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己亥雜詩》原文賞析

      時間:2021-06-13 20:42:55 我要投稿

      《己亥雜詩》原文賞析

        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賞析】

        《己亥雜詩》是詩人晚年寫的一首組詩,這首詩選自其中第五首。

        首句:浩蕩離愁是說詩人的愁緒無邊無際,白日斜是寫景。此句可譯為,在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我?guī)е鵁o邊無際的愁緒離開京都。

        第二句:吟鞭即馬鞭,東指即向東。天涯即指自己的家鄉(xiāng),詩人當(dāng)時住在廣東,相對于京城來說,距離遙遠,即有天涯之意。此句可譯為,我揮舞著馬鞭遠離京城,向東奔向遠在天涯的家鄉(xiāng)。

        最后兩句:這兩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落紅喻指詩人自己,花喻指國家、人民。詩人雖辭官回家,但仍心系國家人民,即使是辭官離京,也要像落紅一樣,化作春泥,護花(報效國家,報效人民)。

        龔自珍生活在清政府的衰落時期,辭官時間在道光時期,大約是戰(zhàn)爭前兩年,詩人一生愛國愛民,心憂國家人民。

        浩蕩離愁白日斜。浩蕩,廣大無邊。白日斜,夕陽西斜。龔自珍報國無門,終于辭官回歸杭州故里,心情是十分苦悶。詩中用浩蕩來形容離愁,說明愁緒之深。這個愁不是個人私怨,而是對國事的憂慮,愛國之心顯而易見。浩蕩離愁又用夕陽西斜來烘托,更為愁緒抹上一重濃濃的色彩。

        吟鞭東指即天涯。這句是說甩響馬鞭,奔向遙遠的地方。才離京城何來天涯呢?這是作者的心態(tài)所致。因為這次離京意味著告別朝廷,遠離仕途,不再回來了,所以作者產(chǎn)生了有如天涯漂泊的心緒。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落花,紅, 比喻理想與信念。落紅,是作者自比脫離官場。這兩句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寫落花,花雖落但仍然依戀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養(yǎng)故枝,實際上是借以表露詩人的情懷。詩人雖然像一朵落花辭別故枝一樣地離別了京師,但他并不是無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獻給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龔自珍對當(dāng)時社會現(xiàn)實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明知前途困難重重,他仍執(zhí)著地化作春泥更護花,這種對理想的堅定追求,高度的愛國熱忱,崇高的獻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F(xiàn)在人們常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來贊揚老一輩在事業(yè)上鞠躬盡瘁的精神,以及他們對培養(yǎng)和愛護青年人耗盡心血的高尚情懷。

        【譯文】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舉起這一起身,從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辭官歸鄉(xiāng),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釋】

        [1]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 年。

        [2]浩蕩:這里形容愁緒無邊無際的樣子。

        [3]吟鞭:詩人自己的馬鞭,這里吟鞭指向,指詩人所去的方向。

        [5]天涯:天邊,形容很遠的地方。

        [6]落紅:落花。

        [7]化作春泥:變成春天的泥土。

      【《己亥雜詩》原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己亥雜詩》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3-18

      己亥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4-08

      己亥雜詩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3-18

      龔自珍《己亥雜詩》原文及賞析12-26

      己亥雜詩原文及翻譯04-07

      己亥雜詩的原文及翻譯04-12

      己亥雜詩原文翻譯03-25

      己亥雜詩·其五原文及賞析02-09

      己亥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6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