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列子簡介

      時間:2022-08-24 02:08:25 文學常識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列子簡介

        列子,名御寇,戰(zhàn)國前期思想家,鄭國人。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稱“圄寇”“國寇”),相傳是戰(zhàn)國前期的道家,鄭國人,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后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八篇,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從思想內(nèi)容和語言使用上來看,可能是晉人所作,是東晉人搜集有關(guān)的古代資料編成的,晉張湛注釋并作序。

        《列子》又名《沖虛經(jīng)》,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該書按章節(jié)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于事。其中有我們較為熟悉的“愚公移山”、“亡呋者”、“歧路亡羊”等。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學射》(《列子·說符》)、《紀昌學射》(《列子·湯問》)和《薛譚學謳》(《列子·湯問》)三個故事分別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領(lǐng)是從勤學苦練中得來的;知識技能是沒有盡頭的,不能只學到一點就滿足了。又如《承蜩猶掇》(《列子·黃帝》)告訴我們,曲背老人捕蟬的如神技藝源于他的勤學苦練;還有情節(jié)更離奇的《妻不識夫》(《列子·湯問》)說明一個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列子生平簡介

        列子,名御寇,戰(zhàn)國前期思想家,鄭國人。思想上崇尚虛無飄渺,生前被稱作“有道之士”。古書中有他卸風而行的記載,這是他瀟灑的一面。然而現(xiàn)實中的列子則時常處于困頓之中。《莊子》中留下了這樣的記載:子列子窮,容貌有饑色。

        但他窮得非常有骨氣。當鄭國大官員派人給他送來糧食時,他堅決地辭而不受。

        列子的來歷:列子也稱列御寇,或稱列圄寇,是戰(zhàn)國時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稓v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述列子是鄭國人,他居住在鄭國四十年,無人知其是何人。《漢書》作者認為他生活的年代早於莊子,因此《莊子》書中記載了很多關(guān)於他的傳說 。

        修道:列子之學,本於黃帝、老子為宗。相傳他曾向關(guān)尹子問道,拜壺丘子為師,後來又先後師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們的真?zhèn),而友伯昏無人。修道九年之後,他就能御風而行!妒霎愑洝分姓f,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風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歸“風穴”,風至則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呂氏春秋》說:“子列子貴虛”。他認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列子窮而面有饑色,但拒絕鄭國暴虐的執(zhí)政者子陽饋贈的糧食。其弟子嚴恢問之曰:“所有聞道者為富乎? ”列子曰:“桀紂唯輕道而重利是亡!”他認為應擺脫人世間貴賤、名利的羈絆,順應大道,淡泊名利,清靜修道。

        著作與成仙:列子著書有舊本二十篇,多寓言。劉向去其重復,存者八篇,號曰道家。道家者,秉要執(zhí)本,清虛無為,及其治身,務崇不兢,合於六經(jīng)元號列子書曰沖虛至德真經(jīng)。唐玄宗天寶年間詔封為“沖虛真人”,宋宣和加封列子號為沖虛觀妙真君。

      【列子簡介】相關(guān)文章:

      歷史典故:杞人憂天 列子01-28

      最新感恩作文列子12-16

      屈原簡介02-02

      齊白石簡介03-09

      葉圣陶簡介02-02

      朱自清簡介02-01

      李清照簡介02-01

      白求恩簡介02-01

      老子簡介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