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05-29 09:35:54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七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七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根據(jù)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求比例尺;會根據(jù)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出實際距離。

        2、理解比例尺的應用,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方程求實際距離

        教具準備:中國、浙江地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你們會畫長方形嗎?

        現(xiàn)在請大家在本子上畫一個長20米,寬8米的長方形你能嗎?怎么辦?

        我們在繪制地圖和其它平面圖形的時候,要把實際距離縮小(或擴大)一定的倍數(shù)后再畫到紙上,這時就要涉及到一種新的知識比例尺。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1。一條步行街,長240米,在平面圖上用12厘米的線段來表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1)根據(jù)題意,寫出比。

        (2)單位不同,要化成相同單位以后,再化簡比。

        12厘米:240米

        =12厘米:24000厘米

        =12:24000

        =1:20xx(或)

        2、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1)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或:=比例尺

        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上題中的比例尺可以寫為:

        由上面關(guān)系式,已知其中兩個條件,能否求出第三個關(guān)系式?(請學生說出其它兩個關(guān)系式)

        3、教學例2。

        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圖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離是3.5厘米,上海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1)思考:怎樣根據(jù)比例尺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求出實際距離。

        (2)請學生試一試,有幾種不同的方法?(做后對照書本。)

        (3)如不用方程解可怎么做?

        4、試一試。P55

        三、鞏固練習:

        練一練1、2、3、4題

        四、小結(jié)。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2、劃出書中概念。

        3、熟記三個數(shù)量關(guān)系。

        五、《作業(yè)本》第24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6和7的加減法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nèi)加減法,進行10以內(nèi)加減計算。

        2、初步感覺數(shù)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間的合作意識。

        重點難點:

        6、7的加減法正確迅速的計算

        教學準備:

        小棒圖,小黑板,水果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顆智慧星打算獎給同學,同學們看一看,有幾顆星星?

        出示5顆星星

        還有一顆忘了拿出來,看看現(xiàn)在有幾顆?

        你怎么知道的?根據(jù)學生說板書算式:5+1=6

        將展示圖倒過來還能怎樣列式?生說1+5=6

        二、新授

        1、請同學們兩人一組來擺學具,然后看著圖寫出算式(拿出6個)

        誰來說說你們組寫出了幾個加法算式?

        老師這里有7朵小紅花,發(fā)給同學們,(師板書虛線,虛線表示從中去掉,你能看圖寫出減法算式嗎?)

        獨立寫算式,誰來說說你的算式,還有不同的算式嗎?

        2、分組活動

        分組擺學具并寫算式

        3、課后練習45頁看圖寫出算式

        4、師出示圖看圖想一想,你能怎樣列式?

        三、練習

        1、在田字格里寫算式

        只寫半格注意書寫整潔

        2、46頁做一做,49頁5、6、7

        四、語言練習

        說出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數(shù)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頁例2及練習一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圖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guān)系,并集體交流,使學生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入情境

        復習四個方向,請學生介紹學校四個方向的建筑物。

        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學校,可以使用校園示意圖。

        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

        出示第4頁彩圖。

        1.這些小朋友正在繪制示意圖,看過他們的情況你能說出繪制校園示意圖時要畫上哪些內(nèi)容嗎?

        2.生繪制校園示意圖。

        3.小組交流展示。

        4.看第4頁彩圖,說說怎樣畫更簡便、更清楚?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6頁第2題彩圖。

        這是小明的房間,你能幫他介紹一下四面的擺設嗎?

        2.一人說房間的陳設,一人繪制出平面示意圖。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

        3.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把有關(guān)方向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會了繪制簡單的平面示意圖。課后請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一張標準的校園示意圖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看看,向他們介紹我們的校園。

        板書設計:

        繪制平面圖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22、23頁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能夠說出相同數(shù)連加與乘法之間的關(guān)系。

        2、結(jié)合具體情境,能夠說出一個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體會到同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義有所不同。

        評價方案設計:

        1、目標1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想一想,連一連”的做題情況進行評價。

        2、目標2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3×6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義,能夠列出乘法版式進行計算,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

        體驗、比較和區(qū)分似“3個6”和“6個3”的不同含義。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師邊敘述美麗的童話故事邊出示主題圖:秋天到了,勤勞的小動物們都帶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慶祝共同的.豐收,它們喜氣洋洋地歡聚在一起。(板書:動物聚會)

        二、問題探究

        1、教師啟發(fā):你能提出什么乘法問題?

        要求

        A、獨立觀察主題圖,思考問題;

        B、小組內(nèi)交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解釋算式的意義。

        2、小組匯報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3×3=9(只)

        表示: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3根樹枝上有3個3只。

        要求

        A、求加數(shù)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確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義:2表示每架飛機上有2個人,4表示有四架飛機;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數(shù)、乘數(shù)和積。會讀、寫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shù)調(diào)換位置,積不變。

        活動(一):火車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二):劃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三):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質(zhì)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嗎?為什么?(加數(shù)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調(diào)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張椅子,每張椅子坐3人]

       、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張椅子坐2人]

        三、鞏固應用

        完成“試一試”中的第1、2題。

        要求

        1、獨立讀題、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每個乘法算式中各個乘數(shù)的意義;

        3、匯報,訂正答案。

        四、小結(jié):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

        學生交流后教師結(jié)題:知道了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簡;學會了乘法算式的讀寫法。認識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及整理過程。

        2、認識簡單的條形統(tǒng)計圖,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初步體會統(tǒng)計的必要性

        教學重、難點:數(shù)據(jù)的收集及整理

        教具準備:統(tǒng)計圖若干張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從幼兒園到現(xiàn)在,你們參加過哪些比賽呢?

        師:小朋友們個個多才多藝,老師真為你們有這樣的幸福生活而高興。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jié)了,學校將舉行一次大型的文體活動,我們班也準備組織一項活動比賽,大家高興嗎?應該組織哪一項活動比賽好呢?誰幫老師出出主意?

        生自由發(fā)言

        師:剛才,同學們都積極地給老師提出了建議,都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你們都是提問能手。但是我們只能舉行一項活動,你們說老師應該怎么辦呢?

        師:同學們的辦法可真不少啊!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統(tǒng)計。(板書課題:組織比賽)

        二、調(diào)查統(tǒng)計,解決問題

        1、調(diào)查準備 明確要求

        師:我們先以小組單位進行調(diào)查,請小組長把1號信封里面的統(tǒng)計圖拿出來,大家仔細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這是一張最喜歡的活動統(tǒng)計圖,有5個直條,下面寫著跳繩、踢球、其他,還有兩個括號。

        師:是啊!有跳繩、踢球,還有兩個項目沒有告訴我們,你們說應該填什么活動項目好呢?其他是什么意思呢?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連除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會用兩種方法解答.

        (二)使學生進一步學習用線段圖表示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

        (三)通過對連乘、連除應用題的對比,學生進一步理解其內(nèi)在聯(lián)系及互逆關(guān)系.

        (四)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連除應用題的分析方法是重點,理解連乘、連除應用題的互逆關(guān)系是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板演.

        一種織布機每臺每小時織4米布,5臺8小時可以織多少米布?(用兩種方法解答)

        2.全班同時口算:

      24×5×8




      35×2×9




      18×2×5




      64÷8÷4




      120÷6÷4




      160÷5÷8




        訂正1題時,說出兩種不同的解題思路.

        (二)學習新課

        1.新課引入.

        復習題改為:一種織布機5臺8小時織布160米,平均每臺每小時織多少米布?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就是解像這樣的應用題.(板書:應用題)

        2.出示例2.

        一種織布機5臺8小時織160米布,平均每臺每小時織布多少米?

        (1)觀察、比較,例2與復習題有什么聯(lián)系?

        (通過觀察比較可以看出:復習題中的條件是例2的問題,復習題中的問題是例2的條件.)

        說明這兩種應用題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2)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畫出:

        (3)要求每臺每小時織多少米布,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根據(jù)題意,要求每臺每小時織多少米布,可以先求出每臺織布機8小時織多少米布,再求每臺每小時織多少米布.)

        (4)怎樣分步列式計算?在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板書:

       、倜颗_織布機8小時織多少米布?

        160÷5=32(米)

       、诿颗_織布機每小時織多少米布?

        32÷8=4(米)

        (5)你能用綜合算式解答嗎?(獨立做在本子上)

        160÷5÷8 (每臺8小時)

        =32÷8 (每臺1小時)

        =4(米)

        答:每臺織布機每小時織4米布.

        讓學生敘述解題思路,說出每步求的是什么.

        (6)這道題還可以怎樣解答?要先算什么?怎樣用線段圖表示條件和問題?

        小組討論,閱讀課本第10頁.

        在討論、自學的基礎上,把分步列式的標題填在書上,并獨立列出綜合算式解答.

        集體交流說思路.

        160÷8÷5 5臺1小時)

        =20÷5 每臺1小時)

        =4(米)

        答:平均每臺織布機每小時織4米.

        3.師生共同總結(jié).

        (1)今天學習的是什么應用題?(今天學習的是連除應用題)

        教師把“連除”二字板書在課題的前邊,即連除應用題.

        (2)通過剛才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這道題,你發(fā)現(xiàn)這類連除應用題有什么特點嗎?(題中的160米既與5臺織布機有關(guān)系,也與8小時有關(guān)系.)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加以概括:

        這類連除應用題的特點是:總量與兩個變化的量有關(guān)系,是隨著兩個變量的變化而變化.正如同學們所說,160米既與5臺織布機有關(guān)系,也與8小時有關(guān)系,因此要求每臺每小時織多少米布,既可以先求每臺8小時織多少米,又可以先求5臺1小時織多少米.由于思路不同,就有不同的解法,重在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

        4.對比.

        (1)1輛汽車1天運貨20噸,4輛汽車5天運貨多少噸?

        (2)4輛汽車5天共運貨400噸,1輛汽車1天運貨多少噸?

        同學們在獨立解答的基礎上,二人討論,這兩道題有什么聯(lián)系?有什么區(qū)別?

        訂正:

        (1)20×5×4 2)40÷4÷5

       。100×4 =100÷5

        =400(噸) =20(噸)

        (兩道題的區(qū)別:(1)題是連乘應用題,(2)題是連除應用題.這兩道題又有內(nèi)在聯(lián)系,(1)題的已知條件是(2)題的問題,(1)題的問題是(2)題的已知條件.)

        教師給以肯定后,再進一步明確說明:連乘和連除這兩種應用題是互逆關(guān)系,應用這種互逆關(guān)系還可以對應用題進行檢驗.

        (三)鞏固反饋

        1.獨立計算基本題.

        (1)3輛汽車4次可以運288筐蘋果,1輛汽車1次可以運多少筐蘋果?

        (2)光明中學的團員平整操場,35人3小時平整了1260平方米,平均每人每小時平整多少平方米?

        2.敘述條件有變化.

        一份稿件共960頁,8個打字員共打12小時才完成,平均每個打字員每小時可以打字幾頁?

        3.改編題.

        每只雞每天吃飼料4500克,照這樣計算,6只雞5天吃飼料多少千克?

        把上題改為用除法解答的應用題.

        4.變化提高題.

        4臺碾米機3小時可以碾米4800千克,1臺碾米機8小時可以碾米多少千克?

        (如有困難可稍加提示;從問題入手分析,要求1臺8小時碾米多少千克,就要先求出1臺1小時碾米多少千克.)

        (四)作業(yè)

        練習三第1~5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學習連除應用題的要點是總量與兩個變化的量有關(guān)系,并隨著兩個變量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也可以用兩種方法解答.與前面學過的連乘應用題是互逆關(guān)系.

        新課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在教師引導下,通過畫圖表示題里的條件和問題,重點分析第一種思路和方法.

        第二層是通過學生自學課本,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明確線段圖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自己類推出第二種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共同總結(jié)出連除應用題的特點.

        第三層是通過對連乘、連除應用題的對比,明確這兩種應用題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及其互逆關(guān)系.

        練習的設計圍繞重點,有基本題、變化題、改編題.為以后學習稍復雜的歸一問題打基礎.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國標本六年級上冊P68~70認識比例1、例2以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比與除法、分數(shù)關(guān)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guān)系,明白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會把比改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

        3.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比的意義,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guān)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比。

        1.圖片激趣,引發(fā)討論,設置懸念。

        2.電腦呈現(xiàn)例l主題圖。

        提問:2杯果汁和3杯牛奶這兩個數(shù)量之間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你會用哪些方法表示它們的關(guān)系?

        3.揭題:比較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比。

        二、自主探索,認識比。

        (一)初步理解比

        1.啟發(fā)談話:用比怎樣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這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呢?剛才有同學會說,誰來試著說一說。

        果汁的杯數(shù)相當于牛奶的2/3,我們還可以說成果汁與牛奶杯數(shù)的比是2比3

        牛奶的杯數(shù)相當于果汁的3/2還可以怎樣說成牛奶與果汁杯數(shù)的比是3比2

        2.看書自學, 匯報交流:

       。1)寫法

       。2)各部分名稱

       。3)比是有序的。

        3.完成p68試一試

       。ǘ┥钊胝J識比

        1.認識不同量之間的比。

       。1)生讀例2,師:讀了這條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ㄕ垖W生分別算出它們的速度,填入表格。)

       。2)指出:像路程和時間這兩個有著相除關(guān)系的量,我們也可以用比來表示。

        交流得出:小軍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900:15、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900:20。

       。3)追問:900:15表示什么?900:20呢?(速度)

        2.豐富對不同類量的兩個數(shù)量比的認識。

        張祥買3本筆記本用了10.5元。

        提問:這句話中告訴了我們哪兩個量?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關(guān)系呢?會用比來表示嗎?

        3.總結(jié)概括比的意義。

        (1)觀察一下這幾組式子,總結(jié)相同的特點。

       。2)提問:你認為兩個數(shù)的比表示的是兩個數(shù)量之間怎樣的一種關(guān)系?

       。3)小結(jié):兩個數(shù)的比歸根結(jié)底表示的都是兩個數(shù)相除。

        三、自學課本,內(nèi)化比。

        1.自學課本p69

        2.反饋:通過看書,你還知道了什么?

        *求比值。

        *分數(shù)形式的比。

        *理解比、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七篇】相關(guān)文章: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六篇05-23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四篇05-16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篇05-15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4篇05-12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四篇04-13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總7篇05-25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10篇05-25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9篇05-20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7篇05-18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總5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