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精選17篇)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講述了東晉時期祝英臺女扮男裝求學,與同窗梁山伯相知相戀卻因封建禮教阻撓雙雙殉情,最終化蝶的凄美故事。下面給大家分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歡迎閱讀!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1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臺不僅美麗大方,而且聰明好學,女扮男裝去上學。到了學堂,祝英臺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他不僅學問出眾,人品也是非優(yōu)秀,兩人很投緣,一見如故,后來兩人結(jié)拜為兄弟,形影不離。
一晃三年過去了,學期已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xiāng)的`時候了。
幾個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這時他見到的祝英臺,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彼此之間早已是心心相印。此后,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提親。祝員外看不上這窮書生,他早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馬公子成親那天,祝英臺套上紅衣裙,走近了迎親的花轎,經(jīng)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下來。只見祝英臺走出轎來,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風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墓裂開了,她縱身跳了下去。
這時風消云散,雨過天晴,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翩翩起舞。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2
在一個祝家莊里,有個人稱祝員外的財主,他有個聰明又漂亮的女兒,叫祝英臺。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學堂上學,但那時女孩子不能進學堂,無奈之下,祝英臺只好天天看著窗外來來往往的書生。一天祝英臺忍不住了,便向爹媽請求自己要女扮男裝去上學。父母沒辦法,便只好答應下來。
來到萬松書院,她遇到了才華橫溢相貌英俊的梁山伯,一下就對他有了好感。兩人相處得很好,情同手足。祝英臺要離開時,梁山伯一送再送,兩人難舍難分。過了很久,梁山伯才從師母那得知,祝英臺是女兒身,還對自己一見鐘情?僧斔祥T提親時,為時已晚,祝英臺的`父親已將祝英臺許配給了太守之子馬文才。梁山伯后悔不已,回到家相思成疾,不久就病死了。父母含淚把他埋在祝家和馬家的必經(jīng)之路,因為這是梁山伯的最后一個心愿。
迎親那天,迎親隊伍到梁山伯墳前時,突然飛沙走石,梁山伯的墳裂開了。祝英臺穿上早已準備好的素服,縱身跳入墳里。隨著一聲巨響,墳又合上了,飛出了一對美麗的蝴蝶在陽光下自由翩飛。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3
東晉時期,在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他有個女兒叫英臺,自幼隨兄習詩文,一心想往杭州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請求。祝英臺決定女扮男裝,祝父見女兒喬裝,一無破綻,為了不使她失望,只得應允。英臺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梁山伯,相見甚歡,在草橋亭上撒土為香,義結(jié)金蘭。
不一日,二人來到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臺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祝父思女,英臺回鄉(xiāng)。
梁祝依依不舍。在十八相送途中,英臺不斷用事物暗示愛情,但是善良的山伯不解其故。英臺無奈,謊稱家中九妹,與自己長得相像。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里窮,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將英臺許配給家住貿(mào)城的.馬又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
二人樓臺相會,淚眼相向,凄涼而別。離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令。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英臺聞山伯死亡噩耗傳來,誓以身殉。
當英臺被迫出嫁時,故意繞道去墓前祭奠,在她哀慟感應下,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臺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梁;癁橐粚ζ恋暮谌碎g飛舞。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4
在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祝家鎮(zhèn)祝員外有一個女兒,名叫祝英臺,她貌美才高,求學心切,于是便說服父親,女扮男裝,到杭州求學。
路上,祝英臺與梁山伯偶遇。兩人志趣相投,無話不說,便折柳代香,結(jié)為兄弟,可梁山伯不知結(jié)為兄弟的英臺是女兒身。兩人同窗學習三年,祝英臺漸漸地喜歡上了梁山伯。
三年后,這對好“兄弟”就要分開了,兩人依依不舍、不忍分別。祝英臺謊稱自己有個妹妹九兒,和自己長得一樣。要為梁山伯與九兒做媒。祝英臺與梁山伯約定,在七月初七的這一天,上門提親。
祝英臺回家不久,就被父親許配給馬太守之子馬文才,祝英臺百般哀求,無奈父親不肯退婚。梁山伯按時到了,看到祝英臺是女兒身,又驚又喜!又得知九兒是她自己,后來,梁山伯知道英臺已許配給他人,痛不欲生,回家后相思成疾,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故了。
祝英臺聽聞噩耗,在出嫁的過程中,祝英臺脫去婚服到梁山伯墳前哭祭。突然,天昏地暗,梁山伯墓裂開了一條縫,祝英臺毫不猶豫的.跳了進去,要和山伯在一起。不一會,天空轉(zhuǎn)晴,從梁山伯的墓中飛出來了兩只蝴蝶,它們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再也不會分離……
人們都說那些蝴蝶就是梁山伯和英臺,他們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打動了一代又一代人。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5
祝家莊在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臺,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臺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_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_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臺女扮男裝,遠去紹興求學。
途中,邂逅了求學的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jié)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尼山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臺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臺只得倉促回鄉(xiāng)。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臺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臺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臺許配給家住貿(mào)城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臺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后梁山伯被朝廷沼為縣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于忘情坡。英臺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臺被迫出嫁時,要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臺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英臺悲痛傷心咬破手指在墓碑上寫上“祝英臺”,最好的遺言;我倆生不同時,但卻死而同穴,這里便是我葬身之地。
在英臺悲痛叫嚷山伯帶她走時,在雷電交加情況下梁山伯的墓裂開了,英臺看見是山伯的'魂魄,帶著激動而喜極而泣的心情縱然爬起身向墳中跑去躍跳入墳中,英臺一躍墓中瞬間墓合攏,不一會兒墓碑上一道光彩就飛出兩只蝴蝶,飛著圍著墓一圈便飛上了天空,一道彩虹中梁山伯與祝英臺便在上天團聚。梁山伯與祝英臺真情撼天動地,玉帝感念兩人情義節(jié)烈,賜封天官結(jié)為永世夫妻,于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纏綿悱惻,動人心弦的情史流傳千古。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6
西晉時,祝家莊的祝員外有個女兒叫祝英臺。祝英臺非常好學,于是女扮男妝,去了紅羅書院求學。
在路上,祝英臺遇到了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聊得很投機,便結(jié)拜為兄弟。在書院,他們朝夕相處,形影不離。
三年以后,祝英臺的父親叫她快快回家,梁山伯戀戀不舍地為祝英臺送行。經(jīng)過三年的朝夕相處,祝英臺對梁山伯的為人很是欣賞,想嫁給他為妻。在路上她試探了好幾次,可是梁山伯卻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祝英臺回家后,梁山伯甚是想念。當他從師母那知道祝英臺原來是女兒身,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到祝家。但是祝員外見梁山伯乃一介窮書生,就告訴他已將祝英臺許配給了太守之子馬文才。
失去愛人的梁山伯,一病不起。不久就凄涼地離開了人世。祝英臺得知梁山伯去世的消息,悲傷不已。
到送親那天,當祝英臺的花橋來到梁山伯墓前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大家不得不停下腳步。此時,她從花轎走出來,脫去紅裝,露出白色的孝衣。只聽“轟”,梁山伯的`墳墓裂開了,祝英臺跳了進去,“轟”又一聲,墳墓又合上了。
這時,雨停了,風止了,從墳墓中飛出了兩只漂亮的蝴蝶,它們一起擺動著翅膀,飛向遠方,再也不會有人將它們分開了。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7
西晉時,汝南郡南30公里梁莊有一青年叫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紅羅山書院求學,飄過一個叫曹橋的地方,就在路邊的亭子里休息。
離梁莊東十八里有個祝莊,莊上祝員外家有一女兒叫祝英臺,十分聰明,一心求學,說服了父母,女扮男裝,化名祝九弟,也前往紅羅山書院求學。二人相遇在曹橋亭,互問了家鄉(xiāng)、年庚,結(jié)拜為弟兄,同赴紅羅山書院求學。
紅羅山學校四面環(huán)水,景色宜人,一次,梁山伯、祝英臺和同學們一塊玩耍,用石頭砸水中嬉戲的鴛鴦。祝英臺在扔石頭的時候腰閃了一下,同學叫道:“祝九弟象女人一樣”。祝英臺頓時滿臉飛紅。
師娘心細,發(fā)現(xiàn)了英臺的女兒身,就在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床中間立了塊界牌。梁山伯生性憨厚,不知其意,同窗三載也沒想到祝九弟是個女的`。
英臺回家看母,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臺作了許多比喻,梁山伯仍是不解其意。最后,祝英臺說家中九妹尚未婚嫁,想說與山伯,山伯答應了。來到祝家,英臺讓山伯在客廳等候,說讓九妹出來獻茶。
英臺換上女兒服裝端著茶走了出來。梁山伯詫異地說:“你不是祝九弟嗎?”英臺說:“九弟即九妹,九妹即九弟”,二人遂私約終身。
北馬莊有一秀才馬文才,姥娘家是祝莊的,祝員外有心為女兒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成親,就托馬文才的姥娘說媒,許英臺于馬家,英臺無奈,違心應允。
山伯如約前來議婚,英臺淚告已晚。山伯氣得當場吐血,歸家后一病身亡。家人遵囑將其埋在馬鄉(xiāng)官路的西沿,碑刻梁、祝姓名,黑紅兩色。
馬文才迎娶朱英臺,花轎至馬鄉(xiāng)村后,突起旋風擋路,祝英臺下轎哭祭山伯,墓忽然裂開,英臺撲入墓中,墓隨即合上。從墓中飛金黃、雪白兩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8
古時候一個姑娘名叫祝英臺,她長得十分美麗,不但會女工,還會寫字畫畫,之后祝英臺想著出去求學,但當時女子是不能去學堂的,祝英臺就把自己打扮成男的,去央求父親最終如愿。
于是祝英臺便踏上了求學之路,到了學堂之后,她被安排與梁山伯一個屋,可是為了防止被發(fā)現(xiàn)了是女兒身,就把兩人的書箱放在中間,并在上頭放了盆水?墒沁@件還是被細心的師娘看出來了。師娘把祝英臺叫到跟前,說破了真相,祝英臺跟師娘說期望師娘能幫忙保密,師娘答應了,并對這個聰明的女孩子更加細心關照了。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有一日祝英臺家里來信說父親病重,要他回去,祝英臺心里很著急,于是就跟教師告假回家,又來找?guī)熌,說她和梁山伯同學三年,梁山伯憨厚老實,待人有熱情真誠,學習勤奮,她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他。她把一個玉扇墜兒交給師娘,托師娘做媒,等她走后,代替他向梁山伯說媒。
祝英臺收拾收拾行囊就要回家,梁山伯很不舍得,就去送祝英臺,二人走到河邊的時候,用打比方的方式來向梁山伯表達愛意,可是梁山伯還是沒聽懂,祝英臺便說:“我家有個九妹,我和她是雙胞胎,長得和我一模一樣,我愿做媒,讓九妹和你結(jié)為夫妻,你愿意嗎?”梁山伯本來很愛祝英臺的才貌,一聽說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樣,就高興地答應了。于是二人在離別的時候約定梁山伯七月七日去祝英臺家相親。
父親早就痊愈了,祝父就讓他換回女裝,不許在回學堂,并把它許給了馬財主的兒子,祝英臺死活不一樣意說自己已經(jīng)找到如意郎君,并且托了師娘做媒,可是他父親說婚姻大事豈能自己做主,堅決不一樣意。
祝英臺走后梁山伯一向在努力讀書,早就把約定相親的事情忘記了,明白師娘拿著玉扇墜兒來跟梁山伯說,原先九妹就是說的她自己,梁山伯趕緊趕到祝家去和祝英臺會面,看見祝英臺的女裝打扮,顯得更加美麗可愛。他說出師娘為他們提親的事,可是祝英臺立馬紅了眼眶說,你怎樣才來,我父親已經(jīng)將我許給馬家公子了,祝父聽到二人的談話,立馬找人將梁山伯趕走了,梁山伯回去之后十分悲痛,內(nèi)心思念祝英臺,不久就抑郁而終了。臨死之前,他告訴家里的人,他死后要把他埋在從祝家通往馬家去的路邊。
祝英臺成親那天十分不情愿,就被人強行塞了進轎子,路上走著走著突然狂風大作,吹得抬轎人走不動了。這時候有個人來告訴她,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墳墓。祝英臺走出轎來,必須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來到目前祝英臺放聲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撲到墳上。霎時間,電閃雷鳴,風雨大作,墳墓忽然裂開一條大縫,祝英臺一下子就跳進墳里去了。
一會兒,雨停了,云開了,天空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只見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上飛起來,繞著墳頭翩翩起舞,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感情也成為了千古流傳下來的美談,至今都讓人十分感動。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9
古時候祝家莊有個祝員外,祝員外有個小女兒叫祝英臺。祝英從小在家讀書,長到了十六歲。見到同齡男子帶書僮到杭州城讀書,于是祝英臺去央求祝員外,可祝員外不同意。祝英臺只好換上男裝,把銀心扮作書僮,趁花匠睡著,帶著銀心偷偷離開了祝家莊,朝杭州城走去。
走啊走,天下起大雨,祝英臺和銀心便在草亭躲雨。在草亭,祝英臺認識了一個叫梁山伯的書生,他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yōu)秀,他們很快成了知己,在同窗共讀三年的`日子里,梁山伯始終沒發(fā)現(xiàn)祝英臺是女子,一直把她當朋友。
一天,祝英臺收到了父親的信,讓她趕緊回去。臨走前,祝英臺還向梁山伯發(fā)誓要把九妹許配給他。后來梁山伯才知道,祝九妹其實就是祝英臺。
祝英臺回家后,祝員外告訴祝英臺要將她許配給馬文才,祝英臺頓時失望,把她要和梁山伯成親的大事告訴了父親。祝員外聽完后,大怒,把祝英臺關在房里不給出去。
后來,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祝英臺成親那天,迎親隊伍路過梁山伯的墳墓時,祝英臺放聲大哭,突然,狂風大作,大雨如注,墳墓裂開了,她毫不猶豫地跳了進去,隨即墳墓又合上了。
雨過天晴,一對蝴蝶在墳頭飛起。有人說,那兩只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臺。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10
東晉永和年間,在風景秀麗的善卷山南,有一個祝家莊。莊里有一戶殷實富戶,人稱祝員外。祝家族規(guī),財產(chǎn)傳男不傳女。因祝員外沒有兒子,為繼承家產(chǎn),祝員外將女兒英臺自小男裝打扮。英臺才貌雙絕、聰穎好學。到了讀書年齡,祝員外便把英臺送到附近的碧鮮庵讀書。在碧鮮庵讀書時,有一位同學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莊,兩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引為知己,遂于善卷后洞的草橋結(jié)義金蘭,兄弟共勉,相互提攜。
英臺與山伯在碧鮮庵同窗三載,期間曾同往齊魯謁拜孔圣,又同到東吳游學。兩人日則同食,夜則同眠,詩文唱和,形影相隨。山伯不僅僅才高學富,并且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臺的愛慕。然而,三年之中,英臺始終衣不解帶,山伯雖屢起疑惑,但均被英臺支吾過去。山伯始終不知英臺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篤,祝英臺對梁山伯產(chǎn)生了愛意。三年后,梁山伯要繼續(xù)去余杭游學,而祝父因英臺年屆及笄,不許英臺前往。二人依依不舍,互贈信物。山伯贈與英臺古琴長劍,英臺回贈山伯鎦金折扇,親書“碧鮮”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時,英臺相送十八里,途中英臺多次借物抒懷,暗示愛慕之情。但忠厚淳樸的'山伯渾然不覺,不解其意。臨別時,英臺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許于梁山伯,并約定時日,請山伯來祝家相訪求婚。
英臺學成回家后,豈料其父母已將英臺許配邑西鯨塘馬氏。山伯從余杭游學回來,到祝家造訪,英臺紅妝翠袖,羅扇遮面,前來相見,山伯方知其為女子。當?shù)弥⑴_已聘馬氏后,柔腸寸斷,悲痛至極。兩人臨別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雙!
梁祝淚別后,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橋。英臺聞訊悲痛欲絕,決意以身殉情。出閣當日,堅持要經(jīng)胡橋祭奠。轎至胡橋山伯墓時,英臺上前祭吊,慟哭撞碑,突然狂風大作,天空混沌,飛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臺墮入其中。風停雨過后,彩虹高懸,有二只碩大的蝴蝶,蹁躚起舞,傳為梁祝兩人之精靈所化,黑者即祝英臺,黃者即梁山伯,情侶依依,形影不離,比翼雙飛于天地之間。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11
古時候有一姑娘叫祝英臺,她聰明又美麗,不但會繡花剪鳳,而且還喜歡讀書寫字,所以她就女扮男裝到學堂去讀書。
求學路上,偶遇同去求學的梁山伯,兩人談話投機,相見恨晚就結(jié)拜為兄弟。在學業(yè)上他們也相互切磋,共同進步,生活上相互關心愛護。一晃三年過去了,一天祝英臺接到家信,信中說她的`父親病了,她必須請假回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與祝英臺依依惜別。
雖然路上祝英臺一再暗示自己是女兒身,可老實的他始終不明白。后來祝英臺的父親要把她嫁到馬家,梁山伯知道后,郁郁寡歡,不久病逝,他讓家人把他埋在祝英臺出嫁的路上。祝英臺出嫁那天,經(jīng)過此地,放聲痛哭,痛不欲生。也許是她的一片癡情感動了天地,霎時電閃雷鳴,墳墓裂開了一條大縫,祝英臺喊著梁山伯的名字跳進了墳里。
雨停后,天空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只見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繞著墳墓翩翩起舞。人們都說,這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化成的蝴蝶。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12
從前有一位女孩叫祝英臺,她從小在家識字讀書。年復一年,她十六歲了。
見到同齡的男子都帶著書童去到杭州的書院學習。祝英臺很羨慕他們,也想去書院讀書。于是她偷偷換上男裝,帶著丫環(huán)作為書童,乘著夜色走出了家門,趕往杭州。
在去往杭州的途中,祝英臺認識了一位書生。這位書生叫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結(jié)為了兄弟,一同前往書院。
他們到了書院,在這里一住三年。兩人相互照顧,一起學習,感情日益深厚。一天祝英臺收到一封家書,說她父母患病希望她能回家看父母。梁山伯與祝英臺只好依依不舍地分別,而此時梁山伯還不知道祝英臺是位女子。后來師母告訴梁山伯,祝英臺是女子。梁山伯非常喜歡祝英臺想與她成婚,于是他急忙去找祝英臺。
祝英臺回家后才知道,是父母裝病騙她回來的,目的是讓她嫁給別人。祝英臺向父親說出了自己的愿望,被父親拒絕。
梁山伯來到祝英臺家求親,直接被嚴詞拒絕。他傷心至極,回到客棧沒幾天就病死了,被埋在路邊的荒地里,祝英臺知道后傷心欲絕。
終于祝英臺要出嫁了,在迎親隊伍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她徑直跑到梁山伯的墳前,跳進了裂開的墓中,墳墓關閉了。
最后兩只蝴蝶飛出了墳墓,每時每刻都形影不離。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13
相傳祝英臺是一個又美麗又聰明的姑娘,她不但會挑花繡朵,還會讀書習字。一天,她忽然想到外面求學去,但她又覺得自家究竟是一個女人,居然單身只影地到外面求學,很有些不便,不如化裝一個男子的好。于是她就穿上男人的服裝,離開家鄉(xiāng)到很遠的地方去了。
她到了那個地方,拜過“圣人”和老先生,便和那些同學廝見了。這些同學的當中,有一個名叫梁山伯的,在祝英臺的眼里看來,他是一個極其可愛的少年,因為他不但相貌很清秀,性情很溫和,讀書尤其用功!所以她和他的感情,一天親密一天!鎮(zhèn)日共案讀書,聯(lián)床睡覺,可是她雖然熱烈地愛他,防閑卻十分嚴密,常常把她的書箱,安置兩個床頭的中間,書籍上頭,放著一盆水,告訴梁山伯道:“你睡覺的時候,要安靜一點,如果在床上亂翻亂滾的,把盆里的水弄潑了,我立刻報告老先生,叫他責罰你!”
梁山伯聽了她的話,只好規(guī)規(guī)矩矩的動也不敢動。所以,祝英臺始終在梁山伯面前,沒有露半點痕跡!梁山伯和祝英臺雖那樣要好,卻毫不疑心她是一個女人,因為他本有些書呆子氣,容易被她蒙混的。別的同學,更無從明白她的底蘊了。
但祝英臺雖然會瞞人,卻瞞可是教師娘。一天,教師娘告訴老先生道:“祝英臺是一個假裝男學生的女人!”
“你怎樣會明白?”
“因為男人磕頭,左膝先跪,女人磕頭,右膝先跪!你不看見祝英臺初來那天拜圣人,右膝先跪么?”
“那也不見得就是女人!”教師娘雖然這樣鑿鑿有據(jù)地說著,老先生卻有點懷疑。一天,教師娘請祝英臺在她家里吃飯,拿酒把她灌醉了,在她身邊著實地檢驗,果真是一個女人。
祝英臺酒醒了以后,明白自己的秘密被教師娘窺破了,立地要離開那里,回到家鄉(xiāng)。梁山伯不知究竟,見祝英臺忽然動了歸心,未免感到別離之苦。于是千方百計地留她,但怎樣也留不住。
當她走的那天,梁山伯戀戀不舍地送她,一向送了很遠的路程。當這快要離別的當兒,祝英臺很想叫梁山伯明了她的身世,使他鐘情于她,以為將來兩人結(jié)合的準備,可是她又不肯直截了當?shù)卣f出,卻打許多啞謎啞謎,就是謎語。給他聽,但梁山伯最終沒有懂得。
當他倆正走的時候,看見前面有兩只鵝,祝英臺指著告訴梁山伯道:“山伯哥哥,你前面有兩只鵝,母鵝在前面走,公鵝在后面笑呵呵!绷荷讲犃耍瑓s不明了她的意思。
再走到前面,又看見有兩只雞,祝英臺指著告訴梁山伯道:“山伯哥哥,前面有兩只雞,母雞在前面走,公雞在后面笑嘻嘻。”梁山伯聽了,還是不明了她的意思。
再走到前面,又看見空中有兩只雁,祝英臺指著告訴梁山伯道:“山伯哥哥,你看天空有兩只雁兒飛,一個東來一個西,雁兒雁兒我勸你,你們最好不分離!”梁山伯聽了,還是不明了她的意思。
“英臺弟弟,我們快分別了,我心里真難過,你只是鵝哪,雞哪,雁哪,說這些不關緊要的話!我真不明白你的意思!”梁山伯凄婉地說著。
“好吧!我不說這一類的話了!你送了我這么多的路程,也應當回去了!
“英臺弟弟。我真舍不得和你分別,還想再送你一程!”
“山伯哥哥,你待我真好,我很感激你!此刻快分別了,我有幾句要緊的話告訴你!你的婚事,不是沒有定么?我家里有一個妹妹生得很聰明,樣貌和我一般無二,我回去,定和我母親商量,把她許配給你,想你也很愿意的,可是你要早點到我家里去一趟才好。”
“好極了!我必須到你家里去!鄙讲饝。
再走到前面,有一道小河橫阻著他們的去路。祝英臺看看潺潺的流水,告訴梁山伯道:“山伯哥哥,你看這河水不知深淺,你快向那個村莊里借一根竹篙子來探探看,我們好脫衣過去。”
梁山伯答應著,就往那附近村莊里去了。祝英臺便趁著這時,脫下衣裳,獨自渡過河來。一會兒,梁山伯跑得氣喘吁吁地拿著竹篙子來了,見她已經(jīng)站在對面的河岸整理衣裳,很失望地道:“英臺弟弟,你為什么獨自過去了?”
“山伯哥哥,對不起,我已經(jīng)過來了,你回去吧,不必再遠送了——只是我剛才告訴你的話千萬不要忘記!”英臺說著,頭也不回地走了。只剩下梁山伯孤零零地,很悲哀地,很悵惘地目送她漸漸地消逝的身影。
梁山伯回來以后,雖免不了離別之感,但也沒法,只照常的埋頭讀書,這樣一天天的過下去,倒把祝英臺臨別的話忘記了。
時光像流水般地過去,距離祝英臺回家,已經(jīng)很久了,一天,梁山伯忽然想起祝英臺,才聯(lián)想到臨別約婚的話,于是就立刻動身,跑到祝英臺的家里,進了門,向她家里的人說明來意,坐在大廳上等了多時,總不見祝英臺出來見他。原先這時候,祝英臺的家里,早把她許配給馬家了!所以梁山伯來了,不肯出來和他相會,可憐梁山伯心里抱著滿腔的熱望,竟落了個空!又失望,又氣忿,不顧三七二十一,在廳前大鬧起來,把廳前陳設的器具都打壞了。祝英臺沒法,只好從繡樓上跑了下來,和山伯會晤。梁山伯看見祝英臺已經(jīng)改變了以前的裝束,宛然是一位天仙似的美麗姑娘!山伯才明白從前和他同案聯(lián)床的`祝英臺原先是一個“女扮男裝”的處女,才明白她從前所說的妹妹,便是她自己!滿面現(xiàn)出希求的神氣問她道:“你從前和我相約的話,總還記得罷!”
“唉!我臨別的時候,不是叫你早點來嗎?如今可惜你來遲了!再也不要有什么夢想了!因為此刻已經(jīng)由家庭做主,把我許給馬家了!你要見我有什么用處?”
“唉,……”梁山伯含著滿眶失望的眼淚,回去了。
梁山伯回家以后,就害了相思病,病到快死的。時候,只得央他母親到祝英臺的家里,問她對于他的病,有沒有什么挽救的方法。
“除非老龍頭上的角,蜢蟲頸上的漿,才能夠治好他的!”祝英臺這樣答復他。
梁山伯的母親回來,把祝英臺的話告訴他,他覺得自家的病是無望的了。不多時,梁山伯真的長辭人世了!他臨死的時候,告訴他的母親道:“我死了以后,定要把我的尸骸埋葬在馬家到祝家的大路旁!”
那天,祝英臺嫁期到了,馬家興高采烈的來迎娶。祝英臺坐在喜轎里面,剛經(jīng)過梁山伯的墓旁,便喊聲“住轎!”立刻跳下轎來,向墓前拜了幾拜,忽聽“哈啦啦”一聲響,那墳墓突地裂開!英臺就趁勢低頭鉆進去,幾個抬喜轎的轎夫急忙伸手去拉,但已經(jīng)來不及了!只拉下一塊裙角,一放手就變成一只蝴蝶,隨風飛去。那裂開的墳墓又截然合起。轎夫沒法,只得回去報告馬家,馬家就叫許多人星夜來挖墓!不料挖開一看,只見一具空棺,有兩只鴛鴦鳥從里面飛出,直飛到馬家屋子前面的樹上,一只鴛鴦叫道:“馬大郎,馬大郎,昨日娶親,今日為何不拜堂?”
另一只鴛鴦叫道:“馬大郎,馬大郎,你好丑,昨日娶了親,今日為何不吃酒!”
馬大郎聽了,好不氣忿!就跳到水里淹死了。如今那江河里的“水廣皮”水廣皮,魚名。就是馬大郎的替身。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14
古時候,有一個姑娘叫祝英臺,她生得聰明又美麗,不但會繡花剪鳳,還喜歡寫字讀書。她長到十五六歲了,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學館里去讀書。
但是,那時候是不讓女孩子外出讀書的,怎樣辦呢?英臺和丫環(huán)商量出一個好主意: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樣去求學。于是祝英臺打扮成一個公子模樣,丫環(huán)打扮成書童,倆人互相看了看,還挺像的,不禁高興地笑起來。
祝英臺的父親正在廳堂里喝茶,忽然看見一個書童領著一位公子進來向他行禮,他慌忙起身答禮讓坐,還請問公子尊姓大名。祝英臺一看連父親也瞞過了,別提多高興了。她于是卸裝露出真相,使父親大為驚訝,嗔怪女兒調(diào)皮沒有規(guī)矩。祝英臺趁機向父親說了要外出求學的想法。父親說:“自古以來哪有女子外出求學的?即使是假扮成男的,在外生活也有許多不方便!钡亲S⑴_堅決要去,父親拗但是她,只好同意了。
祝英臺假扮成男子,樣貌十分英俊瀟灑,丫環(huán)扮作書童挑著書箱,離開家求學去了。她們走了一程,覺著熱了,就來到路旁小亭子里休息。這時,路上走來一個書生和一個書童,也到亭子來歇腳。他們互相問候,祝英臺才明白這位書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學館求學的。祝英臺和梁山伯談得十分投機,兩人在亭子里就結(jié)拜成兄弟,梁山伯比祝英臺大兩歲,于是祝英臺稱梁山伯為兄,梁山伯稱祝英臺為弟,隨后高高興興一同上路了。
祝英臺和梁山伯來到學館,拜見了老師。老師見到這兩位聰明英俊的少年來求學,很是高興。
老師把他倆安排在同一張課桌上學習。梁山伯對祝英臺像對自己的親弟弟一樣,十分關心愛護。兩個人從早到晚在一起,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祝英臺和梁山伯同住一個房間,祝英臺為了不讓梁山伯發(fā)現(xiàn)她是女的,就把兩個書箱隔在倆人的床位中間,書箱上還放上滿滿一盆水,她告訴梁山伯睡覺時要老實,要是亂滾亂動,把盆里的水弄灑了,她可要告訴老師重重地罰他。所以梁山伯總是規(guī)規(guī)矩矩,從不亂動,一向沒有發(fā)現(xiàn)祝英臺是個女孩子。
但是祝英臺女扮男裝的事,早被細心的師娘看出來了。師娘把祝英臺叫到跟前,說破了真相,祝英臺要求師娘保守秘密,師娘答應了,并對這個聰明的女孩子更加細心關照了。祝英臺有什么難處和心事,也都來對師娘講。
時間一晃三年。一天,祝英臺接到家信,說她的父親病了,要她趕緊回去。祝英臺向老師請了假,又來找?guī)熌。說她和梁山伯同學三年,梁山伯為人誠懇熱情,學習勤奮,她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他。她把一個玉扇墜兒交給師娘,托師娘做媒,等她走后,為她向梁山伯提親。
祝英臺將啟程回家的時候,梁山伯必須要親自送她。他二人一路上相依相隨,總是不愿意分手。祝英臺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感情,又不便直說,只好打著許多比方來啟發(fā)梁山伯。
他們看到河里有一對鵝,祝英臺就唱道:
“前面來到一條河,河里游著一對鵝,公鵝就在前面游,母鵝后面叫哥哥!
老實厚道的梁山伯沒有聽懂她的意思,繼續(xù)往前走。祝英臺又唱了好幾首比喻男女感情的歌,梁山伯還是沒有明白。祝英臺開玩笑說:“你真是一只呆頭鵝!”
祝英臺又指著池塘里的一對鴛鴦唱道:
“青青荷葉清水塘,鴛鴦成對又成雙,英臺若是紅妝女,梁兄啊,你愿不愿意‘配鴛鴦’?”
梁山伯嘆了一口氣說:“可惜你不是女紅妝。
祝英臺見梁山伯還是不明白,便說:“我家有個九妹,我和她是雙胞胎,長得和我一模一樣,我愿做媒,讓九妹和你結(jié)為夫妻,你愿意嗎?”梁山伯本來很愛祝英臺的才貌,一聽說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樣,就高興地答應了。
他們相送了十八里,來到江邊,才戀戀不舍地分手了。臨別的時候,祝英臺和梁山伯約定在七月七日到祝家相親。梁山伯遠遠望著江對岸祝英臺的身影越來越遠,漸漸地看不見了。
祝英臺回到家里,父親的病早就好了,他讓祝英臺換成女孩子的裝束,不讓她再外出讀書了。這時恰巧有一家姓馬的大財主來求親,父親就把祝英臺許配給馬家的兒子。祝英臺堅決不答應這門親事,她對父親說她已愛上了梁山伯,并且托了師娘做媒。但是父親反對說:“從來兒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的,女孩子自己在外面找男人,像什么話?”硬要祝英臺嫁給馬家。
自從那天梁山伯送別祝英臺后,回到學館,他繼續(xù)用心讀書,竟把七月七日去祝家提親的事忘得一干二凈,直到師娘拿著玉扇墜兒來,說明祝英臺托她提親的事,梁山伯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祝英臺原先是個女的,她說的九妹就是祝英臺自己啊!梁山伯立刻向老師請了假,趕到祝家去和祝英臺會面。
梁山伯來到英臺家里,看見祝英臺完全恢復了女子打扮,顯得更加美麗可愛。他說出師娘為他們提親的事,哪知祝英臺一聽這話就大哭起來,她說:“梁兄啊,你為什么這么晚才來呀?我父親已經(jīng)硬逼把我許配給馬家了!”梁山伯一聽,又是吃驚,又是難過,心都碎了。倆人就抱頭痛哭起來,他們互相發(fā)誓,無論誰也不能破壞他們之間深厚的感情,兩個人要永遠在一起。他們的哭聲被祝英臺的父親聽見了,祝員外怒氣沖沖地跑上樓來,把梁山伯趕出家門,將祝英臺嚴加看管起來。
梁山伯回到家里,悲哀極了,他想念祝英臺,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就病倒了,病情越來越重,不久就死了。臨死之前,他告訴家里的人,他死后要把他埋在從祝家通往馬家去的'路邊。
馬家迎親的日子到了,花轎抬到祝家門口,吹吹打打好不熱鬧。但是祝英臺卻哭哭啼啼,怎樣也不愿意上轎。在她父親的命令之下,許多人推推拉拉,硬把祝英臺推進轎子抬走了。
花轎抬到半路上,忽然來了一陣大風,吹得抬轎人走不動了。這時丫環(huán)告訴祝英臺,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墳墓。祝英臺不顧別人的阻攔,走出轎來,必須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
祝英臺來到梁山伯的墓前,放聲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撲到墳上。霎時間,電閃雷鳴,風雨大作,墳墓忽然裂開一條大縫,祝英臺喊著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進墳里去了。
一會兒,雨停了,云開了,天空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只見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上飛起來,繞著墳頭翩翩起舞。人們都說,這對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臺變的。至今人們還把這種黑花紋、翠綠斑點、尾翼上有兩根長長飄帶的大蛺蝶,叫做梁山伯祝英臺呢。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15
古時候一個姑娘名叫祝英臺,她長得十分美麗,不但會女工,還會寫字畫畫,之后祝英臺想著出去求學,但當時女子是不能去學堂的,祝英臺就把自己打扮成男的,去央求父親最終如愿。
于是祝英臺便踏上了求學之路,到了學堂之后,她被安排與梁山伯一個屋,可是為了防止被發(fā)現(xiàn)了是女兒身,就把兩人的書箱放在中間,并在上頭放了盆水?墒沁@件還是被細心的師娘看出來了。師娘把祝英臺叫到跟前,說破了真相,祝英臺跟師娘說期望師娘能幫忙保密,師娘答應了,并對這個聰明的女孩子更加細心關照了。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有一日祝英臺家里來信說父親病重,要他回去,祝英臺心里很著急,于是就跟教師告假回家,又來找?guī)熌,說她和梁山伯同學三年,梁山伯憨厚老實,待人有熱情真誠,學習勤奮,她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他。她把一個玉扇墜兒交給師娘,托師娘做媒,等她走后,代替他向梁山伯說媒。
祝英臺收拾收拾行囊就要回家,梁山伯很不舍得,就去送祝英臺,二人走到河邊的時候,用打比方的方式來向梁山伯表達愛意,可是梁山伯還是沒聽懂,祝英臺便說:“我家有個九妹,我和她是雙胞胎,長得和我一模一樣,我愿做媒,讓九妹和你結(jié)為夫妻,你愿意嗎?”梁山伯本來很愛祝英臺的才貌,一聽說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樣,就高興地答應了。于是二人在離別的'時候約定梁山伯七月七日去祝英臺家相親。
父親早就痊愈了,祝父就讓他換回女裝,不許在回學堂,并把它許給了馬財主的兒子,祝英臺死活不一樣意說自己已經(jīng)找到如意郎君,并且托了師娘做媒,可是他父親說婚姻大事豈能自己做主,堅決不一樣意。
祝英臺走后梁山伯一向在努力讀書,早就把約定相親的事情忘記了,明白師娘拿著玉扇墜兒來跟梁山伯說,原先九妹就是說的她自己,梁山伯趕緊趕到祝家去和祝英臺會面,看見祝英臺的女裝打扮,顯得更加美麗可愛。他說出師娘為他們提親的事,可是祝英臺立馬紅了眼眶說,你怎樣才來,我父親已經(jīng)將我許給馬家公子了,祝父聽到二人的談話,立馬找人將梁山伯趕走了,梁山伯回去之后十分悲痛,內(nèi)心思念祝英臺,不久就抑郁而終了。臨死之前,他告訴家里的人,他死后要把他埋在從祝家通往馬家去的路邊。
祝英臺成親那天十分不情愿,就被人強行塞了進轎子,路上走著走著突然狂風大作,吹得抬轎人走不動了。這時候有個人來告訴她,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墳墓。祝英臺走出轎來,必須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來到目前祝英臺放聲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撲到墳上。霎時間,電閃雷鳴,風雨大作,墳墓忽然裂開一條大縫,祝英臺一下子就跳進墳里去了。
一會兒,雨停了,云開了,天空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只見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上飛起來,繞著墳頭翩翩起舞,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感情也成為了千古流傳下來的美談,至今都讓人十分感動。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16
古時候有個祝家莊,祝家莊有個祝員外,祝員外有個小女兒,名叫祝英臺。
祝英臺從小在家識字讀書,年復一年,長到了十六歲。
見到同齡的男子紛紛帶著書僮,出門到杭州城的書院讀書,祝英臺心里很羨慕,于是她去央求祝員外:爹爹,我也想去杭州城求學。
祝員外一聽這話,十分生氣:人家男子讀書求功名,你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你好好聽著:你在家里做針線,學習三從四德的道理出門讀書這件事,以后提也不要提!
爹爹的話不能違抗,祝英臺只好走上閣樓,站在窗前觀望,花園里花紅柳綠,一對蝴蝶在花叢中翩躚飛舞,飛著飛著,飛到圍墻外面去了。
唉,要是像蝴蝶一樣,有一雙翅膀就好了。
當天夜晚,祝英臺給父親留下一封信,穿上男裝,把自己扮成書生模樣,把丫環(huán)銀心扮作書僮。趁花匠睡熟,祝英臺打開后花園的小門,帶著銀心,偷偷出了祝家莊,走上大路,朝杭州城走去。
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離開家出遠門,祝英臺心情快活,她看花花好,看鳥鳥好,看人人好。
走啊走,走到草橋亭,天下起大雨,祝英臺招呼銀心說:咱倆到這草橋亭歇一會兒,等雨停了再趕路。
亭子里有位書生,他端坐在石凳子上,正在看雨景。書生身旁有個書僮,他見到銀心,熱情地上前拉她的手:這位小哥,我挑擔子,你也挑擔子,一路辛苦了,過來我身邊坐!
銀心見陌生男子拉自己,連忙后退,轉(zhuǎn)頭喚祝英臺:小姐
眼見就要露餡,祝英臺急中生智:小姐好端端在家里,你喚她做什么?
沒等銀心回答,祝英臺轉(zhuǎn)過頭對那位書生說:這位兄臺見笑了,我家中有個九妹,見我出門讀書,也要到杭州城求學,無耐爹爹頑固,死活不讓她出來,九妹只好留在家中。
書生說:世間不許女子讀書,這實在不公平。其實男子女子都是父母生養(yǎng),讓女兒讀書明理,也是天經(jīng)地義。
祝英臺聽了這話,心想,我本以為天下男子一個樣,難得他為女子抱不平,他真是我的知己。她朝書生深深作了一揖:賢兄的見解正與我相同。我叫祝英臺,要去杭州城萬松書院讀書,不知賢兄尊姓大名,要去哪里?
在下梁山伯,正巧也要去萬松書院。
祝英臺拍手笑起來:哈哈,梁公子,我倆走在同一條路上,遇上同一場雨,來到這同一個草橋亭,又要去同一座萬松書院求學,這不正是有緣千里來相會么?
正是,正是!我母親常說,有緣修得同船渡,我梁山伯無兄無弟,無姐無妹,今日與祝公子有緣,不如插柳為香,結(jié)拜為兄弟。
兩個人折下亭邊的柳枝,插在地上當作香燭。梁山伯十七歲,祝英臺叫他梁兄,祝英臺十六歲,梁山伯喚他祝弟。兩人相對拜了八拜,又一起拜了天,拜了地,約定從此同生同死,要像親兄弟一樣互助互愛。
雨停了,主仆四人結(jié)伴同行,有說有笑,又在路上走了幾天,來到萬松書院。
萬松書院建在山腳下,山上有萬棵松樹,山下有十里荷花。梁山伯和祝英臺同窗共讀,萬松書院夏日荷花飄香,冬天松樹常青,兩人在一起讀書寫字,談詩論文,感情漸漸深厚。祝英臺傷寒感冒,梁山伯端茶送水,親自煲藥,照顧她直到她完全康復。梁山伯衣裳破了,祝英臺一針一線為他縫補。
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年光陰。
有一日,祝英臺收到一封家書,信中說:英臺,你離家求學已有三年,父母在家日日思念,鳥語花香也不歡喜。如今父母親憂思成疾,病倒在床,盼望英臺速歸,回家來安慰父母心懷。
祝英臺離家三年,也很想念家中父母,但她舍不得離開梁山伯。她找到師母,告訴師母說:師母,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其實不是男子,而是扮作男子的女兒身。
沒想到,師母笑起來:這個,我早就看出來了。
我爹爹寫信催我歸去,我不能再留在這里了。這三年來,我與梁山伯同窗共讀,感情深厚,希望師母成全,為我們做媒。
說完,她解下身上的玉佩作為信物,拜托師母轉(zhuǎn)交給梁山伯。
祝英臺收拾好行李,梁山伯送她出門,兩人依依難舍,走呀走,走過一座山又一座山,前面有座鳳凰山,祝英臺說:鳳凰山上鳳求凰,梁兄你是鳳來我的凰。
賢弟,夫妻才能配鳳凰,我們倆是好兄弟,你這個比喻不恰當。
走呀走,走過一片垂楊柳,前面有個清水塘,祝英臺說:水里鴛鴦成雙對,梁兄你是鴛來我是鴦。
賢弟,夫妻才能配鴛鴦,我們倆是好兄弟,賢弟你的比喻不恰當。
走呀走,走過一座獨木橋,祝英臺說:我倆走到木橋上,好比牛郎織女渡鵲橋。
賢弟,牛郎織女是夫妻,我是兄來你是弟,賢弟你的比喻不恰當。
唉,梁兄啊,你真是一只呆頭鵝!走到分別的長亭,祝英臺停下腳步,嘆息說,不知梁兄可曾婚配,有沒有鐘情的女子?
因為家境貧寒,山伯至今不曾求得好配偶。梁山伯低頭說道,我母親一直為這件事操心。
這樣正好。梁兄,我來給你作個媒,我要把我家九妹許配給你。九妹是英臺的同胞妹妹,人品相貌都和我一模一樣,不知梁兄意下如何?
梁山伯一聽很高興:如果人品相貌與賢弟一樣,九妹定然是聰慧秀美的女子,梁山伯求之不得只是,梁家窮,祝家富,我怕貧富懸殊,難成婚配。
梁兄不要擔心,我家九妹不是嫌貧愛富的人。
梁山伯跟祝英臺約好,七夕到祝家莊求親。約了相見的`日期,兩個人依依惜別,祝英臺回家去,梁山伯回到萬松書院。
一回到書院,師母就把他叫了去,把玉佩交給他:祝英臺臨走前把這塊玉佩交給我,央求我為你們倆做媒。
梁山伯滿心歡喜:多謝師母,剛才與英臺賢弟離別前,他把祝家九妹許配于我,讓我七夕節(jié)到祝家莊求親。
師母笑了:山伯,你真是個書呆子,難道你沒有看出來,英臺是扮成男妝的女子呀!
梁山伯想起剛才在長亭送別,祝英臺又說鳳凰,又說鴛鴦,又說牛郎織女,恍然大悟:哦,來如此!原來如此,原來祝英臺就是祝九妹,祝九妹就是祝英臺!
師母說:既然你倆人訂了婚姻,就應該盡早去求親。山伯,你下山尋英臺去吧!
梁山伯謝過師母,拜別師友,回到家中,稟明母親,便去祝家莊求親。
再說祝英臺,她回到家中,父親從病榻坐起身:英臺,父親催你回家,一來因為你爹娘身體有;二來你已到了出嫁的年紀我為你訂了一門好親事,只等你回來就成親。這三年,你讀書明理,出嫁后再不得任性胡為。
聽了這話,祝英臺頓時感覺晴天霹靂:爹爹,你,你把女兒許配何人?
我為你選擇的好夫君,是馬太守的好兒郎馬文才。
爹爹,你把這門親事退了吧!
什么?馬太守家有錢有勢,難道還配不上你?
爹爹,這三年來,英臺與同窗梁山伯情深似海,已經(jīng)請師母做媒,定了終身。我不能再與別的男子結(jié)為夫婦。
祝員外一聽,啪一聲拍爛了書桌:我容你出外讀書,你竟與外頭男子私定終身,你與馬家的婚事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絕不能退婚。從今日起,你乖乖在閨中待嫁,再不得出門半步。
祝員外十分憤怒,他把祝英臺關在家里,讓人日夜看守,再不許她出門了。
到了七夕節(jié),梁山伯來到祝家莊,可是祝員外對他說:英臺其實是我家女兒,不是男子。男女授授不親,你們兩人不便相見!
梁山伯急了:我與英臺同窗共讀,三年來親如兄弟,分別后我才得知英臺是女兒身,師母為我倆做媒,囑咐我早日來祝家莊,向祝伯父提親。
祝員外告訴他:我已將女兒許配馬家了,英臺馬上就要出嫁。你回家去,另尋佳偶吧!
梁山伯走到祝家門外,又抬頭去看祝家的樓臺,卻看見英臺身穿女子的衣裙,正站在閣樓上,流著淚望著他。
兩個人一個在閣樓上,一個在墻跟下,只是相對望著流眼淚,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梁山伯回到客棧,輾轉(zhuǎn)反側(cè)睡不著覺,他的心碎了,當晚感染了風寒,沒過幾天,病死了。
那店家可憐他,把他埋在路邊的荒郊,為他造了一座土墳。
祝英臺出嫁那天,她穿上紅嫁衣,打扮得很漂亮,她坐在花轎上,心里想:如果像蝴蝶一樣,有一雙翅膀就好了。如果能跟梁山伯一起,變成兩只蝴蝶就好了。
當花轎行到梁山伯的墓前,英臺推開轎門,跳出轎子,她甩掉繡花鞋,赤腳朝墓前奔去。一時間,四下里風起云涌,大雨刷啦啦落下。等到祝英臺跑到墳墓前,只聽見轟隆一聲巨響,墳墓裂開一道縫,祝英臺從裂縫跳入墓中,墳墓馬上合攏了。
過了一會兒,雨過天青,天上出現(xiàn)一道彩虹,墳墓里飛出來一對蝴蝶。
兩只蝴蝶自由地飛,快活地飛,它們一會兒飛到花間,一會兒飛到湖上,無論飛到哪里,它們總是在一起,形影不離。
這兩只蝴蝶,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
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一日,會稽郡上梁村的梁光漢,中年喜得貴子,格外器重,請來識字先生給兒子取名。先生對梁光漢說:“為人處事要重仁義道德,孩子就取字‘處仁’,你身居山村,難得第一子,名叫‘山伯’吧!绷汗鉂h夫婦對此十分滿意。
山伯自小聰明超人。到四五歲時,聽大人講故事,非但一遍能記住,而且還能原原本本傳給鄰里小孩聽。數(shù)數(shù)、算帳一清二楚。上山砍柴,放羊喂雞,勤快能干。長到12歲時,一天,他看到幾個富家子弟提著書箱去念書,小山伯很羨慕,他好奇地跟到讀書處,在窗臺上張望。只見一位老先生搖頭晃腦在教書,他覺得很新鮮,不知不覺地竟把先生念的和解釋的東西一一記住了。當先生抽查學生背誦時,有一位學生背不下去了,在窗外的梁山伯捂嘴一笑,忍不住接著背下去了。先生一聽外面有人接背課文,感到驚奇,出來一看,原來是位機靈秀氣的孩子,十分討人歡喜。先生問:“孩子,你為什么不上學?”山伯有禮貌地回答:“家里沒有錢供我上學。”先生有心栽培這個聰明的孩子,就叫山伯引路到家。先生對梁光漢說:“我看這孩子聰明過人,將來必成大器。人家孩子讀書要交三石五斗米,你家孩子我粒米不收,書本文具由我資助。”梁光漢一聽,很是高興,心里想,我家世代不識字,能在兒子一代讀書識字,再好不過了,于是就答應了先生。小山伯對先生感激不盡,向先生深深一鞠躬。
果然,山伯在學堂念書,四書五經(jīng),過目不忘;吟詩作文,出口成章。入學三年,才華出眾,年年第一,先生心里自然十分高興,但是轉(zhuǎn)念一想,這孩子在我地方已無書可讀了,應為他的前程著想,不如送他到鄮城四明學館名師處去深造。出于愛才,先生說服山伯父母,傾囊相助一百二十兩銀子,作學費盤纏,并向名師修書一封,引薦梁山伯入學。
來到鄮城,梁山伯、祝英臺拜見名師,安頓住宿。被分到同桌學習,同室同床住宿。話說那祝英臺,原是祝家莊員外祝公遠的九千金,因祝家有八個兒子,最小的是女兒,在家被視作掌上明珠。自小聰慧過人,知書識禮。但嬌生慣養(yǎng),也很任性。到14歲時,竟纏住父母要上學。祝員外經(jīng)不住英臺撒嬌,便答應了。但又一想,自家府第高貴,而女孩出門讀書,有失禮儀,讓人笑話。便對英臺說:“自古女子不上學,你還是在家習字讀詩吧!庇⑴_靈機一動說:“父親,女兒早有妙計,我女扮男裝遠離家鄉(xiāng)求學,這不會有損父親名聲,女兒主意早定,不可改變!备竸衽敚粊硪蝗,最終還是祝員外讓步。
現(xiàn)在梁祝來到鄮城上學,同桌同床,由于梁山伯忠厚老實,行動拘謹,又因為祝英臺防范嚴密,晚上睡覺杯水相隔,雖偶露真相,英臺巧言掩蓋,終究沒有讓梁山伯察覺英臺女兒身。倒是同班馬文才常常疑心。
三載同窗,彈指一揮間。英臺思念父母,召她回家的書信也到了,就辭師回家。梁祝情深如海,十八里相送。此時祝英臺愛慕之心越發(fā)強烈。一路上,清水井邊作暗喻,獨木橋上比鵲橋,碰到鴛鴦打比方,最后道出月下老人來牽線結(jié)姻緣,一直到長亭話別,忠厚老實的梁山伯始終沒有領悟。這時祝英臺只得拿出最后一著棋子了,對梁山伯說:“梁兄,你我三載同窗,情深義重,英臺我無以報答,想給梁兄提親。”山伯一聽,非常害羞,臉也紅到了耳跟。英臺鼓足勇氣,絲毫不放棄最后機會,頓了頓嗓子說:“我家有個小九妹,才貌雙全,知書達禮,同梁兄十分相配,梁兄意下如何?”山伯忙說:“多謝賢弟。我家無萬貫錢財,又無高貴門第,怕不配賢妹吧!庇⑴_緊追不放:“只要梁兄愿意,單憑你才華人品,我小妹哪論門第家產(chǎn),望勿推辭!鄙讲犛⑴_說的蠻有道理,仗英臺信義,就把終身大事托付英臺。英臺臨別回頭再三叮囑:梁兄及早遣媒來提親,千萬勿誤。山伯連連應諾。
長亭一別,又過一載。一日,梁山伯突然想起英臺臨別重囑,便去祝家莊拜訪英臺。山伯在村頭逢人便問:“我鄮城讀書同學英臺家在何處?”莊里的人都說沒有這樣的人。走到一棵古樟樹下,遇見一童顏鶴發(fā)老者,山伯就上前詢問,老者神秘地一笑說:“本莊祝員外千金祝九娘,寫得一手好文章,想必你是找她了。”山伯一聽,出于害羞的本能,連忙擺擺手說:“不是,不是,她是我同學英臺的妹妹,我是找她哥哥!鞭D(zhuǎn)念又一想,也好,反正是找她家,又忙說:“請問老伯,她家怎么走?”老者順手一指說:“莊東朱門粉墻就是祝家府第!鄙讲x過老者,快步朝祝府而去。
山伯上祝府登門求見,祝員外曾幾次去鄮城看望過英臺,同山伯熟悉,故破例讓山伯進深閨樓臺相見,以敘同窗之情。山伯一見英臺,方知是女兒身。此時回想三載同床,羞愧難言,連連搖頭。還是英臺大方,上前解釋:“我身為女子,如不女扮男裝,怎能同男子一樣去上學呢,實在是不得已啊,請梁兄見諒。”停了一番,英臺若有所失地說:“小九妹就是英臺,梁兄你為何不早托媒來提親?現(xiàn)我們同窗馬文才的父親馬太守前些日子遣媒說親,送來聘禮,因我父親來四明學館看望我時,順便拜訪了家住鄮西的會稽府馬太守,認為馬家有權有勢,門當戶對,就應允了馬家,愿結(jié)秦晉之好。你我同窗情深,但為時已晚!鄙讲牶笫趾蠡,當初十八里相送,英臺句句表真情,自己卻一點不領情。只好痛苦地告辭英臺。
山伯回家,其父母很是喜歡,但見山伯整日悶悶不樂,唉聲嘆氣,反復詢問,仍閉口不語,身體日見消瘦。
這年秋,朝廷簡文帝舉賢良,四明學館把品行端正、學業(yè)卓著、獨占頭名的梁山伯推舉上去。一日,江浙道臺衙使策馬前來報喜:奉詔,梁山伯出任鄞縣令。梁山伯有志為民造福,顧不得私情折磨,帶病上任,當年20歲。到任后,治理三江,使農(nóng)田旱澇保豐收;幫助農(nóng)民治滅蟲害;整頓鄞城秩序,懲處一批橫行不法“地頭蛇”。不到一年,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yè),梁山伯因病痛和勞累交加,次年八月十六,巡視姚江大潮水位時,累倒在鄞西清道源九龍墟,臨終囑衙吏就地安葬,以示死守姚江大堤;同時祝英臺若嫁到鄮西馬家,這里也是航船必經(jīng)之處,祝英臺可以看到他的靈墓。梁山伯勤政安民的事跡,在百姓中一傳十,十傳百,一時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名揚京城。于是晉安帝謚封梁山伯為“義忠王”。
不久,祝英臺青春十八,馬家催著成親,祝英臺難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逼上轎,在渡口換乘大船,朝姚江撐來。船到九龍墟,突然風浪大起,船無法行駛。英臺侍女銀心眼尖,發(fā)現(xiàn)岸旁有座新墳,覺得事出有因,借問船老大:“請問,這是誰家墓冢?”船老大熟門熟路,并且早已熟知梁山伯事跡,就回答說:“梁縣令山伯英靈在上。”銀心悄悄告知英臺。英臺一聽,不管一身紅裝,就對媒人說:“我要上岸祭梁兄!泵饺瞬桓易髦,轉(zhuǎn)告新郎馬文才。馬文才感到十分惱火,但又不便發(fā)作,就哄著祝英臺說:“娘子,今天是咱們大喜日子,祭墳會紅白相沖,不吉不利,待到冬至或清明再祭吧!庇⑴_一腔激情,無法控制,對梁山伯一往情深,早圖報答,打定主意,生不成雙,死也要同墳。于是厲聲對馬文才說:“如不答應,我即投江自盡。”馬文才一時被嚇慌了,再加風浪越來越大,也想避避風,就連忙答應,命船老大將船靠岸。英臺脫下嫁裝,露出一身白衣,由侍女銀心攙扶,直奔梁山伯墳前。突然,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一道閃電劈頭而來,轟隆一聲震天響,梁山伯墓頂裂成兩半,英臺縱身一跳,躍進墳內(nèi)。銀心連忙去拉,只扯下一片裙角,墳墓又合攏如初,只是墓碑中間留下一道裂縫。銀心扯下的裙角一放手,立即化為兩只大蝴蝶,迎風飛上天去。
馬文才見狀,立即從船上跳下來,帶著家丁轎夫趕來,見英臺入墓無影,急得滿臉通紅,命家丁動手掘墓。不料,墓旁竄出兩條大蛇,碧眼白頸,張開大口吐著毒舌,“絲絲”作響。馬文才和家丁大驚失色,掉頭就逃,爭先恐后跳進船艙,叫船老大快快搖回鄮西廊頭馬家。
即刻,云開日出,一道彩虹飛架在九龍墟上空,一對大彩蝶在梁山伯墓頂自由自在地飛舞,當?shù)厝藗儌髡f這是梁山伯祝英臺的精靈化身。
事情傳到朝廷,晉朝宰相謝安有感于祝英臺忠貞不渝的情義,向朝廷奏本,賜碑文“義婦!。千百年來鄞縣高橋的梁祝墓受到無數(shù)恩愛夫妻的虔誠祭拜。
從此,寧波一帶世世代代傳頌著這一奇妙動人的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17
古時候祝家莊有個祝員外,祝員外有個小女兒叫祝英臺。祝英從小在家讀書,長到了十六歲。見到同齡男子帶書僮到杭州城讀書,于是祝英臺去央求祝員外,可祝員外不同意。祝英臺只好換上男裝,把銀心扮作書僮,趁花匠睡著,帶著銀心偷偷離開了祝家莊,朝杭州城走去。
走啊走,天下起大雨,祝英臺和銀心便在草亭躲雨。在草亭,祝英臺認識了一個叫梁山伯的書生,他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yōu)秀,他們很快成了知己,在同窗共讀三年的日子里,梁山伯始終沒發(fā)現(xiàn)祝英臺是女子,一直把她當朋友。
一天,祝英臺收到了父親的信,讓她趕緊回去。臨走前,祝英臺還向梁山伯發(fā)誓要把九妹許配給他。后來梁山伯才知道,祝九妹其實就是祝英臺。
祝英臺回家后,祝員外告訴祝英臺要將她許配給馬文才,祝英臺頓時失望,把她要和梁山伯成親的`大事告訴了父親。祝員外聽完后,大怒,把祝英臺關在房里不給出去。
后來,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祝英臺成親那天,迎親隊伍路過梁山伯的墳墓時,祝英臺放聲大哭,突然,狂風大作,大雨如注,墳墓裂開了,她毫不猶豫地跳了進去,隨即墳墓又合上了。
雨過天晴,一對蝴蝶在墳頭飛起。有人說,那兩只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臺。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相關文章:
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05-30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06-02
《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06-01
梁山伯祝英臺故事06-02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縮寫故事06-02
(合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06-06
【必備】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06-02
[精品]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06-15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必備15篇)06-06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合集15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