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6-12 09:08:0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范文錦集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范文錦集10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目標:

        1.嘗試通過自己手的熱量讓硬幣跳動,感受空氣遇熱會膨脹的現象。

        2.激發(fā)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準備:

        瓶子、五分硬幣人手一份。

        抹布、熱水、杯子、魔術箱。課件、音樂。

        過程:

        一、設疑、激發(fā)興趣。

        1.師: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粋魔術,名叫“神秘的跳動”,看誰能發(fā)現到底是什么東西在悄悄地跳動。

        2.教師魔術表演。

        二、解疑、猜想嘗試。

        1.師:什么東西在悄悄地跳動?我是想了什么辦法讓它跳動的`呢?

        2.幼兒嘗試。

        3.師:你是怎么做的,有沒有成功?為什么?

       。ㄌ崾荆浩孔永镉惺裁?是誰在幫助空氣產生力量。)

        4.幼兒再次嘗試。

        5.請個別幼兒介紹嘗試經過。

        三、解疑、觀看課件。

        揭密:空氣遇到手的熱量,身體膨脹,就從瓶中鉆出來,產生了向上的力量。

        四、留疑、集體探究。

        1、有沒有辦法讓硬幣跳動得更明顯一些?

        幼兒作為小小魔術師集體嘗試。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目標:

        1、初步認識多種社區(qū)體育器材,知道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2、知道鍛煉身體的好處,能積極參與鍛煉活動。

        準備:PPT,事前已有的鍛煉經驗。

        過程:

        一、有趣的體育器材

        1、 談話引題。

        師:小朋友愛運動嗎?多運動有什么好處呢?小朋友都會用哪些方法鍛煉身體?

        2、出示圖片。

        師:這些體育器材你們認識嗎?在哪里見過它們?(幼兒自由表述)

        3、出示PPT,教師講解。

        師:這些都是社區(qū)里可以見到的體育器材。有蕩椅,漫步機,扭腰器,橢圓機,太極推揉器和小朋友喜歡的兒童滑梯。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體育器材的作用嗎?(幼兒自由表述)

        教師小結:體育鍛煉對于我們小朋友可重要了,它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也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協(xié)調性變得更好。

        每一樣體育器材都有自己的.名稱和作用。它們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惜它們。

        二、我們愛鍛煉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些有趣的體育器材,知道了它們的名稱和作用。老師也和社區(qū)的叔叔阿姨聯(lián)系好了,我們一起去玩一玩這些器械吧。

        教師帶領幼兒至社區(qū)活動場地,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進一步加深對這些器材的認識。

        幼兒自由活動,教師巡查指導。項目主要以體驗為主。

        三、延伸

        請家長有空可帶幼兒去社區(qū)活動中心玩一玩這些體育器材。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制作泡泡水的興趣,從中體驗探索游戲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的感知能力、觀察比較力、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

        3、引導幼兒認識制作泡泡水的材料,探索制作泡泡水的方法,并從中了解泡泡的特征。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糖、鹽、洗衣粉、洗餐凈、水、盆、吹泡泡工具(每人兩種)、

        瓶子(每人一個)、記錄表(每組一張)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剛才洗手時小朋友看到了什么?發(fā)現了什么?

        二、展開

        1.出示泡泡水杯和吸管。

        教師:小朋友吹過泡泡嗎?誰愿意給大家表演一下。

        2.觀察了解泡泡的大小、特征。

        教師與幼兒一起吹泡泡,請幼兒說出泡泡有大小和各種形狀。

        3.操作體驗,發(fā)現問題。全體幼兒人手一份,觀察大小、形狀和顏色。

        4.選擇有陽關的地方吹泡泡,看泡泡顏色。

        討論:為什么泡泡會有顏色?

        三、結束

        教師與幼兒一起朗誦兒歌《吹泡泡》

        活動反思:

        在進行幼兒的盥洗活動時,肥皂泡泡滿手飛的現象,曾經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孩子們非常喜歡看泡泡飛,也非常喜歡捏破一個個的.小泡泡。就在這五彩的泡泡世界里蘊藏著很多的科學道理,何不讓孩子們通過實驗“自制泡泡水”來打開探索泡泡世界的大門呢?在這個活動中,重點是幼兒探索制作泡泡水的方法;顒右杂變禾剿、教師發(fā)現為主。引導幼兒在嘗試多種材料制作的過程中感知材料遇水后的不同現象,由此觀察比較出像洗衣粉、餐洗凈這樣的洗滌用品可以制成泡泡水。通過感知操作法和觀察比較法進行突破。難點是幼兒能夠投放適量的材料,吹出泡泡。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運用嘗試法一次一次進行試驗,直到能達到幼兒滿意的效果為止。圓形吹泡泡工具會吹出圓形的泡泡,那不同形狀的泡泡工具會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呢?在延伸活動中,幼兒將繼續(xù)探索。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了解氣象與軍事的關系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么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么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了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了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并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么知道天氣情況的?

       。ǘ绦拧㈦娨、報紙等)

        4. 欣賞一段天氣預報,了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

       。ㄌ鞖狻囟、穿衣指數等)

        三、了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么?

        四、嘗試設計氣象預報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么?

        五、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餅干變化的神奇和有趣。

        2.能仔細觀察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

        3.通過多種方式感知餅干的變化。

        活動準備:

        1 . 經驗準備:初步了解、認識多種餅干的形狀、顏色和味道。

        2 . 物質準備:各種各樣的餅干若干;點心盤、碗、牛奶、毛巾人手一塊;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調動經驗。

        指導語:小朋友,你們吃過什么樣的餅干?

        2.觀察餅干,說餅干的樣子。

       。1)觀察老師發(fā)放的餅干,通過各種感官觀察并相互分享、交流。

        指導語:看看你的餅干是什么樣子?摸摸是什么感覺?聞聞是什么氣味?嘗嘗是什么味道?

       。2)再次觀察,并給餅干分類。

        3.品嘗餅干,說餅干的樣子。

        (1)比較觀察發(fā)放的餅干。

        指導語:看看這塊餅干和剛才的那塊一樣嗎?

       。2)拿一塊餅干,嘗一嘗。

        指導語:是什么味道?和剛才那塊餅干味道一樣嗎?看看餅干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還和剛才一樣嗎?

       。3)再次咬餅干,說說發(fā)生的變化。

        4.泡餅干,觀察變化。

        (1)猜測泡過牛奶的`餅干的變化。

        指導語:如果把你手上的餅干放在牛奶里泡一泡會有什么變化呢?

        (2)觀察泡過牛奶的餅干的變化。

        指導語:這塊餅干是什么樣子的?和剛才那塊一樣嗎?

       。3)嘗一嘗泡過牛奶的餅干,了解味道的不同。

        指導語:你能把杯里的餅干撈起來嗎?試試看?嘗一嘗?

        (4)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指導語:餅干變得怎么樣了?摸起來怎么樣?吃起來怎么樣?

        5.師幼共同小結,活動結束。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 創(chuàng)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創(chuàng)造的樂趣。

        3.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4.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 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提供一些供幼兒制造雨的材料,如可樂瓶,有孔的瓶蓋,吸管,樹葉,海綿等,分類放在材料筐內。

        2. 準備幾盆清水放置在室外。

        活動過程:

       。ㄒ唬 說說我認識的'雨

        師:1.小朋友,你們看到過下雨嗎?你們看到的雨是從哪里來的?

        2.下大雨時是怎么樣的?什么聲音?(嘩嘩嘩)

        3.下小雨時是怎么樣的?什么聲音?(淅瀝瀝)可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

        4.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嗎?

       。ǘ┨剿魅斯そ涤甑姆椒

        今天請小朋友們來當一回“降雨師”,我們也來下一場雨吧。

        1. 參觀材料

        老師準備了很多材料,請你用小眼睛仔細看一下

        (1) 幼兒參觀

       。2) 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師根據幼兒說的,逐一出示材料

        2.引導幼兒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們能用這些材料把水變成雨嗎?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選你喜歡的材料找一塊空地進行嘗試,注意不要將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別的小朋友身上。

        幼兒自由探索

       。1) 樂瓶降雨:在可樂瓶內灌些水,擰上有孔的瓶蓋,向地上噴射雨

       。2) 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

       。3) 海綿雨:將海綿吸飽水,一擠,下雨了

       。4) 樹葉雨:用樹葉兜水,向空中撒雨

       。5) 牙刷雨:用牙刷蘸點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

       。6) 小手來降雨:舀一把水灑灑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來是大雨

        3.請幼兒分享自己是怎么樣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ㄈ┙o花草樹木下場雨

        師:花草和大樹渴了,請為他們下場雨吧。

        請幼兒選擇一種或幾種材料,給花草樹木下下雨。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敲鼓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2.使用多種材料進行探索活動,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產生聲音。

        3.能大膽地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探索發(fā)現。

        活動準備:

        鼓與鼓槌、紐扣、回形針、小玩具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敲擊鼓面,對聲音產生的原因有探索興趣。

       。1)教師:新年快到了,人們敲鑼打鼓,迎接新年的到來。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大鼓,我們一起來敲一敲,聽一聽。

       。2)引導幼兒說出小鼓會發(fā)出“咚咚咚”的聲音。提問:敲擊小鼓,你們聽到了什么?

        2.通過將多種材料放在鼓面上探索,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發(fā)出聲音。

       。1)提問:聲音能用耳朵聽,能用眼睛看嗎?

       。2)觀察敲擊下紐扣在鼓面上跳動的現象。教師:請你們把一粒紐扣放在鼓面上,然后再敲一敲,看一看。

        (3)請幼兒再將回形針、小玩具等放在鼓面上,觀察敲擊使物體上跳動的`現象。

       。4)請幼兒把自己的小手放在鼓面上,感受敲擊鼓面的振動現象。

        3.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經驗,引導幼兒說出看見了物品在振動,聽見了“咚咚咚”的聲音。提問:

       。1)敲擊小鼓,你們的眼睛看見了什么?耳朵聽見了什么?

       。2)沒有敲小鼓時,你們的眼睛看見了什么?耳朵聽見了什么?

        4.引導幼兒圍繞“鼓面為什么會動”“不敲鼓的時候鼓面會不會動?”進行討論。

       。1)提問:現在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小鼓是怎么發(fā)出聲音的?

       。2)總結:原來我們敲小鼓的時候,引起了鼓面的振動,我們的耳朵就聽見了聲音。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觀察小雞小鴨的動態(tài),并描述動態(tài),激發(fā)幼兒觀察的興趣一級對小動物的熱愛。

        2、了解小雞小鴨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吃小石子幫助消化,小鴨尾部有油管等)

        活動準備:

        小雞小鴨若干個,陽仔大型積木圍成的圓圈里。供小鴨游泳的大臉盆和水。幼兒自帶小雞小鴨的事物。關于小雞小鴨出生的錄像帶。小雞小鴨的各種動態(tài)貼絨教具和結構圖。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小雞小鴨的動態(tài)

        1、幼兒圍坐在老師的身邊介紹自帶的食物:你給小雞小鴨帶來什么東西?

        2、幼兒自由地去給小雞小鴨喂食。要求幼兒:仔仔細細地看小雞小鴨在吃東西的時候,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小雞小鴨的動態(tài))

        3、幼兒集中介紹小雞小鴨的有趣的事。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和好聽的詞來積極表達,根據幼兒的.表述,出示相應的小雞小鴨的動態(tài)貼絨教具,并自然豐富小雞小鴨嘴巴里沒有牙齒,需要吃點小石子幫助消化的知識。

        二、比較小雞小鴨的外形

        1、幼兒自由觀察小雞小鴨外形的不同之處。

        2、幼兒集中表述觀察所得。教師根據幼兒的表述一次貼出小雞小鴨的身體部分的結構圖,最后貼出完整的小雞小鴨。

        三、觀察小鴨游泳的情景

        1、出示大臉盆,情小鴨游泳,幼兒自由觀察和講述小鴨游泳的趣事

        2、教師自然豐富小鴨尾部有小油管的知識。

        四、觀看小雞小鴨出生的錄像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小雞小鴨是怎么出生的嗎?”引導幼兒觀看錄像。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名稱:我是中國小娃娃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人與外國人在膚色、外貌以及飲食習慣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2、知道中國很大,中國人很聰明,萌發(fā)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1、各種膚色的小朋友圖片或錄像。

        2、《他們愛吃什么》的圖片一張。

        3、世界地圖、中國地圖。

        活動過程:

        一、經驗交流

        1、出示各種膚色小朋友的圖片,引導幼兒找出圖片上的中國小朋友。

        2、中國的小朋友長得什么樣?除了中國小朋友,圖片上還有誰?

        3、啟發(fā)幼兒將中國小朋友與其他國家小朋友進行比較,說說他們的不同之處。

        二、觀察與操作

        1、討論:我們最愛吃什么?外國小朋友愛吃什么?

        2、請幼兒幫助不同國家的小娃娃選擇餐具和食物。

        3、鼓勵幼兒學各國小朋友相互問好的語言。

        三、尋找發(fā)現中國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圖,以“中國娃娃住在哪里”為題,請幼兒在世界地圖上找找中國的位置,并用筆做上記號。

        2、共同認識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圖上的特殊標記。

        3、引導幼兒嘗試在世界地圖上找到某些外國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并將他們送回家(粘貼在地圖上)。

        四、感受祖國真大

        1、在世界地圖上比較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大小,知道中國很大。

        2、看中國地圖,啟發(fā)幼兒說說中國地圖的外形像什么,通過比較知道中國很大。

        3、欣賞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

        詩歌:

        我們的祖國真大

        我們的祖國真大,

        北方,有冬爺爺的家。

        十月就飄雪花。

        我們的祖國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盛開鮮花。

        !偉大的祖國媽媽,

        東西南北中的孩子們,

        在同一個時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圍著火爐吃西瓜。

      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喜歡玩泥,能愉快地學做泥球。

        2.了解泥的顯著特征,感受濕泥的粘性。 活動準備: 用細泥鋪成一泥地,人手一瓶水,(上面開一小孔)一個小盆,圍兜,各種泥制品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受干泥

        1.帶幼兒到泥地前,一起來玩泥巴。

        2.引導幼兒用手摸一摸,抓把泥吹一吹,用腳在泥里踩一踩,比較不同。(知道干泥是松松的,軟軟的。)

        二.嘗試做泥球

        1.讓幼兒自己嘗試做泥球,發(fā)現做不成泥球,引出要加水。(將水放在一邊,不做提醒。)

        2.幼兒加水繼續(xù)嘗試,觀察幼兒是否加了適量的水。(不做指導)允許個別幼兒嘗試失敗。

        3.請做成的幼兒來演示,講解用什么辦法,如何做成泥球。

        4.請幼兒用語言講述如何做成泥球,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做泥球。故意加過量的水引導幼兒觀察。從而引導幼兒發(fā)現要加適量的水,才能做成泥球。

        5.幼兒再次嘗試:教師引導幼兒感受泥濕了就會粘在手上,粘在一起。

        6.請幼兒將自己做好的泥球放在自己的小盆子里,比一比,看一看誰做的泥球最多,最圓。

        三.嘗試討論

        1.你還在哪里看見過泥?什么東西長在泥里的?

        2.泥可以做泥球,種樹,花,西瓜等東西以外,還可以做什么?

       。ㄗ層變盒蕾p泥娃娃,泥做的花盆,磚等)

        四.延伸活動

        1.請小朋友回家去一起和爸爸媽媽媽找一找,還有什么別的東西是用泥做的, 帶來給小朋友看。

        2.引導小朋友用泥做其他事物 。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中班03-08

      科學活動教案科學活動教案怎么寫05-04

      科學活動教案12-16

      科學活動的教案11-15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精品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公開課04-11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7-11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7-10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7-11

      科學活動教案大班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