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0-10-29 10:58:5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yōu)秀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認識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明白“知音”的含義:能夠懂得對方的思想感情。知音是很難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學重難點:

        1、感受伯牙和鐘子期是知音。

        2、體會伯牙斷琴的意義。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高山流水》的曲子、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ǔ鍪緢D片)師:同學們,在我們武漢市漢陽區(qū)有個地方叫古琴臺,你們知道這個名字的由來嗎?這里流傳著一個優(yōu)美的故事,那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知道主人公的名字嗎?(板書:伯牙、鐘子期)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古老的故事中去。

        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悟

        1、自由朗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字詞的自學情況。

        3、指名學生讀課文,正音。想一想課文講的是件什么事?

        4、指名說說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師適時小結。

        三、探究學習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1-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伯牙是什么人?伯牙的高超琴藝是怎么練成的?請勾畫相關的句子。

        2、學生自讀自悟,交流,相機強化“伯牙學琴功夫深”的結論。

        3、出示重點句子:“這里就像仙境一樣,伯牙陶醉在美景之中,渾然忘掉了自己。風聲,浪聲,鳥語,蟲鳴,大自然奏起的交響樂,深深地打動了伯牙,他情不自禁地彈起琴來。”

       、、遇到重點句,先別急,我們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首先,多讀幾遍句子,再找到重點詞來理解,談體會,最后再美美地讀一讀。方法:初讀——理解詞——美讀。用這個方法,自己來試著學習這句話。

       、啤W生自學,小組交流。

        ⑶、全班交流,師小結:伯牙彈琴很投入,他是情由景生,是觸景生情,然后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4、伯牙的琴藝大有長進,這令他十分高興。然而,沒高興多久,苦惱的事情就來到了,你知道是什么嗎?他自己十分陶醉,可是周圍的人都聽不懂,無法理解他的琴聲,這使他陷入了孤獨之中。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伯牙遇到了鐘子期。

        四、學習生字

        1、學生自己觀察生字,識記生字4個。

        2、同學上臺當老師,全班交流。

        3、重點指導書寫:勤

        4、課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3自然段,他自己十分陶醉,可是周圍的人都聽不懂,無法理解他的琴聲,這使他陷入了孤獨之中。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伯牙遇到了鐘子期。

        二、探究學習4-5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鐘子期是一個有著什么特點的人?你從哪里可見鐘子期特別善于聽琴?

        2、學生交流。(在抓重點詞語理解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朗讀語感。)方法:初讀——理解詞——美讀

       、、“高山”這部分,抓住“立刻”和“興奮”這兩個關鍵詞。

       、、“流水”這部分,應該抓住“不住地贊賞”,因為從中可以感受到鐘子期反應強烈。

       、、“在下雨的情景”這部分,重點學習三個“時而”的排比句。

       、、朗讀感悟。

        3、緊承提問:伯牙對找到知音的感受是什么?討論:為什么伯牙的感受是“感動”而不是“激動”呢?誰來讀好伯牙的話?

        4、鐘子期去世了,伯牙是怎么做的?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拓展

        1、鐘子期去世了,為什么伯牙斷琴?你怎樣看待伯牙斷琴?

        2、知音,是令人向往的,人人都想擁有知音。伯牙斷琴,緣于知音難覓。而《高山流水》也成了千古絕唱,有空,大家也去聽聽這首古曲,也可以寫一寫感受,說不定你也能成為伯牙的知音呢!

        四、學習生字

        1、學生自己觀察生字,識記生字4個。

        2、學生交流。注意“弦”的拼音。

        3、指導書寫“泰、抒”。

        4、學生練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閱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品味語言的優(yōu)美。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品味語言的優(yōu)美,以及試膽量過程中學生心理的變化和試膽量德的重要意義。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暢所欲言,完成課后思考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校長教育孩子消除怯心理的方法巧妙,富有實效。

       。2)明確只要敢于實踐,實踐之后就會變得勇敢堅強起來。

        重難點、關鍵

        1、了解課文敘述順序,并抓住重點部分試膽量的過程進行重點學習體會。

        2、體會校長教育孩子消除怯心理的方法巧妙,富有實效。

        教具準備

        插圖投影、小黑板。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回憶一下,你覺得自己最勇敢的經(jīng)歷是哪一次?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快樂嗎?

        2、交流。

        3、你們都很勇敢,真見小英雄。

        4、在一個叫巴學園的學校里,有一群孩子在校長和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一場特殊的試驗。

        二、板體、讀題

        1、板題、試膽量。

        2、讀題。

        3、引導學生據(jù)題質(zhì)疑。

        三、讀通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字音。

        2、詞意。

        3、指名讀文,正音。

        五,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大意和脈絡

        1、默讀,思考: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和敘述順序是什么?

        (3)請按著一順序?qū)⒄n文分為三部分。

        2、討論、交流。

        3、匯報。

        (1)課文寫了校長組織大家夜里到九品佛寺院和墓地里進行試膽量的游戲,結果不當鬼的同學嚇得跑回來了,當鬼的同學也因為害怕而回來了。

       。2)敘述順序是事物發(fā)展順序。

       。3)按題目、經(jīng)過、結果將課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22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23~24自然段)

        六、誦讀,體會文章的語言優(yōu)美及人物的心理變化。

        七、體會文章中的深意。

        1、討論:這次試膽量有什么意義嗎?

        2、體會校長教育方法的巧妙。

        八、你覺得怎樣可以使自己的膽量大起來?

        板書設計:

        哭

        鬼

        怕蚊子咬

        世上沒有鬼,克服膽怯

        跑回家去了

        課后反思: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的意思。

        3.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4.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它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意思;能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教學難點: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2 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二)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

        誰還記得《南京長江大橋》這篇課文是怎樣介紹這座大橋的?指名說說南京長江大橋的結構特點。

        (南京長江大橋有9個大橋墩,22孔引橋,大橋分兩層。底層是鐵路,鋪雙軌。上層是公路,兩側(cè)是人行道。)

        這座現(xiàn)代化的橋梁是1968年建成通車的。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介紹我國古代的石橋,名叫趙州橋。

        zhàozhōu

        板書:趙州橋

        2.指導預習。

        (1)讀課題。注童讀準zhàozhōu這兩個翹舌音。

        (2)輕聲讀課文。拼讀生字音節(jié),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新詞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創(chuàng)、固、慧、遣等字。

        3 檢查預習。

        (1)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意思。(2)指名回答結果。(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

        4.指導學習第l自然段。

        (1)閱讀本單元學習提示,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

        (2)指名讀第1自然段,教師在圖上指出趙州橋的位置。

        (3)課文是圍繞哪個重點詞語來敘述的?(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4)說說世界聞名的章思。跟這個重點詞語有關的詞語還有哪些?(隋朝已經(jīng)有1300多年了)

        小結:以上這些詞語是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

        5.練習作業(yè)。

        (1)抄寫生字。重點指導減、慧書寫的間架結構。注意減字的偏旁是兩點,慧字上面部分中間不要加豎。

        (2)完成作業(yè)本1、2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知道趙州橋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

        (二)教學過程

        1.復習生字。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3 指導閱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段中的重點詞句是什么?(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個創(chuàng)舉。)

        (2)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5句話)第1句寫了什么? (橋面又長又寬);第1句寫了什么?(全都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第3句寫什么?(寫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第4句寫什么?{這一句揭示了這種設計的作用);第5句寫什么?(點明了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是一個創(chuàng)舉)

        教師小結:因為這種設計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橋史上從未有過的,所以說它是一個創(chuàng)舉。

        4.完成作業(yè)本第5題。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并成句話。

        3.知道趕州橋世界聞名,它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干而自豪。

        (二)教學過程

        1.聽寫生字詞語,寫好后同桌同學互批.有錯誤的進行訂正。

        2.讀第3自然段.讓學生劃出這段的重點詞句(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3句話)第1句寫了什么,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這一句是承上啟下,引出了趙州橋建筑的又一特點:美觀)第2、3句寫了什么?(第2、第3句是以橋面兩側(cè)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來具體說明它的美觀)第2句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列舉了一些龍的圖案,具體說明橋的美觀。

        啟發(fā)學生說說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的意思來寫的.怎樣寫出橋的美觀。根據(jù)重點詞句讓學生說說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

        3.讀第4自然段。

        板書: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

        討論:聯(lián)系上面3個自然段,說說什么地方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的才干,哪里告訴我們是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

        (設計獨特,堅固、美觀,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橋年代久遠,至今已有1300多年。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

        4.重點指導不但而且關聯(lián)詞語的運用。

        5.教師總結:趙州橋不但表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

        6,完成《作業(yè)本》3、4、6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nèi)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2.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1.初步形成幸福觀。

        2.理解文章內(nèi)容。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F(xiàn)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么。

        2.學生交流,并談談自己的幸福觀。

        3.認讀生字。

        學習新課

        一、了解文章內(nèi)容

        1.牧童們開始時,認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們后來認為幸福是什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自由發(fā)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么?

        注:引導學生讀13到22自然段。

        3.小結:正是因為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4.智慧的女兒是怎樣回答三個牧童的?(她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嗎?(“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例如,作為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

        5.反復讀: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建議: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來理解。

        6.談談你的幸福觀,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注: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上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在這里要采用多種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爭取出彩。

        二、演課本劇

        1.分角色朗讀。

        建議: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眼神、語氣作指導,為演做好準備。

        2.學生排練,教師巡視。

        3.匯報演出。

        作業(yè)布置

        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

        本課小結

       。ǜ鶕(jù)當時情景而定)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要求:

        1、復習漢語拼音;練習辨析多音、多義字;認識連詞的用法;修改病句。

        2、閱讀短文,訓練學生理清文章條理的能力。

        3、練習具體地記敘事情的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復習漢語拼音;練習辨析多音、多義字;認識連詞的用法;修改病句。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任務。

        二、學生自己練習,教師巡視。

        三、討論:

        第一題:

        1、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2、請說說每組音節(jié)的不同。

        第二題:

        1、指名讀組詞。

        2、評論。

        3、各自修改組詞。

        第三題:

        1、分別讀句子,并說說帶點詞的意思。

        2、請同學逐題口頭造句。

        3、學生評論。

        第四題:

        1、分別請同學找出句子中的錯誤。

        2、修改,評論。

        3、找出這類句子錯誤的特點:概念混亂。

        四、預習閱讀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閱讀短文,訓練一清文章條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出自學要求:

        默讀短文,讀準字音,邊讀邊想內(nèi)容。給課文分段,想想段意、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

        二、學生自學,邊學邊做記號。

        教師巡視指導。

        三、討論交流:

        1、指名讀短文,糾正讀音、讀破句子的地方。

        2、交流短文的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說說自己是怎樣概括中心思想的。

        (主要內(nèi)容:林巧稚回憶自己上中小學時,教師講授知識時注意聯(lián)系實際,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使自己不僅學到了知識,又體會到一種人生的哲理。)

        3、短文是怎樣圍繞中心思想有條理地記敘的?

       。▋杉拢阂皇呛┥献龅匦紊潮P;二是生物課上教師告訴大家樹葉千奇百怪。)

        四、自由讀課文,提出疑難,討論。

        五、作業(yè):

        想想生活中讓你不能記憶的事,為作文做準備。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它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作者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病⒗斫庹n文內(nèi)容,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场㈩I悟作者基于現(xiàn)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過新年嗎?為什么?

        學生交流。

        師小結:

        過新年時,我們可以穿新衣、吃美食、放鞭炮、看晚會,還可以收到親朋好友的祝福和壓歲錢。同學們是幸福的,幸運的?墒,在一百多年前的丹麥,有一位美麗可愛的小女孩卻在大年夜凍死在了街頭,相信大家對這個故事并不陌生,這就是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個故事。

        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薄⑼ㄟ^預習課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要說清楚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2、故事中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

        板書:

       。、預習中,你遇到了哪些疑問呢?請?zhí)岢鰜,我們一塊探究吧。

       。▽λ岢龅膯栴}進行梳理。)

       。、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師生交談確定本節(jié)課解決問題的方法:

        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有感情朗讀、在腦海中浮現(xiàn)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等。

        三、學習課文

       。薄W習1~4自然段:

       、 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隨賣火柴的小女孩走進那個寒冷的大年夜!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的1~4自然段,想一想:

        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可以邊讀邊劃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⑵ 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呢?可以結合具體的語句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交流。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寒冷”“饑餓”“沒快樂”“沒人愛”,并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 這一天,正是大年夜,新年的前一天,那可是全家團圓的日子!誰不想回家?可是小女孩她不敢!她不僅飽受著寒冷、饑餓的折磨,回到家爸爸還會打她,沒有一個人關心她、愛她,她的生活中沒有一個孩子應該有的快樂!我想,此時小女孩的悲慘可憐已經(jīng)撥動了我們每個同學的心弦,誰想走上前安慰安慰她呀?

        大家都是有愛心的孩子。

        ⑷ 可是當時的小女孩幾乎凍僵了,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終于,寒冷促使她一次又一次的擦燃了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她所向往的一切?窗鍟,比較一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ɑ馉t、烤鵝、圣誕樹、奶奶、寒冷、饑餓、沒快樂、沒人愛。)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憐的小女孩飽受饑寒,沒有快樂,沒人關愛,于是,幾乎凍僵的她才會在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中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幻覺。

       。病W習5~11自然段:

       、 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景象,誰來讀一讀?

       。ㄕn件出示相關語句。)

        我們都來讀一讀,想一想:

        此時如果你是那個小女孩,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ㄐ腋!⒖鞓、暖和、溫暖。)

        你能把小女孩的感受讀出來嗎?自己試著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 可是,火柴滅了,殘酷的現(xiàn)實仍舊擺在了小女孩的面前。

        出示句子:

        自己試著讀一讀,此時小女孩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小女孩仿佛從美妙的幸福的天堂跌到了地獄的深淵,巨大的反差帶給她的是更大的失望與痛苦。你能把小女孩的心情變化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⑶ 暖烘烘的大火爐讓小女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溫暖,于是,她不由得第二次、第三次擦燃了火柴,在火光中走來了香噴噴的烤鵝、出現(xiàn)了漂亮的圣誕樹,誰來讀一讀這些美好的景象?(出示圖片)愿意讀的一塊讀。

       、 多么美好的一切!然而,伴隨著火柴的熄滅,這一切又瞬間消失了。小女孩太知道這種幸福感受的轉(zhuǎn)瞬即逝了,所以當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在亮光中出現(xiàn)時,她是怎么說的?指名讀。

       。ǔ鍪揪渥印#

        再讀一讀,想:

        從小女孩的喊叫中,你能感受到小女孩此時是怎樣的心情?

        四個鮮明的感嘆號,一聲聲的呼喊,告訴我們小女孩此時的渴望、迫切。帶著這樣的心情呼喊一下奶奶吧!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⑸ 她多么渴望把奶奶留住!于是她趕緊擦著了整把火柴,這時,她又看到了什么?請同學們讀一讀第11自然段。

        小女孩又看到了什么?

        “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边@句話是什么意思?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小兒歌,認識8個漢字,體會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2、通過觀察和比較,發(fā)現(xiàn)漢字偏旁與字義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歸類識字的能力。

        3、辨析兩組同音字,能在具體的語境中正確使用同音字。

        4、進一步鞏固用音序法查字法查字典的知識,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

        5、正確朗讀并背誦四則歇后語,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體會歇后語這種語言形式的特點。

        6、閱讀故事《狐貍和烏鴉》,把握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進一步鞏固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練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使用同音字,初步了解歇后語這種語言形式。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小兒歌,認識8個漢字,進一步體會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2、通過觀察和比較,發(fā)現(xiàn)漢字偏旁與字義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歸類識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關聯(lián)舊知,激趣導入

        1、出示《識字3》的內(nèi)容,生自主朗讀,說說在這一課中“青”字加上偏旁組成了哪些新字。

        2、師激趣:其實在漢字中,像“青”這樣特別愛交朋友的漢字還有很多,我們今天再來認識一位(板書:包,指名生認讀)。

        3、師質(zhì)疑:“包”加上不同的偏旁,又能變成哪些新的漢字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趣味識字”吧!

        二、學習“趣味識字”

        1、生自主閱讀小兒歌,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生朗讀小兒歌,正音識字。

       。1)根據(jù)學生的朗讀情況相機出示詞語卡片:吃飯、能干、吃飽、茶水、泡茶、輕輕、抱著、鞭炮。

       。2)指名生認讀,相機正音強調(diào):“能”既是鼻音,又是后鼻音;“茶”是翹舌音;“輕”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抽讀卡片,鞏固學生認讀。

       。3)生再次練習朗讀小兒歌,將兒歌讀通讀順,讀出節(jié)奏。

        3、鞏固識字。

       。1)單獨出示兒歌中出現(xiàn)的八個生字,指名生認讀,口頭組詞,加強理解。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教師識記方法。在此過程中,師適當指導:“飽、泡、炮”這三個字都是“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構成的;“飯、茶”也可以通過借助偏旁來理解字義識記字形;“輕”與“經(jīng)”比較記憶。

        (3)師再次隨機出示卡片,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等方式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4、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師引導學生找出兒歌中由“包”字加偏旁組成的六個漢字,交流這六個漢字是由“包”加上什么偏旁組成的。

       。2)指名生交流,師出示六個漢字:飽、泡、跑、抱、袍、炮。指名生說說這六個漢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師適當小結:相同點是六個漢字中都有“包”字,而且讀音與“包”相似;不同點是偏旁不同,意思也不一樣。

        (3)鼓勵學生結合兒歌內(nèi)容說說這六個漢字的偏旁與漢字的意思有什么關系。

        (4)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適當小結:“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組成了六個漢字,這六個漢字的讀音與“包”相似,而不同的偏旁表示了漢字不同的意思。像“飽、泡、跑、抱、袍、炮”這樣的漢字叫做形近字,與我們在《識字3》中學習的由“青”字組成的一組漢字一樣,聲旁表音,形旁表義。漢字中的大部分字都是形聲字。

        三、學習“我的發(fā)現(xiàn)”

        1、師過渡:同樣的漢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很多新的漢字,同樣,同一個偏旁加上不同的漢字也可以組成新的漢字。中國的漢字就是這么神奇有趣,讓我們一起來發(fā)現(xiàn)吧!

        2、生自主認讀“我的發(fā)現(xiàn)”中的三行漢字,讀準字音,并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指名生分行朗讀漢字,并說說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第一行漢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漢字都是提手旁,第三行漢字都是足字旁。

        4、進一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一行漢字在字義上有什么相同之處,指名生交流,師適當小結:第一行四個口字旁的漢字所表示的意思都與嘴巴的動作有關;第二行提手旁的漢字表示的都是手部的動作;而第三行足字旁的漢字是與腳部動作有關。

        5、拓展鞏固。

       。1)鼓勵學生想想還有哪些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漢字,看看這些漢字的意思是不是與偏旁有這樣的關系。

       。2)指名生交流,師適當板書:喊、喂;打、抱;路、躍。師教讀,并適當講解意思。

       。3)師出示三點水旁、木字旁,鼓勵學生寫出幾個帶有這樣偏旁的漢字,進一步體會帶有相同偏旁的漢字所表示的意思與這個偏旁有關。

        6、師小結:我們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可以通過關注漢字的偏旁來理解這一類漢字的意思,這樣識字更有趣,也更有效果。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很多的漢字朋友,而且發(fā)現(xiàn)了漢字的字形和字義之間的有趣聯(lián)系,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識字中,也能關注到這一點,進一步提高自己認識漢字、理解漢字的能力。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辨析兩組同音字,能在具體的語境中正確使用同音字。

        2、進一步鞏固學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

        3、正確朗讀并背誦四則歇后語,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體會歇后語這種語言形式。

        教學過程

        一、出示漢字,談話導入

        1、師出示幾組同音字:香—鄉(xiāng);青—清;再—在;夕—西,指名生認讀,說說這幾組漢字有什么特點。

        2、生交流,師小結:每一組的兩個漢字讀音相同,意思卻不一樣,這樣的字叫做同音字。

        3、師談話:漢字中的同音字有很多,雖然它們的讀音相同,但是在用法上卻不一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區(qū)別它們。

        二、辨析同音字

        1、生自主朗讀“選一選,填一填”中的句子,嘗試將正確的漢字填在括號中,再讀一讀。

        2、指名生朗讀句子,并交流自己所填的漢字是什么,為什么填這個漢字。

        3、根據(jù)生的交流情況師明確:

        “青”指的是一種顏色,“清”是三點水旁,一般用來表示水很干凈,所以第一句話應該這樣填;“遠處有(青)山,近處有(清)泉!

        “再”一般表示再見、再一次的意思,“在”表示“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等”,所以第二句話的括號中應該填:“放學了,大家(在)教室門口和老師說(再)見!

        4、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青—清;再—在”這兩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1)師出示相關練習:

        qīng:()色、()水、()蛙、()潔

        zài:()會、()哪里、()也不會了、我()早晨讀書。

       。2)生根據(jù)同音字的不同意思自主進行填空,并說明原因。

        5、拓展練習。

        (1)師出示另外兩組同音字:香—鄉(xiāng);夕—西。指名生認讀。

       。2)鼓勵學生分別用“香”“鄉(xiāng)”組詞,體會二者意思的區(qū)別,師小結:“香”指的是味道;“鄉(xiāng)”指的是家鄉(xiāng)、故鄉(xiāng)。

        (3)鼓勵學生分別用“夕”“西”組詞,體會二者意思的區(qū)別,師小結:“夕”指的是傍晚、夕陽;“西”指的是一個方向。

        6、師小結:辨析同音字,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詞語和句子,根據(jù)漢字的意思來正確區(qū)分。

        三、鞏固音序查字法

        1、出示“語文園地三”中學習的《音序查字法口訣》,生齊讀,并指名生說說音序查字法的幾個步驟。

        2、在生交流的基礎上師帶領學生復習:第一步:找漢字音節(jié)的第一個大寫字母;第二步:在字母欄下找到相關音節(jié),看看它在第幾面;第三步:翻到字典正文的這一面,依次尋找,就能找到這個漢字。

        3、根據(jù)以上方法,生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到“溪、解、準、樓、伯”五個字,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4、指名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查到這幾個字的,在交流中進一步鞏固音序查字法的基本步驟。

        四、學習“日積月累”

        1、生自主朗讀這四則歇后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短語。

        2、指名生分行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師適當正音。

        3、正音后再次讓學生練習朗讀,師提醒學生每行短語的中間部位要注意停頓。

        4、師舉例引導學生體會歇后語的表現(xiàn)形式:

        (1)出示第一則歇后語,指名生朗讀,指名生交流這個短語中出現(xiàn)了什么物品(小蔥、豆腐),它們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叫“小蔥拌豆腐”。

       。2)師出示“小蔥拌豆腐”的圖片,生結合圖片和生活體驗說說這兩種物品放在一起是什么顏色(有綠色和白色)。

        (3)生再次朗讀第一則歇后語,師引導學生體會前后兩部分有什么關系。

        5、按照剛才的學習方法,生自主朗讀并比較每則歇后語前后兩部分之間的關系。

        6、指名生朗讀剩下的三則歇后語,并說說自己的理解,師適當講解并小結:這幾則短語,前半部分講的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現(xiàn)象,后半部分則是一種比喻的意思,整句聯(lián)系起來十分生動有趣。像這樣的語言形式就叫做歇后語。

        7、大致理解這四則歇后語的意思。

        師描述一種情況,鼓勵生說一說用哪一條歇后語比較適合。(如:一位同學期中考試沒有考好,當他拿著試卷回家的時候,心里十分緊張,擔心爸爸媽媽會批評他,這個時候他的心情就可以用“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來形容。)

        8、通過師生對讀、自由朗讀、聯(lián)系意思等方法指導學生熟讀并背誦四則歇后語。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的漢語表現(xiàn)形式十分豐富,歇后語就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種,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我們會經(jīng)常接觸到歇后語,希望同學們能記住它們,并且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它們。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故事《狐貍和烏鴉》,分角色朗讀對話。

        2、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明白狐貍是怎么騙到烏鴉口中的肉的。

        3、通過閱讀,讓學生明白愛聽好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4、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這本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

        1、出示狐貍和烏鴉的圖片,指名生說說這兩種動物的了解。

        2、師相機小結:在人們的心目中,狐貍是狡猾的,一肚子的壞主意;而烏鴉呢,渾身長著黑色的羽毛,叫聲也很難聽。這兩種動物遇到一起,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3、師板書故事標題:狐貍和烏鴉。指名生朗讀題目。

        二、初讀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師播放故事的錄音,引導學生認真傾聽。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讀故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相機正音,指導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在朗讀中引導學生學生或說說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第1自然段:狐貍看到烏鴉嘴里叼著一片肉。

        第2自然段:狐貍主動向烏鴉打招呼,烏鴉沒有理睬。

        第3自然段:狐貍問候烏鴉的孩子,烏鴉還是沒有回答。

        第4自然段:狐貍夸烏鴉的羽毛漂亮,嗓音動聽。

        第5自然段:烏鴉得意地唱起了歌,結果肉從嘴中掉了下來。

        第6自然段:狐貍叼起肉跑掉了。

        4、生再次輕聲朗讀課文,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在交流的過程中,師適當引導學生把故事的內(nèi)容說清楚,說完整。(狐貍想騙烏鴉嘴里的肉,就主動向烏鴉打招呼、問候烏鴉的孩子、夸烏鴉的羽毛和嗓音,結果烏鴉上當受騙,嘴里的肉被狐貍騙去了。)

        三、再讀故事,理解被騙原因

        1、師過渡:狐貍是怎樣一步一步騙到烏鴉嘴里的肉呢?請同學們再認真讀一讀故事,看看狐貍都用了哪些方法?烏鴉的反應又如何?

        2、生自主閱讀故事,邊讀邊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3、指名生交流,師在以下地方重點指導:

        狐貍的表現(xiàn):

       。1)第2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眼珠一轉(zhuǎn)”體會狐貍在動腦筋,想辦法與烏鴉套近乎;抓住“親愛的”“您”這兩個稱呼體會狐貍對烏鴉的尊敬。

        (2)第3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賠著笑臉”體會狐貍為了達到騙到肉的目的,不在乎烏鴉的不理睬,通過問候孩子來向烏鴉示好。

       。3)第4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搖搖尾巴”這個動作體會狐貍繼續(xù)討好烏鴉的心理。

        (4)師質(zhì)疑:狐貍是真的喜歡烏鴉,才會主動與烏鴉打招呼、問候烏鴉的孩子、夸贊烏鴉的嗎?引導學生在剛才閱讀交流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狐貍是為了騙到烏鴉嘴里的肉,才主動與烏鴉打招呼套近乎、問候烏鴉的孩子、說假話來拍烏鴉馬屁的。

       。5)在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朗讀狐貍的話,結合狐貍的動作和表情讀出狐貍的虛偽和討好的語氣。

        烏鴉的表現(xiàn):

       。1)指名生交流烏鴉的變化:沒有回答—看了一眼還是沒有回答—非常得意,唱了起來。

       。2)引導學生思考烏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結合狐貍的表現(xiàn)和語言,引導學生體會烏鴉在狐貍一步一步的討好下,逐漸放松了警惕,把狐貍的假話當成了真話,最終上當受騙。

        4、鼓勵學生探究烏鴉上當受騙的真正原因,指名生交流,師適當小結:愛聽好話和假話,喜歡別人奉承,就會讓別人抓住你的弱點,從而上當受騙。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閱讀了《狐貍和烏鴉》這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伊索寓言》這本書(師多媒體出示《伊索寓言》這本書),在這本書里,還有很多很多既有趣又深含哲理的小故事,希望同學們課后可以讀一讀。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相關文章: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六篇01-17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10篇01-31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01-24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十篇03-10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03-12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02-21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01-31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01-17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01-11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9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