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年味的散文

      時間:2020-07-12 17:18:16 散文 我要投稿

      有關(guān)年味的散文

        過年了。每個人都忙著過年。

      有關(guān)年味的散文

        看空間里許多朋友都忙著過那個童年的年。

        我也談?wù)勎彝甑倪^年吧。

        記得小的時候,每年臘月里都很忙。

        先是撣塵,要挑好的雙日期。

        把家里能搬的東西全搬出來。然后,媽媽用一根長長的竹竿,上頭綁上竹枝,屋里屋外上上下下打掃個遍。

        打掃完了,就開始泡豆子,準(zhǔn)備磨豆腐。

        一個村子就那么一兩家磨坊。每到年底磨豆腐都要徹夜排隊。

        記得,媽媽總是在半夜里用木桶挑回來。有時還會帶一罐豆?jié){回來。那樣的夜晚好甜蜜呀,帶著睡眼朦朧喝著豆?jié){。

        家里有一口大缸,放上半缸清水,把豆腐養(yǎng)在里面可以一直吃到年后。

        這個豆腐是菜場里賣的那種沒法比擬的。某某人到揚(yáng)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惦記著吃豆腐。

        大概,在臘月二十二或者二十六吧,就要發(fā)面蒸饅頭了。其實就是包子。有餡的。但是我們都習(xí)慣叫饅頭。揚(yáng)州話叫包饅頭。

        爸爸和媽媽在種莊稼上永遠(yuǎn)不合拍,總是吵架。唯有在弄吃的方面特別默契,手巧。爸爸媽媽包的饅頭皮薄餡多,有蘿卜絲加肉的,有青菜加肉的,有豆沙的。我最喜歡吃蘿卜絲的,特別好吃。每年爸媽都要做好多,分給城里的姑姑們。

        到了臘月二十九,就要開始做肉圓,蛋餃。

        現(xiàn)在做肉圓,爸爸要放進(jìn)一些剁碎了的山藥,說是和電視上學(xué)的。我的爸爸特別聰明,學(xué)什么像什么。媽媽也手巧,做的蛋餃個個小巧玲瓏,色澤嫩黃,味道鮮美。

        我最大的驕傲,就是我現(xiàn)在做的蛋餃已經(jīng)趕上媽媽的手藝了。

        終于到了大年三十。這天,就更忙了,但是一家人多年的分工合作,早就約定俗成。

        上午,媽媽洗菜燒菜。我和姐姐貼對聯(lián)。爸爸刮刮漿糊連帶指揮。

        以前,爺爺在世還沒人老眼花的時候,他寫對聯(lián),也幫村里人家寫。

        那個時候家里特別熱鬧。地上,床上都鋪滿了紅紙和寫好的對聯(lián)。

        貼對聯(lián)很講究。分上下聯(lián),上聯(lián)貼在右門框,下聯(lián)貼在左門框。

        門楣上先貼霍拉(揚(yáng)州話,我也不知道怎么寫,就是這樣念的),像剪紙一樣的有墜墜的,風(fēng)一吹就飄飄,美急了。

        大門是五個大霍拉,后門是五個小霍拉,小門三個霍拉。貼好后,再貼上對聯(lián)的橫批。

        所有的院門、大門、臥室門都要貼。豬圈也要貼,還要加一個豬多肥多糧多什么多的吉利話。

        記得小的時候拜年串門時,爭相著念讀人家門上的對聯(lián)。

        有時會發(fā)現(xiàn)門上對聯(lián)左右貼倒了,或者上下聯(lián)的句子不對景,呵呵,這家人肯定是沒文化的。

        下午四點鐘,媽媽還得和面,搟面,切成面條。

        中午吃的是糯米飯,晚上得吃青菜面條,加上搓的湯圓。

        去年我在媽媽家,在爸爸的指導(dǎo)下把搟面也學(xué)會了。當(dāng)然和面不行,爸爸說我沒力氣,勁道不夠。

        春節(jié),真正的年味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點香點蠟燭,放鞭炮,擺桌子上菜。全年最豐盛的一頓就是在這個晚上。

        爸爸倒白酒。我們喝香檳。記得小的時候有一種酒專給小孩喝的也叫香檳。當(dāng)然不是那個高檔的.法國香檳了。

        爸爸繃了一年的臉總算笑開了顏,他舉起酒杯,宣布,一年中所有的不快樂在今天的晚上一筆勾銷。

        記憶中,一年365天,爸爸和媽媽冷戰(zhàn)熱戰(zhàn),戰(zhàn)火連綿。我們的家庭只有在大年三十這天晚上才是真正的和平解放。

        吃完晚飯還有事呢。

        以前的房子沒有裝修的年代,家家戶戶都要掛門簾,床簾,馬巷簾(就是床頭放馬桶的地方)。

        新春初始,全都要換上新的。還要鋪新的床單,枕頭巾。

        我的媽媽是招女婿,所以媽媽用的這些都是她的媽媽傳下來的。

        我媽媽的媽媽那時條件好,所以傳下來的床簾門簾都是絲綢刺繡的,上面繡有荷花有鴛鴦,還墜有流蘇。

        媽媽每年在三十晚上掛起來,一直到正月完。能洗的洗,不能洗的撣撣重新收回木箱子里。年年如此。

        少年時的我總感覺,每到過年時家里總是花團(tuán)錦簇的,一派喜氣洋洋。

        爸爸媽媽一輩子庸碌無為,唯獨在家庭布置,待客禮數(shù)方面特別講究。

        所以,盡管家里不富裕,房屋低矮,但來的客人都能感受到一種靜雅別致,清爽舒適。

        連蘇州的小朱老板已經(jīng)去過兩回了,還是囔囔著什么時候有空再去。

        出嫁多年了,已經(jīng)很少感受到那份濃烈的過年氛圍了。

        蘇州這邊人家,我不知道城里人是怎么過的,就在我們這個鄉(xiāng)下,也見不到年氣。

        除了超市里人們大包小包購物,也不見家前屋后的布置。沒有饅頭。沒有豆腐。沒有對聯(lián)。有年糕,也就是買兩塊放在案頭。

        我家婆婆從小是個孤兒,不懂得整治家務(wù),在她引導(dǎo)下的丈夫兒子們吃飽穿暖就OK,不講究禮節(jié)往來。

        每年春節(jié)只要不回?fù)P州,過年就特別的冷清無聊,提不起精神。

        春節(jié)反而是一年365天中最難熬的日子。

      【有關(guān)年味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鄉(xiāng)村的年味散文10-02

      原創(chuàng)散文:年味最濃是兒時10-06

      年味在我心靈深處散文10-04

      春聯(lián)里的年味-關(guān)于年味的作文700字11-16

      有關(guān)林清玄的散文01-05

      有關(guān)徐志摩的散文12-10

      讀書筆記:汪曾祺散文集《一食一味》12-31

      有關(guān)鞋子的往事散文10-02

      有關(guān)林清玄的經(jīng)典散文10-23

      有關(guān)席慕容的散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