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灌南堆溝港鎮(zhèn)中心小學:鄭學銀
在我們的閱讀課堂中,多采用感性的方式讓學生和文本進行生命的對話,用文本的意義提升學生的生命。
《雪兒》一文在字里行間中體現了作者對雪兒發(fā)自心底的情感、無微不至地呵護與關懷令人感動。
如何讓學生在進入文本時就能迅速融入到情境中,與小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呢?我是這樣設計思路的。
師:雪兒是怎樣來到我們家的?
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回答:爸爸撿回來的,因為它受傷了。(我們班孩子也都是這樣回答)
師:對呀,受傷的雪兒是什么深深打動了你?或者說你看見雪兒第一眼,被什么東西吸引住了?請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生:(孩子們思考了好一會兒)。有的學生說:雪兒受傷了,它的身上很臟,我和爸爸給它洗了澡,因此變得雪白了。
生:雪兒變美了。
師:同學們,你們關注的是雪兒的外表,沒有真正發(fā)現它的與眾不同嗎?
我們班學生沒有驚喜地喊出是雪兒哀傷的眼神,他們很長時間都很茫然,最后是我告訴他們的。
師:“哀”就是悲哀,“傷”就是悲傷,它哀什么?它悲什么?課文多讀幾遍,你一定能找到答案。(孩子這個問題找得很快的。)思考:為什么會這樣?請你們發(fā)揮想象,用“也許它在……,也許它在……”這樣的句式練習說一說。
生:雪兒呀,也許你想到自己受傷了,不能再為人們按時送信了,你為這而擔憂吧?(師夸贊:啊,這是一只有高度責任心的信鴿)
生:雪兒呀,也許你悲哀自己不能翱翔在藍天上,你很難過吧?
生:雪兒呀,別難過了,也許你沒完成主人交給的任務吧?
師:孩子們,你們的想象真豐富!但是受傷終究會好的,真正讓雪兒“哀”的是什么呢?(引導生抓住重點詞語:掉在路上、身子臟、哀傷)學生恍然大悟,是思念它的親人吧?!只有與親人別離才是最大的痛苦。
師:真是與雪兒心靈相通的孩子。同學們,你們能找出為什么我能看出雪兒那哀傷的眼神嗎?還是讀書,從文中找出最恰當的詞語。
這會學生們立即找出第一段:我的腿跌傷了,自己總是一個人孤單地在家,非常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因此能與雪兒同病相憐。兩人的遭遇有相似之處,都很孤單、寂寞,你們能讀出來這種感受嗎?孩子們拿起書,繪聲繪色地朗讀起來,
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由學生聽教師朗誦開始,接著讓學生在躍躍欲試中配上動作自由誦讀,使學生帶著閱讀期待,以個性化的方式走進文本,還原語言的形象,感受語言的情感。然后引導學生在讀中質疑,緣疑再讀,最后補白省略,使學生在“讀”這一感性的學習方式中,在表達閱讀感受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理解教材、感悟教材。不僅深切體驗到“我”的喜悅之情,而且從中覺悟到善待生命的感覺竟是如此的美妙!從而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提升自己的生命意義和生命價值。
[我這樣教學《雪兒》一課的(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雪兒閱讀答案
2.雪兒教學課件
4.開學笫一課日記
5.開學第一課
6.學與問教學教案
7.《學弈》教學語錄
8.《學與問》教案
10.觀開學第一課有感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