥

        87、欲覺聞晨鐘令人發(fā)深省——杜甫

        88、血戰(zhàn)乾坤赤——杜甫

        89、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濕,水荇牽風翠帶長。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謾焚香。何時詔此金錢會,暫醉佳人錦瑟旁! 鸥Α肚瓕τ辍

        90、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

        91、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鸥Α对乱箲浬岬堋

        9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題》

        93、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鸥Α妒裣唷

        94、清文動哀玉,見道發(fā)新硎。 ——杜甫

        95、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鸥Α毒湃铡

        96、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鸥Α妒裣唷

        97、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杜甫

        98、酒酣耳熱忘白頭,感君意氣無所惜——杜甫

        99、讀書破萬卷,閱盡人間冷暖離散——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00、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鸥Α洞和

        101、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即遣花開深造次,便覺鶯語太丁寧。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  鸥Α督^句漫興九首》

        102、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  鸥Α兑寡缱蟠鷨ⅰ

        103、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氣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鸥Α队^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104、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故鄉(xiāng)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安得務農息戰(zhàn)斗,普天無吏橫索錢! 鸥Α稌儔簟

        105、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鸥Α堵靡箷鴳选

        106、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杜甫

        107、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108、道路時通塞,江山日寂寥。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雨急青楓暮,云深黑水遙。夢歸歸未得,不用楚辭招! 鸥Α稓w夢》

        109、老去悲秋強自寬——杜甫

        110、英雄割據(jù)剖己矣,文采風流今尚存——杜甫

        11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12、交情老更親。 ——杜甫

        113、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鸥

        114、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巫峽氣蕭森——杜甫

        115、烏鴉說豬黑其實豬還有白種的——杜甫

        11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鸥

        117、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鸥Α对亼压袍E》

        118、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

        119、富貴必從勤苦得!  鸥

        120、魴魚肥美知第一,既飽歡娛亦蕭瑟。  ——杜甫

        121、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鸥Α栋Ы^》

        122、刀不能剪心愁,錐不能解心結,線不能穿淚珠,火不能銷鬢雪!  鸥

        123、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鸥Α侗曝菩匈浫A曜》

        124、碧海真難涉。青云不可梯!  鸥

        125、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  鸥Α肚瓕τ辍

        126、楚雖三戶能亡秦,堂堂中國豈空無人?——杜甫

        127、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癡兒未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溟T東!鸥Α栋賾n集行》

        128、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鸥Α兜で嘁洸軐④姲浴

        129、但使殘年飽吃飯,只愿無事長相見。——杜甫《病后過王倚飲贈歌》

        130、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鸥Α肚

        131、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址瞧缴辏愤h不可測。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出門搔白首,苦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鸥Α秹衾畎锥住

        132、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杜甫

        133、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鸥Α对乱埂

        134、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杜甫《石壕吏》

        135、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

        136、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鸥

        137、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杜甫《春日憶李白》

        138、地卑荒野大,天遠暮江遲——杜甫

        139、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鸥Α堵靡箷鴳选

        140、覓句知新律,攤書解滿床。  ——杜甫《示宗武》

        141、嬌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杜甫

        142、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鸥Α尔惾诵小

        143、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們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

        144、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鸥Α斗奖蟛芎R》

        145、吹噓人所羨。騰躍事仍睽!  鸥

        146、顧深慚鍛煉。才小辱提攜。  ——杜甫

        147、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鸥Α兜菢恰

        148、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鸥Α讹嬛邪讼筛琛

        149、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150、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杜甫《兵車行》

        151、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傍!鸥

        152、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

        153、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鸥Α洞哼\》

        154、炙手可熱勢絕倫——杜甫

        155、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杜甫

        156、司源到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杜甫

        157、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58、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鸥Α妒裣唷

        159、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鸥

        160、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杜甫

        161、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鸥Α队^李國清司馬第山水圖三首》

        162、雨露之所需,甘苦齊結實——杜甫

        163、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鸥

        164、人生七十古來稀。 ——杜甫

        165、文章憎命達。 ——杜甫《天末懷李白》

        16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鸥

        167、性豪業(yè)嗜酒,嫉惡懷剛腸!鸥

        168、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鸥Α肚即迦住

      杜甫的古詩6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

        江村獨歸處,寂寞養(yǎng)殘生。

        《別房太尉墓》

        他鄉(xiāng)復行役,駐馬別孤墳。

        近淚無干土,低空有斷云。

        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此道昔歸順,西郊胡正繁。

        至今殘破膽,應有未招魂。

        近得歸京邑,移官豈至尊。

        無才日衰老,駐馬望千門。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宿左省》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數(shù)問夜如何。

        《詠懷古跡五首·其一》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閣夜》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夢李白二首·其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夢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贈衛(wèi)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佳人》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古柏行》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跂,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 開元五載,余尚童稚,記于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挫,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今茲弟子,亦非盛顏。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帖,數(shù)常于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耀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動昏王室。

        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國初已來畫鞍馬,神妙獨數(shù)江都王。

        將軍得名三十載,人間又見真乘黃。

        曾貌先帝照夜白,龍池十日飛霹靂。

        內府殷紅瑪瑙盤,婕妤傳詔才人索。

        盤賜將軍拜舞歸,輕紈細綺相追飛。

        貴戚權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時郭家獅子花。

        今之新圖有二馬,復令識者久嘆嗟。

        此皆騎戰(zhàn)一敵萬,縞素漠漠開風沙。

        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動煙雪。

        霜蹄蹴踏長楸間,馬官廝養(yǎng)森成列。

        可憐九馬爭神駿,顧視清高氣深穩(wěn)。

        借問苦心愛者誰,后有韋諷前支遁。

        憶昔巡幸新豐宮,翠華拂天來向東。

        騰驤磊落三萬匹,皆與此圖筋骨同。

        自從獻寶朝河宗,無復射蛟江水中。

        君不見金粟堆前松柏里,龍媒去盡鳥呼風。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將軍魏武之子孫,于今為庶為清門。

        英雄割據(jù)雖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

        學書初學衛(wèi)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shù)上南薰殿。

        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發(fā)動,英姿颯爽來酣戰(zhàn)。

        先帝御馬五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jīng)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悵。

        弟子韓干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干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將軍畫善蓋有神,必逢佳士亦寫真。

        即今漂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

        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

        《寄韓諫議注》

        今我不樂思岳陽,身欲奮飛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騎麒麟翳鳳凰。

        芙蓉旌旗煙霧落,影動倒景搖瀟湘。

        星宮之君醉瓊漿,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聞昨者赤松子,恐是漢代韓張良。

        昔隨劉氏定長安,帷幄未改神慘傷。

        國家成敗吾豈敢,色難腥腐餐楓香。

        周南留滯古所惜,南極老人應壽昌。

        美人胡為隔秋水,焉得置之貢玉堂。

        《哀王孫》

        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

        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得同馳驅。

        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

        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已經(jīng)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

        高帝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

        豺狼在邑龍在野,王孫善保千金軀。

        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

        昨夜東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

        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

        竊聞天子已傳位,圣德北服南單于。

        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孫慎勿疏,五陵佳氣無時無。

        《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zhàn),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tài)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wěn)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哀江頭》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杜甫的古詩7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解】:

        1、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鐘:賦予、集中。

       。、決:裂開。

       。、凌:躍上。

        【韻譯】: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偉壯麗?

        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

        造物者給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層層云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

        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

        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遺!

        【評析】:

        杜甫“望岳”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岳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贊嘆東岳,謳歌造化。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

        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滌。最后兩句寫望岳而生登臨峰頂之意愿。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

      杜甫的古詩8

        作品簡介《春夜喜雨》是唐代詩人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以極大的之情細致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詩人運用擬人手法,對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細膩生動,繪聲繪形。全詩意境淡雅,意蘊清幽,詩境與畫境渾然一體,是一首傳神入化、別具風韻的詠雨詩。

        作品原文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作品注釋

       、胖好靼,知道。說雨知時節(jié),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颇耍壕。發(fā)生:萌發(fā)生長。

       、菨摚喊蛋档,悄悄地。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隨風而至。

        ⑷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yǎng)。

        ⑸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省敖本洌阂庵^連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見,只能看見江船上的點點燈火,暗示雨意正濃。

       、藭裕禾靹偭恋臅r候。紅濕處:雨水濕潤的花叢。

       、袒ㄖ兀▃hòng):花因為飽含雨水而顯得沉重。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時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別稱。此句是說露水盈花的美景。

        作品譯文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

        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濃濃烏云,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

        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后,終因陜西旱災而來到四川成都定居,開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較為安定的生活。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yǎng)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作品鑒賞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xiàn)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贊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來贊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贊美雨,已經(jīng)會喚起關于做好事的人的聯(lián)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jié)”,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jié),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頷聯(lián)的“發(fā)生”,進一步表現(xiàn)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著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著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時的雨盡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lián)的“知時節(jié)”,還不足以完全表現(xiàn)雨的“好”。等到頷聯(lián)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边@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皾撊胍埂焙汀凹殶o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云散天晴,那“潤物”就不很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頸聯(lián)。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敝挥写系臒艋鹗敲鞯摹4送,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樣黑?雌饋磉@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lián)是想象中的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fā)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艷欲滴。詩人說: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艷艷、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凹t濕”“花重”等字詞的運用,充分說明詩人體物細膩。

        浦起龍說:“切夜易,切春難!边@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xiàn)了詩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里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里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于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lián)所寫,是詩人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里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于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lián)所寫,是詩人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中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和那些朱門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

        作品點評

        元人方回《瀛奎律髓》:“紅濕”二字,或謂海棠可當。此詩絕唱。

        明人胡應麟《詩藪》:起自六朝,唐人沿襲,雖風華競爽,而獨造未聞。惟杜諸作自開堂奧,盡削前規(guī)。如題《月》:“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薄队辍罚骸耙皬皆凭愫冢皙毭鳌!薄堆罚骸鞍刀饶蠘窃拢畋逼衷!薄兑埂罚骸爸芈冻射傅,稀星乍有無!苯跃钇驽,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然格則瘦勁太過,意則寄寓太深。

        明人鐘惺、譚元春《唐詩歸》:鐘云:五字可作《衛(wèi)風》靈雨注腳(首句下)。譚云:渾而幻,其幻更不易得(“隨風”二句下)。譚云:以此句為雨境尤妙(“江船”句下)。譚云:“紅濕”字已妙于說雨矣,“重”字尤妙,不濕不重(末兩句下)。

        明人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此詩妙在春時雨,首聯(lián)便得所喜之故,后摹雨景入細,而一結見春,尤有可愛處。

        明人王嗣奭《杜臆》:“野徑云俱黑”,知雨不遽止,蓋緣“江船火明”,徑臨江上,從火光中見云之黑,皆寫眼中實景,故妙!Z“重”字妙,他人不能下。

        清人黃生《唐詩摘鈔》:雨細而不驟,才能潤物,又不遽停,才見好雨。三、四緊著雨說,五、六略開一步,七、八再綰合,杜詩多如此,后學之圓規(guī)方矩也。五、六寫雨境妙矣,尤妙能見“喜”意,蓋云黑則雨濃可知。六襯五,五襯三,三襯四,加倍寫“潤物細無聲”五字,即是如倍寫“喜”字,結語更有風味。

        清人仇兆鰲《杜詩詳注》:雨驟風狂,亦足損物。曰“潛”曰“細”,寫得脈脈綿綿,于造化發(fā)生之機,最為密切(“隨風”二句下)。

        清人何焯《義門讀書記》:“野徑云俱黑”,此句暗;“江船火獨明”,此句明:二句皆剔“夜”字!皶钥醇t濕處”二句,“細”、“潤”故重而不落,結“春”字,工妙。

        清人張謙宜《繭齋詩談》:“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此是借“火”襯“云”!皶钥醇t濕處,花重錦官城”,此是借“花”襯“雨”。不知者謂止是寫花,“紅”下用“濕”字,可見其意。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近人評此詩云:寫得脈脈綿綿,于造化發(fā)生之機,最為密切。是已,然非有意為之,蓋其胸次自然流出而意已潛會,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詮者,如此若有意效之,即訓詁語耳。

        清人浦起龍《讀杜心解》:起有悟境,于“隨風”、“潤物”,悟出“發(fā)生”;于“發(fā)生”悟出“知時”也。五、六拓開,自是定法。結語亦從悟得,乃是意其然也。通首下字,個個咀含而出!跋病币舛紡捏量p里迸透。上四俱流水對。寫雨切“夜”易,切“春”難:此處著眼。

        清人楊倫《杜詩鏡銓》:李子德云:詩非讀書窮理,不至絕頂;然一墮理障書魔,拖泥帶水,宋人遠遜晉人矣。公深入其中,掉臂而出,飛行自在,獨有千古。

        清人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首剔“春”字,次點“春”字,三點“夜”字,四、五明畫“夜”字,六傍托“夜”字。五、六承“無聲”來,只寫“夜”字耳!冻踉隆吩娔┚洹扒纭弊,此末句“濕”字,綰合處并無著力瞻顧之痕。

        清人宋宗元《網(wǎng)師園唐詩箋》:起結多不脫“喜”意。

        近人李慶甲《瀛奎律髓匯評》:紀昀:此是名篇,通體精妙,后半尤有神!半S風”二句,雖細潤,中晚人刻意或及之,后四句傳神之筆,則非馀子所可到。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古詩9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珮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古柏行》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厥浊鹕街亍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的古詩10

        《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一首古詩,以下是《登高》的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描寫了登高遠眺的景象,并抒發(fā)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憂傷。以下是根據(jù)原文進行的平仄分析:

        風急天高猿嘯哀 (平仄平平仄仄平)

        渚清沙白鳥飛回 (仄平平仄平平平)

        無邊落木蕭蕭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盡長江滾滾來 (仄平平仄仄平平)

        萬里悲秋常作客 (平仄平平仄仄平)

        百年多病獨登臺 (平平仄仄仄平平)

        艱難苦恨繁霜鬢 (平平仄仄仄平平)

        潦倒新停濁酒杯 (平仄平平仄仄平)

        可以看到,該詩采用了七言絕句的'形式,四句每句七個字。詩的整體平仄安排符合傳統(tǒng)的七言絕句的要求,其中多以平聲音節(jié)作為中心,平仄相間的節(jié)奏使得詩歌具有一定的韻律感。

        杜甫的《登高》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個人境遇的吟

        詠,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困境和個人困苦的思考和憂慮之情。這首詩以樸實自然的寫法,表達出杜甫內心的苦悶與憂傷,展現(xiàn)了他豪情壯志的一面。

      杜甫的古詩11

        【作品簡介】

        杜甫的名篇《望岳》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原文】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注釋】

        岳:此指東岳泰山,泰山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為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里指對泰山的尊稱。

        夫:讀fú。發(fā)音詞,無實在意義,強調疑問語氣。

        夫如何:怎么樣

        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即山東地區(qū)。原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兩個國名,故后世以齊魯大地代稱山東地區(qū)。

        青:指蒼翠的山色。

        未了:不盡,不斷。

        青未了:指郁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

        造化:這里指大自然。

        鐘:聚集。

        神秀:天地之靈氣。

        陰陽:陰指山之北,陽指山之南。

        割:分?鋸埖恼f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曉:黃昏和早晨。

        蕩胸:滌蕩胸襟。

        曾:通層(見人教版《語文》八上)

        決眥(zì):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于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

        決:裂開。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會當:應當,終當,定要。

        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峰。

        。盒稳菰~的意動用法,意思為以……為小,認為……小。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約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時,詩人正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當他游歷到山東,被泰山的壯麗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望岳》詩。詩中以飽滿的熱情形象地描繪了這座名山雄偉壯觀的氣勢,抒發(fā)了作者青年時期的豪情和遠大抱負。

        前六句實寫泰山之景。開頭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設問統(tǒng)領下文。二句的齊魯青未了自問自答,生動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綿延、高大。青字是寫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現(xiàn)山勢座落之廣大,青翠之色一望無際。這是遠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勢。造化鐘神秀是說泰山秀美無比,仿佛大自然將一切神奇秀麗都聚集在這里了,一個鐘字生動有力。陰陽割昏曉,突出泰山的高聳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與昏暗的兩個天地。割字形象貼切,給參天矗立的山姿賦予了生命力。

        五、六兩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靜轉動。蕩胸生層云描寫山腰云霧層層繚繞,使胸懷滌蕩,騰云而起,用層云襯托出山高。決眥入歸鳥,是瞪大了眼睛望著一只只飛回山林中的小鳥,表現(xiàn)出了山腹之深。一個入字用得微妙傳神,好象一只只小鳥從遠處徐徐而來,又徐徐而去,足見山腹是何等深遠了。

        最后兩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產生了登臨的愿望。會當凌絕頂中的凌字,表現(xiàn)了作者登臨的決心和豪邁的壯志。一覽眾山小,寫詩人想象中登上絕頂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顯得低小,以此襯托出泰山的高大。

        這首詩的題目是望岳,全篇緊緊抓住望字寫景,寫景中又處處烘托著一個高字。從而把泰山的萬千景色、高大的氣勢渲染得纖毫畢現(xiàn),令人如親臨其境。故此《望岳》一詩,成為歷代描寫泰山的佳篇,被人們傳頌不絕。

      杜甫的古詩12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詩文解釋】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jié)氣,正是在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詞語解釋】

        乃:就。

        發(fā)生:促使植物生長。

        潛:悄悄地。

        潤物:使萬物受到水分的滋養(yǎng)。

        野徑:鄉(xiāng)間小路。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變得沉重。

        發(fā)生:催發(fā)植物生長。

        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時所作。詩中以極大的喜悅之情,贊美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

        其中對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繪聲繪形,是一首入化傳神,別具風韻的詠雨詩,為千古所誦的佳作。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描寫春雨適時而降。

        刮風下雨,本來是一種極平常的自然現(xiàn)象,它本無感情和知覺。詩人在這里以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春雨以思想感情,似乎它很懂得人們盼雨的.心情,“知時節(jié)”而來。接著點出是春雨,正因為是“當春”之雨,才顯出雨之來得可喜可貴。于是“好雨”二字脫口而出,極其感奮自然,詩人當時喜興的情態(tài)仿佛就在眼前。

        這里詩人對喜雨的贊美,既沒有抽象的議論,也沒有采用什么比喻,而是真摯感情的自然爆發(fā)。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兩句是神來之筆,不但寫出了雨的形態(tài),而且傳達出了雨的神態(tài)。

        在一個春天的夜晚,綿綿細雨伴著和煦的春風飄灑大地,悄然無聲地滋潤著泥土、禾苗、花木。“潛”、“細”二字,十分精確、形象,傳出了春雨悄悄而來、輕輕而動的神態(tài)。將一個特定的自然景物描繪到入化之境。無怪乎清人沈德潛稱道這兩句詩“傳出春雨之神”。

        如果說上兩句是詩人在屋內聽春雨飄灑聲之所感,那么“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兩句,則是詩人推門遠望雨夜景色之再現(xiàn)。雨聲沙沙,喜而思見。推門向外一望:細雨綿綿,烏云籠罩,天下一片漆黑,分不清山,看不出路,只有遠處閃耀著一點紅光,是江上漁船的燈火。這迷人的春郊夜雨之景,使人在廣漠的幽暗中感受著一種甜美的靜寂。這里作者細致地寫出雨夜之景,正是以這種氣象寓托對喜雨的興致心情。

        夜色越陰暗,才越能覺出綿綿細雨不斷之勢,盼喜雨的心情就更加稱意。詩人在這幅春郊夜雨的畫面上,于一大片的黑色之中,點上一點“漁火”的光亮,使得“黑”“明”映襯,醒目鮮明,從而更增強畫面的詩意。

        最后兩句“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是想象中的景象,也是詩人喜興心情的進一步表達。詩人推想這雨今夜一半時是不會停的,經(jīng)過一夜的滋潤,到明天拂曉時,雨過天晴,錦官城滿城含著雨水的百花,會更加鮮艷奪目,一片生機。從這層春意盎然的想象中,足見詩人對好雨的喜悅難盡心情,給人留下無窮的意味。“紅”、“濕”、“重”三字,極其形象、準確地表達了雨后花朵的特征。故而明人譚元春說:“紅濕字已妙于說雨矣。重字尤妙,不濕不重!(見《唐詩歸》)。

        這首詩全篇按時間的順序,依照景物的變化,順應著主觀的感受,點染出“春夜喜雨”的景色與氣氛。

        全篇句句是“雨”,處處是“喜”,而“喜”字卻一字不露,足見詩人的匠心獨運。

      杜甫的古詩13

        【注釋】

       、僭溃捍酥笘|岳泰山,泰山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為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②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

        ③青:山色。未了:不盡。青未了:指郁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

       、茉旎捍笞匀。鐘: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麗。

       、蓐庩枺宏幹干奖(水南),陽指山南(水北)。割:劃分。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奘幮兀盒男負u蕩。

       、邲Q眥:決:裂開。眥:眼角。決眥:極力張大眼睛。

       、嗳霘w鳥;目光追隨歸鳥。入:受到眼里,即看到。

       、釙敚憾ㄒ

       、饬瑁旱巧稀

        【譯文】

        泰山的面貌怎么樣?綿延不絕的青色在齊魯也看得見。大自然在這里聚集了英靈之氣,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與晚上。層出不窮的云霧使人心胸蕩漾,我睜大眼睛極力看見想要歸巢的飛鳥。應當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在上面俯視的話,眾山都會顯得矮小。

        【賞析】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岳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懸想將來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摩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為岱宗!胺蛉绾巍,就是到底怎么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虛字,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chuàng),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了是經(jīng)過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刺云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詩說:“齊魯?shù)浇袂辔戳,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是有道理的。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扮姟弊郑瑢⒋笞匀粚懙糜星,而詩人或許也鐘情于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案睢北臼莻普通字,但用在這里,確是“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yǎng)成。“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眼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這也從側面體現(xiàn)了泰山的深遠,巍峨。而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后兩句,寫由望岳而產生的登岳的意愿!皶敗笔翘迫丝谡Z,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一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 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從這兩句富有啟發(fā)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并說“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zhèn)!保ā蹲x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chuàng)作上“氣靡屈賈壘,目短曹劉墻”,正是一致的。此詩被后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也寫出了詩人的偉大抱負和雄心壯志。

      杜甫的古詩14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唐]杜甫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

        江村獨歸處,寂寞養(yǎng)殘生。

        潼關吏

        [唐]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馀。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zhàn)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zhàn),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唐]杜甫

        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云正愁。

        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晚晴

        [唐]杜甫

        村晚驚風度,庭幽過雨沾。夕陽薰細草,江色映疏簾。

        書亂誰能帙,懷干可自添。時聞有馀論,未怪老夫潛。

        晚晴

        [唐]杜甫

        高唐暮冬雪壯哉,舊瘴無復似塵埃。崖沉谷沒白皚皚,江石缺裂青楓摧。南天三旬苦霧開,赤日照耀從西來,六龍寒急光裴回。照我衰顏忽落地,口雖吟詠心中哀。

        未怪及時少年子,揚眉結義黃金臺。洎乎吾生何飄零,支離委絕同死灰。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云薄未歸。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馀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贈李白

        [唐]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贈李白

        [唐]杜甫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野人對膻腥,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喾Υ笏庂Y,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唐]杜甫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杜甫的古詩15

        作品簡介《客至》是唐代偉大詩人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律,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詩前兩句描寫居處的景色,清麗疏淡,與山水鷗鳥為伍,顯出與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寫有客來訪的欣喜以及誠懇,呼喚鄰翁對飲的場景。全詩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渾成,一線相接,把居處景、家常話、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刻畫得細膩逼真,表現(xiàn)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作品原文

        客至

        [唐]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作品注釋

       、趴椭粒嚎椭复廾鞲,杜甫在題后自注:“喜崔明府相過”。明府,唐人對縣令的稱呼。相過,即探望、相訪。

       、粕幔褐讣摇

        ⑶但見:只見。此句意為平時交游很少,只有鷗鳥不嫌棄能與之相親。

       、然◤剑洪L滿花草的小路。

       、膳铋T:用蓬草編成的門戶,以示房子的簡陋。

       、适羞h:離市集遠。兼味:多種美味佳肴。無兼味,謙言菜少。

       、碎祝壕破。舊醅:隔年的陳酒。樽酒句:古人好飲新酒,杜甫以家貧無新酒感到歉意。

        ⑻肯:能否允許,這是向客人征詢。

       、陀啾河嘞聛淼木啤

        作品譯文

        房前屋后都是一波春水,只見群鷗日日飛去歸來。

        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沒有因為迎客而打掃,只是為了你的到來,我家草門首次打開。

        集市太遠,盤中的飯菜實在簡單;家境貧寒,只有陳年濁酒招待。

        如肯與鄰家老翁舉杯一起對飲,那我就隔著籬笆將他喚來。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黃鶴《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此詩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歲時,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歷盡顛沛流離之后,終于結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蓋了一座草堂,暫時定居下來。詩人在久經(jīng)離亂,安居草堂后不久,客人來訪時作了這首詩。

        作品鑒賞

        首聯(lián)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吧崮仙岜苯源核,把綠水繚繞、春意蕩漾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得十分秀麗可愛。這就是臨江近水的成都草堂!敖浴弊职凳境龃航畡轁q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鷗,在古人筆下常常作水邊隱士的伴侶,它們“日日”到來,點出環(huán)境清幽僻靜,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隱逸的色彩!暗姟保彝庵簦喝胡t固然可愛,而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也是過于單調。作者就這樣寓情于景,表現(xiàn)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這就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頷聯(lián)把筆觸轉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增強了賓主接談的生活實感。上句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打開。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閑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兩句,前后映襯,情韻深厚。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后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lián)兩句。

        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入實寫。作者舍棄了其他情節(jié),專拈出最能顯示賓主情份的生活場景,重筆濃墨,著意描畫!氨P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仿佛看到作者迎客就餐、頻頻勸飲的情景,聽到作者抱歉酒菜欠豐盛的話語:遠離街市買東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簡單,買不起高貴的酒,只好用家釀的陳酒,請隨便進用吧!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仄,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字里行間充滿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氣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寫足,如果再從正面描寫歡悅的場面,顯然露而無味,然而詩人卻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jié)描寫,細膩逼真?梢韵胍,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結尾兩句真可謂峰回路轉,別開境界。

        劉克莊說此詩是戲效元白體。杜甫自不可能飛躍時空去戲效他后代的元白體,這是從風格角度反講的。簡而言之,元白體就是指淺切平易的詩歌風格。綜觀全詩,語勢流暢,除“盤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馀語句都沒有太大的'障礙,尤其是尾聯(lián)虛字“肯與”和俗語“呼取”的運用,足當“戲效元白體”之評。另外,詩用第一人稱,表達質樸流暢,自然親切,與內容非常協(xié)調,形成一種歡快淡雅的情調,與杜甫其他律詩字斟句酌的風格確實不大一樣。

        杜甫《賓至》《有客》《過客相尋》等詩中,都寫到待客吃飯,但表情達意各不相同。在《賓至》中,作者對來客敬而遠之,寫到吃飯,只用“百年粗糲腐儒餐”一筆帶過;在《有客》和《過客相尋》中說,“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掛壁移筐果,呼兒問煮魚”,表現(xiàn)出待客親切、禮貌,但又不夠隆重、熱烈,都只用一兩句詩交代,而且沒有提到飲酒。反轉來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寫,卻不惜以半首詩的篇幅,具體展現(xiàn)了酒菜款待的場面,還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鄰助興的細節(jié),寫得那樣情彩細膩,語態(tài)傳神,表現(xiàn)了誠摯、真率的。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情,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顯示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作品點評

        《后村詩話》:此篇(按指《客至》)若戲效元白體者。

        《歸》:鐘云:二語嚴,門無雜賓,意在言外矣(“花徑不曾”二句下)。譚云:“肯與”二字形容貴客豪賓,入妙(“肯與鄰翁”二句下)。

        《援》:天然風韻,不煩涂抹。

        《唐詩鏡》:村樸趣,村樸語。

        《唐詩摘鈔》:經(jīng)時無客過,日日有鷗來。語中雖見寂寞,意內愈形高曠。前半見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見貧家真率之趣。

        《初白庵詩評》:自始至末,蟬聯(lián)不斷,七律得此,有掉臂游行之樂。

        《義門讀書記》:反打開去,惟公能之,《賓至》起相似。風雨則思友,況經(jīng)春積水繞舍,日惟鷗鷺群乎?極寫不至,則“喜”字溢發(fā)紙上矣(“舍南舍北”二句下)。

        《繭齋詩談》:一、二言無人來也。三、四是敬客意。五、六是待客具。每句含三層意,人卻不覺,煉力到也。七、八又商量得妙。如書法之有中鋒,最當臨摹。

        《唐宋詩醇》:朱瀚云:首句用“在水一方”詩意。次句用“漁翁狎鷗”故事。

        《讀杜心解》:首聯(lián)興起,次聯(lián)流水入題,三聯(lián)使“至”字足意,至則須款也。末聯(lián)就“客”字生情,客則須陪也。

        《杜詩鏡銓》:邵云:超脫有真趣。陳秋田云:賓是貴介之賓,客是相知之客,與前《賓至》首各見用意所在。

        《唐詩歸折衷》:唐云:前篇《賓至》以氣骨勝,此以風韻勝。吳敬夫云:臨文命意,如匠石呈材,《早朝》必取高華,《客至》不妨樸野。昔人評杜詩,謂如周公制作,巨細咸備,以此也。

        《唐七律雋》:只家常話耳。不見深艱作意之語,而有天然真致。與《賓至》詩同一格,而《賓至》猶有作意語;雖開元、白一派,而元、白一生,何曾得此妙境!

        《唐詩偶評》:極寫不至,則喜意溢發(fā)紙上矣。市遠家貧,惟恐我喜之無以將也。

        《近體秋陽》:無意為詩,率然而成。卻增損一意不得,顛倒一句不得,變易一字不得。此等構結,淺人既不辨,深人又不肯,非子美,吾誰與歸!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評:首二句是《三百篇》即所見以起興,反興法也。三、四開合了然,五、六直率。近人學杜,但襲此種,便失少陵真面目矣!落句作致,在著“隔籬呼取”字。

        《讀杜私言》:《賓至》、《客至》二首,別有機抒,自成經(jīng)緯。

        《杜詩集評》:朱彝尊云:起二句妙極天趣。

        《歷代詩法》:詩人蕩然謙厚之意,見于言外。

        《唐宋詩舉要》:層層反跌,一句到題,自然得勢(“蓬門今始”句下)。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古詩】相關文章:

      經(jīng)典杜甫古詩10-08

      杜甫的古詩09-11

      杜甫的經(jīng)典古詩05-16

      杜甫經(jīng)典古詩10-24

      杜甫的古詩08-11

      杜甫春天的古詩08-18

      杜甫的經(jīng)典古詩[必備]05-18

      關于杜甫古詩09-25

      古詩《絕句》杜甫02-08

      杜甫古詩原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