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粽子作文 推薦度:
- 吃粽子小學(xué)作文 推薦度:
- 吃粽子小學(xué)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吃粽子作文范文1700字(通用17篇)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吃粽子作文范文17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吃粽子作文 1
這樣的季節(jié),這樣的溫暖午后,怎能不讓我想起你呢?我不太喜歡吃粽子,對粽子不怎么“感冒”。尚若不是母親逼迫著我吃粽子,我才不吃呢!
不喜歡吃粽子,并不是因為粽子不美味,而是每每把粽子含在嘴里,總會有一種很異常的難過,總想哭。
特別是在端午節(jié)這天,每每吃上一個粽子;看著鄰居搬遷后,死死鎖著的大門上插著的“艾”,更會讓我感覺陰森森的,心中會禁不住打一個寒噤。情不自禁想起他;就會格外的心痛、擔(dān)憂……說不上來的感覺。
借著一縷清微的棕香,總是亂想些什么。
按我們當(dāng)?shù)氐牧?xí)俗,端午節(jié)插艾、吃粽子。喜歡想象的我,總覺得“艾”和“唉”是諧音字,所以會換來我很多的嘆息。
今年的端午節(jié),對我而言依舊如此。
“慧啊,快起床啦!”昨晚做作業(yè)做到凌晨1點多,才把語文作業(yè)做完,可見我絲毫沒有反應(yīng)。
……“啊……媽媽,快來!”糟糕!腿最近總是抽筋抽個沒完沒了,老媽急忙把我的腿按直,腿也就漸漸的不痛了。這下可是給我提神了,伸伸老腰,穿上衣服;走進(jìn)了廚房。
如往年一樣,桌子上擺著幾根油條、二個雞蛋、二個粽子……我剛拿起油條,老媽說:“放下,先吃完粽子,再吃油條!”我心里暗想:喲呵!母親拿油條當(dāng)誘餌。
吃完一個粽子,母親又讓我吃第二個,打死我我也不會再吃第二個;再讓我吃,豈不是要了我的命呢。喝一口水,把粽子都沖刷進(jìn)了肚里,好似那種心痛一下子就涌上來了。我又一次想到了他,更多的是為他打抱不平;還有一方面,我會聯(lián)想到我自己。
是怎樣的心情才能寫出《離騷》這樣后人無法超越的詩歌?我們無法去領(lǐng)會。一個人,呆呆的思索了很久很久。
“唉!孩子,你還去上學(xué)嗎?”
“上學(xué)?有沒有搞錯,今天不是端午節(jié)嗎?”
“你們昂立今天上學(xué)的呢!”
“奧!”我這才狂然大悟起來。
收拾書包,從老媽手中接過水杯,無精打次地去公交車站了。
剛剛走出門,老媽把我送出了,左腿還是很痛的,雖然老媽給按直了;一瘸一拐的走著。
我們家前的一棟房子,剛剛蓋起來不久就一直空著;每每莊稼收獲的季節(jié)或是老人的祭日或是逢年過節(jié),他們才回來。剛剛走近他們的大門口,我的腦海里的畫面,猶如放電影一樣回放了那一幕:大門鎖的'死死的;門口插著枯艾。
想想那些年前,他家的房屋和我家大門重建是在同一個年頭里。而如今,我家的大門依舊是鮮紅色的,他家的大門早已被曬得褪了好幾次顏色。
又一次想起了他——屈原!
走著走著就到了,公交車站牌下面,隨后見公交車沒來,我就在那里傻傻的呆著,腦海里思索著“念念不忘”的屈原——戰(zhàn)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quán),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yuǎn)了屈原,有著遠(yuǎn)大抱負(fù)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jìn)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想到這些,心里總能冒出很仇恨的火苗;屈原為什么會走這一步呢?楚王怎么能這么不相信屈原呢?難道這就是器重屈原的表現(xiàn)嗎?
如果楚王很了解屈原,很器重屈原,很相信屈原……事情也不會這么糟糕!唉,就好似世界上沒有了理解屈原的人;轉(zhuǎn)身,和屈原很好的楚王也不見了!這不就是現(xiàn)實中朋友傷害朋友的例子嗎?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每每這個時候,我就會想:如果有一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了知己,沒有人與我“同流合污”,怎么辦呢?轉(zhuǎn)身,你會在哪呢?
一句“端午節(jié)快樂”,一個笑臉有時候也足夠讓人幸福;我知道,或許我的那幾個好朋友,至少他們不會,至少他們不會離開我。
我不喜歡擁抱江流,縱然寂寞成海,希望你會一直都在!
“嘀嘀嘀……”就這樣,踏上了去昂立的公交車,而此刻,公交車?yán)镉腥嗽诔贼兆,傳來粽子的香味兒;我微微一笑,捂住鼻子——棕香,總亂想!
吃粽子作文 2
說起端午節(jié),我的話匣子就關(guān)不住了。因為去年的端午節(jié),我就親自嘗試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悅。別急,你聽我慢慢說吧!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爸爸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要吃粽子的,這是為了紀(jì)念大詩人屈原的。一聽到吃的東西,我的興趣就上來了。爸爸話鋒一轉(zhuǎn),說:“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你也要親自動手。”
聽完爸爸的說教,我就忙乎開了。不就包粽子嗎?這還能難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兒可是一頂一的聰明。開始包粽子了,我既興奮又緊張。聽別人說,粽子包的好壞可以檢測出一個人的細(xì)心程度。哎,真不知道我會有什么杰作。雖然表面上我信心滿滿,可心里還是在打鼓,畢竟我從來沒有包過呀!
外婆給我示范了一遍,我就手忙腳亂地做了起來,先把三片粽葉疊在一起,接著折成漏斗型,然后裝入糯米,可是困難來了,我把糯米放進(jìn)去之后,這些淘氣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來了。我左看看,右看看,還是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蛛絲馬跡。外婆一看我的動作,就知道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連忙說道:“小楓,你的漏斗尖角有一個小洞,糯米就是從那里出來的!蔽亿s緊把漏斗尖角捏緊,這下糯米娃娃就老實多了,全部呆在了粽葉里。我自言自語地說:“外婆真不愧是粽子專家!蔽页冒职謰寢尣蛔⒁,在我包的粽子里放上了一枚硬幣。誰吃到了我包的這個粽子,就能夠財源滾滾、好運連連,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后,接著就是放進(jìn)蒸爐里蒸了。我趕緊把我包的粽子和外婆、爸爸媽媽的粽子混在一起,沒過多長時間,粽子就可以食用了。我們每個人手拿一個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慢慢地解開粽葉,一小口一小口地吃進(jìn)去,發(fā)現(xiàn)里面全是剁碎的豬肉,害得我白高興一場。我仔細(xì)地盯著大家,外公吃到的是豬肉粽,外婆吃到的.是豬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豬肉粽,只有媽媽吃到了硬幣。這可把外公、外婆,爸爸都給震得大吃一驚。我告訴了他們真相,是我把硬幣放進(jìn)粽子里去的。
他們聽完我放硬幣的原因,都樂得哈哈大笑。這次勞動體驗,讓我感受到了快樂,讓我吃上了滿口噴香的粽子,真值。
端午節(jié)包粽子作文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xí)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xí)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后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將至,我已包好粽子上網(wǎng)料理我的空間。
選取上好的蘆葦葉,老嫩適宜,寬4—5厘米,長30厘米以上,放在鍋里,水要超過葉面。先大火燒開,再文火悶大約45分鐘。使之軟化增加彈性,同時也起到消毒殺菌作用,起早了葉子脆,起晚了浪費。
起鍋后放在冷水里洗凈,剪去葉柄備用。捆扎以蓑草為上,現(xiàn)在大多用尼龍線或者蛇皮袋拆成單股。
包時取3—4片葦葉,在大頭窩成漏斗狀。大頭盡量往前推,使之嚴(yán)密,不漏米。上米后右手中指、無名指分開將其夾住,大拇指從后往前推壓,使其緊、平。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朝里推成等邊三角形,再將大拇指推過來的葉面蓋在三角形上,并以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集合處捏緊,再將余下的尾把順拐角貼折。再取線捆扎,松緊要適度,太緊,粽子硬,口感差,甚至?xí)䦅A生;太松,沒口勁,甚至?xí)。最后,把多余的葉尾剪掉就可以了。
再就是煮了,水要沒過所有粽子,也是大火燒開,再用文火煮45分鐘以上。放在鍋里待自然冷卻后再起鍋?煽诘聂兆泳统晒α。
可能有人要說:這是娘們的事情,你怎么也?我就是喜歡動手呢,沒辦法。
等我快要打完這文字游戲的時候,已經(jīng)從廚房飄來淡淡的香味了,這就是所謂的成就感,最后一句算抒情吧。
吃粽子作文 3
又到端午節(jié)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時候,妻買了粽葉和蜜棗交給妻嫂,就等到端午節(jié)那天包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特有食品,幼小的時候,我就從奶奶那里懵懂的知道吃粽子為了表達(dá)對屈原的尊敬、懷念之情。我不知道屈原是誰,也不知道為何吃粽子就是懷念他,刨根問底的問奶奶,奶奶總是神秘的對我說,要想知道是為什么,那你就好好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好了,你就知道了。奶奶的招法還真靈,從那時起,我就知道刻苦的學(xué)習(xí),想終有一天我會知道原委。粽子真好吃,我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平素里根本吃不到,它是一個個奇怪的三角型食物,用一種特殊的含有淡淡清香的葉子,包上一種特殊的白米,做成一種特殊的食品,有的里面還放有甜甜的棗兒。
孩時的我,家里窮,一日三餐總是單調(diào)的玉米粥、高粱米粥、玉米面大餅子等粗得不能再粗的食糧,總期望著天天過大年,日日迎小節(jié)。吃一頓餃子、一頓白米飯;喝一小碗肉湯;穿一件新的衣服,哪怕這件新的衣服是哥哥穿小了的經(jīng)過漿洗后而變得很干凈的;只有那幾天,才是我夢想的天堂和希望之所在。
城里人生活的富裕,有講究,他們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節(jié)日,農(nóng)歷的、公歷的,就是七天中的一個禮拜天,他們都得改善一下,而對我們農(nóng)村的老百姓來說,每年只有春節(jié)、正月十五、清明、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才算是節(jié)日,清明節(jié)和端午節(jié)又算不上什么大的節(jié)日,只是清明節(jié)的時候講究吃豆腐、做鍋貼,煮幾個雞蛋,也就是過節(jié)了,端午節(jié)呢,有說道,到了過節(jié)這一天,大人們早早的就起來了,父親拿著鐮刀進(jìn)山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回來了,濃濃的露水將他的半身都露濕了,他割了一大捆艾蒿、水柳枝條。奶奶則在家中把幾天前就用青麻絲染成的五彩線、小掃帚、荷香包拴在正在熟睡中的我們的脖子上、衣領(lǐng)前、手、腳脖上,意思是掃除身上的疾病,拴住永遠(yuǎn)的吉祥。等父親回來后,奶奶又和他一起往艾蒿上、水柳枝上拴好五色葫蘆、五彩線和大一點的小掃帚,分別插到房屋的四周和大門上。所有這些活計都必須在日出之前做完。最忙碌的是母親,她是第一個起來的,忙碌的第一件事就是煮雞蛋、鴨蛋、鵝蛋,滿滿的一大鍋,咸的、淡的都有,還有幾個極為特殊記號的雞蛋,是五月初一那天小雞下的蛋,孩子吃了這天的雞蛋,一年肚子不疼。
雞蛋煮好了,母親就開始淘米、浸泡,接著是一片一片地洗凈那翠綠色的粽葉,再一摞一摞地碼好,放入水中,待一切備好后,便一個人坐在米盆前,不厭其煩地一個一個地包著那盛滿情感的糯米粽子,然后就燒火蒸。足足有三個小時左右,一股清香味便撲鼻而來,我們哥幾個圍在母親的身邊焦急的等待著。這時母親就把我們叫到屋里,端來一大盆蛋給我們分,她先給我們每人一個初一的雞蛋,讓我們吃下,然后就一個雞蛋、一個鴨蛋、一個鵝蛋的公平地分給我們,懷捧著熱乎乎的蛋,我們高興地合不攏嘴開始四處藏起來,生怕被別人看見偷吃了。
粽子熟了,我們顧不得燙嘴,爭先恐后的搶在手里,每人端一個小碟等待著母親給我們分白糖,我實在等不及了,就大口的撕咬起粽子來,奶奶看著我的樣子笑得前仰后合,傻孩子,粽子是吃里面的米,得把皮剝掉。吃著那口感極好的糯米粽子,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這就是幸福的味道吧。
長大了,從教科書上,我知道了屈原,明白了奶奶的話。
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古老的習(xí)俗潛移默化地印在了我的心中,這些年來我也一直效仿這一傳統(tǒng)的習(xí)俗,每逢端午節(jié)到來,也在家門的`上端、房屋檐下插一束束捆艾蒿、葫蘆、五彩線,也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腕上系上一條條多彩的線,把多少代人傳承下來的美好企盼寄予在這個端午節(jié)了。而我唯一不做的就是包粽子,因為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要帶著妻兒回家,回家吃母親親手做的粽子······
如今,母親離我而去了。兩年的端午節(jié)到來時,我便有一種酸楚之情難以言表。沒有了吃母親親手做的粽子的那份熱切感受,找不回盛滿母親情懷的那份溫存,再無法見到母親那熟悉的忙忙碌碌地身影。每每見到街市上那各種各樣的粽子,夾肉的、包蛋的、什錦的、蜜棗的。但我總是總感覺那粽子情不濃,意不深。
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僅借此文,權(quán)作緬懷自己的母親吧,也追憶那些為所有兒女操勞一生的——偉大母親。
吃粽子作文 4
說起家鄉(xiāng)的端午,嘴中便是甜蜜蜜的美好。
家鄉(xiāng)過端午,首先就是戴祖母做的五色線了。五色線做法很簡單,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再穿上幾顆小珠子就行了。等到端午節(jié)那一天凌晨,孩子還未睡醒時,戴在孩童手腕上,可以驅(qū)瘟避邪,使兒童無病無災(zāi)健康成長。我們小孩覺得很新穎,是第一個戴五色線的人,都嚷嚷著天天都帶,卻殊不知這是早在宋代就有的古老習(xí)俗!讹L(fēng)俗通》載:五月五日,以五色絲系臂,名長命縷。《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絲命可續(xù),指的就是這種習(xí)俗。系五色線,據(jù)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認(rèn)為這和藥王孫思邈的事跡有關(guān),將花線丟進(jìn)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帶走了,具有送災(zāi)的性質(zhì)。都來自傳說,其實也不過是老輩對孩子的愛和期望,通過線來傳遞罷了。
家鄉(xiāng)過端午,為孩子系上五色線后,還要吃粽子。如果有一對新人喜結(jié)良緣,就要在結(jié)婚第一年端午送粽子,寓意美滿幸福。頭天晚上,要先泡好粽葉、粽繩、糯米,方便第二天包粽子。端午凌晨,院子里還灰蒙蒙一片,祖母便坐在馬扎上,身前放幾個大小不等的瓷碗、鐵盆。一個盆中放著墨綠色的粽葉、棕繩,一個盆里是洗好的糯米,瓷碗中花生、蜜棗漂浮在水中,閃著點點色澤。祖母將手洗干凈后,拿出兩片被水沖洗得光滑的粽葉,光面朝里,折成漏斗狀后,先用一;ㄉ蛎蹢椃旁诼┒窢畹聂杖~底角,再用布滿老繭的手篩了篩糯米,放在粽葉中。最后把剩下的粽葉折下,用粽繩捆綁好。祖母裝糯米總是只裝滿五分之四,要留五分之一的空隙。我問過祖母,祖母告訴我,等煮粽子時避免太膨脹,將粽繩掙破。粽子在祖母手中快速成型,棱角分明,還掛著幾滴水珠,使人忍不住吞咽幾下口水。我不住地催促祖母,希望她能快點將粽子包完,好快點品嘗。
在我的催促下,祖母終于包完粽子,開始煮粽子。祖母邁著蹣跚的步子,將裝粽子的碟子放在桌上,開始燒火。祖母不用高壓鍋,而是用一口很大的鍋灶。鍋灶用磚砌成,外圍是水泥,上面就是鍋。將雙臂一伸,就正好能量出直徑。這時祖母將粽子一個一個擺放在鍋底,相互交錯。再用水瓢往鍋里舀著清水,沒過粽子的頂端。此時粽子在清水下閃著幽幽綠光,像深海里的藻類一樣神秘。祖母又在粽子上壓著篦子,篦子上壓了一塊干凈光滑的石頭。鍋蓋緩緩蓋上,祖母坐在馬扎上開始煮。小時候,我總是急不可耐地等著,對祖母說:祖母,等粽子煮好了我要吃很多個,你吃四個,祖父吃三個,父親吃兩個,母親吃兩個,妹妹吃一個,剩下的都給我。好不好?祖母笑笑,點頭答應(yīng)著:你就嘴饞,吃的時候準(zhǔn)讓你吃夠。我又得寸進(jìn)尺道:那、那祖母你吃三個,另一個給我,好不好?祖母還是依著我,說:好,好,你想吃幾個就吃幾個,一定都讓你吃。終于,粽子在我灼熱的目光中出鍋了。
寬大的鍋蓋一拉開,氤氳瞬間充斥在廚房中。粽香在霧氣中縈繞,似一個迷路的小孩,在大霧中好不容易找到回家的方向,露出臉來。姍姍來遲的粽香令人食欲大振,粽子終于出爐了。一個個色澤明亮又略顯暗淡的粽子在雪白的瓷盤的映襯下,逾顯深沉,令人神往。
將粽葉緩緩剝下,糯米顆顆飽滿,綴著一顆兩顆蜜棗、花生,將糖灑在粽子上。咬一口,糯糯的.甜膩炸在口中,輕輕撫摸著舌頭,味蕾,最后在心間蕩漾起來。我甜蜜蜜的吃著粽子,心里想,端午也就如此了罷。
現(xiàn)在的端午早已沒有孩童時代的濃郁鄉(xiāng)味,五色線、粽子早已成批生產(chǎn),加快了速度,卻沖刷了情。德國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卡爾·雅斯貝斯指出:在繼承中,人擁有一點實際能力,那是不可摧毀的東西;在傳統(tǒng)中,則擁有一點絕對的東西,那是不會遺失的。傳統(tǒng)并不是靜止不動的死寂的歷史沉積物,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永遠(yuǎn)流動的、離開它的源頭愈遠(yuǎn)就膨脹得愈大的洪流。
傳統(tǒng)是流傳的,時尚是流行的。
傳統(tǒng)是過去的時尚,時尚是將來的傳統(tǒng)。
傳統(tǒng)是過去的現(xiàn)代,現(xiàn)代是將來的傳統(tǒng)。
傳統(tǒng)在流傳中更新為時尚,時尚在流行中沉淀為傳統(tǒng)。
吃粽子作文 5
端午節(jié),粽飄香!從來不知道端午節(jié)在人們的心中可以過得如此地隆重。
在小時候的記憶里,端午節(jié)就是家里的長者去采幾枝杏葉和蒲草葉等五毒的東西拿來泡酒,灑遍屋里屋外。然后在每個門口插上一把五毒葉子,最后用五毒酒來擦肚臍眼兒。長者們說是要驅(qū)邪避區(qū)。其他的就沒有什么了,端午節(jié)包粽子,在我們的家鄉(xiāng)是沒有的。所以我并不太在意這個節(jié)日。
今年,不知為什么,很多學(xué)校或者用人單位都給端午節(jié)放了三天的小長假。有的公司還給員工們加餐、發(fā)粽子。各個電視臺的新聞都一而再再而三的報道著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一些活動與福利。這幾天東莞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擺賣的粽子?吹侥茄鲑F的價格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賽龍舟的活動07年在石龍觀看,去年因為大暴雨我躲在家里睡懶覺。今年早幾天朋友們都在問我有沒有什么安排。我不但沒有什么安排而且一點過節(jié)的感覺也沒有。所以,對包粽子一事毫不在意。今天跟小龍蝦在家里呆得悶得慌,看著大街小巷的粽子賣得那么火,感覺端午節(jié)不吃個粽子還真對不起屈原老前輩了,可是這么有空,何必去買呢?再說了,我向來討厭吃買來的熟食。所以想想,還是自己動手吧!
不想搞得那么麻煩,所以只想包肉粽和甜粽。因為在我們老家,只有過年才會包粽子。而且我們的粽子葉很大一張,包出來的粽子沒有半斤以下的?粗欣锔邇r買來的所謂的小得可憐的粽子葉,讓我發(fā)愁。因為我從來沒有包過粽子。更何況現(xiàn)在要我用這么小的葉子來包 想想一定會給搞砸的,本來就嫌麻煩的。想不包嘛又買好了東西怕浪費,所以只好硬著頭皮上陣了。
細(xì)細(xì)地回想著小時候媽媽包粽子時的每一個步驟和動作。做好一切準(zhǔn)備后我便開始包粽子了。葉子小,怕包不了媽媽包的那種粽子,剛開始又在網(wǎng)上學(xué)了一些包三角粽的方法?墒前鰜淼聂兆泳尤欢悸娥W而且都是扁三角的。只好用回媽媽的招兒。剛開始包出來的粽子可謂是長得沒模沒樣,丑到自已都看不順眼?墒窃桨揖驮较雼寢,想著媽媽近在廣州,而我卻又快半年沒有去看她和爸爸了,想著自己現(xiàn)在的不良狀況,想著爸爸工作的艱辛和媽媽虛弱的的身體,我的`心情緩緩地下沉……
經(jīng)常我會叫上幾個朋友到家里來一起吃飯。我會做很多菜色,會煲靚湯,可是我那親愛的爹媽卻未曾喝過一口我煲的湯,唯有過年的時候我做的那幾頓飯菜,F(xiàn)在,女兒再過十幾天就要22歲了。22歲的我想起了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媽媽包粽子的情景,今天,我模訪著媽媽的樣子第一次包粽子,可是媽媽能吃到女兒第一次親手包的粽子嗎?
突然好想、好想去看爸爸媽媽
可是,行嗎 ?問題太多了!我克服不了 !
一邊想媽媽,一邊包粽子。包著包著,手里的粽子變得一個比一個得體豐盈起來。
于是,我開心地笑了!
一直以來,我嫌包粽子太麻煩、無經(jīng)驗,所以不想包?墒前阶詈螅揖尤幌矚g上了包粽子了!于是當(dāng)我包完眼前準(zhǔn)備好的材料后又去把剩下的一斤左右的糯米給泡上了。明天接著包
萬事開頭難!當(dāng)過去的事業(yè)一切歸零之后,我一直無法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不敢從頭去開始。因為丟不下太多太多的東西、前怕狼后怕虎,所以造就了目前我止步不前的狀況。想想好對不起爸媽,好對不起自己的青春和膽識。難道真的有那么害怕嗎?爸爸一生嘗遍萬難,跌倒站起,敗去重來,為了兒女,從不氣壘,媽媽始終與爸爸并肩作戰(zhàn)。難道我就因為過去的失敗和痛心而永遠(yuǎn)站不起來了嗎?我有那么脆弱嗎?
重新再來可以嗎?
一切從零開始!就像包粽子,用心地去想做事的方法、自己擁有的資源、參考別人建議、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干。事業(yè)一定會像包粽子一樣,越包越起勁、越包越漂亮、越干越紅火
坐在本本的面前,寫著自己包粽子的感想。聞著鍋里粽子的飄香,想著生活、工作、親人、愛人,心里百轉(zhuǎn)千回。多么期待鍋里的粽子快點兒熟了,嘗一口香噴噴的、自己第一次親手包的粽子。然后從頭再來 !
吃粽子作文 6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習(xí)俗,比如說,做香包,買艾草,帶花繩,劃龍舟,但這次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據(jù)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qū)蚊龍。對屈原有了敬佩之情。
這時我便迫不及待地催奶奶快一點交我學(xué)包粽子,奶奶聽了便說:”好、好“。我看見奶奶那動作嫻熟的樣子,也躍躍欲試,一把把奶奶手中剛包成的無底圓錐形的粽子搶了過來,便憑著我的直覺,挖了一大勺糯米,里面的水都沒有倒便裝了進(jìn)去。我本以為成功了,便居功自傲,可令我大吃一驚的是剛挖好的糯米好像在嘲笑我一般又逃到了盆里去了。我生氣的問奶奶,這是怎么回事,奶奶不慌不忙的告訴我:”孫子,是因為你的粽子皮沒有包緊,而且湯水都在里面,肯定要漏。
我聽了奶奶的話,便靜下心來,認(rèn)真了看奶奶做了一遍。啊!奶奶不愧是我們家的廚藝大師呀!奶奶先把皮重新包好,又挖了一大勺糯米,把湯水倒了出來裝了進(jìn)去,手掌托著下面,把蓋子蓋好,為了不讓餡漏出來,奶奶又拿了毛線包粽子五花大綁了起來。這樣一個香噴噴的粽子就完成了。說著我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小心翼翼的拿起粽子皮,不過因為太著急餡放進(jìn)去還是漏了出來,我不耐煩了,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心平氣和地對我說:“做事要靜心,這樣才能把每件事情干得更出色。”我聽了奶奶的話,重新振作起來,認(rèn)認(rèn)真真的把粽子包好了。奶奶見了直夸我包的好。包粽子這件事,讓我懂得了靜下心來,可以做任何事。
三角四樓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
一陣驟雨,帶來初夏濕熱紛亂的躁動。農(nóng)歷的五月,雨后潮濕沉悶的空氣里,總是帶著薄薄的竹葉香氣。端午節(jié)的粽子在異鄉(xiāng)的街頭重又出現(xiàn),一種許久不經(jīng)觸碰的感傷,默默涌上心頭。祖母熟悉而親切的笑臉在腦海中的印記依然清晰,她小而輕健的身影卻仿佛隔著五月的雨霧,朦朧而遙遠(yuǎn)。
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一個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鄉(xiāng)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溫柔的疼愛里,稚嫩而單純。
我總是在初五這一天清晨,挽著祖母爬滿皺紋的手,踏著雨后的`濕泥,來到村邊那片翠翠的竹林,采摘鮮嫩的竹葉。青草濕了裙裾,衣袖沾滿雨滴,我心里有一股香甜的氣息暈染開來,和著微雨和泥土的濕氣。采回一籃子沾滿雨水的嫩葉,放在井臺旁邊。祖母搬來年代久遠(yuǎn)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葉洗得青艷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涼的井水,竹葉泛著的微綠的光,以及祖母在井臺旁邊輕輕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后的今天想起,總以為是一場夢,一場溫情而生動的夢。
祖母說,五月初五這一天的溪水是“龍須水”,正午時分到溪邊清洗便可洗去晦氣。我在曠野中的小溪旁,把腳輕輕探入水中,似乎有許多小魚在腳指頭上輕輕咬動,麻麻的,癢癢的。一把烏黑的長發(fā)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輕輕游動,祖母柔柔地幫我搓著,那時的我總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會隨著溪水的游走而流向遠(yuǎn)方。少女滿懷的夢和甜蜜在這種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鮮活。
五月的午后總會有陽光,葡萄架上的蛛網(wǎng)不時地反射幾縷,映著祖母的銀絲發(fā)線以及額頭上皺紋縫隙里滲出的汗水。她將一把咸草系在窗欄上,把那些泛青的竹葉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個個精巧玲瓏的小粽子,再用咸草系牢。一串串棱角分明的小粽子吊在窗欄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藝術(shù)品,可愛而誘人。我坐在祖母旁邊,學(xué)著她用咸草纏繞著小粽球,學(xué)了許多個年頭卻總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粽子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當(dāng)老屋里的大灶上冒出騰騰的蒸氣,竹葉香、糯米香便彌漫在空氣中。自她離開以后,這種香味我便再沒有感受過,無論我再怎么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和做法,那種香味也只能永遠(yuǎn)存活在我的記憶之中了。
祖母離開時也是將近農(nóng)歷五月,也是那樣驟雨驟晴的天氣。那一年的端午節(jié),我在空蕩蕩的老屋里猛然間發(fā)現(xiàn)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離了老屋,住進(jìn)了城里,那曾經(jīng)的一切,只剩下記憶,在一些不經(jīng)意間的觸碰之中閃出些許傷感而又甜蜜的感覺。
吃粽子作文 7
我的家鄉(xiāng)有很多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插入?yún)擒镙。端午?jié)前幾天,人們在門楣上放一根山茱萸(或柳條),據(jù)說是辟邪的。戴個香囊。成年人用布縫制小布袋,內(nèi)裹艾、蒼術(shù)、板藍(lán)根等草藥,讓孩子穿在肩下或綁在腰上,可增強(qiáng)免疫力。因為家鄉(xiāng)缺水,不像江南等地劃船。在我的家鄉(xiāng),最典型的習(xí)俗是吃粽子(有些地方吃油餅)。糯米洗凈,配袋,用棕葉包裹成三角錐,蒸熟,就成了香香甜甜的粽子。永昌吃粽子有一個特別的點,就是先祭祀屈原再吃,先祭祀祖先再吃。
我最喜歡粽子。端午節(jié),我總是吃得很飽,直到吃不下為止。我媽媽做的粽子很好吃。輕輕撕開褐色的葉子,露出白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了一口,甜甜的果汁溢出了我的嘴。感覺很奇妙。曾經(jīng)一嘗茫茫大海,感覺其他地方的水淡了;一旦經(jīng)歷過巫山之云,就覺得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了。我習(xí)慣吃媽媽包的粽子,但是吃別人包的粽子總覺得有點干,沒有媽媽包的那么嫩。
不知怎么的`,每次吃粽子都是這樣的感覺。滿口香濃的糯米,在氤氳的香氣中,仿佛成或敗的不朽英雄屈原,又回到了失落了幾千年的楚國。不禁對晉商、張儀、鄭袖的卑劣行徑嗤之以鼻,對屈原的氣節(jié)印象深刻。什么是英雄?生死富貴,你失去一切?金哥馬鐵,長空長嘯?都不是!取而代之的是,它滑稽、悲歌、傲慢,九萬英里長的彭鋒正在前進(jìn)!模模糊糊,仿佛你把無盡的毀滅丟進(jìn)滾滾汨羅江,只有涓涓細(xì)流隱隱重復(fù)著一成不變的清晨。樹葉像瀑布的浪花一樣落下,而我卻看著那條長長的河流永遠(yuǎn)在流淌!你的心可以吞下太陽和月亮,但你可以吞下星星!全世界都因為你而美麗!你擋不住的,是歲月的衣襟,是短大衣,是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突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優(yōu)雅的餐桌。原來他手里的粽子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他意識到富貴的功名已經(jīng)一去不復(fù)返,國王已經(jīng)統(tǒng)治了恒河沙,最后空空如也,嘆了口氣,沉了下去。
今天是端午節(jié)。親愛的媽媽有事,就把我“托付”給了王別哥家。
我一沖進(jìn)門,就看到王別哥和岳阿姨在飯桌上忙碌。王別哥一見我來了,就讓我一起做粽子。怎么辦?我是包餃子的“大菜鳥”!請我吃粽子也可以。與其做粽子,不如讓我毀了粽子。我汗流浹背。我筆直地站在那里等了一會兒!翱靵恚 蓖鮿e哥又沖我吼。我被迫上去說:“嗯,我不會。”王別哥不以為然地說:“我也不會。第一次做粽子的時候,也是做成沙漏。我一松手,米“猛撲”了下去。我只好拿起一片竹葉,向她學(xué)習(xí)!笔紫劝阎袢~對折,折成小角度。"王比格給我看的時候會過來看看我的折扣怎么樣. "哦。這是食物,別把她當(dāng)紙板折的!”王別哥對我說。我別無選擇,只能再次折疊它!编,這次還不錯!甭牭剿f的話,我大大松了一口氣。看來她不會再讓我疊了。”然后打開葉子,按住底部!蓖鮿e哥看著他們說,“做得好,F(xiàn)在該放餡了。先放一勺米,再放一勺豆,再放一勺米,再放半個棗,最后放一勺米。“王別哥說得太快了,我也暈了,就跟她說:“你就跟我要幾勺米飯豆子棗子,我自己配。岳阿姨說:“其實這個可以根據(jù)你自己的口味搭配!拔:”那我就直接加米,不加豆,不加棗。”王別哥說,“不是,你喜歡餡,別人都不喜歡。誰知道你包的是哪個餃子?”我馬上反駁道,“你為什么不直接做個記號?“由于我做不到,半成品送到岳阿姨那里,岳阿姨讓她幫忙“定容”,然后“縫皮”。
該煮粽子了。大媽先把粽子倒進(jìn)“盆”(小鍋),再往“盆”里倒一盆水,這樣水就不經(jīng)過粽子了,粽子都淹死了,沒有一個活下來的(當(dāng)然沒人能活下來,不然怎么吃)。然后,煮兩個小時,再悶半個小時,粽子就熟了。
王別哥一聽說粽子煮好了,就飛到餐桌上。岳大媽一送來粽子,就迫不及待地把粽子收起來,用筷子把粽子一分為二,小口品嘗,對粽子贊不絕口。我被她逼得“付出而不回報”,她卻把我逼成了半個多粽子。嗆到了,我翻了個白眼,不得不跑去緩解自己可憐的肚子上的壓力。
吃粽子作文 8
我很期待每年的端午節(jié),因為它會給我?guī)砗芏嗟臍g樂。記得去年的端午節(jié),我和婆婆一起包粽子的愉快往事。
那天,婆婆神秘兮兮地對我說,要和我一起做“米團(tuán)子”,只見婆婆端來了一大把綠油油、長長、寬寬的葉子,和一大碗白盈盈、亮晶晶的生米粒,還有一根根彩色的繩子。婆婆高興地說:“這些就是咱們需要用到的材料哦!逼牌趴粗倚呛堑恼f:“這個綠色的葉子是粽葉,米粒是裝進(jìn)粽葉里,彩繩是用來固定粽葉的。你先看我包一個。”
我看婆婆輕而易舉的包好一個,我得意地說:“包粽子還是挺簡單的嘛,我會了!闭f完,我學(xué)著婆婆的樣子,第一步,把粽葉變成一個小三角,可是奇怪的是粽葉在婆婆手里是那么乖巧聽話,可到我這,就像個調(diào)皮的小孩,不聽使喚。婆婆說:“包粽子要有耐心,慢慢來,很快你就要成功了!蔽医K于給粽子穿好“衣服”。到了最后一步了系繩子,可繩子總是系不好,還搞的一團(tuán)糟。在我即將失去耐心的時候,婆婆說:“先用繩子在粽子身上多裹幾圈,然后多打幾個結(jié),拉緊一點!痹谄牌诺墓膭钕拢以俅喂钠鹩職,終于成功了。
我仔細(xì)端詳著這個可愛的“米團(tuán)子”,心里別提多自豪了,同時我的耳邊響起了婆婆的話,堅持就能有最好的收獲。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jié)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xí)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jì)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xí)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qū)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jié)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jié)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里。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jié)早晨用露水洗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qū)瘴。
我印象中的端午節(jié)
我生在離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個小村里,我那里屬于丘陵地帶,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們那里的端午節(jié)一定要喝雄黃酒(在頭一年將中藥雄黃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節(jié)就可以用喝),小孩還要在額頭擦一點雄黃酒.同時在當(dāng)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我們都要吃2個,因為我家條件不好,平時是很少有機(jī)會吃到蛋的,那時的我挺喜歡過這節(jié),因為不光可以吃鴨蛋,還要吃粽子,雖然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看到過我媽包粽子,但是我們姐弟倆卻從來沒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來的.
記得我家剛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儲蓄全用完了,還欠了不少債,父母只好從節(jié)約上出發(fā),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過節(jié)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結(jié)果鄰居家的大媽專給我們姐弟倆送來幾個,從那以后我對粽子和鴨蛋總是百吃不大厭,甚至到了現(xiàn)在,我都愛吃這兩樣食品,條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蘇州一個朋友結(jié)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為她們那里有一種習(xí)慣,結(jié)婚時要吃粽子.
還有一次,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買了幾個粽子和鴨蛋,同時請我同學(xué)吃,她們還笑我說,那有這樣過生日的人呀,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也說我小氣,不請她們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卻不能吃到粽子,雖然有太多好吃的東西,以及禮物,但是,從內(nèi)心來說我還是想吃個粽子.可是沒有會請我吃,所以我昨晚專門去買了粽子,做為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早餐.
吃粽子作文 9
天下粽子,種類上大致可分為“京、浙、川、閩、粵”五大流派。嘉興粽與湖州粽齊名,被公認(rèn)為粽中之王。
嘉興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齋”。用的是上等白糯、豬后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謂伏箬,指盛夏時節(jié)所采之箬,此時的粽葉,因吸足了土壤的營養(yǎng)、水分和陽光,最香;罩蒴杖~一年只長一季,開春發(fā)芽,至梅雨季節(jié)長大為“梅箬”,不過太嫩。而秋冬的粽葉又嫌太老了。
五芳齋的粽子,賣得滿坑滿谷,滿天下到處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裝絕對沒有新鮮的好吃,嘉興城里五芳齋總店的新鮮粽子,好像又不如嘉興城外路邊的好吃…
這條路,就是滬杭高速公路,五芳齋粽子專賣店,就開在上海-杭州約50公里處路邊的嘉興服務(wù)區(qū)。我個人的習(xí)慣是,聞香下車,別管什么豆沙粽、蛋黃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勞什子(特別別吃鴨蛋黃的.,不是一般的難吃),堅定地直奔那三塊五一個的─大肉粽。
把這燙手的寶貝熱騰騰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試探著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滿嘴,這種香味還以熱量的形式線性地奔騰直下,軟軟糯糯地一路鉆到心尖。七千年前發(fā)源于嘉興的稻谷文明,實在是強(qiáng)啊!感謝五芳齋,感謝滬杭高速公路,感謝屈原,感謝宋玉,感謝楚懷王,感謝夫差,感謝伍子胥,感謝曹娥,感謝介子綏,感謝河里的魚,感謝江里的水怪……
為什么是路邊的粽子最好吃?我有兩個理由
一,現(xiàn)剪、現(xiàn)煮、現(xiàn)吃,當(dāng)然新鮮(可能是因為大肉粽特別好賣,我發(fā)現(xiàn)店員有時候會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邊,你要,就先從這堆里拿一個剪給你。這個時候,嘴要甜,原則更要堅持,務(wù)必只吃鍋里現(xiàn)煮的);
二,嘉興城里五芳齋的新鮮粽子,也許更新鮮更好吃,但“路邊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屬于心理作用,它來源于一種“旅途”的儀式感。車開到休息區(qū),往來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這種時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會自動加分10%-20%不等。我個人的經(jīng)驗是,從上海出發(fā),最好選在上午,千萬別吃早飯,喝杯小咖啡就行,車行一個多小時,在右側(cè)的嘉興服務(wù)區(qū)下車,先跑趟廁所,最后再吃粽子─如果能把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樣具有儀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時能達(dá)到30%!
如果吃不了,千萬別兜著走,就算是新鮮而非真空包裝的粽子,回家煮出來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從前,浙江的湖州粽不但與嘉興粽齊名,某種程度上名氣比嘉興粽還響。僅管湖州與嘉興現(xiàn)在都?xì)w一個地區(qū)行政公署—嘉興地區(qū)行政公署管轄,嘉湖一家,但湖州粽和嘉興粽起碼在外形上還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前者粽小巧優(yōu)雅,稱“秀才粽”,后者大方實惠,稱“乞丐粽”。做為一個浙江人,金庸在他的小說里從來就不放過每一個以“置入”方式表彰推廣湖州粽子的機(jī)會:“韋小寶聞到一陣肉香和糖香。雙兒雙手端了木盤,用手臂掠開帳子。韋小寶見碟子中放著四只剝開了粽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無與倫比。他兩口吃了半只,說道:‘雙兒,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浙江湖州所產(chǎn)粽子米軟餡美,天下無雙。揚州湖州粽子店,麗春院中到了嫖客,常差韋小寶去買。粽子整只用粽箬裹住,韋小寶要偷吃原亦甚難,但他總在粽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自到北方后,這湖州粽子便吃不到了!
金庸的意思其實是,湖州粽子,天下無雙,不僅嫖客愛吃,俠客也愛吃。見《神鵰俠侶》:“甜的是豬油豆沙,咸的是火腿鮮肉,端的是美味無比,楊過一面吃,一面喝采不迭”,吃了黃藥師關(guān)門弟子程英親手制作了“天下馳名”的江南粽子之后,楊過還要用粽子與她調(diào)情,即把吃剩的粽子用線栓了,擲出去黏住她寫了什么“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的碎紙,也算是把粽子給利用到家了。
不過,現(xiàn)在顯然是嘉興粽戰(zhàn)了上風(fēng),五芳齋在包粽子和賣粽子兩方面都相當(dāng)牛逼,不僅在各地的超市以及公路、鐵路沿線大賣特賣,還出口到全世界五大洲。當(dāng)然,五芳齋最狠的一招,是把粽子賣成一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東西,粽子不再是inseason的,更不是端午節(jié)的專利,而是allseason的東西了。全中國賣月餅的,心里指不定有多饞呢。
吃粽子作文 10
又是一年初夏到,又是粽子飄香時。
五月五日,就是我們過的端午節(jié)之際,也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共享吃粽子之時而不忘老祖宗賦予給炎黃子孫的傳統(tǒng)習(xí)俗,不管在何時都不能背離和忘記生養(yǎng)過我們的父母之心,培育過我們成長的鄉(xiāng)土之情;幾十年后,不管你發(fā)展有多大變化,始終保持已往的情調(diào)和本色,始終不忘故鄉(xiāng)人。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這才是我們成長和發(fā)展的關(guān)鍵基礎(chǔ)。
路過菜市時,我耳邊傳來清脆地叫賣聲:“新鮮粽子,新鮮粽子,2.30元一個!”循聲望去,只見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在賣粽子。清純特有的粽子香味撲鼻而來,我豪不猶豫一下子買了十個的同時,我們單位隨后也剛剛分了兩袋新疆本地的粽子。我不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對粽子有一種特別的感情。我愛吃粽子,因為那醇厚的粽香和濃濃的母愛摻合的味道已積淀在記憶深處,散發(fā)出清純的芬芳,勾起我無限美好的回憶。
如今在超市里或是小攤鋪上都可以買到粽子,而且包裝精致美觀?墒,我感到好象總?cè)鄙僖恍┦裁吹,遠(yuǎn)遠(yuǎn)沒有兒時母親包得那么好看,味道也沒有那么爽口。在我的記憶里,每年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我們村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那天早上各家各戶都會到各自的親戚家或本村鄰居家的小竹林里采回大竹葉,回家后將它用熱水浸泡三至四小時。等備好所有的原料后,大娘、姨姨、大媽們便三五成群聚在屋里一邊逗樂一邊比賽包粽子的表演:她們一邊包粽子,一邊在聊天,哪家的兒女很有出息,哪家的莊稼又特好之類的話題。在她們的笑聲中,竹葉和原料在她們手中飛舞,一個個棱角分明、小巧玲瓏的粽子在她們靈活的手中成形。我們這些小孩子則在一旁爭論不休,“這個是我的,那個是你的!”那種急迫的神態(tài),似乎馬上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一樣。年紀(jì)比我們大的哥哥姐姐們就顯得可愛多了,他(她)們也在學(xué)著老人包粽子,在笨手笨腳的依樣畫葫蘆后,一個個被五花大綁的粽子也紛紛成形,但大小不一,有些還沒綁好,米粒從便從縫隙里漏出,惹得我們在一旁哈哈大笑。
粽子包好后,得用小火慢慢的煮著,一煮就是一個晚上。端午節(jié)那天早上,天剛剛亮,我和弟弟起床后做第一件事就是往廚房里沖,此時廚房熱氣騰騰,彌漫著粽子淡淡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這時,我們就顧不上洗臉漱口了,毫不猶豫的從那熱氣騰騰的鍋里提出一兩個小粽子。濕漉漉的粽子燙得我們不斷的把它從左手換到右手,又從右手換到左手。一下了沒辦法吃的,我們只得雙手捧著粽子不斷吹氣。母親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我們的身后,看我們那副猴急的神態(tài),便會給我們一人一個碗,口里說著“不急不急,慢慢吃!”我們能不急嗎?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望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粽子稍冷后,我們便迫不及待的剝開粽葉,用一支筷子對著那雪白晶瑩的粽肉扎入,把粽子放在盛有白糖或是蜜糖的碗里輕輕一滾,然后將其高舉過頭,昂首慢慢的咬,口舌生津,不膩不粘,香氣泌入心間。那時,我們感到再也沒有什么比這一刻更幸福了。
第二天,母親吩咐我把包好的粽子給門子的爺爺、婆婆、大娘家送,到了下午又囑咐我再給舅舅家送,讓外爺外婆和妗子們嘗個鮮。不光是我們家,在當(dāng)時的農(nóng)村各家各戶都有這個習(xí)慣,鄰居的、親戚的相互贈送,還有送香包的,色澤各異,藏戴在衣服里以視吉利,讓上天保佑。
如今,我從部隊到地方工作一轉(zhuǎn)眼快四十年了……隨著歲月的流逝和來自各方面壓力的加碼,慢慢的'養(yǎng)成了現(xiàn)代人的依賴與懶惰,習(xí)慣了用現(xiàn)金來購買食品的便捷,失去了傳承民間傳統(tǒng)手藝的熱情。只有在節(jié)日里收到母親托人送來飄香的粽子后,才感到汗顏,感到母親給予自己的太多,而自己給予母親的又太少了。現(xiàn)在,面對這十個和單位分的飄香的粽子,我已沒有了少年時的那份激動,可這農(nóng)歷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卻勾起兒時,我對粽子飄又香的美好回憶。
變革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社會,豐富多彩的物質(zhì)生活,滋潤了人們?nèi)招略庐惖淖兓邢硎芏嘣獋性的追求,仍未隔離和背棄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端午節(jié)——粽子!
吃粽子作文 11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今年的端午節(jié)與以往不同,我發(fā)現(xiàn)許久都沒有寫過發(fā)自內(nèi)心的東西了,粽子隨時可以吃到,而感受媽親手包粽子的那種氛圍我卻有好久沒曾體會到了。
采粽葉,過端午,吃粽子,已經(jīng)是我兒時發(fā)生的往事了,但我回味往事,都是那樣的鮮活,那樣的親切。
到了端午節(jié)前一天晚上,我們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練的不熟練的,還是手拙手巧的,都會一起動手包起粽子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色。
母親包的粽子總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腳上,媽媽總會放一顆赤豆或豇豆。在吃粽子的時候,我總喜歡用筷子插在粽子中間,蘸一點糖,然后第一個就把小腳上的豆子吃掉。
去過許多地方,也吃過許多種粽子,各地的粽子總有不同的風(fēng)味,南方常用紅棗、紅豆(赤豆)、花生、豬肉、蛋黃等混在糯米中制成;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在泰國還吃到一種芭蕉葉粽子,是用糯米飯夾一著芭蕉,然后用芭蕉葉裹一著放在鍋里蒸,吃的時候,去掉芭蕉葉,拌上椰肉絲,別有一番風(fēng)味。
現(xiàn)在條件好了,孩子喜歡吃鮮肉粽子,蛋黃粽子,每個端午,我們總會滿足她的要求,但只要我在家,給她包那些特色粽子的時候,總不會忘記給自己包一些白米粽子,更忘不了在粽子的小腳上放一顆赤豆,吃的時候,蘸一點白糖,就非常滿足了。
端午的早晨,一大早起床門頭上早都插上了艾草,相傳艾草能辟邪,然后媽媽就端來滿滿一盆用艾草煮過的雞蛋和鴨蛋讓我們吃,聽說吃了它就不會長瘡了。當(dāng)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還是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邊看,看著一堆堆荷葉在媽媽手中變成形狀各異,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羨慕,不過直到現(xiàn)在我也沒能包出一個來。
記得小時候,端午節(jié)前兩天,媽媽就開始買粽葉、粘米、大棗等等,然后就開始烀粽葉,泡粘米……端午節(jié)頭一天下午,我放學(xué)后就能看到媽媽坐在臺階上包粽子, 旁邊放著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媽媽學(xué)包粽子的心情,開始湊趣。只見媽把兩三片粽葉瞬間就卷成漏斗型,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撈起粘米放到粽葉 里,再在里面放上大大的甜棗,然后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鋪均勻,接著我是怎么也學(xué)不會了。我包好的粽子幾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狀也不對,于是媽媽重又教我,可 是笨笨的我怎么也學(xué)不會,于是我索性不學(xué)了,坐在那里看著媽媽包,媽媽手疾眼快,那么多粽子媽媽包了幾個小時,終于包好了,就在大鍋里煮,聞著粽香味,我 和弟弟心里饞饞的,可也只能等到時間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媽媽說將煮好的粽子要用涼水一多泡一會,吃著才好呢!
第二天端午節(jié),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門上都插上了艾葉,據(jù)說端午這天插艾葉可以避邪,也許這些都是風(fēng)俗習(xí)慣,或者迷信吧。媽媽將頭天晚上煮好 的粽子放到?jīng)鏊铮箅u蛋、鴨蛋、鵝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學(xué)。
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時代的端午,也是貧窮困苦的端午,也是快樂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進(jìn)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多年沒有在端午時節(jié)看到麥兒黃了。
兒時的印象里,看見一群婦女、姑娘圍著賣貨郎嘰嘰喳喳購買五彩絲線和繡香囊用的料子時,便知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村里的孩子全都一樣的被那五彩的靈物庇護(hù)起來,撒歡野性地滿村里跑著。
那時的端午節(jié)總是趕在麥口,五月的麥垅早已呈現(xiàn)黃澄澄的氣象。含我在內(nèi)的一群小冤家總喜歡聚在地頭,各自在麥地中挑選幾穗,蹲下來小心地用力一搓一著,吹去麥 芒和硬殼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飽滿黃綠的麥粒,填進(jìn)自己的嘴里,香甜的肉一感連同新鮮的漿液讓人滿口生香。生產(chǎn)隊里看麥的“禿大辮”(我們村上的一個光棍男人)出現(xiàn)在離我們五十米開外時,我們立刻一哄而散,那感覺如山高似水長。
姐憶的不是端午,是快樂;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吃粽子作文 12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yōu)榱思o(jì)念大詩人屈原,舉行包粽子、賽龍舟等活動,但是我最愛的是包粽子。早晨,我和媽媽去市場買粽葉、五花肉、糯米,繩子。媽媽先把糯米、五花肉,繩子洗干凈,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再把粽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粽葉和繩子變成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開始包粽子啦!媽媽先拿出兩張粽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二三塊五花肉,再放一些糯米蓋好,然后再拿筷子攪勻、折好,再用繩子捆住就好了。我看完媽媽的示范后,就小心翼翼的開始學(xué)包粽子。我照媽媽教我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葉子碎了,但是糯米沒漏出來。然后我用繩子把粽子捆緊,我想把粽子捆緊一些,結(jié)果葉子全碎了,米也漏了。在這混亂之中我沒把粽子包好,卻把糯好灑了一地。但是我并不灰心,俗話說得好一回生,兩回熟嗎,我又細(xì)心的包起了粽子。在媽媽的指導(dǎo)下我終于包好了,我把它叫做“矮冬瓜”粽子,因為它很小,也很矮。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過一個多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找出我的“矮冬瓜”粽子,咬上一口,啊!真香啊,這種味道我到一輩子都忘不了,真是讓我回味無窮啊!通過這次學(xué)包粽子,我體會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誠心、細(xì)心、恒心、堅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滿意的結(jié)果。
前幾天,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看見外婆正在包粽子,哇塞~那可是我最愛吃的東西。∥矣悬c迫不及待想嘗嘗這美味,可是外公卻說沒有包粽子就不能吃,本來剛想指著媽媽也沒包,誰知道才一會的時間媽媽卻已經(jīng)在包了,真是讓我失望!可憐的粽子,姐姐我沒能吃掉你,我對不住你呀```!我想了又想:與其被攙死到不如被笑死。
于是,我逞強(qiáng)道:不就是包粽子啊,誰不會。接著,我拿起兩片棕葉,偷偷地斜著眼睛看著外婆怎么包,可是老鼠最終還是逃不過貓的手掌心。最后我還是被外公發(fā)現(xiàn)了。他婉轉(zhuǎn)地說:你不是說包粽子誰不會包呀!現(xiàn)在包得怎么樣了!要不要外公教教你啊!不用,我自己會處理好。我堅決地說。于是我接著放了些糯米,香菇,和豬肉。準(zhǔn)備包起來。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當(dāng)我捏好左邊時,右邊掉餡了;當(dāng)我捏好右邊時,左邊掉餡了;當(dāng)我捏好中間時,兩邊掉餡了?蓱z的我呀!為什么只有兩只手,之前只顧著吃粽子,怎么會沒想到原來吃粽子的背后包粽子的人是多么艱辛!我感覺我做錯了,一直以來做的每件事,都不曾了解背后。
于是,我紅著臉對外婆說:外婆可以教我怎么包粽子嗎?沒想到外婆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原來包粽子也是有竅門的喔`````看了這篇文章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樣的經(jīng)歷!3。端午節(jié),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為爸爸媽媽答應(yīng)了我要包粽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眾不同。清晨起,梳洗完畢后,只見餐桌上擺著的.并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我跑到廚房,問媽媽:“媽媽,今天誰來家里做客呀?還是什么特別的日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jié)。”“呀!我怎么忘了?”“走吧!傻丫頭,全家總動員!”“干啥?”“包粽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么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著頭皮蠻干。媽媽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媽媽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后……”雖然聽得有點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粽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nèi)在美。接著,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霸僖娏,我的粽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媽媽送入了蒸籠里。“哇!好香!”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還別有一番滋味呀!
吃粽子作文 13
整整七天的工作日,對有雙休習(xí)慣的上班族來說,工作的第六天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對工作厭怠的表現(xiàn),對假期的期待。今天,終于迎來了連續(xù)七天工作日后假期的第一天。
老媽說,今天包粽子給我吃。仿佛已經(jīng)聞到了一股清香的氣味,使人精神氣爽,除了心疼老媽受累之外。最喜歡吃老媽包的粽子了,雖然吃的不多。每次老媽辛苦了一整天,而我只能吃一個里面的三分之一。如果哪天我吃了半個,那也是在老媽苦口婆心地勸誘下。深深眷戀著這種情懷,久久的在心頭縈繞……
端午節(jié)是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的中國漢族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普通人眼中,端午節(jié)無非就是吃粽子、賽龍舟。不可否認(rèn),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大多數(shù)不會包粽子,只有少數(shù)居住在鄉(xiāng)村里的老人家才會裹粽子。這也反映出年輕一代不太重視自己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華文化的精髓漸漸地被下一代遺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垃圾文化。
端午節(jié),粽子已成為超市、賣場促銷的主角。過去都講究自己包,現(xiàn)在沒幾個人愿意包了,都愿花錢買現(xiàn)成的。當(dāng)粽子成了地地道道的.商品后,這個節(jié)日就已經(jīng)失去了它固有的氣息。這也促使粽子走上了高端路線,身價倍增,大有步豪華月餅后塵之勢。幾十元的月餅,在豪華包裝下變成幾百元,甚至是上千元。而今年的某一品牌粽子禮盒標(biāo)價是468元,一盒里面裝有10個粽子。算下來,一個粽子將近47元。粽子經(jīng)過包裝之后,變得精巧無比,但卻沒有了自然風(fēng)味。端午節(jié)吃這樣的粽子,不倫不類,真讓人有種堵得慌的感覺。
同時,因為商家們的炒作,也讓過節(jié)變成了“過劫”!有些不法的商家,為了追求粽子外觀色澤鮮綠,在浸泡粽葉時加入了工業(yè)硫酸銅和工業(yè)氧化銅所至。人體如果過量攝入銅,就會引起銅中毒。這種癥狀不易覺察,一旦發(fā)病,就有可能致癌。為此,也有不少人感嘆,端午節(jié),我們吃的是粽子還是毒品!
對于老百姓來說,吃粽子不僅僅是因為它包含著端午節(jié),更在于它的制作與風(fēng)味,還有就是它的新鮮和特別的粽葉味道。筆者有一個怪癖,不管是清明,還是端午,從小不食外面賣的點心,只吃媽媽親手做的。我特懷念小時候,在祖父家過節(jié),不僅能吃媽媽親手做的粽子,而還有一個媽媽親手做得香袋,可香了。還懷念那些一身土氣,但本質(zhì)樸實,親切宜人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
南方因為盛產(chǎn)竹子,所以就地取材,都是以竹葉來縛粽的。而北方人則習(xí)慣用葦葉來綁粽子。因為葦葉葉片細(xì)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最欣賞老媽包粽子時那種熟練的技巧:先把粽葉卷成漏斗狀,勺子里舀入適量調(diào)配好的糯米,放一塊肉,或者是放點適量的綠豆,再舀點米。然后把它一折一卷包裹成型,用繩子緊緊扎住粽腰,結(jié)實得像一塊三棱角的石塊。
小時候在祖父家,一到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煮粽葉,泡糯米,包粽子。小院內(nèi),巷子里都飄散著濃濃的粽子香。就連空氣中也清香四溢。解開粽繩,那綠中帶金黃色彩的粽肉,升騰著陣陣熱氣,散發(fā)著一股特有的粽香。慢慢地咀嚼,那里有童年的歡樂和溫馨的親情!而現(xiàn)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讓一切都變了味道,包括所有的佳節(jié)。我們除了吃些不健康的“劫日食品”外,我們還剩下什么值得紀(jì)念和回憶的?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物是人非。孩提時代的盼望,端午節(jié)的心情早已不再。但那淡淡的粽葉和艾蒿的清香,依然能讓人浮想聯(lián)翩!
在這個節(jié)日里,檀檀想對親們說:有種友情,事過境遷依然純樸;有種信任,事隔多年依然懷念;有種問候,清清淡淡卻最真誠;有種友誼,無須掛齒,卻心領(lǐng)神會;祝所有的親們都能擁有一個好心情!端午快樂!
吃粽子作文 14
“粽子香,看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每至端午,各家各戶的廚房就會飄出粽子的清香。我忍住口水對母親說:“對門的小龍已經(jīng)開始學(xué)包粽子了,今年也讓我包一回吧。”母親爽快地答應(yīng)了。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立馬披上外衣,穿上褲子,蹬上球鞋,騎上車子,與母親共赴超市買糯米,臨走前也沒有忘記把艾葉泡上,備用。
一路奔波,急急忙忙跑進(jìn)超市,找到賣糯米的地方,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隨手抓了一大把放進(jìn)袋子里就跑去找人家稱重。母親趕忙阻止我道:“買糯米時要注意那些有蟲眼的米,那種米不衛(wèi)生!蔽移财沧,無奈地走回去,挑了些上好的糯米,急匆匆地趕回家。
當(dāng)我們大汗淋漓地趕回家時,太陽早已從東邊地平線爬到了頭頂上,肚子也向我們發(fā)出抗議。但我還來不及吃午飯,便拎著一袋子糯米向廚房趕去,準(zhǔn)備包人生中第一個粽子。
我先將一部分糯米泡在鍋里,用清水淘了兩遍,發(fā)現(xiàn)鍋里的水一直是較渾濁的。于是我發(fā)了狠,連續(xù)淘了七八遍才住手,那些糯米被泡得一顆顆膿大暗濁,仿佛在無聲地向我哭訴。我目瞪口呆,不自覺地怪叫了一聲,母親聞聲而來,看到一片狼藉的廚房和一臉狼狽的我,略顯急躁地說:“哎呀!那些糯米不能泡這么多次!泡脹了不好吃了!”“什么?”我聽后差點暈過去。沒辦法,只好重新來。
我無奈地將袋中剩下的糯米洗凈后倒在盆內(nèi),然后取出早上泡好的艾葉,墨綠色的艾葉擁有竹葉可愛的形狀和艾草清爽的香氣。半小時后,糯米早已顯得飽滿透亮,在盆內(nèi)慵懶地相互倚靠著。正是“泉香而酒冽,葉香而米甜!
“萬事俱備,只欠包粽!蔽蚁仍谑謾C(jī)上將教程掃了一遍,認(rèn)為挺簡單的,便有樣學(xué)樣地將艾葉搭好,輕輕展開,抹平,再一彎,便搭成了一個小小的可愛的圓錐。緊接著在角中放一小把糯米,拿了一顆渾圓的紅棗放在米中,再蓋上一點米,然后加點白糖。艾葉的清香與白糖的'甜膩立馬交織在一起,清甜的香氣從廚房溢出,氤氳在整個屋子里。
但是好景不長,正當(dāng)我拿絲線將粽子纏起來時,突然覺得左手掌心黏糊糊的,抬手一看,呀!已經(jīng)有調(diào)皮的糯米跑了出來!但我不曾想,這不松手則已,一松手整根絲線全部掉落,艾葉調(diào)皮地將糯米和紅棗全都釋放出來,自己伸著懶腰慢慢舒展小身板;糯米從艾葉里蹦蹦跳跳地走出來,沾得手上、衣袖上到處都是;那顆大紅棗也見我不備,一溜煙地跑得無影無蹤......沒辦法,只好默默地拿起毛巾,眼含怨恨地擦拭著衣服。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將“事故現(xiàn)場”打掃干凈了,只可惜沒能將紅棗“逃犯”抓捕歸案。我收起了浮躁,再認(rèn)真看了幾遍教程,心中有了底,便抱以嘗試的心態(tài)想要再包一回。
再一次看過教程之后,我包粽子的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手法也越來越嫻熟,心里也得意起來,包粽子的速度也逐漸加快。
但凡事終有樂極生悲的時候,正當(dāng)我以極快地速度包完最后一個粽子時,覺得這個粽子“長相”有些怪異,翻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個“三角怪粽”。沒辦法,線都纏上了,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吃,只能略帶不甘與無奈的將這個粽子放進(jìn)鍋里......
夜晚,我站在廚房里,小心地捧起一只粽子,將絲線輕輕拉開,展開層層艾葉?粗⑽⑷旧锨嗌呐疵,輕輕一口,嘴里充斥著艾葉的清香和米的甜糯,不甜不膩,卻有著獨特的芳香留在唇齒之間。
不知不覺,五六個粽子已吞下肚,中午的饑餓與下午的疲憊一掃而空。
后來我吃過鮮肉粽,嘗過蛋黃粽,卻都沒自己動手做的紅棗粽好吃。那艾葉包著的不僅是噴香的糯米,還包裹著我第一次動手勞作帶來的喜悅、自豪與驕傲。
吃粽子作文 15
粽子是端午節(jié)必備的食品,傳說是為了紀(jì)念屈原而發(fā)明,是中國的傳統(tǒng)食品。
以前粽子都是媽媽包,今天老師說要學(xué)習(xí)一項新技能,我決定和媽媽學(xué)習(xí)包粽子。
媽媽比較忙,告訴我下午會早點回來帶點包粽子的食材,果然大雨之后媽媽回來了,帶回來一包粽葉、二斤糯米和一包蜜豆。媽媽還告訴我粽葉其實就是我們在荷塘邊看到過得蘆葦葉。只不過我們買的是寬的,不過這種真空包裝的葉子是有色素的,需要用水煮一下,這么多講究。
接下來媽媽讓我把粽葉放到鍋里用水煮,在等待的時間里,媽媽又讓我把糯米淘好,再放能沒過糯米半指高的水,這樣泡一晚上,說這樣會增加糯米的黏性。又讓我泡了20顆紅棗,我倆分開包兩種餡的。
在準(zhǔn)備這些的時候,煮粽葉的水也開了,媽媽讓我又接了半盆熱水,把粽葉撈出放熱水里泡著。明天早上就可以包粽子了,唉!這包粽子的講究還挺多。
第二天早上,媽媽早早把我叫起來:我們趕快開始包粽子吧。本來還睡意朦朧的我一聽包粽子馬上就精神了,洗漱之后飯都沒吃,就讓媽媽快點教我。
媽媽先把準(zhǔn)備好的線繩放旁邊,然后告訴我:第一步,先把兩片粽葉重疊,但必須錯開半個粽葉,這樣放好。第二步將粽葉一頭卷成圓錐形先放一層米,再放入蜜豆,然后再放一層米,輕輕搖晃讓米緊實一點,這樣不愛破。第三步,將粽子的短邊卷進(jìn)去再把長邊壓在短邊上卷一下,按粽子的三角形狀卷完,就成形了。最后用棉線把粽子纏緊一點但不能把粽子勒壞。媽媽一邊給我講解一邊示范,感覺還挺簡單的。
接下來我按照媽媽教的,先把兩片葉子錯位重疊放在一起,卷成圓錐形,再按照媽媽教的步驟先往里放一勺米,然后放入蜜豆,因為我喜歡蜜豆,接著再放入一勺米,還是很順利的,看來這很簡單。
我開始卷葉子了,可是現(xiàn)在問題來了,葉子不但蓋不住米,米粒還總往下掉,我趕緊求助媽媽,媽媽說:你這是米太多了?晌疑厦嬷挥泻苌俚拿装!是下面的米太多了,把豆子拿出來,把下邊的米倒出去一點,你不是小看包粽子嗎?現(xiàn)在問題來了吧!做事一定要認(rèn)真,你要先看一下你卷的粽葉卷有多大,然后再看放多少米多少豆更合適。聽了媽媽的話,我想這下一定要認(rèn)真,可一不小心手松了粽葉卷地下漏了。!我精心卷的粽葉卷漏了。天啊,第一個以失敗告終!
不灰心,繼續(xù),這一次我小心的把粽葉卷底下卷緊了,然后把米和豆都少放點,上面留出空間。我想這次一定行。我開始按照媽媽教的卷粽葉的方法,先卷小的,再把長葉按照粽子的'形狀卷起來,最后把線繩纏上,果然成功了。
我馬上開始包下一個粽子。突然我包好的這個粽子卻像變戲法一樣,繩子竟然在自己慢慢松綁,而且三個角都開始有米粒往外跑。我急忙問媽媽這是怎么回事啊?媽媽一看笑著說:你一定沒有按照步驟做,首先,米放太少,其次放完沒有輕晃,導(dǎo)致粽子不緊實,最后線繩綁得太松。!又要從新開始,我不耐煩了,媽媽說:做事要有耐心、細(xì)心怎么能被一點小事就打敗呢,我這還等著吃你包的粽子呢。對,不能放棄。我馬上從心開始包下一個粽子。
有了前兩次的經(jīng)驗,這次果然順利多了,雖然包出來不好看,但沒有漏米。媽媽告訴我熟能生巧,會越包越好看的,果然包到第六個的時候,已經(jīng)和媽媽包的一樣好看了。媽媽還說有我的加入快了很多,兩個多小時我們就包了一大鍋。媽媽把包好的粽子一個個小心翼翼的碼到鍋里又放了沒過粽子的水,煮了半小時之后撈出來涼涼了,才給我吃。吃著自己包的粽子真是無比開心啊。
通過包粽子,我知道看似簡單事,也要認(rèn)真用心細(xì)心,而且熟能生求,多多練習(xí)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吃粽子作文 16
端午節(jié)在老家是很隆重的,很令孩子們期待,端午節(jié)粽子是主角,家家戶戶都要包。
包粽子要用專門的粽葉,粽葉大概是竹子的一種,這種竹子矮小但是葉子很大,有一兩尺長,一兩寸寬。包粽子也是個技術(shù)活,取一片粽葉中間一窩兩頭交疊就有了一個斗,裝進(jìn)糯米及餡料稍微壓實,將交疊的部分蓋過來包住封口,富余的部分在粽子上一折橫著包上,用細(xì)麻繩在中間一捆就包好了,粽子綁在一根細(xì)繩上形成一串。我包粽子總把糯米捏散也捆不起來,到現(xiàn)在還不會包粽子。包粽子一般都用糯米,糯米用水泡過放些硼砂攪勻了就可以包,硼砂有害于身體健康,不知道為何要放?煮熟的粽子剝了粽葉插上筷子,蘸白糖吃,我卻不大愛吃。我原以為粽子里面是不放餡料的,上高中后在同學(xué)家看到了加了紅豆的粽子,大學(xué)時在省城的大商場有大粽子賣,里面又是雞蛋、又是臘肉餡料十分豐富,相當(dāng)好吃。粽子是浙江嘉興的有名,以前去上海路過嘉興總會在站臺上買嘉興粽子,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買到嘉興粽子。除了粽子,端午節(jié)還要吃蛋,端午節(jié)吃的蛋主要是咸蛋,老家叫“藏蛋”。母親將稻草燒成灰,撒上鹽用水拌濕了,粘滿每一個蛋,裝到壇子里腌上一兩個月,到端午節(jié)再拿出來煮。腌咸蛋的方法很多,用稻草灰腌似乎更有家鄉(xiāng)的味道,多年后我還幫老鄉(xiāng)從老家燒了稻草帶一大包灰來。茶蛋比咸蛋要好吃,小時候覺得吃茶蛋有些奢侈,只有鎮(zhèn)上叔叔家會煮,先將雞蛋煮熟了,用筷子敲破殼再放到茶葉水里煮就成了茶蛋。
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相對簡單而統(tǒng)一,似乎全國都吃粽子,包粽子用的粽葉南北都有賣,粽子的包法差不多,形狀差不多,都是用糯米包餡料,味道也差不多。對孩子們來講,各地的歡樂是不一樣的。小學(xué)時我隨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在一個千年古鎮(zhèn),盡管鎮(zhèn)子嚴(yán)重毀壞敗落,但很多舊時的繁華散落在民間,端午節(jié)過得比較講究,家家戶戶要插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捆做小捆,每道門、每扇窗戶都要在兩邊擺上一捆。各種小吃和主菜比農(nóng)村要豐富很多,據(jù)說還要喝雄黃酒,那時人們已經(jīng)知道雄黃有毒,不再喝了,但還是會用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寫“王”字。端午節(jié)沒有太多繁文縟節(jié)的禮數(shù),孩子們是快樂的,這天我總要和小伙伴去望湖亭,這個建于晉朝的古亭矗立在江西兩大水系的交匯處,累毀于戰(zhàn)火,充滿歷史故事和蒼傷,抗戰(zhàn)時受到狂轟濫炸,沒有維護(hù)到我小時候只剩下一個架子還頑強(qiáng)地挺立在古鎮(zhèn)的最高點,登亭依舊可將古鎮(zhèn)及浩瀚的鄱陽湖盡收眼底。端午節(jié)這天鎮(zhèn)里的`小孩子們都涌向望湖亭,每人都帶了煮熟的腌蛋,多半染成水紅色,有的拿在手上,有的用蛋袋兜著很神氣地掛在胸前。大家聚在一些免不了要“抗蛋”,就是將兩個蛋對撞,看誰的不經(jīng)撞,大家都只有一個蛋破了再也不能和別人撞了,總有孩子在被撞破蛋后幻想用木頭做假蛋去撞破所有人的蛋。
小學(xué)畢業(yè)我回到父母身邊,鄉(xiāng)下的端午節(jié)過得比鎮(zhèn)里要粗糙許多,不過鄉(xiāng)村也有鄉(xiāng)村的樂趣,可以看賽龍舟。所謂的龍舟其實就是平日里打漁的小船,比賽在兩個河邊的村子間進(jìn)行,各派出一條,兩個村子平日因為打漁有些嫌隙,賽龍舟總憋著火來,未免在水上打起來,龍舟賽往往看不成,后來干脆就不賽了,即便一個村子劃來了船,另一個村也不響應(yīng),龍舟賽成了一條船的表演,一船青壯的小伙子大喊“劃喲”、“劃喲”,很齊整地將船劃得飛快。龍舟賽看不成,不過每年端午節(jié)來河邊到成了習(xí)慣,呼朋喚友姐姐弟弟一起去河邊,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熱鬧,也有人摘了剛熟的桃子來販賣。
現(xiàn)在端午節(jié)成為一個法定的假期,窩在城市的高樓里盡管依然可以在家里包粽子,煮蛋吃,但是氣氛卻沒有了,兒時的快樂孩子們恐怕是體會不到了。
吃粽子作文 17
俗話說,五月五是端午。在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粽子、掛葫蘆,給小孩子扎五彩線、掛香袋、戴荷包。濃濃地節(jié)日氣氛將生活裝點得斑斕多彩。
前天,朋友驅(qū)車趕來,送我一大包粽子,一定要我收下,并驕傲地說是海南的粽子。盛情之下,謙讓不如從命了。提著沉甸甸的粽子,心里著實很溫暖。海南的粽子,個頭兒很大,每個足有半斤重,大的可達(dá)1斤重。拆開絲繩,一股油香撲面而來,寬大的粽葉緊緊包裹著糯米團(tuán),粽葉足有5條之多,結(jié)實滑嫩的糯米粽就像芙蓉出水的大美人,咬一口,滑膩,香滿口。再咬下去,吃到了精瘦肉,原來是一小塊排骨,頓時香氣逼人。再咬一口,又吃到了咸鴨蛋黃,酥軟、綿厚的感覺,真是人生一大美味。原來,海南的粽子都是肉粽,包粽子時,先放些米,再放一塊八成熟的五花肉,條件好的人家還可以放一塊燉成五分熟的排骨,或外加一個鴨蛋黃,最后再放些米,壓實,包制成四棱型大肉粽。朋友對我說,這是“海南的粽子”,看來,海南的粽子是很有特點,像海南人一樣樸實、熱情、大方。
品嘗著美味的肉粽,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母親包粽子的情形。端午節(jié)的前兩天,糯米就要淘洗、浸泡了。母親早早買來10斤米,淘洗二遍,分泡在兩大盆里。纖小、白白的糯米泡在清水盆里,清爽而水靈。北方包粽子的葉子通常都用竹葉,有成捆的干品,也有綠森森的鮮品(當(dāng)然鮮品價格貴一些,但聽說,鮮品包制的粽子,味道不是很濃郁)。干品的竹葉,母親要燒一大鍋開水,將葉子放在鍋里煮,常常要煮三四個小時,這時就能聞到滿屋的竹葉清香味,沁人肺腑。這時,我們就仿佛吃到了鮮美的粽子一般,往往饞得直流口水。煮洗竹葉時,母親又開始洗紅棗了。紅棗是一種滋補佳品,但因黑龍江不產(chǎn)紅棗,買來的'都是山東、河北一帶北運的干棗。10斤糯米,2斤紅棗綽綽有余。紅棗浸在水里,母親做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讓水流沖刷紅棗,然后撈出再洗,如此兩三遍,紅棗變得水靈靈,秀麗鮮亮了。這還沒有完,還要用清水泡棗子2小時左右。泡后的紅棗因吸足了水分都飽滿豐盈起來,個個可人。
一切準(zhǔn)備就緒,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和哥哥圍著母親,幫忙包粽子。說是幫忙,實際上也是為了討幾個鮮麗的紅棗吃。寬而長的較大的竹葉,一片就可以包一個粽子。通常是3湯匙米加1—2個棗子,因為我喜歡吃棗子,有時一個粽子里放3個棗子。白白的米、又紅又鮮亮的棗子、鮮潤的墨綠竹葉,看著,就讓人喜歡。慢慢的,包好的粽子裝滿了盆。于是開始燒火,煮粽子。母親逐個將粽子擺在鍋里,碼好,加水(水要沒過粽子8厘米吧)。那時家里用大鍋,電風(fēng)輪吹火。不一會兒開鍋了,熱騰騰的水汽飄散開來,再過一會,滿室清香,大約半小時左右,又聞到竹葉清香和陣陣米香。而后,母親還要向鍋里添加兩三次水。母親做這些時,我都跟在后面。但是這一晚是不允許吃粽子的,直到第二天早起,母親掀開鍋,撈出煮好的鼓脹脹的粽子,又逐個裝在盆里,那粽子竟然還是熱乎乎的。接著母親開始揀雞蛋、洗雞蛋,而后一個一個放鍋里,加水煮雞蛋了。雞蛋煮好后,我們也都起床了。端午節(jié)的早餐就是美味的粽子和煮雞蛋。
北方包粽子,米泡得軟,葉子煮得時間長,糯米飽吸了竹葉的清香氣,因糯米里加了紅棗,所以清香里有帶著一絲甜氣,吃時,再蘸些白糖,綿軟、甜潤、清香,那是兒時美好的回憶。
如今南來此地已近一年,未嘗不時時想起勤勞、善于持家的母親。端午又至,母親是否也開始包粽子了?那粽子也一如往年般清香甜潤?
【吃粽子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吃粽子作文07-13
吃粽子小學(xué)作文03-01
吃粽子優(yōu)秀作文10-28
吃粽子小學(xué)作文04-29
關(guān)于吃粽子的作文11-17
簡單的吃粽子作文07-24
端午吃粽子的作文07-19
包粽子和吃粽子作文通用07-13
吃粽子作文(精選41篇)06-04
[精華]吃粽子小學(xué)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