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國學(xué)的名言

      時間:2023-01-07 08:55:30 名言格言 我要投稿

      國學(xué)的名言

        在平日的學(xué)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名言吧,熟記名言有助我們增加知識儲備,打造語言亮點。名言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名言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xué)的名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學(xué)的名言

      國學(xué)的名言1

        知恥近乎勇——《中庸》

       。ㄗg:知道什么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表現(xiàn)。)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ㄗg: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zāi)而焚毀。)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ㄗg: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ㄗg: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千經(jīng)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ㄗg:千萬種經(jīng)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yīng)該先做到的。)

        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ㄗg: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zāi)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學(xué)而不思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

        (譯:只學(xué)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yún)s不學(xué)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ㄗg: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yīng)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譯:事業(yè)或?qū)W業(yè)的成功在于奮發(fā)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dǎo)致失敗。)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ㄗg: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ㄗg:努力學(xué)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dǎo)別人不感到厭倦。)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ㄗg: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xué)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警世通言》

       。ㄗg: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ㄗg:玉石不經(jīng)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jīng)過學(xué)習,就不懂得事理。)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xué)》

       。ㄗg: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xué)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知不足者好學(xué),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ㄗg: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學(xué)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學(xué)不可以已——《荀子》

       。ㄗg:學(xué)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ㄗg:學(xué)過的知識,在適當?shù)臅r候去復(fù)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譯:學(xué)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xué)過的知識,不斷地學(xué)習、溫習,學(xué)問和修養(yǎng)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ㄗg: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ㄗg:年輕時不努力學(xué)習,年老了只能后悔、歎息。)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三國志》

       。ㄗg:讀書必須反復(fù)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學(xué)而不化,非學(xué)也——楊萬里

       。ㄗg:學(xué)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為學(xué)習。)

        好學(xué)而不貳——《左傳》

       。ㄗg:愛好學(xué)習但不三心二意。)

        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ㄗg:學(xué)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人而不學(xué),其猶正墻面而立——《尚書》

       。ㄗg:人如果不學(xué)習,就像面對墻壁站著,什么東西也看不見。)

        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ㄗg: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xué)好問才能成才。)

      國學(xué)的名言2

        言忠信,行篤敬。

        選自:《論語》

        意思:說話忠誠老實,行為厚道嚴肅。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選自《禮記》

        意思:有時緊張,有時松弛,這是周文王、周武王處理政事的辦法,F(xiàn)在多指工作、學(xué)習和生活要勞逸結(jié)合。

        一樹百獲者,人也。

        選自《管子權(quán)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獲的,是培養(yǎng)人才。培育人才雖然費時、費力,但是收獲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為首。

        選自《三國志》

        意思:志士有百種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來用來說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選自《左傳》

        意思:擊第一遍鼓,士氣振奮;擊第二遍鼓,士氣開始低落;擊第三遍鼓,士氣就完全消失了。這句話鼓勵大家趁情緒高漲時一口氣將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選自韓愈《師說》

        意思:人不是生來就什么都知道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呢?說明向他人求學(xué)的重要性。

        萬物之中,以人為貴。

        出處:范曄《后漢書?周舉傳》

        意思:在天下的萬物之中,人是最寶貴的。

        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

        出處:《老子》

        意思:天下的難事,一定是從容易的事發(fā)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從細小的事發(fā)展起來的。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出處:《禮記》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見,聽什么也聽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專注。

        不以窮變節(jié),不以賤易志。

        出處:桓寬《鹽鐵論》

        意思:不因為不得志而改變氣節(jié),不因為地位卑下而改變志向。

        不遷怒,不貳過。

        出處:《論語》

        意思:不拿別人發(fā)泄怒氣,不重犯同樣的錯誤。

        不學(xué)而求知,猶愿魚而無網(wǎng)。

        出處:葛洪《抱樸子》

        意思:不學(xué)習而想得到知識,就像想得到魚而沒有網(wǎng)一樣。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出處:《舊唐書》

        意思:(一個人)不敬重別人,實際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出處:《論語》

        意思:時間在不斷過去,我們要珍惜時間。

        內(nèi)不自誣,外不誣人。

        出處:《韓詩外傳》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出處:學(xué)好像登山一樣艱難,學(xué)壞如山崩一樣容易。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出處:《晏子春秋》

        意思:堅持不懈做事的人,總會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總會到達目的地。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意思: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經(jīng)過實踐的。

      國學(xué)的名言3

        1、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妒酚洝ひ蟊炯o》

        2、始作書契,以代結(jié)繩——倉頡

        3、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來去不失期——莊子《逍遙游》

        4、石篩篩兮蔽日,雪疊疊兮薄樹。車蕭條兮山逼,舟容與兮水路。憫晨夜之摧挫,感春秋之欲暮。征夫輟而在位,御者局而載顧。《楚辭》

        5、學(xué)問中人,無不從苦處打出。——劉宗周

        6、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徒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

        7、煙般往事夢中休,繞梁芳蹤難去留。君言相思一樣苦,妾嘆離散兩般愁。意到濃時怎忍舍,情到深處無怨尤。孤影月明應(yīng)寂寞,問君何處是歸途?——納蘭容若

        8、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獏尾豁f《呂氏春秋·察今》

        9、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慎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茏印豆茏印ば蝿萜

        10、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論語子路——孔子《論語》

      國學(xué)的名言4

        1、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3、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5、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9、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禮記中庸)

        10、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xué)記)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12、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13、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4、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15、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6、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南朝蕭鐸)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唐李白將進酒)

        18、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唐韓愈進學(xué)解)

        19、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

        20、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李商隱)

        2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22、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宋朱熹讀書之要)

        2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2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宋蘇軾)

      國學(xué)的名言5

        1、常言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世上才會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人生感悟。

        2、現(xiàn)代社會雖說工作有明確分工,但我們在社會卻擔任了不同的角色,子女、父母、員工、老板、朋友等等,我都要為之展現(xiàn)不同的能力。再者,美國作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一書中提到:現(xiàn)在黑天鵝事件頻發(fā)社會如果我們能力是單一的就會變得非常脆弱。相信頭條大部分作者都是“反脆弱”的踐行者,他們都有正常的工作,但依然有持續(xù)寫作和優(yōu)質(zhì)內(nèi)容輸出的能力,這正是適應(yīng)社會所需要的。

        3、以上主要表明了了孔子對自己的一種約束和修養(yǎng)的要求。三個人在那一起走,肯定有我的老師,肯定有能做我老師的人。這個老師也不是真正意義的老師,而是有值得自己學(xué)習的人。看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我們就應(yīng)該向他學(xué)習,看到?jīng)]有才能沒有德行的人,我們就應(yīng)該反思自己有沒有類似似的過錯。賢,賢人也,一般是指具有賢德的品質(zhì)的人,有才能的人,高尚品德的人。也是古代常說的圣賢之人。但這句話我認為是指的那些所有做人做事身上有可取之處的人,我們要學(xué)習的也就是他們的長處;那些不賢的人,也并非都是所謂的“壞人”,而是指在做人做事上還有欠缺的人,看到這種人,我們要反思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欠缺之處。但是,所有人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在發(fā)展著,進步著的。一個“好人”可能會變成為一個“壞人”,一個“壞人”也有可能變成“好人”。不管什么樣的人,我們都能學(xué)習他們的優(yōu)點,而缺點能反省對照自己,以改變自己的不足。所以孔子主要是在強調(diào)一種自我的約束。人人都可以通過別人來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使自己向賢人方向靠?绰,這種品質(zhì)和精神我們現(xiàn)在社會是多么的需要!

        4、我喜歡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別人不喜歡做的,不要強加,自己不喜歡做的,也不要強求

        5、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6、克己復(fù)禮,勿施于人——講求的都是,要求自己,從自己出發(fā)。所以才有“仁者愛人”的歸結(jié)。

        7、我喜歡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p>

        8、孔子自己打臉的名言多了,我喜歡的之一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唯酒無量”。這既體現(xiàn)了蠕家的休身,又驗證了蠕學(xué)的棄家。能把蠕家信徒的臉打成豬頭肉。

        9、倘若你想要別人去做的事,亦應(yīng)該想一想別人,他們愿不愿意。也就是多替對方著想,這樣的友情才會更長久更牢固。

        10、揚中華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

        11、我喜歡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剛?cè)氪髮W(xué)時,老師就讓我們熟讀《論語》,認真理解其中的每一句。我當時按照老師的要求,反復(fù)讀了好幾遍《論語》,對很多句子都印象深刻。但是,很多年過去了,其中的大多數(shù)已經(jīng)忘記了,可我的生活深深地印證了孔夫子的一句話“道不同,不相為謀”。

        1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

        14、孔子的名言實在有太多,但對我影響最大和最喜歡的就是這句話。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芤

        16、我喜歡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孔子是一個大教育家,大學(xué)問家,大思想家尚且這樣的謙虛好學(xué),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拜師學(xué)習呢?但是他還是這樣的謙虛。他的成就。正是因為他的海納百川,所以才能成其大,也才能夠成就他這樣的大才。孔子的謙遜和好學(xué)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的,尤其是如今很多學(xué)生不懂他也不愿意去問老師,更不愿意去問同學(xué),不懂就不懂,不懂也裝懂,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現(xiàn)象,回想起孔子的這句話,重提勤學(xué)好問,很有必要性,韓愈就寫過一篇《師說》,號召大家要向老師學(xué)習。否則為惑不解。古人尚且重視拜師求學(xué),難道今人還不如古人嗎?今人雖然有很多發(fā)達的科技手段,比如說手機,比如說電腦在百度上上網(wǎng)一查,那惑就解答出來了,也不用去問其他的人了,這個是很便捷,很方便的一種手段,科技發(fā)展到今天,但是我還是覺得古人的那種拜師求學(xué)的方式有很多可取之處,雖然沒有今天這樣便捷的高科技手段,古人的那種謙遜的態(tài)度及對待學(xué)問對待老師的方式方法很值得現(xiàn)代的我們學(xué)習模仿。

        17、龐大與精煉至極的對此恰恰反映了國學(xué)思想的巧妙布局,美!

        18、我最喜歡的是“學(xué)而實習之,不亦樂乎!

        19、因為一個人單這三句悟透弄懂,就非常了不起了,若能明白"三人行必有我?guī)?,你就懂得做人的謙卑與低調(diào)你就會時刻提醒自己"天外有人"不可妄自菲薄,"孔子在此基礎(chǔ)上繼續(xù)教我們領(lǐng)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碑斘覀儚闹t卑中深悟真正懂得了什么為知之,什么為不知,什么是知,我們就學(xué)會了做人的誠實,有了這兩個基礎(chǔ),謙卑與城實,我可進一步了解孔子的全面思想,當我們理解了孔子提出的三綱,五常,其正真的內(nèi)涵,你就懂得了運籌帷幄齊家治國基本治理方案,尤其是五常適合與做人做事得天下........

        20、謝邀,我最喜歡孔子說過的一下幾句具有代表性得名言:

        21、“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薄撜Z

        22、論語一半由主張仁義禮智信組成,它體積龐大,強調(diào)了做人、做官的責任和品質(zhì)。另一半僅僅”殷有三賢焉”精煉至極,強調(diào)對非人道、非仁政者說不的敬意!

        23、“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24、孔子說的三綱五常中的五常:仁、義、禮、智、信。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論語-顏淵篇第二章》。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承接上文,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釉敿毜年U述“仁”中的恕道。字面上是說自己所不欲的,莫要施于人。其后句“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中的“怨”字,宜與“求仁得仁又何怨”句共同參詳理解。

        26、意思是說一國的軍隊可以喪失主帥。但是一個男子漢,卻不能強迫他放棄主張。

        27、我蠻欣賞這句話的。

        28、孔子說:“看見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著向他學(xué)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內(nèi)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告訴人們,你不喜歡的東西,或許別人也不喜歡。它告訴人們要學(xué)會換位思考,在你要做一件事的時候,想想是否會影響到別人。

        30、間亳留情真使自制造鏡照見自真相。

        3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顧憲成

        32、孔子吃飯是要擺譜的,主食越精越好,肉絲越細越好,不好的就不吃。妻子做的飯菜,孔子是堅決奉行烹調(diào)得不好,不吃;沒有合口的調(diào)味醬料,不吃;從市集上買來的酒和熟肉,不吃,肉切割得不合規(guī)矩,不吃;坐席擺得不端正,不吃等等。面對這樣自己“遠皰廚”卻又窮挑剔的渣男,哪個女人不一肚子火?孔蠕們這素質(zhì),還修身呢,直接死了才不禍害人!

        33、“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薄茏右(guī)

        34、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qū)β?lián)

        35、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蔽蚁矚g這一句。因為,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就不應(yīng)該強加給別人。

        3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出自《論語·里仁》

        38、因為知識是無窮無盡的,而我們每個人學(xué)到的知識都各有不同,如果想脫穎而出,就必須從別人身上學(xué)習,因此,你身邊的人就是你可以學(xué)習的對象,只要是人,總有優(yōu)點。

        39、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蔽蚁矚g。因為它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驕傲自滿,應(yīng)該虛心向他人學(xué)習的道理。

        40、在《論語》中,“道不同,不相為謀”是一句不算起眼或者深刻難懂的話,但就是這句話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以及與人交往方面的很多要注意的.問題。

        41、根據(jù)我觀察世界絕數(shù)說意義二價值。

        42、國學(xué)大師季羨林的經(jīng)典語錄有:

        43、我曾是一個把朋友看得很重要的人,為朋友傾盡所有、受盡委屈都不后悔。可是后來,尤其是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我覺得跟以前的朋友間似乎越來越疏遠了。大家分散在各行各業(yè),而且都變得很忙。

        44、論語中我更喜歡”殷有三賢焉”,因為這占據(jù)了論語的一半工程。

        45、我曾良愿望:我每都希望每都我望譽能毀近我恍悟根本能。

        46、根據(jù)我觀察壞同切毒植物并知道自壞毒物我發(fā)現(xiàn)壞改。

        4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4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論語·述而》

        49、我最喜歡的是下面兩句:

        50、子曰:“君子不器”。

        51、我最喜歡孔子這一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說,幾個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選取他們好的地方加以學(xué)習采納,他們身上不好的地方,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52、君子應(yīng)當博學(xué)具有多方面才干,不止局限于某個方面。

        53、譯文:幾個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選取他們好的地方加以學(xué)習采納,他們身上不好的地方,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5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撜Z

        55、者說:真理愈辯愈明,我曾期虔誠相信句,近我忽徹悟覺事情相反,真理愈辯愈糊涂。

        56、應(yīng)該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半部論語反道夸啊!

        57、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獣x書

        58、待切善良管家屬朋友都應(yīng)該兩字箴言:曰真二曰忍真者真情實意相待允許弄虛作假;待壞則另別論忍者相互容忍。

        5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币驗槲艺J為自己不喜歡的就不應(yīng)該強加給別人。

        60、每都爭取完滿自古及今海內(nèi)海外百百完滿沒所我說完滿才。

        61、"溫故而知新",學(xué)習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夜臥床榻之上,回眸過往的是是非非,每有回憶便有新的理解和收獲。同一件事,每歲年齡回憶都會有每歲的不同新味。也只有孔老夫子能用如此精煉的語言道出如此意味深長的哲理。

        62、是人都有他自己的天賦和特長,并且各不相同。比如讀書,有的人喜歡文科,有的人喜歡理科。做事,有的人擅長手工制作,有的人擅長機械操作等等。再者就是人生閱歷方面,有見識的多少和經(jīng)歷不同?傊,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可以讓別人學(xué)習的東西。

        63、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我。敬鬼神而遠之。這句話最能體現(xiàn)中國人對待生死這個終極問題的智慧,可以說,他超越了一切宗教對超度生死的努力,孔子的答案是:活在當下、過好現(xiàn)在。中國不需要脫離人類自身血緣關(guān)系的超拔之神,自己的血緣祖先中設(shè)立神位,足以建構(gòu)完整的世界觀和宇宙觀。人文關(guān)懷,中國非神學(xué)性的。有情有義、有血有肉,合情又合理。

        6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5、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6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薄撜Z

        67、于是,孔子和亓官氏只要一開口說話,總免不了一場大吵大鬧,以至于最后孔子的生活狀態(tài)變成是“食不語,寢不言”。換句話說,孔子看到亓官氏,就不愿說話,不想說話,不肯說話;當然,亓官氏也不愿意再搭理孔子。而婚姻一旦到走到這個地步,那就只剩下一條出路:散伙!于是“齊家”變成了“棄家。”

        68、解讀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于某一方面。

        69、孔子的名言很多,最著名的莫過于《論語》了,其中“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保叭诵斜赜形?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都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闹晾砻浴?鬃咏逃藗兂缟兄芏Y,而他的這些名言就是教育人們崇尚倫理道德,尊師長,明禮儀,重品行,守規(guī)矩,構(gòu)建和諧仁愛社會,這些思想和學(xué)說,都是人類社會走向文明和發(fā)展所必須的,對于人類社會的每個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正因為如此,所以孔子被歷代社會奉為圣人。他的思想,將被人類社會永遠發(fā)揚光大。

        70、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所以我每天都很充實很快樂!

        7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國學(xué)的名言6

        禮者,敬人也!鬃

        不學(xué)禮,無以立!鬃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禮貴從宜,事難泥古。 ——王安石

        非禮不動,非禮不言!苎┣

        安上治民,莫善于禮。 ——《孝經(jīng)》

        禮,天之經(jīng)也,民之行也。——左傳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禮記》

        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鳑r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孔子

        禮,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笄鹈鳌蹲髠鳌

        夫禮,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蹲髠鳌ふ压迥辍

        禮致敬,不見好,跡不招尤,所謂淡而可久是也!宕膶W(xué)家陳道

        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荀子

      國學(xué)的名言7

        1、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2、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

        3、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4、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缎⒔(jīng)。天子章》

        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7、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

        8、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短歌行》)

        9、安不忘危,盛必慮衰。(《漢書》)

        1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

        12、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杜甫)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17、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抖Y記》

        1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19、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20、百年光陰,如駒過隙。(選自《增廣賢文》)

        2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墩撜Z》

        23、多行不義必自斃。

        24、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髠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撜Z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

        27、時維九月,序?qū)偃。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2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9、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30、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31、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独献印

        33、把握機遇,心想事成。

        3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35、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鬃

        3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xué)》)

        37、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李白)

        38、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睹献印じ孀酉隆

        39、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40、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41、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讓命運所壓倒.

        42、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4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44、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豆苡凇

        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孔子

        4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48、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陡裱赃B璧》

        49、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50、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國學(xué)的名言8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魏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0、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11、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1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1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1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國學(xué)的名言9

        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畎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

        7、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8、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掕I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獎

        1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14、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5、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16、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8、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20、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諟Y明

        2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2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2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8、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2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0、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31、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3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3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3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3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3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畎

        3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鸥

        3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39、盡信書,不如無書。

        4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41、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畎

        4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4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

        4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4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48、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4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50、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

        51、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醪g

        5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畎

        5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5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55、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56、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袥_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59、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6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61、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醪

        6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4、多行不義必自斃。

        6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畎

        66、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6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68、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69、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7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71、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p>

        7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7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74、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75、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

        76、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懿

        77、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78、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79、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80、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

        8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82、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悏

        8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84、滿招損,謙受益。

        8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8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

        8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8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89、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鸥

        90、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畎

        91、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9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9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94、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9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踅

        96、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97、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98、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鸥

        99、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100、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鸥

      國學(xué)的名言10

        1、不尊德性,則學(xué)問從而不道;不致廣大,則精微無所立其誠;不極高明,則擇乎中庸失時措之宜矣!獜堓d《正蒙》

        2、極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獜堓d《正蒙》

        3、由象識心,徇象喪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謂之心可乎?——張載《正蒙》

        4、和樂,道之端乎!和則可大,樂則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獜堓d《正蒙》

        5、義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動靜合一存乎神,陰陽合一存乎道,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獜堓d《正蒙》

        6、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在故不測。兩故化,推行于一。——張載《正蒙》

        7、誠于此,動于彼,神之道與!——張載《正蒙》

        8、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9、凡聽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識見,又要知言者氣質(zhì),則聽不爽矣!獏卫

        10、不矜而行,終累大德《法句經(jīng)》

      國學(xué)的名言11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孔子說: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xué)文《弟子規(guī)》

        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xué)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應(yīng)該好好的學(xué)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xué)問。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盾髯印

        水既能托載著船前進,也能使船傾覆。這句話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兩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適當引導(dǎo)就會造成壞的結(jié)果,壞的事情如經(jīng)合理疏導(dǎo)則可以引出好的結(jié)果。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蛾套哟呵铩

        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梢赃_到目的。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妒酚洝

        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xiàn)個別錯誤。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

        少壯年華時不努力學(xué)習,待到年老時就只能悲傷了。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短由俑刁稹

        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huán)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疑行無成,疑事無功!渡叹龝

        行動遲疑不決辦不成事,做事猶豫不能成功。

      國學(xué)的名言12

        1、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jīng)風相鼠)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3、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

        5、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6、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xué)》

        7、滿招損,謙受益。——《尚》

        8、三思而后行。 ——《論語》

        9、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10、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

        11、言者無罪,聞?wù)咦憬。(詩?jīng)大序)

        1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13、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zhàn)國策》

        1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6、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現(xiàn)能《弟子規(guī)》

        17、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2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

        2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22、知恥近乎勇。 ——《中庸》

        23、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

        24、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2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26、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jīng)王風黍離)

        2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29、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禮記中庸)

        30、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31、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出處:《禮記》

        32、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33、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34、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35、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

        3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墩撜Z》

        38、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39、《傷仲永。笠翁對韻二冬》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4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43、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44、子曰:“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45、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

        4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4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4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4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5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1、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唐李商隱無題)

        5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53、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54、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宋王安石)

        5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xué)》

        56、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5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

        58、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抑)

        5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60、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6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62、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傳》

        63、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

        64、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

        65、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6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7、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李商隱)

        68、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69、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70、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

        71、小學(xué)生必背天氣諺語

        72、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薄墩撜Z》

        7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4、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清《增廣賢文》

        7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7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7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7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7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80、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后漢書王霸傳)

        81、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弟子規(guī)》

        82、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

        8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8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國學(xué)的名言13

        1、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2、“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薄撜Z

        3、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4、出自《夏日絕句》;钪鸵斎酥械目〗埽懒艘惨龉碇械挠⑿。這種頂天立地,不畏強敵的壯志豪情足以令堂堂須眉含羞折腰,無地自容。

        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6、出自《張中丞傳后敘》。大丈夫可以一死罷了,不可以屈從不義的人!這句話鮮明地道出了氣節(jié)的重要性,為了氣節(jié)和尊嚴,甚至可以置死生于不顧。

        7、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

        8、出自《新唐書·李靖傳》。男子漢大丈夫,應(yīng)以博取功名來獲取富貴作為自己的追求,何必去做那種胸無大志、尋章摘句的酸腐儒生呢?這句話是唐代開國名將李靖所說。

        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薄撜Z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芤

        1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龂

        12、出自《北齊書·元景安傳》。大丈夫?qū)幙勺鲇衿鞅淮蛩,也不愿做陶器得保全。這句話突出了做人的氣節(jié)和操守。比喻寧愿為高尚、正義的事業(yè)做出犧牲的精神。

        1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qū)β?lián)

        14、出自《夢游天姥吟留別》。怎么能夠低三下四地去侍奉那些權(quán)貴之人,讓我自己一點都不開心呢?表現(xiàn)了詩人的傲氣,也流露出對權(quán)貴的蔑視。

        15、大丈夫?qū)幙捎袼,不能瓦全?/p>

        1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顧憲成

        17、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18、“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19、丈夫遭遇,要當以功名取富貴,何至作章句儒。

        20、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21、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獣x書

        22、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國學(xué)的名言14

        1.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4.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5.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6.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7.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8.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9.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10.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11.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12.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13.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4.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1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國學(xué)的名言15

        《大學(xué)》經(jīng)典名言2句

        1.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國學(xué)的名言】相關(guān)文章:

      國學(xué)古人名言06-12

      經(jīng)典國學(xué)的名言及解釋06-15

      有關(guān)國學(xué)修養(yǎng)名言06-15

      經(jīng)典國學(xué)名言名句集錦06-12

      關(guān)于國學(xué)名言的經(jīng)典名句06-12

      有關(guān)國學(xué)名言經(jīng)典名句精選06-12

      精選國學(xué)名言及解釋06-12

      國學(xué)名言名句閱讀欣賞06-11

      經(jīng)典國學(xué)名言名句20句06-12

      精選經(jīng)典國學(xué)名言名句:論語十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