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唐詩《霜月》

      時間:2020-08-28 17:05:59 唐詩 我要投稿

      唐詩《霜月》

        《霜月》

      唐詩《霜月》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唐詩《霜月》賞

        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它的特點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興。詩人不僅是寫生的妙手,而應該是隨物賦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題材,在杰出的詩人的筆底,往往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種高超優(yōu)美的意境。讀了李商隱的這首《霜月》,就會有這樣的`感覺。

        這詩寫的是深秋季節(jié),在一座臨水高樓上觀賞霜月交輝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過說,月白霜清,給人們帶來了寒涼的秋意而已。這樣的景色,會使人心曠神怡。然而這詩所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卻大大超過了人們在類似的實際環(huán)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詩的形象明朗單純,它的內(nèi)涵是飽滿而豐富的。

        秋天,草木搖落而變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約枯黃,黯然無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卻顯得分外光明皎潔。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著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盡管“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絕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見出霧之美。她們的綽約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為她們具有耐寒的特性,經(jīng)得起寒冷的考驗啊!

        寫霜月,不從霜月本身著筆,而寫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詩里是作為霜和月的象征的。這樣,詩人所描繪的就不僅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攝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這精神是詩人從霜月交輝的夜景里發(fā)掘出來的自然之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在混濁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標絕俗、耿介不隨的一面的自然流露。當然不能肯定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詩人隱以自喻;或者說,它另有所實指。詩中寓情寄興,是不會如此狹隘的。王夫之說得好:“興在有意無意之間。”(《姜齋詩話》)倘若刻舟求劍,理解得過于窒實,反而會縮小它的意義,降低它的美學價值。

      【唐詩《霜月》】相關文章:

      李商隱《霜月》賞析09-04

      李商隱霜月鑒賞12-21

      霜月李商隱的詩詞12-22

      霜月古詩詞鑒賞02-16

      《霜月》古詩詞鑒賞10-16

      天仙子·蟾彩霜華夜不分唐詩12-11

      《關山月》唐詩賞析12-15

      《春山夜月》唐詩鑒賞11-15

      唐詩中關于月的詩詞11-22

      《江樓月》白居易唐詩鑒賞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