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2-09-28 20:54:19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2022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2022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2022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預(yù)設(shè):

        1、初步學會用乘法解決簡單問題,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2、能熟練地讀、寫乘法算式,能正確地將加數(shù)相同的加未能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3、知道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實踐,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4、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養(yǎng)成學生勤于動腦、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相關(guān)資料教師準備:教學掛圖、投影片。

        學生準備:

        積木若干塊。

        教學重點:

        會用乘法解決簡單問題,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將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說出算式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談話引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積木嗎?淘氣最喜歡擺積木了,我們看它擺出了什么圖形?(出示積木圖)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說一說。

       、賹W生仔細看圖,指導(dǎo)思考提問:一排有幾塊積木?共幾排一共有幾塊積木?

        ②請學生匯報交流。

        ③根據(jù)學生交流問題,選擇一個進行引導(dǎo),例如:橫看,每排7塊,有5排,共有7×5或5×7塊。

        2、做一做。

       、僮寣W生獨立解答提出的其余問題,然后進行小組交流。

       、谝龑(dǎo)學生思考回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以得出不同的幾個幾。

        三、教學效果測評

        1、看圖寫乘法算式。

        小朋友們除了玩積木,還喜歡玩其他的游戲:

       、倌隳芩阋凰阃嬗螒虻囊还灿袔兹藛?(書P6。1左圖)

       、谥型,老師為大家送來了飲料,一共送來了多少瓶呢?(書P6。1右圖)

        2、填一填。先讓每位學生都獨立做,然后指名學生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并說出每個算式的意義。如:求5個6的和是多少或求6個5連加是多少等。

        3、送信游戲。

        教師將全部算式制成算式卡片發(fā)給學生開展送信游戲。(書P6。3)

        四、拓展性練習

        出示書P9。4情境圖,讓學生看圖提問題,解答后進行小組交流。比一比,哪組提的問題又多又好!

      2022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2

        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shù)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對質(zhì)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zhì)量觀念。

        這節(jié)課認識質(zhì)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zhì)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yīng)用。

        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稱一稱、說一說等實踐活動,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同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質(zhì)量。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zhì)量觀念的基礎(chǔ)上,培養(yǎng)學生稱量物體質(zhì)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1、理解克和千克的關(guān)系。

        2、物體質(zhì)量的估量。

        教具:多媒體課件、一枚2分硬幣、2袋500克的砂糖、1千克鹽若干袋、彈簧秤、盤秤、電子秤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聯(lián)系生活導(dǎo)入

        師:昨天李老師帶關(guān)女兒去新瑪特購物,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她們都買了什么?請看大屏幕。

        師:從畫面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她們買了6個蘋果,重1千克。

        生:1盒餅干110克。

        生:一桶豆油5千克。

        師:你們都是善于觀察的好孩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單位。

        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國際標準的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

       。ò鍟n題、齊讀課題)

        二、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克”

        師:1千克大約有多重呢?下面請同學們從你的學具袋里取出老師給你準備好的1角硬幣。一枚1角硬幣的質(zhì)量大約就是1克,請你們親自掂一掂,感覺一下1克有多重。

       。▽W生活動)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的質(zhì)量大約是1克?

        生:一顆鈕扣。一個橡皮頭。 ……

        師:可見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師:下面請同學們從你的學具袋里取出火腿腸,看看它的質(zhì)量標注是多少克?

        生:34克。

        師:好!請同學們掂一掂,感覺一下34克是多重。

       。▽W生活動)

        師:同學們看一下,你的學具袋里還有什么?

        生:牛奶!

        師:快來找一找牛奶是多少克?

        生:220克。

       。ㄔ诖诉^程中,提醒學生g即克的英文縮寫)

        師:那請你趕快掂一掂,感覺一下吧。▽W生活動)

        師:請同學們從你的桌子里取出砂糖,猜一猜,一袋砂糖是多少克?

       。▽W生猜)

        師:好!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質(zhì)量標注,是?

        生:500克。

        師:那兩袋呢?

        生:1000克。

       。ò鍟

        三、實踐操作,初步感知“千克”及“克”與“千克”的關(guān)系

        師:知道了1克有多重,想不想知道1千克有多重?

        生:想!

        師: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準備了一袋鹽,(出示鹽)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它的質(zhì)量標注,是多少?

        生:1千克。

       。ò鍟

        師:想不想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生:想!

        師:現(xiàn)在請小組長到老師這里來領(lǐng)1千克的鹽。

        (組長來領(lǐng))

        師:請小組成員輪流掂一掂,感覺一下1千克是多重。

       。▽W生活動)

        師:同學們都掂過了嗎?

        生:掂過了。

        師:那1千克鹽和我們剛才的2袋砂糖比較,哪個重?

        生:鹽重。

        生:砂糖。

        生:一樣重。

        師:怎樣知道物品的輕重?

        生:用秤稱!

        師:說得好極了,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稱。

        師: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秤?在哪兒見到的?

        生:(回答)

        師:(出示課件)向同學們演示磅秤、盤秤、臺秤、彈簧秤、天平、電子秤臺。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個盤秤,現(xiàn)在可以驗證1千克鹽和2袋砂糖哪個重了吧?

        生:可以了。ń處煼Q重,學生觀察)

        師:都指在1千克處,說明什么?

        生:同樣重。

        師:所以……(板書)1000克=1千克。

        四、小組合作,稱量物品

        師:我們家里常用的是哪一種秤?

        生:彈簧秤。

        師: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彈簧秤,誰會使用彈簧秤?

        生:(演示)(師輔助)

        師:想不想親自動手稱一稱?

        生:想!

        師:好!下面請小組長到臺前來領(lǐng)物品。

        (組長來領(lǐng))

        師:請小組成員先掂一掂,估量一下大約有多重,再用彈簧秤稱一稱,看到底是多重?(學生活動)

        師:稱完了嗎?

        師:請小組代表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稱的什么?質(zhì)量大約是多少?

        生:我們組稱的大米,大約是1千克。我們組稱的蘋果,大約也是1千克。

        五、認識電子秤

        師:大家在市場買東西時,經(jīng)常會看到什么秤?

        生:盤秤、電子秤。

        師:哪位同學認識電子秤,下面就請你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識電子秤,好嗎?

        生教大家認識電子秤。

        六、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

        師:你這位老師很有耐心,講解也很細致,謝謝你!

        師:昨天李奶奶從市場里買了蘋果、雞蛋和魚,請看畫面,善于思考的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蘋果和雞蛋一共多少千克?

        師:他的問題誰來答?

        生:他的問題我來答:蘋果重1千克,雞蛋重2千克,一共是3千克。

        生:雞蛋比蘋果多幾千克?

        生:他的問題我來答:蘋果重1千克,雞蛋重2千克,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多少用減法,所以雞蛋比蘋果多1千克。

        七、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的表現(xiàn)可真好。想不想來做一個闖關(guān)的游戲。

        生:想!共6關(guān)。

        第一關(guān):說一說(教科書上88頁1題)。

        第二關(guān):寫一寫(教科書上88頁2題)。

        第三關(guān):填一填(教科書上89頁4題)。

        第四關(guān):比一比(教科書上89頁5題、6題,90頁關(guān)于棉花、鐵的思考題)。

        第五關(guān):問一問、答一答(教科書上89頁7題)。

        第六關(guān):看一看,算一算(教科書上90頁8題)

        師:你們可真棒!一連闖過了6關(guān),誰能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八、師生小結(jié)

        今天我們認識了“克”和“千克”,知道了1千克=1000克,學會了用秤稱物體的方法,并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梢娚钪刑幪幱袛(shù)學,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shù)學,用好數(shù)學。

      2022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3

        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P6~P7的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初步運用乘法解決簡單問題,進一步體會加法與乘法之間的關(guān)系,加深理解乘法的意義。

        2、能力目標:能根據(jù)具體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讓學生在情境中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乘法與加法的聯(lián)系。

        2、培養(yǎng)孩子對具體情境提取數(shù)學信息、進行推理概括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真實體驗中感受乘法的簡便性,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重點: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時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

        教學難點:從乘法意義的角度解釋乘法列式的理由。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有幾塊積木的掛圖”或課件動畫顯示。

        教學過程:

        一、情境誘思

        課件顯示一堆擺放整齊有序的積木,教師順勢誘導(dǎo):“這么多積木,怎樣數(shù)才能數(shù)得又快又準呀?”(板書:有幾塊積木?)

        二、解決問題

        1、學生各自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積木的塊數(shù)。

        2、小組交流:你是怎樣數(shù)的,所列的算式中每個數(shù)各代表什么意思?

        3、匯報情況。加法乘法

        5+5+5+5+5+5+5=35(人)5×7=35(人)

        7+7+7+7+7=35(人)7×5=35(人)

        4、你喜歡那種計算方法?為什么?(絕大部分學生會喜歡用乘法計算)

        因此得出結(jié)論:直接用乘法計算會簡便的多,因為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5、從上面的兩道乘法算式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兩個乘數(shù)前后調(diào)換位置,積不變。

        三、鞏固應(yīng)用

        完成“練一練”中的第1、2、、3、4題。

        要求:1、獨立讀題、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每個乘法算式中各個乘數(shù)的意義;

        3、匯報,訂正答案。

        四、小結(jié):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

        “乘法的意義”、“乘法算式中乘數(shù)的可交換性”、“乘法和加法的聯(lián)系”

        五、作業(yè):教科書P11“練一練”1、2、3題。

        附錄;1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教師教學用書》

      2022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不進位和不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聯(lián)系生活情景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當?shù)姆椒ń鉀Q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計算方法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

        通過探索,掌握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單獨進位加法筆算的方法。

        教具準備:

        電視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舊知。

        出示復(fù)習題

        二、創(chuàng)設(shè)情景,提出問題。

        教師:孩子們,我知道你們都比較喜歡《熊出沒》,今天熊大、熊二、光頭強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光頭強今天運氣不好,砍樹被熊大、熊二發(fā)現(xiàn)了了,今天你們就來代替熊大、熊二想辦法讓光頭強不砍樹,好嗎?

        1、教師出示第一關(guān)。

        要解決這個問題,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

        教師:算式怎么列?(220+260=)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三位數(shù)的加法。(板書課題)

       。1)學生獨立嘗試計算。

        教師: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它的結(jié)果嗎?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說給大家聽。

       。2)集體匯報,交流方法。

       。▽W生說,老師板書)

        教師:小朋友真了不起,不僅用多種口算方法算出了這道題的得數(shù),而且還請了豎式來幫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這樣的題目。

       。3)教師演示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2、教師出示第二關(guān):

        教師:剛才我們通過計算,知道了買220支鋼筆和260支鉛筆共要480元,要求豐收小學共有學生多少人怎樣列式?

       。433+418)

       。1)估算。

        請大家估一估,豐收小學共有學生多少人?

        教師:大家估算得很好,我們只要把兩個加數(shù)或者其中一個加數(shù)看作和它們最接近的整百數(shù)或整十數(shù)來估算,估算的結(jié)果都會很接近準確數(shù)。

       。2)學生嘗試計算。

        教師:你能算出433+418得多少嗎?想辦法試一試。算完的同學和同桌說說是怎么算的。

        (3)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

        演示完后,請同學上臺用豎式計算。隨后再次利用多媒體演示豎式計算的方法,并提醒學生在利用豎式計算時應(yīng)該注意的地方。

       。4)議一議:你覺得在計算中要注意什么?重點突出相同數(shù)位對齊,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算十位時要加上個位進上來的1。

        3、教師出示第三關(guān):

        本關(guān)讓學生獨立計算,集體匯報。

        4、多媒體出示第四關(guān),學生獨立完成,請一個學生上臺板演。

        三、小結(jié)

        孩子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三位數(shù)的加法,還有什么問題,請大家在課余時間相互討論,互相學習。

        四、鞏固新知

        完成練習八1—4題。

      2022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6頁、第7頁。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具體情況呵呵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進一步鞏固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與加法的關(guān)系,能根據(jù)情境圖寫出乘法算式。

        3、熟記乘法算式中的各個部分的名稱,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4、引導(dǎo)學生感悟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通過類推和遷移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重點:

        會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問題,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親愛的同學們,你還記得嗎?在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一起走進了《兒童樂園》,認識了乘法,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xù)研究乘法,初步學會用乘法解決問題。

        二、復(fù)習舊知

        1、讀一讀。

       。1)2×3= 6   3×2= 6

       。2)5×4=20   4×5=20

       。3)3×7=21   7×3=21

        2、說出乘法算式。

       。1)6個8相加:6×8或8×6

       。2)9個2相加:9×2或2×9。

       。3)3個5相加:3×5或5×3。

        3、一共有多少個蘋果?

        加法:7+7+7+7+7=35(個)

        乘法:7×5=35(個)或5×7=35(個)

        三、學習新知

        師:同學們,你玩過積木嗎?玩積木是一種有趣的智力游戲,今天,老師就給大家?guī)砹艘恍。把你看到的說一說。

        生1:五顏六色的積木真漂亮!

        生2:一排排的積木真整齊!

        生3:我看到一共有5排積木,每一排都有7塊。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這么多的積木,到底有多少塊呢?

        (老師聽到有的同學已經(jīng)開始數(shù)了:1、2、3、4、5……,一直數(shù)到了35。原來,這些積木有35塊?墒,這樣一塊一塊地數(shù)太慢了。你能想出一個好辦法,讓我們又快又對地數(shù)出積木的塊數(shù)嗎?咱們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數(shù)的吧!有的小朋友在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這些積木并不是隨意擺放的,它們的擺放是有規(guī)律的,橫著看,每排積木的塊數(shù)都是7,就可以7塊7塊地數(shù),有這樣的5排,數(shù)5次就可以了。7、14、21、28、35。嗯,這樣數(shù)快多了!也有小朋友發(fā)現(xiàn),豎著看,積木的擺放也有規(guī)律,每列積木不僅顏色相同,塊數(shù)也一樣——都是5,就可以5塊5塊地數(shù),有這樣的7列,數(shù)7次就可以了。5、10、15、20、25、30、35。嗯,這樣數(shù)也很快。

        師:同學們能夠從不同角度觀察積木,發(fā)現(xiàn)積木擺放的規(guī)律,一排排、一列列地數(shù)出了積木的塊數(shù),可真了不起!

        師:你怎樣數(shù)出了積木的塊數(shù)?我們用這兩種好方法再數(shù)一數(shù)積木的塊數(shù)吧!先橫著一排排地數(shù):7、14、21、28、35。再豎著一列列數(shù):5、10、15、20、25、30、35。

        師:積木數(shù)完了,一共有35塊。你能根據(jù)數(shù)法,列出算式嗎?拿出紙和筆,試著列一列。寫好了嗎?老師把大家寫的記錄了下來:

       。1)橫著看:每排7塊,有5排。

        7+7+7+7+7=35(塊)

        (2)橫著看:每排7塊,有5排。

        7×5=35(塊)或5×7=35(塊)

       。3)豎著看:每列5塊,有7列。

        5+5+5+5+5+5+5=35(塊)

       。4)豎著看:每列5塊,有7列。

        5×7=35(塊)或7×5=35(塊)

        師:觀察這四組算式,你想說些什么?

       。▽,第一組算式和第二組算式都是橫著觀察積木的,都是求5個7相加的和是多少。不同點是,第一組算式是用加法表示了5個7相加的和,第二組算式是用乘法表示了5個7相加的和。

        第三組算式和第四組算式都是豎著觀察積木的,都是求7個5相加的和是多少。不同點是,第三組算式是用加法表示7個5相加的和,第四組算式是用乘法表示7個5相加的和。

        比較一下,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哪種方法比較簡便?當然是乘法了?磥,大家已經(jīng)知道了乘法的優(yōu)點,但是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一些同學還是不太習慣用乘法。希望這些同學在今后的學習中,大膽嘗試。

        看著第二組算式,在這兩個乘法算式中,7表示什么意思?5又表示什么意思?橫著看,每排有7塊積木,有這樣的5排,7就表示了每排積木的塊數(shù),5表示了7的個數(shù)。求5個7相加的和是多少,我們用乘法7×5和5×7來表示。

        看著第四組算式,在這兩個乘法算式中,5表示什么意思?7又表示什么意思?豎著看,每列有5塊積木,有這樣的7列。5就表示了每列積木的塊數(shù),7表示了5的個數(shù)。求7個5相加的和是多少,我們用乘法5×7或7×5來表示。)

        四、全課總結(jié)

        今天你有哪些收獲?(學生暢談收獲)

        板書設(shè)計:

        有幾塊積木

        7×5=35(塊)

        5×7=35(塊)

      【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02-28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25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04-02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3篇07-04

      最新北師大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文案12-27

      北師大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3-16

      北師大版數(shù)學下冊教學反思07-28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練習五教案07-21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回收廢電池》的教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