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時間:2023-01-27 08:46:09 科學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7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7篇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

        一、學情分析

        進人四年級以后,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對科學探究活動非常喜歡,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jié)的地方,興趣濃厚,已經(jīng)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diào)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

        由于學生年齡的局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實踐運用。大部分學生知識面不廣,勤于動腦的同學占的比例不是很大。還有的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xiàn)象尤為突出。因此,本學年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jù)、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二、教材分析

        1.整體概述

        本冊教科書有四個單元:“電”、“新的生命”、“食物”和“巖石和礦物”。每個教學單元都有7個課題,這7個課題即是學習的內(nèi)容,也反映了科學概念和過程與方法雙向發(fā)展、螺旋上升的過程。一般來說,每個教學內(nèi)容為一個課時,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需10課時左右,而本學期上課時間為18周,共計36課時,教學時間十分緊張。

        2.單元簡析

        第一單元“電”是從“什么是電”開始的。學生對靜電有比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讓他們適當?shù)亓私庖稽c有關電荷的知識,可以使后續(xù)課中電流、電路的學習更有基礎。這一單元將通過與電相關內(nèi)容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測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學生形成關于電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

        第二單元“新的生命”單元是從“觀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動物的卵、繁殖的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學生獲得植物和動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并形成關于生命的一系列發(fā)展性概念。教科書中的觀察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有關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生命的理解。

        第三單元“食物”單元通過對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憶和分類,引起學生對飲食的關注,發(fā)現(xiàn)自己在飲食中的不良習慣,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學、合理、均衡地飲食。食物的變化和獲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的特征及其變化規(guī)律。

        第四單元“巖石和礦物”單元是學生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通過對巖石、礦物的觀察、分類和描述,使學生形成關于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并對保護、開發(fā)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了解。

        3.主要材料清單

        (1)“電”單元

        靜電實驗:氣球、線繩,塑料梳子、碎紙屑。

        電路實驗:小燈泡、小燈座,電池、電池盒,導線,回形針,小開關,紅燈、綠燈、黃燈,具有4個和6個接線頭的盒子。

        導電性實驗(20種):橡皮,木質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屬材料,絲、棉、皮、各類布料(濕和干),鉛筆、鋼筆和玻璃等,小木板(或大橡皮),塑料材料,陶瓷材料

        (2)“新的生命”單元

        觀察器材:放大鏡,鑷子,燒杯。

        觀察材料:油菜花,棉簽,油菜果夾和種子,南瓜的雌花和雄花,黃豆、吞豆的種子,各種動物的卵(如青虹、蟾蛛、魚、雞蛋、鳥等)。

        課件或掛圖:植物傳粉、受精,雞蛋孵化過程,胎生動物的繁殖。

       。3)“食物”單元

        實驗材料:棉簽、食用油、肥肉、花生,淀粉糊、碘酒,生、熟馬鈴薯,小魚干、面條,塑料袋、面包或饅頭,各種包裝袋(盒)。

        實驗器材:燒杯,三腳架,石棉網(wǎng),酒精燈,鑷子。

        (4)“巖石和礦物”單元

        觀察材料:各種巖石標本,稀鹽酸,金屬、玻璃、蠟燭、絲綢、泥土,不透明紙、半透明紙、透明紙。

        觀察器材:放大鏡,鑷子,小刀,銅鑰匙,手電筒。

        三、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教學難點: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

        五、具體教學方法和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主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并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

        2.指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教科書中涉及了大量的觀察、比較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觀察對象在屬性、結構、功能、關系等方面的特點,是學生建構科學概念的重要認識基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并提示學生用文字、數(shù)據(jù)、簡筆畫、氣泡圖、網(wǎng)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的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隨時提示他們將自己的記錄與小組同學的記錄進行比較、修正,教師每周都要對學生的記錄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匯描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事實。活動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內(nèi)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這種描述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指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尤其要重視學生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從證據(jù)、表格、圖形獲得的一些科學信息,并引導他們合理地使用這些信息做出科學解釋。

        六、教學設計進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學內(nèi)容

        2

        2.17-2.23

        一1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一2點亮小燈泡

        3

        2.24-3.2

        一3簡單電路;一4電路出故障了

        4

        3.3-3.9

        一5導體與絕緣體;一6做個小開關

        5

        3.10-3.16

        一7不一樣的電路連接;第一單元復習和測驗

        6

        3.17-3.23

        二1油菜花開了;二2各種各樣的花;

        7

        3.24-3.30

        二3花、果實和種子;二4把種子散播到遠處

        8

        3.31-4.6

        二5種子的萌發(fā);二6動物的卵

        9

        4.7-4.13

        二7動物的繁殖活動;第二單元復習和測驗

        10

        4.14-4.20

        三1一天的食物;三2食物中的營養(yǎng)

        11

        4.21-4.27

        五一小長假;機動

        12

        4.28-5.4

        三3營養(yǎng)要均衡;三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3

        5.5-5.11

        三5面包發(fā)霉了;三6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

        14

        5.12-5.18

        三7食物包裝上的信息;第三單元復習和測驗

        15

        5.19-5.25

        四1各種各樣的巖石;四2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

        16

        5.26-6.1

        四3巖石的組成;四4觀察、描述礦物(一)

        17

        6.2-6.8

        四5觀察、描述礦物(二);四6面對幾種不知名礦物

        18

        6.9-6.15

        四7巖石、礦物和我們;第四單元復習和測驗

        19

        6.16-6.22

        總復習;期末考試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 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所教四年級2個教學班。這些學生對科學學科的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本學期還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nèi)容,注重內(nèi)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chǎn)、社會實際的聯(lián)系。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處理好內(nèi)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fā)展兒童的智力,培養(yǎng)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三.全冊教學分析

        本冊教科書共24課,其中第23、24課是活動課。從知識內(nèi)容分為五部分

       。ㄒ唬┪覀兂允裁矗罕締卧獜膶W生的飲食這一最基本的生活經(jīng)驗切入,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類需要哪些營養(yǎng);知道人們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營養(yǎng)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飲食;會從合理,全面飲食方面設計食譜;養(yǎng)成科學飲食的好習慣。逐步從探究科學飲食的多種活動中意識到要珍愛生命;善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為學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長發(fā)育等方面知識打下基礎。(包括1、2、3、課)

       。ǘ┧镉惺裁矗罕締卧窃诶^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后,又一次以水作為探究對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水與其他物體的混合和分離等特點的單元。在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實驗,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積極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深度用學到和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進一小提高實驗,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的能力,為今后進一步探究有關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礎。(包括4、5、6、7課)

       。ㄈ┲参锏纳睿罕締卧窃趯W生認識常見植物的基礎上,對植物的各部分進行細致的研究。由于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年科學探究的經(jīng)歷,對科學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法。所以在進行本單元的觀察,實驗,查閱資料,整理信息,表達與交流,借助工具對事物進行定量觀察,利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實踐基礎。再加上學生對植物比較熟悉,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所以進行本單元的科學探究并不困難。本單元在本冊書中編排體現(xiàn)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習本單元,能為后續(xù)研究植物與土壤的關系,植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問題打下探究技能與知識的鋪墊。(包括8、9、10、11、12課)

        (四)空氣和水的力:本單元主要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入手,通過學生的猜想與假設,對比實驗,觀察研究及動手制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空氣及水的力,拓展學生的探究空間,密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lián)系,為后續(xù)的科學探究活動奠定基礎。(包括13、14、15、16,17課)

        (五)熱的傳遞:本單元主要選取了熱的傳導,對流和輻射現(xiàn)象,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引領,如杯子變熱了,煮稀飯時米粒在水中游動等進入相關的研究主題,引導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并在其過程中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包括18、19、20、21,22課)

       。┨骄颗c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四.教材總的'教學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 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 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 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 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主要培養(yǎng)以下幾種能力:

        1 觀察能力:觀察植物的身體結構,教給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nèi)部構造。

        2 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加快溶解的方法了,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

        3 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對植物實施環(huán)割有哪些益處。

        6 想象能力: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想象蒸發(fā)的本質,葉、莖的內(nèi)部構造。

        7 動手能力:學習制作植物動物標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 通過講述火箭的發(fā)明及我國現(xiàn)代火箭的發(fā)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通過指導學生認識植物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植物的重要性。

        五.教學進度安排

        略

        六.評價工作安排

       。ㄒ唬┳⒅貙W生平時的制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并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ǘ┏闪⒒ブ〗M,由班級中優(yōu)秀學生輔助學困生。

        (三)建立學習組織,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每個人盡到自己的努力。

        七.教研專題及研究措施

        (一)課題名稱:《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驗設計能力,助推學生科學素養(yǎng)》

        (二)研究措施:從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xiàn)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xiàn),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并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yǎng),及過程的培養(yǎng)。

        八.教研課安排

        根據(jù)學校及教研組的安排開展聽評課活動,采取個人講課與聽課相結合的方式,講公開課不少于1節(jié),聽課不少于15節(jié),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提高授課水平。

        九.業(yè)務學習

       。ㄒ唬.第一周學習學校教學計劃與教研組計劃

       。ǘ.第二周學習本冊科學教材

        (三).第三周學習科學課程標準

       。ㄋ模.第四周—第二十周學習給教師的建議1—17條

        十.教學措施

        1 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 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 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 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 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 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 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8 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十一.學科實踐活動安排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即通過科學教育使全體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于探究,熱愛科學,并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全體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根據(jù)學校及教研組的指導,科學實踐活動安排如下:

        第九周食物里的有害物質 第十四周 太陽能熱水器的發(fā)展與使用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3

        一、學情分析

        學生動手能力比較極強,這非常有利于科學課的教學,因為科學注重實驗,要的就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再加上動腦能力,經(jīng)歷實驗過程,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經(jīng)過三年的努力,再加上領導的大力支持,我校的硬件建設越來越完備,但是仍然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選擇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四年級學生探究的事物或現(xiàn)象為學習內(nèi)容,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便于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jīng)驗出發(fā),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并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教材由三種類型的五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yǎng)學生“模型與解釋”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yǎng)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學生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力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本冊教材共八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我們的考察計劃共兩課1、考察前,我們要……2、考察計劃展示會;第二單元吃的好嗎共四課1、我們吃什么2、食物中的營養(yǎng)3、一次奇妙的旅行4、祝你胃口好;第三單元探訪魚兒共四課1、魚兒的家2、魚兒生活的好嗎3、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4、魚兒的秘密;第四單元小小賽車會共三課1、玩具汽車大比拼2、動力從哪來3、無處不在的運動;第五單元動物家族共三課1、動物大轉盤2、與小白兔交朋友3、我們的動物朋友;第六單元飲料瓶能告訴我們什么共三課1、飲料的知識2、飲料瓶的材料3、飲料瓶的環(huán)境;第七單元招聘月球開發(fā)部長1、揭開神秘的面紗2、多樣的面孔3、招聘部長;第八單元走向兩極共兩課1、挺進南極點2、跟隨爺爺?shù)奖睒O。

        四、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jīng)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五、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4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方面的資料。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6課時。第二單元,冷和熱,8課時。第三單元;奇妙的王國,5課時。第四單元,吃的學問,5課時。第五單元,排序和分類6課時。本冊資料是科學課的深入,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本事,又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本事。

        二、目的要求。

        1、經(jīng)過本冊教學,使學生經(jīng)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xiàn)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進行有依據(jù)的推測。

        2、使學生進一步明白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性質。

        4、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

        5、初步學會按照必須的標準將事物按必須標準排序和分類。

        三、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培養(yǎng)學生排序和分類的本事。

        3、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的本事。

        四、學生素質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學了一年的科學課,初步接觸了科學探究,對大自然,對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景象充滿了強烈好奇心,喜歡問個為什么,愛提問題,這將驅使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的作科學探究?墒窃诖丝痰拇蟓h(huán)境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和家長對這門學科不是很重視。

        四年級5個班的學生,尊敬教師,多數(shù)學生學xxx取性高,對科學課有濃厚的興趣。存在問題是班級中有幾個同學好動,講小話,對學習不記不背,影響他人的學習,自我也學不好。

        五、教學措施。

        1、帶領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加強學生動手、動腦,做好探究實驗。

        3、培養(yǎng)學生按照必須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排序和分類。

        4、教師要認真?zhèn)湔n,在課堂上下功夫,根據(jù)科學課要求,讓學生更加喜歡科學課,學好這門課程。

        5、多開展實驗教學,狠抓課堂紀律。

        6、讓每個學生學有所獲,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六、教學進度。

        第一課空氣的性質2課時

        第二課熱空氣和冷空氣1課時

        第三課空氣有什么2課時

        第四課空氣也是生命之源1課時

        第五課冷熱與溫度1課時

        第六課熱的傳遞2課時

        第七課加熱和散熱1課時

        第八課吸熱和散熱2課時

        第九課水加熱、冷卻后2課時

        第十課聲音的產(chǎn)生1課時

        第十一課聲音的傳播1課時

        第十二課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1課時

        第十三課不一樣的聲音1課時

        第十四課歡樂的小樂隊1課時

        第十五課我們吃什么1課時

        第十六課怎樣搭配食物2課時

        第十七課食物的消化1課時

        第十八課我們的食物安全1課時

        第十九課排序3課時

        第二十課分類3課時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5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

        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6課時。

        第二單元,冷和熱,8課時。

        第三單元;奇妙的王國,5課時。

        第四單元,吃的學問,5課時。

        第五單元,排序和分類6課時。

        本冊內(nèi)容是科學課的深入,既可培養(yǎng)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又可培養(yǎng)同學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二、目的要求。

        1、通過本冊教學,使同學們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xiàn)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進行有依據(jù)的推測。

        2、使同學們進一步明白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性質。

        4、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

        5、初步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事物按一定標準排序和分類。

        三、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同學們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培養(yǎng)同學們排序和分類的能力。

        3、培養(yǎng)同學們設計實驗的`能力。

        四、同學們素質分析。

        同學們已經(jīng)學了一年的科學課,初步接觸了科學探究,對大自然,對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景象充滿了強烈好奇心,喜歡問個為什么,愛提問題,這將驅使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的作科學探究。但是在現(xiàn)在的大環(huán)境下,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們和家長對這門學科不是很重視。

        四年級5個班的同學們,尊敬教師,多數(shù)同學們學習積極性高,對科學課有濃厚的興趣。存在問題是班級中有幾個同學好動,講小話,對學習不記不背,影響他人的學習,自己也學不好。

        五、教學措施。

        1、帶領同學們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加強同學們動手、動腦,做好探究實驗。

        3、培養(yǎng)同學們按照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排序和分類。

        4、教師要認真?zhèn)湔n,在課堂上下功夫,根據(jù)科學課要求,讓同學們更加喜歡科學課,學好這門課程。

        5、多開展實驗教學,狠抓課堂紀律。

        6、讓每個同學們學有所獲,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

        六、教學進度。

        第一課空氣的性質2課時

        第二課熱空氣和冷空氣1課時

        第三課空氣有什么2課時

        第四課空氣也是生命之源1課時

        第五課冷熱與溫度1課時

        第六課熱的傳遞2課時

        第七課加熱和散熱1課時

        第八課吸熱和散熱2課時

        第九課水加熱、冷卻后2課時

        第十課聲音的產(chǎn)生1課時

        第十一課聲音的傳播1課時

        第十二課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1課時

        第十三課不同的聲音1課時

        第十四課快樂的小樂隊1課時

        第十五課我們吃什么1課時

        第十六課怎樣搭配食物2課時

        第十七課食物的消化1課時

        第十八課我們的食物安全1課時

        第十九課排序3課時

        第二十課分類3課時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

        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

        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

        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

        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

        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

        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從中獲得科學知識

        增長才干

        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

        理解科學的真諦

        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

        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

        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

        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

        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

        學習建立解釋模型

        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

        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

        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

        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現(xiàn)有八個教學班

        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

        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

        他們普遍習慣于死學硬記死板知識

        喜歡或習慣于被老師和家長牽著走

        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

        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

        理解不甚深刻

        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jīng)驗: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

        科學常識極為缺乏

        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

        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英教學

        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

        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

        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diào)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

        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

        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nèi)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

        強調(diào)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

        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冊內(nèi)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三冊

        全冊教材包括了"他們生活在哪里"、"養(yǎng)蠶"、"物體的運動"、"無處不在的力"、"巖石和礦物"和"自由研究"6個單元

        由30多個典型活動組成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

        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

        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內(nèi)容和課時情況:

        第一單元"他們生活在哪里"共6課時

        具體包括:仙人掌和駱駝(1課時)

        面包樹和斑馬(1課時)

        海藻和海豚(1課時)

        有利于生存的本領(1課時)

        給動植物搬家(2課時)

        第二單元"養(yǎng)蠶"共4課時

        具體包括:我們來養(yǎng)蠶(1課時)

        給蠶寶寶記日記(1課時)

        我們來抽絲(1課時)

        養(yǎng)蠶經(jīng)驗交流會(1課時)

        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共6課時

        具體包括:我的位置在哪里(1課時)

        物體運動的方式(1課時)

        小車的運動(2課時)

        擺的研究(2課時)

        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共4-5課時

        具體包括:力在哪里(1課時)

        物體形狀改變以后(1-2課時)

        蘋果為什么會落地(1課時)

        摩擦力的秘密(1課時)

        做小車(1課時)

        第五單元"巖石和礦物"共4課時

        具體包括:認識常見巖石(1課時)

        巖石和礦物(1課時)

        認識礦物的性質(1課時)

        日益減少的礦物資源(1課時)

        第六單元"自由研究共3課時

        具體包括:我們想要研究的問題( 1課時)

        我們怎樣來研究(1課時)

        我們的活動成果(1課時)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

        以探究為核心

        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

        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

        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

        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

        學習建立解釋模型

        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

        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

        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

        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

        經(jīng)過思維加工

        自己得出結論

        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

        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xiàn)場考察 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yǎng) 科學游戲 信息發(fā)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qū)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

        七、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3、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學生情況: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現(xiàn)有四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于被老師和家長牽著走,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jīng)驗:學生雖經(jīng)過一年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diào)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nèi)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diào)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

        1、本冊內(nèi)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土壤與巖石”、“和諧的自然界”、“熱與我們的生活”、“透鏡與我們的生活”和“地球與我們的生活”五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xù)引領學生經(jīng)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2、本冊的主要活動:

        對有生命物體的與研究。

        從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透鏡現(xiàn)象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

        對天氣的觀察與測量從天空中云的形狀和變化開始,對構成天氣的四個要素分別進行觀測。

        對植物、生物的觀察與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開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生物是怎樣傳遞信息的,植物向哪里生長,動物適應環(huán)境的例子還有哪些。

        對地球運動的探究從地球晝夜開始,通過對日出、日落的觀察的實驗,研究探討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交流并觀察月亮的變化情況。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8-27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1-09

      科學四年級的教學計劃05-07

      四年級科學的教學計劃05-08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3-31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5-09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1-09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8-11

      科學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13

      科學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