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多麗·詠白菊_李清照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

      時(shí)間:2024-10-04 11:32:33 李清照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多麗·詠白菊_李清照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

        多麗·詠白菊

      多麗·詠白菊_李清照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

        宋代李清照

        小樓寒,夜長(zhǎng)簾幕低垂。恨蕭蕭、無情風(fēng)雨,夜來揉損瓊肌。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細(xì)看取、屈平陶令,風(fēng)韻正相宜。微風(fēng)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醿。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似愁凝、漢皋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shī)。朗月清風(fēng),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shí)。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

        譯文

        長(zhǎng)夜里,雖然放下了簾幕,小樓上依舊寒氣逼人?珊弈鞘捠掞S颯的無情風(fēng)雨,在夜里摧殘著如玉的白菊?茨前拙,不似楊貴妃的微紅醉臉,也不似孫壽的嬌柔愁眉。韓令偷香,徐娘傅粉,他們的行徑都不能拿來與白菊相比。細(xì)細(xì)看著,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潔的品性正與白菊相宜。微風(fēng)吹起,白菊的清香蘊(yùn)藉,絲毫不亞于淡雅的荼蘼。

        秋天將盡,白菊愈發(fā)顯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無限依戀的惜別情懷。你看它似憂愁凝聚,在漢皋解佩;似淚灑于紈扇題詩(shī)。有時(shí)是明月清風(fēng),有時(shí)是濃霧秋雨,老天讓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盡芳姿。我縱然愛惜,但不知從此還能將它留下多少時(shí)候。唉!世人如果都曉得愛護(hù)、欣賞,又何須再去追憶、強(qiáng)調(diào)屈原和陶淵明的愛菊呢?

        注釋

        多麗:詞牌名,一名“鴨頭綠”,一名“隴頭泉”,139字。此詞是《漱玉詞》中最長(zhǎng)的一首。

        瀟瀟:疾厲的風(fēng)雨聲。一作“蕭蕭”。

        瓊肌:指花瓣像玉一般的白菊。

        貴妃醉臉:此句意謂:楊貴妃醉酒以后的臉蛋兒,就像李正封詩(shī)中的牡丹花那樣?jì)善G動(dòng)人。

        韓令偷香:韓令,指韓壽。徐娘傅粉:徐娘,指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

        看。嚎粗。取,語助詞。

        屈平陶令:屈平是屈原的名,字原,又自名正則,字靈均。陶令:指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曾任彭澤令。

        蘊(yùn)藉(yùn jiè):寬和有涵容。

        酴醾(tú mí):即荼蘼,花名,初夏開白色花。

        秋闌:秋深。

        瘦:一作“度”。

        漢皋(gāo)解佩:漢皋,山名,在今湖北襄陽西北。佩:古人衣帶上的玉飾。此處當(dāng)指男子有外遇。

        紈(wán)扇題詩(shī):紈扇,細(xì)絹制成的團(tuán)扇。

        澤畔東籬:指代屈原、陶潛二位愛菊的詩(shī)人。

        賞析

        在李清照的詞中,“花”是出現(xiàn)得最多的意象。她筆下的花,不僅有人的情志,如“寵柳嬌花”(《念奴嬌·蕭條庭院》),“梅心驚破”(《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而且有眉、腮,如“柳眼梅腮”(《蝶戀花·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有肌骨,如“玉骨冰肌”(《瑞鷓鴣·雙銀杏》);因而也有肥瘦,如“綠肥紅瘦”(《如夢(mèng)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菊花纖細(xì),這里就用“揉損瓊肌”來描寫菊花的纖纖玉骨。然后進(jìn)一步用四個(gè)歷史人物來作類比反襯。貴妃醉臉,是對(duì)牡丹的比喻。李正封《詠牡丹》有“國(guó)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唐玄宗認(rèn)為可比楊妃醉酒(見《松窗雜錄》)。作者通過鋪陳貴妃、孫壽、韓令、徐娘等典故,來說明白菊既不似楊妃之富貴豐腴,更不似孫壽之妖嬈作態(tài)。其香幽遠(yuǎn),不似韓壽之香異味襲人;其色瑩白,不似徐娘之白,傅粉爭(zhēng)妍。她是屈子所餐,陶潛所采。屈原《離騷》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淵明《飲酒》之五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細(xì)賞此花,如對(duì)直臣高士,香淡風(fēng)微,清芬醞藉,不減于酴釄。酴釄,即荼蘼花,花黃如酒,開于春末。

        下片續(xù)寫,用一“漸”字表示時(shí)間推移,秋闌菊悴。“雪清玉瘦”呼應(yīng)“揉損瓊肌”,緊扣白菊在風(fēng)雨中掙扎自立從開到謝的神態(tài)。這里不說人對(duì)殘菊的依戀,反說菊愁凝淚灑,依依惜別。用班婕妤“漢皋解佩”的典故,以“秋扇見捐”自喻。這兩個(gè)典說的都是得而復(fù)失、愛而遭棄的失落、捐棄的悲哀。悵惘之情,融入朗月清風(fēng),濃煙暗雨之中,又通過這既清朗、又迷離的境界具象化。同時(shí),它又暗示了,菊既不同流俗,就只能在此清幽高潔,又迷蒙暗淡之境中任芳姿憔悴。

        詞人不勝惜花、自惜之情,倒折出縱使憐愛之極,亦不能留花片時(shí)。情不能堪處,忽宕開作曠達(dá)語:只要人情自適其適,應(yīng)時(shí)菊賞,且休憶他屈子忠貞,行吟澤畔;陶潛放逸,采菊東籬。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當(dāng)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陳祖美《李清照簡(jiǎn)明年表》: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李清照為黨禍之松緊所左右,時(shí)居汴京,時(shí)返濟(jì)南原籍。作《小重山》《多麗》等。一說此詞作于大觀元年(1107年)。

      【多麗·詠白菊_李清照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李清照《多麗·詠白菊》翻譯及注釋07-11

      李清照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6-30

      李清照《憶秦娥·詠桐》原文翻譯賞析閱讀練習(xí)附答案09-08

      《詠荊軻》原文翻譯及賞析08-24

      詠華山原文翻譯及賞析06-25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翻譯及賞析10-09

      李清照《夏日絕句》原文翻譯及賞析07-25

      陶淵明《詠荊軻》的原文及翻譯賞析02-21

      《浣溪沙·詠橘》原文、翻譯及賞析03-28

      《浣溪沙 詠橘》原文及翻譯賞析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