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混合運算的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1-04-16 09:35:16 教學設(shè)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下冊混合運算的教學設(shè)計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shè)計,編寫教學設(shè)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shè)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混合運算的教學設(shè)計范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下冊混合運算的教學設(shè)計范文(通用5篇)

        混合運算的教學設(shè)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并用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解決問題。

        2.指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對計算方法的探索。

        3.能積極參加數(shù)學學習活動,對數(shù)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課前口算練習

        二、交流匯報導學本的第一個問題;整數(shù)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三、印證導學本的第二個問題: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方法是什么?與整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有什么區(qū)別?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今天布藝小組的同學要給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準備節(jié)日禮物,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圖)

        【設(shè)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shè)生活化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提出問題,明確目標

        談話:仔細觀察畫面,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觀察畫面,從中尋找數(shù)學信息。

        學生可能會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如:這些布能制作多少頂帽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列式。

        教師并進一步啟發(fā)學生:還有什么數(shù)學問題?

        【設(shè)計意圖】如果學生沒有提出兩步計算的問題,可以鼓勵引導他們提出來,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2.交流,明確解題思路

        學生會提出“送給幼兒園多少頂帽子?”這個問題,重點解決這個問題。

        談話:想一想,我們應(yīng)該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解題思路呢?

        學生思考后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

        因為送給幼兒園的帽子占這些帽子的,所以,要求送給幼兒園多少頂帽子,應(yīng)先求出6米布能做多少頂帽子。求6米布能做多少頂帽子,就是求6米里面有幾個米應(yīng)該用除法來算。而求送給幼兒園的帽子有多少,就是求帽子總數(shù)的是多少,應(yīng)該用乘法來算。

        可以分步來求,也可以列綜合算式求。

        【設(shè)計意圖】在這里盡量先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讓他們嘗試自己來解決問題,同時注意尊重學生的想法,給他們相互交流的機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解決問題

        談話:明確了解題思路,同學們能不能自己列式計算呢?

        給學生時間讓他們進行獨立列式。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根據(jù)剛才的交流結(jié)果進行獨立的列式,教師進行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4、組織交流。

        談話:誰能給大家講解一下你的求法?

        分別選擇分布求法和綜合算式的學生進行講解。

        在你自己經(jīng)過計算以后,你有什么經(jīng)驗要和同學們分享?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對比分步式與綜合式,體會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設(shè)計意圖】盡量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他們進行講解、討論、對比、分析。

        5、討論: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應(yīng)該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歸納: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或分數(shù)連除中,遇到除以一個數(shù)時,只要乘以這個數(shù)的倒數(shù),就可以把乘除混合運算轉(zhuǎn)化為分數(shù)連乘。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比、交流,找到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自主練習1、4

        出示題目:小林騎自行車去郊游。去時平均每小時行12千米, 小時到達。原路返回時只用了 小時,返回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上黑板列式計算。

        全班交流,根據(jù)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

        2. 自主練習5

        出示題目:用10米長的彩綢做小旗,平均每面小旗用彩綢米,這些小旗的 用來裝飾教室,裝飾教室的小旗有多少面?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到黑板列式計算。

        全班交流,與例題進行對比。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為解決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的題目最關(guān)鍵的是什么?

        《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簡單,學生又有了預(yù)習作業(yè)的練習與嘗試,因此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獨立解答,思維快的學生要求用兩種方法解答。學生在獨立解答時,我巡視到許多學生已經(jīng)用綜合算式在計算,因有了分數(shù)乘除法計算方法的基礎(chǔ),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正確率較高。在全班交流時,我適時出示學生中的另一種計算方法:逐步計算逐步約分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比較,從而優(yōu)化方法,理解混合運算轉(zhuǎn)化的算理。學會了分數(shù)連除和分數(shù)乘除法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但在課上的計算練習中還是發(fā)現(xiàn)少數(shù)學生計算時錯誤較多:有些學生沒有把除法轉(zhuǎn)化成乘法就約分,有些學生把乘數(shù)也寫成倒數(shù)等。小結(jié)算法時我特意指名讓這部分學生說說在類似的計算練習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通過這樣的交流,這些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對其他學生也起到了警醒的作用。

        我感覺亮點之處有:1.自學指導為學生自學指引方向。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在自學指導的指引下進行自學,在自學過程中,重點解決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的問題,“送給幼兒園多少頂帽子”,這個問題實質(zhì)上是先求“6米里有幾個2/5 米(即一共制作了多少頂帽子)”,再求“15的2/3 是多少”,由于學生前面已經(jīng)學過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因此在解決這一問題時我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學指導中的問題進行自學,在自學過程中只要將自學指導中的問題解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就達到了,所以說自學指導是學生自學的領(lǐng)航者。2.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數(shù)學學習有時很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計算教學,但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了多媒體。用課件出示學習目標、自學指導、計算方法等,非常醒目;用實物展臺展示學生做的題,尤其是典型錯誤,既起到了重點強調(diào)的效果,也促進了學生的書寫。因為自己做的題隨時都有被展示的可能,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書寫也較以往更認真。3.教學過程中前后呼應(yīng)。本節(jié)課不管是學習目標還是自學指導都做到了前后呼應(yīng)。自學指導中的問題首先是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初步解決的,接著在全班匯報交流中達到深入理解的程度,最后歸納整理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引導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要達到哪些目標,再在“課堂小結(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出示,引導學生對照自己還有哪個目標沒達到。這樣前后呼應(yīng)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路清晰,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建議。

        建議在教學應(yīng)用題時,一定讓學生認真讀題,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理解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在做乘除混合運算時,要提醒學生將除法轉(zhuǎn)化為乘法計算。

        3.需破解的問題

        在進行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時,如何才能避免學生忘記將除法轉(zhuǎn)化為乘法,以及約分不能約到最簡分數(shù)的現(xiàn)象?

        混合運算的教學設(shè)計2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課時的一節(jié)課,前兩節(jié)學了乘除混合,加減乘除混合,兩節(jié)的鋪墊,本課內(nèi)容偏重于綜合應(yīng)用,計算難度不小。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乘除法的簡單混合運算,加上小括號后計算順序完全不一樣,學生計算起來容易把括號丟掉,因此,本課的教學難度較大。

        教學內(nèi)容:教材49頁例3

        教學目標:

        1. 用遷移類推的方法,對含有小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進行脫式計算。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和運用含有兩級混合運算(有括號)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規(guī)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

        10-5+3= 7+(7-6)=

        10-(5+3)= 7+7-6=

        問題:

        1. 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 為什么數(shù)字相同,運算符號相同,可運算順序不一樣呢?

        小結(jié):我們在一年級時就知道一個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同樣,在混合運算里,如果一個算式里有括號,我們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設(shè)計意圖:通過簡單的對比,讓孩子們認識括號的作用,開門見山,一目了然】

        二、探究新知

        (一)獨立嘗試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7×(7-5) (77-42)÷7

        問題:上面的題你們能用脫式做一做嗎?

        (二)反饋交流,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7×(7-5) (77-42) ÷7

        =7×2 =35÷7

        =14 =5

        問題:

        1. 這兩道題你們是怎么算的?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在有小括號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呢?

        小結(jié):算式里有小括號的,我們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在脫式計算時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沒有參加計算的數(shù)和運算符號,在第二行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jié)果。等號要對齊。

        【設(shè)計意圖:通過探索交流讓孩子們掌握帶括號計算的真諦,也讓孩子們體會到合作探究的樂趣,為孩子將來團隊意識的建立提供幫助】

        三、鞏固練習

       。ㄒ唬┯嬎

        34-(28-13) 6×(7+2) (88-56)÷8

        76-(12+25) (12-5)×3 48÷(8-2)

        問題:1. 這6道題有什么相同點? 2. 有小括號的算式,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ǘ┱f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問題: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結(jié):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設(shè)計意圖:通過練習,進一步熟練帶括號計算的順序,體會括號的作用】

        拓展:在數(shù)字間填寫適當?shù)倪\算符號使等式成立

        2 2 2 2 = 2

        問題:

        1. 你看見什么了?

        2. 你能在前三個“2”之間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使這個算式的運算結(jié)果等于第四個“2”嗎?

        【設(shè)計意圖:通過拓展,讓孩子們將前面學過的知識練習起來,從而達到孰能生巧的效果,各知識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不再是孤立的片面的知識】

        四、全課總結(jié):

        在混合運算中,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反思:本課教學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極容易把括號丟掉,因此讓孩子們理解括號的含義以及用法就特別重要,只有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才能做到熟練應(yīng)用,所以我設(shè)計了大量的多種形式的練習以幫助孩子們理解括號含義,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們愛上計算題。

        混合運算的教學設(shè)計3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初步理解綜合算式的含義,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過程與方法:通過適當練習,使學生及時鞏固新學的運算順序,并能列綜合算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以進一步理解相應(yīng)的運算順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計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目標的依據(jù):學生學過一些含有兩級運算(如乘加、乘減但都是乘在前面的)兩步試題,這些式題由于乘法在前,所以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向右的。學生已經(jīng)習慣這種運算,為了分散難點在學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礎(chǔ)上,在引導學生把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成綜合算式,并根據(jù)綜合算式的含義,理解運算順序。

        教學重難點:1、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進行正確的計算。

        2、通過技能的生成解決實際問題;把分步和成綜合算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答列式解答:

        1、 出示:每本筆記本5元,買3本這樣的筆記本要多少錢?學生口答列式。老師問:5、3、15分別表示什么?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2、出示:買筆記本用去15元,買水彩筆用去20元,一共用去多少元?學生口答列式,指名說數(shù)量關(guān)系。

        3、出示:買筆記本用去15元,付了20元,應(yīng)該找回多少元?學生口答列式,指名說數(shù)量關(guān)系。

        二、教學新課

        ⒈教學例題1。

       、懦鍪纠}圖:提問: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單價分別是多少?

       、瞥鍪締栴}:小明買了3本筆記本和1個書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錢?請同學們試著自己解答。

       、欠治觯簲(shù)量關(guān)系;2、那3、根據(jù)數(shù)量關(guān)系式那我們能不能把剛才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呢?

        提問:你們是怎樣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問: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樣得出來的?20呢?

        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必須要知道什么?解決這個問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是什么?【3本筆記本的錢+1個書包的錢=總共用去的錢】

       、雀鶕(jù)數(shù)量關(guān)系式那我們能不能把剛才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呢?請同學們試著將兩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綜合算式。

       、步虒W例2。

       、懦鍪締栴}:小紅買2盒水彩筆,付了50元,應(yīng)找回多少元?

        ⑵請同學們列出綜合算式,并想一想綜合算式應(yīng)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集體訂正。提問:算式中50、18、2分別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應(yīng)先算什么?為什么?

        ⒊總結(jié)運算順序。

       、疟容^算式。提問: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時,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铺釂枺喝绻}目中同時出現(xiàn)了乘法和加、減法,你應(yīng)先算什么?

       、墙沂菊n題: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規(guī)律?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規(guī)律?

        三、組織練習

       、蓖瓿上胂胱鲎龅1題。

       。1)先讓學生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2)再在課本上寫出計算的過程。要提醒學生注意每一步的書寫格式。

       。3)最后交流結(jié)果,并指名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算。

       、餐瓿上胂胱鲎龅2題。

       。1)仔細觀察第2題找出其中的錯誤。

       。2)進行訂正。

       。3)指名學生說說每題錯在什么地方,應(yīng)該怎樣改正。

       。4)提問:在計算這樣的綜合算式時要注意些什么?

       、惩瓿上胂胱鲎龅4題。

       。1)提醒:在計算時,要看清運算符號,按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2)學生獨立計算。

        (3)組織比較:每組中兩題有哪些相同?哪些是不同的?想一想,為什么計算結(jié)果會不同?

        四、全課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教材第31頁想想做做第4題。

        混合運算的教學設(shè)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情境,理解加減混合的含義和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發(fā)展學生初步的計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和認真書寫的習慣。

        4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數(shù)學應(yīng)用意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看、聽、說、寫等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含義和計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木棒、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兒歌嗎?(喜歡)好,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數(shù)鴨子》的兒歌吧,播放兒歌,好聽嗎?你們聽到了那些數(shù)學數(shù)字呀?(1、2、3、4、6、7、8)你們真厲害!

        你們能用這些數(shù)字組成連加連減的算式嗎?(能)

        生1: 1+2+3=6、 6-3-2=1

        生2: 1+2+4=7、 7-1-2=4

        生3: 1+3+4=8 、 8-4-3=1

        你們知道是怎么算的嗎?

        生: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lǐng)悟。

        1、提出問題。

        多媒體出示例題圖:車上有7人,先下車2人,接著上3人。

        提問:

        從剛才的畫面中,你們看到了什么?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

        誰愿意在班上說一說?指名說,真棒!

        你們能把剛才看到的列成算式嗎?學生列算式:7-2+3

        (板書:7-2+3)

        (4)哪位同學試著讀讀看?(7減2再加3)

        老師領(lǐng)讀,學生齊讀,同桌互讀。

        2、揭示課題。

        這道題跟我們前面學習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

        指出:像這樣有加又有減的算式,叫加減混合,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

        (板書:加減混合)

        3、探究算法。

        (1)怎么算呢?能擺一擺你們的小木棒嗎/?請同學們一邊擺一邊說。

        (2)擺完小木棒,你們知道怎么算了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書:7-2+3=8

        5指名再說說計算過程,同桌互相說說。(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小結(jié)。

        像“7-2+3”這樣有加又有減的加減混合題,計算方法與連加連減一樣: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板書: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三、鞏固深化,應(yīng)用拓展

        1、表演

        (1)你們愿意把剛才看到的上下車情境演一演嗎?指名表演。

        (2)誰愿意把剛才看到的表演說一說?指名說:車上原來有7人,先下車2人,又上車3人,現(xiàn)在車上還剩8人。

        (3)請同學們把剛才看到的聽到的列出算式。學生列式計算:7-2+3=8,再說出計算過程。

        2、老師也來說一道題,你們一邊聽一邊寫出算式,看誰聽得最認真:樹上原來有5只小鳥,飛來了4只,又飛走了2只,現(xiàn)在樹上還有幾只?學生列式計算:5+4-2=7

        3、誰也想來說一道?先后讓幾位學生說說,其他的邊聽邊列式計算,并指名說說計算過程。

        4、第1、2題。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幫助學生弄清題意,列出算式,再說出計算過程。

        5、聽算。(8道)

        (1)老師說出算式,學生邊聽邊寫邊算。

        (2)集體校對。

        6、看算。(10道)

        老師出示口算題,學生伸出十指,邊看邊說邊屈手指算。

        7、唱兒歌。

        現(xiàn)在我們來休息一會,唱一首《找朋友》的兒歌,好嗎?(好)

        8、做游戲。(第4題)

        除了喜歡唱歌,你們還喜歡做游戲嗎?好,現(xiàn)在我們就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游戲也是要通過認真計算才能找到好朋友的哦,準備好了嗎?請拿出你們手中的小卡片,(答案)老師手中有你們的好朋友,(題目)看誰找得又對又快。同學們都找到了好朋友,高興嗎?

        9、第6題。

        比一比,看誰寫得最端正,算得最認真。

        四、作業(yè)。

        第3題:比一比,看誰寫得又快又對。

        五、課堂總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本領(lǐng)?

        混合運算的教學設(shè)計5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guī)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計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jié):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shù).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jié)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1)板書: 47-12+5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fā)現(xiàn)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jié)果,還設(shè)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一行寫“=”,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jié)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47-12+5

       。35+5

       。40

       。2)學生試算:

        48+16-37 54÷9×7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diào)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 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么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后明確再算什么.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diào):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并齊讀,然后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 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注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 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fā)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 36+49÷7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yīng)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4.師生小結(jié).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jié)。

        師生共同總結(jié)本節(jié)學習的內(nèi)容和應(yīng)注意的問題.

        隨堂練習

        1.根據(jù)算式,在( )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25-9+36 63÷9×5

       。剑 )+( ) =( )×( )

       。剑 ) =( )

        46-7×4 42÷6+39

        =( )-( ) =( )+( )

       。剑 ) =( )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9+6 24-16÷8

       。36÷6 =8÷8

        =6 =1

        15-6×2 15÷3+2

       。9×2 =5+2

        =18 =7

        3.計算.

        7×2+16 30+56÷8 50-4×6 40-24÷8

        布置作業(yè)

        52-36+19 53-3×9

        68+4×3 49÷7×6

        63÷7-5 81-45÷5

      【二年級下冊混合運算的教學設(shè)計范文(通用5篇)】相關(guān)文章:

      《同級混合運算》說課稿范文03-29

      《混合運算解決問題》教學反思范文05-14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4-17

      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4-20

      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4-20

      分數(shù)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5篇12-26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混合運算》教案(通用10篇)04-15

      《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4-19

      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4-20

      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