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時間:2024-03-19 08:52:13 登綺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精選15篇)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1

        教學要求:

        1、正確書寫“搭、父、嘴”等13個生字,會認“父、啦、鸚、鵡、悄”五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教學重難點:

        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師:你喜歡小鳥嗎?說一說喜歡哪種鳥?(談感受)

        2、師出示“搭船”一詞,問:你搭過誰的車或船?去過哪里?(生講)師:一次,一只鳥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讓我們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課《搭船的鳥》。

        二、檢查預習。

        學生讀文,糾正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三、自讀自悟。

        1、師: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以小組的形式匯報,匯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shù),也可派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后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學生描紅、摹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開火車認讀生詞。

        二、精讀讀感悟。

        出示閱讀要求:請同學們自己自由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么鳥?這只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歡這只鳥嗎?可以用鉛筆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和詞語,把你喜歡的句子自己讀一讀。

        1、小組內交流一下你所畫的語句,互相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

        2、班級內匯報。

        三、重點句段指導。

        1、你知道這只鳥長什么樣子嗎?(生說后,出示鳥樣子的句子)

        板書:嘴——紅色

        羽毛——翠綠

        翅膀——藍色

        得出:外形美麗(根據(jù)板書引導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么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3、“我”發(fā)現(xiàn)翠鳥后仔細觀察它可愛的樣子,找到描寫翠鳥樣的句子后反復讀一讀。(生讀)

        4、“一下子”、“沒一會兒”說明了翠鳥的動作怎么樣?

        板書:一下子沒一會兒

        得出:動作迅速、敏捷。

        5、讀下面這段話,注意加點的詞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

        “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墒牵瑳]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師指導朗讀。

        6、最后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只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的老師。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7、小翠鳥居然敢站在船頭,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8、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四、拓展閱讀。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給同桌,可以說說為什么喜歡?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關的翠鳥的知識介紹給自己的伙伴。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2

        教學要求:

        1.認識“饒”等11個生字。會寫“富”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一張中國地圖。

        2.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彩色掛圖。

        3.小黑板三塊,或投影片四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你知道西沙群島在什么地方嗎?西沙群島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我們讀完這篇課文你就會有所了解。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生字新詞。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

        深藍、懶洋洋、披甲、劃來劃去、威武、揀貝殼、形狀、漁業(yè)、工人、肥料、祖祖輩輩、富饒、島嶼、山崖、棲息、鳥糞

        a.指名讀,注意正音。

        b.開火車練讀,齊讀。

        c.重點指導難認難寫的字:懶、威、武、揀、輩

        d.學生練寫生字。

        3.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

        a.從地圖上指出西沙群島的具體位置。

        b.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讀畫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三、朗讀感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并想一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交流。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給小組同學聽,相互評價。

        3.全班交流。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原因。

        4.重點感悟。

        a.出示句式。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b.朗讀體驗。這兩段話寫了什么,你覺得寫得怎么樣?

        c.仿照句式寫話。

        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一句話。

        四、課后拓展。

        1.搜集描寫祖國風光的詩句、諺語、歇后語等。

        2.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教師出示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有關圖片,學生看圖背誦相應的段落。

        3.舉行“可愛的祖國”古詩名言展示會。

       、賹W生交流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如:

        《望廬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錢塘湖春行》。

        ②學生交流描寫祖國風光的諺語。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峨嵋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二、積累語言。

        1.學生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聽寫剛才抄寫的詞語,聽寫后自己對照批改、訂正。

        3.抄寫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三、拓展延伸。

        學生把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島用絢麗的色彩描繪出來,辦一期《可愛的西沙群島》畫展。

        板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各種魚類

        海島:海鳥、鳥蛋、風景優(yōu)美

        物產豐富

        教學反思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語言優(yōu)美、內容翔實的課文。作者按照海水、海底、海里、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于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課文的主旨是要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要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積累好詞佳句。這一節(jié)課,我緊緊圍繞課后題設計了兩個任務:一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西沙群島自己喜歡的一處景物;而是選擇課后題其中的一幅圖片,經過查資料,了解圖片上海生物的名字、樣子、特點以及生活習性等,做前置性作業(yè),拓寬學生海洋生物知識面,運用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小練筆。

        成功之處:

        在回憶課文的整體結構、每段的構段方式時,我過得比較細,感覺大多數(shù)同學們都掌握了這些知識,因為同學們以小組交流“我”喜歡的海景時,要么是總分,要么是分總,要么是總分總;小練筆時,我走在其中一一指導,也發(fā)現(xiàn)只有幾個孩子不能圍繞一句話來寫?傊,這種寫法同學們是掌握了,只是表達上語言還是不夠靈活,主要表現(xiàn)在模仿太呆板,想象還不夠豐富。

        不足之處:

        我感覺注重復習課內知識時間花費太多了,鞏固復習課文表達與寫作方法太細了。其實做前置作業(yè)認真的孩子們,人家了解了不少海生物知識,在寫話之前,讓他們交流一下所收集的知識,這樣能夠加快寫作的速度。所以,以后在教學設計時,一定考慮到前置作業(yè)的作用,切記流于形式,一定讓它真正發(fā)揮課堂作用。

        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我更應該引領著學生去欣賞,去朗誦,去體會,去感悟,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感受與想象發(fā)揮的空間,課前一定做好精心設計,做好全盤考慮,為學生充分發(fā)展打好基礎。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3

       。劢虒W目標]

        1、聯(lián)系人體部位,在游戲中正確認讀與身體有關的詞語,識記有月字旁的字。

        2、認識“字詞句運用”中的9個詞語,讀準輕聲詞。

        3、了解“點的位置不同,書寫的順序也不同”的書寫規(guī)則。養(yǎng)成“一看二寫三對照”的良好的書寫習慣。

        4、熟讀并背誦《尋隱者不遇》,朗讀故事《妞妞趕!,感受繞口令的情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劢虒W重難點]

        重點:認讀生字、詞,注意“點”的書寫規(guī)則。

        難點:背誦古詩,理解古詩意思,體會情感。

       。劢虒W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導入:同學們,上課前我們來玩一個“我說,你做”的小游戲,請同學們全體起立。仔細聽老師的指令,我說哪個詞,你就摸哪個地方。比如說當老師念到“耳朵”,你們就像這樣摸自己的耳朵。好啦,讓我們開始吧。

        1、出示這些詞語的生字卡片,逐一示范朗讀。

        2、學生自由練讀,同桌之間相互抽查認讀情況。

        3、學生齊讀詞語,開小火車檢查認讀情況。

        4、觀察8個生字。說說這些字有什么共同點。(目字旁的字都跟眼睛有關,月字旁的字都跟身體有關)

        教師:在古代,月字表示肉,所以跟身體有關的字幾乎都有月字(四肢、手腕等)。你還知道哪些跟身體有關的詞語,有誰來說一說?(眼睛、肩膀、胸部、腹部、腰部、臂部、大腿)

        5、鞏固識字,出示人的身體圖片,讓學生把詞卡貼在相應的位置。

        二、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

       。1)學生自由讀詞語,引導學生把字音讀到位,注意輕聲的發(fā)音。

       。2)范讀、跟讀、開火車讀,讓每個學生都有傾聽和朗讀的機會。

        (3)游戲環(huán)節(jié)。幫詞語寶寶找家。課件出示三個小房子,標題為“帶‘子’的輕聲詞”“疊音詞”“其他輕聲詞”,讓學生通過讀詞來分清詞語的發(fā)音和結構特點。

        (4)知識拓展。引導學生說說還有哪些詞語也要讀成輕聲。(姐姐、奶奶、弟弟、爺爺、句子、桌子、本子、消息、地方、喜歡、告訴等)

        (5)齊讀詞語,讀準字音。

        2、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獨體字:主、書、門、我。

       。2)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生觀察“主”“門”中點的.書寫順序與“書”“我”中點的書寫順序的不同。

       。3)指名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點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寫點;點在右上方,后寫點。)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提示“一看二寫三對照”的書寫習慣。

       。5)作品展示,師生全班交流。

        三、課堂小結

        1、教師指名認讀詞語,校音糾錯。

        2、學生練習寫字,比一比,誰的寫字姿勢最標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日積月累

        1、出示課題《尋隱者不遇》,解釋課題意思,導入新課。我們的詩人賈島,到山中去尋訪一位隱士,結果沒有碰到他,那么詩人會遇到誰?又會看到什么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吧。

        2、學生自由讀課文,把不會讀的生字圈出來,小組討論。教師領讀學生圈出的生字,學生再自由讀古詩。

        3、小組討論:這首詩寫了一個什么故事?寫了哪些事物?(課件出示圖片,以便于學生理解)

        4、教師串講故事大意,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5、讀好詩歌。想象畫面,再讀詩歌,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

        6、演一演。請同學上來扮演詩人和童子,補充對話,進一步地理解古詩的情景。

        7、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古詩,讀出自己的特色和情感。嘗試著背誦古詩。

        二、和大人一起讀

        1、借助拼音,把繞口令讀準確、讀流利。

        2、教師解讀繞口令,加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3、繞口令挑戰(zhàn)賽:設計比賽環(huán)節(jié)。哪位同學能大膽地挑戰(zhàn)一下,能一字不錯、流利地讀完這段繞口令就算挑戰(zhàn)成功,給小組加分,最后評出得分最高的小組,給予獎勵。

        4、全班一起,邊拍手邊誦讀繞口令,先慢讀后快讀。

        三、課堂小結

        1、全班嘗試齊背古詩。

        2、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讀讀繞口令吧。

       。劢虒W板書]

        語文園地四

        主書門我

        《尋隱者不遇》

        《妞妞趕!

       。劢虒W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重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識字,正確書寫漢字,正確朗讀古詩并理解文本的內容。在課堂上,我設計多個游戲環(huán)節(jié),使課堂生動活潑,學生的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充滿生氣。上課過程中,我不斷地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解決學習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習慣,通過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落實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通過充分的讀讀記記,讓學生感受到古詩的美和語言的無窮魅力。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4

        教學目標

        1、體會反語的好處,并學會運用。

        2、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3、了解不同的詞語代表的是哪類人,掌握冒號的用法。

        4、積累關于詠物的古詩。

        教學重難點

        學會使用冒號,積累詠物的古詩。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出示課本語句,想想這種表達方式和我們平時所用的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師點撥:反語)如,“古怪”的本意是“怪異”,此處反話正說,稱贊貓可愛。

        2、學生自由讀“交流平臺”,進一步體會什么是反語,使用反語有什么好處。

        反語: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是一種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修辭手法。主要分正話反說或反話正說兩種。

        3、通過感受反語的好處,嘗試使用反語表達感情。

        如:老師摸摸我的頭,說道:“你這個‘粗心鬼’啊,下次注意要把題目看清楚。”

        二、識字加油站

        1、指名讀、分組讀詞語,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桿——肝(肝臟)——稈(麥稈),把熟字“桿”的偏旁“木”換成“月”,就是“肝”,換成“禾”就是“稈”。)

        2、換偏旁的方法可以幫我們識記生字,你還知道哪些識記生字的方法?(加一加、減一減、字理識字法等)

        3、師展示:轉盤記憶法。以“由”為例,可以轉化為油、軸、屆、宙。

        三、詞句段運用

        (一)三字俗語

        1、學生自由讀詞語,想想這些詞語說的是哪類人。

        千里馬——有才干的`人;老黃!蠈嵖细傻娜;百靈鳥——歌聲清脆的人;

        領頭羊——團體中起主導作用的人;小蜜蜂——勤快的人;紙老虎——外強中干的人;變色龍——見風使舵的人;鐵公雞——極其吝嗇的人;應聲蟲——自己胸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的人;哈巴狗——唯命是從的人。

        2、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詞語呢?試著說一說。

        替罪羊馬大哈地頭蛇孺子牛老狐貍笑面虎

       。ǘ┟疤柕挠梅

        1、想一想,在哪些地方會用到冒號?

        2、師總結:提示語在前、寫信、介紹人物等情境中會用到冒號。

        3、讀例句,說說例句中的冒號屬于哪種類型。

        例: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讓你給它抓癢。

        冒號:用于總說性話語之后,引出分說。圍繞著“溫柔可親”進行具體說明。

        4、分組讀課本中的另外兩個例句,進一步體會冒號的用法。

        5、仿寫。(見達標檢測第4題)

        6、小練筆:仿照例句中冒號的用法,寫一寫剩下的兩個句子。

        (三)體會感嘆詞的用法

        讀一讀,比一比,說說去掉加點字后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1、從表示語氣的“吧”“啊”“呢”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小貓責怪中包含著的喜愛之情;去掉了就只含有責怪的意味了。

        2、表示語氣的“啊”,我們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小貓的喜愛之情。

        3、表示語氣的“啦”,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公鵝的喜愛與敬佩之情。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要寫的句段)請學生思考:怎樣把這段字在本上寫漂亮呢?(一筆一畫、認真書寫、字不要過大等)

        2、師總結:字距要比行距。蛔值拇笮』疽恢;兩邊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3、運用所學書寫方法,將課本中的選段工整地摘抄到本子上。

        4、評選“小小書法家”。

        二、日積月累

        1、談話導入:同學們,古代詩人很喜歡為動物或植物寫詩,贊美他們的高尚情操,你知道哪些贊美動物或植物的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羅隱的《蜂》。

        2、初讀古詩,了解作者。

        (1)作者介紹。(課件出示)

       。2)指名讀,齊讀,分組讀。

        3、小組討論,理解古詩。

        (1)理解詩句: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峰,極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占有。

       。2)理解詩句: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呢?

       。3)分析主旨: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寫蜜蜂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廣闊的領地給了它們相當大的施展本領的空間。后兩句把它所象征的“勞動者”意象加以引申,發(fā)出“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一聲嘆息。這首詠蜂詩運用象征、設問的手法反映了勞動者不能享受其勞動成果的社會現(xiàn)象。

        4、知識拓展:積累關于詠物的古詩。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四”重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不同的贊美方法,從“交流平臺”的利用反語表現(xiàn)出喜愛、贊美之情,到“日積月累”的詠物古詩,都在告訴學生怎樣贊美自己喜歡的人或物,表達自己的感情,我特意在講解“交流平臺”的時候,讓學生使用反語,讓他們體會語文的博大精深,再用“日積月累”中的古詩告訴他們贊美的方法多種多樣,要靈活運用。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多幫助學生總結知識點,使其學會綜合運用所學。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5

        教學目標:

        1.與同學分享在閱讀故事時預測的一些基本辦法,培養(yǎng)閱讀能力。

        2.用查字典的方式認識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根據(jù)多音字的意思讀準字音,了解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讀音和意思。

        4.積累含有數(shù)字的成語,理解意思,能合理使用。

        5.誦讀積累四句與合作有關的俗語警句。

        教學重點

        1.積累含有數(shù)字的成語,理解意思,能合理使用。

        2.誦讀積累與合作有關的俗語警句。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多音字的意思讀準字音,了解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讀音和意思。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準備一些與合作有關的俗語警句。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平臺

        1.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閱讀了幾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我們知道,在讀故事的過程中,可以順著故事情節(jié)猜測。說一說,你們學會了哪些預測的方法?

        2.預測時要注意什么呢?預測這種方法還可以用在哪些學習活動中呢?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把你的好方法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交流。

        3.請小組上臺交流。

        4.在學生交流到相關方法時,教師引導學生舉例子來說說。

        如:在圖書館找書時,你是怎么用預測的方法來選書的?

        在查找資料時,面對那么多的資料,你是怎么用預測的'方法來選擇的?

        5.小結:預測是閱讀故事的一個好辦法,但也可以用在其他學習活動中,關鍵是要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思考的好習慣。

        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要認識的帶有生字的詞語,請學生讀讀認認,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同桌間互相認認讀讀,糾正讀音。

        4.集體檢查,請學生開火車讀詞語。

        5.打亂順序齊讀詞語:字典、基礎、閣樓、佳節(jié)、盲人、唐朝。

        6.說說你在什么場合聽到過或看到過這些詞語中的哪個詞。

        7.出示帶點的字,請學生認讀。

        8.相互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9.同桌間互相認讀這些字,鞏固認識。

        三、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日積月累”的內容,自由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拼拼上面的拼音。

        2.教師范讀。

        3.朗讀比賽。指名朗讀,看誰讀得正確,讀得有節(jié)奏。

        4.齊讀,讀出節(jié)奏。

        5.再讀句子,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句話。

        6.請學生當小老師,把自己讀懂的講給同學聽。

        7.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大致理解句子的意思。

        8.在學生讀懂的基礎上,再次齊讀,思考:這四句話都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

        9.練習背誦。男女生對讀,對背。小組賽背。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訓練學生自我感悟詩句意思的能力。

        3、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4、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自然之美,語言文字之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提高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發(fā)想象:請同學們仔細聆聽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這使你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3、遷移導入:詩歌和音樂一樣,它們的美需要我們用心去想象、感受、體會。提起這首詩的作者蘇軾,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你愿意讀讀他的詩歌嗎?(學生可以朗讀、背誦、或用歌唱等多種形式來匯報,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吟唱《水調歌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對蘇軾的了解。)

        4、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欣賞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師范讀。

        二、引導自學,學有所得。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自學古詩的方法,再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學習。學生交流自己設計的學習方法。

        2、教師推薦學法。

        (1)熟讀中理解題意、詩意。

        (2)借助字典、資料來理解題意、詞意,講出重點詞的意思。

        (3)由詞到句串講詩意。

        (4)熟讀成誦。

        (5)提出疑問,合作解決。

        3、學生自學、教師參加入學習小組中,適時引導。

        4、學生進行自學匯報:教師在匯報環(huán)節(jié)中主要起到引領作用,使學生匯報有序進行。可以先朗誦古詩,然后匯報題意,再講詞意詩意。

        教師提出認真聽取他人匯報的要求:

        (1)學會聆聽,找出優(yōu)點。

        (2)不足之處,加以補充。

        (3)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三、欣賞古詩,體會意境。

        1、過渡:剛才我們初步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了解這首詩的大意,但如果我們想領略其中的美,還遠遠不夠,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對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師提出詩歌審美三法:

        第一法:讀中感受詩歌韻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詩歌畫面美。

        第三法:用心體會詩歌意境美。

        4、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5、進行審美收獲的匯報交流。

        (1)學生匯報通過劃停頓,標重讀,來朗讀詩歌感受到韻律美。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各種形式,來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學生匯報通過想象看到的美麗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喜歡表達的同學說說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樣的美麗。喜歡畫畫的同學來畫畫西湖晴雨時不同的景象,從而感受畫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課件出示:美女西施)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體會濃妝與淡妝兩種不同風格的美,同時教師要滲透正確的審美思想,使學生從小樹立起正確的審美價值觀。

        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詩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課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時兩種不同的風光)

        引發(fā)學生進行積極的聯(lián)想,體會作者用西子的兩種美麗來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體會情感。

        空蒙的山,閃動光影的水,迷蒙細雨構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體會到什么樣的意境呢,你想說些什么。

        再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詩人的感受——飽含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這時可以適時補充:杭州是蘇軾的第二故鄉(xiāng),他深受百姓愛戴,所以對西湖有著特殊的愛戀之情。

        (5)有感情的配樂朗讀。

        四、課外延伸:朗讀描寫西湖的詩詞。

        五、師生互相交流學習的收獲。

        板書設計:

        飲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晴:水——瀲滟

        雨:山——空蒙比西子(嬌艷、迷人)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7

        設計思路:

        本篇課文主要記敘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全文圍繞教科書的“珍貴”,按“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順序展開敘述。教學時應結合課后思考題,緊扣“珍貴”,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故事內容與學生學習生活反差較大,教師可作適當?shù)谋尘敖榻B。整體入手,重點體會,避免零敲碎打、串講串問,保證學生讀書思考、質疑討論的時間,深入體會人物情感,指導讀出真情實感。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懂得革命戰(zhàn)爭年代讀書的不易,了解張指導員為護書而犧牲的意義,從而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學會自我保護的安全知識。

        2.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有不懂的問題試著提出來和大家討論解決。

        3. 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延、艱、鍋、替、席、捆、俯、恨、勵等;要求會寫的字有:延、移、境、頑、強、艱、椅、凳、替、席、省、領、恨、炸等;要求掌握的詞語有:延安、轉移、環(huán)境、頑強、艱苦、椅子、代替、渴望、毛主席、節(jié)省、領書、恨不得。

        4.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第2自然段的寫法,把“今天,我們的學習條件非常好”的意思寫具體。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感受戰(zhàn)爭年代讀書學習的困難和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可貴精神。

        課前準備:

        1. 朗讀錄音。

        2.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談話導入,簡介背景

        (一)同學們,書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尋常的東西。你瞧,現(xiàn)在老師手里拿的就是一本(教科書)?墒,在炮火連天的戰(zhàn)爭年代,在險惡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我們延安小學的同學們要想得到一本教科書是多么的不容易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要流血犧牲,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珍貴的教科書》。(拿出你的小手板課題)指名讀課題

        (二)板書課題。讀課題,想一想:看到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三)簡介故事背景。

        二、讀通課文,學習生字

        (一)默讀課文,圈出生字詞和不理解的詞語,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讀準確。

        (二)播放課文的朗讀錄音,提醒學生注意生字和新詞的讀音。

        (三)四人小組互幫互學生字詞。

        (四)出示生字詞,采用多種形式檢查字詞讀音。(展示課件第四屏)

        (五)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認真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三、指導書寫,掌握生字

        (一)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課件展示第五屏),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這些字及其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同學們寫這個字時要注意的地方。

        (二)教師歸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省”和“黨”幾個上下結構或上中下結構的字,不要寫得過長;“珍、境、席、省、恨”幾個字易寫錯,要重點指導。

        (三)學生寫字。檢查訂正,互相欣賞,評價誰寫得好、寫得美。

        四、理清順序,分析感悟

        (一)整體感知

        1.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讀后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 自由讀課文,讀前提示學生注意: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二)理清順序

        1. 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默讀課文,然后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歸納總結出課文的敘述順序。

        2.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總結“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敘述順序。(展示課件第六屏)

        (三)分析感悟

        1. 課文中哪一部分最令你感動?

        2. 引導學生默讀第9—11自然段,畫出感受最深的詞句,并說說體會。

        3. 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獻身的可貴精神。

        (1)“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下,已經被鮮血染紅了!(展示課件第七屏步驟一)

       、佟巴暾麩o缺”是什么意思?

        ②把句子改成“那捆書壓在他的身下,已經被鮮血染紅了”好不好,為什么?

        (2)抓住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結合課文插圖,引導體會,并指導讀出感情。

        第2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一)復習生字詞。

        (二)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是按“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順序進行敘述的,并且重點學習了“張指導員舍身護書”這一部分內容,體會到了教科書的珍貴。這一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其他部分的內容。

        二、繼續(xù)理解課文內容

        (一)默讀課文1至7自然段,想一想: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教科書的珍貴呢?

        (二)組織討論交流,教師相機抓住重點詞句引導體會。

        1. “我們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書啊!”(展示課件第八屏步驟一)

        (1)“渴望”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我們”渴望有一本教科書?(聯(lián)系第2自然段內容,引導體會當時學習條件的困難。)

        (2)朗讀第2自然段,體會“我們”當時盼書的迫切心情。

        (3)把“渴望”換成“盼望”或“希望”好不好,為什么?

        2. “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jié)省出來的!(展示課件第八屏步驟二)

        (1)“節(jié)省”什么?

        (2)黨中央文件重要不重要?從黨中央文件用紙里節(jié)省出來印書,說明什么?

        (三)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抓住“激勵”一詞,引導體會句子的意思。

        (四)讓學生帶著興奮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五)課文中還有哪段話寫出了教科書的珍貴,令你感動。

        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珍貴。

        三、歸納小結,暢談體會(展示課件第九屏)引導學生聯(lián)系今天的學習生活,談談學習這篇課文的體會。

        四、質疑問難,討論交流

        (一)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組織交流討論。

        (二)引導學生總結提問題的方法。

        五、布置作業(yè),實踐活動

        (一)認讀字卡,鞏固識記生字。

        (二)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再從課文里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抄寫在空花籃中和“我的采集本”上。

        六板書設計:

        珍貴的教科書

        渴望得書

        關懷印書 珍貴

        舍命換書

        激勵前進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8

        教學目標:

        1、認識“宣、誘”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處、稍”。

        2、默讀課文,能了解課文大意,結合課文內容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

        教學重點:

        1、默讀課文,能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2、能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并結合課文內容闡述自己的理由。

        教學難點:

        能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并結合課文內容闡述自己的理由。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設疑激趣

        1、板書課題,齊讀。提問:二年級時,我們學過哪個關于奶酪的故事?

        是啊,在《狐貍分奶酪》這個故事里,為了從小熊兄弟的手里騙走這塊美味的奶酪,狐貍可真是費盡心機哪!

        2、教師引導:奶酪的味道到底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品味品味吧。

        出示句子:

       、倌汤叶嗾T(yòu)人。√е,不要說吃,單是聞聞,都要淌(tǎng)口水。

       、谒拖骂^,嗅(xiù)嗅那點兒奶酪渣子,味道真香!

        指導學生朗讀,感受奶酪的美味。

        3、設疑激趣:看到這么香的奶酪,小螞蟻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明確要求,自學課文。

       。1)教師引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學習提示,請大家自由讀一讀,看看提示中,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學習要求。

       。2)關注學習提示,明確自學要求:

        第一遍,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第二遍,完成“學習提示”的第一項要求: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按要求自學。

        2、學習字詞。

       。1)認讀含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宣(xuān)布誘(yòu)人猶豫(yù)跺(duò)腳

        處(chǔ)罰稍(shào)息

       、傩∥浵亗冏斓鹬,要做到不趁機舔(tiǎn)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yì)力,多強(qiáng)的紀律性!

       、诙⒅且稽c兒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螞蟻隊長想: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fàn)不許偷嘴的禁(jìn)令。怎么辦呢?

       、郛斔麄冎匦戮郏╦ù)到奶酪旁邊時,螞蟻隊長命令年齡最小的一只螞蟻:“這點兒奶酪渣是剛才弄掉的,丟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2)小組交流,自主識記生字。

        如:熟字加一加:誘=言字旁+秀;跺=足字旁+朵;等等。

       。3)多音字“處”“稍”據(jù)詞定音。

        出示“處”字兩種讀音的字典義項,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處”在“處罰、處理”等詞語中讀chǔ;在“別處、到處”等詞語中讀chù。

        強調“稍”在“稍息”中讀shào,在其他詞語中都讀shāo。

        3、梳理故事內容。

       。1)問題引導,簡述大意。

        教師提問:故事主要寫誰?他們在干什么?結果怎樣?

        學生回答問題,并把答案串成故事大意:螞蟻隊長帶領小螞蟻們把一塊奶酪搬進洞里。

       。2)事件梳理,細化內容。

       、倌x思考。在搬運奶酪的過程中,螞蟻隊長做了哪些事情?

       、谌嘟涣鳌R龑W生根據(jù)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進行梳理。

        起因:宣布禁令。

        經過:發(fā)現(xiàn)奶酪;拽掉奶酪一角;支開同伴;命令最小的螞蟻吃奶酪渣。

        結果:干活勁頭更足,奶酪很快搬進洞里。

       。3)自主練說,全班交流。

        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把每部分的內容串連起來,說清楚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角色表演,體會心理

        1、師生合作表演課文第1—3自然段。

       。1)師生合作表演。

        請一名學生扮演螞蟻隊長,一名學生扮演小螞蟻,其余學生扮演其他螞蟻,教師讀旁白。

       。2)師生共同評議。

        引導學生從文中畫出相應依據(jù),從語氣、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進行評價。

       。3)根據(jù)評議再次表演。

        2、學生自主表演課文第4—13自然段。

       。1)小組合作表演。

       、購奈闹挟嫵鎏崾菊Z氣、動作、神態(tài)的詞句。

        ②分角色表演。

       、蹚恼Z氣、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進行評議、修改,再表演。

       。2)上臺展示表演。

        請一至兩組學生上臺展示表演,其他小組學生欣賞評議。

        3、教師采訪,各抒心聲。

        教師采訪時,適時出示相應語段,學生根據(jù)扮演的角色說說內心想法。

        四、聚焦人物,交流品評

        1、教師出示學習提示第二項要求:說一說,你喜歡文中的.螞蟻隊長嗎?理由是什么?

        2、學生簡要交流對螞蟻隊長的評價。

        預設一:我喜歡螞蟻隊長,因為盡管他很想吃奶酪渣,還是以身作則,遵守不貪嘴的禁令。

        預設二:我喜歡螞蟻隊長,因為他愛護弱小,讓最小的螞蟻吃掉美味的奶酪渣。

        預設三:我不喜歡螞蟻隊長,因為他發(fā)布指令時過于威嚴,不夠親切。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詞句,借以佐證自己的評價,教師提示學生可重點關注螞蟻隊長的言行和內心活動。

        4、學生交流,闡述理由。

        五、小結學法,推薦閱讀

        1、小結學法。

        教師提示:學習童話故事,可以根據(jù)角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通過角色表演來體會人物內心,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2、推薦閱讀。

        一本無人翻閱的書,因為一只小小螞蟻的到來,而讓整本書里的文字全都變成了會走路的字,走進王一梅的童話《書本里的螞蟻》,你會發(fā)現(xiàn)一只另類的螞蟻,一個嶄新的世界。

        教學反思

        講完這節(jié)課,我的心情實際上是特別不好的!感覺自己把這節(jié)課講砸了!課堂上呈現(xiàn)的和自己設計這節(jié)課所設想的完全不同!如果一節(jié)課,學生的表現(xiàn)不好,那只能說是講課人設計的不好!我在想,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問題出在哪?

        首先我把課文處理得復雜了!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可我卻處理得像是講讀課文!這篇課文的閱讀提示里只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默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另一個問題是你喜歡螞蟻隊長嗎?為什么?我在想,為什么這篇課文安排的是默讀,而不是自由朗讀?答案就是這篇課文不好讀!我自以為讓學生預習了,學生一定能夠讀好這篇課文,還幻想著學生能夠讀得非常精彩!于是我讓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結果孩子們讀得結結巴巴,聲音還特別!當朗讀課文用了很長時間后,我就已經慌了神,底下的環(huán)節(jié)不用想也不會好到哪去!

        我自以為設計了兩個很巧妙的問題,抓住小螞蟻們兩次干活很賣力這個情節(jié),引導孩子們去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感悟螞蟻隊長的以身作則和愛護幼小,再相機去引領學生體會本文塑造人物所用的寫作方法!但學生課文沒有讀好,理解自然膚淺,而且這些孩子剛從二年級升入三年級,根本不可能長篇大論地講述自己的見解,所以就顯得整篇課文處理得支離破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都不盡如人意!

        這篇課文雖然講得令人遺憾,但我自認為在引領學生感悟語言的精妙和指導學生運用語言的這條道路上并沒有跑偏!這算是一點安慰吧!比如開頭讓學生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以一塊為量詞的名詞,還有生字詞、多音字的處理,以及用爭先恐后造句等等,這些基礎的字詞知識還算是夯得實吧!引領學生感悟作者在塑造童話人物形象上運用的語言、動作描寫,以及文章在整個結構上的前后呼應雖然是蜻蜓點水,但也算是教給他們在寫作上的一點點技巧和方法吧!

        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材,設計教法,還要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和學情基礎!這一點,一定要牢牢記!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在把握內容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能描述秋雨過后的早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秋雨過后大自然的美,激發(fā)起學生熱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興趣。

        教重難點: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2、體會秋雨過后地大自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秋天嗎?

        你們喜歡秋雨后的景色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一下秋雨后的美景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快速地朗讀課文,圈畫出要求會認的字。

        2、出示要求會認的字,指名讀。

        3、師正著,開火車認讀生字。

        三、整體感知內容

        1、帶著生字在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你喜歡哪一部分?

        2、師生交流初步的感覺。

        3、指名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讓學生說說喜歡的原因。

        四、書寫指導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認讀生字。

        2、交流寫好每個生字的方法。

        3、老師重點范寫生字。

        4、學生練習寫生字,老師巡視指導。

        5、給生字擴詞。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6個生字,學寫13個生字,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欣賞秋風秋雨的美景。

        二、熟讀課文

        1、教師放錄音讀課文,學生跟讀。

        2、小組內朗讀課文。

        3、教師指名讀課文。

        4、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5、交流讀后的感受: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哪些地方寫得非常美呢?

        6、假如你走在那樣的水泥道上,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三、感悟美景

        1、出示課文插圖。

        2、看著插圖找找課文中描寫插圖上內容的句子。

        3、課件出示關鍵語句。

       。1)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天開始放晴了。

       。2)道路兩旁的'法國……葉子。

        (3)水泥道像……路的盡頭。

       。4)每一片法國……水泥道上。

        (5)我穿著……歌唱著……

        4、有感情地朗讀課件上地內容。

        5、選擇喜歡地句子多讀幾遍,說說喜歡的原因。

        6、這些句子主要采用了哪種修辭手法?你能仿寫幾句嗎?

        7、“一夜秋風,一夜秋雨”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幾次?你能說說這樣寫的好處嗎?

        四、拓展延伸

        你去上學的路上,看過哪些美景呢?試著寫一段話,表達出對它的喜愛之情。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10

        【學習目標】

       。、發(fā)現(xiàn)和運用識字方法。

       。病㈧柟套R字,積累詞匯。

       。场⒊醪秸莆詹渴撞樽值涞姆椒。

       。、積極參與展示活動。

       。、拓展:說說課外知道的帶提手旁的字和姓氏。

        【課前準備】

       。薄⒚咳藴蕚洎ぉけ境S玫淖值。

        2、實物投影儀、課本“語文園地二”投影片。

       。、“我會認”里的生字卡片。

       。础⑼瑢W準備“露──手”里的內容。

        5、小獎杯、紅五星若干。

        【教學布置】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薄⑽业陌l(fā)現(xiàn):

        出示投影“我的發(fā)現(xiàn)”,指導同學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沤處熞龑Х治觥凹彙弊值淖中翁攸c:“方”與“紡”有什么不同?

        同學同桌合作學習:觀察兩字有什么不同?

        ⑵教師鼓勵同學觀察熟字與生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同學小組合作學習,匯報:熟字與生字的讀音有關,熟字加與字義有關的偏旁組成生字。

       、墙處煿膭钣闷渌椒ㄕJ識這些生字,如“柏、紀、織”也可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記(伯──柏、記──紀、識──織)。

        同學自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

       。、我會認:

        教師輪流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我會認”里的生字。

        同學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并口頭組詞。

       。、我會讀:

        教師出示投影“我會讀”: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同學個別發(fā)言:帶點的字都有提手旁,字義與手的動作有關。

        4、教師:誰還知道課外的帶提手旁的字?

        同學個別拓展說。

        二、日積月累

       。薄⒆x讀比比:

       、沤處煶鍪就队啊白x讀比比”,指導同學讀詞。

        同學自由讀,齊讀。

       、平處熤笇^(qū)別異同:注意每一行上下兩個詞中帶點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同學同桌交流,區(qū)別帶點字的異同。

       。、讀讀記記:

       、沤處熤笇ёx“讀讀記記”中的內容。

        同學自讀,發(fā)現(xiàn)姓氏歌特點。

       、平處熤笇в浶帐希耗闶窃趺从涀〉模

        同學個別介紹記姓氏的方法。

       、墙處熣l還知道課外的姓氏?

        同學自由說課外的姓氏。

       。场W習查字典。

        ⑴教師出示“龐”字。

        同學認讀。(當同學答不上來時,提示同學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平處煶鍪就队啊安樽值洳襟E”。

        同學看投影“查字典步驟”,認讀,全體用部首查字法查“龐”字。

       、墙處熥稣n本上的練習,比一比誰能查得又準又快。

        同學查字典競賽,每一組評一名優(yōu)勝者獎勵紅五星。

        三、展示臺

        教師:小朋友都來露一手怎么樣?

       。、組內展示。

        2、選出代表在全班展示、評價,開展“擂臺賽”。

       。场⒎诸愡x出擂主,頒發(fā)獎杯。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能準確讀寫“暴、壁、餓”等生字,理解“準備、偶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3.能有根據(jù)地預測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閱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詞,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2.把握故事內容,能有根據(jù)地預測故事情節(jié)。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出示老屋的掛圖,引生說感受。

        是啊,這是一幢破舊的老屋,它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可是它卻總也倒不了,難道是被施了魔法嗎?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去找一找原因吧!

        板書課題。

        2.生齊讀課題,提出質疑。

        為什么總也倒不了?老屋倒底有多老?

        3.生自由讀課文,讀準文中的字音,讀通句子,注音體會文中的感情。

        二、初探課文,把握大意

        1.檢查預習情況。

        (1)我會讀:

        暴、湊、喵、孵、嘰、餓、偶、爾

        (2)我會寫:

        洞、準、備、暴、墻、壁、餓、蜘、蛛、漂、撞、飽、曬

        (3)我理解

        準備偶爾使勁

        2.講讀課文。

        (1)指生讀課文第1—2段,結合文段中的詞句,說說老屋到底有多老?

        師出示相關文字:

        老屋已經活了一百多歲了,它的窗戶變成了黑窟窿,門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沒人住了。

        (2)讀這段話,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老屋很老了?

        (“黑窟窿”“破了洞”“沒人住”可以看出老屋很破舊了。)

        (3)出示第2段: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它這樣想,便準備往旁邊倒去。

        (思考:它為什么覺得自己“到了倒下的時候了”?

        “準備”是什么意思?你想到了什么?

        3.我來猜猜看:

        破舊的老屋想要倒下去,它真的倒下去了嗎?你猜老屋后來會怎么樣呢?

        生說自己的猜測。

        引生自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認讀。

        2.出示老屋圖片,引生觀察評價。

        指生說話:

        這是一個()的老屋;

        這是一個()的老屋;

        這是一個()的老屋……

        (3)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圖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老,那么舊,那么慈祥……它想倒下去,卻總也倒不了,這到底是因為什么呢?在它身上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二、細讀課文

        1.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

        2.老屋總也倒不了,是因為——

        (1)小花貓要來避雨

        指生讀第3自然段。

        注意“暴風雨“中暴的字法,理解“老花”的含義,感受老屋的“老”。

        指導學生讀出小貓可憐的語氣。

        如果你是老屋,你會怎么回答呢?

        指生讀第4段。你覺得老屋是個怎樣的人?

        指名男女生分角色讀一讀第3—6自然段,感受老屋熱心助人的品質。

        師:小貓走了,它們認真的道了別,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這時又來了一個不速之客,它是——

        (2)老母雞要在這里孵小雞

       、僦干x第7段,了解老母雞的困難。你們猜一猜,老屋聽了老母雞的請求,它會怎樣回答呢?

       、谏f自己的猜測,并說出依據(jù)。

       、蹘熂皶r評價,肯定學生的思考。

       、苤干x第8段,“老屋低頭看看,墻壁吱吱呀呀地響:‘哦,是老母雞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結合旁批,想想此時老屋的心情。

        ⑤體會“低頭”“吱吱呀呀”等詞,讀出老屋因衰老、體力不支而帶來的疲憊感。

       、拗干纸巧首x第7—10段,注意讀出老母雞的請求和老屋的體弱卻平靜的語氣。

        師:二十一天過去了,九只小雞從門板下面嘰嘰叫著鉆了出來,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你覺得老屋會倒下去嗎?會不會又有誰來請老屋幫忙呢?

        (3)小蜘蛛要在這里織網(wǎng)捕食

       、偕米约合矚g的方式讀課文第11—17段。

        ②指生回答:

        A.誰又來找老屋了?它提出了什么請求呢?

        B.老屋會怎樣回答它呢?

        C.老屋最終倒下去了沒有呢?

       、圩x了這一部分,你覺得老屋具有哪些品質?

       、軒熜〗Y:破舊的老屋幫助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動物度過難關,它那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們感動萬分?墒窃絹碓嚼系睦衔葑罱K會怎么樣呢?

        三、想象情節(jié)

        1.師:老屋聽著小蜘蛛的故事,過了一天又一天,老屋越來越老了,它會一直站在那里,聽小蜘蛛給它講故事嗎?

        2.仔細閱讀課文,并發(fā)揮你的想象,老屋還可能會遇到其他需要幫助的小動物嗎?它們又會有怎樣的對話?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3.組內交流,推薦優(yōu)秀的同學展示。

        4.師:老屋不斷的幫助別的小動物,估計它不會倒了吧?你能來猜一猜老屋的結局嗎?

        5.學生續(xù)寫故事結尾,師巡視指導學生說出自己創(chuàng)造故事結尾的依據(jù)是什么。

        6.班級展示,評出創(chuàng)意的故事結局。

        四、小結

        1.學生談自己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

        2.師:預測故事的發(fā)展,要有一定的依據(jù),文章的題目、插圖,文章內容里的一些線索,都可以幫助我們預測。當然,預測的內容可能跟故事的實際內容一樣,也可能不一樣。

        板書設計:

        12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小貓避雨

        準備倒下老母雞孵蛋樂于助人、善良、慈祥

        小蜘蛛織網(wǎng)

        教學反思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老屋幫助小貓、老母雞和小蜘蛛的故事。本課教學時,要珍視學生最初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借助題目、插圖、文章內容中的一些線索,建立起預測的意識;然后借助旁批,培養(yǎng)學生主動預測的能力。

        一、課前游戲,無痕滲透

        本課的課前游戲,我借助不久前寫過的單元作文《猜猜他是誰》,讓孩子們根據(jù)外貌、身高、性格等線索,大膽猜出的同學。有了前期的作文鋪墊以及大家對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的了解,設想是在玩中無痕滲透給孩子們猜測要有依據(jù)的意識。可能是因為孩子們太緊張了,在試教的時候那種活躍的、孩子們爭著搶著提問的氣氛沒有呈現(xiàn)出來。

        二、依托初始體驗,培養(yǎng)預測的意識

        與往常的課不同的是,本課我沒有安排學生預習,目的是喚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初始體驗,這種體驗是預測的基礎和前提。教學之初,我利用題目“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與第二自然段“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之間的矛盾,引導學生預測老屋究竟會不會倒?為什么?學生在感受老屋的古老與破舊,體會老屋的孤獨與寂寞的基礎上,再度預測老屋總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意識到,在閱讀中可以根據(jù)題目、插圖和故事內容里的一些線索,對后面的內容進行大膽的猜測。

        二、根據(jù)旁批,滲透預測的方法

        在學生對預測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我利用課文中的旁批,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預測。

        首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可以在什么地方預測。比如,教學中我利用“總也倒不了”與“老屋”之間的語言張力,結合第一、二自然段對老屋形象和心理的描寫,感受老屋之老,進而預測打算倒下的的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

        其次,引導學生關注依據(jù)什么來預測。比如,針對題目處的旁批,告訴學生這是一位小朋友閱讀后的做出的預測,讓學生討論這位同學是根據(jù)什么做出的預測。學生一定看過與魔法有關的神話、童話。這就是依據(jù)閱讀經驗來猜測的。另外,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插圖、故事的.內容等處的旁批,告訴學生各處旁批預測的依據(jù)。比如第三自然段,“我猜到了老屋是怎么回答的!本褪峭ㄟ^聯(lián)系前文內容而做出的預測。

        最后,引導學生對預測內容進行審視。讓學生回顧自己的預測和與故事的內容一樣嗎?無論預測的結果是否與后面的內容一致,都要思考自己預測的依據(jù)是什么。鼓勵學生只要有依據(jù),預測的正確與否都值得肯定。

        四、小結課堂,鞏固對預測的認知

        幫了小貓之后,老屋又一次想倒下了。這次有沒有倒呢?你又是根據(jù)線索來預測的?學生談到了“題目、上下文的內容等”。這其實是對前面預測方法的一次回顧。在孩子們交流后教師總結:預測是閱讀的一種方法,文章的題目、插圖、文章內容里的一些線索都可以幫我們預測。最后,我出示本單元的導語,讓學生明白,本單元都要用預測的方法來讀課文。如果一開始就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要用“預測”的方法來學課文,讓孩子們帶著任務去學習會大大降低猜測的趣味性,所以這一課,我一直在無痕滲透,到課堂的最后才總結閱讀方法,出現(xiàn)“預測”這一概念性的詞語和句子。

        三、回歸整體,識字寫字

        在三年級的起始階段,我認為作為語文學習基礎的字詞教學還是不能放松的。本課,我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來學習生字。在寫字方面,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比如“暴啊”“準啊,讓孩子們自己說一說寫的時候特別注意什么。

        在今天的上課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第一、預測單元的課文是不用預習的,但不預習也帶來了一些弊端,比如說,不預習對于孩子們的閱讀能力要求就有點高了。對于班級里相對后面的那些學生,可能在短時間連課文意思都沒有讀懂,讓他們猜什么都不是很清楚。第二、對于第一次接觸旁批的三年級孩子來說,一開始就讓他們寫,可能難度偏大了,很多孩子不知道要怎么寫,寫在什么地方。第三、我們的日常課堂限制了孩子們的想象。我們的孩子似乎習慣于對標準答案的一種期待,在預測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時,大部分孩子都是順著情節(jié)往下猜。其實猜測可以是很大膽的,可以是天南地北,與別人不同的,只要說出自己的依據(jù)即可。這也讓我反思,是不是平時的教育扼殺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泯滅了孩子們的童心?

        在這個童話中,有幾處寫了"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但是要學生真正理解或者說說老屋給他們的印象,也許他們還體會不出來,也說不會用什么語言來描述老屋的內心世界,因此,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想象表演來體會,例如:第一次,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我讓學生做出老屋將要倒下,放棄一切時的表情,學生做的還是不錯的。在全文學完后,我和全班學生一起進行故事情景表演,一個學生演老屋,3個孩子演其他的小動物,其他學生和我一起朗讀課文,在邊讀邊演的過程中把課文內容再現(xiàn),有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12

        教材分析

        本組課文是以“祖國河山”為專題編寫的,選編的四篇課文以多樣化的體裁、豐富多彩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觀。本次習作內容緊緊圍繞本單元訓練專題,以“這兒真美”為主題,圍繞一個意思寫一處美景。此設計重在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我們周圍美麗的地方,并且把身邊的美景介紹給別人。寫的時候,試著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方法,圍繞一個意思寫。在介紹美景時能按照一定順序,有選擇地描寫景物,說清楚這個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樣子的,同時,表達對這個地方的喜愛之情。鼓勵學生在習作中盡可能用上這學期新學的詞語,寫好后自己讀一讀,改正錯別字,并把習作讀給同學聽,和同學分享你發(fā)現(xiàn)的美景。

        教學目標

        1.能夠仔細觀察一處景物,運用從課文中習得的方法,圍繞一個意思用一段話寫下來,并能主動運用平時積累的描寫景物的詞語。(重點)

        2.能自己改正錯別字,并樂于和同伴分享觀察到的美景。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觀察身邊的美景;準備身邊美景的照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情感

        1.播放身邊的優(yōu)美風景圖片,請學生談一談感受。

        2.過渡: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例如景色怡人的公園,清新淡雅的田野,緩緩流淌的清澈的小河,洋溢著豐收喜悅的果園……這節(jié)課,我們就向大家介紹自己身邊的美景。

        3.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的直觀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望。

        二、圍繞要求,確定內容

        1.課件出示習作要求:指名讀要求。

        2.小組交流,說一說:你想把身邊的哪處美景介紹給大家?

        出示交流提示:

        (1)可以介紹公園、田野、果園、小河、校園等我們周圍美麗的地方。

        (2)按順序介紹身邊的美景,說一說這個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3)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帶給你什么感受?

        (4)小組里的同學可以對成員介紹的'美景進行補充或提問。

        3.小組合作,根據(jù)交流提示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一處美景。有相關照片的同學可以把照片拿出來請大家欣賞。

        4.指名一邊展示圖片一邊進行介紹,教師引導學生按順序說清楚這個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樣子的,這處美景帶給自己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本單元伊始,就開始布置觀察美景的任務,讓學生逐級完善自己的觀察所得。通過此時的相互交流,學生相互了解要介紹的美景,更開闊了習作思路,為下一步落筆行文打下了基礎。

        三、讀寫結合,指導習作

        過渡:景物特點和觀察方法不同,寫作的順序也會不同。本組課文中的幾位作者就以不同的觀察視角,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景物的鮮明特色,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景。

        1.“憶”順序。

        (1)回顧課文,說說本組中的四篇課文都分別運用了什么寫作順序。

        預設:

        《古詩三首》中分別按小船行進的順序,按一天中天氣變化——晴天和雨天的順序,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進行描述;《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按“總—分—總”的順序進行描述的;《海濱小城》整篇課文是按“分—總”的順序進行描述的,第3~6自然段都是按“總—分”的順序進行描述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或“總—分—總”的順序進行描述的。

        (2)小結:習作時安排好表達順序,可以使內容有條理,聯(lián)系更緊密。常用的順序有:

       、俜轿豁樞颉R跃拔锏倪h近、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間方位為序,層次清楚地加以描述。

        ②時間順序。按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等順序寫景。

        2.抓住景物特點。

        (1)出示課文《海濱小城》例段:小城的公園更美。這里栽著許許多多榕樹。一棵棵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絨大傘,樹葉密不透風,可以遮太陽,擋風雨。

        (2)說一說這幾句話是抓住了榕樹的什么特點進行描寫的。(榕樹的大、枝葉茂盛)

        (3)小結:只有抓住特點,描寫的景物才能活靈活現(xiàn)。

        3.圍繞一個意思寫。

        (1)出示課文范例: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有桉樹、椰子樹、橄欖樹、鳳凰樹,還有別的許多亞熱帶樹木。初夏,桉樹葉子散發(fā)出來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么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云中。

        (2)指名說一說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

        (3)出示句子,引導學生體會圍繞中心句來進行描寫的方法。

        ①操場后面的小花園真美……

       、谇锾斓臉淞志拖褚环拾邤痰膱D畫……

        ③一到池塘邊,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4.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1)出示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中的句子:

        海底的巖石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

        (2)說一說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寫出了景物的特點。(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寫出了珊瑚的多種多樣,寫出了大龍蝦的神氣威武。)

        (3)小結: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把所見的景物與自己的聯(lián)想結合起來,這樣寫出來的景物更具體形象、生動活潑。

        5.結尾抒發(fā)情感,表達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回顧課文中的優(yōu)秀片段,引導學生掌握描寫景物的方法,從而抓住景物的特點,按照一定順序進行介紹,運用多種修辭方法使表達更具體、生動。學生根據(jù)自己掌握的行文思路和寫法,高效地完成本次習作。

        四、動筆成文,互評互改

        1.過渡:根據(jù)剛才講解的思路和寫法,相信同學們在頭腦中都有了一定的行文思路,那就拿起你手中的筆,把你之前寫的美景圍繞一個意思,再用上積累的詞語,寫得更完美吧!

        2.學生動筆成文,教師巡視指導,著重從“是不是圍繞一個意思寫的”“是否用上了積累的詞語”“是否改正了錯別字”三方面指導點評。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學生完稿之后,挑選3~5名學生把習作讀給同學聽,大家共同評議,然后根據(jù)評議修改自己的習作。

        5.學生把修改后的習作讀給大家聽,教師引導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

        教學反思

        課堂伊始,我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選取了學生比較熟悉的幾處美景,有學校的小花園、公園里的美景等,學生興趣盎然。同時,請學生課前準備了自己喜歡的一處美景的照片,學生介紹美景的興趣較為濃厚。在指導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一處美景時,以課文為例,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來進行介紹,同時,引導學生圍繞一個意思去寫。鼓勵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在習作中巧妙使用修辭方法。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13

        教材分析

        《鷸蚌相爭》相互鉗制互不相讓,卻讓漁人獲利的故事,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化解矛盾沖突相互謙讓。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只為眼前的一點利益互不相讓,爭執(zhí)不休,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合理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的能力。

        教學重點:

        懂得只為眼前的一點利益互不相讓,爭執(zhí)不休,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合理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的能力。

        教學構想:

        本課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已經具有的學習能力,獨立閱讀思考,并與同學一道研究探討,提高學生的語文基本功,為進入中學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議、說、演相結合的方法學習文章。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歷史故事導入

        戰(zhàn)國時候,中原大地并立著七個小國:秦、楚、韓、魏、趙、燕、齊。(出示戰(zhàn)國七雄圖)在這七個國家中,秦國的國力最強大,其他六個國家勢力較弱,但相互之間實力相當。秦國一直野心勃勃,想消滅其他六國,統(tǒng)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與六國為敵,即使自己再強大,也很難如愿以償。于是,他一直在等待著機會。

        有一回,趙國和燕國鬧了點小矛盾,趙王大怒,決定攻打燕國,出出心里的這口氣。秦王大喜,相信統(tǒng)一天下的機會來了。然而,趙國有個叫蘇代的人聽說了這件事后,急忙求見趙王。蘇代只給趙王講了一個故事,立刻打消了趙王攻打燕國的念頭,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個統(tǒng)一天下的好機會。

        一個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場戰(zhàn)爭,什么故事有這么大的力量呢?

        二、初讀課文,練習概括

        1.指名試讀課題。

       。1)板書鷸字,學生書空并數(shù)出筆畫。(出示鷸圖片)認識鷸。你有好方法記住這個字嗎?

       。2)請學生告訴老師蚌字的寫法,板書。(出示蚌圖片),認識蚌。

        (3)齊讀課題。

        2.自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確流利;同時,想想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1)生自己練習朗讀。

       。2)伙伴間互相讀,幫忙指出錯處。

        3.指名讀:提出建議或表揚。

        4.學習概括:快速瀏覽課文,用簡練的話說說文章主要講了個什么故事。

        三、精讀課文,理解寓意

        1.指導有感情朗讀。

        重點指導:(1)鷸生氣了,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這蚌就要活活干死!:讀出鷸生氣的語氣。(2)蚌毫不示弱,說: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你這鷸就要活活的餓死。阂龑W生體會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讀出不同的語氣。指名讀,男女生對話讀,師生分角色讀。

        2.兩人一組做動作,把鷸蚌相爭的過程表演出來;指派代表表演。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互不相讓。板書:互不相讓

        3.想一想:鷸和蚌這樣互不相讓,最終會有怎樣的'結果?(估計:兩敗俱傷;被漁夫捉走)

        4.回顧歷史故事。當年,蘇代就是給趙王講了這個《鷸蚌相爭》的故事,如果你是趙王,聽了這個故事,你會怎樣想呢?

        5.體會寓言的魅力。

        師:小故事,大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書:寓言

        你還聽過或看過哪些寓言故事?(生舉例)

        四、創(chuàng)編故事

        師:鷸蚌相爭,漁夫得利這個故事流傳至今。

        出示圖:許多年后,鷸和蚌的子孫再一次在河邊相遇了。這次,他們之間又會發(fā)生什么新的故事呢?

        許多年后,鷸和蚌的子孫再一次在河邊相遇了

        作業(yè)設計

        選擇一項適合你的作業(yè):

        1.把自己新編的故事寫下來。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讀一讀,體會它蘊含的道理。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14

        學習目標

        1.認識“坑、考、秦、域、遺、震”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悄、閃、坑、臥、推、旅、考、秦、紀、遺、究、震”。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

        教學過程:

        板畫激趣,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jié)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檢查預習,質疑解難。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仲揆(kui)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黃岡縣回龍鎮(zhèn)下張家灣村的一個鄉(xiāng)村教師家庭。童年隨父親入村塾讀“四書”、“五經”,學寫詩文。他勤奮好學,愛好勞動。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大地構造學家、第四紀冰川學家、地質學家。他是中國地質學的先驅之一,創(chuàng)立了地質力學,并為中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指導寫字,完成作業(yè)。

        1.認讀要寫的字?、考、秦、域、遺、震著、藏、悄、閃、坑、臥、推、旅、考、秦、紀、遺、究、震

        2.爭做寫字小老師:那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3.各自抄寫。

        詞語解釋:

        1.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2.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qiao)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科學家。

        3.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qū)廣泛地發(fā)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4.突兀:高聳。

        5.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火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

        6.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

        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感知巨石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xiàn)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著巨石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電腦多媒體課件的話,繼續(xù)演示李四光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jù)內容描述。

        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自然段。

        讀后討論。

        a.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1.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二十多年;

        2.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才終于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b.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大成果?

        交流讀后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 15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字,會寫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默讀課文,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船,還希望有哪些船。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生活中我們應不斷地探索。

        教學重點:

        1.了解船的發(fā)展演變過程,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不斷探索。

        2.會認4個字,會寫6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了解船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培養(yǎng)學生發(fā)憤學習、不斷探索的。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師生收集各種船的圖片。

        2.字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教學投影片(或掛圖)。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外出旅游或走親戚時,都坐過什么樣的船呢?介紹一下吧!

        2.學生自由交流。

        3.出示圖片,體會船的多樣與作用。

        4.: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國防、經濟等方面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那么,船最初是什么樣?它又是怎樣發(fā)展變化而來的呢?我們一起學習第17課:船。(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聽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范讀)。

        2.說說你知道了什么。(簡單概括課文內容或說己的感受。)

        3.輕聲地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在字詞句和課文內容方面,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4.交流朗讀收獲,互相質疑解疑。

        讀準字音:樹干(ɡàn) 扁(biǎn)平 潛(qián)水艇

        理解意思:(出示相應的教學投影片)

        蒸汽機: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

        軍艦:列入海軍編制,用于完成戰(zhàn)斗任務和保障任務的戰(zhàn)斗艦艇和特種艦艇,F(xiàn)代軍艦一般裝有導彈,火炮,魚雷,水雷,反潛武器和其他兵器。有的還載有作戰(zhàn)飛機和直升機。

        油輪:專門用來運送石油的輪船。

        潛水艇:利用水容器裝水排水,隨著水的裝和排,潛水艇也隨之沉和浮。

        龐大:巨大。

        豪華:特別華麗堂皇。

        同桌互讀課文,說說船的發(fā)展演變過程:

        樹干——筏子——獨木舟——帆船——汽船——軍艦、油輪、潛水艇……

        三、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要求認寫的字:穩(wěn)、歪、扁、棍、噴、艦。

        2.讀一讀,給生字組詞或說話。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穩(wěn):左右結構,左邊是“禾”字旁,右邊是“急”字。

        歪:會意字,“不正”為“歪”。

        扁:“遍”字去掉走之兒。

        棍:形聲字,形旁為“木”,指“棍”是“木”做成的;聲旁為“昆”,與“棍”韻母相同。

        艦:形聲字,形旁為“舟”,指船;聲旁為“見”,與“艦”同音。

        噴:與“憤”比較,“有心真氣憤,有口能噴水”。

        4.試在田字格中練寫兩個。指名板寫、、再寫。

        5.出示詞語,讀一讀,記一記:漂流、平穩(wěn)、扁平、借助、豪華、娛樂、龐大。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用表格或者圖畫的形式把船的演變過程表現(xiàn)出來。

        2.讀記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隨文識字的情況。

        2.出示卡片,開火車認讀,大面積檢查生字詞語認讀情況。

        生字:穩(wěn)、歪、扁、棍、噴、艦。

        詞語:漂流、平穩(wěn)、扁平、借助、豪華、娛樂。

        3.對照自己設計的表格或圖畫說說船的演變過程。

        二、朗讀課文,感悟理解。

        1.自由讀課文,思考:船在各個不同階段,分別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人們?yōu)槭裁匆倪M它?

        2.交流討論:

        樹干:簡便易行,但不平穩(wěn)。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慢。

        獨木舟:快、安全、還可以放東西。

        裝上船槳:使船走得更快,但要用手劃,比較費力。

        帆船:借助風力跑得更快。

        輪船:把槳裝在船上的大輪子上,不需要風也能走。蒸汽機帶動輪槳,速度更快。

        現(xiàn)代的輪船:豪華的客輪——龐大的貨輪——軍艦、油輪、潛水艇……

        3.分角色表演:分別請幾個學生演不同階段的船。

        4.如果你是一艘豪華客輪,見到最初作為船的那段樹干,你會說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船?你還希望有什么樣的船?根據(jù)你的需要想一想,動手設計并畫下來,再向大家介紹它的特點和作用。

        2.從船的發(fā)展演變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船的發(fā)展演變過程是人類不斷探索的過程,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探索。)

        四、鞏固練習。

        1.你注意過身邊的事物嗎,它們也像船一樣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請你舉例說明一下。如:書包、文具盒、自來水、電鈴等等。

        2.選擇你喜歡并且熟悉的一種事物,想想它是怎樣發(fā)展變化的,然后寫下來。

        五、實踐活動。

        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船,還希望有哪些船,為什么。

      【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相關文章: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08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01-13

      語文五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01-17

      部編版上冊語文教學計劃03-24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語文教案04-14

      三年級部編版語文上冊教案(通用17篇)08-29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大自然的聲音》教案04-10

      五年級上冊部編版語文教案01-17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