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5-07-17 15:41:39 小英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22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22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1

        活動目標:1,復習10以內數(shù)的加減運算,會用算式列題。

        2,通過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會用到的。

        3,能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兒每人一份錢。(錢的數(shù)目從5~10)、每組一個塑料框

        計算用的紙和筆。

        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一,超市買文具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從塑料框那那一份錢,請你用手中的錢去買文具,要求買的文具的總價格就是你手中的錢的數(shù)字。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shù)字購買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購買的文具式題。

        4,請個別幼兒說說:我買了……文具,算題是……。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每組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2,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并能做出適當調整。

        鼓勵幼兒把重復或者

        不錯的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認為是必須的的文具。

        3,集體討論

        請個別小組展示所購買的文具。

       。1),請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說說你們的理由?

       。2),幼兒邊說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文字卡片。

       。3),除了這些還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4),師生共同總結。

        4,被排除的這些文具,在我們今后的學習中還是會用到,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文具嗎?

        大班數(shù)學教案 2

        活動目標:

        1、知道并記住幾個特殊用途的電話號碼,練習在相應情景下運用。

        2、鞏固對數(shù)字0、1、2、4、9的認識,學習從左向右排序。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110、114、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頭飾各一個,電話機一部,多媒體課件。

        2、學具:電話號碼卡片人手一份(用帶繩子的夾子夾好,事先放在幼兒的椅子下面),0、1、2、4、9、數(shù)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提問討論

        1、出示多媒體畫面一——著火的小黃狗家。引導幼兒了解發(fā)生火災時應及時撥打119電話求助,并能較清楚地說出地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準確說出地址。)

        (2)小黃狗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屋頂上出現(xiàn)火苗。)用什么辦法才能把火撲滅?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盡快找到消防隊的叔叔呢?(引導幼兒了解發(fā)生火災時要及時打119電話求救。)

        (3)教師出示卡片“119”,請幼兒在自己的數(shù)卡中找出1、1、9,并按順序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19”。(如撥打正確,畫面上出現(xiàn)消防車,火苗消失。)

        (5)教師小結:我們如果遇到火災要及時打119電話,向消防隊的叔叔求救,這樣才能很快將火撲滅。但我們不能隨便撥打這個號碼,只能在發(fā)生火災的時候撥打。

        2、出示多媒體畫面二——小豬的家,豬媽媽生病躺在床上。引導幼兒了解并記住急救中心的電話120,并能說清楚病人的情況及具體的家庭住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重點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說出地址。)

        (2)豬媽媽生病了,小豬應該找誰來幫忙?用什么方法能盡快找到醫(yī)生呢?(撥打120電話。)

        (3)教師出示“120”卡片,請幼兒從自己的數(shù)卡中找出1、2、0,并按順序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20”。打電話時重點說明小豬媽媽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撥打正確并說出具體住址后,畫面上出現(xiàn)救護車。)

        (5)教師小結:由于我們及時撥打了急救中心的電話,豬媽媽很快被送到了醫(yī)院,得到了及時的治療,現(xiàn)在豬媽媽已經康復了。

        3、出示多媒體畫面三——站在雪地里的小松鼠,家里的窗戶開著。引導幼兒知道遇到困難或壞人時可以打110電話,找警察叔叔幫忙。

        (1)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說出地址。)

        (2)下雪了,小松鼠為什么不進屋呢?它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遇到壞人應該怎么辦?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盡快找到警察?(撥打110電話。)

        (4)請幼兒從自己的數(shù)卡中找出1、1、0,并按順序排列。

        (5)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10。先請個別幼兒撥打,然后全體幼兒撥打。重點說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

        4、出示多媒體畫面四,引導幼兒根據場景與所需撥打的電話進行連線,鞏固所學知識。

        二、游戲

        請幼兒掛上電話號碼卡片,與同伴交流卡片上的號碼,從而明白拿“110”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隊員,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并進行模擬表演,加深印象。

        延伸活動:

        討論:如果我們忘記了這些電話號碼怎么辦?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使之明白可以撥打114查號臺詢問,這樣就能又快又準確地知道想要的電話號碼。

        教學反思:

        通過特殊的電話號碼,讓幼兒了解110、 120、119它們的作用以及和人們的關系。在設計這節(jié)課之前,我讓幼兒說說這些電話號碼在遇到什么情況下才能撥打的,孩子們大多數(shù)的都知道,但不能很準確地說出。我在想怎樣才能讓這節(jié)課不枯燥而且有趣呢?中班幼兒主要還是以直觀思維和游戲為主,所以我在本節(jié)課中設計了形象生動的課件并插入了簡單的游戲。并且我通過讓幼兒用不同的形式進行反復的說,反復的'練習,使他們能很好的掌握所學內容。幼兒在整節(jié)課中課堂氛圍非常的濃厚,幼兒也很感興趣,都能夠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整個環(huán)節(jié)中,也體現(xiàn)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關系。當然教師引入應點到為止。由于我過于引入,以為幼兒不會回答,給幼兒說的機會不夠,使得幼兒并沒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性。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由于時間關系,我處理的比較倉促。在今后的日子了,我會繼續(xù)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

        大班數(shù)學教案 3

        活動目標:

        1、認識單數(shù)和雙數(shù),可以加深幼兒對數(shù)的理解,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計數(shù)能力。

        2、重點和難點是:通過直觀教具,讓幼兒理解單數(shù)和雙數(shù)的含義,知道1、3、5、7、9是單數(shù),2、4、6、8、10是雙數(shù)。

        活動準備:

        1、音樂:鋼琴曲歡樂頌

        2、鈴鼓

        3、各種數(shù)量不同的圖形卡片

        活動過程:

        1、用手腕轉動的音樂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通過直觀演示,讓小朋友從1數(shù)到10。

        3、教師首先出示單數(shù)的圖片,然后出示雙數(shù)的'圖片。

        告訴幼兒(1、3、5、7、9)是單數(shù)。(2、4、6、8、10)是雙數(shù)。

        4、鞏固:讓幼兒從1——10的數(shù)字里分類出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

        5、玩游戲“傳口袋”,鞏固認識單數(shù)和雙數(shù)。敲鈴鼓,鈴鼓聲音停了,口袋在那個小朋友手上就要從口袋里抽出一個卡片,說說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大班數(shù)學教案 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時間。

        2、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

        3、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圓形時鐘一個,沒有指針的紙制大鐘面一個,1—12整點電子鐘卡片。

        2、學具準備:實物鐘若干。

        3、《操作冊》第6冊第7—8頁。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游戲:鐘之歌。幼兒和教師一起跟隨音樂唱“鐘之歌”,邊唱歌邊做動作。唱完后教師提示:“這是一首謎語歌,請大家猜猜謎底是什么?”

        二、集體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剛才小朋友們猜的謎底是鐘,我們在生活中都離不開時鐘。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時鐘朋友。

        1、教師出示圓形時鐘,請幼兒觀察鐘面,了解鐘的表面結構。

        2、通過撥鐘,認識分針和時針。

        教師慢慢撥鐘,引導幼兒觀察分針和時針的運動。讓幼兒說出: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

        3、通過撥鐘,人是整點鐘。

        教師將分針和時針都撥到12上,然后調節(jié)鐘背面的調時鈕,使分針轉一圈后正指向數(shù)字12,讓幼兒注意時針有了什么樣的變化。教師反復撥幾次,讓幼兒明白分針每走一圈,時針就走一個數(shù)字,經過了一個小時。

        4、自由撥鐘。

        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個實物鐘面,請幼兒輪流撥鐘,觀察并討論分針和時針的`變化,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只要分針正指“12”,時針就正指某個數(shù)字。

        教師小結:分針正指12,時針指數(shù)字幾,就是幾點鐘。出示寫有整點鐘的電子鐘卡片,與幼兒一起撥整點中。邊撥邊與幼兒一起說:“1點整、2點整、3點整……”直到兩針在12上面重合(即12點整)。

        三、分組活動。

        教師:時鐘想和小朋友分組玩游戲。

        第一組:游戲“時間超人”,一名幼兒站在大鐘前,背對著大家。另一名幼兒報時“X點整”。聽到報時后,大鐘前的幼兒就用手臂來擺出分針和時針的位置,游戲可反復進行。

        第二組:按要求撥鐘。兩名幼兒一組,一幼兒任意出示整點的電子鐘卡片,另一幼兒用學具播出相應的時間。

        第三組:時間時間對對碰。做《操作冊》第六冊第七頁的活動“剪一剪、貼一貼”。

        四、游戲活動。

        教師:老狼也學會了認識時間,我們去考考它。

        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教師手拿1—12點鐘的電子鐘面卡片12張,走到前面扮演老狼。幼兒跟在“老狼”的后面邊走邊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老狼”舉起1點鐘的卡片邊回答:“1點鐘”。幼兒繼續(xù)問老狼,當老狼回答“天黑了”時,其他幼兒必須快速回到座位上安靜下來。最后一個回到座位上的幼兒就被“老狼”吃掉,游戲反復進行。

        五、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師針對幼兒的學習情況,引導幼兒將操作材料收拾好。

        大班數(shù)學教案 5

        活動目標:

        1、通過課件認識,理解符號含義。

        2、操作課件,學習用表示兩個數(shù)量的關系。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電教活動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等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感知河馬嘴巴的形象。

        導入:小朋友,你們見過河馬嗎?它是什么樣的?

        教師:瞧,有一只小河馬,它的嘴巴也是大大的,它呀還是一只貪吃的小河馬,吃東西時,大嘴巴總是朝著多的方向張開。

       。ǘ┙Y合課件講述,知道河馬大嘴巴總是朝著數(shù)量多的方向張開。

        1、河馬爸爸媽媽送食物,小河馬的嘴巴總是朝著數(shù)量多的方向張開教師:小河馬,胃口大,河馬媽媽來喂它。食物來啦,看是什么?(出示課件)一個盤子里有*個?一個盤子里有*個?小河馬說:我要吃多的那盤,是哪個?

        教師:小河馬,胃口大,河馬爸爸來喂它,食物來啦,看是什么?(出示課件)……小結:(小河馬的嘴巴總是朝著數(shù)量多的方向張開)教師:小河馬,胃口大,爺爺奶奶來喂它,食物來啦,香蕉一樣多,這下小河馬不知道要朝哪邊張嘴巴了?小河馬閉起嘴巴。(出示已經學過的=號)

        2、小動物送果實,幼兒練習掌握小河馬張嘴方向。

        教師:咚咚咚誰來啦?(小馬)小馬給小河馬送來了吃的`?猜猜小河馬的嘴巴會朝那邊張開呢?(幼兒操作電腦)同樣的方法引出小貓、小雞。

        教師:貪吃的小河馬大大的嘴巴總是朝著多的方向張開。其實在這個大嘴巴里還藏著一些有趣的符號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ㄈ└鶕玉R嘴巴,認識理解符號。

        1、觀察河馬不同張嘴的方向,認識理解符號。

        教師:小河馬的這張大嘴巴是朝哪邊張開的?

       。ù笞斐按笥谔,尖尖朝前小于號。嘴巴扁扁等于號。)教師: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2、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示符號,理解符號的正確運用。

        教師:小河馬家的食物真多呀,我們來看一看,比一比,應該用哪個符號。(出示課件,選擇正確的符號)(四)農場摘果子比賽,集體練習符號的運用。

        1、幼兒分組進行摘果子比賽。

        教師:農場里的果子熟了,你們愿意幫助小動物們摘果子嗎?我們來比賽,在一段音樂中,看看哪一隊摘的多?(幼兒操作)

        2、集體統(tǒng)計比賽結果,練習用數(shù)字記錄,使用符號。

        教師:用數(shù)字記錄,讀起來可真方便。剛才你們做的操作卡回到教室后也可以用數(shù)字記錄一下,再讀一讀,好嗎?

        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活動中繼續(xù)練習符號的運用操作。

        大班數(shù)學教案 6

        設計背景

        那天不輕易地發(fā)現(xiàn)有個小朋友手中拿著撕成兩半的五角面值的人民幣,我問他去哪得,他說某某小朋友說不要了,撕了扔地上,他撿來玩的,大班的小朋友,難道對錢沒有概念嗎?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人民幣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幣的用途及一些意義。

        3、了解簡單的錢幣兌換關系,并學習簡單的粘補技巧。

        重點難點

        認識人民幣面值,人民幣的兌換關系。

        活動準備

        1、各種面值人民幣。

        2、一些日常用品及價格單。

        活動過程

        一、了解人民幣

        1、出示人民幣,教師:這個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

        2、教師:對,是錢,錢是一種拿來交易的`東西,比如用來買玩具啊,買生日蛋糕啊,或者請別人干活要給錢給別人啊。我們中國制造出來的錢叫人民幣。

        二、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給幼兒觀看,請幼兒仔細觀察有何不同。

        2、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糾正、肯定幼兒的說法。

        4、簡單告知幼兒人民幣的基本貨幣單位是圓角分。

        三、人民幣的兌換

        1、出示2角的人民幣,請幼兒說說可以兌換成幾張1角的人民幣。

        2、出示5角的人民幣,請幼兒想想看可以換成幾張1角的人民幣?幾張1角和2角的人民幣?

        3、……

        延伸活動

        1、粘補殘缺的“人民幣”。

        2、角色游戲:購物。

        教學反思

        1、教學活動準備充分,所用的真幣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對幼兒很有吸引力。他們興趣高,都樂于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訴幼兒人民幣不能撕毀,這是犯法的,幼兒都很認真的和老師一起把撕爛的錢幣粘補好。通過給幼兒自己認真觀察,給他們了解可以通過顏色、數(shù)字的不同,認識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大班幼兒對數(shù)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完全可以展開“兌換”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從簡單的2角兌換1角到5角兌換2角和1角,一步步引導幼兒掌握了簡單的兌換關系

        3、老師適時把自己當成幼兒,既是活動的主導者,又是活動的參與者,幼兒在平等的氛圍中和老師打成一片。

        4、本次活動整個過程幼兒很活躍,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為會是枯燥的一節(jié)課,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在今后的教學中,不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兒。

        5、如果再上這節(jié)課,我會在此基礎上,加入故事情節(jié),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過故事讓幼兒更深地了解人民幣,并提升他們的愛國情懷。

        大班數(shù)學教案 7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進一步區(qū)別10以內的單數(shù)和雙數(shù)。

        2、激發(fā)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數(shù)卡1-10(大的兩份,小的兩份);單數(shù)、雙數(shù)字卡一份。

        2、分別畫有1-10個花蜜桶的卡片20張;彩色花20朵。

        3、小紅旗標志20枚;花泥兩塊。

        4、小蜜蜂的胸飾一個。

        5、蜜蜂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蜜蜂采蜜師:小蜜蜂們,今天的天氣真不錯,讓我們去花園里玩吧。鄯湟魳菲穑變簩W教師做蜜蜂飛舞的動作。)1、師:哇!好漂亮的花朵啊,讓我們采些花蜜吧!記住每只小蜜蜂只能采一朵花哦。ㄓ變悍謩e采到花蜜后,教師帶幼兒坐到位置上)

        二、介紹"單數(shù)"和"雙數(shù)"的概念1、

        師:我發(fā)現(xiàn)小蜜蜂們都采了好多的花蜜,現(xiàn)在請你們先檢查一下自己都采了幾桶花蜜呢?

        2、那么請采了一桶花蜜的小蜜蜂把花蜜送到我這里來。一桶花蜜我們可以用數(shù)字"1"來表示。

       。ń處煂⒂變核蜕蟻淼幕弁鞍1-10的順序擺放成一排,同時出示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置于上方,剩余的花蜜桶均按此方法進行,可2-3個小朋友一起送。中間可請全體幼兒一起驗證送的對不對,比如送5桶和8桶時。)3、師: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手指游戲,用手指來劃花蜜桶,看看能不能通過,好嗎?(教師從1-10依次用手指通過花蜜桶)4、教師把可以通過的數(shù)字往下移。

        概念介紹:

        --不可以通過的下面多出了一個,孤孤單單的,我們叫它單數(shù)。(同時出示字卡"單數(shù)") 提問:單數(shù)有哪些?

        --可以通過的都是一對一對好朋友,我們叫它雙數(shù)。(同時出示字卡"雙數(shù)")提問:雙數(shù)有哪些呢?

        5、小結:所以1-10中單數(shù)有:1 3 5 7 9 ;雙數(shù)有: 2 4 6 8 10 (教師邊指幼兒邊念)6、現(xiàn)在考考你們,3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5、8、10)6、教師再次進行小結:所以1-10中,單數(shù)有:1 3 5 7 9 ;雙數(shù)有:2 4 6 8 10

        三、以比賽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區(qū)別10以內的單數(shù)和雙數(shù)。

        師:小蜜蜂們真棒!采了這么多的花蜜,還認識了單數(shù)和雙數(shù),F(xiàn)在老師要跟你們玩一個游戲,把你們分成兩隊--A隊和B隊 問題回答對的,那一隊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看哪隊得到的紅旗最多,那隊就是冠軍,每人將會得到一份小禮物,F(xiàn)在比賽開始,小蜜蜂們加油了!

       。ㄒ唬┑谝惠 :必答題請認真聽題:

        1、請兩隊的兩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單數(shù)。

        2、請兩隊的兩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雙數(shù)。

        (注:對幼兒的回答及時面向全體進行驗證)(二)第二輪:搶答題教師講解規(guī)則:當我說:"預備,開始"后,看哪隊的小蜜蜂先舉手,就請哪隊回答;卮疱e了,機會就給另一隊。

        1、請說出1-10中最大的單數(shù)。

        2、請說出1-10中最大的雙數(shù)。

        3、請說出1-10中最小的單數(shù)和雙數(shù)。

        4、請說出比5大的單數(shù)。

        5、請說出比8小的雙數(shù)。

        (注:對幼兒的回答及時面向全體進行驗證)(三)第四輪:附加題規(guī)則:兩隊各派一位代表進行石頭剪刀布,決定哪隊先回答,答對加一面紅旗。(進行兩次)1、說出我們身體上哪些是單數(shù)的?(如一個頭,一個鼻子,一張嘴等)2、說出身體上哪些是雙數(shù)的?(如兩只眼睛,兩只耳朵,兩只手等)(四)比賽結束,評出本次比賽的獲勝方。

        四、拓展幼兒的經驗

        1、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地方都用到了數(shù)字。那你們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單數(shù)和雙數(shù)呢?(門牌號、車牌)2、(出示門牌號車牌)提問 :這是什么?

        那么它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呢?

        教師小結:我來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其實一個數(shù)不管它有多大多長,只要它的尾數(shù)(最后一個數(shù))是單數(shù),那么它就是單數(shù)。如果它的'尾數(shù)是雙數(shù),那么這一整個數(shù)就是雙數(shù)。

        五、幼兒操作聯(lián)系:

        停車場1、(出示停車場)現(xiàn)在馬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們都倡導大家要文明停車,我們也來幫幫忙,把車牌號是單數(shù)的車停在一起,把車牌號是雙數(shù)的車停在一起,你們愿意嗎?

        2、幼兒操作。

        教學反思:

        如何將枯燥的數(shù)學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激發(fā)孩子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是數(shù)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世界學前教育之父福祿貝爾最早提出對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的主張,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我設計的這個教學活動,拚棄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以游戲貫穿于整個活動,讓孩子在快樂的游戲中區(qū)分10以內的單數(shù)和雙數(shù)。

        大班數(shù)學教案 8

        活動目標:

        1、探索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 能按順序進行操作,初步感知數(shù)的互補關系。

        3、專心自己的.操作活動,初步學習檢查自己的活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習過5以內個數(shù)的組成

        2、物質準備:教具:小魚六條,記錄紙,筆

        學具:(1)小簍子若干,內放數(shù)量為6的小魚片片,記錄紙,筆

       。2)6個玩具串在一根繩子上,記錄單,筆

       。3)《幼兒用書》38-39頁,彩色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小魚游走了

        1、教師出示一群小魚:河里游來了一群小魚,你知道一共有幾條小魚嗎?引導幼兒將小于排成一排,并數(shù)出和記錄總數(shù)

        2、教師將一條小魚拿開放在面前:幾條小魚游走了?現(xiàn)在小魚分成了兩份,每一份是幾條?引導幼兒根據小魚的位置說一說小魚分成了1和5,并記錄。

        3、請個別幼兒移動小魚,引導幼兒繼續(xù)按小魚的位置進行分合并記錄

        二. 小組操作活動

        1、小魚游游游。幼兒先將小魚排成一排,記錄總數(shù),然后演示小魚游來了或游走了,說一說每次分合的結果并記錄

        2、分玩具。將6歌玩具穿在一根繩子上,引導幼兒現(xiàn)數(shù)總數(shù)并記錄,然后再將玩具分成兩份,波導繩子的兩頭,并記錄下分的結果

        3、看房子圖寫分合式,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P38頁),看房子分類圖,請你先將6個圓點分成兩份,再用數(shù)字記錄,最后寫分合式

        4、看算式進行5以內的加減運算

        5、給鉛筆排序,觀察鉛筆的長短,在圈中寫上相應的序號

        三.活動評價

        1.請幼兒介紹“小魚游游游“活動,教師記錄幼兒分合的結果,師生共同檢查6的分合是否有重復或遺漏,得出6分成兩份有5中不同的分法,

        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發(fā)現(xiàn)數(shù)的互補關系:總數(shù)不變,兩個部分數(shù),一邊數(shù)越來越大,另一邊的數(shù)就越來越小。

        大班數(shù)學教案 9

        活動目標:

        1、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四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對等分的興趣。

        3、發(fā)展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剪刀、 圖形紙(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二等分和四等分

        難點: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等分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復習圖形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形,我們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

        二、幼兒學習二等分 (幼兒演示操作)

        1、啟發(fā)幼兒想辦法將圓形的紙片進行二等分并驗證分出的兩份一樣大,理解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一半。

        師:今天老師想考考小朋友,動腦筋把圓形分成兩份,分出來的兩份要一樣大,你們愿意試試嗎?你們是怎么分的?分出的兩份一樣大嗎?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多少?分出來的兩份合起來會怎么樣?

        教師小結: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二份。把分開的兩份合起來會變成原來的圖形。

        教師小結課件演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

        2、幼兒嘗試將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進行二等分。

        三、幼兒學習將圖形進行四等分一個圖形不僅可以進行二等分,還可以進行四等分,就是是一個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小朋友拿一個圓形試一試

        1、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引導小朋友們相互討論。

        2、幼兒反饋嘗試的結果。提問剛才小朋友都動手把各種圖形分成了相同的四份,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四、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很厲害,學會了二等分和四等分,我們以后還可以進行更難的等分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10

        活動目標:

        1、不受物體大小、排序方式的影響,加強對數(shù)量8的認識。

        2、能觀察物體的外部特征找出該物體或者給物體進行定位。

        3、能用語言表述相關的操作內容,愉快地參加活動。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提高數(shù)數(shù)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1、認識怪獸導入活動。

        展示怪獸和數(shù)字。

        教師:這些怪獸真奇怪,他們的身上有好多的點點,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點子跟中間的數(shù)字有什么關系呢?

        2、吃數(shù)字的怪獸。

        根據怪獸身上的點數(shù)吃相應的數(shù)字。

        3、根據骰子的點數(shù)記錄數(shù)字。

        請3~4位幼兒到教師機上操作點擊骰子滾出一個數(shù)字。

        使用熒光筆在怪物身上來標記相應的數(shù)字。

        4、游戲幼兒分組操作組一:記錄記錄怪物身上的點數(shù)。數(shù)出怪物身上的點數(shù),在方框里寫出點數(shù)。

        組二:按照怪物身上的圖案搭配相應的圖案1。

        組三:按照怪物身上的圖案搭配相應的圖案2。

        組四:把怪物送回家

        5、看課件檢查答案。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大班數(shù)學教案 11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是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

        難點:幼兒在感受過程中關鍵點是對于不同圖形中共用邊的感知與理解。

        活動準備:

        火柴棒若干根、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魔術,大家想不想學呀?

        2、出示兩個三角形,提問:它是由幾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師變魔術:我要拿走一根火柴棒,還剩幾根?我用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兩個三角形,你們信嗎?

        4、誰看出了其中的秘密?為什么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因為它們有一條公用邊,它叫“公用邊”)

        (二)教師啟發(fā)幼兒用火柴棍拼搭圖形,感知圖形邊的共用特征。

        1.請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兩個三角形。(個別幼兒示范)

        2.請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個別幼兒示范)

        3.請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個別幼兒示范)

        (三)幼兒操作活動,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1.出示記錄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1)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個正方形。

        (2)將你搭出的圖形畫出來。

        (3)記錄你所用的火柴棒的數(shù)量。

        2.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進行指導。

        3.活動評價。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班級進入區(qū)域繼續(xù)利用我們的棒來繼續(xù)變魔術,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個三角形。

        活動反思:

        1.讓數(shù)學變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為什么學生喜歡這節(jié)活動課,因為這節(jié)課直觀形象,滾一滾,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數(shù)一數(shù),像玩游戲一樣,有趣好玩。所以,數(shù)學教學中經常用到的數(shù)形結合,用動畫片中的人物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生活中的數(shù)學等就是讓數(shù)學變得好玩一點,學生積極性才高。數(shù)學教學應該向語文課學習,讓學生能感知數(shù)的靈動,讓數(shù)學教學變得豐富多彩。

        2.數(shù)學要多讓學生操作。

        數(shù)學教學中,盡量讓學生多操作,多動手。學生在操作中感受會更深。滾一滾,如果要對低年級的學生說是很難說清楚的.,但學生動手滾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數(shù)學教學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比一比,就是讓學生多操作。

        3.要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

        有人說感覺器官用的越多,記得就會更牢固。這節(jié)課讓學生動手操作,用手去摸,動手去堆,用眼睛觀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器官。

        4.了解學生,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數(shù)學。

        低年級學生在用語言表達數(shù)學問題時,有時候不太準確,這時候就不要強求學生記住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可以等一等,現(xiàn)階段只要讓學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讓學生討論。

        不要小看這些小孩子,他們思維活躍,想法多樣,只要你給他們一個舞臺,他們就會精彩演繹。在搭一搭這個活動中,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可以搭出哪些物體,學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給與了肯定和表揚。

        大班數(shù)學教案 12

        目標:

        1、學習數(shù)形配對,并區(qū)分6和9,復習9以內的數(shù)字。

        2、初步了解數(shù)字的不同排列可以組成不同的電話號碼。

        3、通過編電話號碼,感受數(shù)字的豐富變化,體驗數(shù)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快樂。

        準備:

        1、幾何圖形組合畫三幅

        2、小猴、小熊、小兔的圖片各一

        3、幼兒每人兩份操作圖

        4、鉛筆人手一支

        5、玩具電話機一部

        過程:

        一、看圖編電話號碼師: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下個星期,我們班有兩個小朋友要來過生日了,我們邀請幾個小動物一起來分享生日蛋糕,好嗎?請小朋友幫忙想個辦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們呢?(寫信、打電話、到家里去請、上網、發(fā)Email等)師: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你覺得這些辦法中什么辦法最好最快呢?(打電話)師:那我們就打電話邀請它們吧!我們要先查一查小動物的電話號碼。我們先來查一下小猴家的電話。(出示小猴圖片、幾何圖形組合圖)咦?怎么只有圖形沒有數(shù)字呢?別著急,號碼就藏在這些圖形里面呢!(引導幼兒觀察圖形并記錄數(shù)字。請6位小朋友一起來示范)這就是小猴家的電話:(跟老師讀兩遍),(請一幼兒上來打電話給小猴:喂,你好!是小猴嗎?我是月亮班的小朋友,下個星期,我們有小朋友過生日了,我請你來吃蛋糕,好嗎?好的,再見!)師:小猴家的電話終于打通了,我們還要查一下小熊和小兔的電話。(出示小熊、小兔的'圖片、幾何圖形組合圖)它們的電話號碼也藏在這些圖形里,不過,我要請小朋友來找了,找出來了把數(shù)字寫在老師發(fā)的紙條上,看誰找的又快又對。(也可考慮分兩組同時進行操作)(操作結束后,請幼兒把正確號碼寫在黑板上:、)兩組各派一個代表打電話邀請小熊和小兔。

        二、感知數(shù)字的變化師:

        電話終于打通了,我們小朋友真能干。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幼兒拍手)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小猴家的號碼有幾個數(shù)字?小熊家的呢?小兔家的呢?這些號碼都有6個數(shù)字,為什么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呢?(因為數(shù)字的排列不同)觀察:這三個號碼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小猴家的號碼是6、9,小熊家是9、6,小兔家沒有這兩個數(shù)字,有的是2、7)相同的是什么?(三個號碼都是6位數(shù),前兩位都有5、8)師:老師經常要把6和9搞錯,請小朋友來幫幫我,怎么樣才能記住6和9。(讓幼兒說出6的圓圈在下面,9的圓圈在上面)師:這三個號碼中一共用了哪些數(shù)字寶寶?(幼兒說一個,教師出示一張數(shù)卡)還有哪個數(shù)字寶寶沒出來?

       。1)出示0:你們認識這個數(shù)字嗎?(教師給數(shù)字寶寶按0——9的順序排好隊:這些有趣的數(shù)字寶寶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看:1象鉛筆細又長,2象小鴨水上飄,3象耳朵聽聲音,4象小旗隨風搖,5象秤鉤秤重量,6象豆芽咧嘴巴,7象鐮刀割青草,8象麻花擰一道,9象勺子能盛飯,0象雞蛋做蛋糕。

        三、交流所收集的電話號碼師:

        我們的電話號碼就是用0——9這些有趣的數(shù)字編出來的,小朋友家也有電話,但都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請每個小朋友開火車來把自己帶過來的號碼大聲地讀給大家聽,以后有什么事你們可以互相打打電話。

       。1)請幼兒大聲地讀自己帶來的電話號碼。(邊讀邊說說由幾個數(shù)字組成的)

       。2)小結:我們山觀地區(qū)家里的電話和小靈通號碼都是由8個數(shù)字寶寶組成的,手機號碼是由11個數(shù)字組成的,常用的比較特殊的電話象110、119、等只有三個數(shù)字組成。

        四、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可以作為延伸活動)

        1、師:這些數(shù)字真有趣,有許多小動物家還沒有電話呢?下面我們小朋友來做件好事,用數(shù)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這樣就方便大家聯(lián)系了,你們說好不好?(幼兒自編號碼、有意識地請幾個孩子上來念念所編的號碼)

        2、把小朋友編的電話號碼做成電話簿。(教師裝訂)結束語:一本電話簿編好了,我們趕緊出去告訴其他小動物,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

        大班數(shù)學教案 13

        設計背景

        孩子是認知的主體,但作為大班的幼兒,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并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尚處于探索的狀態(tài)。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分不清左右,對自己的身體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為了引導孩子能夠清楚區(qū)分左右,特設計此活動,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2.愿意與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3.提高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4.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6.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7.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重點難點

        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提高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準備

        1、大掛圖(森林圖)1份,(六只小動物)

        2、小紅花20張(彩紙剪)

        活動過程

        (一)、區(qū)分左右手,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猜謎導入: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2、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3.感知左、右邊。教師發(fā)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并做出動作。

        (1)請小朋友看看自己身邊,請問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2)改變方位,區(qū)分左右。

        (3)、剛才我們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師還想考考你,你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腳、腿、肩、鼻孔、眉毛等)

        (二)、聽口令做動作

        1、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跺跺你的右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糾正個別不對的幼兒,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應面向全體,看看是否每個幼兒都對)

        2、看圖區(qū)分左右

        師:有6只小動物看到我們玩的那么開心,也來湊熱鬧了?,誰來了。(出示六只小動物的圖片。)

        提問: 有幾只小動物?最左邊是誰?最右邊是誰?誰的左邊是誰?誰的右邊是誰?

        (三)、競賽游戲:我說你做

        1、 兩組小朋友拉手比賽:(左手拉右手)(右手拉左手)

        2、向左右轉游戲:

        3、給小朋友貼紅花(一組發(fā)出指令一組貼紅花看誰貼的準確)

        (四)、結束課程:

        總結性提問:你今天學到了什么知識?(小朋友們爭先恐后的回答)

        教學反思

        我所講的是大班數(shù)學《區(qū)分左右》一課。

        孩子是認知的主體,但作為大班的幼兒,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并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尚處于探索的狀態(tài)。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分不清左右,對自己的身體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為了引導孩子能夠清楚區(qū)分左右,特設計此活動,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本課的目標是感知以主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我在設計此節(jié)課時,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究欲望。第一環(huán)節(jié)中 以猜謎引入大大的提高了學習興趣,采用與幼兒玩肢體游戲進行引入,讓幼兒在游戲中不知不覺中有了“左”、“右”的空間概念經驗。 游戲中辨別左右。學習的內容轉化為游戲的形式,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趣味性。使幼兒在玩中學、樂中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這樣設計使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很好。不但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還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同時也拉近了師生距離。孩子們樂于參與課堂游戲,喜歡聽老師指揮。達到了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目的,激發(fā)孩子們的參與意識。通過幼兒的參與,讓孩子們用眼觀察、用口表達、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學進行下去。孩子們始終在我創(chuàng)設的具體環(huán)節(jié)之中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同伴之間有充分的交流。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合作能力。本節(jié)課教學效果較好。但也有不足之處。如果我再上這節(jié)課。我會把 (競賽游戲:我說你做 )這部分改成小朋友之間的互動游戲來總結本課內容。并認識一下左右這兩個漢字。有不足,才會讓我更努力的做。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大班數(shù)學教案 14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孩子對數(shù)字的興趣。

        2、提高孩子對數(shù)字方位的淺顯表述能力。

        3、享受成功的喜悅,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數(shù)字兔子圖片、數(shù)字表格、1-10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說說生活中存在哪些數(shù)字

        (公交車)(電影廳門上的門牌號)......

        二、找圖畫數(shù)字

        1、找出圖畫中藏著的數(shù)字,兩個小朋友一組,增強合作意識,找出數(shù)字后寫在下面的格子里。

        2、出示幻燈片,共同尋找幻燈片中兔子身上存在的數(shù)字。在尋找的過程中通過對方位的描述確定數(shù)字的位置。

        三、尋找表格里的數(shù)字

        1、用準確的方位詞通過隱藏的半個數(shù)字找出表格中存在整個數(shù)字

        (第幾行第幾列)(從左往右數(shù))(從上往下數(shù))

        2、通過數(shù)字排列規(guī)律找出剩余的數(shù)字。

        (序數(shù)排列規(guī)律)(相同顏色表格的數(shù)字)(奇數(shù)排列規(guī)律)

        3、數(shù)字游戲

        出示1-10數(shù)字卡片,隱藏任意兩張數(shù)字,通過表格判斷隱藏的'是哪個數(shù)字,總結尋找數(shù)字的方法。

        4、每6個小朋友一組,共同完成猜數(shù)字游戲。

        四、出示幻燈片4,玩更復雜的猜數(shù)字游戲。退場

        教學反思

        大班數(shù)學活動《數(shù)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開展了,這一次活動,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動中的不足進行了改進。

        我將整節(jié)活動更為細化了一些,讓活動更加的游戲化,將“捉迷藏”貫穿到底,數(shù)字不停的藏,孩子們不停的找,過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開始的就得要“藏起來”,這是我上次活動所欠缺的,這一次,我將數(shù)字放在氣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聲音音效技術,讓一個個的數(shù)字氣球爆炸,然后消失,以達到數(shù)字藏起來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參與性就更強了。數(shù)字們共計隱藏了三次~

        第一次數(shù)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數(shù)字構成的兔子,孩子們在找的過程,讓孩子們在找的過程中學會講述以自我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體部分,了解簡單的方位。

        第二次數(shù)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擋技術,我出示隱藏一半數(shù)字的數(shù)字格,讓幼兒從中找出數(shù)字,孩子們根據沒有隱藏的數(shù)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測是哪個數(shù)字,活動氣氛一下子被提升起來,孩子們爭先舉手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將10個數(shù)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兒同時學會了方位詞“行”“列”,通過說“行”“列”就能馬上找到數(shù)字。

        第三次我們利用孩子們猜出的數(shù)字表格,進行猜數(shù)字游戲,這個游戲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也鞏固了新的知識。

        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我給孩子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孩子們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戰(zhàn),整節(jié)課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15

        目標:感知10以內物體的數(shù)量,將數(shù)量與數(shù)字對應起來。

        準備:ppt,數(shù)學本子

        一、復習10以內的數(shù)量

        師:今天有很多小動物來我們這做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誰?

        1、出示長頸鹿 (誰來了?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有幾只?又來了幾只?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可以有數(shù)字幾表示?)

        2、出示獅子(誰來了?請小朋友數(shù)數(shù)有幾只獅子?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3、出示斑馬(誰也來了?有幾只?看看又來了幾只?現(xiàn)在有一共有幾只?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4、我們來聽聽誰也來了?(老虎有幾只?又來了幾只?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 了?可以用數(shù)字表示?)

        二、今天除了這些小動物,還有一些不同職業(yè)的叔叔阿姨也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人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1、出示交警(誰來了?交警會在哪工作呢?)

        2、出示廚師——廚房

        3、(猜猜拿著剪刀,吹風機的是誰呢?)出示理發(fā)師——理發(fā)店

        4、出示建筑工人(帶著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

        5、(猜猜坐著消防車,穿著消防衣。一有火災就馬上趕去的是誰?)消防員——消防大隊

        6、出示醫(yī)院,(猜猜誰會在這工作呢?)

        三、幼兒操作

        師:那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找找這些叔叔阿姨的工作呢?

        要求:

        1、將同一職業(yè)的人用筆圈起來。

        2、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將數(shù)字寶寶貼在旁邊。

        3、把這些叔叔阿姨和他們的工作地方用鉛筆連線。

        大班數(shù)學教案 16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田鼠太太的項鏈》PPT;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經驗準備:幼兒已學習過7以內數(shù)的分合。

        活動目標

        能根據故事的情節(jié)運用減法算式題表示糧食遞減的過程。

        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換購物品,從而體驗到換購物品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列算式

        1、故事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田鼠太太的項鏈》。

        2、分段講述故事,解決問題:

       。1)講述故事的開頭部分:

        師:秋天快要過去的時候,田鼠太太就開始為過冬準備糧食了,F(xiàn)在,先來數(shù)數(shù)田鼠太太有多少袋稻子呢?

        重點提問:

       、倌闶窃趺磾(shù)出來的?(兩個兩個數(shù)、目測接數(shù)等等。)

        ②那誰能用一道加法算式來告訴田鼠太太一共有幾袋稻子?(6+1=7)

        ③誰能根據這道加法題編出另一道加法題?(1+6=7)

        小結:原來一道加法算式,當?shù)忍柷暗膬蓚數(shù)字互相交換位置,兩個數(shù)的和不變。

        師:那玉米有多少根呢?

        重點提問:

       、僬l能用一道加法算式來告訴田鼠太太一共有幾根玉米嗎?(2+5=7)

       、谀闶歉鶕裁磥砹惺降模浚ǜ鶕衩椎拇笮〔灰粯,2根大的玉米和5根小的玉米。)

       、塾眉臃ń粨Q律來列另一道算式。(5+2=7)

        師:花生仁有幾瓶?

        重點提問:

       、倌銈儊砹幸坏朗筋}告訴田鼠太太它的倉庫里現(xiàn)在有幾瓶花生仁了?(4+3=7)

        ②用加法交換律列另一道7的加法題。(3+4=7)

        (2)講述故事中間部分,嘗試用減法來解決問題:

        第一次交換:

        重點提問:

        ①誰能幫田鼠寶寶算一算還剩多少糧食呢?

        7袋稻子拿走1袋還剩幾袋?(7-1=6)7根玉米拿走2根還剩幾根?(7-2=5)7瓶花生仁拿走3瓶還剩幾瓶?(7-3=4)

        小結:原來,一些物品去掉一部分,要知道還剩多少,可以用減法來計算。

        第二次交換:

        重點提問:

       、倌銈兡軒吞锸髬寢屗阋凰銌?

        第三次交換:

        重點提問:

       、倌銈冋f田鼠太太會不會再用糧食去換新鞋子呢?

        ②怎樣列算式? (4-4=0、2-2=0)

       。3)講述故事結尾:冬天到了,呼呼的刮著北風,天氣冷極了,田鼠寶寶餓得直哭,田鼠太太沒辦法,只好戴著高貴的項鏈,穿著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尋找吃的東西,她又累又餓,什么東西都找不到,暈倒在雪地里。

        3、想想說說:

        重點提問:我們怎樣改編一下故事,既能讓田鼠太太變漂亮,又不至于到最后餓肚子呢?

        二、改故事,列算式

        1、討論改編故事:

        重點提問:根據我改編的故事,你們怎樣列算式來表示呢?

        2、幼兒嘗試操作練習列減法算式。

        3、分享交流各自的列式并用語言表達列式的過程。

        三、延伸活動

        其實這樣一些物品連續(xù)減兩次剩下一部分的方法還能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列式。(列連減的算式。)

        大班數(shù)學教案 17

        數(shù)學活動:

        單雙數(shù)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ppt課件、圈畫、數(shù)數(shù)等活動區(qū)分單雙數(shù)。

        2、培養(yǎng)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fā)現(xiàn)單雙數(shù)的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shù)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畫有水娃娃的卡片若干、彩筆、神秘袋一個。

        活動過程:

        1、由談話導入教學活動小朋友,今天有許多數(shù)字寶寶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看是誰來了……播放ppt課件(幼兒邊看邊說:是數(shù)字寶寶3、5、9…。7),噢有這么多數(shù)字寶寶和我們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眮韼瓦@些數(shù)字寶寶按順序排成一隊吧。

        2、集體活動:繼續(xù)觀看ppt課件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是怎樣排的隊?(幼兒:有水娃娃、紅水娃娃、綠水娃娃,它們是兩個兩個排的隊)

        (2)請集體、個別幼兒兩個兩個數(shù),數(shù)出每一組水娃娃是多少個。

        (3)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畫面上是不是每一組水娃娃都被兩個兩個圈起來了?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幾個數(shù)字?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到最后沒有圈完的?是哪幾個數(shù)字?

        (4)引導幼兒回答后教師:

        像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雙數(shù),沒有圈完只剩一個的'1、3、5、7、9叫單數(shù)。

        教師小結:a、像1、3、5、7、9兩個兩個地數(shù),數(shù)到最后總會剩下一個的數(shù)叫單數(shù)。

        像2、4、6、8、10兩個兩個地數(shù),全部都能數(shù)完的數(shù)叫雙數(shù)。

        b、10以內有5個單數(shù),有5個雙數(shù)。

        c、單數(shù)挨著雙數(shù),雙數(shù)挨著單數(shù),他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簡單的向幼兒介紹一下奇數(shù)、偶數(shù)。

        小朋友你們告訴老師,你有幾個名字?啟發(fā)幼兒說出幼兒園里老師、小朋友叫你什么,在家里爸爸、媽媽又叫你什么。(如:我叫李艷,還叫貝貝)師:老師告訴你們,數(shù)字寶寶也有兩個名字,單數(shù)也叫奇數(shù),雙數(shù)也叫偶數(shù)。

       。6)找一找、說一說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

        3、在游戲與操作中區(qū)分單雙數(shù)

       。1)從身體上找出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如:一個頭是單數(shù),兩只手是雙數(shù),一張嘴是單數(shù),兩只耳朵是雙數(shù)等……)

       。2)練習卡操作活動

       。3)集體游戲:單數(shù)自己抱自己,雙數(shù)找個朋友抱一抱。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后,在家里的東西什么是單數(shù),什么是雙數(shù),并記錄下來,明天來幼兒園交給老師。

        大班數(shù)學教案 18

        活動目標:

        理解對稱的含義,能正確的判斷圖形是否對稱。

        能正確的畫出與圖形對稱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圖形的對稱性。

        能運用對折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圖形,感受對稱美。

        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個圖形的操作紙、剪刀

        教師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

        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在一個王國里住著一位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國里來了位可惡的巫師,她把公主關了起來,并設下了五道難關。人們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沒能闖過這些難關。小朋友,你們愿意闖難關來救出公主嗎?

        二、在探索、感知、判斷中理解對稱的含義。

        第一關:找對稱的紅心

        第二關:折一折

        第三關:分類

        第四、五關:拼搭對稱圖形

        三、制作對稱圖形

        要求:這些禮物都只有另一半,誰能把它們變完整呢?

        幼兒操作

        四、延伸

        你們知道這個王國叫什么名字嗎?(對稱王國)

        對稱王國里還有許多有趣的對稱圖形,我們下次再一起到對稱王國里玩一玩,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教學設計時,我選擇了通過觀察京劇臉譜,發(fā)現(xiàn)圖案的秘密:左右對稱。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對稱軸左右兩邊的圖案是一模一樣的,加深了對稱軸這一知識的理解。在這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在找圖案中的秘密時,有的孩子只能找到其中一個比較有特征的圖案,找不到其中蘊藏的秘密——左右對稱,在我的再三啟發(fā)和引導下,終于王思涵小朋友第一個找到了這個秘密——臉譜的左邊和右邊的花紋是一樣的。在她的回答后,我引導幼兒一起來觀察,臉譜的左邊和右邊是否真的是一模一樣的,經過孩子們的一起觀察下,左邊和右邊的圖案是一樣的,隨后,我問孩子們:左邊和右邊一模一樣,這樣的情況我們叫它什么,你們知道嗎?好多小朋友都搖了搖頭,說不知道,但是邱邱小朋友舉起手說:“這叫對稱!”真棒!我及時給予了邱邱小朋友一個肯定的大拇指獎勵給他。這樣一來孩子們都懂得了左邊和右邊一模一樣的圖案,這樣的情況叫做對稱。但是光讓孩子們知道這樣叫對稱還不夠,應該還要讓孩子們知道要找到是不是對稱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先要找到一條對稱軸,因為找到了對稱軸才能判別是不是左右兩邊對稱。因此,我又引導幼兒怎樣判別對稱的方法:將圖片對折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對稱軸左右兩邊的圖案是一模一樣的。那么中間折的這一條線就是對稱軸。

        有了京劇臉譜找對稱的.鋪墊,孩子們在老師出示的圣誕樹、五角星、蝴蝶、螃蟹、雨傘、水壺、汽車、腳印等圖形中找對稱就非常的容易了,因此這個教學過程非常的順利。但是在隨后的作業(yè)時卻產生了問題,我利用幼兒用書《數(shù)學》第40頁《彩色蝴蝶》進行作業(yè)的練習。請小朋友在蝴蝶的身上找一找,把找到的數(shù)學題目計算出答案,然后再找找哪些答案是一樣的,在一樣的答案上涂上相同的顏色。由于數(shù)學題目上沒有印上等于號,而且孩子們在以前的計算練習時都有在題目的后面印好了等于號,所以孩子們已經習慣了直接寫答案,一個數(shù)字寫下去,這樣一來計算題的完整性錯了,這也是我的一個疏忽,以后一定要在孩子們作業(yè)前把要求說清楚。

        大班數(shù)學教案 19

        一、活動目標:

        1、探索10以內相鄰數(shù)。

        2、探索發(fā)現(xiàn)一個數(shù)與前后兩個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二、活動準備:

        1、自備紅圓點2個,藍圓點3個,綠圓點4個:1——10的豎長條點卡,數(shù)卡1——10、

        三、活動過程:

        1、認識3的相鄰數(shù)。

        a教師將三種顏色的圓點散放在黑板上,提問:黑板上有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

        b教師:誰來把一樣的圓點放在一起,并且按數(shù)目的多少排隊?

        c教師:每種圓點的數(shù)目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請個別幼兒在每種圓點下面用數(shù)字表示他們的數(shù)目。

        d教師:圓點是怎樣排隊的?3個圓點的前面是幾個什么?3個圓點的后面是幾個什么?

        e教師:為什么2個圓點排在3個圓點的前面?4個圓點排在3個圓點的后面?

        f教師:3的前面是幾?3的后面是幾?3比2怎么樣?3比4又怎么樣?

        2、體驗相鄰3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

        a教師出示1——10的豎長條點卡引導幼兒觀察,并匹配數(shù)字。

        b教師指著4的豎長條點卡,提問:圖上有幾個點?"屈,老師、教,案,網"請找出比它少1的豎長條點卡和比它多1的豎長條點卡。

        c教師:1個數(shù)字有幾個朋友?是兩個什么樣的朋友?

        d教師:數(shù)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誰?你是從哪里知道它們是8的朋友的?

        f教師引導幼兒總結:一個數(shù)總比它前一個數(shù)1,比它后一個數(shù)小1、

        3、游戲:找相鄰數(shù)朋友。

        a教師:老師報一個數(shù),就請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這兩個數(shù)的好朋友舉起來(多1與少1)。

        b教師報1——10的.任意一個數(shù),幼兒舉相鄰數(shù)數(shù)卡。

        c該游戲重復多次后,可請幼兒兩個人一組,一人報數(shù),一人舉數(shù)卡,然后交換玩。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流巢排合理清晰,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先是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再銜接到數(shù)字朋友中去。整個活動老師通過講述、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再用卡片操作、評價總結操作結果幾個環(huán)節(jié)助幼兒知道10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說出10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達到了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老師請幼兒找朋友時,孩子們的小手紛紛舉起;老師問題剛提出,孩子們就爭著回答;老師請小朋友們做“找朋友”的游戲時,活動氣氛非;钴S。

        但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還有幼兒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動后請家長回去利用撲克牌與幼兒鞏固10以內的相鄰數(shù),在以后的游戲活動中再玩幾次類似的游戲。

        大班數(shù)學教案 20

        教學目的:

        1、探索10的分合,理解10的不同組成、分解關系,進一步感知數(shù)分合的有序性,培養(yǎng)科學的探究意識。

        2、用10的分合知識解決活動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樂趣。

        3、樂意與同伴合作并交流經驗。

        4、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調動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性。

        2、難點:掌握10的分合。

        教學準備:

        雪花片若干、白紙6張、筆6支,磁鐵若干,10的分合、PPT

        教學過程:

        一、復習8、9的分合,請幼兒上臺自己寫出8、9的分合式

        1、碰球游戲

        2、填空8、9的分合式

        3、觀察師:左右兩邊的部分數(shù)在排列上有什么不同?(左邊按順數(shù)規(guī)律排列,右邊按倒數(shù)規(guī)律排列)

        二、探究10的分合

        (一)猜想和驗證師:今天我們要研究10的分合,請小朋友猜一猜10可能分成幾組?

        老師還準備了很多材料,你們可以用這些材料進行驗證。每組發(fā)放雪花片和一張白紙和一支筆,一些小朋友操作,一些小朋友記錄

        (二)評價和交流

        1、請一組代表展示合作得到的10的分合式。

        2、請不一樣的那組代表展示自己的分合式。

        3、比較兩者之間的異同,得出結論:分合式排列順序不同,分合結果相同。

        (三)記憶,填空1、出示課件,請幼兒回憶10的分合,有哪些,填空

        (四)學習兒歌,自由游戲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合成一雙手。

        (五)鞏固游戲--碰球教師示范,然后請幼兒來當小老師

        (六)延伸活動:撲克牌游戲撲克牌找朋友,拿出撲克牌,兩個幼兒一組1到10,一人先出一個數(shù)字,然后請另外一個人選出與第一個小朋友抽出的數(shù)字能組成10的撲克牌

        三、小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玩兒得很開心,數(shù)字寶寶10的分合我們也學會了一些,我們益智區(qū)里面有許多撲克牌平時寶貝們也可以進區(qū)角去用撲克牌玩數(shù)字分合的游戲,好嗎?還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哦。

        活動反思:

        1)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在發(fā)現(xiàn)中學習。

        根據教材特點以及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抓糖游戲作為引入,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設計了很多小游戲,充分應用這些情景來開展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做到在發(fā)現(xiàn)中學習,在游戲中鞏固新知。

        2)在操作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數(shù)的分與合的教學,對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數(shù)的小,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關系,滲透加減法的意義以及掌握10以內的計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為了使學生不死記硬背數(shù)的分與合,所以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嘗試體會,可以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讓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培養(yǎng)遷移能力。

        數(shù)學學習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數(shù)學學習是一種活動,這種活動與游泳、騎自行車一樣,不經過親身體驗,僅僅依靠看書本、聽講解、觀察他人的演示是學不會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很重視讓學生經歷新知的生成。

        要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必須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即動手又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會了用以前學過的`5、6、7、8、9的分與合的學習方法來學習10的分與合,培養(yǎng)了他們的遷移能力。

        4)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幸福和快樂,信心與勇氣都來自成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學習的成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當然更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去參與、去選擇,讓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鍛煉,得到進步,獲得成功的體驗。

        5)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體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徹底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改變“教師說,學生聽”、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做法,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敢于探索,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一種學會學習的過程,一種學生愿意經歷的過程,一種快樂的過程。

        需要改進之處:練習設計的層次性不夠,欠缺題型的多樣性。當堂練習只體現(xiàn)了兩個層次:一是基礎性應用,指與教材上的例題同結構、同題型、同難度的模仿性練習題,用于鞏固當堂所學的新知識,如“想想做做”第一和第二題;二是綜合性應用,是本堂課所學知識點的綜合,以及本堂課內所學知識與原有相關知識的綜合,如“想想做做”第三題和練習四的第五題。但是發(fā)展性應用并沒有體現(xiàn)出來,而且題型略顯單一,這是今后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地方。

        大班數(shù)學教案 21

        活動目標:

        1.感受門牌號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理解用數(shù)字表示房間的方法。

        2.通過動手操作,以生活中的序數(shù)經驗為基礎為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碼。

        3.體驗數(shù)字在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樓房圖人手1份、便利貼(門牌號)、PPT、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有一個小朋友樂樂,他最近搬家了,他們小區(qū)有好多好玩的滑滑梯呢!樂樂今天就忍不住一個人出去玩了,到中午了,樂樂想回去吃飯,可是他忘了自己住在哪一層樓哪一個房間了,這下可把樂樂急壞了,這時樂樂開動腦筋,想到了自己家的門牌號碼,請小朋友們看一看。

        二、認識門牌號碼。

        1.(1)師:這就是樂樂家的門牌號碼(702),總共有幾個數(shù)字?誰知道樂樂住在幾樓第幾個房間?(出示PPT)

        (2)師:三個數(shù)字的門牌號碼哪個數(shù)字告訴我們的是樓層?哪兩個數(shù)字告訴我們的是房間號?

        (3)小結:三個數(shù)字的門牌號碼第一個數(shù)字告訴我們的`是樓層,后面兩個數(shù)字告訴我們的是房間號。

        2.樂樂還有兩個朋友也找不到家了:美美和天天。美美說:我的房子門牌號碼是201,那我應該住在第幾樓第幾個房間呢?

        3.天天說:我今天出來旅游了,晚上要在賓館住,可是賓館的房間好多啊,我只知道門牌號是218,到底是哪一層哪一間呢?請小朋友們助我想想辦法啊!

        師問:這個樓層中房子特別多,都超過10間以上,哪些地方一個樓層的房子會超過10間以上?(賓館、醫(yī)院)

        師結:現(xiàn)在樂樂他們在小朋友們的助下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開心了,對小朋友們說謝謝!謝謝!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到自己溫暖又漂亮的房子里去了。

        三、為小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碼。

        1.現(xiàn)在天氣越來越冷了,有許多小動物遇到了麻煩,因為它們還沒有樓房住呢,怎么辦呀?動物們團結起來建造了一個動物新村,里面有一個個漂亮的房子。(發(fā)房子)

        2.看一看這棟房子有幾層樓?(貼上樓層)每個樓層有幾個房間?(從左往右數(shù))這棟房子有三層樓,每一層樓有8間房。

        (1)鴨媽媽先來住房了,鴨媽媽想我這段時間要孵蛋,我就選間房子孵蛋輕松一點,我就住一樓的第三間房。鴨媽媽應該住在哪?鴨媽媽家的門牌號碼是多少?讓你們的鴨媽媽也住在103房。

        (2)小刺猬說他喜歡住205,誰來助它。對嗎?你們的小刺猬有沒有住進去?那它的房間號是多少?(畫出小刺猬)

        (3)小梅花鹿也來了。梅花鹿說,我要住在三樓的最右邊那間房。三樓最右邊那間房是幾零幾啊?(提示幼兒從左數(shù)到右)讓你們的梅花鹿住進去吧。誰來老師的梅花鹿住進去?檢查對錯。

        (4)小狗來了,小狗說它愿意住在小刺猬的樓上。是幾零幾?請幼兒自己找一找(幼兒先操作,再檢查。)

        (5)還有哪兩個小動物?小兔和小猴說我們兩就住在小刺猬的旁邊,做它的鄰居,小兔和小猴應該住在哪兩間房?誰來忙?師幼一人貼一個。小兔住在幾零幾?小猴呢?

        3.還有很多很多的小動物也想來這里住宿呢!他們和小朋友們說:請小朋友們助我們把剩余的門牌號碼編出來,這樣我們就能找到自己的房間了!(請兩幼兒上前貼門牌號碼,準別好便利貼紙,彩筆)

        四、延伸擴展。

        編好了要給小動物送信了,它們要來住新房了。要去寄信,光有門牌號碼夠不夠?信封上寫了什么?41305,前面的兩個數(shù)字代表什么?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將信交給郵遞員老師,老師要去送信嘍!

        思:這節(jié)課體現(xiàn)了我們數(shù)學組的研究點:生活化、情境性,旨在讓幼兒感受門牌號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學習用數(shù)字表示,體驗數(shù)字在生活中的作用。課堂上幼兒積極性很高,操作常規(guī)不錯,能夠跟著老師的步法走,教師上課層次性明顯,并且有提升。但是有幾點不足之處:

        1.幼兒在講到鴨媽媽家住的103時,教師應直接出示103的門牌號碼,而不是在后面出示。

        2.在擺放動物和貼門牌號碼上,要多樣性,不能總是幼兒先上前操作,再集體操作,可讓幼兒先自己操作,再檢驗。

        3.在講到三樓最右邊的房間時,老師應先略微講一下左右,讓幼兒了解從左數(shù)到右。

        4.樓房出示后應先講一下樓層,可以標上樓層號。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中,第三環(huán)節(jié)是邊讓幼兒自己操作邊講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設計實際操作性不強,當將準備的教具發(fā)下去之后,孩子們的注意力也就隨之分散了,場面會難以控制,會很浪費時間。另外,讓幼兒自己操作,寫畫設計門牌號碼,也非常費時間。整個活動由于時間關系省略了一些內容沒有講述,值得思。

        活動建議

        1、整節(jié)活動教師講述的太多,留給孩子們自己說的時間太少,需要仔細設計,怎樣把部分的時間留給孩子;

        2、活動中盡量避免孩子邊操作老師邊統(tǒng)一講述的問題;

        3、多加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趣味性不夠;

        4、教師的教具準備中,教師的示范畫太小,影響孩子們看的效果,可以適當加一些;

        5、后面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老師可以將門牌號碼寫好,由孩子們找位子貼一貼,這樣效果會更好;

        6、最后延伸活動中關于幾號樓幾單元的設計可以去掉,直接讓孩子們回去觀察樓房的號碼特點。

        大班數(shù)學教案 22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指出:科學應從生活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為探索的對象。根據這一原則,以帽子為操作材料確定了數(shù)學分類活動的主題,這是基于下列考慮:第一,帽子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幼兒對帽子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利于減少分類活動的難度;第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帽子的花色品種越來越豐富,有利于開展分類活動;第三,這一活動在分類的同時還有助于幼兒感受軀體和部分的關系,同時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觀察思考的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探究身邊常見事物的興趣,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帽子的特征。

        2.學習將活動過程用簡便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和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不同款式、顏色、質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頂。

        2.4張桌子,4張蓋布,4塊黑板,筆、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學習分類記錄的方法

        (1)以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2)請4個具有不同特征的小朋友上臺,并請幼兒說說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這里有幾位小朋友?”“他們什么地方不一樣?”

        (3)教師引導幼兒記錄分類結果!拔覀円堰@里有4個小朋友的事記下來,可以怎么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shù)字“4”表示人數(shù),用娃娃頭表示小朋友)“誰能把有相同之處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們是怎么排的,他們哪里一樣?”(這兩個是男孩,這兩個是女孩)“這又該怎么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shù)字和簡單的標記來記錄)“除了這種排隊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教師在幼兒分類的基礎上再次引導他們用簡單的標記來記錄)

        2.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對帽子進行分類

        (1)引導幼兒觀察帽子的不同之處。

        (2)啟發(fā)幼兒說出帽子的各種用途。

        (3)提出分類的要求。“原來帽子的用處這么大,我們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們這里有這么多帽子,那我們就來開一個帽子商店吧。想一想開商店我們要先做什么準備工作呢?”(引導幼兒先從整理帽子開始)“我們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亂七八糟的,你們說可以怎么擺放呢?”(引導幼兒說出將帽子按同一特征擺放)

        3.小組活動

        (1)提出記錄的方法。“今天,我們請4組小朋友來整理一個柜臺。首先,請上來的小朋友數(shù)數(shù)柜臺上有幾頂帽子,用數(shù)字和標記把它們記下來;然后,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把有相同特征的帽子擺在一起并數(shù)數(shù)每種有幾頂;最后,小組成員一起商量看看該怎么記錄。如果你們還有別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后再數(shù)數(shù)每種有幾頂,想一想該怎么記錄。記住每分一次,就記錄一次。”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在分類時要按同一標準全部分完后,才能按別的標準再次進行分類。

        (3)引導幼兒多角度地思考分類的標準。

        (4)觀察幼兒的不同記錄方法。

        活動講評

        1.展示這4組幼兒的記錄單,引導幼兒對他們的記錄方法進行觀察、比較。“這些記錄單上記的都是小朋友分帽子的事情,大家相互看一看,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幼兒之間相互提問、相互回答)“每組分帽子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歡哪一組的記錄單,為什么?”

        2.教師對幼兒的操作給予肯定!敖裉煨∨笥褌兿氤隽烁鞣N擺帽子的方法,有的按大小擺,有的按款式擺,有的按顏色擺,還會把這些事用數(shù)字和標記記了下來,而且每組記錄的方法都不一樣,你們真了不起。下次,我們玩帽子商店游戲的時候就可以有許多不同擺帽子的方法了!

        活動延伸

        課后教師可以將一組帽子和這組分帽子的記錄單放在區(qū)角中,供幼兒進行分類活動,要求幼兒分的方法和記錄單上的不一樣,分好后并記錄。充分挖掘分類的多種途徑,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9-08

      大班數(shù)學教案09-09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5-30

      大班數(shù)學教案01-18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華]07-27

      大班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07-27

      [薦]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6

      (熱門)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2

      [優(yōu)]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0

      (通用)大班數(shù)學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