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時間:2025-07-09 09:11:38 詩琳 知識點總結(jié) 我要投稿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精華)

        總結(jié)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jié)哦。那么總結(jié)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精華)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1

        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兩種:游離態(tài)和化合態(tài)。

       。1)鈉鎂鋁只以化合態(tài)形式存在:鈉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鈉,鎂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鎂礦,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鋁土礦。

       。2)鐵元素有兩種存在形式:游離態(tài)的隕鐵和化合態(tài)的鐵礦石。

        2、金屬單質(zhì)的用途:

       。1)利用鈉元素的特征焰色(黃色)制高壓鈉燈,高壓鈉燈的透霧力強,可以做航標燈;利用鈉單質(zhì)的熔點低,鈉鉀合金常溫下呈液態(tài),做原子反應(yīng)堆的導熱劑;利用鈉單質(zhì)制備過氧化鈉,利用鈉單質(zhì)還原熔融態(tài)的四氯化鈦制備金屬鈦。

       。2)鎂條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用來做照明彈。

       。3)利用鋁的良好導電性,做導線。利用鋁塊和鋁粉的顏色都是銀白色,鋁粉制成銀粉(白色涂料)。

        3、金屬化合物的用途:

       。1)過氧化鈉做漂白劑,過氧化鈉做水下作業(yè)、坑道下作業(yè)的供氧劑;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做食品添加劑;氯化鈉做為制備單質(zhì)鈉和氯氣的原料,氯化鈉做為制備氫氧化鈉、氫氣、氯氣的原料。

       。2)氧化鎂的熔點高,做耐高溫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坩堝、耐高溫的實驗儀器。

       。3)明礬做凈水劑。

        4、金屬的分類:

        (1)根據(jù)冶金工業(yè)標準分類:鐵(鉻、錳)為黑色金屬,其余金屬(鈉鎂鋁等)為有色金屬。

        (2)根據(jù)密度分類: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屬是重金屬:如鐵、銅、鉛、鋇,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屬是輕金屬:如鈉、鎂、鋁。

        5、氧化物的分類: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負二價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1)氧化物(根據(jù)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種類)分為金屬氧化物和非金屬氧化物。

       。2)金屬氧化物分為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

        (3)非金屬氧化物分為酸性氧化物、不成鹽氧化物。

       。4)氧化物(根據(jù)氧化物是否與堿或酸反應(yīng)生成鹽)分為成鹽氧化物和不成鹽氧化物(CO 、NO)。

       。5)成鹽氧化物分為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為高價態(tài)的金屬氧化物(Mn2O7)和非金屬氧化物(CO2)。

       。7)堿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屬氧化物(CaO)。

        (8)兩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屬氧化物(Al2O3 、ZnO)。

        6、金屬氫氧化物的分類:堿性氫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

        7、含金屬陽離子的物質(zhì)分為金屬單質(zhì)、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金屬無氧酸鹽、金屬含氧酸鹽。

        8、酸根離子分為三類:

        (1)含金屬元素的含氧酸根離子(AlO2- 、MnO4-)。

        (2)含非金屬元素的含氧酸根離子(NO3-)。

        (3)含非金屬元素的無氧酸根離子(Cl-)等。

        9、陽離子分類:

       。1)金屬陽離子(Na+)和非金屬陽離子(H+ 、NH4+)。

        +(2)陽離子分單一價態(tài)陽離子(Na)和變價態(tài)陽離子(Fe2+ 、Fe3+),單一價態(tài)的陽離子和最

        高價態(tài)的陽離子只有氧化性,氧化性順序:Ag+ > Fe3+ > Cu2+ > H+ ;較低價態(tài)的金屬離子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遇到強氧化劑呈還原性,遇到強還原劑呈氧化性。

        10、溫度不同產(chǎn)物不同的化學方程式:

        4Na+O2=2Na2O ; 2Na+O2=Na2O2

        11、量不同產(chǎn)物不同的化學方程式:

        CO2 + NaOH = NaHCO3 CO2+2NaOH =Na2CO3 + H2O

        Na2CO3 +HCl =NaHCO3+NaCl Na2CO3 +2HCl=2NaCl + H2O+CO2↑ NaHCO3+Ca(OH)2=CaCO3+NaOH+H2O 2NaHCO3+Ca(OH)2=CaCO3↓+Na2CO3+ 2H2O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2(SO4)3+8NaOH=2NaAlO2+3Na2SO4+4H2O

        2KAl(SO4)2+3Ba(OH)2=2Al(OH)3↓+3BaSO4↓+K2SO4 KAl(SO4)2+2Ba(OH)2=2H2O+2BaSO4↓+KAlO2

        12、物質(zhì)既能跟強酸反應(yīng)又能跟強堿反應(yīng)的的化學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2Al+6HCl=2AlCl3+3H2 ↑

        Al2O3 +2NaOH=2NaAlO2+H2O Al2O3 +6HCl=2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NaHCO3+ NaOH= Na2CO3 + H2O NaHCO3+ HCl = NaCl + H2O+CO2↑

        13、相互轉(zhuǎn)化的化學方程式

        氧化還原反應(yīng)實例: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2FeCl2+Cl2=2FeCl3

        氧化還原反應(yīng)實例:除去氯化亞鐵中的氯化鐵:2FeCl3+Fe=3FeCl2

        酸堿性實例:除去碳酸氫鈉中的碳酸鈉:Na2CO3+CO2+H2O=2NaHCO3

        酸堿性實例:除去碳酸鈉中的碳酸氫鈉:NaHCO3 +NaOH = Na2CO3 + H2O 2NaHCO3= Na2CO3+CO2 ↑+H2O

        14、酸堿性強弱區(qū)別的化學方程式

        硫酸鋁溶液中滴入過量的強堿溶液不再有沉淀:

        Al2(SO4)3+8NaOH=2NaAlO2+3Na2SO4+4H2O

        離子方程式:Al3+ +4OH- = AlO2- +2H2O

        硫酸鋁溶液中滴入過量的弱堿氨水溶液始終有沉淀:Al2(SO4)3+6NH3·H2O=2Al(OH)3 ↓+3(NH4)2SO4

        離子方程式:Al3+ +3 NH3·H2O =Al(OH)3 ↓+3NH4+

        15、互滴法鑒別無色試劑的實驗組:碳酸鈉溶液和鹽酸,硫酸鋁溶液和強堿,偏酸鹽溶液和強酸

        16、Fe2+的檢驗:

        ①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在試管中滴入可溶性堿溶液,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過一會沉淀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說明溶液中有Fe2+ 。

       、馨l(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離子:S2-、I-;21、與Al3+不能共存的離子有:;①發(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的離子:OH-;22、與H+不能共存的離子有:;①發(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產(chǎn)生氣體的離子:CO32-、HC;②發(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產(chǎn)生沉淀的離子:AlO2-、[S;③發(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沒有任何現(xiàn)象的離子:OH-、F-;23、與OH-不能共存的離子有:;①發(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產(chǎn)生氣體的離子:NH

        ④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離子:S2- 、I- 。

        21、與Al3+不能共存的離子有:

       、侔l(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的離子:OH- 。②發(fā)生絡(luò)合反應(yīng)的離子:F- 。③發(fā)生雙水解反應(yīng)的離子:CO32- 、HCO3- 、S2- 、AlO2- 。

        22、與H+不能共存的離子有:

       、侔l(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產(chǎn)生氣體的離子:CO32- 、HCO3- 、(S2- 、HS- 、S2O32-)。

       、诎l(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產(chǎn)生沉淀的離子:AlO2- 、[SiO32- 、C6H5O-(石炭酸根)]。

       、郯l(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沒有任何現(xiàn)象的離子:OH- 、F- 、ClO- 、(PO43- 、HPO42- 、H2PO4- 、CH3COO- 、HC2O4- 、C2O42-)。

        23、與OH-不能共存的離子有:

        ①發(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產(chǎn)生氣體的離子:NH4+ 。

       、诎l(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產(chǎn)生沉淀的離子:金屬活動順序表中鎂以后的離子:Mg2+ 、 Al3+ 、Fe3+ 、Fe2+ 、Cu2+ 、Ag+ 。

       、郯l(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沒有任何現(xiàn)象的離子:H+ 、HCO3- 、(HS- 、HSO3- 、HPO42- 、H2PO4- 、HC2O4-)。

        24、易失電子的物質(zhì)除了金屬外,還含有強還原性的物質(zhì):H2S 、K2S 、HI 、KI。

        25、原子的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有:

       。1)H 。(2)Na、 K 、Rb 、Cs 。(3)Cu 、Ag 、Au 。

        ②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在試管中先滴入KSCN溶液,無現(xiàn)象,再滴入氯水,溶液馬上變成血紅色,說明溶液中有Fe2+ 。

        17、Fe3+的檢驗:

       、偃∩倭看郎y液于試管中,在試管中滴入可溶性堿溶液,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說明溶液中有Fe3+ 。 ②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在試管中先滴入KSCN溶液,溶液馬上變成血紅色,說明溶液中有Fe3+ 。

        18、指示劑顏色變化:

       、僭谑⒂兴脑嚬芾,加入過氧化鈉,然后滴入指示劑:酚酞先變紅后褪色(紫色石蕊先變藍后褪色)。

       、谠谑⒂兴脑嚬芾铮尤胩妓徕c,然后滴入指示劑:酚酞變紅(紫色石蕊變藍)。

       、墼谑⒂兴脑嚬芾,加入碳酸氫鈉,然后滴入指示劑:酚酞變紅(紫色石蕊變藍)。

        19、氯化鐵溶液可以止血,氯化鐵溶液可以用來腐蝕電路板,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制備氫氧化鐵膠體,鋁化鐵溶液蒸干得到氫氧化鐵,灼燒得到氧化鐵。

        20、與Fe3+不能共存的離子有:

       、侔l(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的離子:OH- 。②發(fā)生絡(luò)合反應(yīng)的離子:SCN- 。③發(fā)生雙水解反應(yīng)的離子:CO32- 、HCO3- 。

        提高化學成績的“三要素”是什么

        一、上課要記筆記

        1、化學雖然是理科偏向的學科,但是也是需要初中生動手記筆記的。想要學好化學,首先要了解這門課程主要講的是什么,那么就需要初中生在上化學課之前進行預習,預習時除了要把新的知識都看一遍之外,還要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

        2、初中化學雖然在學習上難點不是特別多,但是對于剛接觸這門學科的初中生來說,知識還是有些雜的,所以小編希望初中生們在學習化學的時候可以準備個筆記本,著重的記一些重要的化學知識點。同時記筆記也可以防止上課的時候溜號走神。

        二、學生要經(jīng)常復習化學知識

        1、對于初中生來說,想要學好化學,那么在課后就要認真的進行復習,并且認真對待老師交代的.化學作業(yè),這對于提高初中化學成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在復習化學的時候可以采用課下復習或者是類似于單元小結(jié)的方法,這樣才能夠牢固的掌握知識。

        2、初中化學的課本中有很多個概念和原理等基礎(chǔ)知識,并且要求掌握的內(nèi)容也很多,如果初中生們不能把這些化學知識點都記憶深刻,那么在做題的時候就會感受到痛苦了。實在記不下來,那么就多看,“見面”的次數(shù)多了,初中生在腦海中就有對這種知識的印象了。

        三、培養(yǎng)學習化學的興趣

        1、化學是需要學生們?nèi)ブ鲃影l(fā)現(xiàn)的一門學科,并且初中化學中的很多實驗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想要學好初中化學,首先要培養(yǎng)的就是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有動力去學習。

        2、在學習初中化學的時候,希望初中生們能夠多重視化學的實驗部分,因為化學的很多定理公式都是通過實驗的操作總結(jié)出來的,學生們對于實驗操作要用到的儀器和步驟等都要熟悉,謹記。

        化學知識記憶方法技巧

        1、重復是記憶的基本方法

        對一些化學概念,如元素符號、化學式、某些定義等反復記憶,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記憶最基本的方法。

        2、理解是記憶的前提

        所謂理解,就是對某一問題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為什么”。例如,知道某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后,還應(yīng)理解這種結(jié)構(gòu)的意義。這就容易記清該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而記憶該物質(zhì)的制法與用途。所以,對任何問題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記憶。

        3、以舊帶新記憶

        不要孤立地去記憶新學的知識,而應(yīng)將新舊知識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記憶。如學習氧化還原反應(yīng),要聯(lián)系前面所學化合價的知識來記憶,這樣既鞏固了舊知識,又加深了對新知識的理解。

        4、諧音記憶法

        對有些知識,我們可以用諧音法來加以記憶。例如,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順序: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可以編成這樣的諧音:一個姓楊的姑娘,買了一個合金的鍋蓋,拿回家,又美又輕。

        5、歌訣記憶法

        對必須熟記的知識,如能濃縮成歌訣,朗朗上口,則十分好記。如對元素化合價可編成:“一價鉀鈉氫氯銀,二價氧鈣鋇鎂鋅,鋁三硅四硫二四六,三五價上有氮磷,鐵二三來碳二四,銅汞一二價上尋”。又如對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要點可編成:先通氫,后點燈,停止加熱再停氫。

        化學方程式書寫、計算步驟

        一、初中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1)寫:正確寫出反應(yīng)物、生成物的化學式

        (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

       。3)注:注明反應(yīng)條件

       。4)標:如果反應(yīng)物中無氣體(或固體)參加,反應(yīng)后生成物中有氣體(或固體),在氣體(或固體)物質(zhì)的化學式右邊要標出“↑”(或“↓”)、若有氣體(或固體)參加反應(yīng),則此時生成的氣體(或固體)均不標箭頭,即有氣生氣不標“↑”,有固生固不標“↓”

        二、根據(jù)初中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步驟

       。1)設(shè):根據(jù)題意設(shè)未知量

        (2)方:正確書寫有關(guān)化學反應(yīng)方程式

       。3)關(guān):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質(zhì)量關(guān)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簡要的寫出答案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2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復分解反應(yīng))Ca(OH)2+CO2=CaCO3↓+H2O現(xiàn)象:石灰水由澄清變渾濁。

        相關(guān)知識點:這個反應(yīng)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檢驗,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yīng))2Mg+O2=2MgO

        現(xiàn)象:鎂在空氣中劇烈燃燒,放熱,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關(guān)知識點:

        (1)這個反應(yīng)中,鎂元素從游離態(tài)轉(zhuǎn)變成化合態(tài);

        (2)物質(zhì)的顏色由銀白色轉(zhuǎn)變成白色。

        (3)鎂可做照明彈;

        (4)鎂條的著火點高,火柴放熱少,不能達到鎂的著火點,不能用火柴點燃;

        (5)鎂很活潑,為了保護鎂,在鎂表面涂上一層黑色保護膜,點燃前要用砂紙打磨干凈。

        3.水通電分解(分解反應(yīng))2H2O=2H2↑+O2↑

        現(xiàn)象:通電后,電極上出現(xiàn)氣泡,氣體體積比約為1:2

        相關(guān)知識點:

        (1)正極產(chǎn)生氧氣,負極產(chǎn)生氫氣;

        (2)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zhì)量比為1:8;

        (3)電解水時,在水中預先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增強水的導電性

        (4)電源為直流電

        4.生石灰和水反應(yīng)(化合反應(yīng))CaO+H2O=Ca(OH)2現(xiàn)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關(guān)知識點:(1)最終所獲得的溶液名稱為氫氧化鈣溶液,俗稱澄清石灰水;

        (2)在其中滴入無色酚酞,酚酞會變成紅色;

        (3)生石灰是氧化鈣,熟石灰是氫氧化鈣。

        (4)發(fā)出大量的熱

        5.實驗室制取氧氣

        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氣(分解反應(yīng))2KClO3=MnO2(作催化劑)=2KCl+3O2↑

        相關(guān)知識點:

        (1)二氧化錳在其中作為催化劑,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或氧氣的生成速度;

        (2)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化學反應(yīng)前后沒有改變;

        (3)反應(yīng)完全后,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進行分離的方法是:洗凈、干燥、稱量。

        ②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分解反應(yīng))2KMnO4=K2MnO4+MnO2+O2↑

        相關(guān)知識點:在試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錳酸鉀粉末滑落堵塞導管。

       、圻^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分解反應(yīng))2H2O2=MnO2(作催化劑)=2H2O+O2↑

        共同知識點:

        (1)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導管要伸到集氣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

        (2)實驗結(jié)束要先撤導管,后撤酒精燈,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試管;

        (3)加熱時試管要略向下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試管;

        (4)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要等到氣泡連續(xù)均勻地冒出再收集;

        (5)用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瓶口驗滿,伸入瓶中檢驗是否是氧氣。

        6.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yīng))充分燃燒:C+O2=CO不充分燃燒:2C+O2=2CO

        現(xiàn)象:在空氣中發(fā)出紅光;在氧氣中發(fā)出白光,放熱,生成一種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相關(guān)知識點:反應(yīng)后的產(chǎn)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進行檢驗。

        7.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化合反應(yīng))S+O2=SO2

        現(xiàn)象:在空氣中是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是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體。

        相關(guān)知識點:(1)應(yīng)后的產(chǎn)物可用紫色的石蕊來檢驗(紫色變成紅色);

        (2)在集氣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堿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8.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化合反應(yīng))3Fe+2O2=Fe3O4

        現(xiàn)象: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相關(guān)知識點:

        (1)鐵絲盤成螺旋狀是為了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2)在鐵絲下方掛一根點燃的火柴是為了引燃鐵絲;

        (3)等火柴快燃盡在伸入集氣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氣,鐵絲不能完全燃燒;太晚,不能引燃;

        (4)事先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細沙,避免灼熱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9.紅磷在氧氣中燃燒(化合反應(yīng))4P+5O2=2P2O5

        現(xiàn)象:產(chǎn)生大量白煙并放熱

        相關(guān)知識點:可用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10.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yīng))2H2+O2=2H2O

        現(xiàn)象:產(chǎn)生淡藍色的火焰,放熱,有水珠生成

        相關(guān)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1.木炭還原氧化銅(置換反應(yīng))C+2CuO=2Cu+CO2↑

        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zhì),放熱

        相關(guān)知識點:(1)把木炭粉和氧化銅鋪放進試管,使受熱面積大,反應(yīng)快;

        (2)導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為了檢驗是否產(chǎn)生CO2;

        (3)在酒精燈上加網(wǎng)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

        (4)先撤出導氣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試管;

        (5)試管冷卻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熱的銅的氧氣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CuO;

        (6)C是還原劑,CuO是氧化劑

        12.氫氣還原氧化銅(置換反應(yīng))H2+CuO=Cu+H2O

        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zhì),同時試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關(guān)知識點:(1)實驗開始時,應(yīng)先通入一段時間氫氣,目的是趕走試管內(nèi)的空氣;

        (2)實驗結(jié)束后,應(yīng)先拿走酒精燈,后撤走氫氣導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銅與空氣中的氧氣結(jié)合,又生成氧化銅。

        1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復分解反應(yīng))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yīng)CaCO3+2HCl=CaCl2+H2O+CO2↑現(xiàn)象:白色固體溶解,同時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

        相關(guān)知識點:

        (1)碳酸鈣是一種白色難溶的固體,利用它能溶解在鹽酸中的特性,可以用鹽酸來除去某物質(zhì)中混有的碳酸鈣;

        (2)不能用濃鹽酸是因為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HCl氣體混入CO2中。使CO2不純;

        (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為碳酸鈣和硫酸反映,產(chǎn)生CaSO4微溶于水,覆蓋在固體表面,使反應(yīng)停止;

        (4)不能用碳酸鈣粉末是因為反應(yīng)物接觸面積大,反應(yīng)速度太快。

        14.工業(yè)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分解反應(yīng))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CaO+CO2↑

        相關(guān)知識點:CaO俗名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yīng))2CO+O2=2CO2現(xiàn)象:產(chǎn)生藍色火焰

        相關(guān)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6.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CuO=Cu+CO2

        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粉末,生成氣體使石灰水變渾濁相關(guān)知識點:一氧化碳是還原劑,氧化銅是氧化劑

        17.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2O2=CO2+2H2O現(xiàn)象:火焰明亮呈淺藍色

        相關(guān)知識點:甲烷是天然氣(或沼氣)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很好的燃料。

        18.工業(yè)制造鹽酸(化合反應(yīng))H2+Cl2=2HCl

        相關(guān)知識點:該反應(yīng)說明了在特殊條件下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19.實驗室制取氫氣(置換反應(yīng))Zn+H2SO4=ZnSO4+H2↑

        相關(guān)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應(yīng))C+CO2=2CO

        相關(guān)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應(yīng))CO2+H2O=H2CO3

        現(xiàn)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碳酸。

        22.碳酸不穩(wěn)定分解(分解反應(yīng))H2CO3=H2O+CO2↑

        相關(guān)知識點:(1)碳酸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酸,受熱易分解;(2)分解時,二氧化碳從溶液中逸出,使紅色石蕊溶液變成紫色。

        23.滅火器的反應(yīng)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滅火原理:滅火時,能噴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們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與空氣隔絕,達到滅火的目的

        24.金屬和水的反應(yīng)(置換反應(yīng))①2K+2H2O=KOH+H2↑②3Fe+4H2O=Fe3O4+4H2↑

        25.水與非金屬的反應(yīng)(置換反應(yīng))C+H2O=CO+H2↑

        26.水與氧化物的反應(yīng)(化合反應(yīng))①SO3+H2O=H2SO4②Na2O+H2O=2NaOH

        27.碳酸氫銨受熱分解(分解反應(yīng))NH4HCO3=NH3↑+H2O+CO2↑

        28.用鹽酸來清除鐵銹(復分解反應(yīng))Fe2O3+6HCl=2FeCl3+3H2O

        29.鐵絲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反應(yīng))Fe+CuSO4=FeSO4+Cu

        現(xiàn)象: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鐵表面有紅色固體產(chǎn)生

        30.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復分解反應(yīng))CuSO4+2NaOH=Cu(OH)2↓+Na2SO4現(xiàn)象:產(chǎn)生藍色沉淀

        31.二氧化硫與燒堿溶液反應(yīng)SO2+2NaOH=Na2SO3+H2O

        32.點燃酒精

        C2H5OH+2O2=2CO2+3H2O

        33.氯化鈉溶液與硝酸銀溶液反應(yīng)生成不溶性沉淀(復分解反應(yīng))NaCl+AgNO3=NaNO3+AgCl↓

        34.稀硫酸溶液與硝酸鋇溶液反應(yīng)生成不溶性沉淀H2SO4+Ba(NO3)2=BaSO4↓+2HNO3

        35.氯化銨固體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加熱(復分解反應(yīng))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6.碳酸納與鹽酸反應(yīng)(復分解反應(yīng))Na2CO3+HCl=NaCl+CO2+H2O現(xiàn)象:固體溶解,產(chǎn)生氣泡相關(guān)知識點:碳酸鈉俗名為純堿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3

        氧化物的性質(zhì):

       、儆兴姆N堿性氧化物跟水反應(yīng)生成堿,其他的堿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應(yīng)

        Na2O+H2O=2NaOH

        CaO+H2

        K2O+H2O=2KOH

        BaO+H2

       、谒嵝匝趸铮捍蟛糠址墙饘傺趸锒际撬嵝匝趸,跟水化合生成同價的含氧酸。

        CO2 +H2O=H2CO3

        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

        鹽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鹽酸可除去金屬表面的銹,都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鹽酸(氫氯酸,HCl氣體的水溶液,無色液體)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會揮發(fā)出HCl

        硫酸(H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氣體的'干燥劑

        濃硫酸的稀釋:稀釋濃硫酸時,必須把濃硫酸沿著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使產(chǎn)生的熱量迅速擴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濃硫酸里。鹽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鹽)的不同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鋇的化合物氯化鋇(硝酸鋇或氫氧化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鹽),無現(xiàn)象的是鹽酸不可以用硝酸銀溶液,因硝酸銀跟硫酸反應(yīng)有硫酸銀白色沉淀生成。

        硝酸(HNO3)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屬反應(yīng)不生成氫氣

        磷酸H3PO4

        氫氧化鈉(俗名:燒堿、火堿、苛性鈉化學式:NaOH)物理性質(zhì):白色固體,極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熱,有吸水性,易潮解氫氧化鈉易潮解,稱量時必須放在玻璃器皿(如燒杯、表面皿)里稱量。 NaOH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又會跟二氧化碳反應(yīng),所以必須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堿性氣體的干燥劑,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氫,可干燥H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別通入氫氧化鈉溶液里(無明顯現(xiàn)象)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H2O

        SO3 +2NaOH=Na2SO4 +H2O

       、诹蛩岷拖跛岱謩e跟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無明顯現(xiàn)象)

       、蹥溲趸c跟鹽反應(yīng)

        氫氧化鈉溶液跟氯化鐵、硫酸鐵、硝酸鐵溶液的現(xiàn)象和方程式:

        現(xiàn)象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3↓

        氫氧化鈉溶液跟氯化銅、硫酸銅、硝酸銅溶液的現(xiàn)象和方程式

        現(xiàn)象有藍色沉淀生成:

        2↓

        氫氧化鈉溶液跟氯化鎂、硫酸鎂、硫酸鋁溶液的現(xiàn)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

        2↓

        氫氧化鈣(俗名:消石灰、熟石灰化學式Ca(OH)碳酸鈉、碳酸鉀反應(yīng)有白色沉淀生成,氫氧化鈉則無沉淀生成。

        CO2=CaCO3↓ +H2O

        Na2 =CaCO3↓ +2NaOH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4

        一、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zhì)的變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zhì)的變化

        3、物理性質(zhì):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

        (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zhì):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zhì)都保持原來的性質(zhì)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zhì)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zhì)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zhì)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zhì)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zhì)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相對原子質(zhì)量 ≈ 質(zhì)子數(shù) + 中子數(shù) (因為原子的質(zhì)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zhì)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17、原子的結(jié)構(gòu):

        原子、離子的關(guān)系: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shù) = 質(zhì)子數(shù) ≠ 核外電子數(shù)

        24、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6、結(jié)晶水合物:含有結(jié)晶水的物質(zhì)(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質(zhì)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xiàn)象 風化:結(jié)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里, 能逐漸失去結(jié)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xiàn)象

        28、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yīng)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二、基本知識、理論:

        1、空氣的成分:氮氣占78%, 氧氣占21%, 稀有氣體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氣體與雜質(zhì)占0.03%

        2、主要的空氣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質(zhì) 3、其它常見氣體的化學式:NH3(氨氣)、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 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

        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氫根)、 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

        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

        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

        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 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shù)相對應(yīng):課本P80 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鋇和鋅;

        一二銅汞二三鐵,三價鋁來四價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為 -1,氟-1,溴為-1)

        (單質(zhì)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

        5、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zhì); b.表示該物質(zhì)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zhì)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zhì)的分子構(gòu)成;

       、哿康囊饬x:a.表示物質(zhì)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shù)比; b.表示組成物質(zhì)的各元素質(zhì)量比。

        (2)單質(zhì)化學式的讀寫

       、僦苯佑迷胤柋硎镜模篴.金屬單質(zhì)。如:鉀K 銅Cu 銀Ag 等; b.固態(tài)非金屬。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 氖(氣)Ne 氬(氣)Ar等

       、诙嘣訕(gòu)成分子的單質(zhì):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gòu)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gòu)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zhì)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 、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tài)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zhì)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后寫,后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②酸根與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jù)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jù)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倥袛嘣鼗蟽r的依據(jù)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 ②根據(jù)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并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shù),并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diào)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排布規(guī)律: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shù)) ②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③先排滿內(nèi)層再排外層

        注: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取決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

        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zhì)活潑。 非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zhì)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質(zhì)穩(wěn)定。

        7、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 ②遵循質(zhì)量守恒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8、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說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堿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強;PH值越接近14,堿性越強;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堿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說明:(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三、物質(zhì)俗名及其對應(yīng)的化學式和化學名:

        ⑴金剛石、石墨:C⑵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4)干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堿、燒堿:NaOH (10)純堿:Na2CO3 碳酸鈉晶體、純堿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酸鈉:NaHCO3 (也叫小蘇打) (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zhì))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離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氣:NH3 (堿性氣體)(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堿,具有堿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堿) (19)亞硝酸鈉:NaNO2 (工業(yè)用鹽、有毒)

        四、常見物質(zhì)的顏色的狀態(tài)

        1、白色固體: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tài))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硫:淡黃色▲ Cu2(OH)2CO3為綠色

        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xiàn)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xiàn)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余溶液一般不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鹽和堿):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堿:藍色↓:Cu(OH)2 紅褐色↓:Fe(OH)3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7、有毒的,氣體:CO 液體:CH3OH固體:NaNO2 CuSO4(可作殺菌劑 ,與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藍色的粘稠狀物質(zhì)——波爾多液) 五、物質(zhì)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zhì)都溶于水 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質(zhì)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堿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堿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堿不溶于水。難溶性堿中Fe(OH)3是紅褐色沉淀,Cu(OH)2是藍色沉淀,其他難溶性堿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堿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堿性氧化物+水→堿)

        六、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zhì)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zhì)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8、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9、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0、相對原子質(zhì)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1、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應(yīng)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15、最早利用天然氣的是中國;

        16、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5

        人教版初中化學《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知識點總結(jié)

        一、金屬材料

        純金屬(90多種)1、金屬材料

        合金(幾千種)

        2、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1)常溫下一般為固態(tài)(汞為液態(tài)),有金屬光澤。

        (2)大多數(shù)呈銀白色(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3)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

        3、金屬之最:

        (1)鋁: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2)鈣: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3)鐵:目前世界年產(chǎn)量最多的金屬(鐵>鋁>銅)(4)銀:導電、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銅>金>鋁)

       。5)鉻:硬度最高的金屬(6)鎢:熔點最高的金屬(7)汞:熔點最低的金屬(8)鋨:密度最大的金屬(9)鋰:密度最小的金屬4、金屬分類:

        黑色金屬:通常指鐵、錳、鉻及它們的合金。重金屬:如銅、鋅、鉛等有色金屬輕金屬:如鈉、鎂、鋁等;

        有色金屬: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屬以外的其他金屬。

        5、合金:由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

        特性的物質(zhì)。

        ★:一般說來,合金的熔點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蝕性能更好合金成分備注鐵的合金生鐵鋼含碳量含碳量2%~4.3%0.03%~2%不銹鋼:含鉻、鎳的鋼具有抗腐蝕性能銅合金黃銅銅鋅合金青銅:銅錫合金焊錫鉛錫合金熔點低鈦和鈦合金形狀記憶金屬鈦鎳合金紫銅為純銅注: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合金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來制造人造骨等。(1)熔點高、密度小

        優(yōu)點(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機械性能好

       。3)抗腐蝕性能好

        二、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1、大多數(shù)金屬可與氧氣的反應(yīng)2、金屬+酸→鹽+H2↑

        3、金屬+鹽→另一金屬+另一鹽(條件:“前換后,鹽可溶”)Fe+CuSO4==Cu+FeSO4(“濕法冶金”原理)

        三、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

       。ǎ保┙饘俚奈恢迷娇壳埃幕顒有跃驮綇

       。ǎ玻┪挥跉淝懊娴慕饘倌苤脫Q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不可用濃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四、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1、鐵的冶煉

       。1)原理:在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yīng)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從鐵礦石里還原出來。

        高溫

        3CO+Fe2O32Fe+3CO2(2)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空氣

        常見的鐵礦石有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

        2、鐵的銹蝕

       。1)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O2、水接觸(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銅生銅綠的條件:銅與O2、水、CO2接觸。銅綠的化學式:Cu2(OH)2CO3)(2)防止鐵制品生銹的措施:

       、俦3骤F制品表面的清潔、干燥

       、诒砻嫱勘Wo膜:如涂油、刷漆、電鍍、烤藍等③制成不銹鋼

       。3)鐵銹很疏松,不能阻礙里層的鐵繼續(xù)與氧氣、水蒸氣反應(yīng),因此鐵制品可以全部被銹蝕。因而鐵銹應(yīng)及時除去。

       。4)而鋁與氧氣反應(yīng)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

        3、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俜乐菇饘俑g

        保護金屬資源的途徑:②回收利用廢舊金屬③合理開采礦物

        ④尋找金屬的代用

        意義:節(jié)約金屬資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6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的分類

        1、單質(zhì):非惰性氣體一般由兩個原子組成:F2,O2,H2,Cl2

        2、惰性氣體:一般由一個原子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氫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的顏色

       。ㄒ唬、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ǘ⒁后w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氣體。

        三、初中化學敞口置于空氣中質(zhì)量改變的

        (一)、質(zhì)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于跟水反應(yīng)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應(yīng)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ǘ、質(zhì)量減少的

        1、由于揮發(fā)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于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四、初中化學物質(zhì)的檢驗

        (一)、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干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ǘ㈦x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chǎn)生藍色沉淀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則是鐵離子

       。ㄈ、相關(guān)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zhì):滴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氣泡則變質(zhì)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含有NaCl。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7

        【生活中常見的酸

        1、鹽酸(HCl):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人的胃液中含有鹽酸。

       、盼锢硇再|(zhì):純凈的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和酸味的液體,工業(yè)鹽酸因含有雜質(zhì)而略帶黃色。

       、茲恹}酸有揮發(fā)性,打開濃鹽酸瓶蓋后瓶口有白霧是因為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水蒸氣結(jié)合形成的鹽酸小液滴。盛放濃鹽酸的試劑敞口放臵會導致溶液質(zhì)量減少,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變小。

        ⑶鹽酸是重要的化工產(chǎn)品,用途:①金屬表面除銹;②制造藥物;③胃液中的鹽酸可幫助消化。

        2、硫酸(H2SO4):汽車的鉛蓄電池中含有鹽酸。

        ⑴物理性質(zhì):純凈的濃鹽酸是無色、粘稠、油狀的液體,不易揮發(fā),有酸味。

       、茲饬蛩幔

       、儆泻軓姷奈裕S米髂承怏w的干燥劑;將盛放濃硫酸的容器敞口放臵其溶液質(zhì)量會增加,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會減小,是因為濃硫酸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使溶劑質(zhì)量增加。

       、跐饬蛩嵊泻軓姷母g性(脫水性),能奪取紙張、木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使用時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或衣服上,應(yīng)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NaHCO3。

       、窍♂対饬蛩岱椒ǎ阂欢ㄒ褲饬蛩嵫厝萜鞅诼⑷胨,并不斷攪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濃硫酸中,原因是水的密度較小,浮在濃硫酸上面,溶解時會放出熱量,會使水沸騰,硫酸溶液向四周飛濺傷人。

        ⑷用途: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產(chǎn)化肥、農(nóng)藥、火藥、燃料有冶煉金屬、精煉石油和金屬除銹等。實驗室常用濃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劑(不可干燥氨氣)。

        3、酸的化學性質(zhì)(即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離解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

       。1)與酸堿指示劑的反應(yīng):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2)與活潑金屬反應(yīng):

        通式:金屬單質(zhì)+酸——鹽+氫氣(臵換反應(yīng))

        鋅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鋅和稀鹽酸Zn+2HCl==ZnCl2+H2↑

        鐵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鐵和稀鹽酸Fe+2HCl==FeCl2+H2↑

        鎂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鎂和稀鹽酸Mg+2HCl==MgCl2+H2↑

        鋁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鋁和稀鹽酸2Al+6HCl==2AlCl3+3H2↑

        (3)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yīng):

        通式: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ㄏ←}酸除銹)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yīng):Fe2O3+6HCl==2FeCl3+3H2O

       。ㄏ×蛩岢P)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yīng):Fe2O3+3H2SO4==Fe2(SO4)3+3H2O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yīng):CuO+2HCl==CuCl2+H2O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yīng):CuO+H2SO4==CuSO4+H2O

        (4)與堿反應(yīng)

        通式:酸+堿——鹽+水(中和反應(yīng))

        鹽酸和燒堿起反應(yīng):HCl+NaOH==NaCl+H2O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yīng):2HCl+Ca(OH)2==CaCl2+2H2O

        氫氧化鋁藥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Al(OH)3==AlCl3+3H2O

        硫酸和燒堿反應(yīng):H2SO4+2NaOH==Na2SO4+2H2O

       。5)與某些鹽反應(yīng):

        通式:酸+鹽————————另一種酸+另一種鹽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yīng):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yīng):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yīng):NaHCO3+HCl==NaCl+H2O+CO2↑

        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yīng):H2SO4+BaCl2==BaSO4↓+2HCl

        【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反應(yīng)

        一、中和反應(yīng)

        1、定義: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yīng)。

        +—2、實質(zhì):酸溶液中的氫離子和堿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結(jié)合生成水,即H+OH==H2O

        3、中和反應(yīng)的驗證實驗:

       、俨襟E:燒杯中加入10ML的氫氧化鈉,再滴入幾滴無色酚酞,可觀察到無色酚酞變紅,再用滴管

        滴入幾滴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的顔色恰好變成無色,說明反應(yīng)恰好完成;

       、谟嘘P(guān)化學方程式:HCl+NaOH==NaCl+H2O

       、蹎栴}與反思反思:

       、旁跉溲趸c中加入幾滴酚酞試液的目的:判斷反應(yīng)的發(fā)生與停止。

       、迫绻趯嶒炛,忘記了加入酚酞試液,用膠頭滴管滴入鹽酸后再滴入酚酞試液,溶液呈無色,

        溶液中的溶質(zhì)可能是氯化鈉或氯化鈉和氯化氫。

        二、中和反應(yīng)在實際中的應(yīng)用

        1、改良酸性土壤壤:農(nóng)業(yè)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碳酸水澆灌植物,改良堿性土壤;

        2、處理工廠的廢水:硫酸工廠的廢水中的硫酸用熟石灰中和處理;

        3、用于醫(yī)療:用含堿性的藥物中和胃酸:如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鎂)和胃酸反應(yīng):氫氧化鋁藥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Al(OH)3==AlCl3+3H2O,氫氧化鎂藥物治療胃酸過多:2HCl+Mg(OH)2==MgCl2+2H2O;蚊蟲叮咬處有蟻酸,可以涂含堿性物質(zhì)氨水的藥物,減輕痛癢。

        三、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

        1、PH的范圍通常在0—14之間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堿性(但不一定是堿的溶液,如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但不是堿)。PH〈7溶液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如硫酸銅溶液顯酸性,但不是酸)

        2、測定PH值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少許滴在PH試紙上,顯色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注:

        ①不能把PH試紙浸泡在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

       、谌魷y酸堿度,不能把試紙先用水潤濕再滴待測液,以免待測液變稀,溶液的酸堿性減弱;

        ③PH試紙只能讀取整數(shù),不能讀出小數(shù)部分。

        3、酸堿度的意義:

       、呕どa(chǎn)中許多反應(yīng)在一定的PH溶液里才能進行;

        ⑵農(nóng)作物一般適宜在一定PH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長;

        ⑶正常雨水顯酸性,PH大約為5.6,是因為空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顯酸性的原因;酸雨的PH小于5.6。

       、葴y定人體內(nèi)或排出的液體的PH值,可以了解人體的健康狀況。如血漿的PH范圍7.35—7.45;胃液的PH范圍0.9—1.5。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8

        一、溶液和乳濁液

        1、定義: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物質(zhì)分散到另一種物質(zhì)中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組成、性質(zhì)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

        部分密度、顏色等完全一樣

        穩(wěn)定性:指外界條件不變時溶液長期放置,溶質(zhì)不會從溶液里分離出來

        注意:

       。1)溶液的關(guān)鍵詞:均一、穩(wěn)定、混合物。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2)判斷某物質(zhì)是否為溶液,一般看以下兩點:

       、偈欠駷榫弧⒎(wěn)定的混合物;

       、谝环N物質(zhì)是否溶解于另一種物質(zhì)中。

       。3)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無色的。如CuSO溶液為藍色。

       。4)一種溶液中可以含一種或多種溶質(zhì),但只有一種溶劑。

        3、溶液的組成

       、購暮暧^上看,溶液是由溶質(zhì)和溶劑組成的。

        溶質(zhì):被溶解的物質(zhì)

        溶劑:能溶解其它物質(zhì)的物質(zhì)

       、趶奈⒂^上看,溶液的形成過程是溶質(zhì)的分子(或離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劑分子之間。

       、廴芤骸⑷軇┖腿苜|(zhì)之間的量的關(guān)系

        溶液質(zhì)量=溶質(zhì)質(zhì)量+溶劑質(zhì)量;溶液體積≠質(zhì)體積+溶劑體積

        4、溶液中溶質(zhì)、溶劑的判斷

       、俑鶕(jù)名稱:溶液的名稱一般為溶質(zhì)的溶劑溶液,即溶質(zhì)在前,溶劑在后,如植物油的汽

        油溶液中,植物油為溶質(zhì),汽油為溶劑;當溶劑為水時,水可以省略,如食鹽水中食鹽是溶質(zhì),水是溶劑;碘酒中碘是溶質(zhì),酒精是溶劑。

       、谌艄、氣體與液體混合,一般習慣將液體看作為溶劑,固、氣體看作溶質(zhì)

       、廴羰怯蓛煞N液體混合組成的溶液,一般習慣上量多的作為溶劑,量少的看作溶質(zhì)。

       、軆煞N液體混合且有水時,無論水多少,水一般作為溶劑

        注意:

        a、一般水溶液中不指名溶劑,如硫酸銅的溶液就是硫酸銅的水溶液,所以未指明溶劑的溶液,溶劑一般為水。

        b、物質(zhì)在溶解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質(zhì)是反應(yīng)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將足量的鋅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質(zhì)是反應(yīng)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將足量的鋅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質(zhì)是生成物硫酸鋅,而不是鋅;

        5、影響因素溶解的因素有:

        ①溫度

        ②溶質(zhì)顆粒大小

       、蹟嚢

        6、乳濁液

        定義:由小液滴分散在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如牛奶和豆?jié){。

        基本特征:乳濁液是不均一、不穩(wěn)定的混合物,靜置后,兩種液體會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

        乳化劑:能使乳濁液穩(wěn)定的物質(zhì)。如洗滌劑、洗潔精。

        乳化作用:乳化劑所起的作用。

        7、溶解時吸熱或放熱現(xiàn)象

        溶解時吸熱的物質(zhì):氧化鈣(CaO)氫氧化鈉(NaOH)濃硫酸(HSO)

        24溶解時吸熱的物質(zhì):硝酸銨(NHNO)43

        二、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再繼續(xù)溶解某種物質(zhì)的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能再繼續(xù)溶解某種物質(zhì)的溶液。

        注意:

        ①首先要明確“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在一定溫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劑里,對某種固態(tài)溶質(zhì)來說飽和了,但若改變溫度或改變?nèi)軇┑牧,就可能使溶液不飽和?/p>

       、陲柡腿芤菏且欢l件下某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但對于其他的物質(zhì)就不一定是飽和溶液

       、埏柡腿芤焊拍钪械摹安荒堋笆侵冈谝欢囟认隆⒁欢康娜軇├,溶解該物質(zhì)的量達到了最大限度,不飽和溶液概念中的“能”則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溶解該物質(zhì)的量還沒有達到最大限度。

        2、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在一定溫度下,是否能繼續(xù)溶解該溶質(zhì)(一般來說,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質(zhì),如果溶解的量不在增大則說明原溶液為飽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還能增大則說明原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3、與濃溶液、稀溶液的關(guān)系

        同一溶質(zhì):在相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不同溶質(zhì):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4、轉(zhuǎn)化

        一般規(guī)律:飽和→不飽和:加溶劑、升溫

        不飽和→飽和:加溶質(zhì)、蒸發(fā)水、降低溫度

        特殊規(guī)律(熟石灰):飽和→不飽和:加溶劑、降溫

        不飽和→飽和:加溶質(zhì)、蒸發(fā)水、升高溫度

        三、溶解度(符號S)

        1、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的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zhì)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zhì)量。

        注意: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溫度、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溶解的質(zhì)量”是同時存在的,只有四個關(guān)鍵詞都體現(xiàn)出來了,溶解度的概念和應(yīng)用才有意義。

        2、影響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的因素

       、賰(nèi)部因素:溶質(zhì)和溶劑本身的性質(zhì)

       、谕獠恳蛩兀簻囟龋ㄅc其他量無關(guān))

        3、溶解性

        定義:根據(jù)物質(zhì)在20攝氏度時的溶解度大小,人們把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叫做溶解性。

       。0—0、01g:難溶)(0、01—1g:微溶)(1—10g:可溶)(10g以上:易溶)

        溶解是絕對的,不溶解是相對的

        4、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得到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這種曲線叫溶解度曲線。

       。1)溶解度曲線的意義:

       、偃芙舛惹表示某物質(zhì)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

        ②溶解度曲線上的每一個點表示該溶質(zhì)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飽和溶液

       、蹆蓷l曲線的交叉點表示兩種溶質(zhì)在同一溫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茉谌芙舛惹下方的點,表示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菰谌芙舛惹上方靠近曲線的點表示溶液時過飽和溶液(在較高溫度下制成的飽和溶液,慢慢地降到室溫,溶液中溶解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超過室溫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體時的溶液叫)

        過飽和溶液)

       。2)溶解度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

       、俅蠖鄶(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表現(xiàn)在曲線“坡度”比較“陡”如KNO 3

       、谏贁(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很小,表現(xiàn)在曲線“坡度”比較“緩”如NaCl③極少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表現(xiàn)在曲線“坡度”下降,如Ca(OH) 2(3)溶解度曲線的應(yīng)用

        ①可以查出某物質(zhì)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較不同物質(zhì)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可以確定溫度對溶解度的影響狀況

       、芨鶕(jù)溶解度曲線確定怎樣制得某溫度下的該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

        5、氣體的溶解度

       。1)定義:某氣體在壓強為101、3kPa和一定溫度,溶解在1體積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氣體體積

        (2)影響因素

        溫度:在壓強不變的條件下,溫度越高,氣體溶解度越小。

        壓強: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越大。

        四、溶液濃稀的表示

        1、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溶質(zhì)的質(zhì)量與溶液質(zhì)量的比值叫做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表達式: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溶質(zhì)質(zhì)量/溶液質(zhì)量)×100% = [溶質(zhì)質(zhì)量/(溶質(zhì)質(zhì)量+溶劑質(zhì)量]×100%

        3、關(guān)系式:溶質(zhì)的質(zhì)量=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溶液質(zhì)量=(溶質(zhì)質(zhì)量+溶劑質(zhì)量)×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注意:

       、偃苜|(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一般用百分數(shù)表示

       、谌苜|(zhì)、溶劑、溶液量均以質(zhì)量為單位表示,單位要統(tǒng)一

       、廴苜|(zhì)質(zhì)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劑中的質(zhì)量,不包括未溶解的或結(jié)晶析出的物質(zhì)的質(zhì)量

       、苣硿囟认,溶劑或溶液中加的溶質(zhì)超過飽和狀態(tài)時,所得溶液的最大濃度可以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求,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S/S+100)×100%=【已溶解的量/(溶劑質(zhì)量+已溶解的溶質(zhì)質(zhì)量)】×100%

        4、溶液的稀釋和增濃問題

       。1)關(guān)于溶液的稀釋計算:因為稀釋前后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變,所以若設(shè)濃溶液質(zhì)量為Ag,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a%,加水稀釋成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b%的稀溶液Bg,則Ag×a%=Bg×b%其中B=A+m

        水(2)溶液增濃的計算

       、傧蛟芤褐刑砑尤苜|(zhì):設(shè)原溶液質(zhì)量為Ag,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a%,加溶質(zhì)Bg后變成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b%溶液,則Ag×a%+Bg=(Ag+Bg)×b% ②將原溶液蒸發(fā)掉部分溶劑:因為溶液蒸發(fā)溶劑前后,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變。所以若設(shè)原溶液質(zhì)量為Ag,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a%,蒸發(fā)Bg水后變成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b%溶液,則

        Ag×a%=(Ag-Bg)×b%

        ③與濃溶液混合:因為混合物溶液的總質(zhì)量等于兩混合組分溶液的質(zhì)量之和。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等于兩混合組分的溶質(zhì)質(zhì)量之和。所以設(shè)原溶液質(zhì)量為Ag,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a%,濃溶液的質(zhì)量為B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b%,兩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c%的溶液,則Ag×a%+Bg×b%=(Ag+Bg)×c%

        注意:溶液的質(zhì)量和體積換算:密度=質(zhì)量/體積

        五、配制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溶液

        1、實驗步驟:計算、稱量(量。、溶解、裝瓶貼簽

        2、誤差分析:

       。1)導致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偏小:天平使用不正確,如藥品砝碼放反;

        量取水的過程中仰視讀數(shù);燒杯不干燥,原來內(nèi)部就有一些水;固體藥品中含有雜質(zhì)或水分,固體轉(zhuǎn)移時損失。

       。2)導致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偏大:砝碼生銹;

        量取水的過程中俯視讀數(shù),使水量取少了;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中時,一部分灑在外面等。

        六、結(jié)晶現(xiàn)象

        1、晶體:具有規(guī)則幾何形狀的固體

        結(jié)晶:形成晶體的過程

        2、結(jié)晶的兩種方法:蒸發(fā)結(jié)晶(蒸發(fā)溶劑):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固體

        降溫結(jié)晶(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固體

        注意:結(jié)晶后得到的濾液是這種溶質(zhì)的飽和溶液

        七、混合物的分離

        1、過濾法:分離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不溶性雜質(zhì)

        基本操作:溶解、過濾、蒸發(fā)、結(jié)晶

        2、結(jié)晶法:兩種固體都是可溶的

        注意:

        ①過濾的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nèi)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燒杯緊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上;漏斗頸靠在燒杯壁上

       、谠谡舭l(fā)過程中要用到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液體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當蒸發(fā)到出現(xiàn)大量晶體時,應(yīng)停止加熱,利用蒸發(fā)皿余熱蒸干。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9

        推斷題解題技巧:看其顏色,觀其狀態(tài),察其變化,初代驗之,驗而得之。

        1、常見物質(zhì)的顏色:多數(shù)氣體為無色,多數(shù)固體化合物為白色,多數(shù)溶液為無色。

        2、一些特殊物質(zhì)的顏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亞鐵)

        藍色:CuSO4o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

        液態(tài)固態(tài)O2(淡藍色)

        紅色:Cu(亮紅色)、Fe2O3(紅棕色)、紅磷(暗紅色)

        黃色:硫磺(單質(zhì)S)、含F(xiàn)e3+的溶液(棕黃色)

        綠色:FeSO4o7H2O、含F(xiàn)e2+的溶液(淺綠色)、堿式碳酸銅[Cu2(OH)2CO3]

        無色氣體:N2、CO2、CO、O2、H2、CH4

        有色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NH3(此氣體可使?jié)駶檖H試紙變藍色)、SO2

        有臭雞蛋氣味:H2S

        3、常見一些變化的判斷: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質(zhì)有:BaSO4、AgCl(就這兩種物質(zhì))

       、谒{色沉淀:Cu(OH)2、CuCO3

        ③紅褐色沉淀:Fe(OH)3、Fe(OH)2為白色絮狀沉淀,但在空氣中很快變成灰綠色沉淀,再變成Fe(OH)3紅褐色沉淀

       、艹恋砟苋苡谒岵⑶矣袣怏w(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鹽

       、莩恋砟苋苡谒岬珱]氣體放出的:不溶的堿

        4、酸和對應(yīng)的酸性氧化物的聯(lián)系:

        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堿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CO2+2NaOH==Na2CO3+H2O(H2CO3+2NaOH==Na2CO3+2H2O)、SO2+2KOH==K2SO3+H2O、H2SO3+2KOH==K2SO3+2H2O、SO3+2NaOH==Na2SO4+H2O、H2SO4+2NaOH==Na2SO4+2H2O

       、谒嵝匝趸锔磻(yīng)生成對應(yīng)的酸:(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CO2+H20==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N205+H2O==2HNO3、(說明這些酸性氧化物氣體都能使?jié)駶檖H試紙變紅色)

        5、堿和對應(yīng)的堿性氧化物的聯(lián)系:

        ①堿性氧化物和堿都可跟酸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CuO+2HCl==CuCl2+H2O、Cu(OH)2+2HCl==CuCl2+2H2O、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

       、趬A性氧化物跟水反應(yīng)生成對應(yīng)的堿:(生成的堿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則不能發(fā)生此反應(yīng))、K2O+H2O==2KOHNa2O+H2O==2NaOH、BaO+H2O==Ba(OH)2CaO+H2O==Ca(OH)2

       、鄄蝗苄詨A加熱會分解出對應(yīng)的氧化物和水:Mg(OH)2==MgO+H2OCu(OH)2==CuO+H2O、2Fe(OH)3==Fe2O3+3H2O2Al(OH)3==Al2O3+3H2O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10

        一、金屬材料

        純金屬(90多種)

        1、金屬材料合金(幾千種)

        2、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1)常溫下一般為固態(tài)(汞為液態(tài)),有金屬光澤。

       。2)大多數(shù)呈銀白色(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3)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

        3、金屬之最:

        (1)鋁: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2)鈣: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3)鐵:目前世界年產(chǎn)量最多的金屬(鐵>鋁>銅)(4)銀:導電、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銅>金>鋁)

       。5)鉻:硬度最高的金屬(6)鎢:熔點最高的金屬

        (7)汞:熔點最低的金屬(8)鋨:密度最大的金屬(9)鋰:密度最小的金屬4、金屬分類:

        黑色金屬:通常指鐵、錳、鉻及它們的合金。重金屬:如銅、鋅、鉛等有色金屬

        輕金屬:如鈉、鎂、鋁等;

        有色金屬: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屬以外的其他金屬。

        5、合金:由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zhì)。★:一般說來,合金的熔點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蝕性能更好合金成分備注鐵的合金生鐵鋼含碳量含碳量2%~4.3%0.03%~2%不銹鋼:含鉻、鎳的鋼具有抗腐蝕性能銅合金黃銅銅鋅合金青銅:銅錫合金焊錫鉛錫合金熔點低鈦和鈦合金形狀記憶金屬鈦鎳合金紫銅為純銅注: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合金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來制造人造骨等。(1)熔點高、密度小

        優(yōu)點(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機械性能好

       。3)抗腐蝕性能好

        二、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1、大多數(shù)金屬可與氧氣的反應(yīng)2、金屬+酸→鹽+H2↑

        3、金屬+鹽→另一金屬+另一鹽(條件:“前換后,鹽可溶”)Fe+CuSO4==Cu+FeSO4(“濕法冶金”原理)三、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

       。ǎ保┙饘俚奈恢迷娇壳,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ǎ玻┪挥跉淝懊娴慕饘倌苤脫Q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不可用濃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四、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1、鐵的冶煉

       。1)原理:在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yīng)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從鐵礦石里還原出來。

        高溫3CO+Fe2O32Fe+3CO2(2)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空氣

        常見的鐵礦石有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

        2、鐵的銹蝕

        (1)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O2、水接觸(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ㄣ~生銅綠的條件:銅與O2、水、CO2接觸。銅綠的化學式:Cu2(OH)2CO3)(2)防止鐵制品生銹的措施:

       、俦3骤F制品表面的.清潔、干燥

        ②表面涂保護膜:如涂油、刷漆、電鍍、烤藍等③制成不銹鋼

        (3)鐵銹很疏松,不能阻礙里層的鐵繼續(xù)與氧氣、水蒸氣反應(yīng),因此鐵制品可以全部被銹蝕。因而鐵銹應(yīng)及時除去。(4)而鋁與氧氣反應(yīng)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跟幾種金屬及其鹽有關(guān)的化學方程式:

        銅:

        CuSO45H2O△====CuSO4+5H2O↑現(xiàn)象:固體由藍色變?yōu)榘咨邷?/p>

        CuO+CO====Cu+CO2現(xiàn)象:固體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同時有能使純凈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H2+CuO====Cu+H2O現(xiàn)象:固體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同時有水珠生成Cu+2AgNO3==Cu(NO3)2+2Ag現(xiàn)象:銅表面慢慢生成了銀白色金屬CuCl2+2NaOH==Cu(OH)2↓+2NaCl現(xiàn)象:生成了藍色絮狀沉淀CuO+H2SO4==CuSO4+H2O現(xiàn)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藍色溶液Cu(OH)2+H2SO4==CuSO4+2H2O現(xiàn)象:藍色沉淀溶解,生成藍色溶液Fe(Zn)+CuSO4==FeSO4+Cu現(xiàn)象:有紅色金屬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現(xiàn)象:固體由綠色逐漸變成黑色,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鐵:

        Fe+2HCl==FeCl2+H2現(xiàn)象:鐵粉慢慢減少,同時有氣體生成,溶液呈淺綠色FeCl2+2NaOH==Fe(OH)2↓+NaCl現(xiàn)象:有白色絮狀沉淀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現(xiàn)象:氫氧化鐵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會變成紅棕色Fe(OH)3+3HCl==FeCl3+3H2O現(xiàn)象:紅棕色絮狀沉淀溶解,溶液呈黃色Fe(OH)2+2HCl==FeCl2+2H2O現(xiàn)象:白色絮狀沉淀溶解,溶液呈淺綠色Fe+CuSO4==FeSO4+Cu現(xiàn)象:鐵溶解生成紅色金屬Fe+AgNO3==Fe(NO3)2+Ag現(xiàn)象:鐵溶解生成銀白色的金屬Fe2O3+6HCl==2FeCl3+3H2O現(xiàn)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的溶液Zn+FeCl2==ZnCl2+Fe現(xiàn)象:鋅粉慢慢溶解,生成鐵銀:

        AgNO3+HCl==AgCl↓+HNO3現(xiàn)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強酸AgNO3+NaCl==AgCl↓+NaNO3現(xiàn)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強酸

        Cu+2AgNO3==Cu(NO3)2+2Ag現(xiàn)象:紅色的銅逐漸溶解,同時有銀白色的金屬生成2AgNO3+Na2SO4==Ag2SO4↓+2NaNO3現(xiàn)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11

        一、物質(zhì)與氧氣的反應(yīng):

        (1)單質(zhì)與氧氣的反應(yīng):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點燃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點燃Fe3O4

        3.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加熱2CuO

        4.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點燃2Al2O3

        5.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點燃2H2O

        6.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點燃2P2O5

        7.硫粉在空氣中燃燒:S + O2點燃SO2

        8.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點燃CO2

        9.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點燃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yīng):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點燃2CO2

        11.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點燃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4OH + 3O2點燃2CO2 + 3H2O

        二、幾個分解反應(yīng):

        13.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電2H2↑+ O2 ↑

        14.加熱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加熱2CuO + H2O + CO2↑

        15.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熱高錳酸鉀:2KMnO4加熱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 + CO2↑

        三、幾個氧化還原反應(yīng):

        19.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加熱Cu + H2O

        20.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高溫2Cu + CO2↑

        21.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高溫4Fe + 3CO2↑

        22.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高溫3Fe + 2CO2↑

        2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加熱Cu + CO2

        24.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高溫2Fe + 3CO2

        25.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3O4高溫3Fe + 4CO2

        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幾種單質(zhì)

        (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zhì),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

        (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潤滑性?捎糜谥沏U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zhì)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zhì)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gòu)成不同。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zhì)構(gòu)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2、單質(zhì)碳的化學性質(zhì):

        單質(zhì)碳的物理性質(zhì)各異,而各種單質(zhì)碳的化學性質(zhì)卻相同!

        (1)常溫下的穩(wěn)定性。

        (2)可燃性:

        完全燃燒(氧氣充足),生成CO2;

        不完全燃燒(氧氣不充足),生成CO。

        (3)還原性:C+2CuO ═ 2Cu+CO2↑(置換反應(yīng))

        應(yīng)用:冶金工業(yè)

        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2Fe2O3+3C ═ 4Fe+3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①原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yīng):

        CaCO3+2HCl ═ CaCl2+H2O+CO2↑

       、谶x用固液不加熱裝置

       、蹥怏w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茯炞C方法:將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用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則已集滿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工業(yè)制法:

        煅燒石灰石:CaCO3 ═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應(yīng)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1)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干冰。

        (2)化學性質(zhì):

       、僖话闱闆r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谂c水反應(yīng)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 ═H2O+ CO2↑。碳酸不穩(wěn)定,易分解。

       、勰苁钩吻宓氖宜儨啙幔

        CO2+Ca(OH)2 ═ CaCO3↓+H2O 。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芘c灼熱的碳反應(yīng):

        C+CO2 ═ 2CO(吸熱反應(yīng))

        (3)用途:滅火

        原理:Na2CO3+2HCl ═ 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zhì),又利用其化學性質(zhì)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

        初中化學知識重點

        化合反應(yīng)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點燃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點燃Fe3O4

        3、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點燃2Al2O3

        4、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 + O2點燃2H2O

        5、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點燃2P2O5

        6、硫粉在空氣中燃燒:S + O2點燃SO2

        7、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點燃CO2

        8、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點燃2CO

        9、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碳層:C + CO2高溫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點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應(yīng)(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無水硫酸銅作干燥劑: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鈉在氯氣中燃燒:2Na + Cl2點燃2NaCl

        分解反應(yīng)

        15、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熱高錳酸鉀:2KMnO4加熱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電2H2↑+ O2 ↑

        18、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溫煅燒石灰石(二氧化碳工業(yè)制法):CaCO3高溫CaO + CO2↑

        置換反應(yīng)

        20、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Fe + CuSO4 == FeSO4 + Cu

        21、鋅和稀硫酸反應(yīng)(實驗室制氫氣):Zn + H2SO4 == ZnSO4 + H2↑

        22、鎂和稀鹽酸反應(yīng):Mg+ 2HCl === MgCl2 + H2↑

        23、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加熱Cu + H2O

        24、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高溫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點燃CO2 + 2H2O

        26、水蒸氣通過灼熱碳層:H2O + C高溫H2 + CO

        27、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高溫4Fe + 3CO2↑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12

        同學們對于原子團的知識還熟悉嗎?下面老師帶大家一起來進行知識點的回顧。

        原子團: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原子構(gòu)成,在化學反應(yīng)中通常以整體參加反應(yīng)的原子集團

        常見的原子團:SO42- CO32- NO3- OH- MnO4- MnO42- ClO3- PO43- HCO3- NH4+

        碳酸氫根(HCO3-)硫酸氫根(HSO4-)磷酸氫根(HPO42-)磷酸二氫根(H2PO4-)

        注意:原子團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脫離物質(zhì)單獨存在,因此含原子團的物質(zhì)必定有

        三種或三種以上元素,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不含原子團。原子團在化學反應(yīng)中可再分為更小的粒子原子。

        通過上面我們回顧的知識點,同學們看看自己有哪些還沒有掌握好,在經(jīng)過我們的總結(jié)之后希望同學們都能夠很好的掌握。

        化學會考知識點總結(jié):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

        同學們對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知識還熟悉吧,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哦。

        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

       。1)發(fā)生裝置:由反應(yīng)物狀態(tài)及反應(yīng)條件決定:

        反應(yīng)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O2的發(fā)生裝置。

        反應(yīng)物是固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H2的發(fā)生裝置。

       。2)收集方法:氣體的密度及溶解性決定:

        難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

        通過上面對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知識的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都能考試成功。

        化學會考知識點總結(jié):影響燃燒現(xiàn)象的因素

        影響燃燒現(xiàn)象的因素

        影響燃燒現(xiàn)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質(zhì)、氧氣的濃度、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使燃料充分燃燒的兩個條件:

       。1)要有足夠多的空氣

        (2)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急速燃燒,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氣體、可燃性液體的蒸氣、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物遇火種均有可能發(fā)生爆炸。

        通過上面對影響燃燒現(xiàn)象的因素內(nèi)容知識的講解,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會從中學習的更好哦。

        化學會考知識點總結(jié):三大化石燃料

        關(guān)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識內(nèi)容,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下面的知識。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混合物、均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業(yè)的糧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燒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煙塵等

       。2)石油:“工業(yè)的血液”(主要含碳、氫元素);

        汽車尾氣中污染物:CO、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鉛化合物和煙塵

       。3)天然氣是氣體礦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較清潔的能源。

        以上對化學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識的學習,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學習的很好的吧。

        化學會考知識點總結(jié):兩種綠色能源

        兩種綠色能源

       。1)沼氣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學式: CH4 (最簡單的有機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的有機物)

        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

        化學性質(zhì): 可燃性 CH42O2點燃CO22H2O (發(fā)出藍色火焰)

       。2)乙醇 (俗稱:酒精, 化學式:C2H5OH)

        化學性質(zhì): 可燃性 C2H5OH 3O2點燃2CO23H2O

        工業(yè)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業(yè)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優(yōu)點(1)節(jié)約石油資源 (2)減少汽車尾氣

       。3)促進農(nóng)業(yè)發(fā)展 (4)乙醇可以再生

        上面對化學中兩種綠色能源知識的內(nèi)容講解學習,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學習的很好的哦。

        化學會考知識點總結(jié):最理想的燃料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氫能源、太陽能、核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

        氫氣是最理想的燃料:

        優(yōu)點:資源豐富,放熱量多,無污染。

        需解決問題:①如何大量廉價的制取氫氣?②如何安全地運輸、貯存氫氣?

        上面對化學中最理想的燃料知識的內(nèi)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績哦。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13

        本節(jié)包括空氣的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氣中氧氣百分含量測定實驗、空氣污染及其防治幾個知識點。知識的特點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記憶的東西較多,因此記住這些知識是學好本節(jié)的關(guān)鍵。

        一、空氣的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

        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分別約占空氣體積的4/5和1/5。按體積分數(shù)計算,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氣體和雜質(zhì)0.03%。

        二、空氣中氧氣百分含量測定實驗:

        1.實驗原理——燃燒法:

        利用可燃物——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消耗氧氣,生成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而無氣體生成,因而容器內(nèi)氣體壓強減小,進而通過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來確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2.實驗裝置:

        3.實驗步驟: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在集氣瓶中裝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積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記號;

        (3)點燃燃燒匙內(nèi)的紅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4)紅磷燃燒停止,慢慢白煙消失,等瓶內(nèi)恢復到常溫后,打開彈簧夾。

        4.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

        現(xiàn)象:

        (1)紅磷燃燒時發(fā)黃白光,放熱并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

        (2)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進水的體積約等于集氣瓶中原空氣體積的1/5。

        結(jié)論: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剩余氣體具有不燃燒不支持燃燒;難溶于水的性質(zhì)。

        三、空氣污染及其防治:

        1.空氣的污染源:有害氣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煙塵。

        2.危害:

        ①嚴重損害人體的健康;

        ②影響作物的生長;

       、燮茐纳鷳B(tài)平衡;

       、軐е氯驓夂蜃兣、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

       、偌訌姶髿赓|(zhì)量監(jiān)測;

       、诟纳骗h(huán)境狀況;

       、凼褂们鍧嵞茉矗

       、芊e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4.空氣日報質(zhì)量:空氣日報質(zhì)量包括“空氣污染指數(shù)”、“首要污染物”(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等)、“空氣質(zhì)量級別”、“空氣質(zhì)量狀況”等。

        常見考法

        空氣的成分、主要污染物或污染源等問題通常出現(xiàn)在選擇題或填空題中;證明空氣成分的實驗;與空氣污染有關(guān)的時事材料題在簡答題中出現(xiàn)。因此了解空氣的成分,會用實驗測定空氣的成分。認識空氣污染的原因,能提出防治空氣污染的有效措施或方法。

        誤區(qū)提醒

        熟記空氣的組成及主要成分的含量;掌握實驗測定空氣成分的.具體操作和數(shù)據(jù)分析;理解空氣污染的來源與防治措施。

        【典型例題】

        例析:汽車作為曾經(jīng)推動人類文明向前躍進的現(xiàn)代社會的產(chǎn)物,在給人類生活帶來便捷舒適的同時,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也有難以推卸的責任。據(jù)統(tǒng)計,城市空氣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yè)廢氣和汽車尾氣,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排放來源于汽車尾氣,再加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私有車在逐年增加,所以治理汽車尾氣污染成為人們比較關(guān)注的問題。

        閱讀以上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1)汽車尾氣中的大氣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舉出一例由于空氣污染而造成嚴重后果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請舉出一例治理汽車尾氣污染的實例___________________。

        (4)請?zhí)岢鲋卫砥囄廴镜囊粭l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題目所給信息可以得出汽車尾氣中的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溫室效應(yīng)”、“臭氧層空洞”、“酸雨”等都是空氣被污染的結(jié)果;在汽車排氣管加裝尾氣處理裝置,可以減少汽車尾氣;改用“綠色燃料”,如氫氣、酒精等;使用電動車;加快研制新型環(huán)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陽能分解水等都可以治理污染。

        答案:

        (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2)如“溫室效應(yīng)”、“臭氧層空洞”、“酸雨”等

        (3)在汽車排氣管加裝尾氣處理裝置等

        (4)改用“綠色燃料”,如氫氣、酒精等;使用電動車;加快研制新型環(huán)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陽能分解水等。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14

        一.物質(zhì)與氧氣的反應(yīng):

        (1)單質(zhì)與氧氣的.反應(yīng):

        1.鎂在氧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3.銅在氧氣中受熱:2Cu+O2加熱2CuO4.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點燃2Al2O35.氫氣在氧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6.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5O2點燃2P2O57.硫粉在氧氣中燃燒:S+O2點燃SO28.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O2點燃CO29.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O2點燃2CO10.汞(水銀)在氧氣中燃燒:2Hg+O2點燃2HgO(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yīng):

        11.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O2點燃2CO212.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2O2點燃CO2+2H2O

        13.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3O2==點燃==2CO2+3H2O14.乙炔在氧氣中燃燒:2C2H2+5O2點燃4CO2+2H2O(氧炔焰)

        二.分解反應(yīng):

        15.雙氧水催化制氧氣:2H2O2(MnO2催化)2H2O+O2↑16.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電2H2↑+O2↑17.加熱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加熱2CuO+H2O+CO2↑18.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2KCl+3O2↑19.加熱高錳酸鉀:2KMnO4加熱K2MnO4+MnO2+O2↑20.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H2O+CO2↑21.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

        三.氧化還原反應(yīng):

        22.氫氣還原氧化銅:H2+CuO加熱Cu+H2O23.木炭還原氧化銅:C+2CuO高溫2Cu+CO2↑24.焦炭還原氧化鐵:3C+2Fe2O3高溫4Fe+3CO2↑25.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Fe3O4高溫3Fe+2CO2↑26.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CuO加熱Cu+CO227.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Fe2O3高溫2Fe+3CO228.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Fe3O4高溫3Fe+4CO2

        四.單質(zhì)、氧化物、酸、堿、鹽的相互關(guān)系

        (1)金屬單質(zhì)+酸--------鹽+氫氣(置換反應(yīng))29.鋅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30.鐵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31.鎂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32.鋁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33.鋅和稀鹽酸Zn+2HCl===ZnCl2+H2↑34.鐵和稀鹽酸Fe+2HCl===FeCl2+H2↑35.鎂和稀鹽酸Mg+2HCl===MgCl2+H2↑36.鋁和稀鹽酸2Al+6HCl==2AlCl3+3H2↑

        (2)金屬單質(zhì)+鹽(溶液)-------另一種鹽+另一種金屬(置換反應(yīng))37.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Fe+CuSO4=FeSO4+Cu38.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Zn+CuSO4=ZnSO4+Cu39.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yīng):Cu+Hg(NO3)2=Cu(NO3)2+Hg(3)堿性氧化物+酸--------鹽+水

        40.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yīng):Fe2O3+6HCl=2FeCl3+3H2O41.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yīng):Fe2O3+3H2SO4=Fe2(SO4)3+3H2O42.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yīng):CuO+2HCl=CuCl2+H2O43.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yīng):CuO+H2SO4=CuSO4+H2O44.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yīng):MgO+H2SO4=MgSO4+H2O45.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yīng):CaO+2HCl=CaCl2+H2O(4)酸性氧化物+堿--------鹽+水

        46.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zhì):2NaOH+CO2=Na2CO3+H2O47.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SO2=Na2SO3+H2O48.氫氧化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SO3=Na2SO4+H2O49.熟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zhì):Ca(OH)2+CO2=CaCO3↓+H2O50.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5)酸+堿--------鹽+水

        51.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yīng):HCl+NaOH====NaCl+H2O52.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yīng):HCl+KOH====KCl+H2O

        53.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yīng):2HCl+Cu(OH)2====CuCl2+2H2O54.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yīng):2HCl+Ca(OH)2====CaCl2+2H2O55.鹽酸和氫氧化鐵反應(yīng):3HCl+Fe(OH)3====FeCl3+3H2O56.氫氧化鋁藥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Al(OH)3====AlCl3+3H2O57.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yīng):H2SO4+2NaOH====Na2SO4+2H2O58.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yīng):H2SO4+2KOH====K2SO4+2H2O59.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yīng):H2SO4+Cu(OH)2====CuSO4+2H2O60.硫酸和氫氧化鐵反應(yīng):3H2SO4+2Fe(OH)3====Fe2(SO4)3+6H2O61.硝酸和氫氧化鈉反應(yīng):HNO3+NaOH====NaNO3+H2O(6)酸+鹽--------另一種酸+另一種鹽

        62.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yīng):CaCO3+2HCl===CaCl2+H2O+CO2↑63.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yīng):Na2CO3+2HCl===2NaCl+H2O+CO2↑64.碳酸鎂與稀鹽酸反應(yīng):MgCO3+2HCl===MgCl2+H2O+CO2↑65.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yīng):HCl+AgNO3===AgCl↓+HNO366.硫酸和碳酸鈉反應(yīng):Na2CO3+H2SO4===Na2SO4+H2O+CO2↑67.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yīng):H2SO4+BaCl2====BaSO4↓+2HCl(7)堿+鹽--------另一種堿+另一種鹽

        68.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CuSO4====Cu(OH)2↓+Na2SO469.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FeCl3====Fe(OH)3↓+3NaCl70.氫氧化鈉與氯化鎂:2NaOH+MgCl2====Mg(OH)2↓+2NaCl71.氫氧化鈉與氯化銅:2NaOH+CuCl2====Cu(OH)2↓+2NaCl72.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Na2CO3===CaCO3↓+2NaOH(8)鹽+鹽-----兩種新鹽

        73.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AgNO3====AgCl↓+NaNO374.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BaCl2====BaSO4↓+2NaCl

        五.其它反應(yīng):

        75.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76.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77.氧化鈉溶于水:Na2O+H2O====2NaOH78.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79.硫酸銅晶體受熱分解:CuSO45H2O加熱CuSO4+5H2O80.無水硫酸銅作干燥劑:CuSO4+5H2O====CuSO45H2O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15

        1.甲烷的定義

        甲烷,化學式CH4,是最簡單的烴,由一個碳和四個氫原子通過sp3雜化的方式組成,因此甲烷分子的結(jié)構(gòu)為正四面體結(jié)構(gòu),四個鍵的鍵長相同鍵角相等。在標準狀態(tài)下甲烷是一無色無味氣體。一些有機物在缺氧情況下分解時所產(chǎn)生的沼氣其實就是甲烷。它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是天然氣,沼氣,坑氣等的主要成分,俗稱瓦斯。從理論上說,甲烷的鍵線式可以表示為一個點“·”,但實際并沒有看到過有這種用法,可能原因是“·”號同時可以表示電子。所以在中學階段把甲烷視為沒有鍵線式。甲烷主要是作為燃料,如天然氣和煤氣,廣泛應(yīng)用于民用和工業(yè)中。作為化工原料,可以用來生產(chǎn)乙炔、氫氣、合成氨、碳黑、硝氯基甲烷、二硫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氫氰酸等。

        2.甲烷性質(zhì)

        物理性質(zhì):

        無色、無味、可燃的氣體。沸點-161.5℃,熔點-182.5℃。對空氣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氣約輕一半。

        溶解度很小,在20℃、0.1千帕時,100單位體積的水,只能溶解3個單位體積的甲烷。

        蒸汽壓53.32kPa/-168.8℃

        飽和蒸氣壓(kPa):53.32(-168.8℃)

        相對密度(水=1)0.42(-164℃)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55

        燃燒熱:890.31KJ/mol

        總發(fā)熱量:55900kJ/kg(40020kJ/m3)

        凈熱值:50200kJ/kg(35900kJ/m3)

        臨界溫度(℃):-82.6

        臨界壓力(MPa):4.59

        爆炸上限%(V/V):15

        爆炸下限%(V/V):5.3

        閃點(℃):-188

        引燃溫度(℃):538

        分子直徑0.414nm

        化學性質(zhì):

        通常情況下,甲烷比較穩(wěn)定,與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不反應(yīng),與強酸、強堿也不反應(yīng)。但是在特定條件下,甲烷也會發(fā)生某些反應(yīng)。

        1、取代反應(yīng)

        甲烷的鹵化中,主要有氯化、溴化。甲烷與氟反應(yīng)是大量放熱的,一旦發(fā)生反應(yīng),大量的熱難以移走,破壞生成的氟甲烷,只得到碳和氟化氫。因此直接的氟化反應(yīng)難以實現(xiàn),需用稀有氣體稀釋。碘與甲烷反應(yīng)需要較高的活化能,反應(yīng)難以進行。因此,碘不能直接與甲烷發(fā)生取代反應(yīng)生成碘甲烷。但它的逆反應(yīng)卻很容易進行。以氯化為例:可以看到試管內(nèi)氯氣的黃綠色氣體逐漸變淡,有白霧生成,試管內(nèi)壁上有油狀液滴生成,這是甲烷和氯氣反應(yīng)的所生成的一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或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或四氯甲烷)、氯化氫和少量的乙烷(雜質(zhì))的混合物。

        CH4+Cl2→(光照)CH3Cl(氣體)+HCl

        CH3Cl+Cl2→(光照)CH2Cl2(油狀物)+HCl

        CH2Cl2+Cl2→(光照)CHCl3(油狀物)+HCl

        CHCl3+Cl2→(光照)CCl4(油狀物)+HCl

        試管中液面上升,食鹽水中白色晶體析出,這是反應(yīng)中生成的氯化氫溶于水的緣故。因為氯化氫極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增加了水中氯離子的濃度,使氯化鈉晶體析出。用大拇指按住試管管口,提出液面,管口向上,向試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或鋅粒,可驗證它是稀鹽酸。如果控制氯的用量,用大量甲烷,主要得到氯甲烷;如用大量氯氣,主要得到四氯化碳。工業(yè)上通過精餾,使混合物一一分開。以上幾個氯化產(chǎn)物,均是重要的溶劑與試劑。

        2、氧化反應(yīng)

        甲烷最基本的氧化反應(yīng)就是燃燒:

        CH4+2O2→CO2+2H2O

        甲烷的含氫量在所有烴中是最高的,達到了25%,因此相同質(zhì)量的氣態(tài)烴完全燃燒,甲烷的耗氧量最高。點燃純凈的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干燥的燒杯,很快就可以看到有水蒸氣在燒杯壁上凝結(jié)。倒轉(zhuǎn)燒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把甲烷氣體收集在高玻璃筒內(nèi),直立在桌上,移去玻璃片,迅速把放有燃燒著的蠟燭的'燃燒匙伸入筒內(nèi),燭火立即熄滅,但瓶口有甲烷在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的火焰。這說明甲烷可以在空氣里安靜地燃燒,但不助燃。用大試管以排水法先從氧氣貯氣瓶里輸入氧氣2/3體積,然后再通入1/3體積的甲烷。用橡皮塞塞好,取出水面。將試管顛倒數(shù)次,使氣體充分混和。用布把試管外面包好,使試管口稍微下傾,拔去塞子,迅速用燃著的小木條在試管口引火,即有尖銳的爆鳴聲發(fā)生。這個實驗雖然簡單,但也容易失敗。把玻璃導管口放出的甲烷點燃,把它放入貯滿氯氣的瓶中,甲烷將繼續(xù)燃燒,發(fā)出紅黃色的火焰,同時看到有黑煙和白霧。黑煙是炭黑,白霧是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形成的鹽酸霧滴。

        3、加熱分解

        在隔絕空氣并加熱至1000℃的條件下,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氫氣

        CH4=(1000℃)=C+2H2

        氫氣是合成氨及汽油等工業(yè)的原料;炭黑是橡膠工業(yè)的原料

        4、形成水合物

        甲烷可以形成籠狀的水合物,甲烷被包裹在“籠”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可燃冰。它是在一定條件(合適的溫度、壓力、氣體飽和度、水的鹽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氣在中高壓和低溫條件下混合時組成的類冰的、非化學計量的、籠形結(jié)晶化合物(碳的電負性較大,在高壓下能吸引與之相近的氫原子形成氫鍵,構(gòu)成籠狀結(jié)構(gòu))。它可用mCH4·nH2O來表示,m代表水合物中的氣體分子,n為水合指數(shù)(即水分子數(shù))。

        可燃冰主要儲存于海底或寒冷地區(qū)的永久凍土帶,比較難以尋找和勘探。新研制的靈敏度極高的儀器,可以實地即時測出海底土壤、巖石中各種超微量甲烷、乙烷、丙烷及氫氣的精確含量,由此判斷出可燃冰資源存在與否和資源量等各種指標。

        甲烷含量超過99%的天然氣水合物又稱為甲烷水合物。

        3.甲烷的化學式

        CH4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16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的顏色

       。ㄒ唬、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ǘ⒁后w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ㄈ、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shù)氣體。

        二、初中化學中的“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yīng)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gòu)成物質(zhì)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zhì)組成與構(gòu)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gòu)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gòu)成的。

        6、構(gòu)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zhì)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

       。1)工業(yè)“三廢”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農(nóng)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shù)目不變,原子質(zhì)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zhì),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yīng)能否發(fā)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fā)白光的物質(zhì):鎂條,木炭,蠟燭。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zhì):氫氣,一氧化碳,單質(zhì)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zhì):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

        25、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zhì):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nèi)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zhuǎn)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

        (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

       。2)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端,

       。3)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nèi)壁。

        31、固體配溶液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32、濃配稀的三個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33、濃配稀的三個儀器:燒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zhì):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35、過濾兩次濾液仍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儀器不干凈,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36、藥品取用的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37、金屬活動順序的三含義:

       。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里的氫;

       。3)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

       。1)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3)極少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

        (1)溫度,

        (2)是否攪拌

       。3)固體顆粒的大小

        40、使鐵生銹的三種物質(zhì):鐵,水,氧氣。

        41、溶質(zhì)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zhì)的性質(zhì),溶劑的性質(zhì),溫度。

        三、初中化學常見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氣:氮氣(n2)和氧氣(o2)

        2、水煤氣: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

        3、煤氣:一氧化碳(co)

        4、天然氣: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鐵/鋼:(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鐵銹:(fe2o3)

        四、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俗稱

        1、氯化鈉(nacl):食鹽

        2、碳酸鈉(na2co3):純堿,蘇打,口堿

        3、氫氧化鈉(naoh):火堿,燒堿,苛性鈉

        4、氧化鈣(cao):生石灰

        5、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體(co2):干冰

        7、氫氯酸(hcl):鹽酸

        8、堿式碳酸銅(cu2(oh)2co3):銅綠

        9、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藍礬,膽礬

        10、甲烷(ch4):沼氣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

        14、汞(hg):水銀

        15、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17

        第一章開啟化學之門

        1、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jié)構(gòu)、性質(zhì)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

        2、化學可以解釋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現(xiàn)象。

        3、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zhì)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4、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

        5、化學的符號及圖示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第二章身邊的化學物質(zhì)

        1、空氣是混合物,其成分按體積分數(shù)計算,大約是氮氣占(),氧氣占(),稀有氣體占(),二氧化碳占(),其它氣體和雜質(zhì)占()。

        2、常用的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氣、酒精、沼氣、電等。

        3、化學肥料是指用化學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種或幾種農(nóng)作物生長需要的營養(yǎng)元素的肥料,簡稱化肥。主要有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微量元素肥料、腐殖質(zhì)肥料、生物肥料等。

        4、合金是指由一種金屬跟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熔合形成的有金屬特性的物質(zhì)。人類利用金屬的歷史經(jīng)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1)青銅時代

       。2)鐵器時代

        (3)鋁的廣泛使用

        第三章物質(zhì)構(gòu)成的奧秘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分子、原子、離子是構(gòu)成物質(zhì)的三種基本微粒。

        3、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4、人類認識原子結(jié)構(gòu)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1)湯姆生發(fā)現(xiàn)電子,提出棗糕式原子模型。

       。2)盧瑟福進行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原子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

       。3)玻爾提出電子的躍遷理論。

        5、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性質(zhì)呈周期性變化的必然結(jié)果。

        6、酸、堿、鹽是初中化學最核心的知識點。

        第四章化學與社會發(fā)展

        1、化學是研究物質(zhì)性質(zhì)、結(jié)構(gòu)、變化、制備和應(yīng)用的科學。

        2、化學是創(chuàng)造新物質(zhì)的科學,它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物質(zhì)。

        3、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zhì)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4、化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

        5、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zhì)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6、化學是研究物質(zhì)性質(zhì)、結(jié)構(gòu)、變化、制備和應(yīng)用的科學。

        7、化學是創(chuàng)造新物質(zhì)的科學,它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物質(zhì)。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18

        第一章走進化學世界

        1、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jié)構(gòu)、性質(zhì)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

        2、空氣是混合物,它是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組成的。

        3、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具有氧化性。

        4、自然界中的水總是存在的,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過程是一種重要的、持續(xù)的化學變化。

        5、化學變化是生成其他物質(zhì)的變化。

        6、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

        7、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8、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是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的。

        9、化學方程式是表示化學反應(yīng)的符號。

        10、催化劑是在化學反應(yīng)里能改變其他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yīng)速率,而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yīng)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zhì)。

        11、物質(zhì)的性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zhì)的用途。物質(zhì)的'用途反映了物質(zhì)的性質(zhì)。

        第二章構(gòu)成人體的元素

        1、人體中含有60多種元素,其中有些元素對人體是有益的,但人體中元素的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

        2、人體中最大的器官是皮膚,它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

        3、蛋白質(zhì)是構(gòu)成細胞的基本物質(zhì),蛋白質(zhì)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質(zhì)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礎(chǔ)。

        4、維生素可以起到調(diào)節(jié)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的作用。

        5、鈣是人體內(nèi)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人體內(nèi)多種酶的激活劑。

        6、鐵是合成血紅蛋白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

        7、鋅是人體內(nèi)重要的微量元素,缺乏鋅會導致發(fā)育不良。

        8、硒是人體內(nèi)重要的微量元素,缺乏硒會導致疾病。

        9、碘是人體內(nèi)重要的微量元素,缺乏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大。

        10、鈉是人體內(nèi)重要的電解質(zhì),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11、糖類是人體內(nèi)重要的能源物質(zhì),主要存在于米、面、雜糧、豆類、水果中。

        12、油脂是人體內(nèi)重要的儲能物質(zhì),主要存在于動物油脂和植物油中。

        13、蛋白質(zhì)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礎(chǔ),主要存在于動物蛋白質(zhì)和植物蛋白中。

        14、維生素可以起到調(diào)節(jié)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的作用,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動物肝臟中。

        第三章溶液

        1、溶液是由溶質(zhì)和溶劑組成的混合物。

        2、溶質(zhì)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溶劑一般是液體。

        3、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

        4、溶液的濃度是指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5、配制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溶液需要經(jīng)過計算、稱量、溶解、裝瓶保存等步驟。

        6、溶液的酸堿度是指溶液中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平衡狀態(tài)。

        7、測定溶液的酸堿度使用$pH$試紙。

        8、溶液的酸堿性與溶液的濃度無關(guān)。

        9、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不能繼續(xù)溶解溶質(zhì)的溶液。

        10、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

        11、改變溫度可以影響物質(zhì)的溶解度。

        12、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zhì)的溶解度可以不同。

        13、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14、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堿溶液能與酸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

        15、鋼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生銹的條件是氧氣、水和二氧化碳。

        第四章酸和堿

        1、酸是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2、堿是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3、酸堿指示劑是指能夠指示溶液的酸堿性的物質(zhì),如酚酞、石蕊試紙等。

        4、酸堿之間的反應(yīng)是中和反應(yīng)。

        5、測定溶液的酸堿度使用$pH$試紙。

        6、酸和堿可以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

        7、酸和堿可以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水、鹽和酸堿指示劑。

        8、酸和堿可以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氣體。

        9、酸和堿可以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沉淀。

        10、酸的通性是指酸的性質(zhì),包括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酸溶液能與活潑金屬發(fā)生置換反應(yīng)、酸溶液能與金屬氧化物發(fā)生反應(yīng)、酸溶液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酸溶液能與某些鹽發(fā)生反應(yīng)等。

        11、堿的通性是指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 19

        1、基本反應(yīng)類型

        化合反應(yīng):多變一

        分解反應(yīng):一變多

        置換反應(yīng):一單換一單

        復分解反應(yīng):互換離子

        2、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正價)

        一價鉀鈉氫與銀,二價鈣鎂鋇與鋅,三價金屬元素鋁;一五七變價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銅,二三鐵,二四六七錳特別。

        3、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步驟

        “茶(查)、莊(裝)、定、點、收、利(離)、息(熄)”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盛裝藥品,連好裝置

        “定”試管固定在鐵架臺

        “點”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收”收集氣體

        “離”導管移離水面

        “熄”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4、用CO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步驟

        “一通、二點、三滅、四停、五處理”:

        “一通”先通氫氣;

        “二點”后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三滅”實驗完畢后,先熄滅酒精燈;

        “四!钡鹊绞覝貢r再停止通氫氣;

        “五處理”處理尾氣,防止CO污染環(huán)境。

        5、電解水的實驗現(xiàn)象

        “氧正氫負,氧一氫二”:正極放出氧氣,負極放出氫氣;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為1:2。

        6、組成地殼的元素

        養(yǎng)閨女(氧、硅、鋁)

        7、原子最外層與離子及化合價形成的關(guān)系

        “失陽正,得陰負,值不變”:原子最外層失電子后形成陽離子,元素的化合價為正價;原子最外層得電子后形成陰離子,元素的化合價為負價;得或失電子數(shù)=電荷數(shù)=化合價數(shù)值。

        8、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口訣:

        固體需匙或紙槽,一送二豎三彈彈;

        塊固還是鑷子好,一橫二放三慢豎。

        液體應(yīng)盛細口瓶,手貼標簽再傾倒。

        讀數(shù)要與切面平,仰視偏低俯視高。

        滴管滴加捏膠頭,垂直懸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亂放,用完清洗莫忘記

        托盤天平須放平,游碼旋螺針對中;

        左放物來右放碼,鑷子夾大后夾;

        試紙測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測。

        試紙測氣先濕潤,粘在棒上向氣靠。

        酒燈加熱用外焰,三分之二為界限。

        硫酸入水攪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濺。

        實驗先查氣密性,隔網(wǎng)加熱杯和瓶。

        排水集氣完畢后,先撤導管后移燈。

        9、金屬活動性順序

        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按順序背誦)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10、“十字交叉法”寫化學式的口訣

        正價左負價右,十字交叉約簡定個數(shù),寫右下驗對錯

        11、過濾操作口訣

        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角一樣;

        過濾之前要靜置,三靠二低莫忘記。

        12、實驗中的規(guī)律:

       、俜灿霉腆w加熱制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

        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yīng)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②凡是給試管固體加熱,都要先預熱,試管口都應(yīng)略向下傾斜。

       、鄯彩巧傻臍怏w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yīng))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④凡是制氣體實驗時,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導管應(yīng)露出橡皮塞1—2ml,鐵夾應(yīng)夾在距管口1/3處。

       、莘彩怯瞄L頸漏斗制氣體實驗時,長頸漏斗的末端管口應(yīng)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點燃可燃性氣體時,一定先要檢驗它的純度。⑦凡是使用有毒氣體做實驗時,最后一定要處理尾氣。

       、喾彩鞘褂眠原性氣體還原金屬氧化物時,一定是“一通、二點、三滅、四!

        13、反應(yīng)規(guī)律

        置換反應(yīng):

       。1)金屬單質(zhì)+酸→鹽+氫氣

       。2)金屬單質(zhì)+鹽(溶液)→另一種金屬+另一種鹽

        (3)金屬氧化物+木炭或氫氣→金屬+二氧化碳或水

        復分解反應(yīng):

       、賶A性氧化物+酸→鹽+水

        ②堿+酸→鹽+水

       、鬯+鹽→新鹽+新酸

        ④鹽1+鹽2→新鹽1+新鹽2

       、蓰}+堿→新鹽+新堿

        14、金屬+酸→鹽+H2↑中

       、俚荣|(zhì)量金屬跟足量酸反應(yīng),放出氫氣由多至少的順序:Al>Mg>Fe>Zn

        ②等質(zhì)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屬反應(yīng),酸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小放出氫氣越多。

       、鄣荣|(zhì)量的同種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屬反應(yīng),放出的氫氣一樣多。

       、茉诮饘+酸→鹽+H2↑反應(yīng)后,溶液質(zhì)量變重,金屬變輕。

        15、金屬+鹽溶液→新金屬+新鹽中

       、俳饘俚南鄬υ淤|(zhì)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時,反應(yīng)后溶液的質(zhì)量變重,金屬變輕。

       、诮饘俚南鄬υ淤|(zhì)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時,反應(yīng)后溶液的質(zhì)量變輕,金屬變重。

        16、催化劑

        一變二不變(改變物質(zhì)的反應(yīng)速率,它本身的`化學性質(zhì)和質(zhì)量不變的物質(zhì)是催化劑)

        17、氧化劑和還原劑

        得氧還,失氧氧(奪取氧元素的物質(zhì)是還原劑,失去氧元素的物質(zhì)是氧化劑)

        18、實驗連接

        用洗氣瓶除雜的連接:長進短出

        用洗氣瓶排水收集氣體的連接:短進長出

        用洗氣瓶排空氣收集氣體的連接:密小則短進長出,密大則長進短出

        19、實驗除雜原則

        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氣實驗檢驗原則:先驗水,后驗其它

        20、制氧氣

        二氧化錳氯酸鉀;混和均勻把熱加。制氧裝置有特點;底高口低略傾斜。

        21、集氣

        與水作用用排氣法;根據(jù)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氣體純度大。

        22、電解水

        正氧體小能助燃;負氫體大能燃燒。

        23、化合價口訣

        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氟氯溴碘負一價;正一氫銀與鉀鈉。氧的負二先記清;正二鎂鈣鋇和鋅。正三是鋁正四硅;下面再把變價歸。

        全部金屬是正價;一二銅來二三鐵。錳正二四與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記。

        非金屬負主正不齊;氯的負一正一五七。氮磷負三與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負二正四六;邊記邊用就會熟。

        常見根價口訣一價銨根硝酸根;氫鹵酸根氫氧根。高錳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價硫酸碳酸根;氫硫酸根錳酸根。暫記銨根為正價;負三有個磷酸根。

        24、化合價口訣二

        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氮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以二價最常見。

        25、鹽的溶解性

        鉀鈉銨硝皆可溶、鹽酸鹽不溶銀亞汞;硫酸鹽不溶鋇和鉛、碳磷酸鹽多不溶。多數(shù)酸溶堿少溶、只有鉀鈉銨鋇溶。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06-26

      初中的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資料06-30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02-07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05-07

      初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06-16

      初中化學知識點的總結(jié)06-10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精選)06-05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06-11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11-02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