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青島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走進花果山 教案教學設計(青島版一年級上冊)

      發(fā)布時間:2016-5-11 編輯:互聯(lián)網 手機版

       第三單元

      第一課時

      課題: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一

      備課人:康鋒  石艷萍 王青法   單位:雙溝小學

      教學內容:青島版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第一冊第29-30頁。

      教學目標:1、學習10以內的加法,初步體會加法的含義;

      2、能夠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法;

      3、通過創(chuàng)設的花果山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加法的含義,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法。

      教學難點:理解與體會加法的含義。

      教、學具的準備:課件、掛圖、小棒。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首先請大家欣賞《西游記》的動畫歌曲片段。(欣賞完畢)同學們,你們知道動畫中本領最大的是誰嗎?它的家鄉(xiāng)在哪里,知道嗎?

      生:齊天大圣--孫悟空

      生:它的家在花果山……

      以此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走進花果山。

      二、探索新知:體會加法的含義。

      1、課件出示課題的主題圖:觀察花果山上有什么?

      生自由發(fā)言,說出花果山上有猴子、小鳥、桃樹、……之后,引導學生觀察到主題圖上的一個問題,即解決“有多少只猴子?”的數(shù)學問題。

      師:哪個同學能解決這個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板書此數(shù)學問題)

      生:有5只猴子。

      繼續(xù)讓學生想一想如何來計算出“5只猴子”,引導列出算式:3+2=5(只),并說出3和2各表示的含義。然后教師用小棒演示:用1根小棒表示一只小猴子。先擺3根小棒,再擺2根小棒,然后把它們合起來就是一共的5只小猴子。

      2、師:看著美麗的花果山,大家這么聰明地解決了數(shù)學問題。你想提出什么樣的數(shù)學問題呢?

      生:天上一共有幾只小鳥?

      指名學生來回答這個數(shù)學問題,師板書算式:5+1=6(只)。讓學生獨立利用學具小棒來操作5與1合起來是6的過程,并讓一位同學來演示給同學們看。

      生:花果山上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此問題由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并操作小棒來演示計算過程。

      師:同學們,我們剛才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都是運用了加法符號列出的算式,這就是今天學習的10以內數(shù)的加法。大家既能提出這么多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順利地解決,花果山的小猴子們都為我們一年級一班的同學感到高興!

      三、應用練習。

      師:為了獎勵大家的出色表現(xiàn),小猴子愿意作導游,帶我們游覽花果山上的百果園。你們說好嗎?

      1、蘋果園。

      師:小猴子說蘋果園里的蘋果又紅又大,你們相信嗎?

      師出示蘋果的掛圖,只要說出蘋果上算式正確的得數(shù),就能得到又大又紅的蘋果。

      同學們積極踴躍地投入“摘蘋果”的活動中。

      2、櫻桃園。

      師:小猴子說百果園里有許多許多的水果。下面要帶我們到櫻桃園去,你們想去嗎?

      出示課件中的櫻桃園:觀察圖意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由學生自己獨立列出算式,看誰解決的問題多!

      之后,進行互相交流自己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

      四、課堂小結。

      說說你在花果山上學到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

      第二課時

      課題:走進花果山    10以內數(shù)的加法練習課

      備課人:康鋒  石艷萍 王青法  單位:雙溝小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1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10以內數(shù)的加法計算。

      2、在觀察、操作中積極地思考。

      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就在身邊,培養(yǎng)應用意識。

      重點: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能正確、熟練地口算5以內數(shù)的加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通過游覽花果山,我們學會了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今天我們進行比賽,看誰的本領大。

      二、自主練習

      1.第1題。

      看圖列算式,借助學具操作,邊擺邊說,體驗加法的意義。

      讓學生先說說圖意,提出問題,再獨立列式計算。交流為什么這樣算。

      2.第2題。

      說說圖意,說明算式中各個數(shù)表示的是什么,再列式計算。

      3.第3題。

      口算練習,填寫書中的口算算式。糾正答案。然后利用口算卡片,進行開火車形式口算。

      小組合作補充練習:可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自己想要說出的一組加法算式,由其他學生判斷是否正確,補充算式。

      小組討論:說說得數(shù)是5的算式。幾加2的算式。

      4.第4題。

      看圖列算式。先說說圖意,提出問題,再獨立列式計算。

      交流說說為什么要用加法計算,算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的是什么

      5.第5題。

      算式與數(shù)的大小比較。先讓學生獨立去做,然后說說是怎樣比較的。

      6.第6題。

      指導算式的寫法,告訴學生正確的占格,強調數(shù)字充滿日字格才整齊、美觀。

      三、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課題: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二

      備課人:康鋒  石艷萍 王青法   單位:雙溝小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2頁的信息窗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了解交換相加兩個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學習有關“0”的加法,并能正確計算。

      2、數(shù)學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感受自己身邊的數(shù)學知識,體會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野餐全景圖

      師:花果山里熱鬧極了,小朋友也來這里野餐,和小猴們成了朋友,請同學們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講給大家聽一聽嗎?

      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生:我看見圖上左邊樹上有7只小猴,右邊的樹上有2只小猴;左邊樹上有5個桃子,右邊樹上沒有桃子……(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

          二、提出問題

      師:根據(jù)我們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一共需要幾根火腿腸?

      一共有幾個桃子?

      一共有幾個同學?

      一共有幾朵花?

      一共有幾個書包?

      ……

      三、解決問題

      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解決:要求每人一根火腿腸,需要幾根?該怎樣想?

          1、學生獨立思考,想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小組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有必要,教師引導學生把算有多少根火腿腸轉化成算有多少個同學就知道需要幾根火腿腸。

          3、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教師板書:   3+5=7     5+3=7

      4、觀察,比較兩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交換相加兩個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教師不必要求學生準確敘述,只要說清楚意思就行)

      5、再仔細看圖,圖上有幾只小猴子?

      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算出來的?(引導學生感知算法多樣化)

      匯報時要讓學生正確描述出如:左邊的樹上有7只猴子,右邊的樹上有2只猴子。

      思考:兩棵樹上一共有幾個桃子?

      學生仔細觀察,引導學生列式:5+0=5(個)(右邊樹上一個桃子也沒有用0表示)

      拓展:6+0=    2+0=      10+0=

      6、鞏固練習

         4+1=    5+4=     6+2=   7+3=

         1+4=    4+5=     2+6=   3+7=

      7、你還能解決哪些數(shù)學問題?然后讓學生自主選擇剛才提出的問題,獨立解決。   

      四、走進生活

      你能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第四課時

      課題:走進花果山    10以內數(shù)的加法練習課

      備課人:康鋒  石艷萍 王青法   單位:雙溝小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4--36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加法的意義,訓練10以內數(shù)的加法。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3、經歷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小朋友,數(shù)學王國的國王聽說咱班小朋友那么聰明,為大家準備了好多小禮物,還帶來了問題考考大家,你們愿意嗎? 

      二、鞏固練習

      1、出示自主練習第1題。

      學生說說圖意,提出問題,再獨立列式計算,最后互相說說為什么這樣算。

      2、出示自主練習第2題。

      口算練習,練習時除了讓學生填寫結果外,再制成卡片經常性的練習,不斷提高學生口算的速度。

       3、出示自主練習第3題。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自己要說的一組加法算式,由其他學生判斷是否正確或補充。

      4、第5題。

      學生獨立口算,比賽。

      5、第7題。看圖填未知數(shù)的練習。應根據(jù)右邊算式的得數(shù)和已畫好的圖形的個數(shù)確定橫線上還要畫幾個圖形。

      6、第8題。

      小朋友踢足球的情境,練習找算式的得數(shù)。

      練習時,要向學生說明做題的要求,先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6號和8號球員分別應踢哪些球?

      足球上算式的得數(shù)是幾就由幾號球員踢。

      再讓學生畫線連球。

      7、第10題。

      看圖列式計算牽牛花朵數(shù)。

      先引導學生觀察圖意,提出問題,再根據(jù)題中提供的花的位置和顏色等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8、第11題。

      看圖講數(shù)學故事。

      加強指導,既要關注學生所講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視故事中體現(xiàn)的“數(shù)學味”。

      先引導學生認真看圖,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結合畫面自編故事,然后從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進行解決。

      四、課堂小結

      師:數(shù)學國王對小朋友的表現(xiàn)很滿意。下面,請小朋友接受國王的禮物吧!

      第五課時

      課題: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三

      備課人:康鋒  石艷萍 王青法  單位:雙溝小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7頁信息窗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初步體會減法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得數(shù)是10以內數(shù)的減法。

      2、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培養(yǎng)初步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體會減法的意義。

      教學具準備:

      水簾洞掛圖、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我們在花果山看到我們喜歡的小猴子,還進行了一次快樂的野餐,今天,我們再到孫悟空的水連洞參觀,好嗎?

      出示水簾洞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都從圖上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

      提問:仔細觀察,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

      引導學生找出相應的數(shù)學信息。

      提問: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山上還剩幾只猴子?(板書問題)

      提問: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信息圖提出更多問題。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解決紅點問題:山上還剩幾只猴子?

      (1)引導學生明白解決問題需要尋找到的信息和條件。通過看圖知道山上原來有4只小猴,跳進水簾洞1只,提出問題:山上還剩幾只猴子?要解決這個問題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行不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運算:減法

      (2)小組合作,操作學具,動手擺一擺,理解減法的意義。

      (3)小組交流算法,明確減法的意義:從4個里面拿走1個,還剩3個。

      (4)總結概括,引導學生說算法,鞏固減法的計算方法“從4個里面拿走1個”也就是“從幾里面去掉幾”,“用減法計算”。

      (5)教學算式,寫出算式:4-1=3;介紹“減號”的名字,請學生書空,理解減號的意義;讀出算式:4減1等于3。

      2、揭示課題,板書:10以內數(shù)的減法。

      三、鞏固發(fā)展,應用問題

      1.解決了“樹上還剩幾只猴子?”那 “樹上還剩幾個桃子?

      (1)學生獨立觀察信息圖、思考解決問題。

      (2)全班交流計算過程,進一步鞏固、理解減法的意義和算法。

      2.解決學生提出的其它問題。

      四、全課總結。學生談一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第六課時

      課題:走進花果山    10以內數(shù)的減法的練習

      備課人:康鋒  石艷萍 王青法   單位:雙溝小學

      教學內容:

      10以內數(shù)的減法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初步培養(yǎng)與同學共同學習的習慣。

      2、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初步培養(yǎng)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看懂圖意,正確列式解答;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游覽了孫悟空的水簾洞,在游覽的過程中,我們學習了很重要的本領,認識了減法,今天我們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好嗎?

      二、自主練習:

      1、第一題:先說明題意,然后指導學生做一做

      3-1=        5-2=        6-( )=()

      2、第二題:先說明題意,然后指導學生做一做

      4-2=        6-( )=()

      3、自主練習,第3題

      先畫線,再填得數(shù)()。

      請用學具擺一擺、分一分。明確去掉2可以用斜線畫去2個

      在小組內交流。

      4、第4題  

      2-1=         4-3=

      5-1=         6-3=

      5、第5題

      先讓學生們講一講這幅圖的意思,然后列式子:

      指名說一說

      3+3=

      5-2=

      6、第六題

      學生獨立完成,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同桌互相考一考

      老師出題,指名學生做一做。

      三、全課總結。

      學生介紹這節(jié)課的收獲。

      第七課時

      課題: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四

      備課人:康鋒  石艷萍 王青法   單位:雙溝小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0頁信息窗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0的減法的意義,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問題,了解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2、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獲成功的體驗,養(yǎng)成初步的合作意識。

      3、在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問題過程中,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體會減法的意義,理解并掌握關于零的減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故事導入,一只調皮的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后讓學生觀察圖。

      二、發(fā)現(xiàn)問題

      出示信息窗4,讓學生觀察畫面上的內容。

      1、編一個小故事給同學們聽。

      2、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討論:為什么這只小猴子最后一個桃子都沒有了呢?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3、根據(jù)故事內容,提出數(shù)學問題。

      三、探究問題

      1、看第一、第二幅圖,問:樹上原來有幾個桃子?

      這里樹上還有幾個桃子?

      你能提出關于猴子摘桃子的問題嗎?

      同桌討論。

      匯報討論結果。

      問:怎樣列算式計算?

      口算得數(shù)。

      板書算式:9-4=5(個)

      2、問:這時猴子的籃子里有幾個桃子?

      小猴子提著籃子里的4個桃子正準備下山時,這里他來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讓我們來看第三幅圖,圖中有幾只青蛙?幾只蝴蝶?小猴子正在準備做什么呢?這時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讓我們來看第四幅圖。

      仔細觀察一下,籃子里的桃子怎樣了?

      青蛙怎樣了?

      花朵上的蝴蝶呢?

      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同桌討論。

      匯報討論結果。

      (1)籃子里還有幾個桃子?

      怎樣列式?

      4-4=0(個)

      (2)岸上還有幾只青蛙?

      2-2=0(只)

      (3)花朵上的蝴蝶還有幾只?

      8-5=3(只)

      3、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關于0的減法算式。觀察一下,2-2=0  4-4=0 這個算式的被減數(shù)和減法有什么關系?它們的得數(shù)怎樣?

       我們可以說:相同的兩個數(shù)相減,得數(shù)是0。

       觀察一下4-0=4這個算式,被減法是幾?減法是幾?得數(shù)又是幾?你能體會出什么?一個數(shù)減去0還得原來的數(shù)。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八課時

      課題:走進花果山    10 以內加減法的綜合練習

      備課人:康鋒  石艷萍 王青法   單位:雙溝小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1-44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在學生掌握上面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1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進行自己練習。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1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并長了很多本領,今天,我們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好嗎?

      二、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

      讓學生觀察彩圖,說說圖意,列出算式。

      2、自主練習第2題

      主要讓學生自己進行口算,如有個別的學生教師應進行輔導(可用卡片)

      3、自主練習第3題

      學生自己看圖,邊說圖意,邊列算式。

      4、自主練習第4題,看第一幅圖,說說魚缸原來有幾條金魚?

      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

      怎樣列式解答?

      看第二幅圖,魚缸里這時有幾條魚?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你能再提出一個問題嗎?

      怎樣列式解答?

      5、自主練習第7題,小雞回家連線找得數(shù)。練習時,可讓學生先說說題意,再連線。交流時,可讓學生說說是怎么連的。

      6、自主練習第9題,看圖講一個數(shù)學的故事。

      根據(jù)樹上的七星瓢蟲或樹上的葉子等內容來編;分合作小組討論提出問題列式計算。

      7、自主練習第10題,信息比較多,是加減綜合練習題。讓學生獨立提出問題,進行解答,然后相互交流。

      三、拓展延伸

      聰明小屋,練習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想,去研究,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有條理的思考。

      (29--44頁)

      單位:雙溝小學

      備課人:康 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