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原文翻譯及賞析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是宋代詞人劉克莊的詞作。此詞題為元夕戲作,實則抒發(fā)人生感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繁燈奪霽華,戲鼓侵明發(fā)。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
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jié)。
古詩簡介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是宋代詞人劉克莊的作品。此詞題為元夕戲作,實則抒發(fā)人生感慨。上片概說元夕之夜,燈繁月明,鼓樂通宵,概括了元夕的繁盛,物色如舊而情味卻別,不覺感慨系之,頗有悲涼之感;下片用典,寫佳人西樓拜月,鏡中畫眉,待到樂止人散,卻又漸入愁鄉(xiāng)。全詞構思新巧,造語工麗,感情真摯,寫景細膩,充分顯示了詞人的藝術。
翻譯/譯文
元宵節(jié)的繁燈麗彩奪去了明月的光華,喧鬧的戲鼓聲一直響至天亮。習俗風情與以前沒什么兩樣,只是人到中年,情味有些凄涼。
像漢朝的張敞,對著明鏡為佳人描眉,一起在樓中賞月,祈求天長地久。歡樂的人們漸漸散去,街上如往常般寂靜,而我的心情卻漸漸感到有些憂傷。
注釋
、派椋▃hā)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調見《尊前集》。始見韋應物詞。雙調,四十字,仄韻格,前后闋格式相同,各四句兩仄韻,上去通押。各家平仄頗多出入。上下闋各與作仄韻五言絕句相仿。單數句不是韻位,但末一字限用平聲,在雙數句用韻。多抒發(fā)怨抑之情。此詞過片多兩襯字,屬別體。又名“楚云深”“相和柳”“晴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風月”“綠羅裙”等。
、脐惥篡牛簞⒖饲f友人。字以莊,號月溪,建安人。
、庆V(jì)華:月光皎潔。
⑷明發(fā):黎明陽光散開。《詩經·小雅·小宛》:“明發(fā)不寐,有懷二人!
、晌锷捍酥噶曀罪L物。
、是槲叮邯q情趣。三國魏劉劭《人物志·九徵》:“故其剛柔明暢貞固之徵,著乎形容,見乎聲色,發(fā)乎情味,各如其象!
⑺淺畫鏡中眉:用張敞畫眉事,表現夫妻恩愛。
、躺睿荷钋。
、褪新暎航质谢蚴袌龅男[聲。宋蘇舜元、蘇舜欽《地動聯(lián)句》:“坐駭市聲死,立怖人足踦!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元宵觀燈戲友感懷之佳作,題為元夕戲作,實則抒發(fā)人生感慨。全詞突出中年情懷與往昔的不同,抒寫自己中年氣衰、嘆世事滄桑,和對友人和美夫妻生活的羨慕及自己生活的愁苦。上片寫元宵夜晚燈火通明、鑼鼓聲不決的繁盛景象,景象不改,而自己則已入中年,情味自別,雖曠達如陳敬叟者亦不可免,襯托了作者自己的孤獨。
“繁燈”二句以繁燈奪去月光的大膽夸張的聯(lián)想,徹夜的戲鼓聲聲,勾畫了元宵夜熱鬧非常的喜慶場面。第一句寫燈光之多與明亮,第二句寫人們徹夜狂歡。形聲兼?zhèn),概括力極強!拔锷倍滢o意頓折,“物色同”、“情味別”形成物我、情景不諧和的反差!爸心辍倍诸H有無奈滄桑之感,作者感嘆仕途險惡,雖元宵佳節(jié)景物依舊,卻人近中年,已失掉青年時代的豪興。
下片換頭轉寫閨情!皽\畫眉”二句寫對著明鏡為佳人描畫新的眉樣,共同在樓心深情地禮拜月亮,表示對吉日良宵的向往和期待。這里是懸想陳敬叟之妻在家畫眉拜月,盼夫早歸,而陳敬叟卻留滯臨安,當夜闌人靜之時,亦不免愁腸漸生。題中云“戲”,便是指調侃友人夫妻恩愛,反襯自己的寂寞,暗寓著羨慕之情。結尾兩句與開頭兩句相呼應,強化了主題,點出主旨:歡樂時,人們可暫時忘卻憂傷,但當歡樂過后,孤寂之感便會重新縈繞心頭,突出自己憂愁的心緒,昭示出盛筵必散的哲理,有感傷之味。這兩句寫出一種繁華過后是冷寂,歡樂終了入悲愁的情景與體驗。一個“漸”字,慢慢道出作者委曲幽怨之情。
全詞層次分明,構思新巧,造語工麗,感情真摯,寫景細膩,有真實的人生體驗,含蓄而有余味。
名家點評
唐圭璋:劉克主《陳敬叟集序》云:“敬叟詩才氣清拔,力量宏放,為人曠達如列御寇、莊周;飲酒如阮嗣宗、李太白;筆札如谷子云,草隸如張顛、李潮;樂府如溫飛卿、韓致光。余每嘆其所長,非復一事。為颣城黃子厚之甥,故其詩酷似之云!保ā端卧~三百首箋注》)
俞陛云:后村序《陳敬叟集》云:“曠達如列御寇、莊周,飲酒如阮嗣宗、李太白,筆札如谷子云,行草篆隸如張顛、李潮,樂府如溫飛卿、韓致光。”推許甚至。此詞云戲贈者,殆以敬叟之曠達,而情入中年,易縈舊感,人歸良夜,漸入愁鄉(xiāng),其襟懷亦不異常人,故戲贈之。(《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作者在元宵節(jié)與友人觀燈時所創(chuàng)作的戲友感懷之詞,題為元夕戲作,實則抒發(fā)人生感慨。其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未詳。
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1269),字潛夫,號后村居士,莆田(今福建縣名)人。以世家子入仕,淳祐六年(1246)賜進士出身。累官秘書監(jiān)、工部尚書兼侍讀、中書舍人、兵部侍郎,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一生關心國事,喜直言極諫,故屢進屢退,四次入朝,任職時間都很短。詩詞多感慨時事之作,渴望收復中原,振興國力,反對妥協(xié)茍安。是南宋江湖詩人和辛派詞人的重要作家。詞風粗豪肆放,慷慨激越,有明顯的散文化、議論化傾向。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別調》。
生平
劉克莊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以門蔭補將仕郎,調任靖安主簿時更名克莊。他師從理學家真德秀,深受其思想影響。嘉定十三年(1220年),劉克莊因所作《落梅》詩中有“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之句,被指控為訕謗當國權臣史彌遠,遭免官廢棄十年。這段“梅花詩案”成為他仕途的轉折點,也鑄就了他剛介耿直、不畏強權的性格。
復出后,劉克莊歷任建陽縣知縣、樞密院編修官、江東提刑等職。淳祐六年(1246年),宋理宗因其“文名久著,史學尤精”,特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jiān),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官。此后,他官至權工部尚書、龍圖閣學士,晚年以煥章閣學士致仕。盡管仕途坎坷,六起六落,但他始終心系國家,關注民生。
劉克莊的文學成就極高,兼擅詩、文、詞各體。其詩作多達4500余首,題材廣泛,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沉郁雄放;詞作則繼承辛棄疾豪放傳統(tǒng),以愛國思想為核心,代表作如《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沁園春·夢孚若》等,感情豐沛,意境深遠。他還著有《后村詩話》,提出許多有價值的詩歌見解,批評當時貴理學而忽視詩歌特性的風氣。
劉克莊晚年雖與權臣賈似道有交往,寫有一些應酬之作,但整體而言,他剛介耿直、憂國憂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的一生,是南宋末年文人命運與時代精神的縮影,其文學成就與人格魅力,至今仍為后人所敬仰。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生查子 元夕戲陳敬叟賞析02-27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02-28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譯賞析04-11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07-26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05-24
生查子·元夕原文及翻譯03-03
《生查子·元夕》翻譯及賞析12-21
《生查子·元夕》翻譯及賞析10-15
《生查子·元夕》翻譯及賞析(薦)10-30
(通用)《生查子·元夕》翻譯及賞析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