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三年級數(shù)學《捐書活動》教學設計

      時間:2022-09-26 09:15:3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shù)學《捐書活動》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捐書活動》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shù)學《捐書活動》教學設計(通用5篇)

        三年級數(shù)學《捐書活動》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捐書活動》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加與減》的第一課。學生在二年級下冊已經(jīng)掌握了筆算三位數(shù)加減法的方法,懂得了一些運算順序,本單元的教學是對以前學過的知識的延伸!毒钑顒印肥窃诖嘶A上讓學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發(fā)展從表格中獲得信息,提出問題及估算的能力。能結(jié)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因為學生有一定的計算能力,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難點是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下冊已經(jīng)掌握了列豎式計算三位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計算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三位數(shù)連加的數(shù)目比較大,計算時容易發(fā)生錯誤,因此,本節(jié)課學生要通過探索活動熟知算理,提高計算正確率。再次培養(yǎng)學生估算意識和認真細心的計算習慣也是本節(jié)課的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發(fā)展從表格中獲得信息,提出問題及估算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體會連加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運用連加等有關(guān)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突破方法:利用學生熟知的情境,理解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估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利用學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

        教法與學法

        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讓學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時,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

        學法: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整理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口算天天練

        35+25=24+36=100+210=250+250=

        300+400=460+240=270+320=430+540=

        二、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xiàn)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在這樣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是不是感到很幸福呢?可是,你們知不知道我國還有很多的兒童因為貧困而面臨輟學,請看圖片(貧困山區(qū)的圖片),這些年齡和你們差不多的孩子,因為貧困,只能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學習,但他們依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功讀書,你們說他們這種精神值不值得我們學習?你們愿意為他們做些什么呢?(引出課題),老師吧他們捐書的情況做了個統(tǒng)計,一起來看看吧!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統(tǒng)計表。

        師說:我給大家十秒的時間仔細觀察兩張表,看看你能從中找出那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匯報。

        2、提出問題。

        師: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想說些什么?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學生匯報。

        預設:

        生1:哪個年級捐的書多一些?

        生2:三年級一共捐了多少本?

        生3:四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很好,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哪個年級捐書多一些?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與同桌交流,然后匯報。

        預設:

        生1:每個年級都有三個班,可以一個班一個班的對比,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一班多出來的書,比后比后兩個班少的書的數(shù)量多,所以三年級多。

        生2:估算一下每個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生3:三年級每個班都補成100后,尾數(shù)是17,四年級每個班都補成100后,尾數(shù)是10,所以三年級多。

        師:同學們的方法真多,如果我們算出每個年級的本書再比較就更準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你知道怎樣列式呢?

        學生嘗試列算式,交流后匯報。

        三年級:118+104+95。

        四年級:103+109+98。

        3、解決問題。

        師:觀察這兩個式子有什么特點?

        揭示課題(三位數(shù)連加),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新知識。(引出課題)

        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算式:118+104+95。

        估算。

        師:先估一估,大約有多少本?并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的?

        (設計圖意:讓學生經(jīng)歷“估”的過程,得出結(jié)果的大致范圍。)

       。2)算一算(學生獨立計算)

        師:請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法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師:有同學已經(jīng)算完了一種方法,試試你還能想到第二種方法嗎?(學生總共想到了四種方法)

       。ㄔO計意圖:鼓勵學生很據(jù)情況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

       。3)四人小組交流。

        師:請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組中介紹一下(請幾名同學代表上臺板演)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同學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樣嗎?你能看懂他們的算法嗎?

       。ㄔO計意圖: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三位數(shù)連加的計算方法進行探究,并在其中培養(yǎng)孩子的傾聽能力、合作學習能力)

        (4)全班匯報。

       。▽⒂嬎愕姆椒ò从嬎愕姆绞竭M行分類,口算、脫式的方法請板演的同學介紹。)

        師:先來看看這位同學的豎式計算,他用了幾個豎式?(2個)他是怎樣計算的?(先把前連個數(shù)相加,再把它們的和與第三個數(shù)相加。)他很巧妙的用以前的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

        師:這位同學的豎式有些不一樣,他只用了(1個)豎式,這個豎式以前可沒有學過,對比一下,這個豎式和前面豎式有什么不同?(三個數(shù)寫成一塊兒,直接三個數(shù)相加)

        教師板書:

        師:三個數(shù)相加,怎么計算?思考一下。

        師:以各位為例,有沒有同學為我們講解一下到底該怎么計算?

       。▊位上8加4等于12,12加5等于17,滿十進一……)

        師:雖然是三個數(shù)在相加,其實計算方法是一樣的。看來新的知識同樣難不倒我們。

       。ㄔO計意圖:在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觀察板演的算式,聽、說計算的過程這樣一系列的活動中,讓學生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深刻體會計算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用多種方法計算出三年級一共捐書317本,和我們的估算比較一下,是不是很接近?看來我們的估算是準確的。

       。ㄔO計意圖:計算的結(jié)果與估算的結(jié)果相比較,讓學生體會估算的必要性,也體會估算可以驗證計算的結(jié)果。)

        師:到現(xiàn)在,這道題我們解決完了嗎?對了,還應該寫答語,把問題回答完整。

        四、展示交流,內(nèi)化提升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二個問題“四年級一共捐了多少書?”

        師:用今天學習的新方法算一算吧!

        組織交流活動,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將計算的方法和過程說一說,再全班匯報。

       。ㄔO計意圖:鞏固練習連加的豎式計算。)

        師:大家現(xiàn)在能確定哪個年級捐的書多嗎?

        五、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生:學會了三位數(shù)連加的計算方法。

        三年級數(shù)學《捐書活動》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捐書活動”這一活動,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發(fā)展從表格中獲得信息,提出問題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體會連加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難點

        在交流連加算式的計算方法過程中,提倡算法多樣化。

        教學準備

        教具:小黑板、小獎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切入:

        我們小學生為“希望工程”捐書活動開始了!同學們都積極地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建設小學和民族小學這兩所學校的同學們還悄悄地比賽,他們都想為“希望工程”多做貢獻。老師把這兩所學校的捐書情況做了個統(tǒng)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捐書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吧!

        對話平臺

        玩中學

        1、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統(tǒng)計圖,學生自主觀察、討論,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

       。1)出示圖表。這里就是當年我們學校捐書情況的統(tǒng)計表。誰能告訴大家通過這張表你知道了什么?

       。2)你們能提出和加法有關(guān)的問題呢?

        A、一、二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18+104=222(本)

        B、二、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04+95=199(本)

        C、一、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18+95=213(本)

        2、想一想。

       。1)三個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2)仔細觀察這個算式,它和以前學的不太一樣。你能不能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估算。老師請大家先來估計估計,大約會有多少本?

       。4)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3、算一算。

        你們認為自己估計的準不準呢?好,請你拿出練習本,動手算一算。把你的計算方法在小組內(nèi)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3、做一做

        4、(1)后來呀,我們的兄弟學校東宇小學也發(fā)起了捐書活動,這是他們的捐書情況,估計一下,他們捐了多少本?

       。2)匯報算式,結(jié)果。

        二、學中做

        1、計算比賽,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又對又快的同學可獲得小獎品一枚。

        2、完成練一練第2、3題。

        3、完成練一練第4題。

       。1)獨立思考,什么叫買1000送100?

       。2)小組交流。

        三、課堂總結(jié)。

        課后反思:

        在本節(jié)課中,我創(chuàng)設了通過為地震災區(qū)的學生捐書的情境使學生進入到具體的環(huán)境中,并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進行估測。從學生生活實際引入,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我在教學中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這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和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知識產(chǎn)生、發(fā)展的全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知識,

        體會學習的樂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還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獻愛心的教育。

        三年級數(shù)學《捐書活動》教學設計 篇3

        一、活動目的

        為節(jié)約資源、物盡所用、建設互助和諧的校園,以營造書香校園、豐富學生讀書資源為目的,在全校師生員工中開展“共享書香,愛心傳遞”的捐書活動。

        二、活動主題

        “共享書香,愛心傳遞”

        三、參與對象

        袁莊小學二至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內(nèi)容及要求

        1、捐書范圍

        除教材與教輔書外,其他中、外文紙質(zhì)圖書兼收,類別不限、版本不限、新舊書不限。提倡捐贈縣教研室和教科室規(guī)定的必讀書目。

        2、捐書辦法

       。1)、學生以班為單位,由班主任老師組織宣傳發(fā)動和收集,填好捐書登記表,蓋上“袁莊小學愛心圖書捐贈”專用章。捐書登記表由學校復印保存。

       。2)、各班級將收集的圖書交教導處,由教導處統(tǒng)一打包,統(tǒng)一開展捐贈儀式。

       。3)、各年級捐贈的圖書由教導處按適宜閱讀年級統(tǒng)一調(diào)配,各年級各班相對平均分配。

        (4)、學生所捐贈的圖書所有權(quán)屬學校,每學年結(jié)束后由班主任根據(jù)接受捐贈目錄交還學校,下一學年再統(tǒng)一分配。

       。5)、各班級在接受捐贈后要填寫《接受捐贈目錄》,并復印上交。所接受捐贈的圖書放置于班級書柜中供學生閱讀。

        3、捐書要求

        建議每位學生至少捐一本,鼓勵多捐。

        所捐書籍要整潔干凈,不缺頁無破損。

        捐書的同學可以在扉頁上寫上一段話,向?qū)W弟學妹們提出自己的期望。

        4、捐書活動時間

        即日起至12月中旬

        5、捐贈獎勵措施

        對捐贈圖書較多的學生學校將發(fā)放愛心證書。

        6、捐贈儀式流程

        顧主任致辭

        高年級學生代表向低年級學生捐贈圖書(由六年級開始依次向下)學生代表發(fā)言

        三年級數(shù)學《捐書活動》教學設計 篇4

        設計說明

        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三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不僅具備了一定的計算能力,而且理解了三位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針對學生的知識基礎,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如下:

        1.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在教學中,當學生明確題中的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之后,教師不再過多地講解,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三位數(shù)連加的計算,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細心計算的良好品質(zhì)。

        由于三位數(shù)連加數(shù)目較大,步驟較多,有時還會遇到連續(xù)進位的情況,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同時應對這么多的問題還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不刻意追求計算速度,適時提醒學生在計算中要注意的問題,鼓勵學生耐心細致地計算,力求計算準確。幫助學生養(yǎng)成細心計算的好習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互動游戲,導入新課

        小游戲:找鄰居。

        (1)找出與下列數(shù)最接近的.幾百幾十數(shù):327,213,482,194。

        (2)找出與下列數(shù)最接近的整百數(shù):203,197,517,808。

        (找出一名男同學和一名女同學進行比賽,看誰找得又快又準,其他同學當裁判,勝利者獎勵漂亮的貼紙)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內(nèi)容就與這個游戲有關(guān)。

        設計意圖:在新課的開始做“找鄰居”的游戲,讓學生練習找與某個數(shù)最接近的幾百幾十數(shù)或整百數(shù),為新知識的學習進行預熱,為接下來的估算打好基礎。

        創(chuàng)設情境,實踐探究

        1.課件出示教材17頁情境圖,請學生獨立觀察,從圖中找出數(shù)學信息,并嘗試提出數(shù)學問題。

        師:圖中呈現(xiàn)了哪些信息?

        預設

        生1:三年級的捐書情況是:三(1)班118本,三(2)班104本,三(3)班95本。

        生2:四年級的捐書情況是:四(1)班103本,四(2)班109本,四(3)班98本。

        師: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預設

        生1: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生2:四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生3:哪個年級捐的書多一些?

        2.嘗試估算,探究估算方法。

        師:你能看出哪個年級捐的書多一些嗎?說說你的想法。

        (1)學生嘗試獨立估算,并與同伴說說自己的估算方法。

        (2)集體交流估算結(jié)果及估算方法。

        預設

        生1:我是先把相對應的班級逐一比較,再看比較后的數(shù)據(jù)。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總體來看三年級比四年級多捐了7本書。

        生2:我是把各班捐書的數(shù)量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看成幾百幾十數(shù)再相加,三年級120+100+100=320,四年級100+110+100=310,所以三年級捐的書多一些。

        過渡:剛才我們通過估算初步確定是三年級捐的書多一些,接下來我們要仔細算一算,用準確的數(shù)據(jù)來說明到底哪個年級捐的書多一些。

        3.解決問題: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1)課件出示問題,請學生嘗試獨立解答。

        師:求三年級學生一共捐書多少本,應該怎樣列算式。

        生:118+104+95。

        師:你們能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算出這個算式的得數(shù)嗎?

        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年級數(shù)學《捐書活動》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捐書活動”這一活動,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發(fā)展從表格中獲得信息,提出問題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體會連加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在交流連加算式的計算方法過程中,提倡算法多樣化。

        【教學過程】

       。ㄒ唬┣榫皠(chuàng)設

        為“希望工程”捐書活動開始了!同學們都積極地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建設小學和民族小學這兩所學校的同學們還悄悄地比賽,他們都想為“希望工程”多做貢獻。老師把這兩所學校的捐書情況做了個統(tǒng)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捐書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吧!

        出示課件,學生自主觀察、討論,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

        師:這里就是學校捐書情況的統(tǒng)計表。誰能告訴大家通過這張表你知道了什么?你們能提出和加法有關(guān)的問題呢?

        教師可以啟發(fā),例如:

        建設小學的捐書情況:

       。1)一、二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18+104=222(本)

        (2)二、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04+95=199(本)

        (3)一、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18+95=223(本)

        1、想一想:建設小學三個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2、列式:118+104+95=

        仔細觀察這個算式,它和以前學的不太一樣。你能不能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估算。老師請大家先來估計估計,大約會有多少本?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3、算一算。

        你們認為自己估計的準不準呢?好,請你拿出練習本,動手算一算。

        把你的計算方法在小組內(nèi)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ǘ┩卣箲

       。1)媽媽想買一個電飯鍋,一輛自行車和一臺收錄機,根據(jù)畫面上的信息,你來估計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錢?

       。2)如果媽媽帶1000元,想買著三樣東西,夠嗎,如果不夠,還差多少錢呢?

       。3)如果媽媽帶500元,她能買其中的哪種商品嗎?

        學生交流完成,教師巡視,各小組派代表回答問題。

        繼續(xù)完成下面的問題“買糖”。

        (三)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了什么呢?

      【三年級數(shù)學《捐書活動》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捐書活動》教學設計09-28

      捐書活動教學設計03-16

      捐書活動教學設計12-09

      捐書活動優(yōu)秀教學設計06-20

      有關(guān)《捐書活動》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06-28

      課文《捐書活動》教學設計范文07-04

      《捐書活動》教學反思11-02

      捐書活動的教學反思01-06

      捐書活動教學反思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