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感恩老師的古詩

      時間:2023-09-12 17:51:34 我要投稿

      感恩老師的古詩(精選100首)

        春滿江山綠滿園,桃李爭春露笑顏。東西南北春常在,唯有師恩留心間。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感恩老師的古詩,歡迎閱讀參考。

      感恩老師的古詩(精選100首)

        感恩老師的古詩

        1、遠(yuǎn)師

        唐·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yuǎn)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2、尋雍尊師隱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云尋古道,倚樹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3、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4、酬問師

        唐·劉商

        虛空無處所,仿佛似琉璃。

        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玉壺存冰心,朱筆寫師魂。

        諄諄如父語,殷殷似友親。

        輕盈數(shù)行字,濃抹一生人。

        寄望后來者,成功報師尊。

        5、無題

        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6、七絕·師恩難忘

        佚名

        相逢一見太匆匆,校內(nèi)繁花幾度紅。

        厚誼常存魂夢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7、《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8、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作者: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9、新竹

        作者:鄭燮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10、天凈沙六首·源遠(yuǎn)流長圖

        欲求賢才棟梁,天空陸地海洋。

        半世東奔西忙,今又遠(yuǎn)航,

        路遙山高水長。

        11、天凈沙六首·逸仙圖

        胸懷萬里世界,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重上瑤臺,天地為之驚駭。

        12、板書有感

        字斟句酌細(xì)推敲,拈精撮要費(fèi)咀嚼。

        半畝方塘長流水,嘔心瀝血育新苗。

        13、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14、贈頭陀師

        (唐代-劉商)

        少壯從戎馬上飛,雪山童子未緇衣。

        秋山年長頭陀處,說我軍前射虎歸。

        15、《師蠶》

        教子教女,辛勤半輩。

        滿頭白發(fā),甘乳一生。

        16、《一似夢瑤臺》

        一似夢瑤臺,心知玉女來。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閑三徑,思君賦七哀。

        流觴與紅葉,詩酒不勝杯。

        17、《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18、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唐·杜甫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19、《哭戈南村夫子》

        清代:劉天誼

        天乎何酷在師門,木壞山頹更莫論。

        只有羊曇能下淚,豈真宋玉解招魂。

        訓(xùn)詞方懼微言絕,遺集誰編舊澤存。

        聞?wù)f浮家尚羈旅,撫棺未得只聲吞。

        20、謝師恩

        金朝:王處一

        謝師提挈沉淪外。生死難交代。不墮輪回超法界。諸天運(yùn)度,化生無相,一點圓明在。蕩搖浮世常安泰。閑把瓊芝采。護(hù)法君威力大。流鈴擲火,掃塵千里,屏盡諸魔害。

        21、得替后書懷上第五相公

        唐代:耿湋

        誰語恓惶客,偏承顧盼私。應(yīng)逾骨肉分,敢忘死生期。

        山縣唯荒壘,云屯盡老師。庖人寧自代,食檗謬相推。

        黃綬名空罷,青春鬢又衰。還來掃門處,猶未報恩時。

        獨立花飛滿,無言月下遲。不知丞相意,更欲遣何之。

        22、小偈奉簡臥云室中老師其三

        元代:危素

        九衢塵土盡漫漫,瞬息光陰孰控?fù)弧?/p>

        師子林中方入定,天花如雨落巖端。

        23、追懷曾文清公呈趙教授趙近嘗示詩

        宋代:陸游

        憶在茶山聽說詩,親從夜半得玄機(jī)。

        常憂老死無人付,不料窮荒見此奇。

        律令合時方帖妥,工夫深處卻平夷。

        人間可恨知多少,不及同君叩老師。

        24、次韻楊君所問

        宋代:釋德洪

        學(xué)道全無個入頭,老師曾指路蹤由。岸如欲上先停棹,車若不行須打牛。

        殘萼萬枝紅錦墮,暮云一縷碧煙浮。為君直截根源說,不落春緣會也不。

        25、送圓上人之龍舒

        宋代:釋正覺

        赤頭老師無揀擇,潛峰染翠吳塘碧。

        明明萬法入齊觀,豁凈絲毫元不立。

        26、送方尊師歸嵩山

        王維〔唐代〕

        仙官欲往九龍?zhí),旄?jié)朱幡倚石龕。

        山壓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帶雨,夕陽蒼翠忽成嵐。

        借問迎來雙白鶴,已曾衡岳送蘇耽。

        27、范文正公家訓(xùn)百字銘

        范仲淹〔宋代〕

        孝道當(dāng)竭力,忠勇表丹誠;

        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

        勤讀圣賢書,尊師如重親;

        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長與懷幼,憐恤孤寡貧;

        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

        字紙莫亂廢,須報五谷恩;

        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處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

        兒孫堅心守,成家種善根。

        28、雪中書懷

        唐 杜牧

        北虜壞亭障,聞屯千里師。

        天子號仁圣,任賢如事師。

        29、和心泉上蕓閣夫子原韻

        清代:呂汝玉

        一枝史筆賦閒居,曾著人間未見書。

        壽世文章原不泯,傳經(jīng)學(xué)術(shù)信非虛。

        金科玉律真師范,化雨春風(fēng)入我廬。

        他日遺編深護(hù)惜,儒林文苑兩相譽(yù)。

        30、重游龍井

        宋代:趙抃

        湖山深處梵王家,半紀(jì)重來兩鬢華。

        珍重老師迎意厚,龍泓亭上點龍茶。

        31、聞居厚得祠復(fù)次韻二首

        宋代:劉克莊

        稍欣公議白,又報噴言行。

        上漫招東馬,人方毀李程。

        迎來新觀主,伴取老師兄。

        漢士方云合,何須魯雨生。

        32、游南山宿盤龍寺

        宋代:趙抃

        盤龍得山名,寺占山之下。老師草庵居,后嗣廣精舍。

        禪流日益盛,寂照騰詩價。我來誨其徒,競以相誇詫。

        少林的的意,一語獨無暇。默然坐明窗,孤蟾徹清夜。

        遲曉登終南,行行與誰話。

        33、頌草堂老師付頂相贊后圓相

        宋代:釋慧空

        六國朝閶闔,三山插杳冥。

        禪流相借問,冬后一陽生。

        34、奉祝大冢宰何玄谷老師六十又一初度二首 其二

        明代:鄧云霄

        東山棋局暫夷猶,元老還家尚黑頭。自是洞仙無甲子,誰知琪樹幾春秋?

        行看曳履趨三殿,且慢騎羊向十洲。待歷中書念四考,始攜黃石問丹邱。

        35、小偈奉簡臥云室中老師其二

        元代:危素

        天目巖前澗水聲,絕崖荒徑少人行。

        等閒會取楞嚴(yán)首,云散天空月自明。

        36、吊辨才二首

        宋代:周文璞

        讀了碑文讀祭詩,冷看遺像立多時。

        郎當(dāng)嶺上生云處,山鳥山花憶老師。

        37、小偈奉簡臥云室中老師其五

        元代:危素

        鄉(xiāng)僧幾載客吳門,世味蕭然道義尊。

        等是江湖未歸去,寸心何日與同論。

        38、寄棲賢渙上人

        宋代:鄭會

        棲賢橋下水流沙,開了菖蒲幾度花。

        想得老師無別事,亂云晴日補(bǔ)袈裟。

        39、用仲秉韻貽照老

        宋代:李流謙

        來問維摩疾,幽人有宿盟。

        浮漚非實性,斗蛟是虛聲。

        廟冷香誰爇,城空賊自平。

        老師家里呈,無壞亦無成。

        40、次韻呂仲見提斡題翠眉亭。

        宋代:汪晫

        亭前詩板有人臨,公去知誰續(xù)好吟。

        忽有名人留七字,競傅高價值千金。

        曾扶諸老開皇極,終使微身墜眾陰。

        兩岫至今愁不展,此言應(yīng)當(dāng)老師心。

        41、贈天臺葉尊師

        方干〔唐代〕

        莫見平明離少室,須知薄暮入天臺。

        常時愛縮山川去,有夜自攜星月來。

        靈藥不知何代得,古松應(yīng)是長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邊白發(fā)催。

        42、尋洪尊師不遇

        劉長卿〔唐代〕

        古木無人地,來尋羽客家。道書堆玉案,仙帔疊青霞。

        鶴老難知歲,梅寒未作花。山中不相見,何處化丹砂。

        43、奉送少司空李棠翁老師之金陵 其一

        明代:余繼登

        留都吳建業(yè),常伯古司空。禮樂歸宗匠,經(jīng)綸屬國工。

        曉云隨去馬,秋月聽征鴻。時有懷君夢,清宵入漢宮。

        44、贈丘老師

        明代:高啟

        長春之孫自仙骨,袖有蟠桃食遺核。

        平生不學(xué)燒汞方,唾視黃金等何物。

        滿城誰識舊庚桑,白發(fā)人中似鶴長。

        時上高樓惟獨醉,榴皮書破壁塵香。

        45、送虎丘原石介長老住靈隱

        明代:陳璉

        西湖靈隱稱名剎,記我當(dāng)年事勝游。靈鷲嶺邊山獨秀,冷泉亭下水長流。

        祇園鶴唳禪林曉,石洞猿啼玉樹秋。聞道老師行駐錫,前人遺址待興修。

        46、奉送少司空李棠翁老師之金陵 其二

        明代:余繼登

        眾望歸臺鼎,王言作朕虞。積薪嗟自漢,乘傳且游吳。

        勝可探三島,閒堪賦兩都。秣陵馀王氣,懷古見雄圖。

        47、奉送少司空李棠翁老師之金陵 其三

        明代:余繼登

        去去辭金馬,行行向石頭。臺高曾宿鳳,官古舊名鳩。

        南北皆榮遇,江山足壯游。獨令桃李士,日夜望仙舟。

        48、西山凈土庵奉寄具足孤松老師

        宋代:釋紹曇

        聞道虛空曾解講,信疑往決西山亮。

        煙雨溟蒙蘚石溫,六藏影跡難尋訪。

        小徑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見掀眉。

        布衲橫肩瘦如削,口持密語沒停時。

        云檐掃榻延居夏,白蓮香散東林社。

        澗水松風(fēng)說苦空,不資中有生清泰。

        殷勤寄問老孤松,具足門中有正宗,

        灼然嫌佛不肯做,觀棲不在梧桐樹。

        49、呈齡叟二首

        宋代:陳著

        溪山五里眼花中,萬變風(fēng)光一總空。

        惟有老師無處語,依然只是舊家風(fēng)。

        50、呈齡叟二首

        宋代:陳著

        老師神用笑談中,不但能降大小空。

        自謂我心頑似鐵,也隨柳絮舞春風(fēng)。

        51、《病中勉送小師往清涼山禮大圣》

        唐·齊己

        豐衣足食處莫住,圣跡靈蹤好遍尋。

        忽遇文殊開慧眼,他年應(yīng)記老師心。

        52、游中巖晴煙如春尤覺林壑之勝也

        宋代:程公許

        晴嵐暖翠中巖寺,十二年間得再游。

        三筍龕深香不散,萬松山擁霧人收。

        鷲峰付囑雖常住,雁蕩經(jīng)行豈易求。

        欲識老師真面目,白云深處澗泉流。

        53、昭國里第聽元老師彈琴

        唐代:韋應(yīng)物

        竹林高宇霜露清,朱絲玉徽多故情。

        暗識啼烏與別鶴,只緣中有斷腸聲。

        54、春日重過如鏡上人房

        元代:白珽

        憶昔敲門賦瑞筠,鹿園佳話又重新。

        屋頭能拓三三徑,林下知非陸陸人。

        鑿沼河須晉康樂,種蓀還憶楚靈均。

        老師煉得心如鏡,更把高臺比月輪。

        55、山偈寄無聲老師

        宋代:吳潛

        聞師遭遇善知識,布衲時聞羅綺香。

        照管為他肯景轉(zhuǎn),投胎托舍沒思量。

        56、縱筆二首

        宋代:劉克莊

        虛費(fèi)燈窗一世勤,老師曾許與斯文。

        玉臺不善諧新詠,金匱猶堪記舊聞。

        淺學(xué)安能演繁露,華堂苦愛誦微云。

        史香騷艷無窮盡,嘆息何人共摘熏。

        57、定帆亭晚眺和王老師

        明代:李之世

        定帆亭一望,海勢凈遙空。落日含馀照,輕霜帶薄叢。

        煙霞玄圃外,雞犬碧云中。向晚緱笙過,飄飄欲馭風(fēng)。

        58、春日書懷

        唐代:薛能

        伯牙琴絕豈求知,往往情牽自有詩。壟月正當(dāng)寒食夜,

        春陰初過海棠時。耽書未必酬良相,斷酒唯堪作老師。

        多病不任衣更薄,東風(fēng)臺上莫相吹。

        59、臨溪寺二首

        宋代:劉克莊

        綠染庭蕪一尺深,老師閱世幾駒陰。

        自言不看傳燈了,只讀楞嚴(yán)見佛心。

        60、曉過伊水寄龍門僧

        唐代:司馬扎

        龍門樹色暗蒼蒼,伊水東流客恨長。

        病馬獨嘶殘夜月,行人欲渡滿船霜。

        幾家煙火依村步,何處漁歌似故鄉(xiāng)。

        山下禪庵老師在,愿將形役問空王。

        61、送吳養(yǎng)志老師抉建昌同守 其三

        明代:張萱

        山城秋盡一江橫,五兩牽風(fēng)拂去旌。暑雨棠陰人共愛,波流帆影月同清。

        離筵歌舞花叢散,候騎旌旗雪隊迎。到日旰溪逢竹馬,只應(yīng)歌詠伴猿聲。

        62、送吳養(yǎng)志老師抉建昌同守 其四

        明代:張萱

        江門祖帳掛寒暉,云繞南天水驛微。好鳥飛花迎畫鼓,輕風(fēng)吹浪濕鎗旗。

        模糊曉樹含煙出,縹緲?biāo)珟в觑w。從此羅浮秋寂寞,高軒誰復(fù)過柴扉。

        63、老筆贈铦上人二首

        宋代:張镃

        已事殷然爭,江湖第一流。

        才高樓五鳳,伎進(jìn)刃全牛。

        可惜梅花節(jié),忙回竹葉舟。

        老師應(yīng)賞棒,碑巨壓東州。

        64、寄蕭大山兄弟

        宋代:樂雷發(fā)

        梅花好處共心期,曾擷天葩寄夢思。

        兄弟自為千古計,江湖方誦二蕭詩。

        貪泉定喜逢廉吏,倭國何因拜老師。

        剩擬尋君攀桂樹,路遙誰肯借驢騎。

        65、奉懷素予劉尊師其一

        霍與瑕〔明代〕

        三十年前此拜師,祇今風(fēng)景尚依稀。春靄每隨山上下,晚霞時與鷺低飛。

        松陰晝永風(fēng)生袂,桂影秋深香染衣。蘭水潼關(guān)龍起后,白云封盡舊柴扉。

        66、寄白蓮寺隆虛巖

        宋代:顧逢

        人自菁山出,先須問老師。

        未痊張籍眼,不廢貫休詩。

        課佛輪珠滑,翻經(jīng)破帽欹。

        幾年修凈業(yè),喜近白功池。

        67、平江靈巖

        宋代:釋寶曇

        山斷湖光迸一川,老師角黍過年年。

        春風(fēng)步屧長塵靜,只有鐘魚取次傳。

        68、桐山寺訪云相老師

        明代:釋古義

        曲徑幽棲處,登臨興有馀。溪云雙眼闊,庭竹一林虛。

        野蘚半侵戶,清泉直到廚。頓令心地冷,意欲傍鄰居。

        69、《憶鐵機(jī)師父》

        明朝·釋今回

        交誼似君凋落盡,為僧此日感重萌。

        長因遺草添新恨,更值清吟愴舊情。

        墟壟鹿歸秋草沒,紙窗云去月華生。

        傷心逝者如流水,寒夜哀懷寐不成。

        70、送教諭沙允恭赴禮部試易經(jīng)

        陶宗儀〔明代〕

        袖行薦剡謁南宮,白鶴長鳴蕙帳空;獯簼廪瑰\旆,柳絲風(fēng)軟拂青驄。

        世承雨露詩書澤,筆補(bǔ)陰陽造化功。應(yīng)試歸來須一月,離筵勸酒莫匆匆。

        71、松月居士集印編書后

        清代:鄭孝胥

        少喜摹刻稍廢事,介節(jié)見之戒勿為。所見常疑后者勝,皖浙雖盛難詭隋。

        近年古鉥益競出,始知秦漢猶莫追。直學(xué)古人法不盡,何取派別相瑕疵。

        成邸舊蓄號至博,松月收集猶多奇。我雖棄去心終喜,當(dāng)世苦鐵稱老師。

        吾印八九出吳手,樸雅視古無愧辭。此編新異又最晚,風(fēng)行一世夫何疑。

        72、錦鏡

        宋代:樓鑰

        兩溪赴壑若奔虬,此地端能截眾流。

        三版放開千丈雪,一匳清徹四山秋。

        幾年空自存公案,今日重新指路頭。

        珍重老師成勝事,清名當(dāng)與此山留。

        73、第四十六日里看山頌

        宋代:釋義青

        坦然曾問老師安,爭似韶陽一句傳。

        日里華山仙掌露,夜深猿叫月當(dāng)軒。

        74、和武興解舟

        宋代:趙希逢

        寂寞黃昏古渡頭,凄然秋思滿汀洲。

        臥薪要復(fù)中原地,載荻先燒強(qiáng)虜舟。

        席勝長驅(qū)如朽拉,老師何苦更迍留。

        義旗直指兵無血,;钋耸朗篮睢

        75、香潭八首

        宋代:許月卿

        老師當(dāng)日啟靈篇,親手傳承豈偶然。

        殘月曉風(fēng)空夜夜,垂楊芳草自年年。

        報恩男子那無地,未喪斯文決有天。

        月在香潭照心曲,更饒一雨洗娟娟。

        76、《展拜恩師遺像敬題》

        清代:劉廷珊

        憶昔粵東宦游期,天涯海角系神思。

        而今宛爾音容在,猶是當(dāng)年問字時。

        77、尋李山人不遇

        唐代:王建

        山客長須少在時,溪中放鶴洞中棋。生金有氣尋還遠(yuǎn),

        仙藥成窠見即移。莫為無家陪寺食,應(yīng)緣將米寄人炊。

        從頭石上留名去,獨向南峰問老師。

        78、送王大卿致政歸江陵

        宋代:王安石

        九卿初命亞三司,朝吏相瞻得老師。

        南闕便還新印綬,東舟只載舊書詩。

        漢庭餞客無佳句,越水歸裝有富貲。

        回首千年見疏范,共疑今事勝當(dāng)時。

        79、借宿洞門五絕

        宋代:程公許

        身是西來旦過僧,洞門一再解行滕。

        老師若許中分魯,也會漫天話葛藤。

        80、次韻法芝舉舊詩

        宋代:蘇軾

        春來何處不歸鴻,非復(fù)羸牛踏舊蹤。

        但愿老師真似月,誰家甕里不相逢。

        81、《山偈寄無聲老師》

        宋朝·吳潛

        聞師遭遇善知識,布衲時聞羅綺香。

        照管為他肯景轉(zhuǎn),投胎托舍沒思量。

        82、《用渠翁老師韻贈宮諭王槐野主翰留院·其一》

        明朝·黃廷用

        帝京春色藹繽紛,匹馬嘶嘶戀別群。

        四海情親惟共汝,幾人風(fēng)雅可如君。

        飛旌遙指秦淮樹,倚棹回看漢苑云。

        此地離心殊未已,鶯聲柳外不堪聞。

        83、《寄題大家宰玄翁何老師南野別業(yè)二首·其二》

        明朝·鄧云霄

        溪環(huán)南野似蓬瀛,卻笑平泉浪得名。

        一代人倫懸水鏡,百年行樂寄棋枰。

        籬編錦石黃花繞,棹倚銀沙白鳥迎。

        曾附公門桃李樹,一枝先濯露華清。

        84、《奉送少司空李棠翁老師之金陵·其四》

        明朝·余繼登

        昔校陪京士,曾看吳苑花。

        今參玄武部,還泛大江槎。

        世路疲行役,風(fēng)塵老歲華。

        棲筠原重望,日下看宣麻。

        85、《增江送陸老師入覲·其二》

        明朝·李孫宸

        蓬島飛來第幾山,山城如在赤城間。

        開云客自工裁錦,求令人非學(xué)駐顏。

        桃李日邊栽并倚,鶴琴天路去難攀。

        憂時鞅掌還封事,莫向飛鳧羨獨閒。

        86、《悼云泉老師》

        宋朝·釋紹曇

        奪得犀牛便跺跟,蘋洲玩月角生紋。

        翻身入海無消息,驚散沙鷗白鷺群。

        87、《七律詩贈恩師梁儲以表奪魁之志》

        明朝·唐寅

        壯心未肯逐樵漁,秦運(yùn)咸思備掃除;

        劍貴百金方折閱,玉遭三黜忽沽諸。

        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

        三策舉揚(yáng)非古賦,上天何以得吹噓?

        88、為黃龍心禪師燒香頌三首

        宋代:黃庭堅

        老師身今七十六,老師心亦七十六。

        夢中沈卻大法船,文殊頓足普賢哭。

        89、定帆亭晚眺和王老師其二

        明代:李之世

        近山浮淺黛,遠(yuǎn)水淡微波。地僻惟松菊,亭閒自薜蘿。

        桑間時引雉,池畔足籠鵝。絕壁留題處,空慚和郢歌。

        90、書國清寺清曉上人壁

        宋代:劉弇

        老師八十大僧生,頭插吳龜見壽徵。

        斸開云根作活計,隱約百尺飛觚棱。

        91、報師恩藏頭

        金朝:王哲

        言云語莫聽聞,眼味香不屬君。內(nèi)減除人我相,前無有死生分。

        圭和合憑三照,水焚燒按九雯。又武平清凈出,頭臨月弄祥云。

        92、報師恩贈眾道友

        宋代:丘處機(jī)

        神仙縹緲太虛私。世俗無由得見之。幸遇門庭開教化,臨逢齋醮莫推辭。

        93、謝師恩贈眾道友二首

        金朝:王處一

        玉陽一遇疑云斷。不落升沉絆。試問青州云侶伴。俱懷妙用,每持齋施,步步心香爨。福星空外明昭煥。應(yīng)化真無亂。寶璧瑤花通內(nèi)觀。金丹結(jié)就,紫書來詔,指日登云漢。

        94、卜算子 帶喝馬一聲

        金朝:馬鈺

        終日駕鹽車,鞭棒時時打。自嘆精神久屈沉,如病馬。怎得長游冶。伯樂相師來,見后頻嗟訝。巧計多方贖了身,得志馬。須報師恩也。

        95、《及第后謝座主》

        一從東越入西秦,十度聞鶯不見春。

        試向昆山投瓦礫,便容靈沼濯埃塵。

        悲歡暗負(fù)風(fēng)云力,感激潛生草木身。

        中夜自將形影語,古來吞炭是何人。

        96、送僧歸金山寺

        唐·許渾

        老歸江上寺,不忘舊師恩。

        駐錫逢山色,停杯見浪痕。

        97、題碧溪山禪老

        唐·方干

        師步有云隨,師情唯鶴知。

        蘿迷收術(shù)路,雪隔出溪時。

        竹狖窺沙井,巖禽停檜枝。

        由來傲卿相,臥穩(wěn)答書遲。

        98、題太公釣渭圖

        明·劉基

        璇室群酣夜,璜溪獨釣時。

        浮云看富貴,流水淡須眉。

        偶應(yīng)非熊兆,尊為帝者師。

        軒裳如固有,千載起人思。

        99、《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

        清·羅振玉

        弟子事師,敬同于父。

        習(xí)其道也,學(xué)其言語。

        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

        100、《荀子·修身》

        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

        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

        雖欲無進(jìn),得乎哉。

        感恩老師的詩句

        1、務(wù)學(xué)不如務(wù)求師!獥钚

        2、圣人無常師。——韓愈

        3、經(jīng)師易遇,人師難遇!抉R光

        4、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獏尾豁f

        5、舉世不師,故道益離。——柳宗元

        6、學(xué)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jǐn)也!填U

        7、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guān)漢卿

        8、學(xué)貴得師,亦貴得友!普

        9、為學(xué)莫重于尊師!T嗣

        10、同古之學(xué)者必嚴(yán)其師,師嚴(yán)然后道尊。——歐陽修

        11、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

        1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p>

        13、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1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15、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16、王子停鳳管,師襄掩瑤琴!畎住督鹆曷犿n侍御吹笛》

        17、蹇蹇三事,師師百僚!R照鄰《中和樂九章。歌公卿第八》

        18、靈師皇甫姓,胤胄本蟬聯(lián)!n愈《送靈師》

        19、鶴發(fā)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秾β(lián)》

        20、玉壺存冰心——冰心《冰心》

        21、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拙右住斗詈土罟G野堂種花》

        22、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嵺啤缎轮瘛

        23、北虜壞亭障,聞屯千里師!拍痢堆┲袝鴳选

        24、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鸥Α兑袄稀

        25、東宮白庶子,南寺遠(yuǎn)禪師!拙右住哆h(yuǎn)師》

        26、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鸥Α对亼压袍E五首·其二》

        27、靈師不掛懷,冒涉道轉(zhuǎn)延。——韓愈《送靈師》

        28、聞道谿陰山水好,師行一一遍經(jīng)過!獜埣端蜕鹬荨

        29、天子號仁圣,任賢如事師!拍痢堆┲袝鴳选

        30、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n愈《聽穎師彈琴》

        31、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32、偶應(yīng)非熊兆,尊為帝者師!獎⒒额}太公釣渭圖》

        33、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嵺啤缎轮瘛

        3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钌屉[《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35、師住稽亭高處寺,斜廊曲閣倚云開!獜埣端突ど剿律

      【感恩老師的古詩】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感恩老師的古詩07-16

      感恩老師的詩句古詩07-09

      關(guān)于感恩老師的古詩06-14

      關(guān)于感恩教師的古詩09-07

      感恩的古詩11-16

      表達(dá)感恩老師的古詩詞06-21

      感恩教師古詩詞08-08

      感恩教師的古詩詞09-07

      關(guān)于感恩的古詩02-14

      感恩父親的古詩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