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120個(gè)重點(diǎn)實(shí)詞例句翻譯完整版

      時(shí)間:2023-02-15 03:40:22 文學(xué)常識(shí)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120個(gè)重點(diǎn)實(shí)詞例句翻譯【完整版】

        1.愛,ài

        增加:

       。1)名詞,恩惠

        及子產(chǎn)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產(chǎn)死去,孔子聽說這件事后,流著眼淚說:“他是古代為我們留下來的恩惠啊。”

       。2)動(dòng)詞

        ①給人恩惠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史記?陳涉世家》)

        ——吳廣平素給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為他所用。

       、谙矏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韓愈《師說》)

        ——喜愛他的兒子,選擇良師教他們。

        ③吝惜,舍不得

        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齊國雖然土地狹小,但我怎么會(huì)吝惜一頭牛呢?

        增加: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六國論》)

        ——如果當(dāng)初韓、魏、楚三國各自愛惜他們的國土

       、輨(dòng)詞,通“薆”,隱蔽,躲藏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jīng)?邶風(fēng)?靜女》)

        ——躲藏起來不見面,(急得我)抓耳撓腮來回走。

        增加:

       、賽圩o(hù)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jì)深遠(yuǎn)!队|龍說趙太后》

        ——父母疼愛子女,就應(yīng)該替他們做長遠(yuǎn)打算。

       、谙矚g,愛好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阿房宮賦》

        ——秦統(tǒng)治者愛好繁華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顧念自己的家。

       、蹜z惜,同情

        愛其二毛,則如服焉。(《左傳?子魚論戰(zhàn)》)

        ——憐惜那些鬢發(fā)斑白的老人,還不如向他們投降。

        (3)形容詞,吝嗇

        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百姓都認(rèn)為您是吝嗇啊。

        2.安,ān

       。1)形容詞

       、侔卜(wěn)

        風(fēng)雨不動(dòng)安如山。(《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風(fēng)雨無憂安穩(wěn)如大山

       、诎捕,舒適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季氏將伐顓臾》)

        ——不擔(dān)憂(東西)少而擔(dān)憂分配得不均勻,不擔(dān)憂貧窮而擔(dān)憂社會(huì)不安定。

        ⑥舒適,安適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述而》)

        ——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

        增加:安全,平安

        謝莊遂安。(《馮婉貞》)——謝莊于是就安全了。

       。2)動(dòng)詞

       、蹌(dòng)詞,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左傳?曹劌論戰(zhàn)》)

        ——衣物食品使人安身立命的東西,不敢獨(dú)自占有,一定拿出來分給別人。

       、軇(dòng)詞,使……安定

        既來之,則安之(《季氏將伐顓臾》)

        ——使他們到來之后,就要使他們安定下來。

       、甙仓,安放

        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三國演義?失街亭》)

        ——離山十里的地方有王平在那里安置營地。

        增加:

       、贀嵛浚矒

        若備與彼協(xié)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jié)盟好。(《資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

        ——如果劉備和(劉表的兒子及部將)那些人同心協(xié)力,上下一致,就應(yīng)該加以撫慰,和他們結(jié)成同盟好友。

        ②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調(diào)出京城做官二年來,感到坦然安心。

       。3)疑問代詞,怎么,哪里

       、菀蓡柎~,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鴻門宴》)

        ——我對(duì)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辭呢?

        3.被 讀音一:bèi

       。1)動(dòng)詞

        ①覆蓋

        聞妻言,如被冰雪。(《促織》)

        ——聽了妻子的話,全身好像蓋上冰雪一樣。

       、诮樵~,表示被動(dòng)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誠信卻被懷疑,忠貞卻被誹謗。

       、蹌(dòng)詞,遭受,遇到

        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荊軻刺秦王》)

        ——秦王又砍擊荊軻,荊軻砍了八處。

        ④動(dòng)詞,施加,施及

        去亂而被之以治(《荀子》)——除去混亂并且加以整治。

        增加:(2)名詞,被子

        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訓(xùn)儉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譏笑您,(說您)就像公孫弘蓋布被子一樣(做假騙人)。

        讀音二:pī,通“披”

       、鄞┰谏砩匣蚺谏砩

        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史記?陳涉世家》)

        ——將軍您親身穿著堅(jiān)固的鎧甲,拿著銳利的兵器,攻打無道暴虐的秦王朝。

        ⑤披散

        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史記?屈原列傳》)

        ——屈原來到江邊,披散著頭發(fā),在水邊一邊走一邊吟詠詩句。

        4.倍,bèi

       。1)動(dòng)詞

        ①違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記?鴻門宴》)

        ——希望您詳細(xì)的(對(duì)項(xiàng)王)說明我是不敢背棄他的恩德的。

       、墼鲆

        焉用亡鄭以倍鄰(《燭之武退秦師》

        ——怎么能用使鄭國滅亡的方法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

        增加:

       、俦诚,背著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史記?淮陰侯列傳》)

        ——按照兵法,(布陣時(shí))應(yīng)當(dāng)右面靠著山陵,前方和左面靠著水澤。

       、诩颖

        雖倍賞累罰而不免于亂。(《五蠹》)

        ——即使加倍賞賜,屢次的懲罰也還是不能避免禍亂。

       。2)副詞,更加,倍加

       、讵(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dú)自一人在異地客居,每到佳節(jié)更加思念親人。

        增加:

       。3)數(shù)詞,一倍

        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孫子?謀攻》)

        ——十倍于敵就包圍他們,五倍于敵就攻打他們,一倍于敵就設(shè)法分散他們的力量。

       。4)量詞,照原數(shù)加一次

        然言其戶口,則視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

        ——可是說到那住戶和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5.本,běn

       。1)量詞

       、偃粲(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活板》)

        ——如果印幾十幾百幾千本,就非?炝。

        (2)副詞,本來

       、诔急静家拢谀详。(《出師表》)

        ——我本來是平民百姓,在南陽種地為生。

       。3)名詞

       、鄹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傳》)——父母是人的根本。

        增加:

       、俑荆A(chǔ)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齊桓晉文之事》)

        ——如果您要實(shí)行仁政的話,那么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決)呢?

       、诓菽镜母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

        ——希望樹木長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穩(wěn)固。

       、郾緲I(yè),常代指農(nóng)業(yè)

        今毆民而歸之農(nóng),皆著于本。(《論積貯疏》)

        ——如果督促(那些棄農(nóng)經(jīng)商的)百姓,叫他們回到農(nóng)業(yè)上來,都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軙,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廢。(《〈指南錄〉后序》)

        ——現(xiàn)在還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丟掉。

        ⑤本章,臣子給皇帝的奏章或書信

        是無難,別具本章,獄詞無易。(《獄中雜記》)

        ——這沒有什么困難的,另外準(zhǔn)備一份奏章,審判書的內(nèi)容并不改換。

       。4)④動(dòng)詞,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伶官傳序》

        ——還是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事跡,都由于人為的原因呢?

        6.鄙,bǐ

        (1)名詞

       、倜~,邊界,邊遠(yuǎn)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為學(xué)》)——蜀地的邊邑有兩個(gè)僧人。

       。2)動(dòng)詞

       、谝浴瓰檫吔纾ㄟ呉兀

        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稜T之武退秦師》)

        ——越過別的國家,把遙遠(yuǎn)的地方當(dāng)作自己的邊邑,您知道那是很難的。

       、茌p視,瞧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訓(xùn)儉示康》) ——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狹小。

       。3)形容詞,鄙陋,見識(shí)淺,庸俗

       、廴馐痴弑,未能遠(yuǎn)謀。(《曹劌論戰(zhàn)》)

        ——那些做官的人見識(shí)短淺,不能深謀遠(yuǎn)慮。

        7.兵,bīng

       。1)名詞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過秦論》)

        ——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們聚集到咸陽。

        ②軍隊(duì)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想不給,又擔(dān)心秦國軍隊(duì)來攻打。

        ③戰(zhàn)爭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論積貯疏》)

        ——戰(zhàn)爭、旱災(zāi)相繼而來,社會(huì)的財(cái)富極其缺乏。

        增加:

       、偈勘

        未幾,敵兵果舁炮至。(《馮婉貞》) ——不久,敵兵果真抬著炮來了

       、趹(zhàn)略戰(zhàn)術(shù),用兵策略

        故上兵伐謀。(《謀攻》)——所以最好的用兵策略是攻破對(duì)方的計(jì)謀。

       。2)動(dòng)詞

        ④侵略

        無歲不受兵(《十八史略》)——沒有那一年不受到侵略

       、輨(dòng)詞,用兵器殺人

        左右欲兵人(《史記》)——武王身邊的隨從人員要?dú)⒌羲麄儭?/p>

        8.病,bìng

       。1)名詞

       、僦夭

        君之病在腸胃。(《扁鵲見蔡桓公》)

        ——您的病在腸胃之中。

        增加:

       、鼙撞,缺點(diǎn)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訓(xùn)儉示康》)

        ——人們都笑話我固執(zhí),不大方,我不認(rèn)為是毛病。

       。2)動(dòng)詞

        ②使……成病態(tài)

        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病梅館記》)

        ——以把梅弄成奇形怪狀,弄成病態(tài)作為職業(yè)來求取錢財(cái)。

       、輷(dān)心,憂慮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

        ——君子只擔(dān)心自己無能,不擔(dān)心別人不了解自己。

        增加:

       、偕

        今而后我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耶?(《祭妹文》)

        ——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讓我從哪里去叫你呢?

        ②責(zé)備,羞辱

        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訓(xùn)儉示康》)

        ——古人把儉樸認(rèn)為是美德,今人卻因?yàn)閮樸而譏笑羞辱人家。

        (3)形容詞

       、劾Э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如果我不做這個(gè)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增加:疲勞

        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揠苗助長》)

        ——今天我太累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

        9.察,chá

        (1)動(dòng)詞

       、倏辞宄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齊桓晉文之事》)

        ——視力足以看清楚秋天野獸身上毫毛的細(xì)梢,卻看不見成車的柴草。

       、诹私猓宄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辦。

       、劭疾旌蠹右酝扑]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陳情表》)

        ——先前一個(gè)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薦我為孝廉。

        增加:

       、儆^察,仔細(xì)看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我)慢慢地觀察它,就(發(fā)現(xiàn))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縫。

       、谠攲,考察

        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赤壁之戰(zhàn)》)

        ——?jiǎng)偛趴疾毂娙说淖h論,完全是想要損害您的。

       。2)形容詞,精明

       、芩燎鍎t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東方朔《答客難》)

        ——水清澈到了極點(diǎn),就沒有魚了;人精明到了極點(diǎn),就沒有朋友。

        10.朝

        讀音一:cháo

       。1)名詞

       、倜~,朝廷

        于是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

       、诿~,朝代,指整個(gè)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顧頻煩天下計(jì),兩朝開濟(jì)老臣心。(杜甫《蜀相》)

        ——當(dāng)年劉備三顧茅廬,多次向諸葛亮詢問天下大計(jì),輔助兩代君主,足見老臣心意。

       。2)動(dòng)詞

       、艹,朝拜

        相如每朝時(shí),常稱病。(《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每當(dāng)上朝時(shí),常常假托有。ㄕ(qǐng)假)。

       、莅菰L

        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記》)

        ——臨邛縣縣令(王吉)裝出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每天都去拜見司馬相如。

        讀音二:zhāo

       、勖~,早晨

        有時(shí)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三峽》)

        ——有的時(shí)候,早上從白帝城出發(fā),晚上就能到達(dá)江陵。

        11.曾

        讀音一:céng

       、俑痹~,表時(shí)間的過去,曾經(jīng),已經(jīng),才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好,那里的風(fēng)景我過去曾經(jīng)很熟悉。

       、鄹痹~,竟然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竟然連寡婦和弱小的小孩子都尚且不如。

        增加:表意外,竟然,居然,簡直

        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可是侯生竟然沒有一句話送我。

        讀音二:曾zēng

        ②動(dòng)詞,通“增”,增加

        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用來使他的內(nèi)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jiān)忍,增長他的才干。

        增加:

        ①名詞,指與自己隔著兩代的親屬

        高曾之時(shí),隙地未盡辟。(《治平篇》)

        ——高祖曾祖的時(shí)代,空閑的土地還沒有完全開墾出來。

        12.乘

        讀音一:chéng

       。1)動(dòng)詞

       、倜爸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冒著風(fēng)雪,來到泰安。

       、軕{恃、依仗

        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宋書·宗愨傳》)

        ——希望駕著大風(fēng),刮散綿延萬里的巨浪。

       、葸B接,一個(gè)接一個(gè)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論積貯疏》)

        ——兵災(zāi)旱災(zāi)一個(gè)接一個(gè)到來,天下的財(cái)富極度匱乏。

        增加:

        ①動(dòng)詞,chéng,駕,坐

        獨(dú)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石鐘山記》)

        ——獨(dú)自和蘇邁坐著小船來到絕壁之下。

       、趧(dòng)詞,chéng,升,登

        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fēng)。(《涉江》)

        ——登上鄂渚回頭望啊,在秋冬的寒風(fēng)中嘆息。

       。2)介詞,趁著,憑借

       、谝蚶吮悖赘钐煜,分裂山河。(《過秦論》)

        ——憑借著這種有利的形勢,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劃分諸侯的山河。

        讀音二:shèng

       。1)名詞,一車四馬的總稱

        ③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過秦論》)

        ——然而秦國憑借著很小的一塊土地,取得了擁有萬乘兵車的國勢。

        增加:

       。2)量詞,輛

        乃請(qǐng)賓客,約車騎百余乘。(《信陵君竊符救趙》)

        ——就約請(qǐng)賓客,準(zhǔn)備一百多輛兵車。

       。3)數(shù)詞,四

        以乘韋先,牛二十犒師。(《殽之戰(zhàn)》)

        ——先用四張熟牛皮做禮物,又送上十二頭牛來慰勞秦軍。

        13.誠,chéng

       。1)名詞,誠心,誠意

        ①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真誠的心意所感動(dòng),便派夸娥氏的兩個(gè)兒子背走了這兩座山。

       。2)副詞,表肯定,確實(shí),的確

        ②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我確實(shí)知道自己(長得)不如徐公漂亮。

       。3)連詞,表假設(shè)推論,果真,如果

       、壅\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duì)》)

        ——如果能這樣,那么,霸業(yè)就可以成功,漢室就可以中興了。

        14.除,chú

       。1)名詞

        ①臺(tái)階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朱子家訓(xùn)》)

        ——天剛亮就起來,打掃庭堂院落。

        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蘇武傳》)

        ——跟隨皇帝到了雍棫陽宮,扶著御輦下臺(tái)階。

        (2)動(dòng)詞

       、诒皇诼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后序》)

        ——我被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使。

       、廴サ,除去。

        當(dāng)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

        ——(您)應(yīng)當(dāng)在天下縱橫馳騁,替漢朝除去佞賊臣

        15.辭,cí

       。1)動(dòng)詞

       、俑鎰e,辭別

        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

        ——現(xiàn)在出來,沒有告辭,怎么辦呢?

       、谟(jì)較,講究

        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行大禮的人不必計(jì)較小的謙讓。

       、弁妻o,不接受

        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信陵君竊符救趙》)

        ——如姬想為公子出力,就是獻(xiàn)出生命也不會(huì)推辭。

       、芸趯(shí)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左傳》)

        要加罪于人,難道還沒有借口嗎?

       。2)名詞

        ⑤托辭,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

        ——君子厭惡那些不說自己想要得到卻要為自己找借口的人。

        增加:

       、倜~,訴訟的供詞

        獄辭無謀故者,經(jīng)秋審入矜疑,即免死。(《獄中雜記》)

        ——訟詞中沒有寫明是預(yù)謀殺人或故意殺人的,經(jīng)過秋審歸入“矜疑”一類,就可以免去死罪。

       、诿~,言辭,文辭

        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可是侯生竟然沒有一句話送我。

       、勖

        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赤壁之戰(zhàn)》)

        ——近來奉了皇帝的命令討伐有罪的人,軍旗向南一指,劉琮就投降了。

       、芤环N文體

        且攜所著書及詩文辭稿本數(shù)冊(cè),家書一篋托焉。(《譚嗣同》)

        ——并且?guī)碜约核珜懙臅驮娢霓o賦的稿件數(shù)冊(cè),一小箱家信托付給我。

        16.從

        讀音一:cóng

        ①動(dòng)詞,跟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狼》)

        ——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了下來,另一只狼仍然跟隨在后面。

        ②動(dòng)詞,依順,聽從

        臣從其計(jì),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聽從了他的計(jì)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

       、蹌(dòng)詞,參與,參加

        弟走從軍阿姨死。(《琵琶行》)

        ——弟弟參軍走了,養(yǎng)母也死去了。

        ④動(dòng)詞,依傍,緊挨著

        樊噲從良坐。《鴻門宴》) ——樊噲緊挨著張良坐下。

        ⑤介詞,由,自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

        ——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讀音二:zòng

       、廾~,通“縱”,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縱的盟約

        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過秦論》)

        ——于是合縱的盟約被破壞了,(六國)又爭著割地賄賂秦國。

        增加:

        ①名詞,zòng,指堂房親屬。

        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畢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們得到。

        17.殆,dài

       。1)形容詞

        ①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只學(xué)習(xí)不思考就會(huì)迷惑,只思考而不學(xué)習(xí)就會(huì)精神疲倦。

        增加:

        危險(xiǎn)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莊子?秋水》)

        ——我如果不是來到了您的門前,就危險(xiǎn)了。

       。2)副詞

        ②表測度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石鐘山記》)

        ——酈道元的所見所聞,大概和我一樣。

       、郾砑s略,幾乎,接近,差不多

        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燕國趙國處在其他國家?guī)缀醣磺叵麥绻饬说臅r(shí)候

        18.當(dāng)

        讀音一:dāng

       。1)動(dòng)詞

       、賰烧呦嗟

        募有能捕之者,當(dāng)其租入。(《捕蛇者說》)

        ——招募能捕到這種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頂他應(yīng)交的租稅。

       、诘钟,抵擋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dāng)項(xiàng)王乎。(《鴻門宴》)

        ——估計(jì)您的軍隊(duì)能夠抵擋得住項(xiàng)王的軍隊(duì)嗎?

       、壅紦(jù),把守

        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人莫開。(《蜀道難》)

        ——一個(gè)人把守關(guān)口,一萬個(gè)人也攻不下來。

       、芘袥Q,判罪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dāng)斬。(《陳涉世家》)

        ——你們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錯(cuò)過了期限,錯(cuò)過期限就會(huì)被判處殺頭的罪。

        增加:

        ①動(dòng)詞,主持,執(zhí)掌

        北邀當(dāng)國者相見。(《〈指南錄〉后序》)

        ——元軍邀請(qǐng)主持國政的人相見。

       、趧(dòng)詞,應(yīng)當(dāng)

        諸將吏敢復(fù)有言當(dāng)迎操者,與此案同。(《赤壁之戰(zhàn)》)

        ——各位將軍官吏如有再敢說應(yīng)當(dāng)投降曹操的,就和這個(gè)書案一樣。

       。2)介詞

        ⑤表處所,對(duì)著,面對(duì)

        當(dāng)窗理云鬢,對(duì)鏡貼花黃。(《木蘭辭》)

        ——面對(duì)窗戶梳理頭發(fā),照著鏡子在額頭貼上花黃。

       、薇頃r(shí)間,值,在,正在

        當(dāng)是時(shí)也,商君佐之。(《過秦論》)

        ——在這個(gè)時(shí)候,有商鞅輔佐他。

       。3)副詞

        ⑦表必然,必定,一定

        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

        ——過不了多久我一定回來,回來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⑧表時(shí)間的未來,將,將要

        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師表》)

        ——今天將要遠(yuǎn)離了,面對(duì)表章落淚,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么了。

        讀音二:dàng

       。1)動(dòng)詞

       、俜

        惴惴恐不當(dāng)意。(《促織》)

        ——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縣官的)心意。

       、诋(dāng)作

        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戰(zhàn)國策?齊策》)

        ——晚些吃飯,(粗茶淡飯)也可以當(dāng)作肉食;從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當(dāng)成坐車。

       。2)形容詞,適宜,恰當(dāng)

        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dāng)。(《采草藥》)

        ——按照古法采草藥,多在二月和八月,這很不恰當(dāng)。

        19.道,dào

        (1)名詞

       、俚缆

        有狼當(dāng)?shù),人立而啼。(《中山狼傳》?/p>

        ——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間,像人一樣直立著嚎叫。

       、陲L(fēng)尚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稁熣f》

        ——從師的風(fēng)尚已經(jīng)很久不能流傳了。

       、鬯枷,學(xué)說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送東陽馬生序》)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xué)說。

       、艿览恚(guī)律

        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罚

        ——我所喜歡的是(事物的)規(guī)律。

        加:好的政治措施和局面

        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將軍您親身穿著堅(jiān)固的鎧甲,拿著銳利的兵器,攻打無道暴虐的秦王朝。

       。2)動(dòng)詞

       、萑〉

        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從酈山下來,取道芷陽從小路行走。

        ⑥說,講

        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

        ——哪里講得完呢?

        加:走路,趕路

        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戰(zhàn)》)

        ——聽說曹操已經(jīng)向荊州(進(jìn)軍了),就日夜加速趕路。

       、呙~,途徑,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此五者,知?jiǎng)僦酪。(《謀攻》)

        ——這五條,是預(yù)知?jiǎng)倮姆椒ā?/p>

        增加:

       、俸玫恼未胧┖途置

        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將軍您親身穿著堅(jiān)固的鎧甲,拿著銳利的兵器,攻打無道暴虐的秦王朝。

       、谕ā皩(dǎo)”,引導(dǎo),疏導(dǎo)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貨殖列傳序》)

        ——所以(對(duì)于人民),最好的辦法是順其自然發(fā)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勢引導(dǎo)他們。

       、圩呗罚s路

        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戰(zhàn)》)

        ——聽說曹操已經(jīng)向荊州(進(jìn)軍了),就日夜加速趕路。

        20.得,dé

       。1)名詞

       、傩牡,體會(huì)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游褒禪山記》)

        ——古人對(duì)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的觀察,往往有心得。

        增加:收獲

        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一之得。(《促織》)

        ——不如自己前去尋找,希望能有萬一的收獲。

        (2)動(dòng)詞

       、谌〉,獲得

        趙惠文王時(shí),得楚和氏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在趙惠文王時(shí),(趙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

        ③具備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勸學(xué)》)

        ——積累善行,成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

       、苣軌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xiàng)羽相見。(《鴻門宴》)

        ——沛公的軍隊(duì)駐扎在霸上,沒能和項(xiàng)羽相見。

       、萃ā暗隆,感恩

        為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歟?(《魚我所欲也》)

        ——是為了所認(rèn)識(shí)的窮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嗎?

        增加:完成

        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詠田家》)

        ——醫(yī)治完了眼前的創(chuàng)傷,卻挖掉了心上的肉。

       。3)形容詞

       、迣(duì),正確

        此言得之。(《六國論》)

        ——這句話說對(duì)了。

        增加:得意

        意氣揚(yáng)揚(yáng),甚自得也。(《史記?管晏列傳》)

        ——(晏子的車夫)趾高氣揚(yáng),很得意的樣子。

       、吒痹~,必須、應(yīng)該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而欓T宴》)

        ——你替我把他叫進(jìn)來,我應(yīng)該像對(duì)待兄長一樣對(duì)待他。

        21.度

        讀音一:dù

       。1)名詞

        ①計(jì)量長短的標(biāo)準(zhǔn)

        寧信度,無自信也。(《鄭人買履》)

        ——寧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②制度,法度

        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過秦論》)

        ——對(duì)內(nèi)設(shè)立法令制度,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③氣度,常態(tài)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

        ——事情發(fā)生得突然,沒有料到,(群臣)全都失去了原有的氣度。

        增加:限度

        生之有時(shí)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論積貯疏》)

        ——生產(chǎn)是有季節(jié)的,而使用卻沒有限度,那么物資一定會(huì)很快耗盡。

        (2)動(dòng)詞

       、苓^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涼州詞》)

        ——春風(fēng)吹不過玉門關(guān)。

        ⑦譜寫,創(chuàng)制(歌曲)

        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揚(yáng)州慢》)

        ——我內(nèi)心感到悲愴,感慨揚(yáng)州的今昔變化,于是自己創(chuàng)制了這首曲子。

       。3)量詞,次,回,個(gè)

        ⑥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

        ——在崔九的堂前也有幾次聽到你的樂曲。

        讀音二:dúo

       。1)動(dòng)詞

       、萃茰y,估計(jì)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估計(jì)我到了軍中,你再進(jìn)去。

        增加:丈量,計(jì)算

        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治平篇》)

        ——就算是計(jì)算著肚子分配吃的,計(jì)算著身量分配住處,我也能知道那是一定不夠用的了。

        22.非,fēi

       。1)形容詞,不對(duì)的,錯(cuò)誤的

       、賹(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

        ——實(shí)際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遠(yuǎn),已經(jīng)覺悟到如今退隱是正確的,而以前的做法錯(cuò)了。

       。2)動(dòng)詞

       、谟迷谂袛嗑渲,相當(dāng)于“不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人不是生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呢?

       、蹮o,沒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yuǎn)。(《勸學(xué)》)

        ——站在高處招手,臂膀沒有加長,但遠(yuǎn)處的人也能看得見。

       、茏I評(píng),責(zé)難,認(rèn)為不對(duì)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劉開《問說》)

        ——認(rèn)為自己正確,別人不對(duì),這是世俗的通病。

        增加:譏評(píng),責(zé)難,認(rèn)為不對(duì)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劉開《問說》)

        ——認(rèn)為自己正確,別人不對(duì),這是世俗的通病。

       。3)副詞

       、莩耍

        非劉豫州莫可以當(dāng)曹操者。(《赤壁之戰(zhàn)》)

        ——除了劉備以外,沒有可以抵擋曹操的人了。

        增加:多用在敘述句、描寫句中,相當(dāng)于“不”

        汝非徒身當(dāng)服行,當(dāng)以訓(xùn)汝子孫,使知前輩風(fēng)俗云。(《訓(xùn)儉示康》)

        ——你不僅自己應(yīng)當(dāng)履行節(jié)儉,還應(yīng)當(dāng)用這個(gè)道理教育你的子孫,讓他們知道前輩的風(fēng)俗啊。

        23.復(fù),fù

        (1)動(dòng)詞

       、倩謴(fù)

        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師說》)

        ——從師的風(fēng)尚不能恢復(fù),(由這里)就可以知道了。

        增加:

       、倩貋

        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左傳?僖公四年》)

        ——昭王遠(yuǎn)行南方卻沒有回來。

       、诨卮

        不敢出一言以復(fù)。(《送東陽馬生序》)

        ——不敢說一句話來回答。

        ③報(bào)復(fù)

       。ㄎ閱T)謂申包胥曰:“我必復(fù)楚國!保ā蹲髠?定公四年》)

        ——伍員對(duì)申包胥說:“我一定要報(bào)復(fù)楚國!

       、芡ā案病,遮蓋,蓋上

        復(fù)之以掌,虛若無物。(《促織》)

        ——用手掌把它蓋住,覺得手心里空空的,好像沒有什么東西。

       。2)形容詞

        ②夾層的,雙層的。

        紅羅復(fù)斗帳,四角垂香囊。(《孔雀東南飛》)

        ——用紅羅做的雙層的床帳,四個(gè)角上都掛著香囊。

        ③繁復(fù),重復(fù)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山水一重一重的出現(xiàn),前面似乎無路可走了,可是走過柳樹茂密,山花鮮艷的地方,意外的又看到一個(gè)村莊。

        (3)副詞,再,又,還

       、軡O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漁人對(duì)這件事十分驚奇,再繼續(xù)往前走,想要窮盡那桃花林。

        24.負(fù),fù

       。1)動(dòng)詞

       、僖员齿d物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的誠心所感動(dòng),命令夸娥氏的兩個(gè)兒子背走了這兩座山。

       、趽(dān)負(fù),擔(dān)當(dāng)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衡量這兩個(gè)辦法,寧可答應(yīng)下來,讓秦承擔(dān)理虧(的責(zé)任)。

       、壅淌

        秦貪,負(fù)其強(qiáng),以空言求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國貪心,倚仗它的強(qiáng)盛,用空話來求取(我們的)寶玉。

       、芄钾(fù),對(duì)不起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實(shí)在害怕被您欺騙而辜負(fù)了趙國。

        ⑤背棄,違背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fù)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估計(jì)秦王雖然實(shí)行了齋戒,也一定會(huì)背棄盟約,不補(bǔ)償給趙國城池。

       、薷采w

        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

        ——青蒼色的山峰上覆蓋著白雪,像明亮的蠟燭一樣,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呦碛

        久負(fù)盛名——負(fù):承受,承擔(dān),引申為享有。長時(shí)期地享有好的名聲。

       。2)名詞,失敗

        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fù)。(《謀攻》)

        ——不了解對(duì)方,卻了解自己,勝。ǖ膸茁剩└髡家话搿

        25.蓋

        讀音一:gài

       。1)名詞

        ①車蓋

        今已亭亭如蓋矣。(《項(xiàng)脊軒志》)

        ——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得高高的,(枝葉茂盛),像車蓋一樣了。

       、谄魑锏纳w子

        合蓋隆起,形似酒尊。(《張衡傳》)

        ——蓋子高高的鼓起來,形狀像酒樽一樣。

       。2)動(dòng)詞

        ③遮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歌》)

        ——天像個(gè)帳篷,遮蓋著大地。

       、迍龠^,壓倒

        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赤壁之戰(zhàn)》)

        ——?jiǎng)涫菨h朝王室的后代,杰出的才能超過了當(dāng)世之人。

        (3)副詞

       、鼙砜隙ㄅ袛啵瓉硎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裝打瞌睡,原來是為了誘敵。

        ⑦表推測性判斷,大概

        未幾,敵兵果舁(yú)炮至,蓋五六百人也。(《馮婉貞》)

        ——不久,敵軍果然抬著炮來了,大概有五六百人。

        (4)語氣詞,用在句首,不譯

       、嗌w儒者所爭,猶在于名實(shí)。(《答司馬諫議書》)

        ——我們讀書人所要爭論的,特別是在“名稱”(概念、理論)與“實(shí)際”是否符合上。

        增加: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說》)

        ——一年之中冒死亡的危險(xiǎn)只有兩次而已。

        讀音二:hé

       、菀蓡柎~,通“盍”,何,怎么

        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罚

        ——技藝怎么(精湛)到了這種地步?

        26.故,gù

       。1)名詞

       、倬壒剩

        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

        ——打勝了這一仗后,莊公問這次取勝的原因。

       、谂f交,老朋友

        君安與項(xiàng)伯有故?(《鴻門宴》)

        ——你怎么和項(xiàng)伯有老交情?

        增加:事故,變故

        鄉(xiāng)園多故,不能不動(dòng)客子之愁。(《報(bào)劉一丈書》)

        ——家鄉(xiāng)多有變故,不能不使客居在外的游子擔(dān)憂。

        (2)形容詞

       、叟f有的,原來的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赤壁懷古》)

        ——那西邊的舊營壘,人們說是三國時(shí)周瑜(大敗曹操)的赤壁。

       、芩ダ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

        ——弟弟參軍走了,養(yǎng)母也死去了。時(shí)光一天一天的流逝,我的容顏也衰老了。

       。3)副詞

        ⑤過去,從前

        軒東故嘗為廚。(《項(xiàng)脊軒志》)

        ——(項(xiàng)脊)軒的東面曾經(jīng)做過廚房。

        增加:

        ①故意,特意

        公子往,數(shù)請(qǐng)之,朱亥故不復(fù)謝。(《信陵君竊符救趙》)

        ——公子多次前往問候,朱亥卻故意不肯回拜答謝。

       、谌匀、仍舊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戰(zhàn)》)

        ——逐級(jí)提升仍然少不了當(dāng)個(gè)州郡的長官。

       、郾緛

        此物故非西產(chǎn)。(《促織》)

        ——這種東西本來不是山西特產(chǎn)。

       。4)連詞,所以

       、薰誓臼芾K則直。(《勸學(xué)》)

        ——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就會(huì)更直。

        27.固,gù

       。1)動(dòng)詞

       、賵(jiān)守,安守

        秦?cái)?shù)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zhàn)。(《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軍多次打敗趙國的軍隊(duì),趙軍堅(jiān)守營寨不肯出戰(zhàn)。

       、揿柟蹋捕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xiǎn)。(《天時(shí)不如地利》)

        ——鞏固國防不必靠山河的險(xiǎn)要。

       。2)形容詞

       、诠虉(zhí),頑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

        ——你的思想這樣頑固,頑固到不能通達(dá)事理的程度。

       、蹐(jiān)決,堅(jiān)持

        藺相如固止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堅(jiān)決制止他們。

        增加:堅(jiān)固

        荊州與國鄰接,江山險(xiǎn)固。(《赤壁之戰(zhàn)》)

        ——荊州和我國鄰近接壤,江山險(xiǎn)要堅(jiān)固。

       。3)名詞,險(xiǎn)要的地勢

       、萸匦⒐珦(jù)殽函之固。(《過秦論》)

        ——秦孝公占據(jù)著殽山和函谷關(guān)的險(xiǎn)要地勢。

       。4)副詞

       、鼙肀緛,原來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要早。

       、弑泶_然,確實(shí),實(shí)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記》)

        ——這實(shí)在是百世難得的際遇!

        增加:表讓步,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報(bào)任安書》)

        ——人固然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死得比鴻毛還輕。

        28.顧,gù

        (1)動(dòng)詞

       、倩仡^,回頭看

        相如顧召趙御史曰。(《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回頭召來趙國的御史說。

       、诳赐菰L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

       、蓐P(guān)心

        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赤壁之戰(zhàn)》)

        ——子布、元表眾人各自關(guān)心自己的妻子兒女。

        ⑥顧慮,考慮

        但欲求死,不復(fù)顧利害。(《〈指南錄〉后序》)

        ——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考慮利害。

        增加:

       、倏赐菰L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

        ②照顧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碩鼠》)

        ——多年來我供養(yǎng)你,你卻一點(diǎn)也不肯把我照顧。

       。2)連詞

       、郾磙D(zhuǎn)折,只,只是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不知計(jì)所出耳。(《荊軻刺秦王》)

        ——我每當(dāng)想到這些,常常痛徹骨髓,只是想不出好的辦法來。

       。3)副詞

       、鼙矸磫,反而,難道

        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xué)》)

        ——一個(gè)人立志求學(xué),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gè)窮和尚嗎?

        29.歸,guī

       。1)動(dòng)詞

       、倥映黾

        后五年,吾妻來歸。(《項(xiàng)脊軒志》)

        ——此后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了。

        ②返回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回國以后,趙王認(rèn)為他是個(gè)賢能的大夫,封他做了上卿。

        ③歸還

        城不入,臣請(qǐng)完璧歸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如果十五座城不能歸入趙國,請(qǐng)?jiān)试S我把寶玉完好的歸還給趙國。

       、軞w屬,歸依

        江表英豪咸歸附之。(《赤壁之戰(zhàn)》)

        ——江南的英雄豪杰都?xì)w附到他那里。

       、莩黾夼踊啬锛沂∮H

        吾妻歸寧(《項(xiàng)脊軒志》)

        ——我的妻子回娘家省親。

        增加:歸到一處,匯聚

        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赤壁之戰(zhàn)》)

        ——各位英雄豪杰都仰慕他,好像江河匯聚到大海一樣。

        30.國,guó

        名詞

        ①諸侯國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六國論》)

        ——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毛病出在賄賂秦國上。

        ②國都,京城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岳陽樓記》)

        ——登上這座樓,就會(huì)有一種遠(yuǎn)離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別人說壞話,滿眼蕭條,感傷到了極點(diǎn)而悲憤的情緒。

        ③地區(qū),地域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碩鼠》)

        ——我發(fā)誓要離開你,去到那歡樂的地方。

       、車

        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嗎?

        增加:國家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

        ——如果不幸出現(xiàn)方圓兩三千里的旱災(zāi),國家用什么來救濟(jì)他們?

        31.過,guò

        (1)動(dòng)詞

       、僮哌^,經(jīng)過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雷霆忽然震響,原來是宮車經(jīng)過。

       、诘剑瑏淼

        一日,大母過余。(《項(xiàng)脊軒志》)

        ——有一天,祖母來到我的書房。

       、鄯赣羞^錯(cuò)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犯了錯(cuò)誤能夠改正,是沒有比這再大的好事了。

       、茇(zé)備

        聞大王有意督過之。(《鴻門宴》)

        ——聽說您想要責(zé)怪他。

        增加:

        ①勝過,超過

        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促織》)

        ——一出門,穿著輕暖的皮衣,騎著高頭大馬,超過了世代做官的人家。

        ②拜訪,探望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騎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我有一個(gè)朋友在市井屠戶之中,想要委屈您的車馬去拜訪他。

       。2)名詞,過失,過錯(cuò)

       、菥硬⿲W(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xué)》)

        ——君子廣泛的學(xué)習(xí),并且每天對(duì)照檢查反省自己,就會(huì)智慧通達(dá),行為沒有過錯(cuò)了。

        或: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這是我的過錯(cuò)。

       。3)副詞,過分,過于

       、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因?yàn)槟抢锏沫h(huán)境過于凄清,不宜久留,于是寫了這篇文章就離去了。

        32.何

        讀音一:hé

        (1)代詞

       、偈裁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您來的時(shí)候帶了什么?

       、谠趺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您漂亮極了,徐公怎么能趕得上您呢?

        ③哪里,什么地方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您現(xiàn)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

        增加:

        (2)副詞,多么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海》)

        ——水面多么浩大,山岳島嶼高高地聳立在水邊。

       。3)助詞,即今“啊”字

        隱隱何甸甸,俱會(huì)大道口。(《孔雀東南飛》)

        ——車聲隱隱甸甸的響啊,兩人相會(huì)在大道口。

        讀音二:hè

        動(dòng)詞,背、扛

        爾牧來思,何蓑何笠。(《詩經(jīng)?小雅?無羊》)

        ——你的牧人來了,披著蓑衣,戴著斗笠。

        33.恨,hèn

       。1)名詞,怨恨

       、偬扉L地久有時(shí)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

        ——天地雖然長久,但總有到盡頭的時(shí)候,唯有這永別的怨恨,卻是綿延不斷,永遠(yuǎn)沒有斷絕的一天。

       。2)動(dòng)詞

        ②遺憾

        先帝在時(shí),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先帝活著的時(shí)候,每當(dāng)和我談到這件事,沒有不對(duì)桓帝、靈帝(失政)表示嘆息遺憾的。

       、墼购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fù)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您前去(送死)我卻沒有送您,因此知道您會(huì)怨恨我而回來。

        34.胡,hú

       。1)名詞

       、俟糯褐肝鞑亢捅辈康母魃贁(shù)民族,秦漢時(shí)多指匈奴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bào)怨。(《過秦論》)

        ——匈奴人不敢南下來牧馬,六國的士民也不敢拿起弓箭來報(bào)仇。

        增加:獸類頷下的垂肉

        狼跋其胡,載疐(zhì)其尾。(《詩經(jīng)?豳風(fēng)?狼跋》)

        ——老狼前進(jìn)踩下巴,老狼后退絆尾巴

       。2)代詞

       、跒槭裁矗趺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辭》)

        ——回去吧!家中的田園都要荒蕪了,為什么還不回去?

        增加:什么

        卒然邊境有急,數(shù)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論積貯疏》)

        ——突然邊境發(fā)生緊急情況,數(shù)千百萬的士兵,國家用什么發(fā)給他們糧餉呢?

        35.患huàn

        (1)動(dòng)詞

       、贀(dān)憂,憂慮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想要不給,卻又擔(dān)心秦兵到來。

       、軈捄

        趙宣子驟諫,公患之。(《國語》)

        ——趙盾(宣子)又多次勸諫,使晉靈公感到厭恨

        增加:

       、偕

        時(shí)有患瘧疾者(《晉書》)

        ——當(dāng)時(shí)有患瘧疾病的人。

       、趹n慮,擔(dān)心

        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六國論》)

        ——所以,秦國很想得到的,諸侯很擔(dān)憂的,本來就不在于作戰(zhàn)阿。

       、畚: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孫子 謀攻》)

        ——國君對(duì)軍隊(duì)的危害有三種

       。2)名詞

       、趹n患,禍害

        馬超、韓遂尚在關(guān)西,為操后患。(《赤壁之戰(zhàn)》)

        ——馬超、韓遂還在函谷關(guān)以西,成為曹操的后患。

        ③諱忌

        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zhàn)》)

        ——這幾點(diǎn)都是用兵的大忌諱啊,可是曹操卻都貿(mào)然去做了。

        增加:

       、俚満Γ瑸(zāi)禍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傳序》

        ——禍患常常是由一點(diǎn)一滴極小的錯(cuò)誤積累而釀成的,縱使是聰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種愛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結(jié)果陷于困窮。

        36.或,huò

       。1)代詞,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

       、倩蛟唬骸傲鶉,率賂秦耶?”(《六國論》)

        ——有人說:“六國交互滅亡,都是由于賄賂秦國嗎?”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國也》)

        ——有的跑了一百步之后停下來,有的跑了五十步之后停下來。

       。2)副詞

       、谝苍S,或許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夢游天姥吟留別》)

        ——吳越一帶的人說起的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或許能夠看見。

        增加:有時(shí)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送東陽馬生序》)

        ——有時(shí)遇到他發(fā)怒斥責(zé),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禮節(jié)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回復(fù)他。

       。3)連詞,如果,假如

        ③或王命急宣,有時(shí)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水經(jīng)注?三峽》)

        ——如果遇到皇帝有緊急命令宣召,有時(shí)早上從白帝城出發(fā),晚上就到了江陵。

        37.疾,jí

       。1)名詞

        ①病,指常病,輕病

        寡人無疾。(《扁鵲見蔡桓公》)

        ——我沒有病。

        ⑤痛苦,疾苦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

        ——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們的疾苦。

        增加:毛病,缺點(diǎn)

        必為有竊疾矣。(《公輸》)

        ——一定是有偷竊的毛病了。

        (2)動(dòng)詞

       、诙始,通“嫉”

        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孫臏》)

        ——孫臏到了(魏國),龐涓怕他比自己有才能,妒忌他。

       、尥葱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屈原列傳》)

        ——屈原痛心懷王視聽不明。

        增加:

        ①患疾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五人墓碑記》)

        ——他們之中患病而死,死去默默無聞,不值一提的人也太多了。

        ②痛恨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齊桓晉文之事》)

        ——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國君的人,都想跑到您這里來申訴。

       、蹍拹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

        ——君子厭惡那些不說自己想要得到卻要為自己找借口的人。

       。3)形容詞

       、奂彼,快捷

        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三峽》)

        ——即使乘著快馬駕著風(fēng)也不如他快。

       、軓(qiáng),猛烈

        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ā秳駥W(xué)》)

        ——順風(fēng)呼喊,聲音沒有加大,別人卻能聽得更清楚。

        38.及,jí

       。1)動(dòng)詞

       、俦鹊蒙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您漂亮極了,徐公哪里趕得上您呢?

       、莸鹊

        及其所之既倦(《蘭亭集序》)

        增加:

       、僮汾s上

        懷王悔,追張儀,不及。(《屈原列傳》)

        ——懷王后悔了,(派人)追趕張儀,沒有追上。

       、诘,到達(dá)

        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遇之。(《殽之戰(zhàn)》)

        ——到來滑國,鄭國的商人弦高將要到周去做買賣,遇到了他們。

       、凵婕

        此其近者禍及身,遠(yuǎn)者及其子孫。(《觸龍說趙太后》)

        ——這些人當(dāng)中離得近的禍及自身,隔得遠(yuǎn)的禍害就會(huì)落到他的子孫身上。

        (2)連詞,表并列,和,與

        ②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荊軻刺秦王》)

        ——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賓客們,都穿著白色的衣服,戴著白色的帽子來送他。

       。3)介詞

        ③和,同,跟

        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和楚國人在泓地作戰(zhàn)。

       、艹弥畷r(shí)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觸龍說趙太后》)

        ——卻不趁著現(xiàn)在讓他為國立功。

        39.即,jí

       。1)動(dòng)詞

       、倏拷

        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詩經(jīng)?氓》)

        ——(其實(shí))不是來換絲,而是到我這里來商量(婚事)。

        ②登上(帝位)

        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書?蘇武傳》)

        ——昭帝登上帝位數(shù)年之后,匈奴同漢朝和親。

        (2)副詞

       、郾頃r(shí)間的相連,相當(dāng)于“立即”“就”“就要”

        項(xiàng)伯即入見沛公。(《鴻門宴》)

        ——項(xiàng)伯立刻進(jìn)去會(huì)見沛公。

        增加:

        副詞,加強(qiáng)肯定作用,相當(dāng)于“就是”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親,那么,希望能分給我一碗肉羹。

       。3)介詞,表時(shí)間、地點(diǎn),相當(dāng)于“當(dāng)”“就在”

       、茼(xiàng)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

        ——項(xiàng)王當(dāng)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

        增加:

       。3)連詞

        ①表假設(shè)。相當(dāng)于“如果”“假設(shè)”。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

        ——如果不幸遇到方圓二三千里的旱災(zāi),國家用什么來救急?

       、诒碜尣剑喈(dāng)于“即使”“縱使”“就算是”

        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織》)

        ——就算是捉到了兩三只(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規(guī)格。

        40.既,jì

       。1)副詞

       、俦頃r(shí)間的過去或動(dòng)作的完成。已經(jīng),……以后。

        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過秦論》)

        ——始皇死去之后,他的余威還震懾著遠(yuǎn)方異地。

       、郾頃r(shí)間或行為承接,“不久”“一會(huì)兒”“后來”,有時(shí)“既而”連用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祭十二郎文》)

        ——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伶仃,我倆沒有一天分開過。

       、郾矸秶!叭薄岸肌

        肴核既盡,杯盤狼藉。(蘇軾《赤壁賦》)

        ——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盤子亂七八糟的放著。

        增加:

       。2)連詞

       、偌热

        既來之,則安之。(《季氏將伐顓臾》)

        ——既然讓他們來了,就要讓他們安心。

       、诩取摇取帧,表兩種情況同時(shí)存在

        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謀攻》)

        ——三軍既迷惑又懷疑,那么諸侯進(jìn)攻的災(zāi)難就到了。

       。3)動(dòng)詞,完了,盡

        ③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韓愈《進(jìn)學(xué)解》)

        ——話沒有說完,在學(xué)生中就有人笑著說:“先生欺騙我!”

        41.假

        讀音一:jiǎ

       。1)動(dòng)詞

       、俳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因此人們多把書借給我。

       、趹{借,借助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xué)》)

        ——君子本性并不是和別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③寬容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荊軻刺秦王》)

        ——希望您稍微寬容他一點(diǎn),讓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增加:給予

        漢人未可假大兵權(quán)。(《譚嗣同》)

        ——對(duì)漢族人不能交給太大的兵權(quán)。

       。2)形容詞

       、芴摷,假裝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裝打瞌睡,原來是為了誘敵。

        增加:非正式的,代理的

        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項(xiàng)羽本紀(jì)》)

        ——就和一起共同推舉項(xiàng)羽做代理上將軍。

        讀音二:jià

       。3)名詞,假期

       、莞袈劥俗儯蚯蠹贂簹w。(《孔雀東南飛》)

        ——府吏聽說了這個(gè)變化,就請(qǐng)假暫時(shí)回家。

        (4)連詞,相當(dāng)于“如果”“假如”,多“假使”“假令”連用

        ⑥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報(bào)任安書》)

        ——假使我犯法被殺,如同九牛少了一毛,和螻蟻死去有什么兩樣?

        42.間

        讀音一:jiān

        (1)名詞

       、倨陂g

        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

        ——在危難期間接受了任命。

        增加:

       、匍T縫,夾縫

        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史記?管晏列傳》)

        ——他車夫的妻子從門縫偷偷的看她丈夫。

        ②中間

        驅(qū)中國士眾遠(yuǎn)涉江湖之間。(《赤壁之戰(zhàn)》)

        ——驅(qū)使中原的士兵遠(yuǎn)途跋涉,來到這江湖沼澤之間。

       。2)量詞,房屋的最小單位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怎樣才能得到千萬間寬大的房子,把天下的貧寒之士都遮蔽起來,讓他們都露出笑顏?

        讀音二:jiàn

        (1)名詞

       、诳障

        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庖丁解!罚

        ——那關(guān)節(jié)有空隙,而刀刃卻沒有厚度。

        ③(不多)時(shí)間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見蔡桓公》)

        ——扁鵲見到蔡桓公,站立了一會(huì)兒時(shí)間。

        增加:機(jī)會(huì)

        至京口,得間奔真州。(《〈指南錄〉后序》)

        ——到了京口,找到機(jī)會(huì)逃奔真州。

        (2)動(dòng)詞

       、軈⑴c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

        ——打仗是那些做高官得厚祿的人來策劃的,你又何必參與其中呢?

       、蓍g隔,隔斷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

        ——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同鄉(xiāng)們來到了這個(gè)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斷絕了聯(lián)系。

       、鄪A雜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中間夾雜著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增加:離間

        讒人間之,可謂窮矣。(《屈原列傳》)

        ——讒佞小人離間他們,可以說是處境十分困難了。

       。3)副詞

        ⑥表時(shí)間,有時(shí),偶然

        數(shù)月之后,時(shí)時(shí)而間進(jìn)。(《鄒忌諷齊王納諫》)

        ——幾個(gè)月之后,時(shí)不時(shí)有人偶爾提意見。

       、弑頎顟B(tài),從小路

        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從驪山下來,取道芷陽抄小路行走。

        增加:表情態(tài),秘密地,悄悄地

        侯生乃屏人間語曰。(《信陵君竊符救趙》)

        ——侯生就屏退眾人,悄悄地對(duì)信陵君說。

        43.見

        讀音一:jiàn

       。1)動(dòng)詞

       、倏匆,看到

        我見相如,必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②會(huì)見

        項(xiàng)伯即入見沛公。(《鴻門宴》)

        ——項(xiàng)伯立刻進(jìn)去會(huì)見沛公。

       、壑]見,拜見

        曹劌請(qǐng)見。(《曹劌論戰(zhàn)》)

        ——曹劌請(qǐng)求謁見(莊公)。

       、苷僖姡右

        秦王坐章臺(tái)見相如。(《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王坐在章臺(tái)宮召見藺相如。

       。2)名詞

        ⑤看見的東西

        入之愈深,其進(jìn)愈難,而其見愈奇。(《游褒禪山記》)

        ——進(jìn)入的越深,前進(jìn)就越困難,見到的景色也就越奇特。

       。3)代詞,放在動(dòng)詞前,表示對(duì)自己有所動(dòng)作

       、蘧热粢婁洠痪猛齺。(《孔雀東南飛》)

        ——你既然這樣惦記著我,就希望你不久前來(接我)。

        增加:見識(shí),見解

        汝真女子之見。(《失街亭》)

        ——你真是女人的見識(shí)。

       。4)介詞,表被動(dòng),相當(dāng)于“被”

        ⑦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想(把寶玉)給秦國,恐怕得不到秦國補(bǔ)償?shù)某浅,白白地被欺騙。

        讀音二:xiàn

       、鄤(dòng)詞,表現(xiàn)、出現(xiàn)、顯露

        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微風(fēng)吹過,牧草低下身子,顯露出草地上的牛羊。

        增加:動(dòng)詞,引見,使……見

        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荷蓧丈人》)

        ——?dú)㈦u做飯給他吃,并讓自己的兩個(gè)兒子來見他。

        44.解

        讀音一:jiě

       。1)動(dòng)詞

       、倨书_,特指解剖動(dòng)物的肢體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庖丁替文惠君解剖牛。

       、诮忉,解答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老師,是用來傳播道理,講授學(xué)業(yè),解答疑難的。

        ③理解、解決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說》)

        ——有了疑難問題不向老師請(qǐng)教,那些疑難問題最終也不能解決。

       、芙饩龋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bào)將軍之仇者,何如?(《荊軻刺秦王》)

        ——如果有這樣一句話,既可以解除燕國的災(zāi)禍,又可以報(bào)您的仇,(您將)怎么樣?

        增加:

       、俳忾_,脫去

        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病梅館記》)

        ——?dú)У裟切┡枳,(把梅)全都埋到地里,解掉那些綁縛的棕繩。

       、诜珠_

        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促織》)

        ——那小伙子非常驚駭,急忙把它們分開,使它們停了下來。

        讀音二:xiè

        ⑤動(dòng)詞,緩和,消減

        太后之色少解。(《觸龍說趙太后》)

        ——太后(憤怒的)神色稍微緩和了一些。

        45.就,jiù

        動(dòng)詞

       、仝,赴

        臣之欺大王之罪當(dāng)誅,臣請(qǐng)就湯鑊。(《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過應(yīng)該處死,請(qǐng)讓我走到湯鍋里去。(意即“請(qǐng)讓我受湯鑊之刑”)

       、诳拷,接近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xué)》)

        ——所以木料用墨線量過就能使它更直,金屬的刀劍放到磨石上去磨就會(huì)鋒利。

       、凵希ㄜ嚒⒙罚

        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荊軻刺秦王》)

        ——荊軻于是上車離去,始終沒有回頭。

       、芨叭

        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張衡傳》)

        ——被推舉為孝廉沒有去,連續(xù)被官府征召也沒有到任。

        ⑤擔(dān)任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將伐顓臾》)

        ——能施展才能就擔(dān)任職務(wù),不能施展才能就退下來。

        增加:

       、俪删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信陵君竊符救趙》)

        ——可是我想要成就您禮賢下士的名聲,所以讓您的車馬長久的停留在市井中。

       、谕瓿,成功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板》)

        ——交替著使用它,很快就可以完成。

        46.舉,jǔ

       、倥e行,施行

        今亡亦死,舉大計(jì)亦死。(《陳涉世家》)

        ——現(xiàn)在逃跑是死罪,舉行起義也是死罪。

       、诠タ耍碱I(lǐng)

        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

        ——陳勝吳廣的一聲喊叫,函谷關(guān)就被攻下來了。

       、弁扑],選拔

        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張衡傳》)

        ——被推舉為孝廉沒有去,連續(xù)被官府征召也沒有到任。

        ④升起

        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jìn)。(《赤壁之戰(zhàn)》)

        ——在江中升起船帆,其余的船按照次序一同前進(jìn)。

       、弈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赤壁之戰(zhàn)》)

        ——我不能拿著全吳的土地,十萬軍隊(duì),去被別人控制。

       、吲e出,列出

        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屈原列傳》)

        ——列舉的事例雖然淺近,但含義卻十分深遠(yuǎn)。

        增加:

       、倥e起,抬起

        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齊桓晉文之事》)

        ——我的力量足以舉起三千斤重的東西,卻舉不起一根羽毛。

       、谂e出,提出

        聊舉數(shù)人以訓(xùn)汝。(《訓(xùn)儉示康》)

        ——姑且列舉幾人來教訓(xùn)你。

       。2)形容詞

        ⑤盡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

        ——?dú)⑷宋┛植荒軞⒈M,對(duì)人用刑惟恐不能用盡酷刑。

        增加:

       、偃,合

        大喜,籠歸,舉家慶賀。(《促織》)

        ——非常高興,用籠子裝回來,全家慶賀。

        (3)名詞,舉動(dòng)

        榮祿密謀,全在天津閱兵之舉。(《譚嗣同》)

        ——榮祿的密謀,全在于天津閱兵的舉動(dòng)。

        47.絕,jué

        (1)動(dòng)詞

       、贁嘟^

        則請(qǐng)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就請(qǐng)?jiān)试S我立太子為王,來斷絕秦國要挾趙國的野心。

       、跈M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xué)》)

        ——借助舟船的,不是善于游泳,卻能橫渡江河。

        ③停,止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口技》)

        ——忽然聽見醒木一拍,各種聲音全都停止了。

        增加:

        絕交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赤壁之戰(zhàn)》)

        ——如果能夠憑借江東的軍隊(duì)同中原的曹操相對(duì)抗,不如及早和他絕交。

       。2)形容詞

       、芨艚^的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率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同鄉(xiāng)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

        增加:

        ①達(dá)到極點(diǎn)

        以為妙絕。(《口技》)

        ——認(rèn)為(這段口技)妙到了極點(diǎn)。

        ②陡峭的

        獨(dú)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石鐘山記》)

        ——獨(dú)自和兒子蘇邁坐著小船來到這陡峭的巖壁之下。

        (3)副詞

       、莺,非常

        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

        ——佛印很像彌勒佛。

        增加:

        副詞,全然

        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促織》)

        ——心力、眼力、耳力都用盡了,蟋蟀的蹤跡和聲音全都沒有。

        48.堪,kān

        動(dòng)詞

       、賱偃

        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孔雀東南飛》)

        ——連作一個(gè)小官吏的妻子都不能勝任,怎能跟縣令的公子相配。

        ②能夠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不能回想,在敵人的祠堂前面,祭祀的香火旺盛,非常熱鬧。

        ③經(jīng)得起,受得住

        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孔雀東南飛》)

        ——我既然擔(dān)當(dāng)不了(您家的)使喚,白白留著也沒有什么用。

        增加:經(jīng)得起,受得住

        而境界危惡,層見錯(cuò)出,非人世所堪。(《〈指南錄〉后序》)

        ——可是處境是那樣危急險(xiǎn)惡,一個(gè)接一個(gè)出現(xiàn),就不是在人世間所能忍受的了。

        49.克,kè

        動(dòng)詞

       、賾(zhàn)勝,攻下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殽之戰(zhàn)》)

        ——攻打它又攻不下來,包圍它又沒有后續(xù)部隊(duì),我們還是回去吧。

       、谀軌

        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戰(zhàn)》)

        ——如果這件事能夠圓滿成功,那么天下的格局就可以定下來了。

       、劭酥疲s束

        克已復(fù)禮。(《論語》)

        ——克制自己,恢復(fù)周禮。

        增加:

       、俪晒,完成

        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納之而未克。(《中山狼傳》)

        ——前邊怕踩到狼下巴上的垂肉,后面又怕壓到狼的尾巴,裝了幾次都沒有成功。

        ②通“刻”,刀刻,雕刻

        更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史記?李斯列傳》)

        ——更改器物上的雕刻,統(tǒng)一度量衡和書奏文牘的格式。

        50.類,lèi

        (1)名詞

       、俜N類

        世間溝壑中水鑿之處,皆有植土龕巖,亦此類耳。(《雁蕩山》)

        ——世上的溝壑等水流沖刷的地方,都有直立的土層或上部凹陷的巖石,也是這一類情況罷了。

        ②事例

        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屈原列傳》)

        ——列舉的事例雖然淺近,但含義卻十分深遠(yuǎn)。

       。2)動(dòng)詞

       、垲愃,相似

        中繪殿閣,類蘭若。(《促織》))

        ——中間畫的宮殿樓閣一類的東西,很像是寺廟。

        ④類推

        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墨子?公輸》)

        ——你堅(jiān)持道義,不肯殺少數(shù)人,卻要去殺許多人,不能算是懂得類推事理。

        51.憐,lián

       。1)動(dòng)詞

       、侔z,同情

        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dú)不憐公子姊耶?(《信陵君竊符救趙》)

        ——您縱然輕視我趙勝,拋棄我,使我投降秦國,難道你就不憐惜你的姐姐嗎?

       、趷鄞

        項(xiàng)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陳涉世家》)

        ——項(xiàng)燕做為楚國的將軍,多次立功,愛護(hù)士兵,楚國人愛戴他。

        ③疼愛,愛惜

        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觸龍說趙太后》)

        ——男人也疼愛他的小兒子嗎?

        52.彌,mí

       。1)副詞,更加,越發(fā)

        ①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六國論》)

        ——奉送的越多,侵犯得就越厲害。

       。2)動(dòng)詞,滿,遍

        夜雪初霽,薺麥彌望。(《揚(yáng)州慢》)

        ——一夜的大雪剛剛停止,滿眼都是薺菜和野麥。

        53.莫,mò

       。1)代詞

       、?zèng)]有(誰)

        非劉豫州莫可以當(dāng)曹操者。(《赤壁之戰(zhàn)》)

        ——除了劉備沒有誰能夠抵擋曹操的。

        ②沒有(什么)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魚我所欲也》)

        ——假如人想要得到的沒有什么比生存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使人生存下去的方法有什么不能使用的呢?

       。2)副詞

       、郾矸穸,不

        成倉猝莫知所救,頓足失色。(《促織》)

        ——成名在倉促之間不知用什么辦法來解救,跺著腳,急得變了臉色。

        ④表禁止,不要

        愿早定大計(jì),莫用眾人之議也。(《赤壁之戰(zhàn)》)

        ——希望及早確定對(duì)策,不要采納那些人的意見。

        增加:

       、俦頊y度,或許

        其事體莫須有。(《宋史?岳飛傳》)

        ——那些事情或許有吧?

        (3)名詞,通“暮”,晚上(“暮”的本字)

       、谥聊乖旅鳎(dú)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石鐘山記》)

        ——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獨(dú)自和兒子蘇邁坐著小船來到這陡峭的巖壁之下。

        54.乃,nǎi

       。1)代詞,你(們),你(們)的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意愿。

       。2)副詞

        ②表承接,就、便、即

        好雨知時(shí)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道時(shí)令,到春天就會(huì)來臨。

       、郾頃r(shí)間間隔之長,才,再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估計(jì)我到了軍營之中,你再進(jìn)去(見項(xiàng)王)。

       、鼙矸秶,只,僅僅

        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到了東城,(項(xiàng)羽身邊)僅剩了二十八名騎兵。

        ⑥表意外,竟然,卻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求之,自以為得其實(shí)。(《石鐘山記》)

        ——可是那些見識(shí)淺薄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擊(的方法)來尋找(石鐘山得名之由),自以為找到了它的真實(shí)原因。

        (3)連詞,表承接,于是,就

        ⑤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曹劌論戰(zhàn)》)

        ——曹劌說:“那些做官的人見識(shí)短淺,不能深謀遠(yuǎn)慮!本瓦M(jìn)入宮廷去見莊公。

        (4)動(dòng)詞,表判斷,相當(dāng)于“是”

        ⑦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應(yīng)當(dāng)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蘇。

        增加: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齊桓晉文之事》)

        ——沒關(guān)系,這是仁政之道啊。

        55.內(nèi)

        讀音一:nèi

       。1)名詞

       、倮锩

        少時(shí),簾內(nèi)擲一紙出。(《促織》)

        ——不多會(huì)兒,簾子里面扔出一張紙。

       、趦(nèi)部,常指國內(nèi)、朝廷內(nèi)

        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過秦論》)

        ——內(nèi)部訂立法令制度,致力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增加:

       、倩蕦m,宮內(nèi)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nèi)法,……不敢會(huì)友。(《訓(xùn)儉示康》)

        ——近來士大夫家庭,就如果不是按照宮內(nèi)方法制造出來的,……不敢約會(huì)親友。

       、趦(nèi)心

        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nèi)懷猶豫之計(jì)。(《赤壁之戰(zhàn)》)

        ——現(xiàn)在您表面上假托服從的名義,內(nèi)心卻懷著猶豫不決的打算。

        讀音二:nà,通“納”

        動(dòng)詞

       、圩屵M(jìn)

        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鴻門宴》)

        ——把守住函谷關(guān),不要讓諸侯進(jìn)來。

        增加:

        ①放進(jìn)

        內(nèi)狼于囊。(《中山狼傳》)

        ——把狼放進(jìn)口袋里。

       、诮蛹{,收容

        亡走趙,趙不內(nèi)。(《屈原列傳》)

        ——(懷王)逃到了趙國,趙國不肯收容他。

        ③交納

        百姓內(nèi)粟千石,拜爵一級(jí)。(《史記》)

        ——老百姓繳納一千石糧食,就授官一級(jí)。

        56.期

        讀音一:qī

       。1)名詞

       、傧薅ɑ蚣s定的時(shí)間

        會(huì)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陳涉世家》)

        ——趕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jì)已經(jīng)耽誤了約定的期限。

        增加:

        日期,時(shí)候

        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梅花嶺記》)

        ——誰是到時(shí)候幫助我成就(殉國)大節(jié)的人?

        (2)動(dòng)詞

       、诩s定

        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fā)!保ā秾O臏》)

        ——約定說:“晚上看到(樹下)點(diǎn)起火就一齊放箭!

        增加:

        ①約會(huì)

        與老人期,何后也?(《留侯世家》)

        ——和老年人約會(huì),為什么落在后面?

        ②期望,希望

        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铘。(《察今》)

        ——好的寶劍是指望用它砍斷東西,不是指望他一定是鏌铘劍。

        讀音二:jī

       、勖~。一周年,一整月。

        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滿一年之后,即使有想要進(jìn)諫的,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57.奇

        讀音一:qí

        (1)形容詞

       、倨嫣,罕見

        其進(jìn)愈難,而其見愈奇。(《游褒禪山記》)

        ——前進(jìn)越是困難,見到的景物也越發(fā)奇特。

        ②特殊,不平常的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六國論》)

        ——拿事奉秦國的心思來禮待天下有特殊才能的人。

       、勖篮玫,合宜的

        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孔雀東南飛》)

        ——現(xiàn)在如果違背了他的情意,恐怕這件事不太合適。

        增加:

       、僬滟F的,稀奇的

        里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yǎng)之……居為奇貨。(《促織》)

        ——鄉(xiāng)里那些游手好閑的年輕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籠子把它們養(yǎng)起來,當(dāng)作珍奇的貨物儲(chǔ)存起來。

       、诔鋈艘饬系模ù胧ㄓ(jì)謀)

        若兵來則出奇兵擊之。(《失街亭》)

        ——如果魏軍到來,我們就派出他們意料不到的軍隊(duì)來攻打它。

       。2)動(dòng)詞

       、苷J(rèn)為出眾

        大將軍鄧騭奇其才。(《張衡傳》)

        ——大將軍鄧騭認(rèn)為他才能出眾。

        增加:

        驚異

        每聞琴瑟之聲,則應(yīng)節(jié)而舞,益奇之。(《促織》)

        ——每當(dāng)聽到彈奏琴瑟的聲音,就會(huì)按照節(jié)拍跳舞,(宮里的人)更加感到驚異了。

        讀音二:jī

       。1)數(shù)詞,表單數(shù)、零數(shù)或余數(shù)

        ⑤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船從頭到尾大約八分多一點(diǎn),高約兩個(gè)米粒左右。

        增加:

       。2)形容詞,命運(yùn)不好,運(yùn)氣不好,!皵(shù)奇”連用

        以為李廣老,數(shù)奇,毋令當(dāng)單于。(《史記?李將軍列傳》)

        ——認(rèn)為李廣老了,命運(yùn)不好,不叫他與匈奴的單于對(duì)敵。

        58.遷,qiān

        動(dòng)詞

       、僬{(diào)動(dòng)官職,一般指升官

        安帝雅聞衡善術(shù)學(xué),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張衡傳》)

        ——安帝素常聽說張衡擅長術(shù)數(shù)之學(xué),派公車特意召請(qǐng),任命他做郎中,后來又提升為太史令。

       、谟袝r(shí)也指降職

        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琵琶行(并序)》)

        ——被此人的話所觸動(dòng),這天晚上才有了被貶官的感覺。

       、鄯胖,征發(fā)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過秦論》)

        ——然而陳涉是以破甕做窗戶,用草繩拴門軸的窮人家的孩子,是農(nóng)村中耕田為生的人,又是被征發(fā)戍邊的人。

        增加:

        改變,改動(dòng)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齊國人沒有賄賂秦國,結(jié)果還是在五國之后政權(quán)易主,為什么呢?

        59.請(qǐng),qǐng

       。1)動(dòng)詞

       、僬(qǐng)求。請(qǐng)人做某事。

        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qǐng)奏瑟。(《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聽說趙王喜歡音樂,請(qǐng)你彈瑟吧。

       、谡(qǐng)人允許自己做某事

        老嫗力雖衰,請(qǐng)從吏夜歸。(《石壕吏》)

        ——我老太婆雖然年老力衰了,還是請(qǐng)?jiān)试S我跟你們連夜回去。

        增加:

       、僦]見,問候

        公子聞之,往請(qǐng),欲厚遺之,不肯受。(《信陵君竊符救趙》)

        ——公子聽說這個(gè)人,就前去問候他,想要送他厚禮,他不肯接受。

       、谘(qǐng),約請(qǐng)

        乃請(qǐng)賓客,約車騎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軍。(《信陵君竊符救趙》)

        ——就邀請(qǐng)門客,準(zhǔn)備了百余輛兵車,想率領(lǐng)著門客前去與秦軍拼命。

       、壅(qǐng)教,請(qǐng)示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qǐng)于朝。(《五人墓碑記》)

        ——之后又以蘇州百姓作亂為名向朝廷請(qǐng)示。

       、苷f情

        文嬴請(qǐng)三帥。(《殽之戰(zhàn)》)

        ——文嬴為三個(gè)被俘的秦軍將領(lǐng)說情。

       。2)副詞,表示尊敬,不翻譯

        ③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qǐng)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五步之內(nèi),我要用我頸上的血濺在您的身上。

        60.窮,qióng

       。1)形容詞

        ①不得志,不顯貴

        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滕王閣序》)

        ——在不得志的時(shí)候,則更加堅(jiān)強(qiáng),不放棄自己高遠(yuǎn)的志向。

       、谪毨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歟?(《魚我所欲也》)

        ——(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供養(yǎng),所認(rèn)識(shí)的窮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嗎?

        ④處境困難,環(huán)境險(xiǎn)惡

        窮餓無聊,追購又急。(《〈指南錄〉后序》)

        ——處境險(xiǎn)惡,饑餓無所依靠,敵人懸賞追捕的又很緊迫。

       。2)動(dòng)詞

       、蹖さ奖M頭

        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又向前走,想要走到那桃花林的盡頭。

        增加:

        終了,窮盡,用盡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病梅館記》)

        ——用盡我畢生的時(shí)光來治療病梅啊!

        61.去,qù

       。1)動(dòng)詞

       、匐x開

        欲呼張良與俱去。(《鴻門宴》)

        ——想要叫張良和他一同離開。

       、诒硎緞(dòng)作行為的趨向

        舞榭歌臺(tái),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那舞榭歌臺(tái)等昔日的繁華景象和英雄業(yè)績?nèi)急伙L(fēng)雨吹打掉了。

        增加:

        ①距離

        去北軍二里余,同時(shí)發(fā)火。(《赤壁之戰(zhàn)》)

        ——距離曹軍二里多時(shí),同時(shí)點(diǎn)起火來。

       、诔,去掉

        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

        ——替漢室除去壞人。

       、矍巴健

        僧富者不能去,而貧者至焉。(《為學(xué)》)

        ——富和尚不能前往,窮和尚卻到了那里。

       。2)形容詞,過去的

       、畚覐娜ツ贽o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琵琶行》)

        ——我自從去年離開京城,被貶官到潯陽,疾病纏身。

        62.勸,quàn

        動(dòng)詞

       、賱衩,勉勵(lì)

        舉世而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遙游》)

        ——所有當(dāng)代的人稱譽(yù)他也不會(huì)更受到鼓勵(lì),所有當(dāng)代的人責(zé)難他也不會(huì)更感到沮喪。

        增加:

        果行,國人皆勸。(《勾踐滅吳》)

        ——正式出征的那一天,國內(nèi)的百姓都互相勉勵(lì)。

       、趧裾f,勸告

        時(shí)周瑜受使至番陽,肅勸權(quán)召瑜還。(《赤壁之戰(zhàn)》)

        ——當(dāng)時(shí)周瑜接受使命到番陽去了,魯肅勸孫權(quán)召周瑜回來。

        63.卻,què

       。1)動(dòng)詞

       、偻

        相如因持壁卻立。(《廉頗涵相如列傳》)

        ——于是藺相如拿著寶玉退后站立。

       、诨仡^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回頭看妻子兒女的憂愁都到哪里去了?隨手卷起詩書,大家都高興得像要瘋了。

       、苁雇,擊退

        后秦?fù)糈w者再,李牧連卻之。(《六國論》)

        ——后來秦國又兩次進(jìn)攻趙國,李牧連續(xù)打退了他們。

        增加:

        ①去掉,消除

        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聶夷中《傷田家》)

        ——醫(yī)治了眼前的病痛,挖掉了心上的肉。

       、诰芙^,排斥

        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諫逐客書》)

        ——作王的不排斥百姓,所以能成就他的功業(yè)。

       。2)副詞,表將要重復(fù)或繼續(xù)。還,再

       、酆萎(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shí)。(李商隱《夜雨寄北》)

        ——什么時(shí)候能夠(和你)一同坐在西窗下,剪燭夜話,再說說巴山夜雨時(shí)的情景。

       。2)連詞

       、荼磙D(zhuǎn)折,但是,可是,只是

        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司空?qǐng)D《漫書五首》)

        ——漸行漸遠(yuǎn),逢人交談,口音越來越不同。這時(shí)又聽到一聲鶯啼,恰似家鄉(xiāng)山中鳥鳴,備感親切,只是這時(shí)又怨恨鶯聲不該勾起自己的鄉(xiāng)思。

        增加: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旅次朔方》)

        ——沒有來由的再次渡過了桑干河,卻又希望并州就是自己的故鄉(xiāng)。

        64.如,rú

        (1)動(dòng)詞

       、偃缤,好像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桃花源記》)

        ——(桃花源中的)男女穿著都和外面人一樣。

       、诩,趕上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鴻門宴》)

        ——沛公默然了,說:“本來就趕不上他啊。”

       、尥,到……去

        沛公起如廁(《鴻門宴》)

        ——沛公起身上廁所。

       。2)連詞

       、郾砑僭O(shè),假如,如果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您如果知道這個(gè)道理,就不要指望您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鼙磉x擇,或者

        宗廟之事,如會(huì)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遇到祭祀,或者諸侯會(huì)盟,我愿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gè)小小的司儀。

        (3)助詞,形容詞詞尾

       、菥右话l(fā),躍如也。(《孟子?盡心》)

        ——君子拉開弓不放箭,作出躍躍欲試的樣子。

        65.若,ruò

       。1)動(dòng)詞

       、偌埃鹊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徐公不如您這么漂亮啊。

        增加:

        像,好像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齊桓晉文之事》)

        ——像我這樣的人,可以使百姓安定嗎?

        (2)代詞

       、诒淼诙朔Q,相當(dāng)于“你”“你們”;作定語時(shí)則譯為“你的”。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不然的話,你們這些人都要被他俘虜。

       、圻B詞,表假設(shè),“如果”、“假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zhàn)》)

        ——如果用東吳的人馬與中原國家來抗衡。

        增加:若止印二三本,未為簡易。(《活板》)

        ——如果只印兩三本,不算簡單易行。

        增加;

        表近指,“這”“這樣”“如此”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憑這樣的做法,去追求您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想爬上樹去逮魚一樣。

        66.善,shàn

        (1)形容詞

       、俸玫模屏嫉

        咨諏善道,察納雅言。(《出師表》)

        ——征求詢問好的道理,考察采納正確的意見。

       、谟押玫,親善的

        不如因而善遇之。(《鴻門宴》)

        ——不如借這個(gè)機(jī)會(huì)好好的對(duì)待他。

        (2)名詞

       、酆萌耍檬,好的行為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勸學(xué)》)

        ——積累善行,成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

        增加:

        好的方法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謀攻》)

        ——不必作戰(zhàn)就使對(duì)方的軍隊(duì)屈服,這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辦法。

       。3)動(dòng)詞

       、芙缓茫H善

        楚左尹項(xiàng)伯者,項(xiàng)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

        ——楚軍的左尹項(xiàng)伯,是項(xiàng)羽的叔父,一向與留侯張良交好。

       、蓍L于,善于,擅長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京城里有(一個(gè))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拮龊,處理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工匠想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使他的工具鋒利。

        ⑦喜歡,羨慕

        善乃物之得時(shí),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

        ——羨慕世間萬物遇到了大好時(shí)節(jié),感嘆我的生命已經(jīng)快要走到盡頭。

        ⑧通“繕”,修治,引申為擦拭

        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罚

        ——因此感到心滿意足,把刀子擦拭干凈,收藏起來。

        增加:

       。4)表示應(yīng)答之詞

        王曰:“善!”(《鄒忌諷齊王納諫》)

        ——齊威王說:“很好!”

        67,少

        讀音一:shǎo

       。1)動(dòng)詞

       、偃鄙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遙想在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shí)候,每個(gè)人身上都插上茱萸,卻少了我一個(gè)人。

        增加:

       、傧鳒p,減少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賈誼《治安策》)

        ——想要使天下政治安定,不如多封一些諸侯國,以削弱他們的力量。

        ②瞧不起,輕視

        議者以此少之。(《晉書?陳壽傳》)

        ——評(píng)論的人因此瞧不起他。

       。2)名詞

        ②少數(shù)人

        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

        ——你堅(jiān)持道義,不肯殺少數(shù)人,卻要去殺許多人,不能算是懂得類推事理。

        增加:

        形容詞,數(shù)量少,不多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cái)產(chǎn)何得不蹶?(《論積貯疏》)

        ——生產(chǎn)(糧食)的人很少,而浪費(fèi)(糧食)的人卻很多,天下的財(cái)產(chǎn)怎能不枯竭呢?

        讀音二:shào

       。1)名詞

       、矍嗄,少年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蘭亭集序》)

        ——眾多名流賢者都來到這里,老老少少全聚集在一起。

       。2)形容詞

       、苣晟,年輕

        衡少善屬文。(《張衡傳》)

        ——張衡年輕的時(shí)候就善于寫文章。

       、蒿@于左右素習(xí)知蘇秦,皆少之。(《史記·蘇秦列傳》)

        ——顯王身邊的人向來了解知道蘇秦,都覺得他太年輕,沒什么才能。

        增加:

        小

        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觸龍說趙太后》)

        ——我的兒子舒祺,年齡最小,沒有出息。

        讀音三:shāo

        副詞,表程度,稍微,略微

        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五人墓碑記》)

        ——被砍下的首級(jí)掛在城門上,臉色一點(diǎn)也沒有改變。

        73.適

        讀音一:shì

       。1)動(dòng)詞

       、倥映黾

        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孔雀東南飛》)

        ——(我們這)貧賤人家有這么一個(gè)女兒,剛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家門。

        ②順從,適合

        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孔雀東南飛》)

        ——怎樣處理都順從哥哥的意思,我哪能自作主張。

       。2)形容詞,舒適,滿足

       、巯蛲硪獠贿m,驅(qū)車登古原。(李商隱《樂游原》)

        ——傍晚心情不舒暢,駕著車登上了這個(gè)古原。

        增加:

        往,到

        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石鐘山記》)

        ——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

       。3)副詞

       、軇倓,剛才

        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孔雀東南飛》)

        ——?jiǎng)倓偟玫教氐臅,明天就來迎娶你了?/p>

        ⑥恰好

        從上觀之適與地平。(《雁蕩山》)

        ——從上面看雁蕩山,(最高峰)恰好和地面相平。

        讀音二:zhé

       、輨(dòng)詞。通“謫”,被流放或貶職。

        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

        ——征調(diào)貧民九百人,強(qiáng)迫他們到漁陽去戍邊。

        74.書,shū

       。1)動(dòng)詞。

        ①書寫,記載。

        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回頭叫趙國御史寫道。

       。2)名詞

       、谖淖

        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士兵買魚燒煮來吃,見到魚肚子里的字條,本來就已經(jīng)覺得很奇怪了。

       、蹠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石壕吏》)

        ——一個(gè)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gè)兒子最近打仗死了。

        ④文書,名冊(cè)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詩》)

        ——征兵的名冊(cè)一卷又一卷,每一卷都有父親的名字。

       、輹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我家貧困,沒有辦法買到書來看。

        增加:

        特指《尚書》,也可泛指一切經(jīng)書

        而五人生于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xùn)。(《五人墓碑記》)

        ——然而這五個(gè)人生在民間,平時(shí)也沒有受到詩書的教導(dǎo)。

        75.孰,shú

       。1)形容詞

       、僮屑(xì),周詳

        唯大王與群臣孰計(jì)議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希望您和您的群臣仔細(xì)商量這件事。

       。2)疑問代詞

        ②誰、什么、哪一個(gè)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師說》)

        ——人不是生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呢?

       、叟c……比,那一個(gè)更……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我與城北的徐公比,哪一個(gè)更美?

        76.屬

        讀音一:shǔ

       。╨)名詞

       、兕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借(這個(gè)條件)打一仗。

        ②等,輩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不然的話,你們這些人都將成為他的俘虜。

        ③親屬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與妻書》)

        ——總是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成為夫妻。

       。2)動(dòng)詞

       、茈`屬

        十三學(xué)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十三歲就學(xué)成了彈琵琶,名字隸屬于教坊的第一部。

       、莨茌,掌管

        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扁鵲見蔡桓公》)

        ——(。┰诠撬枥,那就是主管生命的神所掌管的了,(我)就沒有什么辦法了。

        讀音二:zhǔ

        動(dòng)詞

        ⑥接連

        然亡國破家相隨屬。(《屈原列傳》)

        ——然而亡國破家的事情一件連著一件。

        ⑦跟隨

        項(xiàng)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項(xiàng)王渡過淮河,能夠跟隨他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噙B綴,撰寫

        衡少善屬文。(《張衡傳》)

        ——張衡年輕時(shí)就善于寫文章。

       、釃谕

        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囑托我寫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庋(qǐng),勸請(qǐng)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赤壁賦》)

        ——舉起酒杯勸客人喝酒,吟誦“明月”的詩篇。

        77.?dāng)?shù)

        讀音一:shù

       。1)名詞

        ①法則,規(guī)律,命運(yùn)

        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

        ——那么誰勝誰負(fù)的命運(yùn),誰存誰亡的道理,在和秦的較量中,或許還不容易估量。

       、诩妓、方術(shù)

        今夫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孟子?學(xué)弈》)

        ——下棋作為一種技藝,是一種很小的技藝,如果不專心致志,也還是學(xué)不會(huì)。

        (2)數(shù)詞,表示約數(shù)

       、蹟(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寡人之于國也》)

        ——幾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餓肚子了。

        讀音二:shǔ

        動(dòng)詞

       、茳c(diǎn)數(shù),計(jì)算

        劉表治水軍,蒙沖斗艦?zāi)艘郧?shù)。(《赤壁之戰(zhàn)》)

        ——?jiǎng)⒈碛?xùn)練水軍,大小戰(zhàn)船多得竟然用千來計(jì)算。

        ⑦列舉罪狀,加以斥責(zé)

        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指南錄〉后序》)

        ——列舉呂師孟叔侄叛逆的罪狀。

        讀音三:shùo

       、莞痹~,屢次

        范增數(shù)目項(xiàng)王。(《鴻門宴》)

        ——范增屢次給項(xiàng)王使眼色。

        讀音四:cù

       、扌稳菰~,密,與“疏”相對(duì)

        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寡人之于國也》)

        ——不用細(xì)密的魚網(wǎng)到池塘里去捕魚,魚鱉也就吃不完了。

        78.率:shuài

       。1)動(dòng)詞

        ①率領(lǐng),帶領(lǐng)

        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過秦論》)

        ——率領(lǐng)著疲憊的士兵,帶領(lǐng)著幾百人的隊(duì)伍,轉(zhuǎn)過身來攻打秦朝。

        增加:

        遵循,沿著

        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治平篇》)

        ——其中不聽從教導(dǎo)的常有一兩個(gè)。

       。2)副詞

       、诒矸秶,一律、都、全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六國論》)

        ——有人說:“六國相繼滅亡了,都是因?yàn)橘V賂秦國嗎?”

       、郾砑s略或測度。大約、大概、大都、大體。有時(shí)“大率”連用。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shí)采。(《采草藥》)

        ——大致說來,用根的草藥,如果有隔年的老根,必須選擇沒有莖葉的時(shí)候采摘。

        79.說

        讀音一:shūo

       。1)動(dòng)詞

        ①講,談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琵琶行》)

        ——低頭隨手不停地彈奏,(好像要)說完那心中無限(傷心的)往事。

        (2)名詞

       、谖捏w的一種,側(cè)重議論。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捕蛇者說》)

        ——因此寫了這篇“說”,以便讓考察民情的官吏能讀到它。

        ③說法,言論

        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

        ——這種說法,人們常常懷疑。

        讀音二:shùi

        (3)動(dòng)詞

       、軇(dòng)詞,勸說,說服

        鯫生說我(wǒ)曰(yuē):“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保ā而欓T宴》)

        ——有個(gè)淺陋無知的小人勸我說:“守住函谷關(guān),不要讓諸侯進(jìn)來!

        讀音三:yuè,通“悅”,喜歡,高興。

        ⑤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學(xué)而》)

        ——學(xué)習(xí)并時(shí)常復(fù)習(xí),不也是很高興的事情嗎?

        80.私,sī

        (1)形容詞

       、偎饺说,自己的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這樣做的原因,是把國家的急難放在前面,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面啊。

       、谒较拢还_的

        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jié)友”。(《廉頗藺相如列傳》)

        ——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愿意和我結(jié)為朋友”。

        (2)名詞,私利,私事

       、鄣げ蝗桃约褐,而傷長者之意。(《荊軻刺秦王》)

        ——我不忍心因?yàn)閭(gè)人的私事,傷害了忠厚老實(shí)人的心意。

        (3)動(dòng)詞,偏愛

       、芪崞拗牢艺,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我的妻子認(rèn)為我長得漂亮,是因?yàn)樗珢畚摇?/p>

        81.素,sù

       。1)名詞

       、侔咨纳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孔雀東南飛》)

        ——十三歲就能織白綢子,十四歲就學(xué)習(xí)裁衣服。

       、谄匠

        楚左尹項(xiàng)伯者,項(xiàng)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

        ——楚軍的左尹項(xiàng)伯是項(xiàng)羽的叔父,平時(shí)與留侯張良交好。

        增加:

        白色的衣服,喪服

        流血五步,天下縞素。(《唐雎不辱使命》)

        ——流血到五步之遠(yuǎn),使天下人都穿白色的喪服。

       。2)形容詞

        ③白色的

        春冬之時(shí),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三峽》)

        ——到了春冬季節(jié),那雪白的激流,碧綠的深潭,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增加:

        ①樸素的,不加修飾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dú)以儉素為美。(《訓(xùn)儉示康》)

        ——大家都把奢侈浪費(fèi)當(dāng)作光榮,我心里卻單單把節(jié)儉樸素看作美德。

       、跊]有文采的

        秦伯素服郊次,鄉(xiāng)師而哭。(《殽之戰(zhàn)》)

        ——秦穆公穿著沒有文采的衣服在郊外駐扎,面對(duì)著被放回來的將士痛哭。

       。3)副詞

        ④表情態(tài),空,白白地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

        ——那些正人君子啊,可不是白白吃飯的啊。

       、荼頃r(shí)間,從來、一向、平素、素來

        且相如素賤人。(《廉頗藺相如列傳》)

        ——況且藺相如本來就是地位低下的人。

        82.湯,讀音一:tāng

        名詞

       、贌崴

        媵人持湯沃灌。(《送東陽馬生序》)

        ——仆人用熱水澆洗。

       、跍

        臣侍湯藥,未曾廢離。(《陳情表》)

        ——我侍候她服用湯藥,不曾停止、離開。

       、弁盃C”,熱敷

        病在腠里,湯熨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

        ——病在皮下,用熱敷的方法就能治好。

        讀音二:shāng

       、軠珳核罅骷钡臉幼

        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岳陽樓記》)

        ——(洞庭湖)含著遠(yuǎn)山,吞下了長江,水勢浩大,寬廣得沒有邊際。

        83.涕,tì

       。1)名詞,眼淚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說》)

        ——姓蔣的人非常悲痛,眼淚汪汪地說。

        (2)動(dòng)詞,流眼淚,哭泣

        兒涕而去。(《促織》)

        ——兒子哭著走開了。

        84.徒,tú

        (1)名詞

       、僦阜⻊谝鄣姆溉

        (陳勝)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過秦論》)

        ——(陳勝)是農(nóng)村的種田人,又是被征發(fā)戍邊的役夫。

       、谝活惾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郯子之類的人,他們的才能不如孔子。

       、坶T徒,弟子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齊桓晉文之事》)

        ——孔子的學(xué)生沒有稱道齊桓公、晉文公事跡的。

       。3)副詞

       、鼙砬閼B(tài),徒然,白白地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想要給秦國(和氏璧),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十五座城,白白地被欺騙。

       、荼矸秶,僅僅

        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廉頗藺相如列傳》)

        ——然而藺相如僅僅憑借著口才立下功勞,位次卻在我之上。

        增加:

        強(qiáng)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強(qiáng)大的秦國不敢派兵來攻打趙國,僅僅是因?yàn)槲覀儍蓚(gè)人在啊。

       。2)形容詞,空,光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不辱使命》)

        ——百姓發(fā)怒,也不過是脫去帽子,光著腳,用頭碰地罷了。

        85.亡,讀音一:wáng

       。1)動(dòng)詞

       、偬油,逃跑

        今亡亦死,舉大計(jì)亦死,等死,死國可乎。ā蛾惿媸兰摇罚

        ——現(xiàn)在逃亡是死,發(fā)動(dòng)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嗎?

       、谑,丟失

        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fèi),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

        ——秦國沒有丟失一支箭、一個(gè)箭頭,而天下的諸侯已經(jīng)疲憊不堪了。

       、蹨缤

        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國論》)

        ——所以燕國雖然是小國,卻是后來才滅亡的,這就是用武力(抗秦)的效果啊。

        增加:

        死亡

        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xié)。(《赤壁之戰(zhàn)》)

        ——現(xiàn)在劉表剛剛死去,兩個(gè)兒子不和。

        讀音二:wú

        動(dòng)詞,通“無”,沒有

        生之有時(shí)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論積貯疏》)

        ——生產(chǎn)有時(shí)間的限制,而使用卻沒有限度,那么物資一定會(huì)匱乏。

        86.王,讀音一:wáng

        名詞

        ①一國的君主,皇帝

        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捕蛇者說》)

        ——當(dāng)初,太醫(yī)奉皇帝的命令征集這種蛇,每年征收兩條。

       、诜饨〞r(shí)候的最高爵位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

        ——那些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嗎?

        增加:

        ①天子,帝王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dāng)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五蠹》)

        ——現(xiàn)在想用以前帝王的政策法令治理當(dāng)代的百姓,都是守株待兔一類。

       、趹(zhàn)國時(shí)期,諸侯多僭稱“王”。

        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莊暴見孟子》)

        ——我被齊王召見,齊王把他系好音樂的事情告訴我。

        讀音二:wàng

       、蹌(dòng)詞,稱王。指統(tǒng)治天下

        沛公欲王關(guān)中。(《鴻門宴》)

        ——沛公想在關(guān)中稱王。

        87.望,wàng

       。1)動(dòng)詞

       、傧蜻h(yuǎn)處看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zhàn)》)

        ——下去看看那些車轍,又登上車,扶著扶手遠(yuǎn)遠(yuǎn)地瞭望齊軍。

        ②盼望,期望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鴻門宴》)

        ——日夜盼望著您的到來,怎敢反叛呢?

        (2)名詞

       、巯M,打算

        三十日不還,則請(qǐng)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十天(您)沒有回來,就請(qǐng)?jiān)试S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的念頭。

        ④名望,聲望

        先達(dá)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送東陽馬生序》)

        ——老前輩德高望重,學(xué)生多得擠滿了他的書房。

       、蒉r(nóng)歷的每月十五日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記》)

        ——我還記得周蓼洲先生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的十五日那天。

        88.惡

        讀音一:è

       。1)名詞

        ①壞事,罪惡

        不幸呂帥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xiàn)諂于后。(《〈指南錄〉后序》)

        ——不幸先有呂師孟和元軍暗中勾結(jié)做壞事,后來又有賈余慶向元軍討好。

       、趬娜,惡人

        元首(首惡分子)不待教而誅(《荀子》)

        ——對(duì)于首惡元兇,不必講教育就可殺。

        增加:

        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諫太宗十思疏》)

        ——害怕讒佞邪就要考慮使自身端正來斥退惡人。

        (2)形容詞

       、鄢舐瑯幼与y看

        狀貌甚惡(《史記》)

        ——狀貌很丑。

        ④壞,不好

        廉君宣惡言(《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將軍散布一些惡言惡語。

       、蓦U(xiǎn)惡.兇狠

        而境界危惡,層見錯(cuò)出,非人世所堪。(《〈指南錄〉后序》)

        ——但是危險(xiǎn)兇惡的境況層出不窮,不是在人世間所能忍受的。

        讀音二:wù

        ⑥憎恨

        嘗問衡天下所疾惡者(《張衡傳》)

        ——曾經(jīng)詢問張衡天下所痛恨的人。

       、咚鶒河猩跤谒勒撸ā遏~我所欲也》)

        ——憎惡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厲害的。

        ⑧嫉妒

        表惡其能而不能用。(《赤壁之戰(zhàn)》)

        ——?jiǎng)⒈矶始伤牟拍芏荒苤赜茫ㄋ?/p>

       、嶂袀

        蘇秦相燕,人惡之燕王(《獄中上梁王書》)

        ——蘇秦做燕相時(shí),有人向燕王說他壞話。

       、鈵u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羞恥心,人人都有。

        讀音三:wū

        通“烏”,怎么,如何

        又惡乎待哉(《逍遙游》)

        ——還依賴什么呢?

        增加:

        以小易大,彼惡知之?(《齊桓晉文之事》)

        ——用小的牲畜換掉大的,他們?cè)趺炊媚男囊饽兀?/p>

        89.微,wēi

       。1)形容詞

       、匐[蔽,不清晰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上來客談?wù)撳,(大海)煙波浩渺,?shí)在難以找到。

        ②輕微

        動(dòng)刀甚微,謋然已解。(《庖丁解牛》)

        ——?jiǎng)拥逗茌p,嘩啦一下子就把整個(gè)牛分解開了,像土一樣散落到地上。

       、鄣匚槐拔

        猥以微賤,當(dāng)侍?hào)|宮。(《陳情表》)

        ——我憑著卑賤的地位,卻擔(dān)任侍奉太子的職務(wù)。

        ⑦精妙,深?yuàn)W

        其文約,其辭微。(《屈原列傳》)

        ——他的文章簡練,用詞精妙。

        增加:

       、俨伙@露的,隱藏其高貴身份的

        從數(shù)騎出,微行入古寺。

        ——帶領(lǐng)數(shù)名騎兵出來,改換身份出行,進(jìn)入一座古寺。

        ②微小

        嶺嶠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藥》)

        ——兩廣五嶺一帶的小草,嚴(yán)冬時(shí)節(jié)也不枯萎。

       。2)動(dòng)詞

       、軟]有,一說“除了”

        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沒有這樣的人,我又和誰在一起呢?

       、嗳绻麤]有

        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論語》)

        ——如果沒有管仲,我們中國人都要變成披發(fā)與左扣衣襟的夷狄了。

        如果沒有管仲,我們大概要披散著頭發(fā),像道德水平低下的民族那樣衣襟向左穿衣服了!

        增加:

       、俨皇

        微獨(dú)趙,諸侯有在者乎?(《觸龍說趙太后》)

        ——不只是趙國,諸侯中還有子孫繼續(xù)當(dāng)權(quán)的嗎?

       、谒,衰弱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已微矣。(《教戰(zhàn)守策》)

        ——天下分裂,唐王朝當(dāng)然因此就衰敗了。

        (3)副詞

       、荼沓潭龋晕,微微,略微。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油翁》)

        ——看他放箭十支有八九支射中的,只是略微點(diǎn)一點(diǎn)頭。

       、薇砬閼B(tài),暗暗地,隱約地

        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信陵君竊符救趙》)

        ——暗暗的觀察信陵君,信陵君的神情更加溫和。

       、呔睿?yuàn)W

        其文約,其辭微。(《屈原列傳》)

        ——他的文章簡練,用詞精妙。

        90.悉,xī

       。1)動(dòng)詞

        ①盡其所有,總計(jì)

        悉吾村精技擊者不過百人。(《馮婉貞》)

        ——總共我們村里精通武術(shù)的也不超過一百人。

       、谠敱M地?cái)⑹?/p>

        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報(bào)任安書》)

        ——(這封)書信不能完全表達(dá)我的意思,只是大略陳述一下我短淺的見識(shí)。

       。2)形容詞,詳盡,全面

       、酃胖翁煜拢翄料ひ。(《論積貯疏》)

        ——古代君王治理天下,是最精細(xì)最全面的。

       。3)副詞,表范圍,卻、全部、完全

       、軕淹跄讼ぐl(fā)國中兵。(《屈原列傳》)

        ——懷王就全部調(diào)發(fā)國內(nèi)的軍隊(duì)。

        91.相

        讀音一:xiàng

        (1)名詞

       、傧嗝

        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孔雀東南飛》)

        ——我已經(jīng)沒有做高官、享厚祿的福相,幸而能得到這樣的媳婦。

       、诠糯鞒侄Y儀的官

        宗廟之事,如會(huì)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遇到祭祀,或者諸侯會(huì)盟,我愿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gè)小小的司儀。

       、酃倜冈紫、丞相

        沛公欲王關(guān)中,使子?jì)霝橄。(《鴻門宴》)

        ——沛公想在關(guān)中稱王,讓子?jì)胱鲈紫唷?/p>

        增加:

        扶助盲人的人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季氏將伐顓臾》)

        ——(盲人)走路不穩(wěn)不去護(hù)持,跌倒了不去攙扶,那么為什么要用扶助他的人呢?

       。2)動(dòng)詞

       、茌o助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禪山記》)

        ——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如果沒有外物來幫助,也還是不能到達(dá)。

        增加:

        觀察,審察

        勝不敢復(fù)相士。(《毛遂自薦》)

        ——我不敢再審查鑒別人才了。

        讀音二:xiāng

        副詞

       、荼肀舜,互相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以為,老百姓之間交往尚且不會(huì)互相欺騙,何況大國呢?

        ⑥表示動(dòng)作偏指一方?筛鶕(jù)情況分別譯為“你”“我”“他”

        便可白公姥,及時(shí)相遣歸。(《孔雀東南飛》)

        ——(現(xiàn)在)就可以去告訴婆婆,趁早把我打發(fā)回家吧。

        ⑦表示動(dòng)作偏指一方?勺g為“你”。

        吾已失恩義,會(huì)不相從許。(《孔雀東南飛》)

        ——我已經(jīng)和她恩斷義絕,絕對(duì)不會(huì)答應(yīng)你。

        ⑧表示動(dòng)作偏指一方。可譯為“他”。

        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孔雀東南飛》)

        ——希望你細(xì)心的奉養(yǎng)老母,好好地服侍她老人家。

        92.謝,xiè

        動(dòng)詞

        ①道歉,請(qǐng)罪

        秦王恐其破壁,乃辭謝。(《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王恐怕他打碎寶玉,就婉言道歉。

       、谕妻o,謝絕

        阿母謝媒人。(《孔雀東南飛》)

        ——母親婉言謝絕了媒人。

       、鄹兄x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鴻門宴》)

        ——樊噲下拜道謝,起身,站著喝了這杯酒。

       、芨嬖V,勸告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

        ——多多勸告后代人啊,應(yīng)該以此為戒,千萬不要忘記。

       、蒉o去,辭別

        乃令張良留謝。(《鴻門宴》)

        ——于是讓張良留下來辭別。

        增加:

       、俎o去,辭別

        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信陵君竊符救趙》)

        ——侯生看公子的神色始終沒有改變,就和朋友告別上了車。

       、谡(qǐng)問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否?”(《陌上!罚

        ——太守接著問羅敷:“愿意和我同坐一個(gè)車子嗎?”

       、鄣蛑x,衰亡

        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芙蕖》)

        ——等到荷花凋謝以后,也可以算是對(duì)得住主人了。

        93.信

        讀音一:xìn

       。1)形容詞

       、傺哉Z真實(sh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真實(shí)的語言不華美,華美的語言不真實(shí)。

        ②引申為誠實(shí)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劌論戰(zhàn)》)

        ——祭祀時(shí)用的牛羊豬和玉器絲綢,不敢向神虛報(bào),一定要誠實(shí)。

       、劭煽康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過秦論》)

        ——可靠的臣子率領(lǐng)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著來往的行人。

       。2)名詞

       、苄庞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劌論戰(zhàn)》)

        ——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會(huì)保佑你的。

       、菪盼,憑據(jù)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荊軻刺秦王》)

        ——如果前往卻沒有什么信物,那么就不能接近秦王。

       、凼拐

        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孔雀東南飛》)

        ——你馬上去回絕那位信使(這里指媒人),我們慢慢地再說這件事吧。

       。3)副詞

       、俦砜隙,確實(shí),實(shí)在,果真

        ?驼勫蓿瑹煗⒚P烹y求。(《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上來客談?wù)撳,(大海)煙波浩渺,?shí)在難以找到。

        增加:

        ①表肯定,確實(shí),實(shí)在,果真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上來客談?wù)撳,(大海)煙波浩渺,?shí)在難以找到。

       。4)動(dòng)詞

       、谙嘈

        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懷王貪心,相信了張儀的話,就和齊國絕交了。

       、坌湃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屈原列傳》)

        ——疏遠(yuǎn)了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蘭。

       、苁匦庞

        則直前詬虜帥失信,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指南錄〉后序》)

        ——就徑直上前怒罵敵軍統(tǒng)帥不講信用,列舉呂師孟叔侄叛逆的罪狀。

        讀音二:shēn,通“伸”。

        動(dòng)詞

        ⑤伸張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duì)》)

        ——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估計(jì)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張正義。

       、奚斐

        狼欣然從之,信足先生。(《中山狼傳》)

        ——狼高興的聽從了他的話,把腳伸給了東郭先生。

        94.興

        讀音一:xīng

        動(dòng)詞

        ①起,起床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

        ——早起晚睡,沒有一天不是這樣。

       、谄穑破

        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赤壁賦》)

        ——清風(fēng)輕輕吹來,江面上靜靜的,連波紋也不起。

       、郯l(fā)生,產(chǎn)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勸學(xué)》)

        ——積累泥土成為高山,風(fēng)雨就會(huì)在那里產(chǎn)生。

        ④興辦,舉辦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岳陽樓記》)

        ——過了第二年,政事通暢,百姓和樂,所有荒廢的事情都重新行辦起來了。

       、莅l(fā)動(dòng)

        懷王怒,大興師伐秦。(《屈原列傳》)

        ——懷王發(fā)怒,大舉發(fā)動(dòng)軍隊(duì)攻打秦國。

        增加:

       、倥d起,興盛

        大楚興,陳勝王。(《陳涉世家》)

        ——大楚興盛,陳勝稱王。

       、谑埂d盛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fù)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傳》)

        ——他思念國君,振興楚國,想要挽救危局使國家富強(qiáng)起來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來。

        ③復(fù)興

        中興機(jī)會(huì),庶幾在此。(《指南錄后序》)

        ——復(fù)興國家的機(jī)會(huì),大概就在此一舉了。

        讀音二:xìng

       、苊~,興趣,興致

        遇游僧澄源至,興甚勇。(徐宏祖《游黃山記》)

        ——趕上云游和尚澄源到來,(游玩的)興致很濃。

        95.行

        讀音一:xíng

       。1)動(dòng)詞

        ①行走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ā稁熣f》)

        ——孔子說:“三個(gè)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就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

       、诮(jīng),歷

        行年四歲,而舅奪母志。(《陳情表》)

        ——又過了四年,舅父強(qiáng)行改變我母親守節(jié)的志向,(使她被迫改嫁。)

       、垭x去,前往

        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王害怕秦王,想不去。

       、軐(shí)行,施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我贊許他能夠?qū)嵭泄湃藦膸煹娘L(fēng)氣,寫了這篇《師說》來贈(zèng)送給他。

        增加:

       、傩袨椋沸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xué)》)

        ——君子廣泛的學(xué)習(xí),并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就會(huì)智慧明達(dá)而行為沒有過錯(cuò)了。

       、趧(dòng)作

        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罚

        ——眼神因此而專注,動(dòng)作因此而遲緩。

       。3)副詞,將要

        ③巨是凡人,偏在遠(yuǎn)郡,行將為人所并。(《赤壁之戰(zhàn)》)

        ——吳巨是一個(gè)很平庸的人,又在邊遠(yuǎn)偏僻的州郡,即將被人吞并。

       。2)名詞

        ⑤古詩的一種體裁。

        《琵琶行》《兵車行》

        讀音二:háng

       、扌辛校(duì)伍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也。(《出師表》)

        ——全都和他商量,一定能使隊(duì)伍和睦融洽,好壞各得其所。

        增加:

        ①道路

        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詩經(jīng)》)

        ——沿著那條小道,去尋找那柔嫩的桑葉。

       、诠糯疲迦藶橐恍

        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陳涉世家》)

        ——陳勝吳廣都被編在這支軍隊(duì)里。

       、圯叿

        漢天子,吾丈人行也。(《漢書?蘇武傳》)

        ——漢朝天子是我的長輩。

       、吡吭~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孔雀東南飛》)

        ——出門登車離去,痛苦的眼淚流個(gè)不停。

        96.幸,xìng

       。1)動(dòng)詞

       、賹櫺

        今入關(guān),財(cái)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鴻門宴》)

        ——現(xiàn)在進(jìn)關(guān)了,不貪取財(cái)物,不寵幸婦女,這說明他的志向不小。

       、诨实鄣侥程

        縵立遠(yuǎn)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宮女們)長久的站立著,遠(yuǎn)遠(yuǎn)地凝望著,盼望著皇帝的駕臨。

       、巯M

        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孔雀東南飛》)

        ——希望你多方面打聽打聽,我們不好就答應(yīng)你。

        (2)形容詞,幸運(yùn)

        ④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說》)

        ——那么我干這差事的不幸,遠(yuǎn)遠(yuǎn)不如恢復(fù)我的賦稅的不幸那么嚴(yán)重。

        (3)副詞,僥幸、幸虧、幸而

       、萁袷掠屑保市襾砀媪。(《鴻門宴》)

        ——現(xiàn)在情況緊急,所以幸虧他來告訴我。

        97.修,xiū

       。1)動(dòng)詞

       、傩藿,修造

        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

        ——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

       、谛蘩,建造

        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過秦論》)

        ——在國內(nèi)制定法律制度,努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建造攻守的武器。

        整飭

        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什么這樣呢?是為了尊重您這大國的威嚴(yán),整飭禮儀表示敬意啊。

        增加:

        ①整治,治理

        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隆中對(duì)》)

        ——對(duì)外結(jié)交孫權(quán),對(duì)內(nèi)整治政務(wù)。

       、谛摒B(yǎng)

        臣修身潔行數(shù)十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我修養(yǎng)身心,使品行高潔已經(jīng)有幾十年了。

       、坌抻,修改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馬諫議書》)

        ——議定的法律制度都要在朝廷上進(jìn)行修訂。

       、芫幾,編寫

        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報(bào)任安書》)

        ——孫子受了臏刑,就編寫了兵法書。

       、輰W(xué)習(xí),研究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五蠹》)

        ——所以圣人不求學(xué)習(xí)古人,不效法舊有的制度。

       。2)形容詞

        ④長,高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原來是選長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

        98.徐,xú、

       。1)形容詞,遲緩

       、俨恍觳患病#ā肚f子?天道》)

        ——不快不慢。

       。2)副詞,慢慢地,緩緩地

       、谇屣L(fēng)徐來,水波不興。(《赤壁賦》)

        ——清風(fēng)緩緩地吹來,沒有引起波瀾。

        增加:

        遂于蒿萊中側(cè)聽徐行,似尋針芥。(《促織》)

        ——于是在亂草中側(cè)耳細(xì)聽,慢慢行走,好像在尋找細(xì)針或小草一樣。

        99.許,xǔ

       。1)動(dòng)詞

       、俅饝(yīng),聽從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衡量這兩個(gè)辦法,寧肯答應(yīng)讓秦國承擔(dān)理虧的責(zé)任。

        ②贊同,贊成

        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大家)紛紛表示贊同。

       、燮谕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書憤》)

        ——要做塞上長城只能是空自期許,(壯志未酬,)在鏡中看到自己的雙鬢已先斑白。

        增加:

        相信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shí)人莫之許也。(《隆中對(duì)》)

        ——(諸葛亮)常常把自己和管仲樂毅相比,當(dāng)時(shí)沒有人相信他。

       。2)名詞,地方,處所

       、芟壬恢卧S人也。(《五柳先生傳》)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3)代詞,這,這樣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

        ——問它怎么能夠這樣清澈,是因?yàn)樵搭^有活水不斷地流來。

       。4)讀音二:hǔ,象聲詞

        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口技》)

        ——(眾人)拉塌(燃燒著的)房子時(shí)喊口號(hào)的聲音,搶奪東西的聲音,潑水的聲音:一切應(yīng)該有的聲音,沒有不有的。

        100.陽,yáng

       。1)名詞

       、偬,陽光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夕陽照著綠樹青草,那普通的街巷,人們傳說就是宋武帝劉裕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

       、谏降哪厦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因?yàn)樗窃谌A山的南面而得名的。

        增加:

        古代哲學(xué)概念,陰的對(duì)立面

        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察今》)

        ——所以查看房屋下面太陽或月亮照射的影子,就能知道太陽月亮的運(yùn)行,陰陽的變化。

       。2)形容詞

       、偻ā把稹,假裝

        儋陽為縛其奴。(《漢書》)

        ——田儋假裝綁住自己的家奴。

        101.要,讀音一:yào

       。1)形容詞

       、僦饕匾

        增減要語,奉行者莫辨也。(《獄中雜記》)

        ——增減重要的語句,奉命執(zhí)行的官員無法辨認(rèn)出來。

       、诤喴幸

        可謂要言不煩也。(《世說新語?言語》)

        ——可以說是語言簡要不繁瑣。

       。2)動(dòng)詞

       、巯胍M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

        ——粉身碎骨全不怕,只想要在人間留下清白的名聲。

        增加:

       、俜希m合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時(shí)也。(《察今》)

        ——一切先王的法令制度,都是適合當(dāng)時(shí)的情況的。

       、诳偫ǎ爬

        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治平篇》)

        ——總之,社會(huì)長期安定,天下就不能不增加人口。

        讀音二:yāo

       。2)動(dòng)詞

       、芡ā把保(qǐng)

        張良出,要項(xiàng)伯。(《鴻門宴》)

        ——張良出來,邀請(qǐng)項(xiàng)伯。

       、菹嗉s

        雖與府吏要,渠會(huì)永無緣。(《孔雀東南飛》)

        ——雖然曾與府吏相約,但和他見面的機(jī)會(huì)永遠(yuǎn)沒有了。

        102.宜,yí

       。1)動(dòng)詞,應(yīng)該,應(yīng)當(dāng)

        ①將軍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戰(zhàn)》)

        ——您捉拿曹操(的時(shí)機(jī)),應(yīng)該就在今天。

       。2)形容詞,適宜,合適

       、谑酪讜r(shí)移,變法宜矣。(《察今》)

        ——社會(huì)變了,時(shí)代變了,改變先王的法令制度也是適合的了。

        103.遺

        讀音一:yí

        (1)名詞,遺失的東西

        ①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晚上不用關(guān)門睡覺,路上掉了東西也不會(huì)有人撿走據(jù)為己有。

       。2)動(dòng)詞

       、谶z失,丟失。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樂羊子妻》)

        ——樂羊子曾經(jīng)在走路時(shí)撿到了一塊別人丟失的金子

        ③動(dòng)詞,舍棄,放棄

        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師說》)

        ——小的方面從事學(xué)習(xí),大的方面卻放棄不學(xué),我看不出他的聰明在什么地方。

        增加:

        讀音二:wèi

        動(dòng)詞,送給,給與

        是時(shí)曹操遺權(quán)書。(《赤壁之戰(zhàn)》)

        ——這時(shí)曹操給孫權(quán)送來書信。

        104.貽,讀音,yí

       、儋(zèng)送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我寫了《師說》一文送給他。

       、谶z留

        貽笑大方

        ——讓懂得大道的人笑話。

        105.易,yì

        (1)名詞,《周易》簡稱

       。2)動(dòng)詞

       、贀Q,交換

        秦王以十五城請(qǐng)易寡人之璧,可與否?(《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王用十五座城請(qǐng)求交換我的寶玉,可以給他嗎?

       、诟淖,更換

        世易時(shí)移,變法宜矣。(《察今》)

        ——社會(huì)變了,時(shí)代變了,改變先王的法令制度也是適合的了。

       、鄞,替換

        是以某某易其首者。(《獄中雜記》)

        ——這就是用某某人替換了他的腦袋的人。

       、葺p視

        是以古之易財(cái),非仁者,財(cái)多也。(《五蠹》)

        ——因此古時(shí)候輕視財(cái)物,不是(因?yàn)椋┤蕫,而是(因(yàn)椋┴?cái)物眾多。

       。3)形容詞,容易

       、艿虏菀蜒浚嗽旅缥纯,采掇者易辨識(shí)耳。(《采草藥》)

        ——只不過二月草已經(jīng)發(fā)芽,八月苗還沒有枯萎,采摘的人容易辨別罷了。

        增加:

        (4)副詞,很,非常

        榮祿固操、莽之才,絕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譚嗣同》)

        ——榮祿本是曹操、王莽一樣的人物,世上少有的雄,對(duì)付他恐怕不太容易。

        106.陰,yīn

       。1)名詞

        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愚公移山》)

        ——一直通往豫州的南部,到達(dá)漢水的南面,可以嗎?

        ②古代哲學(xué)概念,與“陽”相對(duì)

        衡善機(jī)巧,猶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張衡傳》)

        ——張衡擅長研制機(jī)械巧妙的東西,特別專注于天文陰陽歷法的研究。

        增加:

        陰影,樹明

        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察今》)

        ——所以察看廳堂下面日月的影子,就能知道日月的運(yùn)行。

       。2)形容詞

       、刍璋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岳陽樓記》)

        ——早晨明朗,傍晚昏暗,景象千變?nèi)f化。

        ④陰冷

        陰風(fēng)怒號(hào),濁浪排空。(《岳陽樓記》)

        ——冷風(fēng)怒吼,濁浪沖天。

        增加:

        ①屬于死人的,如“陰宅”“陰火”

        ②凹入的

        惟漢印多用陰文。(朱劍心《說金》)

        ——只有漢字字模大多用凹入的文字。

        ③陰險(xiǎn)

        而陰賊險(xiǎn)狠,與人異趣。(蘇洵《辨論》)

        ——然而他內(nèi)心陰險(xiǎn)狠毒,志向意趣和別人不一樣。

       。3)副詞,暗中,暗地里

        陰知黨名姓,一時(shí)收禽。(《張衡傳》)

        ——暗中查知黨名姓,一下子把他們都擒拿歸案。

        107.右,yòu

       。1)名詞

       、儆疫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游褒禪山記》)

        ——可是看它的左右,到這里來并留下標(biāo)記的人已經(jīng)少了。

       、诠糯俾氁杂覟樽,因而指較高的地位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藺相如列傳》)

        ——因?yàn)樘A相如功勞大,封他為上卿,職位在廉頗之上。

        ③引申為上

        一切異狀遍試之,無出其右者。(《促織》)

        ——用所有奇特的蟋蟀一只只的試著和它斗,沒有在它以上的。

       、苁雷宕蠹

        又多豪右,共為不軌。(《張衡傳》)

        ——豪門大戶又多,勾結(jié)起來,一同做違法的事。

        增加:

       、俚乩砩弦晕鳛橛

        姜伯約屢出隴右。(鐘會(huì)《檄蜀文》)

        ——姜維多次從隴西出兵。

       、谲囉,古時(shí)在戰(zhàn)車上負(fù)責(zé)主帥的安全

        梁弘御戎,萊駒為右。(《殽之戰(zhàn)》)

        ——梁弘駕著戰(zhàn)車,萊駒作車右。

        108.再,zài

       。1)數(shù)詞

       、賰纱

        后秦?fù)糈w者再,李牧連卻之。(《六國論》)

        ——后來秦又兩次進(jìn)攻趙國,李牧連續(xù)兩次打敗了他們。

        ②第二次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

        ——第一次擊鼓能夠振奮士氣,第二次擊鼓勇氣就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沒了。

        增加:

       。2)副詞,與現(xiàn)代漢語“再”相同

        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活板》)

        ——用完了再拿火烤使松香等熔化,用手一摸,那字模就掉下來了。

        109.造,zào

        (l)動(dòng)詞

       、偻,到

        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促織》)

        ——徑直到成名家去拜訪,看到成名所養(yǎng)的蟋蟀。

       、谛藿,建造

        祥符中,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雁蕩山》)

        ——祥符年間,因?yàn)榻ㄔ煊袂鍖m,到山里伐木取材。

        ③制定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列傳》)

        ——楚懷王命令屈原制定國家法令。

        增加:

        制作

        公輸般為楚造云梯之械。(《公輸》)

        ——公輸般給楚國制造了云梯這樣的攻城器械。

        110.知

        讀音一:zhī

       。1)名詞

       、僦R(shí)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兩個(gè)小孩子笑著說:“誰說你有很多知識(shí)呢?”

        增加:

        ①知覺

        而死后有知無知,與得見不得見,又卒難明也。(《祭妹文》)

        ——而且人死后有沒有知覺,和死后能不能見面,也終究難以明白了。

       、诮磺,來往

        故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yè)。(《報(bào)任安書》)

        ——所以斷絕了賓客之間的往來,忘掉了家庭的私事。

       。2)動(dòng)詞

       、谥,知曉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唉!誰知道苛捐雜稅的毒害又比這蛇更厲害呢?

       、壑鞒,管理

        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勾踐滅吳》)

        ——我和他共同掌管越國的政事。

       、芰私

        君何以知燕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您從那里了解燕王?

       、葑R(shí)別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呢,還是真的不認(rèn)識(shí)千里馬呢?

        增加:

        交游

        故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yè)。(《報(bào)任安書》)

        ——所以斷絕了和賓客的來往,忘掉了家庭的私事。

        讀音二:zhì

        ⑥通“智”,名詞,智慧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xué)》)

        ——君子廣泛的學(xué)習(xí),并且每天反省自己,就會(huì)只會(huì)明達(dá)行為沒有過錯(cuò)了。111.致,zhì

        (1)名詞,意態(tài),情趣

       、偈俏矣诨ㄖ撮_,先享無窮逸致矣。(《芙蕖》)

        ——這樣我在花沒有開放的時(shí)候,就已經(jīng)先享受到無窮的優(yōu)雅情趣了。

       。2)動(dòng)詞

       、谡衼

        致食客三千人。(《信陵君竊符救趙》)

        ——招來三千食客。

       、郾磉_(dá)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fù)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傳》)

        ——他思念國君,振興楚國,想要挽救危局使國家富強(qiáng)起來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來。

       、苋〉,得到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家中貧窮,沒有辦法得到書來看。

       、莸剑_(dá)到

        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過秦論》)

        ——然而秦憑借著小小的土地,達(dá)到了萬乘兵車的實(shí)力。

       、奘,致使,導(dǎo)致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東南飛》)

        ——她的品行沒有偏差,哪里料想?yún)s使您不喜歡呢?

        (3)副詞,盡,極

        衡善機(jī)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張衡傳》)

        ——張衡擅長研制機(jī)械巧妙的東西,特別在天文陰陽歷法的研究方面極盡心思。

        112.質(zhì),zhì

       。╨)動(dòng)詞

        ①抵押,作抵押品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觸龍說趙太后》)

        ——于是替長安君準(zhǔn)備了一百輛車,到齊國去做人質(zhì)。

       、谠儐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送東陽馬生序》)

        ——我站著陪侍在老師的跟前,提出疑難,詢問道理。

       。2)名詞

        ③質(zhì)地,底子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捕蛇者說》)

        ——永州的野外出產(chǎn)一種奇異的蛇,周身黑色,上面有白色的花紋。

        增加:

       、俚盅浩。指作為保證的人或物

        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后》)

        ——一定要以長安君為人質(zhì),救兵才能派出。

       、诒举|(zhì),資質(zhì)

        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不是天生資質(zhì)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專注罷了。

        ③通“贄”,古時(shí)初次拜見尊長時(shí)所送的禮物

        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zhì)事楚。(《屈原列傳》)

        ——就命令張儀假裝離開秦國,把豐厚的禮物獻(xiàn)給楚王,表示愿意事奉楚國。

       、萃ā拌e”,刑具,殺人時(shí)作墊用的砧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qǐng)罪,則幸得脫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您不如赤膊伏在斧鑕上向大王請(qǐng)罪,那還許僥幸能夠免罪。

        (3)形容詞,質(zhì)樸

        本之《書》,以求其質(zhì)。(《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根據(jù)《尚書》來尋求文章的樸實(shí)。

        (4)副詞,正,剛剛

        質(zhì)明,避哨竹林中。(《〈指南錄〉后序》)

        ——天剛亮的時(shí)候,在竹林中躲避哨兵。

        113.治,zhì

       。1)動(dòng)詞

       、僦卫恚芾

        故治國無法則亂。(《察今》)

        ——所以治理國家沒有法令制度就會(huì)混亂。

       、谡危(xùn)練

        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huì)獵于吳。(《赤壁之戰(zhàn)》)

        ——現(xiàn)在訓(xùn)練了八十萬水軍,正要和您在東吳會(huì)戰(zhàn)。

       、坩t(yī)治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扁鵲見蔡桓公》)

        ——您有病,在皮膚的紋理里,如果不一致,恐怕會(huì)更厲害。

       、軕吞帲幹

        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出師表》)

        ——不能完成任務(wù),就請(qǐng)懲治我的罪過,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增加:

       、僬

        于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馮諼客孟嘗君》)

        ——于是準(zhǔn)備車輛,整理行裝,裝好債券契約就出發(fā)了。

        ②對(duì)付,抵御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戰(zhàn)》)

        ——同心協(xié)力,共同對(duì)付曹操。

        (2)形容詞,太平,安定,與“亂”相對(duì)

       、菸奈洳⒂茫构岸。(《諫太宗十思疏》)

        ——文臣武將都能得到任用,君王垂衣拱手就可以達(dá)到天下太平了。

       、迣(duì)付,抵御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戰(zhàn)》)

        ——同心協(xié)力,共同對(duì)付曹操。

        114.諸,zhū

        (1)形容詞,眾

        ①婉貞于是率諸少年結(jié)束而出。(《馮婉貞》)

        ——馮婉貞于是帶領(lǐng)眾少年整理好行裝出發(fā)了。

       、诖~兼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之于”

        投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把挑的土石扔在渤海邊上。

       、鄞~兼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之乎”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莊暴見孟子》)

        ——您曾經(jīng)把您喜歡音樂的事情告訴了莊暴,有這件事嗎?

        115.賊,zéi

       。1)名詞

       、俚溁,禍害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論積貯疏》)

        ——鋪張浪費(fèi)的風(fēng)氣一天天地增長,這是國家的大禍害。

       、谧鱽y叛國的人

        操雖托名漢相,其實(shí)漢賊也。(《赤壁之戰(zhàn)》)

        ——曹操雖然名義上是漢朝的宰相,他實(shí)際上是漢朝的敵人。

       、蹚(qiáng)盜

        賊二人得我,我幸皆殺之矣。(《童區(qū)寄傳》)

        ——兩個(gè)強(qiáng)盜抓住了我,我僥幸把他們都?xì)⒌袅恕?/p>

       。2)動(dòng)詞

       、芎

        是賊天下之人者也。(《墨子?非儒》)

        ——這是害天下人的做法。

        增加:

        殺害

        二人相憎,而欲相賊也。(《韓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下》)

        ——兩個(gè)人互相仇恨,想要互相殺害。

        116.族,zú

        (1)名詞

       、偌易澹竿盏挠H屬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傷仲永》)

        ——那首詩用奉養(yǎng)父母,團(tuán)結(jié)族人作為立意。

       、陬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師說》)

        ——士大夫之類一聽到誰稱誰是老師,誰稱誰是弟子等,就聚在一起譏笑他。

        ③(筋骨)叢聚集結(jié)之處

        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庖丁解牛》)

        ——每當(dāng)遇到筋骨交錯(cuò)的地方,我看它難以解剖,就很小心地警覺起來。

       。2)動(dòng)詞,滅族

        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宮賦》)

        ——使秦王室滅族的人,其實(shí)是秦代帝王,而不是天下的人。

       。3)形容詞,眾,一般

       、葑邂以赂叮垡。(《庖丁解!罚

        ——一般的廚師一個(gè)月?lián)Q一把刀,因?yàn)樗玫犊常ü穷^)。

        117.卒,zú

       。1)名詞

        ①步兵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鴻門宴》)

        ——明天早上犒勞士兵,替我打敗沛公的軍隊(duì)。

        增加:

       、俟糯婈(duì)編制,百人為卒

        全卒為上,破卒次之。(《謀攻》)

        ——使整卒的士兵降服為上策,攻破這一卒的策略是差一些的。

       、诓钜

        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獄中雜記》)

        ——牢房的看守住在中間,墻上開了窗戶來透光。

       。2)動(dòng)詞

        ②死亡。古代大夫死稱卒。又年老壽終稱卒。后為死的通稱。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張衡傳》)

        ——時(shí)年六十二歲,永和四年去世。

        增加:初,魯肅聞劉表卒。(《赤壁之戰(zhàn)》)

        ——當(dāng)初,魯肅聽說劉表死了。

       、弁戤,結(jié)束,到……止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東南飛》)

        ——磐石又方又厚,能夠堅(jiān)持千年才完結(jié)。

       。3)副詞,表終結(jié),終于,始終,到底

       、茏渫⒁娤嗳,畢禮而歸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最終在正殿接見了藺相如,完成了禮儀之后送他回趙國。

        讀音二:cù

       、莞痹~,通“猝”,倉猝,突然,匆忙

        五萬兵難卒合,已選三萬人。(《赤壁之戰(zhàn)》)

        ——五萬士兵難以在倉促之間集合起來,已經(jīng)選好了三萬人。

        118.走,zǒu

       。1)動(dòng)詞

       、俟糯讣残校磁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詩》)

        ——兩只兔子并排地跑,怎么能辨別哪是雄哪是雌呢?

       、谔优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石壕吏》)

        ——老翁跳墻跑了,老婦人出門來看。

       、郾枷,趨向

        竊計(jì)欲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私下打算從趙國逃跑奔向燕國。

        增加:

        ①使之逃跑

        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赤壁之戰(zhàn)》)

        ——曹操的軍隊(duì)剛好把船艦用鐵鏈串連起來,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使他們潰逃。

        (2)名詞,仆人

        ②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報(bào)任安書》)

        ——愿意像牛馬一樣為您奔走的仆人司馬遷再次拜言。

       。3)形容詞,快,趕快

       、垆洰叄咚椭。(《送東陽馬生序》)

        ——抄錄完了之后,趕快就送還給人家。

        119.左,zuǒ

       。1)名詞

       、僮筮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游褒禪山記》)

        ——可是看洞的左右兩邊,到這里來并留下標(biāo)記的人已經(jīng)很少。

       、谳^低的地位

        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

        ——我被貶官為九江郡司馬。

       、圮嚿系淖鹞

        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候生。(《信陵君竊符救趙》)

        ——公子帶著車馬,空出左面的座位,親自去迎接?xùn)|門的侯生。

        120.坐,zuò

       。╨)名詞,座位,通“座”

       、夙(xiàng)王則受璧,置之坐上。(《鴻門宴》)

        ——項(xiàng)王就接過寶玉,放在座位上。

       。2)動(dòng)詞

        ②古人席地取跪姿坐

        項(xiàng)王、項(xiàng)伯東向坐。(《鴻門宴》)

        ——項(xiàng)王項(xiàng)伯面朝東坐著。

       、塾|犯,犯法,犯罪

        坐法去官(《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灌夫因?yàn)榉阜ǘ鴣G了官

        增加: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使楚》)

        ——您就問,犯了什么罪?我們就回答,犯了盜竊罪。

        坐守

        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與其坐守等死,哪如奮起拯救我們的村子。

       。3)介詞,因?yàn)椤⒂捎?/p>

       、芡\囎鴲蹢髁滞恚~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停下車來是因?yàn)槲蚁矏圻@楓林的晚景,這里的霜葉比二月的紅花還鮮艷。

        增加:

        指位置所在。坐北朝南 (坐落)

      【120個(gè)重點(diǎn)實(shí)詞例句翻譯完整版】相關(guān)文章:

      重點(diǎn)實(shí)詞例句翻譯:被04-28

      初一語文下冊(cè)26課《貓》重點(diǎn)詞語解釋與例句11-22

      擬人句例句12-29

      詞語就像造句的例句11-16

      排比句例句大全08-20

      擬人句例句15篇12-30

      常見病句類型及例句07-20

      比喻句的例句(精選130句)11-23

      春風(fēng)改擬人句例句150句03-21

      描寫雨的擬人句例句140句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