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家庭教育常識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中學生家庭教育常識,希望有所幫助!
一、學習家庭教育學的目的
將來我們都要成家立業(yè),做爸爸媽媽,學點家庭教育學是很有用的。而且,教育學強調(diào)教育者的表率作用,學點教育學知識對于規(guī)范我們自己的言行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指導作用。另外,教育學揭示了教育規(guī)律,我們可以動過對教育學的學習懂得這些規(guī)律,從而愉快地接受教育,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此外,學校要交給每一個同學一個任務,就是把我們所學到的教育學知識傳授給我們的父母,讓他們正確的指導、監(jiān)督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是我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一個學生的成長取決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生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以及他的精髓之處,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二、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學生從小學升入中學,在家庭中他們也得到更多的獨立行動的權利,學校老師也不再給他門“無微不至”的照顧了。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有了一些新特點。這個時期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復雜的充滿矛盾的時期。
一是渴求與逆反。他們渴求學習取得進步。但是,隨著自立意識的增強,他們要求獨立地認識和思考問題而不愿意接受現(xiàn)成的結論。因此,有時表現(xiàn)出逆反心理:師長讓做的偏不做,不讓做的偏要嘗試。
二是熱情與冷漠。中學生有朝氣,有熱情,他們期望在中學里獲得友誼,獲得知識,增長能力,在德、智、體各方面提高自己。但是,當在追求這些目標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又會產(chǎn)生冷漠心理,對自己的目標產(chǎn)生動搖、懷疑、喪失信心。
三是敏銳與偏激。中學生目光開始敏銳,他們的抽象思維迅速發(fā)展,開始占主導地位。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新事物,并執(zhí)著地去探索新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他們不再滿足于問題是什么的說明,而是追求著為什么的答案。他們對各種人生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開始關注,試圖得到一個圓滿的解釋。但是,由于知識和閱歷的不足,他們在尋求答案時往往出現(xiàn)偏激情緒,如以偏概全、愛鉆牛角尖、聽不進反面意見等。
四是主動與消極。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明顯增強,他們開始主動了解自己,他們對自己的分析評價逐漸變得全面和客觀,而且已經(jīng)能夠針對自己的短處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他們?nèi)σ螵毩⒆灾,表現(xiàn)出有自我教育的要求。但是,他們行動上又往往不能完全控制和監(jiān)督自己的行為,一旦競爭失利,又會使一些人產(chǎn)生失落感從而變得消極,不求進取。
少年的心理逐漸顯出封閉性,其內(nèi)心世界逐漸復雜,開始隱藏內(nèi)心活動。由于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錯綜復雜性,發(fā)展還具有急劇變化的性質(zhì),同齡人發(fā)展水平又有很大差異,所以這是一個不穩(wěn)定時期。有人稱之為“心理斷乳期”。如果家庭教育不得法,孩子不但不接受教育,而且用固執(zhí)、粗魯、執(zhí)拗的方式來對抗。因此,家長應該認真研究和掌握孩子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尊重他們的意見,給以正確的指導和監(jiān)督,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三、教育的黃金時代
鑒于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中學時代是學生身體和智力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是發(fā)育的高峰期,在這個時期,學生經(jīng)過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大大地刺激骨骼和肌肉的發(fā)育。經(jīng)過適當?shù)闹橇τ柧,可以大大的刺激大腦的發(fā)育,學習知識、獨立地完成作業(yè)就是智力訓練,如果學生在中學時期能夠自覺學習,獨立完成作業(yè),那么它的智力就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也將使得成年之后的智商大大提高。作業(yè)窮于應付,錯誤百出,學習不求甚解,糊里糊涂,這樣不僅不會提高智商,只能使學生越來越糊涂。身體是越煉越強壯,腦子是越練越靈活。這個道理當家長的必須向?qū)W生講清楚,以便使學生自覺地接受教育,努力學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聰明者不學,難有成就;愚笨者勤奮,可以成功。
綜上所述,可以說中學時代是人生的關鍵時期,是教育的黃金時代。
四、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孟子母親為教育孟子,不肯讓孟子住在墓邊,不肯讓孟子住在市井,最終搬到學館旁邊,對孟子有良好的影響,后來常用“孟母三遷”來頌揚母教,也說明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一定作用。
家庭學習環(huán)境的建立,包括物理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
物理環(huán)境:無論家庭居住條件如何,也得置辦一桌、一椅、一書架供孩子學習。設置一方天地,讓孩子有一個獨立的空間,進行學習和研究,這里他是主人,他有支配權、管理權,他在這個環(huán)境中很安全,很自在。
桌面高度應比椅面高出30厘米左右,光線明亮,空氣流通,臺燈在左,時鐘在右。桌面玻璃板下是作息時間表。這樣,便于孩子學習和研究,也便于家長檢查和監(jiān)督。
物理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是家長的任務,而其保持和改善則是孩子的責任。自己的書架自己安排;自己的文具自己愛護;自己的軟盤自己保管;自己的書包自己收拾。
心理環(huán)境:這是指家庭的心理氛圍。家長應尊重孩子的學習時間,不得無故打擾。設想孩子能在麻將和吆五喝六聲中算出平面幾何難題嗎?
家長對孩子表現(xiàn)出的學習自覺、認真、迷戀、好奇應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贊揚。
家長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精神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書柜中的書質(zhì)量如何呢?
五、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自動進行學習活動的特殊傾向。習慣是把信念變成習性、把思想化為行動的過程。好的方法、好的技能只有轉化為中學生的學習習慣,隨時隨地表現(xiàn)應用,才是一種自動的行為,乃至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良好的學習習慣中重要的有:
一、上課認真聽講。一般老師都精心地備課,只要學生課堂上注意聽講,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一般都能學會老師所講的知識。在課堂上,教師生動的組織教學,可使學生的眼、耳、嘴、手、腦并用,學生很容易學會老師所教的知識。但再好的學生在課堂上有時也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如果學生上課走神了,沒有認真聽講,下課后還可以補救,那就是問老師、問同學或者自己看書,不過這樣要浪費學生的一些時間,不是最佳的方法。
二、獨立完成作業(yè)。做作業(yè)時要全神貫注,遇到不會做的問題,不要輕易地問老師和同學,要多動腦子,爭取自己獨立地完成作業(yè)。當然實在不會做的問題還是要請教別人的,對于較難的問題同學們在一起討論討論,也可以加強記憶,加深理解。做錯了的作業(yè),要認真分析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認真改正錯誤。
三、惜時守時。教育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制定學習時間,當然更要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凡是學習時間就一定要學習,如果作業(yè)都做完了,可以安排看看課外書,做做課外題等等。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一般在沒有完成學習任務之前,任何事情都得為學習讓路。
學習的成功者都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魯迅的“隨便翻翻”;華羅庚則遵循“勤能補拙是良訓”。作為中學生而言,如果以養(yǎng)成了上述的三種好習慣,可以說學生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
【中學生家庭教育常識】相關文章:
中學生文學常識09-13
中學生必知的文學常識之最03-16
2016中學生火災自護自救逃生常識11-10
家庭教育經(jīng)驗02-14
家庭教育征文01-19
高中家庭教育12-20
文學常識之文學體裁常識05-21
文體常識和文學常識大全03-26
文體常識和文學常識匯總復習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