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憶東山》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

      時間:2024-07-09 00:25:26 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憶東山》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

        作品原文

      《憶東山》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

        憶東山二首

        [唐]李白

        其一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其二

        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

        欲報東山客,開關掃白云。

        作品注釋

       、艝|山:在上虞縣西南四十五里,晉太傅謝安所居也。

       、茤|山客:指隱者,即謝安。

        作品譯文

        其一

        東山我很久沒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種在洞旁的薔薇又開過幾次花?

        環(huán)繞白云堂的白云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誰家?

        其二

        我現(xiàn)在像謝安一樣攜領東山歌舞妓,長嘯一聲遠離世人。

        我準備告訴東山的隱者們,為我打開蓬門,掃去三徑上的白云。

        創(chuàng)作背景

        東山是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曾經(jīng)隱居的地方。據(jù)施宿《會稽志》載:東山位于浙江上虞西南,山旁有薔薇洞,相傳是謝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謝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這首詩是李白天寶初在京待詔翰林時作。

        作品鑒賞

        東山上建有白云堂和明月堂,所以詩里那薔薇、那白云、那明月,都不是信筆寫出的,而是切合東山之景,語帶雙關。李白的詩就有這樣的好處,即使在下筆時要受東山這樣一個特定地點的限制,要寫出東山的特點和風物,但成詩以后,仍顯得極其自然和隨意,毫無拘束之態(tài)。

        李白向往東山,是由于仰慕謝安。這位在淝水之戰(zhàn)中吟嘯自若,似乎漫不經(jīng)心地就擊敗苻堅百萬之眾于八公山下的傳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就是長期隱居東山。當匡扶晉室,建立殊勛,受到昏君和佞臣算計時,又曾一再辭退,打算歸老東山。所以,在李白看來,東山之隱,標志著一種品格。它既表示對于權勢祿位無所眷戀,但又不妨在社稷蒼生需要的時候,出而為世所用。李白向往的東山之隱,和謝安式的從政是相結合的。在陶醉自然、吟詠嘯歌之際,并不忘情于政治;而當身居朝廷的時候,又長懷東山之念,保持澹泊的襟懷。李白一生以謝安自期、自比!氨标I青云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保ā稇浥f游贈譙郡元參軍》)“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保ā队劳鯑|巡歌》),都是在不同的處境和心情下,從不同的角度想到謝安和東山。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大約正在長安。唐玄宗親自下詔召他進京,看來是夠禮賢下士的了,但實際上并沒有給他像謝安那樣大展雄才的機會。相反,由于詩人的正直和傲慢,卻招惹了權貴的忌恨。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丑正同列,害能成謗,帝用疏之。公(李白)乃浪跡縱酒以自昏穢,詠歌之際,屢稱東山!边@就是李白這首詩的背景。從“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可以看出,詩人在默算著離開“東山”(實際上指進京以前的隱居之地)的時日。流光如駛,歲月老人。他有像謝安與東山那樣的離別,卻未成就像謝安那樣的功業(yè)。因此,在詩人的沉吟中,已經(jīng)包含著光陰虛度、壯懷莫展的感慨了。當初,詩人告辭東山時,同樣也舍不得丟開那種環(huán)境和生活,只不過為了實現(xiàn)匡國濟世之志才暫時應詔而去。但如今在帝城久久淹留卻毫無所成,自然對不起東山的風物。所以“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兩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向往,一方面又有一種內疚,覺得未免辜負了那兒的白云明月。

        “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毙蜗蟮卣f明了,飲酒、狎妓、觀舞并且親自歌舞,是李白的生活方式之一!坝麍髺|山客,開關掃白云!北憩F(xiàn)了對謝安的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兩首詩應該看作是李白的“歸去來辭”。他向往著東山,又覺得有負于東山。他是要歸去了,但他的歸去卻又不同于陶淵明。陶淵明是決心做隱士,是去而不返的。李白卻沒有這種“決心”!皷|山”是和謝安這樣一位政治家的名字結合在一起的。向往東山,既有隱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時而起的一面!皷|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梁園吟》)他的東山之隱,原來還保留著這樣一種情愫。詩中李白隱以謝安這樣一個人物自比,又用白云、明月來襯托他自己的形象,那東山的白云和明月顯得十分澹泊、明潔;而李白的情懷,便和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憶東山》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上李邕》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7-03

      《怨情》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6-23

      《蜀道難》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10-25

      《月夜憶舍弟》杜甫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8-26

      《送友人》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精選6篇)09-25

      《子夜吳歌·春歌》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8-21

      《子夜吳歌·秋歌》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8-07

      《春日憶李白》翻譯賞析06-19

      《鹿柴》王維唐詩注釋翻譯賞析10-21

      《清明》杜牧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