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中有一種效應被稱之為鯰魚效應。鯰魚效應認為,當一個組織的工作達到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時,常常意味著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降低,一團和氣的集體不一定是一個高效率的集體。這時候鯰魚效應將起到很好的醫(yī)療作用。一個組織中,如果始終有一位鯰魚式的人物,無疑會激活員工隊伍,提高工作業(yè)績。
鯰魚效應是企業(yè)領導層激發(fā)員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企業(yè)要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氣、思維敏捷的年輕生力軍引入職工隊伍中甚至管理層,給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懶惰員工和官僚帶來競爭壓力,才能喚起沙丁魚們的生存意識和競爭求勝之心。二是要不斷地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管理觀念,這樣才能使企業(yè)在市場大潮中搏擊風浪,增強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
把鯰魚效應放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是很正確的。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這是萬古不變的真理,當然這里所講的競爭,是一種良性競爭。
把競爭對手當做自己一定要超越的目標,一定要樹立競爭意識,不然學習生活就失去了鞭策自己前進的力量,生活就會變得隨意和慵懶。樹立競爭意識,就是要隨時隨地感覺到適度的危機感,在競爭中才能不斷完善自己,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
當然競爭也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比如,你的競爭對手考得比你好,你的心里自然會難過;你的競爭對手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你的心里也不好受,如此循環(huán),也許會產生自我懷疑,產生壓力,產生些許的嫉妒心理,嚴重的會衍生為仇恨。這樣,不僅破壞了同學之間的友情,而且反過來影響了自己的學習。
也許在很多人的思想中,競爭就是要分出輸贏,就是要斗得你死我活,這樣的惡性競爭一定是兩敗俱傷。我的觀念里,一直是:competitors=friends。樹立自己的競爭對手的同時,也要把競爭對手當做自己學習的朋友,多多與他她交流,合作學習,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抑制競爭帶來的負面的心理壓力,或者把壓力轉化為動力。
有一句很老的話: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交換,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你的競爭對手一定是某方面能力強于你的同學或者是層次與你差不多的同學,與他她進行交流,你一定會收獲很多意想不到的思想。
競爭對手,有時候會是最好的朋友。競爭,絕對是提升自己能力最好的方法,也是實現雙贏最好的途徑。
交流與自信很重要
與他人交流,是一種減壓的方式,同時也是不斷完善自己的方式之一。
一模之后,我的心情十分低落。從第6名掉到第46名,對我來說,仿佛是從天堂掉到了地獄。我那點可憐的自尊心在作祟,它讓我感覺全世界的人都拋棄我了,它讓我感覺所有人都對我有偏見,都用奇怪的態(tài)度審視我。于是那點可憐的自尊心就戰(zhàn)勝了自信心,成了自卑的心理。于是我開始封閉自己,雖然還與別人交流,但是交流的頻率、交流時應該保持的真誠心態(tài)卻莫名其妙地發(fā)生著變化。所以那段時間我過得異常痛苦,而且越來越自卑。
二模之后,我漸漸開始與別人交流,是真的懷著一種真誠的心態(tài)去與他人交流。當然,我非常感謝老師的引導。有的時候,老師哪怕拍一下你的肩膀,告訴你要加油繼續(xù)努力,那種來自師長的最真摯的鼓勵會派生出很大的力量。當我真正放開我的心去和別人交流,告訴我的朋友,我的老師,我現在心中的迷茫,我在學習上的疑惑。也許別人的安慰不能夠立即解決你所面臨的問題,但是在壓力很大的高三,擁有一個能夠傾訴的對象是十分必要的。
與同學交流,需要敞開心扉,需要真誠。不要害怕在別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點。和別人講出自己的困惑,你也許會發(fā)現別人也有和你一樣的困惑,你的心就找到了一個可以依靠的東西,或者說找到了一絲安慰,因為你知道,你并不是唯一一個感覺到重壓的人,其實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樣,也有迷茫,也有找不到方向的時候。
如果說和同學交流是尋找一個傾訴的對象,那么和老師的交流就是重建自信的好方法。與老師交流,你可以知道老師眼中的自己還有什么是做得不夠完善的,還有什么潛力是可以挖掘的。老師的肯定,是對自己莫大的鼓舞。二模之后,我從一模的46名掉到了65名,但是我之所以沒有像一模那樣繼續(xù)頹廢,就是因為和同學、老師的不斷交流讓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我記得我拿二模試卷去找龐傳地理老師的時候,他說,其實你沒有什么大問題的,就是不知怎么搞的突然沒有了自信,找回自信,就會考好的。于是我回來,拿了熒光筆,在二模文綜試卷上寫了大大的自信!。因為在我的心里,我一直很尊重我的老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比較在意老師對我的評價。所以一旦得到老師的肯定,我就會很快有了自信。
和同學的交流也是建立自信的好方法。和別人討論問題的同時,也是一個自我肯定的過程。積極地提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在與別人的討論中,不斷糾正自己,不斷改善自己。當自己成功地解決一個問題之后,自信自然而然就建立了。
二模后至高考前的那段時間,我和老師同學的交流十分頻繁。一直很感謝老師和同學的鼓勵,讓我找回了自信。我想這就是我可以從低谷爬上巔峰的原因之一吧。
后話
高考之后就是忙碌而煩心的填報志愿。那一時間,突然感覺每個人都在各奔前程,仿佛沒有時間去回味自己的高三生活。直到所有的一切都塵埃落定,在夜深人靜的夜里,高三的種種記憶才會突然涌上心頭,酸甜苦辣咸,人生的五味仿佛在這短短的一年中通通品嘗。感謝高三,讓我知道何謂奮斗,何謂友誼,何謂人生
這是一段最單純的日子,因為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努力;
這是一段最艱苦的日子,因為學習生活的壓力曾讓我們都疲憊不堪,直喊放棄;
這是一段最激情的日子,因為我們曾為共同的目標擁抱鼓勵;
這是一段最感動的日子,因為師生之間的情意讓我們久久銘記;
這是一段最難忘的日子,因為無論身處何方,擁有回憶,我們時刻都心暖依依。
想到席慕容《驛站》中的一些文字作為文章的結尾吧!
原來只有在離開了之后,從那許多時日推移出來的距離之外遠遠觀看,才能發(fā)現,原來那些片段和零亂的印象,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蛻變成為生命里真正的主體,堅實圓滿,反復出現,自成為完整透明不可切割的一瞬。站在舊日許多記憶的墻外,我好像看見了我自己,在迂回行來的路途上,原來曾經經過了那樣美麗的一處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