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身中有金剛佛,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云覆,如瓶內(nèi)燈光,不能顯現(xiàn)。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佛家清心的經(jīng)典語錄,歡迎大家的閱讀。
【佛家清心經(jīng)典語錄一】
1.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2.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自觀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謂無上正等正覺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靜心是也。
4. 眾生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只認識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別執(zhí)著之玻
5.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謂絕對沒有。
6. 眾生念念在虛妄之相上分別執(zhí)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難知是假,任復念念不停,使虛妄相于心紛擾,故名曰妄念,言其虛妄之相隨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鏡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計較,徒增煩惱。
8. 一切處無心是凈;得凈之時不得作凈想,名無凈;得無凈時,亦不得作無凈想,是無無凈。(無凈無無凈,即是畢竟凈。)
9. 與外不染色聲等,與內(nèi)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為證;得證之時不得作證想,名無證;得無證時,亦不得作無證想,是名無無證。(無證無無證,是名畢竟證。)
10. 若起精進心,是妄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11. 一切處無心者,即修菩提、解脫、涅盤、寂滅、禪定乃至六度,皆見性處。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無行。
13. 諸行性相,悉皆無常。
14. 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一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攝心,不為外境所搖,中心亦不起念。
16. 參須實參,見需實見,用須實用,證須實證,若纖毫不實即落虛也。
17. 臨終之際,若一毫凡圣情量未盡,纖毫思慮未忘便乃輕重五陰去也。
18. 忍苦捍勞,繁興大用,雖粗淺中皆為至實,惟貴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踐將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見生心,分別執(zhí)著便有情塵煩惱、擾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處,即是本來面目。
20. 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腳踏實地,坦蕩蕩,圓陀陀,孤*危峭,不立毫發(fā)知見。
21. 一切無心無住著,世出世法莫不皆爾。
22. 道貴無心,禪絕名理忘懷泯絕,乃可趣向回光內(nèi)燭,脫體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本來無相,豈可將質(zhì)礙水洗無為身。
24. 不憶一切法,乃名禪定。
25. 一切眾生皆自空寂,真心無始,本來自性清凈。
26. 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知見生。
28. 見無所見即名正見。
29. 眾生身中有金剛佛,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云覆,如瓶內(nèi)燈光,不能顯現(xiàn)。
30. 終日不見己過,便絕圣賢之路。終日談人過,便傷天地之和。
31. 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
32. 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33. 若悟真心本空,萬法自然消殞。
【佛家清心經(jīng)典語錄二】
1. 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源自:《楞嚴經(jīng)》
2. 禍往者福來。
3.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斷滅,名為涅盤。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fā)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愿聞。
4. 佛曰:忘記并不等于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5. 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源自:《增一阿含經(jīng)》
6.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7. 盞盞心燈照暗夜,把把紅炬遣無明;愿你;垭p增,扎西德勒!
8. 念佛人心清凈,凈心念佛凈心聽;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無非心凈定。
9. “一切有條件的事物都是無常的。”常常是一個人用智慧來觀察這真理時,他便開始厭離種種的苦惱,這是達到清凈的路子。
10. 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zhí),遠離了你至親好友。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11. 我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12. 大海承載著佛陀的慈悲,蒼穹閃爍著菩薩的智慧,愿佛前的縷縷香煙伴隨幽幽的梵音,給你送去無限的祝福與祈愿:吉祥平安順意安康!佛光普照中秋節(jié)快樂!
13.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v被無情棄,不能羞。——韋莊《思帝鄉(xiāng)》
14.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八大人覺經(jīng)》
15. 愿你的法喜如雨,帶來智慧甘露;愿你菩提心似火,焚燒一切煩惱;愿你的道歌清涼,唱出慈悲心語!愿你我生生世世長相逢,同行同愿同圓種智功德海。新年吉祥!
16. 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17. 你硬把單純的事情看的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18. 起心動念想到自己就是「迷」,念念希望利益一切眾生才是覺悟,尤其是弘揚凈土法門,幫助眾生念佛求生凈土,這是真正徹底的覺悟。
19. 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后斷一切見,如此為善巧。——源自:《四百論》
20. 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