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07-10 11:21:51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8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p73--75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萬以內數(shù)的調查、收集、整理,讓學生初步感受多位數(shù),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

        2.使學生掌握萬以內數(shù)的讀法,會正確地讀出萬以內的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能力。

        5.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收集資料,感知四五位數(shù)

        學生課前收集資料,寫在卡紙上,并貼在黑板上。

        昨天同學們都收集了電腦的價格,現(xiàn)在請同學將它們貼到黑板上來,讓大家來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類

        師:黑板上有這么多數(shù),請你先輕輕的試著讀一讀,然后觀察這些數(shù)的特點,并給這些數(shù)分分類。

        生:這兩類數(shù)一類中有零,另一類沒有零。

        三.讀法

        1.沒有零的數(shù)的讀法。

        師:你覺得哪一類數(shù)讀起來比較容易?誰能來讀一讀?

        讀這些數(shù)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書:

        從高位起,按照數(shù)位順序讀;

        萬位上是幾就讀幾萬,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是幾就讀幾百……

        2.有零的數(shù)的讀法。

        師:這些有零的數(shù)你會讀那一個?你能找出和他同一類的數(shù)嗎?

        學生小組討論。

        師:每個人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

        師將黑板上的數(shù)移位。

        師:讀這些數(shù)有什么好方法?

        板書出示: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0;

        師:你還會讀哪一個數(shù)?(末尾有0的數(shù))找出末尾有0的數(shù),

        師:讀這些數(shù),又有什么好辦法?

        板書出示: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數(shù)的讀寫的方法。你能寫一個中間和末尾都有零的數(shù),讓大家來讀一讀嗎?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現(xiàn)在請同桌互相出題,考考對方。

        四.寫法

        師:剛才還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價格還沒有展示出來,現(xiàn)在我就請這些同學來報一報,看你們能不能記下來。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

        出示板書:幾萬就萬位上寫幾,幾千就千位上寫幾,幾百就百位上寫幾……

        師:誰還能來報一報。(有0的數(shù))

        學生試寫。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同桌兩人交流一下。

        學生匯報。

        出示板書: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五.練習與鞏固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小結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到了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33頁練習八5至8題

        練習要求:

        進一步鞏固被除數(shù)中間或末尾不夠除時要商0的筆算方法

        練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30÷736÷868÷960÷744÷653÷827÷414÷3

        2.列豎式計算,并從中選一題說說自己的算法

        218÷2 704÷5

        3.游戲:比比誰跑得最快

       、700÷77200÷94000÷8880÷4⑵600÷25400÷65500÷5390÷3

        二、綜合練習

        1.643盆花平均放進5個花壇,每個花壇放多少盆,還剩幾盆?

       、抛x題,學生獨立完成,請學生板演

        ⑵集體訂正

        2.3位老師帶50名學生去參觀植物園。怎樣買票合算?

        票價{成人10元學生6元團體6元

       、艑W生獨立思考怎樣買票合算。

       、扑娜诵〗M討論:你是怎么想的

        ⑶全班匯報。

        三、數(shù)學游戲

        1.每人從0-9的數(shù)字卡片中任意拿出4張,編成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題目。

        2.求出商和余數(shù)。

        3.記下余數(shù),作為自己的得分。

        4.每人重復上面的三個步驟,繼續(xù)玩,看誰先得20分。

        5.思考:從這個游戲中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shù)學5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1節(jié)的內容。

        教材簡析:

        “圓柱的認識”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以及圓的相關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拓展。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是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特征,知道圓柱的底面、圓柱的高與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之間的關系。能力目標是通過操作,看懂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使學生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興趣。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前面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具備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圓柱又是一種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形體,因此教學時教師應從直觀人手,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此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指導學生看書、觀察圓柱實物圖,采用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討論,探索圓柱的特征,并利用課件的演示,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柱的特征。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系。

        3.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探索,提高分析、推理、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設想:

        依據(jù)教材編排特點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們設計本節(jié)課的基本思路為:

        1.情趣導入。誘發(fā)新知。

        2.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在這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創(chuàng)設了3個學習情境,即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力爭達到感知圓柱特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效果。

        3.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新課后,我們設計了針對性和發(fā)展性的練習,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知基礎。

        下面,就第一點、第二點作以簡要介紹:

        第一,情趣導入,誘發(fā)新知。

        布魯納曾經(jīng)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币虼耍险n伊始,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在游戲中自然引出課題。

        第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讓學生學會思考,是數(shù)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創(chuàng)設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有效思考,通過學生的操作、觀察以及分析、比較,能夠概括出圓柱的特征。

        通過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探索。理解了圓柱側面展開圖的不同情況及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隨機演示學生得出的結論,可能有的學生會剪出不規(guī)則的圖形,我們也做了相應準備。

        在整個教學中,以師生共同探討“圓柱”的特征為主線,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的合作意識,力爭促進學生的相互認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團結協(xié)作,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真正實踐新課程中所提到的“人人學不同的數(shù)學”的理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那我們就做一個摸一摸的游戲好嗎?瞧,老師手里有一個魔袋,里面裝了幾種物體,其中有我們學過的,也有我們沒學過的,看看準能把我們沒學過的物體摸出來?

        師:(一個學生摸出幾個圓柱體。)你能說一說為什么沒摸出其他的物體嗎?

        生:因為那些物體的面都是平平的,這幾個圓柱有一個曲面,能夠滾動。 師:你可真聰明。像這樣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能夠滾動的物體,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圓柱。

        [反思:采用游戲導入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摸一摸的游戲中初步感受圓柱的特征。然后通過對比、辨析強化對圓柱的認識,使課堂自然、真實、生動。]

        2.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師: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生:我想知道圓柱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彎曲的那個面究竟是什么形狀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有什么特征。

        師:從大家的問題當中,老師看出你們都是愛學習的孩子。我聽說咱們班級的同學都很聰明,自學能力也很強,所以老師想讓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己到書中去尋找答案,你們能行嗎?

        ……

        二、認識圓柱

        1.自學并觀察圓柱形狀的實物。

        師: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行!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發(fā)揮聰明才智,獨立閱讀數(shù)學書74頁和75頁的內容,注意邊讀書中內容,邊用筆畫一畫。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結合你手中的圓柱體,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來感知圓柱的這些特征。

        [反思:概念教學要求嚴密性和準確性,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邊看書邊觀察實物,使知識得到整合。]

        2.匯報并認識圓柱的幾何圖形。

        師:看完書的同學請把你了解到的知識和同伴交流一下,好嗎?(小組交流匯報讀書體會。)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呢?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來介紹你們所了解的圓柱呢?

        生:我知道了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生:我發(fā)現(xiàn)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做側面。

        ……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能準確地概括出圓柱各部分的名稱來。底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你是怎樣理解完全相同呢?

        生:我認為一模一樣就是完全相同。

        師:那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這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呢?

        生:可以測量底面直徑或半徑來驗證。

        生:可以用卷尺或線繩測量周長來驗證。

       。鄯此迹鹤寣W生學會數(shù)學的思考,是數(shù)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發(fā)現(xiàn)圓柱的兩個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對圓柱的生活感受,而當他們利用教師提供的學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驗證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積極的、興奮的行為狀態(tài),就更容易參與到下面的問題解決中去。]

        師: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啊!現(xiàn)在通過課件演示,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大家的發(fā)現(xiàn)好嗎?(課件演示:圓柱體上下底面重合圖。)

        師:(出示課件。)老師在圓柱的上下底面之間畫了4條線段,這4條線段是否都是圓柱的高呢?如果不是能說出你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里程表(一)

        教學目標:

        1.會看里程表,能從里程表中獲取數(shù)學信息。

        2.對照路線圖,能解決求兩地之間路程的問題。

        教學重點:

        從里程表中獲取信息。

        教學難點:

        對照路線圖,解決求兩地之間路程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482-167+456863-(285+578)428+(547-398)

        【探究展示】

        下圖是“北京—西安”沿線各大站的火車里程表 。

        二、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任務。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完成,教師適當點撥。

        三、達標訓練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你覺得

        這節(jié)課哪個組表現(xiàn)得最棒?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交流,教師抽查。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經(jīng)歷收集數(shù)據(jù)、整理數(shù)據(jù)的過程。

        教學時間:2課時。

        課題一統(tǒng)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93~94頁。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過程的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shù)據(jù)的方法,初步了解分類統(tǒng)計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觀的條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統(tǒng)計的含義,會看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表,進行簡單的統(tǒng)計。

        教學難點:能夠進行簡單的統(tǒng)計。

        教學準備: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表、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全班每個人都喜歡什么動物呢?今天就請你做個小調查。

        2、出示動物,學生進行收集數(shù)據(jù)的過程。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

        袋鼠梅花鹿河馬

        3、提出明確要求:用你喜歡的方法,要讓每個人看清楚喜歡這些動物的各有多少人。

        4、學生活動。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學生剛才初步統(tǒng)計的結果。

        (1)用數(shù)字表示的。

       。2)用學生的名字表示的。

       。3)用圓圈表示的。

        (4)用畫對號的方式表示的。

       。5)用寫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2、揭題:小朋友們,知道嗎?剛才你們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統(tǒng)計的過程,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統(tǒng)計的有關知識。

        3、發(fā)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根據(jù)你剛才收集的數(shù)據(jù),完成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

        實踐活動

       。ㄕ{查全班小朋友們喜歡的動物)

        統(tǒng)計表:(學具卡片)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統(tǒng)計圖:(學具卡片)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4、出示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

        (1)通過小朋友們的統(tǒng)計,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三、總結:

        1、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用統(tǒng)計解決,你能說一說嗎?

        2、談談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

        作業(yè)布置:

        利用課間調查一下班里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頁練習十七的第1題。

        板書設計:統(tǒng)計

        統(tǒng)計表: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統(tǒng)計圖: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課后小記:

        課題二練習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十七的24題。

        教學目標: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yè):

        1、小組互相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

        2、展示幾份。

        二、練習:練習十七

        1、第2題。

        (1)看圖,明確題意。

       。2)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統(tǒng)計。

       。3)完成統(tǒng)計表及問題。

       。4)集體訂正。

        2、第3題:計算。

       。1)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2)集體訂正答案。

        3、第4題:調查本班每一位同學最喜歡什么交通工具。

        4、思考題:用、、三張卡片,可以擺出6種排法,

        例如:請你試著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三、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jīng)歷9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體驗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熟記9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3.通過編制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自主編制9的乘法口訣,并運用口訣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探究9的乘法口訣中的規(guī)律,并熟記口訣。

        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激趣揭題

        1.創(chuàng)設情境

       。1)課件出示情境圖: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分單打和雙打兩種,其中雙打需要兩個隊員合作,請看情境圖。

       。2)計算人數(shù):你知道圖中共有多少名運動員嗎?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

       。3)說說想法:我們知道一幅圖有4人,這里有幾個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訣?

       。4)回顧口訣:我們都學了哪些乘法口訣呢?(2—8的乘法口訣)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繼續(xù)學習9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ǘ┳灾魈骄,構建新知

        1.主動探究

       。1)提供情境:在我國有一項傳統(tǒng)的運動項目──賽龍舟(課件一條接一條地演示賽龍舟情境圖)

       。2)收集信息:觀察情境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有9條龍舟,每條龍舟上都有9人)

       。3)自由提問:分組自主提出問題,并嘗試列式。如:2條龍舟上有多少人?3條龍舟上有多少人……

       。4)交流匯報:學生的式子可能有兩種:連加或乘法。如果有連加的算式,可以引導學生寫出乘法算式。(板書每個乘法算式)

        2.自編口訣

       。1)討論乘法算式的積。

        ①出示數(shù)軸,讓學生填一填。

       、诟鶕(jù)乘法意義讓學生說一說。如:2×9可以表示幾個9相加。

       。2)自編9的乘法口訣。

        (3)根據(jù)9的乘法口訣寫出對應的另一個乘法算式。

        3.多種形式,熟記口訣

       。1)找規(guī)律:

       、儆^察相鄰兩個乘法口訣的差是幾?

       、诳磮D找規(guī)律:10個方格中有9個五角星,1個空格

        學生小結:9乘幾就等于幾十減幾。

        ③手指記憶法。

        a.課件出示教材第81頁最下面的手指操。

        b.教師邊介紹邊示范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訣的方法。

        c.學生練習手指記憶法。

        (注意: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探究9的乘法口訣中的規(guī)律,并鼓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口訣。)

       。2)對口令:同桌之間玩對口令游戲。

        (3)背口訣:同桌互背口訣。

        (三)學以致用,鞏固口訣

        1.基礎應用

        (1)完成教材第80頁“做一做”。鞏固學生對的口訣的應用。

       。2)算一算。

        9×6=2×9=5×9=()×7=9×()=72

        2.提升練習

       。1)填一填。

        9+9+9=()×()=()

        9×8-9=()×()=()

        5×9+9=()×()=()

        (2)圈一圈。把答案是18的算式用紅色圈出來,把答案是45的算式用綠色圈出來。

        9×2-99+94×9+99×7-9-99+9+9+9+99×3-96×9-9

       。ㄋ模┛偨Y全課,暢談收獲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并能在實際計算中應用.

        2、使學生掌握加法交換律,并會應用定律進行驗算.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由于學生對加法的計算已經(jīng)比較熟悉,對加法的意義及加法交換律也有了感性認識,所以這節(jié)課就是要明確地概括出加法的意義及加法交換律,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概括、總結加法的意義及加法交換律的過程中.

        教學難點:

        由于學生對抽象概括定義、定律重視不夠,又不習慣于用加法意義進行說理,因此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39+47 83+15 420+180

        47+39 15+83 180+420

        2.口答.

        (1)小明栽了18棵楊樹和14棵柳樹,他一共栽了多少棵樹?

        (2)小敏做了25朵紅花,做的黃花比紅花多5朵.做黃花多少朵?

        (3)趙強讀一本書,已經(jīng)讀了46頁,還有58頁沒讀,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二、學習新課

        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加法的計算方法,今天要在學加法知識的基礎上,明確概括出加法的意義,并且能應用它解答實際問題.(板書:加法的意義和運算定律)

        1.教學加法的意義.

        (1)例 一列火車從北京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讀題后,師生共同完成線段圖:

        學生獨立解答:

        137+357=494(千米)

        加數(shù)加數(shù)和

        答: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494千米.

        提問:

        ①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诩臃ㄊ且环N什么樣的運算?

       、垡喜⒌膬蓚數(shù)指的'是什么數(shù)?合并成的一個數(shù)指的是什么數(shù)?

        引導學生明確:要求北京到濟南鐵路的長度,就要把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和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這兩個數(shù)合并起來,所以要用加法計算;加法是求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要合并的兩個數(shù)是137千米和357千米,合并成的一個數(shù)是494千米.

        啟發(fā)提問:加法的意義是什么?說說看.

        引導學生概括出加法的意義:“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叫做加法”.

        教師板書加法的意義.

        練一練

        練習十一第1題,應用加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在學生獨立計算的基礎上,教師強調要合并的兩個數(shù)和合并成的一個數(shù)分別指的是什么數(shù),從而讓學生更深刻理解加法意義,并會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加法各部分名稱.

        提問:例1中的137和357在等式中叫什么數(shù)?(加數(shù))它們相加得到的494叫什么數(shù)?(和)

        教師板書.(寫在例1算式的下面)

        教師聯(lián)系加法意義說明:相加的兩個數(shù)也就是要合并的兩個數(shù),叫做加數(shù),加得的數(shù)也就是合并的結果,叫做和.

        反饋提問:你能根據(jù)加法的意義說明72+28=100這個算式的各部分名稱嗎?

        (3)加法中有關0的問題.

        提問:

       、傥覀兝1做的加法,兩個加數(shù)是什么樣的數(shù)?(是自然數(shù))

        ②任何兩個自然數(shù)相加的和與加數(shù)比較會怎樣?(相加的和會比原自然數(shù)大)

        ③0和一個自然數(shù)相加的和會怎樣呢?(0和自然數(shù)相加還得原來的自然數(shù))

        引導學生討論:

        0的加法可能有哪幾種情況?舉例說明.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確:一個數(shù)加上0,還得原數(shù).

        (4)閱讀課本第47頁“加法的意義”.

        2.教學加法交換律.

        根據(jù)加法的意義引出加法交換律.

        提問:

        (1)我們剛才計算例1時,求濟南到北京的鐵路長用137+357,根據(jù)加法的意義還可以怎么算?(還可用357十137)

        (2)觀察比較一下,這兩種解法的結果,能得出什么結論?(可以得出:相加的兩個加數(shù)交換位置,和不變.也可說出這是兩個相等的式子,寫成137+357=357+137)

        教師指出:我們不能只根據(jù)一個例子就得出結論,我們必須多參考幾組不同的數(shù)目.

        (3)出示18+17○17+18

        350+150○150+350

        274+100○100+274

        873+127○127+873

        提問:

        ①觀察每組算式有什么關系?○里應填什么符號?

        引導學生明確:每組算式里加數(shù)是一樣的,和也一樣,每組兩個算式是相等關系,○里應填“=”.

       、谶@幾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明確:這幾組算式的共同點是,兩個數(shù)相加,其結果只與加數(shù)的大小有關,而與這兩個加數(shù)的順序無關.因此可以得出: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教師明確:你們發(fā)現(xiàn)的這個規(guī)律,就叫做加法交換律.

        板書:“兩個數(shù)……,它們的和不變.”

        教師繼續(xù)指出:上述幾組算式說明,每組等式只能表示兩個具體的數(shù)交換位置和不變,但不能表示任意整數(shù).大家想一想,怎樣用字母把加法交換律表示得既簡單又清楚呢?

        學生看書自學:第48頁.

        反饋提問:

        什么叫加法交換律?怎樣用字母公式表示?過去在什么地方應用了這個定律?

        教師板書加法交換律的字母公式:

        a+b=b+a

        引導學生小結出:過去學過的加法的驗算方法既可以用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利用原來的豎式從下往上加一遍.

        教師指出: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可以進行加法驗算,要會運用定律.

        練一練

        現(xiàn)在用你們學過的知識做第48頁的“做一做”.

        訂正題時要說出根據(jù),以進一步鞏固加法交換律的概念及其應用.

        3.總結.

        (1)說一說加法的意義是什么?

        (2)什么叫加法交換律?它的字母公式是什么?怎樣應用加法交換律?

        三、鞏固反饋

        1.口答.(用加法意義說明算法)

        玉門縣要修一條公路,已經(jīng)修了400千米,還有260千米沒修,這條公路有多少千米?

        2.下面各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140+250=260+130 260+450=460+250

        20+70+30=70+30+20 a+400=400+a

        3.根據(jù)運算定律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1)□+55=55+42 (2)a+44=□+□

        (3)38+35=□+38 (4)48+□=72+□

        訂正時,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定義、定律來加以說明.

        四、作業(yè)

        練習十一第2~4題.

        板書設計

        加法的意義和運算定律

        例1 一列火車,從北京經(jīng)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137+357=494(千米)

        加數(shù)加數(shù)和

        357+137=494(千米)

        答: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494千米.

        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叫做加法.

        18+17 17+18

        350+150 150+350

        274+100 100+274

        873+127 127+873

        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字母公式:

        a+b=b+a

        五、教學后記:

        學生能理解加法的意義,掌握了、加法的交換律并會用運算定律進行計計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學習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46頁。

        學習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數(shù)。

        2、會給月份分類,能運用左拳和歌訣識記各月的天數(shù)。

        3、能運用多種方法算出一年的天數(shù)。

        自主預習

        自學教材第46頁

        1、多媒體展示新成立圖片,你知道新是哪一年成立的?

       。1949年10月1日)

        2、多媒體展示第29屆北京奧運會圖片,說說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什么時候?( 8年8月8日 )

        3、多媒體展示植樹節(jié)與兒童節(jié)圖片,說說各是哪一天?

        4、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交流合作

        1、小組內交流年歷卡,交流你知道的年月日的知識。

       。1)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

        (2)每個月的天數(shù)一樣嗎?有幾種情況?把它統(tǒng)計下來。

        2、綜合:

        (1)你能根據(jù)每月天數(shù)的不同,對十二個月進行分類嗎?

        31天:有()()()()()()()月

        30天:有()()()()月

        28天:有()月

        29天:有()月

       。2)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月。

        (3)數(shù)一數(shù),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

        3、識記大小月

       。1)這么多大小月,有什么辦法能很快記住哪幾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你有什么好方法嗎?說說自己的識記方法。

       。2)(課件出示)用左拳記憶法,你能用左拳給我們試一試嗎?

       。3)(課件出示)歌訣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游戲:小組長隨便報一個月份,要是大月兩手五指張開,要是小月兩手握拳。

        4、認識二月

       。1)二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2)二月在平年是多少天?在閏年是多少天?

        5、找節(jié)日。

        (1)找出教師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并說出是星期幾?

       。2)找己和父母的生日,并做標記。

        6、算一算:0年一共有多少天?

        展示提升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其他小組認真傾聽,適時補充糾正。教師及時點撥。)

        反饋測評

        1.填空:

       、俪S玫臅r間單位,除了時、分、秒以外,還有()

       、谝荒暧校ǎ﹤月,每月有31天的叫()月,有()個月;每月只有30天的叫()月,有()個月。

        2.猜一猜:小明說:我在外婆家連續(xù)住了62天,正好是連續(xù)的2個月,你知道我是哪兩個月去的嗎?

        拓展延伸

        1、時間是寶貴的,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說些什么?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關問題,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7

      秋季小學數(shù)學教案10-10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06-17

      【精】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6

      【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