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時間:2022-09-08 10:30:09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精選1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精選16篇)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乘法應用題(課本第82頁、第83頁內(nèi)容,“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目標

        1、會分析乘法簡單應用題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活動引入。

        1、師:小朋友,六一節(jié)要到了,大家為了布置教室扎了許多花,我們一起來看看扎了些什么花?(課件顯示一個花籃里裝了一些藍花、紅花、黃花)

        大家起來書數(shù)數(shù)每種花各有多少朵?

        顯示從藍里拿出有2朵紅花有4個2朵黃花有3個2朵

        2、理解:藍花有2朵,紅花有4個2朵,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4倍,黃花有3個2朵,可以怎么說?(指名回答)

        3、擺一擺

        學生拿出小圖片。

        (1)要求第一行擺2個圓片,第二行擺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3倍。

        問:第二行要擺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擺了幾個圓片?你是怎樣相的?

        板書:3個22×3=6

        (2)要求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的是第一行的4倍

        一塊討論:你是怎樣擺的?又是怎樣擺的?

        二、合作探究,構建新知

        1、看顯示:藍花有2朵,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你能說出黃花有多少朵嗎?你是怎樣想的:(四人一組討論)

        交流: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背,黃花的朵數(shù)用2×3=6,因此黃花有6朵。

        2、想想: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紅花有幾朵?

        (組內(nèi)互相說說)列出算式:2×4=8

        3、小結:從上面可以看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這個數(shù)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計算。

        三、形行應用,加強實踐

        1、課本第82頁、83頁“想想作做”第1、2題,看圖理解圖意并填空。學生獨立完成。

        2、第3題,學生邊擺邊列式。

        3、游戲,變蝴蝶(把第5題做成頭飾,學生根據(jù)題目選擇)

        5的4倍5×4,2的3倍2×3

        3個43×4,4的2倍2×4

        四、自我評價,加深認識。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

        五、課堂作業(yè)

        第83頁第4題

        教學后記:學生理解得不好。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方向與位置,課本第65~66頁。

        課型

        練習課。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學會根據(jù)給定東、西、南、北中的一個方向確定其他三個方向的方法,學會看簡單的線路圖。

        2、經(jīng)歷探究辨別方向與確定位置的過程,體驗合作探討問題的樂趣。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合情感。

        教學重點:

        給定東、西、南、北中的任意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會看簡單的線路圖。教學難點: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1。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時重點加強學生練習的活動性,讓學生面向給定的方向站好,再說出其他三個方向。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分別面向不同的反響,確定其他三個方向,鞏固辨認方法。

        2、自主練習2.3。

        這是實踐性的題目。練習時,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與實踐開展必要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辨認方向。

        3、自主練習4。

        學生自己獨立解決,然后全班集體訂正。

        4、自主練習5。

        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在全班交流,鞏固看路線圖的方法。

        5、自主練習6。

        先讓學生描述路線,然后再計算路程。

        6、小資料。

        學生自己了解。

        二、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三、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6—7頁,

        教學目標:

        鞏固厘米和米的認識,它們之間的進率以及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尺子、卷尺、三角板及回針,準備一條長十幾厘米的紙條。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題

        完成課本圖中鉛筆的長,然后自己量一量自己的鉛筆的長度。注意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適當復習。

        第二題

        量一量自己的鉛筆,練習本,和準備好的墨水盒。延伸練習,量一量其他的東西。

        第三、四、五題

        第3、4、5題,是實際測量題目,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實際的測量需要選擇該用什么工具。

        第六題

        先估測再實測,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長度的觀念。

        第七、八題

        根據(jù)對線段定義的理解判斷圖形是否是線段,先讓學生復習線段的定義,以便判斷。先估測再實測,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長度的觀念。

        第九題

        第一次出現(xiàn)帶單位計算。計算第一題時,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的例子進行計算,如14厘米的紙條剪去8厘米,還剩幾厘米。再類推到第2小題。

        第十題

        利用學生的視覺差,讓學生判斷。

        第二單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和進位加的筆算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實驗教材數(shù)學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8—1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和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

        2、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材的能力、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師:今天我們和全年級的小朋友去郊游好嗎?(出示主題圖)可是四個班只有兩輛車,怎么辦呀?

        師:你認為哪兩個班可以坐一輛車?為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36+30=66,35+34=69,30+35=65,36+34=70)

        大家真能干,這些算式我們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計算外,還可以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你會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嗎?

        二、新授

        1、教學例1、例2

       。1)讓學獨立完成

        請你從這四道算式中任選一道,用列豎式的方法去計算,不會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課本的第9頁,也可以問問旁邊的小朋友。

        請四個小朋友上黑板板演,其它小朋友在練習本上做

        請板演的小朋友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2)小組討論

        在剛才的列豎式計算中,你是從哪一位加起來的,列豎式時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請小朋友自己先想想,然后在四人小駔里說說。

        學生匯報

        2、教學例3

       。1)36+34=70

        這里還有一題,你是怎么算的?(先算個位上的6+4=10,怎么寫呢?在個位寫幾?十位呢?在個位寫0,向十位進一,在十位上寫個小小的1,表示1個十,再算十位上的3+3=6,6+1=7,合起來就是70。

        (2)36+35

        大家能通過計算幫助學校解決坐車的難題,真了不起,可我還有個難題,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輛車嗎?為什么?

        請你列豎式計算,并與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學生嘗試)

        你是怎么算的?還有誰想說說自己的算法,為什么這道題,你是都是從個位算起,不是從十位算起?

        小結算法:列豎式計算時,除了要注意我們前面說的,還要注意什么?

        3、出示課題

        師:這三道算式和最后兩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和進位加的筆算,筆算就是列豎式計算。(板書課題)

        你認為什么時候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比較好?

        全課小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三、練習

        1、利用今天學的知識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今天,皮卡丘就想請大家?guī)蛡忙,它想買兩件小家電,我們陪他到家電城看看好嗎?

        誰為它介紹一下商品?

        它只有90元。請你幫宛選兩件小商品,用豎式算一下一共用了多少錢?

        2、皮卡丘謝謝大家的幫忙,它請我們四人小組每個小朋友輪流提一個用加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讓其他三個小朋友列豎式計算,提問題材的小朋友還要負責批改,最后還請你們評價一下你們組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樣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現(xiàn)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進入神奇的數(shù)學王國吧!

        2、揭示課題。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誰?后面呢?”

        同學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前、后。(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說一說我們生活中有關上、下、前、后的例子嗎?

        2、觀察畫面,體會上、下、前、后的含義。

        (1)你們聽說過南京長江大橋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南京長江大橋是什么樣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南京長江大橋看一看,開開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題圖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告訴大家好嗎?

        (3)大家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東西,真了不起!

        誰能說出:汽車下面有什么?輪船上面有什么?大貨車前面是什么?小汽車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問題嗎?

        3、看書第9頁,完成書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訂正。

        三、活動

        1、拍手游戲。

        (1)教師發(fā)口令,學生上下拍手。

        (2)聽反語:教師說“上”學生在下面拍手,教師說“下”學生在上面拍手。

        2、小組活動。

        小組長發(fā)口令,其余的同學動手擺。如,把本子書放在數(shù)學書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書上面……

        3、做個老鷹抓小雞的小游戲。

        小華做老鷹,小林、小東、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著前面一個人的后衣角,開始游戲,老師提問,小東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個面?看圖再說一說,老師找學生起來,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并解答。

        四、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認識了誰?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yè)布置

        完成書本第11頁的練習二的第1、2、3題。

        課后小結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會恰當?shù)倪x擇長度單位

        3、會比較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一千米有多長?生活中有那些距離是千米?

        2、走1千米大約要多少時間?跑了?

        3、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3

        問:大家知道三峽嗎?我們的三峽大壩呀,全長2300米,他長嗎?

        我們北碚有一條高速公路叫什么?誰知道?

        其中有一條隧道,長6公里

        你門說,大壩和隧道誰長?

        學生思考,回答

        小組討論后匯報自己的想法

        一可以把千米換成米,還可以把米換成千米

        2、練習

        (1)對口令,選擇合適的單位

        教室長8()公路長800()飛機飛行高度8000()火車每小時開60()

       。2)說說大約幾千米

        引導學估計

        1675千米大約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

        (3)學生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三、作業(yè)

        練習十二1-4

        2題,學生看題目要求和圖,理解了題目的意思后在做

        學生獨立作業(yè)

        四、課后記

        第3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79頁例4,80頁課堂活動,81-82頁練習十二5-9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體會毫米的實際長度

        2、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3、會選擇正確的單位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千米有多長,生活中的1千米呢?

        2、千米和米有什么關系?

        3、3657米大約是多少千米?4567米呢?

        二、新課

        1、教學例4

        學生拿出直尺,請觀察,直尺上長度單位都有哪些?

        學生逐漸觀察得出許多小格,這每一個小格是1毫米,也可以說是1mm,學生讀

        這些小格把1厘米分成了幾份?

        學生觀察數(shù)

        得出分成了10份,那么一厘米就是多少毫米呢?

        1厘米=10毫米,學生讀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

        2、感知1毫米

        請你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

        學生自己比劃

        生活中有1毫米的`物體嗎?

        拿出2分硬幣,量一量有多厚,大約是毫米

        還有嗎?

        學生在量

        3、整理長度單位

        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

        你可以把他們從大到小排一排嗎?

        教師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相鄰兩個單位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三、練習

        1、80頁1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2、80頁2、3

        學生測量

        3、完成81頁5-9

        四、課后記

        五、時分秒

        1、能認識,寫鐘表的具體時刻

        2、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能進行時分面的簡單換算

        4、能計算經(jīng)過時間,知道珍惜時間,會合理安排時間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學會分類的方法。

        2、學生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學會簡單分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類

        出示例1

        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樣分類呢?

        揭示課題,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2、鞏固發(fā)展體驗分類

        按形狀來分一分,怎樣記錄分的結果呢?

        討論匯報。

        板演分法。

        還可以怎么分?

        二、鞏固提升發(fā)散創(chuàng)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1、2、3題,學生集體完成。

        2、開放練習拓寬思路(分正方體)師: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另外一袋學具,請給這些物品分類。學生小組活動(4分鐘)匯報交流

        三、課堂小結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有什么幫助?

        四、板書設計:

        分類

        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按形狀來分一分

        按顏色來分一分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數(shù)學第一冊P32第四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能夠辨認和區(qū)別這些圖形。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shù)學交流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辨認和區(qū)別各種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

        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生:(每個小組一份)鞋盒、牙膏盒、藥盒、磁帶盒子;易拉罐、鉛筆、茶葉罐;魔方、骰子、小立方體10個;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師:課件、各種形狀的實物若干、獎品、四種抽象出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出示講臺上的一些實物: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笥眩阏J識它們嗎?(學生自由說各個實物名稱,師指出:它們都是同學們生活中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你們都帶來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們大聲介紹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細聽,看看你們組里有不同的嗎?

        生分組活動:說出帶來的東西的名稱

        師:大家?guī)У臇|西可真多啊!看看這些物體,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嗎?(鼓勵質疑)。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物體(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

        1、學具分類,初步感知

        A、動手操作

        師:你們看一看這么多物品中,有沒有形狀相同的物品呢?你們能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塊兒嗎?請每個小組里的小朋友共同動手分一分。

        學生分組操作,師巡視(2分鐘)

        B、匯報反饋

        師: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說說你們分了幾類?是怎么分的?(3分鐘)

        讓學生邊說邊舉起來讓大家看。

        師:他們小組是這樣分的,和你們組是一樣的嗎?

        C、小結概念

        師:每種形狀的物體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你能給每類物體起個名字嗎?

        指名生回答,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來規(guī)范各種名稱,并板書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動手操作,感知特點

        A、感知長方體

        師:(舉起球)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請你也舉起一個球,互相看看拿對了嗎?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師帶領學生依次放回圓柱和正方體。

        師:看看桌子上現(xiàn)在有的是什么樣的物體?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在小組里和小朋友說一說。(2分鐘)

        B、匯報反饋

        師:誰能用響亮的聲音告訴大家,你現(xiàn)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的?你是怎么感覺到的?(5分鐘)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來規(guī)范語言名稱。并板書:長方體:平面

        C、感知正方體、圓柱、球。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現(xiàn)在你還想認識什么形狀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組的小朋友說說你的感覺。

        D、集體反饋各種物體的特征

        師:哪個小朋友能來說說你認識的什么物體?有什么感覺?

        師根據(jù)學生匯報的板書出各種物體的特征。每匯報完一種,老師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找一個來看一看,摸一摸,驗證了他的感覺后再板書。

        E、比較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發(fā)現(xiàn)了圓柱和球能滾,那他們滾的是不是一樣的呢?

        指名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能說清楚就要鼓勵。

        3、抽象思維,形成表象

        師:這幾種物體,如果去掉了它們美麗的外衣,你還認識它們嗎?

        課件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

        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一樣的嗎?

        4、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各種物體,它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5、聯(lián)系實際,拓展知識

        師:說一說你身邊的物體還有哪些是這些形狀的?

        三、基本練習,鞏固知識

        1、找朋友:小朋友們學得都很認真,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請4名小演員分別扮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其余學生在桌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舉起來給大家看。(如生:我是長方體,我的朋友在哪里?余生響應)

        2、摸一摸:請各小組將桌上的物品重新裝到盒子里,蓋上,由一個同學報圖形名稱,另幾個同學摸,“看誰摸得準”。

        3、數(shù)圖形:電腦出示畫有各種圖形的燈片,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在這幅圖里,長方體用了幾個,正方體用了幾個,圓柱和球各用了幾個,把數(shù)填在這張表里。引導學生進行統(tǒng)計,說出每種圖形的名稱及其數(shù)量。

        4、搭一搭: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四個伙伴兒隨處可見,它們的用途可廣了,現(xiàn)在我們就用這些物體做積木,搭一件你們最喜歡的東西,我們比賽看哪個小組合作得。你們愿意嗎?看看桌上的學具,可以先討論一下,你們組里想搭什么?然后開始動手設計吧!

        5、匯報:城堡、火車、樓房……

        四、總結

        今天,我們和誰成了好朋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它們,課后大家都留心去找一找吧!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了,小朋友們再見!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練習四5~9。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減口算,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口算方法。

        2、進一步鞏固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指導學生正確選用條件計算所求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練習四5。

        1)先估計一下下面每題的得數(shù)各是幾十多,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口算出結果并與估計的結果進行比較,集體訂正

        2、練習四4。

        1)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補充六道題,先說出每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再計算。

        6+(6+4)89(2620)

        871059+(487)

        二、應用題練習。

        1、練習四7。

        1)出示第7題的統(tǒng)計表,說說從這張統(tǒng)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要求小明比小紅多跳幾下應選擇什么條件?(學生解答,。集體交流)

        3)如果要求小紅比小華少跳幾下應選擇什么條件?(學生解答,集體交流)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獨立提問題解答,集體交流。)

        2、練習四8。

        1)出示第8題,說說從圖中你知道些什么?(有50名同學加入少先隊,有54條紅領巾夠不夠?)

        2)有50位同學加入少先隊,54條紅領巾夠不夠為什么?

        3)你知道紅領巾多多少條嗎?怎樣算?為什么這樣算?

        3、練習四9。

        1)出示第9題,指名說圖題。

        2)一共拿來40個鼠標,有46臺電腦,這些鼠標夠不夠?為什么?(4046,所以不夠)

        3)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W生獨立提問解答,集體交流。)

        三、作業(yè)布置。

        四、教學后記:通過賽一賽的練習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9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60-61頁練習五第1-10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難點:

        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具準備:

        小黑板、掛圖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根據(jù)我們所學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ò鍟n題)

        二.解決問題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2題。

        1)生自己看圖,完整口述題意。

        2)生獨立完成。

        3)集體核對。

        4)生說一說解題思路。

        2.完成第4題。

        1)指名生自讀題。

        2)生獨立完成。

        3)集體核對訂正。

        4)指名說解題思路。

        :在解答這兩題時,我們可以從條件出發(fā)思考,也可以從問題出發(fā)。

        3.完成第9題。

        1)生自讀題。

        2)指名說題意:女孩比左邊的男孩矮15厘米,右邊男孩比女孩高24厘米。

        3)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4)集體訂正。

        5)指名說解題思路。

        4.完成第10題。

        1)生自讀題,獨立完成。

        2)指名板演,集體核對。

        3)指名說解題思路。

        5.你認為在解以上這類題目時要注意什么?

       。阂壤斫忸}意再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估算練習

        1.完成第1題。

        1)生獨立完成。

        2)開火車集體訂正。

        2.把下面的算式看作幾百加幾百,再估算結果。

        503+192797+296498+307

        1)生估計,師板書。

        2)將加號改為減號,你能估計出結果嗎?

        3)像這樣的減法,如何估計出結果?

        3.完成第5題。

        1)生獨立完成

        2)集體核對。

        師提醒注意“約等于”的書寫及格式。

        4.完成書上第3、6、7、8題。

        1)生獨立完成以上四題。

        2)指名板演,集體核對。

        3)小組交流討論,說各自想法。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10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57頁練習七第6-10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筆算減法的方法,能夠正確的、比較熟練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2.使學生進一步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筆算減法的方法,能夠正確的、比較熟練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正確選擇信息的能力。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筆算減法,誰來說一說,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練習。

        (板書課題)

        二.計算練習

        1.計算練習

        120-40170-90160-80140-70

        指名口算,并說說口算過程。

        2.完成練習七第6題口算。

        1)同桌互指算一算。

        2)開火車說答案。

        3.完成第7題。

        1)師出示題目。

        問:左邊三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右邊三題呢?

        你能猜一猜它們的差會有什么特點嗎?

        2)生獨立計算。

        3)指名匯報。

        4)說一說:在計算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組互說后匯報。

        5)師:被減數(shù)不變,減數(shù)越大,差就越;減數(shù)不變,被減數(shù)越小,差就越小。

        三.解決問題練習

        1、完成練習七第8題。

        1)女:這位女宇航員在太空生活了188天。男:她打破了169天的記錄。她把

        記錄提高了多少天?

        2)你對題目有什么疑問?

        師問:什么叫“她把記錄提高了多少天?”(就是比169天多用了多少天。)

        3)生自己完成這題,指名板演。

        4)集體核對答案。

        2、完成練習七第9題。

        1)生觀察圖片以及文字。

        2)通過這圖你知道了什么?

        3)看茄子老師要我們做什么?要你提出什么樣的問題?

        4)你能提出哪些用減法計算的問題?

        5)小組互說。

        6)互說后在全班匯報。

        3、完成練習七第10題。

        1)指名生自讀題。思考:求雞的只數(shù)是指求什么呢?怎樣求兔的只數(shù)呢?

        2)生獨立完成。

        3)集體核對訂正。

        4)指名說解題思路。

        4、在解答這兩題時,我們可以從條件出發(fā)思考,也可以從問題出發(fā)。

        四.課堂

        這節(jié)課你獲得了什么?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在練習活動中,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鞏固1m的實際長度觀念。

        3、在經(jīng)歷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

        4、在測量活動中初步感受測量長度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測量長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

        在經(jīng)歷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難點:

        鞏固1m的實際長度觀念。

        教具、學具:實物展示臺、米尺、卷尺等

        教學過程:

        一、量一量

        1、練習十二第3題。量一量,比一比。

       、判〗M活動。連續(xù)作5次立定跳遠,并把每次跳的距離記錄在書上的表中

       、菩〗M交流。跳得最遠的一次是多少?跳得最近的一次是多少?

        2、練習十二第4題。

       、磐阑顒。把兩臂伸直,用卷尺量一量,兩臂間的距離和身高,然后比一比。

       、品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議一議

        1、練習十二第5題。

       、、觀察圖你知道了什么?

        ⑵、小組交流。蝸牛賽跑的距離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恰⒎答。全班交流

        2、練習十二第6題。

       、、觀察圖你知道了什么?

       、啤⑿〗M交流。繩子原來有多長?你是怎么想的?

       、恰⒎答。全班交流

        3、練習十二第7題。

        可以用哪些辦法量出樹干一周的長度?全班交流

        三、家庭作業(yè):

        練習十二第8題。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具體感受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數(shù)感。

        2、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能力。

        3、通過游戲,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數(shù)位,練習三位數(shù)讀、寫,以及比較大小,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小黑板、數(shù)字卡片,撲克牌

        教學過程:

        一、游戲

        學生數(shù)字游戲,4人或2人一組進行活動,用數(shù)字牌擺數(shù)。

        二、練習

        1、完成習題7、8題

        (1)學生理解題意,獨立完成作業(yè)。

        (2)完成習題8,理解題意,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習題9

        學生估計,50字太少,5000字又太多,大約有500字左右。

        3、完成習題10

        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第一份是100,第二份是2,第3份是3)

        4、數(shù)學游戲:

       。1)學生用抽簽的形式代替轉盤,自己做這個游戲

       。2)說說這樣贏的機會比較大?

        5、實踐活動:

        學生估計有多少片樹葉,說說自己怎樣估計。

        三、這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練習都復習了什么知識?

        四、測量

        一、教學內(nèi)容:

        P40~P48

        二、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的長度。

        2、在測量中,統(tǒng)一建立度量單位。

        3、體會千米、米、厘米的含義,知道分米、毫米。

        4、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5、會恰當?shù)剡x擇長度單位。

        6、能估計一些物體長度,并進行測量。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千米、米、厘米的含義,知道分米、毫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shù)剡x擇長度單位。

        2、難點: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

        3、關鍵: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四、課時劃分:

        6課時

        五、教學進度:

        第8~9周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13

        一、教學內(nèi)容:

        P68~69

        二、教學目標:

        1、熟記角的各部分名稱,能辨認出直角、銳角、鈍角。

        2、培養(yǎng)樂于交流,合作的意識。

        3、培養(yǎng)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三、教學準備:

        放大鏡和一塊手表。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上一節(jié)角的練習課。

        (二)指導練習

        1、完成練習題1: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習題2: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怎樣判斷。

        3、完成習題3:學生獨立完成,投影儀出示答案

        4、指導學生完成習題4:收集學生的思考方法,讓學生口述方法。

        5、指導完成習題5:

       。1)觀察3:00與9:00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的角是否一樣大。

       。2)分組撥一撥,找出哪兩個時刻時針、分針所成的角是一樣大,并把角的名稱寫下來。

       。3)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兩個時刻相加正好是12

        6、完成習題6、7

       。ㄈ┤n總結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14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38頁練習五。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加兩、三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2.使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教學重點:

        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加兩、三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探索算法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教學過程:

        一.揭題

        有個叫小明的小朋友遇到了難題,你們愿意幫助他嗎?他不知道三位數(shù)相加的筆算方法,誰來告訴他呢?(生回答)如果他想熟練的做三位數(shù)加法,應該怎么辦呢?

        今天,我們就帶著他來練習有關的計算。

        二.計算練習

        1.練習五第1題,比一比,算一算。

        6+87+96+35+7

        60+8070+9060+3050+70

        1)學生自己口算。

        2)同桌說一說,第二行的幾道題你是怎樣算的?

        3)比一比:每組題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4)指出:在計算時,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都要向前進一位。

        2.想想做做第2題

        1)獨立計算。

        2)匯報。

        3.練習五第4題。

        1)讀題目。

        2)從涼亭到葡萄園可以怎樣走?有幾條路?哪條路比較近?同桌說一說。指名說

        3)同桌互說:從涼亭到梅花園呢?哪條路近一些?指名說。

        4)從涼亭到葡萄園近還是到梅花園近?

        提示:比較去哪里近,一般把各自最近的路進行比較。

        4.練習五第5題

        1)說圖意。

        2)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下?怎么想的?小方呢?怎么想的?問:怎樣列式?

        3)獨立計算。

        4)匯報。

        三.課堂

        在計算不進位加時要注意什么?

        四.作業(yè):練習五第3題。

        教學后記: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15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21、22頁練習四第7、8、9、10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除法算式與生活實際的密切練習。

        2、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分一分”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xiàn)的問題,進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數(shù)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讓我們從身邊找一找數(shù)學,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數(shù)學,能否舉出例子來?

        2、學生舉例。

        3、自己能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二、展開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1)、請學生仔細觀察圖,了解到哪些信息?說給同桌聽一聽。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算式。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8題。

       。1)、教師巡視

       。2)、學生交流匯報算式的意義。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9題。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2)、指名匯報是怎樣計算的?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的思考題。

        (1)、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義。

       。2)、全班交流匯報。

        3、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7題。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獨立思考完成。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 篇16

        教學內(nèi)容:

        P36~P37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讀數(shù)、寫數(shù)的能力。

        2、通過練習,使學生懂得同一個數(shù)字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教學準備:

        小黑板、0~9的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學生用0~9的數(shù)字卡片擺一擺三位數(shù)與四位數(shù),同桌比較大小。

        二、練習:

        1、完成練習題1和練習題2

        (1)指題,看計數(shù)器上珠子的位置,完成練習。

       。2)完成練習題2

        找出規(guī)律,自己動手填一填,集體訂正。

        2、完成3、4題的練習

       。1)第3題:指題,理解題意。說說不同數(shù)位上,同一個數(shù)有什么不同。

       。2)第4題:讀數(shù)時要注意“零”的讀法:7002、4050、10000......

        3、完成第5題

       。1)理解題意,說說自己有什么信息的獲得。

       。2)說說自己是為什么這樣選擇

        4、完成第6題

        (1)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二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四教案02-25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課教案12-31

      最新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四教案范文02-23

      《練習二》數(shù)學教案07-14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2-25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寒假練習題06-24

      二年級數(shù)學《練習十二》教案06-23

      《練習課(二)》的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6-23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七八單元同步練習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