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6-28 18:18:5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集錦8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計數(shù)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2.探索按標記圖要求在圈里擺放相應數(shù)量物體。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習計數(shù)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活動難點:

        探索按標記圖要求在圈里擺放相應數(shù)量物體。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寶寶10只,幼兒操作用的小兔、圓圈等。

        活動過程:

        一、玩套圈并看標記記錄

        1.出示瓶寶寶,引導幼兒數(shù)出瓶寶寶的數(shù)量,請幼兒玩套圈。

        2.出示標記圖,請幼兒說說標記圖的'含義,并記錄圈內(nèi)瓶寶寶的數(shù)量。

        3.請幾名幼兒和教師同時套圈,設置兩個圈同時套中一個瓶寶寶的情境,引發(fā)幼兒討論:綠圈和紅圈套中了同一個瓶寶寶,這個瓶寶寶該算誰套中的。

        二、學習計數(shù)兩圈交叉情況下圈中瓶寶寶的數(shù)量

        1.白板上演示兩圈套中同一個瓶寶寶的過程,帶領幼兒分析交叉部分瓶寶寶的特征:既在紅圈也在綠圈,計數(shù)兩個圈內(nèi)瓶寶寶數(shù)量時都要將它算進去。

        2.分別出示圖二、圖三、圖四、圖五,改變交叉部分瓶寶寶的數(shù)量,引導幼兒正確計數(shù)紅、藍圈里各有幾個瓶寶寶。

        三、操作活動:兔寶寶站圈

        1.出示標記圖一:紅圈2只藍圈2只,分析標記圖要求:怎樣給3只兔寶寶站圈。

        2.出示標記圖二:紅圈3只藍圈2只,幼兒看標記操作,重點引導幼兒思考兩圈交叉部分站幾只兔寶寶。

        3.出示標記圖三:紅圈1只藍圈3只,怎樣站圈?

        四、合作游戲:站圈樂

        1.幼兒分組自由站圈,說說自己一組是怎樣站的。(白板演示不同結果)小結:原來4個小朋友站兩個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別出示圖一(紅圈里2人,藍圈里3人)、圖二(紅圈里2人,藍圈里4人)、圖三(紅圈里4人,藍圈里4人),幼兒看標記玩站圈游戲,體驗成功和合作的樂趣。

        五、活動延伸

        3個圈5個人怎么站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回教室跟你們的好朋友繼續(xù)玩這個游戲好不好?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樂于觀察和比較,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

        2、在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的基礎上,學會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3、培養(yǎng)幼兒的空間方位感,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二、活動準備:木偶,圖示

        不斷更新: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教案100篇【必看】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幼兒復習以自我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師: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游戲,當我說左手你們就伸出你們的左手,當我說右耳朵的時候你們就用手指著你們的.右耳朵。

        (二)幼兒初步了解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出示木偶(背對著幼兒)幼兒判斷其左右是什么

        師:這是一排木偶,這里有小狗,小兔子,小烏龜……

        師這是小狗,它的左邊是什么?

        2、出示木偶(正對著幼兒)幼兒判斷其左右是什么

        師:現(xiàn)在小朋友來看下小狗的左邊是什么呀

        3、幼兒認識到正對著他們的事物的左右和他們是相反的

        師:當失誤和我們是面對面的,它的左邊就是我們的右邊

        (三)通過游戲,幼兒進一步認識到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教師出示圖示,幼兒觀察并判斷

        師:這是一幅有很多事物的圖,他們和我們是面對面的。所以他們的左右和我們的是相反的。

        2、幾個幼兒排成一排,與他們面對面的其他幼兒判斷其左右的幼兒是誰。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喜歡參與數(shù)學活動,在數(shù)學游戲活動中體驗與朋友交流帶來的樂趣。

        技能目標:比較熟練地進行“5的減法”運算,并能夠列出算式。

        認知目標:認識“5的減法”的實際意義,并理解“吃掉了、拔掉了、還!钡仍~語的含義。

        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5的減法”運算,并能夠根據(jù)運算列出相應的算式。

        難點:認識“5的減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并理解“飛走了、吃掉了、還!钡仍~語的含義。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森林綠草地等情景布置、小動物形象(小猴子一只、小兔子一只、小蜜蜂五只)、小貓釣魚情景畫兩幅(釣魚之前一幅,釣魚之后一幅)、PPT音樂圖片,蝌蚪,青蛙頭飾若干等。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以學習過“5的分解與組成”,并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過程

       。ㄒ唬杜銮颉酚螒驅搿ぐl(fā)幼兒興趣,復習“5的分解與組成”。

        師: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以前玩過的《碰球》的游戲嗎?今天我們再來玩一次數(shù)字“5”的碰球游戲,準備好了嗎?

        師:小朋友,我問你,我的一球碰幾球?

       。ㄓ祝篨老師,告訴你,你的一球碰4球)

        (游戲反復進行,可以齊答,可以單獨,也可以分組答)

        師:“小朋友表現(xiàn)得很不錯嘛,今天老師邀請到了一位新朋友來我們這里做客,小猴子說想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大森林里玩一玩,你們想不想去呀,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ǘ┰O計情境教學——初步學習五的減法。

        1.小猴摘桃子——初步了解5的減法。

        師:“小猴子走著走著有些餓了,它想要是能吃上1個又大又甜的桃子該多好呀,突然,它看見遠處有一顆桃子樹,我們看一看桃子樹上一共有多少個桃子呢?”(5個)

        師:“小猴子它還太小了,夠不到大樹上的桃子,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幫助小猴子摘1個又大又甜的桃子呢?”

        師:“小猴子說’謝謝xx小朋友’,幫小猴子摘了1個桃子,我們來看一看樹上原來有5只桃子,我們可以用數(shù)字5來表示,被小猴子吃掉了1個桃子用數(shù)字1來表示,那桃樹上還剩下幾個桃子呢?(1個)那我們用數(shù)字1來表示。”

        師:“今天還請來兩位朋友(出示減號,和等號),小朋友看一看它們分別像什么呢?”

        2.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看法,師幼互動認識“?”“=”。

        師:“這是減號,把它放在5和1的中間,意思是5個桃子減1個桃子,這個是等號,放在4的前邊,意思是是5個桃子減去1個桃子等于4個桃子,5個桃子減1個桃子和4個桃子這兩邊是相等的!

        師:“我們用數(shù)字寶寶可以表示為5-1=4”(教師演示)小猴子又看見一顆桃子樹,它想給它的兩個好朋友樂樂和奇奇每人也帶一個香甜的桃子,那我們一起動手用數(shù)字寶寶把它表示出來好嗎?”(教師分發(fā)數(shù)字寶寶卡片,每人一套,幼兒動手操作)

        師幼一起驗證操作結果:5-2=3

        師:“小猴帶著兩個桃子繼續(xù)向前走遇見了小兔子,她在干什么呢?”

        2.小兔拔蘿卜——嘗試口述5的減法運算。

        師:“小兔子說兔媽媽讓它到蘿卜地里拔蘿卜做午飯,蘿卜可真多啊,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有幾根胡蘿卜(5根)。

        家里有兔媽媽,兔爸爸和小兔子,它們每人吃一根胡蘿卜,那么小朋友們想一想小白兔應該拔幾根胡蘿卜呢?(3根)

        師:“有哪位小朋友大膽完整說出一共有幾根胡蘿卜拔掉了幾根,還剩幾根呢?”

        師:“我們一起動手用數(shù)字寶寶把它表示出來好嗎?”

        師:“老師看小朋友都表現(xiàn)得很認真,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們的答案(5-3=2)是否和老師的答案一樣”

        師:“現(xiàn)在小白兔拿著胡蘿卜高高興興的走回家去了!

        3.蜜蜂飛走啦——動手用數(shù)字卡片列出5的減法算式。

        師:“小猴子繼續(xù)往前走,這時它遇見了一群采蜜的小蜜蜂,我們看一看一共有幾只小蜜蜂?(5只) 可是有四朵花,請問有幾只小蜜蜂采不到蜂蜜呢?”

        師:“現(xiàn)在小朋友們可不可又快又準確的用數(shù)字寶寶把它們表示出來呢?哪位小朋友愿意在黑板上擺一擺呢?”

        師:“老師看小朋友擺的都非常迅速,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們的答案(5-4=1)是否和XX小朋友的答案一樣呢”

        師:“小朋友們都表現(xiàn)的很棒,小猴子繼續(xù)向前走,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又會遇見誰呢?”

       。ㄈ┬∝堘烎~——嘗試自編應用題鞏固5的減法。

        教師出示小貓釣魚情境圖,幼兒仔細觀察,并大膽嘗試自編問題。

        師:“是呀,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小貓在釣魚,現(xiàn)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們開動小腦筋仔細的想一想,能不能根據(jù)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片用自己的話編一個小問題來考考其他的小朋友”

        師幼討論大膽嘗試自編問題。

       。ㄋ模缎◎蝌秸覌寢尅酚螒颉Y束活動。

        師:“剛剛我們都學會了5的'減法,現(xiàn)在老師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做個游戲,請小朋友們分成兩組,這邊一組是青蛙媽媽,另一組是小蝌蚪,(分發(fā)頭飾)請小朋友們帶好頭飾,現(xiàn)在青蛙媽媽都有相應的數(shù)字號碼,小蝌蚪們要想找到自己的媽媽,就需要開動腦筋算一算自己手中的算式卡片,算出結果后,就可以去尋找自己的青蛙媽媽啦。”找到后進行檢查數(shù)字卡片對應是否正確。

       。ㄌ嵝延變,青蛙媽媽需要用雙腳跳的動作找蝌蚪寶寶,蝌蚪寶寶要雙手合攏游的動作找青蛙媽媽,并播放《小蝌蚪找媽媽》音樂。)

        活動延伸

        師:“小蝌蚪都已經(jīng)找到了青蛙媽媽,但是它們的房子被大雨沖倒了,小朋友們能不能幫幫它們,我們到建構區(qū)給小蝌蚪們建個家吧!

        活動總結

        數(shù)學教學活動本身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活動,為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更能理解減法的意義,本次活動采用“情境教學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層層遞進,以幼兒為主體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為下一步活動奠定了基礎。

        并且不斷教育生活化,從幼兒生活中非常喜愛的小動物入手,較新穎不乏味,在學習到本次活動“5的減法”知識的同時,讓幼兒更喜歡參加數(shù)學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實物操作。學習3的分解組成,了解互換規(guī)律。

        2、培養(yǎng)幼兒的理解能力。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幼兒理解相鄰數(shù)的關系。

        活動準備:每個幼兒1個小盒子、2個小口袋、3個蘋果圖。

        活動過程:

       。ㄒ唬3的分解。

        1、以講故事的形式引題。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蘋果都成熟了,果園里的叔叔給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蘋果,不過果園里的叔叔說要答對題目才可以"吃"。大家現(xiàn)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幾個蘋果?

       。ㄗ層變哼厰(shù)邊回答)2、師:我們的爸爸媽媽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讓我們把它放到2個口袋里帶回家讓他們嘗一嘗好嗎?幼兒回答。

        師:現(xiàn)在讓我們看看每個口袋里能分幾個?(讓幼兒自己動手)3、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是怎樣分蘋果的。并引導幼兒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ǘ⿲W習3的減法。

        1、教師請一位小朋友讓他說說把果園叔叔給我們的.3個蘋果。其中一袋給爸爸,那媽媽的那一袋應該是幾個?(讓幼兒動手操作、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2、引導幼兒根據(jù)分解式,學習3的減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3、引導幼兒根據(jù)教師的故事進行操作。

        (三)學習3的加法。

        1、師:爸爸媽媽是愛我們的,爸爸的蘋果和媽媽的蘋果又放回了盒子里。寶寶們你們摸一摸現(xiàn)在的盒子里有幾個蘋果?(讓幼兒動手操作、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2、學習3的組成,讓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組成。1+2=3,2+1=33、引導幼兒根據(jù)教師的故事進行操作。

       。ㄋ模╈柟叹毩暎ɡ蠋熀托∨笥鸦樱┬∨笥褑枂柲,3可以分成幾和幾?

        老師,我告訴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來是3。

        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來就是3。

        活動反思:

        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是充滿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夠集中,課堂的過程又是一個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所以我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養(yǎng)來設計教案,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這才是一節(jié)較成功的課。經(jīng)過教學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學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最喜歡的是游戲、活動。數(shù)學活動對于善于形象思維的幼兒來說更是枯燥單調乏味。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呢?從數(shù)學本身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進行教學:

        使用游戲活動,一節(jié)課時間很長,孩子好動,長時間坐不住,課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戲,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比賽中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幼兒自尊心強,愛表現(xiàn)自己,在小組中進行“奪紅旗”比賽,比一比誰做的有對又快,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我將不斷總結好的教學方法,將所學真正運用于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利用直觀教具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shù)概念,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認識10以內(nèi)單雙數(shù)。

        2、了解單雙數(shù)之間的關系。

        3、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4、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10以內(nèi)單雙數(shù)

        教學難點;理解單數(shù)和雙數(shù)的含義

        活動準備

        1、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單成雙的物體。

        2、手套5雙,1-10數(shù)字卡和實物圖片若干,超10的數(shù)字卡若干。

        3、單雙漢字卡各5張,單、雙漢字頭飾各一個。

        4、宇宙飛船模型一個。

        5、幼兒自備學具盒一個

        活動過程

        1、談話導課。利用幼兒非常熟悉的身體器官來引出單數(shù)和雙數(shù)的概念 。我們每人都有好聽的名字,你們想知道這些數(shù)字的'名字嗎?

       。1)出示1-10數(shù)字卡讓幼兒認讀

       。2)引出單雙數(shù)概念:

        a、出示數(shù)字1,誰能說出表示是1的物體?(一個娃娃,一個鼻子,一張嘴……)像這樣成單的數(shù) ,給取個好聽的名字叫“單數(shù)”。

        b、出示一雙手,說這是兩只手,讓幼兒用數(shù)字表示出。依次再出示一雙眼睛,一雙腳等,讓幼兒說出表示的數(shù),教師引導像這樣成雙的數(shù)叫雙數(shù)。

        單數(shù)媽媽和雙數(shù)媽媽都有許多寶寶,我們看看都有誰?

        2.運用直觀教具操作活動來引導幼兒認識區(qū)別單雙數(shù)的技能。

       。1)依次出示1-10只手套,具體操作,讓幼兒認識10以內(nèi)單雙數(shù)。

        a、拿一只手套引導孩子說出那么數(shù)字1就是單數(shù)媽媽的寶寶。

        b、拿出一雙手套,引導孩子說出那么數(shù)字2就是雙數(shù)媽媽的寶寶。依次類推出2、4。6、8、10是雙數(shù),1、3、5、7、9、是單數(shù)。

       。2)讓幼兒拿出學具盒里的學具1-10個擺一擺、分一分,區(qū)別單雙數(shù)。

       。3)通過尋找活動加深單雙數(shù)的概念。

        a、尋找身上是單雙數(shù)的東西

        b、在教室里尋找單雙數(shù)的物品。

        3、通過討論理解如何確定某數(shù)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小組探討學習)

       。1)出示1-10的數(shù)字卡讓幼兒將數(shù)字分為單數(shù)和雙數(shù)。并把單雙字卡貼在各自下面。

       。2)出示圖片,讓幼兒判定圖上的物體是雙數(shù)還是單數(shù)。

        討論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辨別單雙數(shù)(把一組物體,兩個兩個的數(shù),數(shù)到最后剛好數(shù)玩就是雙數(shù),如果還剩一個,這個數(shù)就是單數(shù)。)

        4、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單雙數(shù)之間的關系。

        單雙數(shù)是怎樣排列的? 在什么情況下單雙數(shù)可以互變?如‘2’怎樣才能變成單數(shù),‘5’是怎么變成雙數(shù)?(單雙數(shù)是反復交替排列,給一個數(shù)加1或減1,雙數(shù)可變單,單數(shù)可變雙)

        5、游戲:數(shù)字寶寶找媽媽。(鞏固單雙數(shù)練習)

        一天,數(shù)字寶寶出來玩,找不著媽媽了,誰愿意幫助他們?(請兩位老師分別戴單、雙字樣頭飾扮媽媽)

        給每位幼兒發(fā)一張1-10的數(shù)字卡片或實物圖片,先判斷拿的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然后找到各自媽媽,并站在媽媽身后。

        6、拓展延伸:智力寶寶大闖關。提供超10的物體或數(shù)字,讓幼兒區(qū)別單雙。

        老頑童爺爺說我們的寶寶真聰明,準備邀請你們?nèi)タ鞓沸乔蜃隹。不過,要能回答出他的問題。準備好了嗎?

        教學反思:

        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認識了10以內(nèi)單雙數(shù),還能區(qū)別比10大的數(shù)的單雙。一個整數(shù),看它末尾的那位數(shù)字是0、2、4、6、8的就是雙數(shù),末尾是1、3、5、7、9的就是單數(shù)。小朋友們表現(xiàn)得都很棒!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乘坐飛船去快樂星球玩一玩兒。(拿著飛船帶幼兒到戶外游戲結束課堂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guī)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yǎng)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教育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培養(yǎng)愛科學的意識和激發(fā)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環(huán)境。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nèi)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4.可以用來自制鐘面的有關材料(如長短針、1~12的數(shù)字、各種形狀和造型的`硬板紙或吹塑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嘗試情境,激發(fā)幼兒嘗試欲望

        邊聽“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么要設計、制造這些鐘表?

        二、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 的數(shù)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shù)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建立正確概念

        1.教師操作演示:一只鐘兩根針都指在12上;一只鐘時針撥到1上,分針撥到12上;另一只鐘時針撥到12和l的中間,分針撥到6上。

        2.提問:①三只鐘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分別代表幾點鐘?

       、谡c時,分針總是指在哪里?半點時,分針指在哪里?

        ③想一想,2點整時,時針應在哪個數(shù)字上,分針應在哪個數(shù)字上?1點半時,時針指在哪里?分針應在哪個數(shù)字上?

        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shù)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半點時,時針指在兩個數(shù)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①按老師的要求撥整點、半點;②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半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shù)字。

        五、教師總結時鐘的有關知識內(nèi)容

        六、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說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呢?(啟發(fā)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的用途)

        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

        七、出示時鐘演變過程的圖片,讓幼兒簡單了解從古到今計時器的變化,激發(fā)幼兒嘗試探 索知識的興趣

        師:古時候沒有鐘,人們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來計時。日晷在常州的天寧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聰明的叔叔阿姨設計、制造了各種各樣的鐘和表(鬧鐘、石英鐘、音樂鐘、工藝鐘、手表、懷表),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還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好好學習,長大后也來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美的鐘和表,好嗎?

        延伸活動:

        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模型。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范例和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知道加減法應用題講一件事,說兩個數(shù)字,問一個問題。

        2、能看實物、圖片或情景,初步學會仿編9以內(nèi)的加減法應用題。

        3、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解答9以內(nèi)的加減法應用題。

        活動準備:

        1、圖卡:紅花,黃花,加法算式卡片。

        2、教學掛圖一張。

        3、各種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拍手游戲老師說:"小朋友,告訴我,8可以分成2和幾。"生答:"8可以分成2和6。"接著問:2加6等于幾,生答。

        二、激趣引入:出道題來考考你。

        1、談話交流,讓小朋友幫助中班的小朋友解決問題,出示例題。

        "小明做了5朵紅花,4朵黃花,一共有幾朵花?"2、理解應用題的結構。這道題講了一件什么事?告訴我們幾個數(shù)?還問了什么問題?請幼兒思考并回答問題,感知應用題的結構:要說一件事,2個數(shù),還要問一個問題。

        三、接龍游戲:大家來編題。

        1、出示圖片,老師講事情,請幼兒提一個問題。

        2、老師出示實物2支短鉛筆,3支長鉛筆,幼兒看著說一件事,并說出兩個數(shù),可由老師提問。

        3、幼兒兩人一組,一人編實物,一人提問。

        三、操作活動:看題卡編應用題(題卡上有算式,還畫有實物)1、教師引導,看題卡如:23=?編一道關于鉛筆的'應用題。

        2、同桌的小朋友合作,看手中的題卡,一人說條件,一人問問題,然后交換提問。

        3、幼兒反饋信息。

        四、我編你算看圖上不同的東西編出不同的加法應用題。幼兒兩兩結伴,一人編應用題,一人在橫線上列算式。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購買物品的實際操作,進一步鞏固對人民幣的認識。

        2、引導幼兒用語言講述兩件商品的價格及所付的錢款。

        3、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重點

        進一步鞏固對人民幣的認識。

        難點

        幼兒用語言講述兩件商品的.價格及所付的錢款。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5元零錢,一個錢包,一個籃子,十二個筐分類擺放有標價的商品。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出示10以內(nèi)錢幣,鞏固幼兒對人民幣的認識。

        --這里有什么?

        --它們分別是多少錢--請你算算你的錢包里有多少錢?

        2、小組活動。

        交待活動要求。

        --小班的老師想請你們買些東西送給小朋友,我們就用錢包里的錢買兩樣東西,要把錢用完,買一樣東西付一次錢,買好后說一說你買的兩樣東西一共用了多少錢。

        3、幼兒購買商品,教師巡回指導。

        4、活動評價。

        請幼兒口述作業(yè)單,師生共同評價。

        --誰來告訴大家你買了哪兩樣東西?分別用了多少錢?一共用了多少錢?

        啟發(fā)幼兒討論不同的記錄方法。

        鼓勵幼兒多參與操作活動,提高幼兒操作的能力。

        教學反思

        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思路也很清晰,環(huán)節(jié)銜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為用實物來演示,因此整堂課下來氣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紹單位的時候,小朋友還是沒能很好的運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慢慢的去引導他們正確運用單位的。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05

      大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數(shù)字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05

      大班數(shù)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05

      大班數(shù)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13

      大班數(shù)學教案:森林火車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05

      大班數(shù)學教案:小魚游游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05

      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0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6-09

      大班數(shù)學教案12-31

      大班對稱數(shù)學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