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數(shù)學加法教案

      時間:2024-04-30 16:42:07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shù)學加法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shù)學加法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shù)學加法教案

      數(shù)學加法教案1

        教 學 內 容: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

        知 識 與 技 能:

        1、 初步理解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進位)的加法,數(shù)學教案-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第一課時)。

        2、 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 程 與 方 法:經歷從情境中提出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數(shù)學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 學 重 點 難 點:

        1、豎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2、筆算的計算順序。

        策 略 與 方 法:可采用小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探究乘車方法

        1、談話:

        2、組織學生討論乘車方案。

        3、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二、引導學生探究筆算方法

        1、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第一課時)》。

       。1)談話:大家想出了這么多乘車的辦法,這些方法行嗎?應該怎樣驗證。

       。2)指名列出算式,教師板書。

        2、請學生口算 36+30

        3、引導學生用豎式計算:36+30

        (1) 提問:計算36+30除了直接口算以外,還有其它的'計算方法嗎

        (2) 引導學生列出豎式。

        小組內討論乘車方案。

        學生口述算式

        學生口算

        學生可能說出還可以用豎式計算。

        a) 出示第9頁的小棒圖。

        b)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c) 組織學生分組交流。

        d) 組織班內交流。教師板書豎式。

        (3) 引導學生用豎式進行計算。

        a) 組織學生動手操作。

        b) 組織學生試著用豎式算一算。

        c)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請學生說一說用豎式怎樣計算。

        4、引導學生比較筆算結果和口算結果的計算方法。

        請把前面口算的得數(shù)與筆算結果比較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組織分組討論。

        用豎式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學生觀察小棒圖并思考豎式的寫法。學生組內交流。

        學生自由交流豎式的寫法。

        學生獨立操作,并思考用豎式計算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試著用豎式計算。

        學生匯報。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5+34 30+35

        1) 組織學生獨立計算。

        2)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3) 引導學生結合算式36+34,思考: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嗎?

        2、完成教材第9頁的“做一做”。

        a) 組織學生獨立計算。

        b)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3、完成練習二第1題

        1) 組織學生獨立計算。

        2)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4、布置作業(yè):練習二第2題

        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

        學生交流自己的計算結果。

        學生在書上完成。

        學生交流自己的算法。

      數(shù)學加法教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25頁例題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5個圓片、5根小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的引入

        背一背5以內數(shù)的合成與分成。

        二、美的發(fā)現(xiàn)

        1.引導觀察,感知加法的含義。

       。1)用電腦反復演示,讓學生感知到:把3只紅汽球與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

       。2)你能說說圖的意思嗎?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說明: 3只紅汽球和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2.學習加法算式。

       。1)由汽球的數(shù)量抽象出數(shù)字3和1。

        (2)教師說明:把3和1合起來,在數(shù)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shù)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4。

        (4)教師進一步說明:把3和1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

        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3.看圖說算式的意思。

        觀察24頁做一做的三幅圖,說說這三個加法算式分別表示的意思。

        4.觀察25頁上圖,請學生說說圖意。

        原來有3只松鼠,又來了2只松鼠,現(xiàn)在有幾只了?把3只和2只合起來,用加法算式怎么寫?3+2。

        想想,合起來是多少?

        匯報:

       。1)數(shù)數(shù)的方法,1、2、3、4、5,共5只。

        從3接著數(shù),4、5。

        (2)利用數(shù)的組成,3和2組成了5。

        三、美的升華

        1.看圖,填得數(shù)。

        2.看圖擺一擺,填一填。

        投影出示25頁做一做的第2、3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3.聯(lián)系生活,豐富聯(lián)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ㄒ龑W生通過看算式,擺小棒,進一步理解加法含義。)

        四、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數(shù)學加法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

        2、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學會與同伴交流,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合作的愉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方法。

        難點:理解進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復習

        1、口算

        20+4032+1040+4842+475+23

        4+6451+834+534+5083+1

       。1)課件出示,學生口答

       。2)師:你是怎么計算的?

        二、新知引探

        1、提出問題

        師:我們已經學過了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同學們掌握的'真棒。瞧!有個班級舉行聯(lián)歡會,我們也去看一看。他們現(xiàn)在好象在討論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呢?

       。ㄒ龑W生說出圖上的信息)

        2、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怎么解決夠不夠的問題?

        算式怎么列?學生口答教師板書:24+9=

        3、嘗試計算

        師:怎么算呢?獨立思考,有困難的可以請小棒幫忙。

        4、交流算法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過程)

        24+9=3324+9=331+9=1024+10=34

        631323+10=3334-1=33

        30

        5、比較算法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方法,真不錯。你喜歡哪種方法?

        把你喜歡的那種方法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6、鞏固算法

        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

        45+67+6374+9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7+69+56+4

        27+639+56+54

        (1)獨立練習

       。2)反饋

        (3)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對比練習

        23+467+252+6

        23+767+852+9

       。1)口算得數(shù)

        (2)比較異同

       。3)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改錯練習

        25+8=23()

        47+5=97()

        36+7=43()

        4、發(fā)展練習

        35+()=4()

        四、

      數(shù)學加法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發(fā)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習用加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教學難點:

        發(fā)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學具:

        課件、小棒、圓片。

        教學過程:

        小朋友,準備好了嗎?上課。

        同學們好,請坐。

        一、同學們看過《西游記》嗎?你知道有火眼金睛、七十二變本領的是誰嗎?大家真厲害,就是孫悟空。誰孫悟空的老家在哪?看來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老家在花果山,F(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孫悟空的老家看一看。(課件出示“花果山圖片”)。

        你來說,說的真好,石頭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這就是關于小猴的數(shù)學信息。

        誰還能完整的說一說?這位同學說的真好!現(xiàn)在請同桌互相說一說,說完后用坐姿告訴老師。

        二、理解加法的意義。

        1.根據(jù)信息提問題。

        根據(jù)“石頭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這一數(shù)學信息,老師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幾只猴子?”

        請小朋友一起把這個數(shù)學問題讀一遍。同學們讀的真好!

        2.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

        師:“一共有幾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你來說,說的真好!就是把“石頭上的2只猴子和樹上的3只猴子合起來”是多少!纠蠋熇脠D片在黑板上演示:先貼上2只猴子,再貼上3只猴子,接著把兩部分猴子圈起來。】請小朋友看著圖給同桌說一說“一共有幾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師:“把2和3合起來”是多少?

        大家都認為2和3合起來5,你是怎么知道的?哦,你是通過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得到5。他是通過擺小棒的方法得到的。你會擺嗎?拿出你的小棒擺一擺,擺完后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你來試著讀一讀這個算式,讀的真好!2加3等于5!+”是加號,表示合起來的.意思。

        師:這里的“2、3、5”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來。非常好!“2”表示石頭上的2只猴子,“3”表示樹上的3只猴子,“5”表示石頭上和樹上合起來的猴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求“一共有幾只猴子”就是求把“石頭上的2只猴子和樹上的3只猴子合起來”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4.學習解決“一共有幾只小鳥”。

        請同學們觀察,老師又變出了什么?(課件演示:以動畫形式在圖片上出現(xiàn)小鳥)。

        師:誰能說一說關于小鳥的數(shù)學信息?

        你來說,說的真完整。左邊飛來4只小鳥,右邊飛來1只小鳥。

        師:誰能根據(jù)小鳥的信息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

        你來說,說的真好。就是把“左邊的4只小鳥和右邊的1只小鳥合起來”是多少。

        怎么列算式呢?你來到黑板上寫一寫。寫的真漂亮!4、1、5”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說的真好。

        5.解決其他數(shù)學問題。

        再看看圖片,又變出了什么?請同學們仿照這兩個例子,用3句話說說信息,并提出一個問題。然后在本上用算式表示出來。

        咱班的同學真了不起,下面休息一下,靜息。

        三、自主練習。

        我們知道了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用加法計算,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練習題,比一比,誰做的最好。

        請在你的書上做一做。

        同學們做得都很棒,寫字漂亮,而且做題也正確。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兒,下課。同學們再見。

      數(shù)學加法教案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2.使學生掌握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一、運算定律

        教師:我們在學習四則運算時.學過哪些運算定律?指名用自己的話說出運算 定律,并舉例說明。然后用字母表示出來: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整理成教科書第93頁的表。

        如果學生只舉整數(shù)的例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運算定律除了對整數(shù)加法和乘法適用以外,對小數(shù)和分數(shù)的加法、乘法適用嗎?讓學生再舉幾個有關小數(shù)、分數(shù)加法和乘法的例子。

        下面的式子有沒有錯誤?把錯的地方改正過來。

        (4.3十2.5)4=4.342.54

        (700十1)68=70068十68

        153(220十57)=153220十57

        638十378;(63十37)(8十8)

        還可以做練習二十的第8題。

        教師:在我們學過的知識里哪些地方應用丁運算定律?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如果學生掌握得比較好,還可以讓學生用運算定律解釋下積、商的變化規(guī)律:如:在乘法里。如果一個因數(shù)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shù)不變,那么積就擴大10倍:可

        以用下面的式子說明:

        (a10)b=a10b=ab10=(ab)10

        這里應用了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

        二、簡便算法

        教師:應用運算定律可以使些計算簡便。誰能舉個例子?

        接著出示教科書第93頁的例1、先讓學生觀察題目中的數(shù)有什么特點。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應該用什么運算定律。說完后,讓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集體訂正時.教師再提問:這道題是怎樣應用運算定律的?應用了哪些運算定律?使學生明確:在計算時.不僅計算的開始有時可以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在計算的過程中有時也可以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

        教師:在計算時,要隨時注意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

        做教科書第93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教師說明題目要求后。讓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每道題是怎樣用簡便方法計算的。特別是下面二道題,是怎樣進行簡便計算的?

        567十98 1 21 7

        教師要提醒學生:有的算式可能存在幾種不同的算法,所以。在運算前要認真審 題.看清算式中各個數(shù)的特點、選用種比較簡便的算法,使計算又對又快。

        三、四則混合運算

        引導學生回憶四則混合運算的'有關概念和運算順序。

        什么叫做第一級運算?什么叫做第級運算:

        在一個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級運算、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在一個算式中如果含有第級和第二級兩級運算。應該先算什么?

        在含有括號的算式中。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教科書第94頁中間的算式.讓學生標明運算順序。

        教師:在計算混合運算的式題時.首先要認真審題,看清題中有哪些運算符號.確定運算的順序。

        出示教科書第94頁的例2。先讓學生認真審題。想一想運算順序。然而讓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運算的順序。同時,還要注意強調書寫的格式。

        做練習二十的第9題。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四、小結(略)

        五、作業(yè)

      數(shù)學加法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單元課時數(shù):15課時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5課時)

        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3課時左右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4課時左右

        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6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2課時左右

        四十五 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法則,并通過各種形式靈活的'加減法練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操作、交流幫助學生理解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方法和思維過程,并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了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孩子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并感受數(shù)學可以幫助解決生活問題的作用。

        教學重點:學生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交流法、談話法

        教具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一幅鮮花盛開的公園一角的畫面。

        師:公園里鮮花盛開,已經很美。節(jié)日快到了,人們希望公園更美,工人叔叔又運來好多鮮花。(出示工人運鮮花的場景圖)。

        2、提出問題。看到這么多盆花,你想提什么問題?

       。1) 工人叔叔運來幾種花?

       。2) 紅花、黃花、紫花各有多少盆?

        (3) 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

       。4) 工人叔叔要搬走10盆紫花,還剩多少盆紫花?

        ……

        二、探究問題。

        小精靈也來了,他問小朋友:“誰能說一說,剛才一些問題可以怎樣算?

        (1) 借助情境圖,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列式計算。

        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 10+20

        還剩多少盆紫花— 30-20

       。2)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

        (a)計算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可以用“十”作單位數(shù)出結果(十個十個地數(shù))。

        (b)又可以根據(jù)整十數(shù)的組成想出得數(shù)(1個十和2個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個十,是30)。

        (C)3個十去掉1個十,還剩2個十,是20)。

       。╠)還可以轉變成10以的加減法來計算(1+2=3, 10+20=30;3-1=2,30-10=20)。

        三、鞏固練習。

        1、 P57做一做。

        2、 練習十第1—3題。

        板書: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

        10+20= 30-10=

      數(shù)學加法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與,掌握5的加法。

        2.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一圖兩式的一般規(guī)律,并會列式計算。

        3.在數(shù)學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數(shù)字卡、蘋果卡片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導入:五只猴子蕩秋千

        2.復習5的組成

       。1)提出問題:今天老師買回4個蘋果,小朋友又帶回1個蘋果,現(xiàn)在我們一共有幾個蘋果?

       。2)如果把這5個蘋果分在兩個籃子里我們可以怎么分?請小朋友分一分,并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

        3.學習5的'加法。

       。1)如果你有2只蘋果,我再給你3只,你有幾只蘋果呢?我們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啟發(fā)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并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2)請小朋友先抽一張卡片,看看卡片上有幾個蘋果,用數(shù)字什么表示,再抽一張卡片,讓幼兒算一下一共有幾只蘋果。反復進行游戲。

        4.幼兒觀察老師出示的圖片情節(jié),用卡片擺出算式,并進行運算。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利用生活中的場景列出“5”以內的加法算式。

      數(shù)學加法教案8

        教學目標:

        1.鞏固加法及估算得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和正確率。

        2.發(fā)展觀察、比較、說理等數(shù)學思維能力。

        3.繼續(xù)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估算意識。

        教學重難點:

        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和正確率。 發(fā)展有序思維能力。

        教學資源:

        小黑板 投影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 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213+624342+362130+476

       。1) 學生獨立在草稿本上計算并驗算。指名板演。

       。2) 檢查訂正。說說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計算時應注意些什么。(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

        2、算一算。比一比。

        230+68445+414260+68445+464267+68445+469

       。1) 學生獨立計算,邊算邊比較。

        (2) 反饋檢查。

        (3) 說說這兩組計算題中各小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一個加數(shù)不變,另一個加數(shù)逐漸增加,和也隨著增加,反之,和也隨著減少;每一組中的第一小題計算時不需進位,第二小題十位相加滿十要向百位進1,第三小題個位和十位相加都滿十,都要向前一位進1。

        3、解決實際問題。 做第3題。

        二、估算練習

        1. 估算一下下面各題的得數(shù)大約是幾百。

        304+106402+467248+395596+297196+729635+208

        先同桌說說后交流反饋

        2. 解決實際問題。做第5題。

       。1) 獨立解答。

       。2) 交流反饋。說說自己列式是怎樣想的。

        三、全課總結

        在小組里說說自己有什么收獲,小組派代表交流。

        四、作業(yè)應用。

        完成41頁第4題。

        教學板書:

        練習課

        158+216+142=516(本)97+105+97=299(人)

      數(shù)學加法教案9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已有經驗,讓他們在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數(shù)學的再創(chuàng)造,切實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經歷數(shù)學知識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的過程同時注重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通過發(fā)現(xiàn)、驗證、類比、歸納,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學生應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運算律。

        3、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難點:對加法交換、結合律的熟練應用。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

        25+75= 48+70= 133+77= 150+390=

        820+180= 725+36= 301+299= 999+10=

        【二次備課:在25+75=100中,25是( )數(shù),75是( )數(shù),100是( )!

        2、引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過了加法計算的有關知識,其實在運算中,還有很多規(guī)律,我們把它稱作運算規(guī)律。今天,我們就要進一步學習一些加法的規(guī)律性知識,這些知識對我們今后學習小數(shù)和分數(shù)有很大的幫助。板書課題:加法運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

        (一)學習加法交換律(例1)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例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運動嗎?課余時間喜歡做哪些運動?李叔叔很喜歡騎自行車這項運動,他準備騎自行車外出旅行。(展示圖片)你們看,這是他向我們介紹某一天騎車路程的相關數(shù)據(jù)。我們一起幫他算一算。(展示例1主題圖、出示例1內容)

        2、讀題,出示線段圖,讓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

        【二次備課:如果學生分析的沒有困難,就不需要畫線段圖幫助分析?辞闆r在定!

        3、獨立列式解答。指名學生口答。

        方法一:40+56=96(千米)

        方法二:56+40=96(千米)

        4、提問:為什么要用加法計算?你是怎么想的?加法是一種什么運算?(加法就是把幾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

        5、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兩種算法的結果。

        上面這兩種算法都是求李叔叔一天騎了多少千米,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我們可以用一個什么符號把兩個算式連接起來?(等號)板書:40+56(=)56+40這個等式說明了什么?(交換40和56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6、引導學生歸納規(guī)律。

        出示:36+84 84+36· 158+68 68+158

        上面的每算式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學生同桌討論,老師巡視參與)集體交流,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總結板書。 (板書:兩個加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加法交換律:a+b=b+a)

        7、練習(用加法交換律填上合適的數(shù))

        65+145=_+_ 09+31=_+_ b+_=_+_ a+_=10+_

        (二)學習加法結合律(例2)

        1、出示例題,提出問題,理解題意。

        2、學生嘗試解答。

        3、質疑解答:

        (1)可以看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么列式的?

        板書:(88+104)+96· 88+(104+96)

        4、觀察:想一想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計算結果相同。不同點:運算順序不同。

        5、比較發(fā)現(xiàn):

        (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6 、觀察:

        (1)每組有幾個算式?(2個)

        (2每組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計算順序不同)

        (3)這兩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每個等式中,每組算式有3個加數(shù),每個等式中加數(shù)都一樣)

        (4)每組兩個算式變,什么沒有變?(和沒有變)

        7、通過這兩個等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出示內容,請學生思考后填空。

        ( )相加,先把(· )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 )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 (學生齊讀,理解后記憶)

        8、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3個加數(shù),怎樣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呢?老師板書:(a+b)+c=a+(b+c)

        9、練習(用加法結合律填上合適的數(shù))

        (43+145)+55=_+(_+_)· 215+(85+30)=(_+_)+_

        (134+112)+88=_+(_+_)

        三、鞏固練習(下面等式運用了什么定律?)

        82+0=0+82· (· ) 47+(30+8)=(47+30)+8 (· )

        (84+68)+32=84+(68+32)(· ) 75+(48+25)=(75+25)+48 (· )

        小結: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最大的區(qū)別是:交換律改變的是數(shù)的位置;結合律改變的是

        運算順序。結合律的重要標志是小括號的'應用。

        四、總結

        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加法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a+b=b+a·加法結合律:(a+b)+c=a+(b+c)

        【二次備課:在教學中,將40+96=96+40 (88+104)+96=88+(104+96)板書在黑板上,學生根據(jù)算式在用不同形式表示會容易一些!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在以前的數(shù)學學習中都有相應的認知基礎,學了本節(jié)的新知識可以促進學生更深入地認識原來學過的知識和方法。在教學加法運算定律的過程中,我始終以學生為本,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把握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教學時,我充分利用教材中呈現(xiàn)的具體情境,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答引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需要。通過解決情境中的問題,讓學生對兩個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在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經歷探索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中,兩個運算定律都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共同特點,初步感受運算規(guī)律。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對運算定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敘述所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規(guī)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統(tǒng)一用字母來表示。使學生體會到符號的簡潔性,從而發(fā)展了學生的符號感。

        本節(jié)課的教學,讓學生經歷了探索、發(fā)現(xiàn)、反思的過程,對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有了充分的認識和自己的理解。但在教學的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之處:

        1、在探索加法結合律的過程中應該再放開一些,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共同特點,初步感受運算律。

        2、在教學加法結合律時應該讓學生多舉些例子,讓學生去評價舉的例子好不好,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結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數(shù)放在一起,而不是隨意的亂編。

      數(shù)學加法教案10

        設計意圖:

        在游戲中復習6的組成,使幼兒手、口、腦并用一起鍛煉,以幼兒喜歡、熟悉的卡通人物孫悟空送仙桃、七十二變、給葉寶寶找樹媽媽的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在操作實踐中掌握6的加法,通過游戲“開火車”進一步加強、鞏固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活動內容:

        得數(shù)是6的加法。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使幼兒理解加法的意義,并能正確計算得數(shù)是6的加法。

        情感目標:在幼兒生動活潑的情景和游戲中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主動探索的精神。

        能力目標:培養(yǎng)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孫悟空圖片、實物(1朵白色的花,5朵粉紅色的花,一棵貼有數(shù)字5的樹,一棵貼有數(shù)字6的樹)背景圖(蘋果樹上2個黃色的'蘋果,4個紅色的蘋果,河里3條大魚,3條小魚,)寫有得數(shù)是6的加法算式的樹葉、火車頭頭飾,貼有車廂號碼的火車車廂掛飾、每個幼兒一張寫有加法算式的火車票,1—6數(shù)字卡,“+”卡、“=”卡。

        學具準備:每個幼兒6個桃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準備

        邊唱邊跳自己改編的歌曲《十只小兔跳舞》入座。(小朋友坐成半圓形)

       。ㄐ∮螒颍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6的組成,現(xiàn)在我們做個小游戲好嗎?

        幼兒:好。

        師:舉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打一的手勢),你出幾?

        幼兒:你出“1”,我出“5”。(打五的手勢)

        合:1和5合起來就是6。

        ¨¨¨

        二、創(chuàng)設情景,探求新知

        1、活動一:孫悟空送仙桃,小朋友操作活動。

        師:《西游記》小朋友都喜歡看,對嗎?那你們最喜歡誰呀?

        幼兒:孫悟空、豬八戒¨¨¨

        師:瞧,誰來了?(出示孫悟空圖片)

        幼兒:孫悟空。

        師:孫悟空來到學前5班,你們高不高興呀?你們看他手里拿的什么呀?(桃子),孫悟空從花果山上帶來了許多仙桃,他要送給我們每一位小朋友,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桌上都擺了6個仙桃,孫悟空要考一考小朋友,請小朋友擺一擺,6個桃子有幾種分法?看哪個小朋友分法最多?

        幼兒操作。

        師: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告訴孫悟空,他是怎樣分的?

        幼兒:6個桃子可以分成1個桃子和5個桃子¨¨¨

        師:小結6可以分成1和5,1和5和起來就是6¨¨¨

        2、活動二:孫悟空變戲法

        師:孫悟空說小朋友真聰明!他要和我們小朋友來比一比,看一看誰的本領大?我們知道孫悟空會七十二變,你們看,孫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說變,變出了一束花(一朵白色的花,5朵粉紅色的花)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的手里有幾朵白色的花?幾朵粉紅色的花?一共有幾朵花?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請說出算式。

        幼兒回答教師將算式貼到黑板上。我們知道加法有一個交換律,請小朋友回憶一下,交換加號前后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教師用手勢交換1朵花和5朵花的位置)請一個幼兒說出算式,再貼出算式。

        孫悟空說小朋友太棒了,能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我再拔一根毫毛,考考小朋友,他變出一棵蘋果樹(揭開背景圖蘋果樹部分2個黃蘋果,4個紅蘋果),教法同上。

        孫悟空說我變了兩次戲法都沒難倒小朋友,我還可以變,孫悟空又一次拔出了一根毫毛,變出了魚(揭開背景圖河部分,3條大魚,3條小魚)教法同上,3和3數(shù)字一樣,就不用換了。

        3、活動三:幫樹葉寶寶找樹媽媽

        花果山上的樹葉怎么飄到這里來了,原來樹葉寶寶和樹媽媽走散了,葉寶寶一定很害怕,小朋友想想辦法,幫幫葉寶寶,好嗎?我們看看葉寶寶身上有什么?原來有電話號碼,就是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得數(shù)就能幫葉寶寶找到樹媽媽了。

        幼兒操作,將樹葉掛在相應號數(shù)的樹上。然后請兩名幼兒檢查結果是否正確。

        三、游戲

        游戲:開火車

        是誰打電話來了?哦,悟空來電話,邀請我們到水簾洞去玩,你們高不高興?我們坐火車去好嗎?老師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張火車票,幼兒算出自己的車廂號碼,上與得數(shù)相同的車廂,有秩序地排在戴頭飾小朋友的后面,(算錯的不能上車),在開火車的音樂聲中做開火車的動作出教室。

      數(shù)學加法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用8、9的組成,正確計算得數(shù)是8和9的加減法算式與8減幾和9減幾的算式。

        2、通過看一幅圖列四道算式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能夠正確計算得數(shù)是8、9的加減法,掌握計算方法。

        2、難點與關鍵: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能用8、9的加減法解決問題。教具準備:主題圖、口算卡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8、9的組成以及7以內加減法口算題。

        二、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認識8和9,現(xiàn)在我們就進一步來學習8和9的加減法。

        三、探索新知:

        1、有關8的`加減法教學。

       。1)、想一想,這幅圖可以求什么?該怎樣列式?

        6+2=8(為什么)

        還有沒有不同的列式?

        2+6=8為什么可以這樣列式?

        因為觀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就寫出了兩個不同的算式。

       。2)、用書遮住左邊的6個蘋果,現(xiàn)在這幅圖表示什么意思?怎樣列式?8-6=2

        老師遮住右邊的2個蘋果,又該怎樣列式?8-2=6

        (3)、這一幅圖表示6個蘋果和2個蘋果合并,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到2道加法算式;也可以從8個蘋果里去掉6個或2個,也得到2道不同的減法算式。這樣看一幅圖可以得到4道算式。

        (4)

        你們能列出兩道減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嗎?

        6+3=9

        3+6=9

        9-6=3

        9-3=6

        (5)、觀察這四道算式都用了哪些數(shù)?都用了8的哪一個組成?

        2、有關9的加減法教學。

        (1)、讓學生拿出小棒擺一擺:

        7+2=99-7=2

        2+7=99-2=7

        (2)、老師拿走左邊的,誰來說一下,怎樣列式?

        9-7=2

       。3)、如果拿走右邊的,哪位同學來說一下,怎樣列式?

        9-2=7

       。4)、讓學生觀察這四個算式都用了哪些數(shù)。這四道題都用了9的哪一個組成?

        3、小結:

        同學們,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是蘋果圖還是擺小棒,我們都能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它們同用一個組成算得數(shù),這四個算式實際上是有聯(lián)系的。

        四、鞏固練習:

        P61.7、8

        五、P57.生活中的數(shù)。

        六、全課小結。

        七、布置作業(yè)。

      數(shù)學加法教案12

        重點難點

        教幼兒學會計算5以內的加法

        理解加法的意義。

        活動準備

        課件,記錄卡、鉛筆、火車頭飾

        活動方法

        講解法、演示法、操作法、練習法。

        活動目標

        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使幼兒初步體會用"數(shù)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通過學生操作、表達使學生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認識10以內的數(shù)字

        2、聽音樂跟老師做律動。

        3、快速搶答,復習舊知: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會了數(shù)的'分與合,老師這兒有幾個題目,小朋友能不能快速地說出方框里應該填幾?

        小朋友把分與合的知識掌握得可真好呀!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師:小朋友們,我們在幼兒園里,不僅要愛學習,而且還要愛勞動。瞧,這群小朋友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勞動呢!

        他們正在干什么呢?誰來說一說?(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

        教師板書:3

        師:瞧,又出現(xiàn)了什么?誰來說一說?(出示例圖后半部分)(水快澆完了,有2個小朋友提著水壺送水過來了)

        教師板書:2

        師:誰能將這件事連起來完整地說一說?

        根據(jù)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有2個小朋友提著水這兩句話,老師要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2、引出課題:

        師提問:① 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有2個小朋友提著水,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也就是把3個小朋友和2個小朋友合起來。我們要用加法計算,(板書課題:加法)領讀:加法。在用加法計算時,我們要用到一個新的符號:"+",它叫加號(板書:3 + 2),跟老師一起讀:加號。

        師:你能說一說加號表示什么意思嗎?

        加號表示把兩個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

       、 3個小朋友加2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呢?(5個)師板書:= 5

        你是怎樣得到5個的呢?(幼兒可能有以下幾種算法,幼兒說不上的話,教師和幼兒一起算)

        A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指圖數(shù) 1、2、3、4、5、)一共有5個。

      數(shù)學加法教案13

        教學內容:教材127-128頁例1、例2、128頁”做一做“,練習三十第1-3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并掌握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2.正確區(qū)分整數(shù)加法和小數(shù)加法的異同.

        (二)能力訓練點

        1.能正確計算小數(shù)加法,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2.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計算小數(shù)加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

        教學重點: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對齊數(shù)位、滿十向前一位進1的算理.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答.說出下列小數(shù)中每一位數(shù)表示的意義.

        0.40.081.0323.715.26

        2.說出下面的錢數(shù)各是幾元幾角幾分.

        1.82元0.03元7.90元0.65元0.27元15.04元

        3.整數(shù)加法法則是什么?

        (強調: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豎式計算1283+2642479+560

        轉化成12.83+26424.79+5.60導入課題.

        板書簡單的小數(shù)加法

        2.新授.

        (1)教學例1.

        出示:小紅買一支自動鉛筆用0.65元,買一支轉筆刀用0.27元.一共用了多少錢?

        啟發(fā)學生思考:通過看題,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

        ①列式.

       、谟脦捉菐追种R計算.(學生試算,教師巡視時提示:列豎式時把數(shù)位對齊)

        (2)小數(shù)計算的方法.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時提示:

        ①0.65中的”6“”5“、0.27中”2“”7“的意義.

        ②豎式排列的道理:明確相同數(shù)位對齊,即小數(shù)點對齊.

        ③從低位加起,滿十向前一位進一.

       、芎偷男(shù)點和加數(shù)的小數(shù)點對齊.

        板書(見板書設計)

        (3)啟發(fā)思考: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明確:①相同數(shù)位對齊.

       、趶牡臀患悠穑瑵M十向前一位進一.

       、劢Y果對齊加數(shù)的'小數(shù)點點上小數(shù)點.

        (4)比較以上兩種方法哪種簡便?

        (5)反饋練習:127-128頁”做一做“1、2.(要求獨立完成,同桌交流)

        (6)教學例2.

        出示:王宏的媽媽買花布1.5米,買白布2.6米.一共買了多少布?

        ①用例1的方法類推,學生獨立計算.

        (教師巡視時點撥十分位上滿10個0.1向前一位進1的道理.)

       、跈z查效果.

        板書1.5+2.6=4.1(米)

       、圪|疑.

       、芊答伨毩暎182頁下面的”做一做“1、2題.(分組做,互相交流)

        (7)啟發(fā)學生思考:小數(shù)加法和整數(shù)加法有什么相同點?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明確相同點:(1)相同數(shù)位對齊(2)從低位加起,滿十向前一位進一.

        不同點:小數(shù)加法在和里點上小數(shù)點.

        (8)計算導入時的兩個小數(shù)加法.

        12.83+2.6424.79+5.60

        三、鞏固發(fā)展

        1.填空(用小數(shù)計算)

        (1)=()+()=()

        (2)=()+()

        (3)=()+()=()

        2.判斷對錯,并改正.

        3.計算.

        0.45+0.780.34+0.520.54+0.080.47+0.37

        4.129頁2題.

        四、全棵小結:這節(jié)課,你又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重點從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及整數(shù)加法的異同方面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練習三十1題后4個題.

        六、板書設計

        簡單的小數(shù)加法

        答:一共用了9角2分.

      數(shù)學加法教案14

        【活動目標】

        1、熟練掌握6以內數(shù)的計算。

        2、培養(yǎng)幼兒的口算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書寫能力。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掛圖、題卡。

        【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看春天來了,柳樹發(fā)芽了,小動物們準備出去郊游。他們來到小河邊,河水很急,它謬不去,這時長頸鹿伯伯說;回答出問題我就讓它謬去6+1=、2+2=/4+1=.

        母雞嬸還想考一考小朋友們,一只母雞用數(shù)字來表示,

        生:一只母雞用數(shù)字“1”表示一只公雞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生:一只公雞用數(shù)字“1”來表示,那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雞用加法還是減法?

        生:加法。這時母雞嬸又叫來了兩只小雞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生;用數(shù)字“2”來表示。

        問:一共有多少只小雞/我們來用加法來計算,1+1+2=4.

        剛才我們小朋友是數(shù)出來的,現(xiàn)在老師就告訴你們計算方法,看1和1相加等于2用頭兩個數(shù)相加的`結果再加上第三個數(shù)得出的結果就是這道題的結果。

        池塘里有2只小鴨我們用數(shù)字2來表示,又游來2只小鴨也用數(shù)字2來表示有游來2只小鴨也用數(shù)字2來表示想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鴨?列出算式2+2+2=6

        【活動延伸】

        聰明的寶寶填一填:2+2+2= 2+1+1= 2+2+2= 1+1+3=

        【活動結束】

        游戲:放風箏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數(shù)學加法教案15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50頁例題及第50-51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和是8的加法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2.在觀察與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yǎng)比較、聯(lián)想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體現(xiàn)思維的靈活性。

        3.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逐步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掌握和是8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聯(lián)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算式的含義和認識加減法算式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人

        1.小朋友們,炎熱的夏天剛剛過去,夏天里你們最喜歡干什么?(游泳)每次游泳時,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或想到這里面的數(shù)學問題呢?今天,我們一起再到游泳池邊去看一看。(多媒體展示游泳池圖)

        2.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個畫面,四人一個小組,互相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評析:由學生喜愛的游泳活動,引出話題,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充分調動了學生觀察、思考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內驅力。]

        二、展開

        1.自主探究新知。

       。1)在小組內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試著列出算式。

        (2)小組交流后集體反饋。剛才小朋友們都提出了什么問題?能說給大家聽聽嗎?學生匯報?赡芴岢龅膯栴}有:

        游泳池里有5個小朋友,游泳池邊有3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游泳池邊有3個小朋友,游泳池里有5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游泳館里有8個小朋友,游泳池里有5個小朋友,游泳池邊有兒個小朋友?

        游泳館里有8個小朋友,游泳池邊有3個小朋友,游泳池里有幾個小朋友?

        游泳館里有3個小女孩,5個小男孩,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以及相關的其他問題。

        游泳館里有1個戴帽子的,7個沒戴帽子的,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以及相關的其他問題。

        游泳館里有6個沒帶游泳圈的,有2個帶游泳圈的,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以及相關的.其他問題。

        提問:你能根據(jù)自己提的問題列出算式嗎?教師適時板書:

        5+3=8 2+6=8 7+1=8 3+5=8 6+2=8 1+7=8

        8-3=5 8-2=6 8-1=7 8-5=3 8-6=2 8-7=1

        [評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知識水平、生活經驗、個人興趣的不同決定了觀察、分析客觀事物的標準、思考問題的方向、解決問題的策略不同。教師的任務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觀察與思考,引導學生合作與交流,提高學生數(shù)學應用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觀察。

        5+3=8 2+6=8 7+1=8 3+5=8 6+2=8 1+7=8

        看看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嗎?(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集體交流)

        (4)再次引導觀察。由同一幅圖列出四道算式?纯催@四道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嗎?(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集體交流)

        [評析: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是由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一系列自主探索活動構成的,是在合作與交流的氛圍中形成的。教師通過有目的的引導,幫助學生經歷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自主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

        (5)試一試。

        小朋友真了不起!根據(jù)一幅圖就列出這么多算式。你們瞧,小白兔為獎勵大家正背著簍子給大家拔蘿呢!(多媒體展示)

       、儆^察交流圖意,提出問題后獨立填寫算式及得數(shù)。

       、诮涣髟u價:說出所列算式表示的意思和計算的想法。

        2.鞏固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小朋友們表現(xiàn)得真不錯,下面我們再去玩具店逛一逛。

       、賹W生觀察圖(多媒體展示),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

       、诮涣髟u價:結合圖意,說出算式的含義,思考為什么第二幅圖只列出了兩道算式。

       。2)想想做做第2題。

        今天,小熊可能遇到困難了。因為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媽媽答應它去公園玩,但它必須找出這樣兩張數(shù)字卡片,使得它們相加等于8,看它多著急。我們幫幫它好嗎?

       、偻缹W生出示卡片操作,請兩名同學板演。

       、诮涣髟u價。

        (3)小熊終于可以去公園了,阿姨給小熊一張?zhí)厥獾拈T票,完成上面的題還有禮物。

       、俪鍪鞠胂胱鲎龅3題。

       、讵毩⑼瓿。

       、劢涣髟u價。

        (4)大家可真聰明,阿姨為小熊準備了一些鞭炮,為小熊祝賀生引用卡片逐題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指名口答。如答對,其余學生發(fā)澎、啪如答錯,則發(fā)噬聲。

        (5)放完鞭炮,我們跟著小熊到處走一走吧!看,小熊遇見誰了?

       、俪鍪鞠胂胱鲎龅5題。

        ②學生討論圖意,獨立列式。

       、劢涣鳎航Y合圖意,說算式的意思。

      【數(shù)學加法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加法教案05-12

      數(shù)學加法教案介紹05-12

      幼兒數(shù)學加法教案02-20

      進位加法的數(shù)學教案07-13

      數(shù)學教案《加法—合并》06-02

      中班數(shù)學5的加法教案03-26

      《5以內的加法》數(shù)學教案01-11

      大班數(shù)學加法基礎教案02-20

      幼兒數(shù)學加法教案(精選11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