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1-09 14:16:28 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準備:一些圖形紙制品、學具、多媒體課件、小剪刀等。

        教學方式:分小組活動,每四人為一小組,設立小組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老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1、認一認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讓學生認一認,并說出物體的名稱。(課件出示)

        2、選物體

        你們的學具盒里有這些物體嗎?請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歡的物體,挑好了嗎?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貼一貼)

        師:請你選擇一個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覺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嗎?誰能想個好辦法?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們想把自己剪得圖形貼出來讓別的小朋友也看看嗎?(師生共同貼出剪得圖形)

        二、(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剪得圖形真漂亮,你們想看的更清楚嗎?看!老師已經把你們剪得圖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誰能給這些圖形取個好聽的名字?

        現(xiàn)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圖形長的比較像?

        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

        過渡: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認識圖形》。

        三、(實踐操作)

        這四種圖形我們已經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動手圍一圍,擺一擺。

        1、用釘子板圍。

        2、用小棒擺。

        四、(課間活動)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新的圖形,孩子們,你們高興嗎?下面就讓我們用歌聲來慶賀一下吧!(師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關的圖形)。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4種圖形,請大家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嗎?(有)

        請你找出來,找到的小朋友請告訴你小朋友們!

        2、辨一辨。(教師出示一些實物,指著有關實物有表面搶答。)

        師:小朋友,你們都找了這么多有趣的圖形,老師也找了一些回來,你們想不想看看?下面進行搶答游戲,知道的小朋友馬上站起來說。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狀的?(老師出示準備的幾個實物課件)

        3、數(shù)一數(shù)。

        看,數(shù)學多有意思,就連我們今天學的圖形也能組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孩子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這些有趣的圖形吧。ㄕn件出示組合的圖形)

        4、認一認。(多媒體出示交通標志)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交通標志)這些交通標志表示什么?每個圖形里有哪些圖形?誰來說?(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要認清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guī)則,安全行駛。)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數(shù)學一年級: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shù)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是認數(shù)范圍的進一步擴展。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shù)的計算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萬以內數(shù)及億以內數(shù)的基礎,對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整個小學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xiàn)實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能正確地數(shù)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shù)。

        2、在數(shù)數(shù)的過程中,認識計數(shù)單位“百”,了解數(shù)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shù),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借助100以內數(shù)的組成,能口算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

        4、能用100以內的數(shù)描述身邊的事物,進一步體會數(shù)與生活的聯(lián)系,并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培養(yǎng)數(shù)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數(shù)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能用多種方法計算整十數(shù)之間、整十數(shù)與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xiàn)實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能正確地數(shù)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shù),并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2、在數(shù)數(shù)的過程中,認識計數(shù)單位“百”,了解數(shù)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數(shù)的組成。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shù)位和數(shù)位順序;初步理解百以內各數(shù)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制計數(shù)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信息窗1、自主練習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下面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一位先生在南極,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著白襯衣。這位先生是誰呢?(企鵝)它生活在哪里?(南極)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南極?(學生介紹)大家愿不愿意多了解一些有關企鵝和南極的知識呢?那可要聽好了。(P19)

        現(xiàn)在,南極的小主人歡迎同學們到冰雪覆蓋的美麗的南極大陸上做客。(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訴大家南極的小主人都有誰么?(板書企鵝、海豹、賊鷗)

        二、新授

        (一)教學紅點標示的內容

        1、數(shù)一數(shù)

        (1)仔細觀察圖,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企鵝、海豹、賊鷗各有多少只)

        (2)咱們先來看一下企鵝,這么多的企鵝,大約有多少只呢?同學們想怎樣來數(shù)呢?現(xiàn)在就用你喜歡的方式來數(shù)出企鵝的只數(shù),一會兒匯報給大家。

        (3)剛才我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數(shù),二只二只地數(shù),五只五只地數(shù),十只十只地數(shù),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4)到底誰說得最接近呢?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多數(shù)同學喜歡用十只十只地數(shù),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數(shù)較大宗物品時也可以用10個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來數(shù)一數(shù)。

        2、擺一擺

        (1)剛才我們用了數(shù)一數(shù)、估一估的方法,現(xiàn)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學具擺一擺嗎?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鵝,你能用小棒擺出100只企鵝來嗎?

        (2)你擺出了嗎?說說你是怎樣擺的?誰能想個好方法,讓其他同學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個一是10,1個十是10,2個十是20,……那么10個十是多少?引導學生說出10個十是100;100里面有10個十。

        3、撥一撥

        (1)你能否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10么?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你能否撥出50、70、100么?說一說你是怎樣撥出100的?

        (2)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說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們說在百位上撥出一個珠子就是100。

        (二)教學綠點標示的內容

        1、剛才我們數(shù)了企鵝的數(shù)量,現(xiàn)在我們來數(shù)一下海豹和賊鷗的數(shù)量?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shù)量?用剛才我們學過的方法數(shù)出海豹和賊鷗的數(shù)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體交流,交流時重點說一說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shù)量。

        2、能否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它們的數(shù)量?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引導學生用數(shù)的組成的方式來進行撥珠子,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個位上撥幾個珠子。

        (三)練習

        自主練習1:估一估,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分別估出題目中物體的數(shù)量,再數(shù)一數(shù),看看你估得準不準,最后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來。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練習了估算,認識計數(shù)單位“百”,了解數(shù)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了數(shù)的組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自主練習2—6

        [教學過程]

        1、自主練習2:我說你數(shù)

        一人說出一個數(shù),另一個人接著數(shù),既可以正著數(shù),也可以倒著數(shù);既可以1個1個地數(shù),也可以2個2個地數(shù)或5個5個地數(shù),等等。

        2、自主練習3: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根據(jù)圖意自己填空,集體糾正答案。

        3、自主練習4:看圖,說一說題目的要求

        你能試著連一連嗎?先讓學生說一說氣球上各數(shù)的組成,然后再進行連線,完成后集體訂正,訂正時,引導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小猴不能連73,而連37?

        4、自主練習5:估一估,說一說

        2008年青島作為奧運會的一個比賽場所,將進行帆船的比賽,現(xiàn)在就有許多的選手來到這里參加訓練,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訓練的情況。啊!這么多的帆船,大約有多少條呢?誰能估一估?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5、自主練習6:小游戲

        (1)找一名同學一起做示范。

        (2)同桌兩人進行互相猜數(shù)游戲,學生體會數(shù)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義,并正確使用。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內容:

        練習課(練習十二的4—13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的口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2、從小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正確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熟練計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算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32-546-929-862-40

        50-645-3024-591-7

        指名學生說一說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以鞏固學生的思考過程。

        二、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用奪紅旗的游戲來練習第四題,

        比一比,誰能又快又對的算出來?

        集體記時,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獨立完成第5、6題,后集體訂正。

        3、課件出示第7題。

        要求:

       。1)仔細觀察圖畫,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想一想這是要干什么?家長和椅子有什么作用?

       。3)還缺多少把椅子?你能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嗎?

        (4)列式計算,后集體訂正。

        4、完成教科書上P70的第8題

        讓學生理解題意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再獨立計算。

        5、用游戲的方法完成第9題

        用游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鞏固學生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6、完成P70的第10題

        這種同數(shù)連減既有助于幫助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口算,又為以后學習除法做準備。

        三、獨立完成P7011—13題

        四、思考題獨立完成。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4

        一、復習引入。

        我們已經認識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長呢?請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伸開兩臂比一比。

       。▽W生站起來比劃,教師拿著米尺到學生中巡視,發(fā)現(xiàn)誤差大的進行糾正。)

        二、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們每天使用的課桌有多高?

        請同學們估計一下你們的桌子大約有多長?把估計的結果告訴同桌,然后你們倆一起量一量,看誰估得準?(學生活動)

        2、活動結束后,請學生匯報估計和測量的結果。

        3、請估計準確的同學把估計的方法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R報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其他同學估計的方法進行評價)

        4、你們測量的課桌的高度是多少?

        說說你是怎么量的?

        5、活動后集體匯報。

        (對于測量同樣物體長度的小組進行比較,檢驗測量是否準確。)

        三、尋找并使用自身的測量工具。

        同學們,其實我們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1、請同學們測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從腳底到頭頂?shù)母叨龋?/p>

        (2)先估計,再測量?梢宰约簻y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說說測量的方法。

        2、測量自己的步長。

       。1)步長是指什么?(腳尖到腳尖或腳后跟到腳后跟的距離。)

        強調:步長是平時走一步的長度,不要刻意邁大步。

       。2)先估計一步有多長,再測量。可以小組合作。

       。3)誰估計的最準,請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方法。

       。4)你是怎樣測量的?

        3、測量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

        4、利用身體上的尺子進行估計活動。

        剛才同學們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其實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師要檢驗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請兩名同學到前面來,請同學估計他的身高,并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2)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

        ①知道什么是腰圍、頭圍嗎?

       、谡埞烙嬕幌聝晌煌瑢W的腰圍和頭圍是多少,你是怎樣估計的?

        ③現(xiàn)在我想知道這兩位同學的腰圍和頭圍的準確長度,要怎么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3)利用步長進行估計活動。

       、倌阒懒俗约旱牟介L,請你以這條線為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里,自己做一個記號。

       、谠賮碜咭蛔,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著這么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才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③通過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么?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5、介紹人體各部分長度關系小常識。

        四、練習。

        1、P18第2題。

       。1)看圖,你知道了什么?

       。2)請學生估計一下小明和機靈狗分別有多高,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3)引導學生注意記錄的方法。

        2、P19第3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后進行交流。

        五、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內容:綜合練習課(P65練習十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練的進行口算。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小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熟練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題卡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

        25+770+921+832+9

        2+5559+94+669+91

        38+767+443+279+7

        2、聽算

        60-3050-4063-386-6

        45+459+104+5863+8

        3、填空:(課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練習十一的習題

        1、計算練習:

        23+775+98+23

        56+950+548+6

        76+542+505+44

        先說計算過程,在寫得數(shù)。

        2、練習十一的第14題

        要求:(1)、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什么?

       。2)、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架飛機?怎樣計算?

        (3)、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3、練習十一的第15題

        要求:自己看圖,理解題意然后列式計算。

        4、課件出示第16題,比一比誰算的又快又對。

        57+86+5625+70

        42+671+97+80

        80-6068+515-9

        9+7237-448-6

        三、作業(yè)設計

        練習十一的第17題。

        自己讀題理解題意,后獨立計算。

        四、思維訓練

        讀題,解答P66面的思考題

        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6

        師:在動物園的另一角,有一只小螞蟻餓急了,正在找東西吃呢。忽然它看見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很想吃,可在它周圍有許多方格,怎樣才能吃到蘋果呢?請看圖,這兒有提示:螞蟻往右走幾格,再往上走幾格到蘋果處。我們一起來幫幫小螞蟻好嗎?(老師演示,讓學生明白題意)

        師:這只小螞蟻又發(fā)現(xiàn)不遠處還有一個香甜的香蕉呢,請小朋友自己去幫助小螞蟻,好嗎?你可以看提示(2)

        師:這只小螞蟻的胃口可大了,它還想吃到可口的小青蟲和脆甜的鴨梨呢!該怎么辦呢?同桌兩人可以商量商量螞蟻該怎么走,然后再畫出來。(展示不同的方法)

        4、說一說,他們各住在哪里?

        5、綜合練習(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四、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5~6頁內容及練習一的4~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實踐或游戲情境中進一步體驗和深化位置概念。

        2.能準確地確定和表述物體所處的準確位置,建立較強的位置感,為今后建立較好的空間觀念打基礎。

        3.讓學生在多種活動的參與中體會出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4.在數(shù)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乃枷虢逃,使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

        能準確地確定和表述物體所處的準確位置,建立較強的位置感。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導入新課。

        師:教師知道同學們特別喜歡做游戲,那我們上課前也來做個“點指”的游戲。老師說哪,同學們就用手指哪? 生隨老師做游戲

        師:從這個“點指”游戲中我們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實任何物體都有它們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如何確定他們的位置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位置。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探究位置

        師:經過一周的評選,我們的假期作業(yè)終于評出了兩名優(yōu)秀的作業(yè),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生:想

        師:這兩名同學一個同學是第五組的,一個同學是第四個。根據(jù)老師的描述請同學們快找一找他們是誰?

       。ㄉ南聦ふ野l(fā)現(xiàn)無法確定)

        師:為什么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學?

        生:因為第五組有4個同學,而且每一組都有第4個同學,所以無法確定是哪一個同學

        師:是!第五組有四名同學,只說第五組很難一下子知道他是誰,而坐在第4個的每一組都有1個,所以也無法知道他是誰,那么怎樣能讓同學們一下子把位置確定下來?

       。ㄉ杂苫卮穑

        師:既要說出在第幾組,又要說出是第幾個。(板書)

        師:他們分別是第五組的第3個(馮銘思)第2組的第4個(韓嘉悅)

        生匯報后發(fā)給學生獎品,并及時鼓勵。

        師:按我們現(xiàn)在的座位,同學們看一看,班級一共有幾組?

        生:一共有6組

        師:誰來數(shù)一數(shù) 生數(shù)一數(shù)

        師:習慣上我們都是從左往右數(shù)這是第一組、這是第二組……

        請各組同學記住自己是哪一組的,聽老師的口令

        請第一組的同學揮揮手 請第二組的同學跺跺腳

        請第三組的同學拍拍肩, 請第四組的同學站起來轉一圈

        請第五組的同學笑一笑, 請六組同學拍拍手

        師:最近咱班的王爽學習上很有進步,你能說出他的位置嗎?

        生:王爽在第6組第2個

        師:第四組第一個同學請起立(張墨焜)

        師:誰是老師的好朋友,請你告訴我你的位置。

       。ㄉ杂苫卮穑

        師:你的好朋友是誰?請小組的同學猜一猜

       。ㄉ〗M合作)

        師:請和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你前、后、左、右同學的位置,把第5頁的內容填上。

        (生自由活動后匯報)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適當板書

        師:通過同學們的匯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前后兩個同學的座位、左右兩個同學的座位與自己的座位有什么關系?

        生自由回答,教師適時板書,齊讀板書內容。

        三、鞏固練習

        1、師: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認真,小動物們也想考考大家你們看,他們來了。從這幅圖上你獲取了什么信息?

       。ǔ鍪咀鲆蛔觯

        根據(jù)第一行第2個是猴子這個條件,誰知道狗在第幾行第幾個?

        師:你還能提出 什么問題?

        生自由提問

        2、星期天小明去看電影,他買了一張8排13號的電影票,他拿著票走進電影院發(fā)現(xiàn)有兩扇門“單號門”、“雙號門”,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應該進哪扇門呢?”哪位同學能幫助他?(出示教科書第8頁第4題)

        學生分組討論怎樣幫助他。

        師:(學生匯報后,小結)我們的電影院都是這樣的,如果拿的是單號票,就從單號門進,雙號票就從雙號門進,那么小明拿的是8排13號,這是一張單號票還是雙號票呢?

       。ㄎ覀兛磫翁柣螂p號,只看票上是幾號,不用看是幾排)

        小明由單號門進入,看到電影院里座位很多,他急了:這么多座位我應該坐在哪?如何幫助他找到座位?

        生:先找8排再找13號

        師:小明和小麗是好朋友,一個是8排13號、一個是8排12號,他們會坐在一起嗎?

        生:不會(因為電影院的座位比較特殊,把的在的單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右次是1、3、5、7……所有的雙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左依次是2、4、6、8……中間號,向兩邊逐漸擴大,所以他們不會挨在一起。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計算100以內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2、能夠運算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三、教學過程:

        同學們,你們最喜歡過什么節(jié)?屬于你們自己的節(jié)日是哪一天?六一兒童節(jié)你們是怎樣度過的?

        同學們在兒童節(jié)這一天都非常愉快,老師也為你們高興,那如何使六一兒童節(jié)過得更有意義呢?我們看看小明和妹妹是怎樣過的。他們向媽媽提出今天我們來當家,讓媽媽安心去工作媽媽交給小明30元錢,給妹妹20元,讓他們到超市去購物。

        哥哥先來到了肉類區(qū),有雞、鴨、肉和魚,同學們想一想,哥哥用30元錢可能買哪些商品?注意所買的商品的總價不能超過30元,你們估計一下。

        接著哥哥隨妹妹來到了蔬菜水果區(qū)。

        妹妹用20元錢可以在這里買哪些商品?

        除了香菇、蝦仁以外,請同學們任選兩件商品并算出它的價錢。

        3+5=8 3+1=4 3+5=8 3+9=12

        3+9=12 3+3=6 3+10=13 3+8=11

        3+6=9 3+3=6 5+1=6 5+5=10

        5+9=14 5+3=8 5+4=9 5+10=15

        老師請同學列舉出三件商品并計算出結果。

        讓學生說一說如果買四件商品、五件商品都是哪幾種,各是多少元?

        讓每個學生都說一說,做到全員參與。

        出示圖片:這位老爺爺用100元購物,他可以買到什么?還剩多少?請同學們說一說,最多不超過三件商品。

        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小明和妹妹買完了東西到收銀臺去交錢,小明花了25元錢,妹妹花了14元,那位爺爺只花了8元錢,請同學想一想他們各買了哪些商品?

        讓同學們算一算他們各找回多少錢?

        小明應找回:

        妹妹應找回:

        老爺爺應找回:

        小明和妹妹把買來的商品拿回家,媽媽見到后夸獎他們是愛勞動的好孩子。小明提議:今天我們家吃餃子吧!媽媽同意了,妹妹算了算如果做兩種餡的餃子,每種餃子要做50個才夠,兩種餃子一共要做多少個?

        同學們,你們來幫助妹妹算一算。(50+50=100)

        到了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媽媽向爸爸夸獎了小明和妹妹今天不但幫媽媽買東西,還幫助媽媽包餃子,真是媽媽的小助手,這時妹妹說:我?guī)蛬寢尠?3個肉餃子,小明說:我?guī)蛬寢尠?8個菜餃子。

        同學們,你們說他們倆誰包得多?多幾個?小明和妹妹一共包了多少個?其余是媽媽包的,媽媽包了多少個?

        同學們,今天通過小明和妹妹當家這一天,我們一起復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希望同學們也能向小明兄妹倆學習,做一個勤勞能干、愛勞動的好孩子。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8

        “做數(shù)學”是新一輪數(shù)學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要觀念,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shù)學,而不是用眼睛“看”數(shù)學,強調學生學習數(shù)學是一個現(xiàn)實的體驗。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樣的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guī)性質和聯(lián)系!弊鳛橐粋最先使用新教材的一線教師,非常接受這個新理念,但是,如何引導學生“做數(shù)學”,而且是讓一年級的小學生做數(shù)學,使他們的課堂生動、有趣起來呢?我在學校開展的新教材研討課中,就《桌子有多長》一課,進行了大膽的實踐,從中獲得了點滴啟發(fā)。

        教學實錄: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師:今天,學校要給我們一年級的同學買新桌子,你們高興嗎?不過想問問同學們,咱們現(xiàn)在使用的桌子有多長?

        二、自主探究、體驗思考

        1、估計和測量

        師:同學們,你們想用什么辦法或工具來量一量呢?想好后,請你動手量一量。(學生很快相出辦法量)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用什么量的,桌子有多長?

        生1:我是用拃量的,桌子有7拃長。

        生2:我是用文具盒量的,桌子有6 個半長。

        生4;我是用格尺量的。桌子有7個長。(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師板書數(shù)據(jù))

        師:你們看這些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大家測的結果都不一樣。

        師;為什么你們測量的數(shù)據(jù)不同呢?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生:因為有的同學用文具盒量、有的用格尺量、有的用書量,用的東西不同,所以量的結果也不同。

        生:因為我們每個人用的工具不同,也就是他們的長短不同 ,所以測的結果就不同。

        師;怎樣才能使你們的測量結果相同呢?

        生:用同一個東西量。

        師:你真聰明!那你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么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呢?

        生:(異口同聲)地說,用尺子。

        2、認識尺子、感知1厘米

        師:(出示尺子):尺子上有統(tǒng)一的測量單位,它是人們通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說一說,你都見過哪些尺子?

        師:觀察尺子,看看尺子都有些什么?(同桌之間說一說)

        生匯報:尺子上有0、1、2、3、等數(shù)字。

        尺子上有小格,每個小格都一樣。(學生匯報時,并幕上顯示相應的部分)

        師說明:尺子上這些長短不一的線是刻度,第一條線下面是0,表示0刻度,和1對著的稍長的線表示1刻度;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cm就是1厘米。

        師:請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在我們身邊那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找一找,量一量。

        生:大拇指的寬。

        生:圖釘?shù)拈L。

        師:用食指和拇指輕輕夾住圖釘,再輕輕的抽出圖釘。手指縫之間就是1厘米。

        生;練習本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

        師:那么,0刻度到3是幾厘米?1——2又是幾厘米呢?請再觀察尺子,說一說。

        生:0——3是3厘米。

        師:你們桌子上有一張黃色的紙條,猜一猜它是幾厘米?

        生:13厘米、20厘米、5厘米……

        3、 正確測量

        師;我們認識了尺子,怎樣用尺子測量呢?拿出自己的尺子動手測量紙條。誰愿意把自己的測量方法告訴大家。

        生;我把尺子的一端對準紙條的 一端,看是15,紙條長就是15厘米。

        生:不對,得把尺子的一端對準0刻度,再看到幾,我量的紙條長16厘米。

        師:到底誰對呢?看看笑笑是怎樣量的。(出示投影,配話外音:我們測量物體時,先把一端對準0刻度,再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了。)

        師:那些同學的方法和笑笑一樣?(生舉手)現(xiàn)在,再用正確的方法量一量紙條的長度好嗎?

        師:同學們,你們學會了測量物體的方法,現(xiàn)在我要考考你們。桌子上有一張綠色的紙條,誰能準確的剪下10厘米長的紙條,看誰又對又快。

        師:請把剪好的紙條舉起來,說說你是怎樣剪的?(請學生到前面示范)

        三、解釋應用

        1、先猜一猜,在量一量(文具盒、小刀、紙條)(學生活動后匯報)

        2、螞蟻搬豆。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合作已競賽形式出現(xiàn),激發(fā)興趣。

        3、聰明屋;(看圖上的線段)師:這一條線段的長是不是8厘米?為什么?

        四、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年組評價:

        改變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整節(jié)課的學習,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而學生始終都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注重指導學生操作,在動手操作中,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主動獲取知識,體現(xiàn)了“做數(shù)學”的教育理念。建立1厘米的實際長度的表象,讓學生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然后用食指和拇指輕輕夾住圖釘,再輕輕的抽出圖釘。仔細觀察拇指食指之間的縫隙大約是1 厘米,再舉起來自己看一看,同學互相糾正,這樣指導學生的操作,有條理,動作到位,學生在操作中感知、領悟,順利建立起1厘米的長度觀念,形成了技能,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2、放手讓學生探索,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

        凡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決不包辦代替,凡心學生能獨立發(fā)現(xiàn)的'決不暗示。上課伊始,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獲得桌子有多長的結論,這過程老師絕沒有半點代替。在建立了1厘米的長度觀念后接著進入認識幾厘米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放手讓學生嘗試在尺子上長出2厘米、3厘米長度,并說出道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老師考慮到學生能獨立解決,因此教學時并沒有作出任何暗示,而是讓學生獨立去找,

        3、學生始終處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由學生自己跳起來“摘果子”,讓學生自己試著量紙條的長度,結果學生通過努力量出了紙條是15cm,然后用電腦演示笑笑的方法起訂正的作用,調動學生的興趣和自主力量,促使全體學生自主學習。

        總之,整個教學過程,田老師敢于“放”,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去獲得數(shù)學知識,使學生得到主動發(fā)展。從這節(jié)課的教學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發(fā):只要教師放開你呵護的雙手,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也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創(chuàng)造者。

        自我反思:

        讓學生學身邊的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做數(shù)學的意識。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數(shù)學源于生活。因此,教師應努力努力尋找做數(shù)學的內容,將數(shù)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學習活生生的數(shù)學知識。新課開始,從學生熟悉的買新桌子入手,探討桌子的長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出辦法量一量嗎?引導學生參與實際的測量活動。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測量方法,接著提出兩個問題: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同?使學生感受到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進而引導學生觀察幾乎每天都用的尺子,從尺子上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體的長度。這整個教學過程,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選擇的教具、學具等等都取材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便于操作,使教學活動更富有生氣和活力,更能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從而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數(shù)學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只要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稍能反映出數(shù)學的發(fā)明過程的話,就應該讓合情的猜測占有適當?shù)奈恢谩?梢姡诮虒W過程中讓學生大膽猜測、猜想、假設、提出一些預感性的想法,實現(xiàn)對事物的瞬間頓悟,有利于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這節(jié)課,“猜測”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在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的時候,先讓學生猜測黃紙條的長度,再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來驗證自己的猜測;在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進行猜測活動,然后再通過尺子測量去驗證各自的猜測。這樣的設計,使猜測與實際測量相互配合,有效地幫助學生發(fā)展長度的空間觀念,增強他們測量的靈活性。學生就在這樣的猜測過程中,不斷產生創(chuàng)造的靈感,閃現(xiàn)創(chuàng)新的火花。

        總之,“做數(shù)學”是以學生操作實驗、自主探索、大膽猜測、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的方式進行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它需要老師引導、支持和幫助,更需要教師提高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機會、材料、時間和空間。我們還要對自己說“要成為點火者”因為“學生的頭腦不是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點燃的火把”。我們可可能需要不斷的實踐和思考,在以后的教學中,要讓每個學生得到發(fā)展,要點燃每一支火把,并使其越燒越旺,這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9

        一、1、同學們,這是數(shù)學王國的小猴子給大家送數(shù)學寶貝來了,你們想不想看?

        2、這些東西的面是什么形狀的?

        3、玩游戲:誰能舉出我說的名字的圖形越多我就發(fā)給他一個智慧娃娃。

        好!同學們都想,那這樣自己拿手中的圖形說這是什么圖形?

        4、檢測一下是不是會認人,我舉起圖形的面,你說面的名字,(學生匯報貼在黑板上,再問一個,并寫上名字)

        5、摸一摸你們手中的圖形,你有什么樣的感覺,告訴大家(平平的,平平的面,也叫平面,他們就叫平面圖形,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平面圖形,板書:平面圖形的認識)

        二、1、用手指著“邊”這是什么?邊,請大家跟著老師說三遍。

        2、用尺子碰碰你的手,說說什么感覺,為什么會覺得疼呢?尖尖的叫角,念三遍。

        3、下面數(shù)學王國的小朋友們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大家?guī)退麄兘鉀Q,你們愿意嗎?

        a、長方形有()條邊,()條長邊,()條短邊,兩條長邊,兩條短邊,()個角,角都是()的。

        b、正方形有()條邊,()個角,四條邊都(),角都是()的。

        c、三角形有()條邊,()個角。

        請你們小組討論一個,哪個組說得最多就獎給他們組一個智慧人。

        4、生匯報師填空。

        5、發(fā)現(xiàn)有不會的,對邊相等,讓學生對折紙片,長方形,上下對齊折,比一比上邊和下邊誰長?左邊和右邊呢?

        對于正方形,讓學生擺火柴棒,用四根小棒擺出1個正方形,再把這四根小棒折下來比一比它們四條邊誰長,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

        6、玩游戲找朋友(出示平行四邊形)從而得出角是直的并板書。

        7、聽聽數(shù)學寶貝的自我介紹,好嗎?(放錄音)

        8、閉眼摸圖形。

        9、你們幫數(shù)學王國的朋友解決了問題,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那考考你們是不是認真觀察的孩子,請說出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的,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10、這節(jié)課,數(shù)學王國的朋友看到大家學得這么好,送來了一份禮物,想看嗎?這是什么?(蜻蜓)對了,它是由我們今天學習的圖形拼出來的,誰能說出來,誰說得多,我就給它獎勵,注意還要說出有幾個圖形。

        11、那你們回送一個禮物,好嗎?看誰用得最多,擺得最像,最漂亮。

        三、1、你學會了什么?

        2、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數(shù)學,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或教室里有沒有學過的圖形的物品,給爸爸媽媽說說看。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體驗統(tǒng)計的必要性.

        2.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的另一種形式,并能正確填寫統(tǒng)計圖.

        3.培養(yǎng)學生學會分析統(tǒng)計圖,并能對可能性做出判斷和決策.

        教學重點

        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整理

        教學難點

        分析統(tǒng)計圖,對可能性做出判斷和決策.

        教學準備

        每人一張條形統(tǒng)計圖和正方形紙片.教師準備一張大張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過程

        一、引課.

        1.“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我們班要開展慶“六·一”的活動,要作什么準備?我們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來布置我們的教室?

        3.老師買回了一些氣球,你們認為掛什么顏色的氣球教室才最漂亮,為什么?

        4.氣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顏色的氣球,把它舉起來.

        5.大家都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顏色,但老師還是不能很準確知道哪種顏色的氣球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你有什么辦法知道嗎?

        二、新授.

        活動一:討論解決辦法.

        1.討論一下,把你的想法說給同組的小朋友聽.(學生之間說)

        2.請各組派一個代表說說你們的解決辦法.(指名說)

        3.大家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待會就請用你們用詢問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

        活動二.認識統(tǒng)計圖.

        1.請小朋友們拿出你的統(tǒng)計圖,誰是小老師說一說統(tǒng)計圖上有什么?每種顏色的氣球用什么表示?每個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統(tǒng)計圖該怎么填?

        2.統(tǒng)計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統(tǒng)計開始.

        活動三:分析統(tǒng)計圖.

        1.請觀察你的統(tǒng)計圖,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說給你的組員聽.(小組成員之間)

        2.請各小組派代表上來向全班匯報.

        (1)從統(tǒng)計圖中知道我調查了______人.

       。2)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shù)最多,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shù)最少.我們小組最喜歡______顏色的氣球、

       。3)喜歡紅色的有______人,喜歡黃色的有______人,喜歡藍色的有______人,喜歡綠色的有______人.

       。4)喜歡______顏色的比喜歡______顏色的多(少)______人.

        3.你想把你從統(tǒng)計圖中知道的告訴大家嗎?請你拿著你的統(tǒng)計圖,把你知道的告訴你的好朋友聽.

        活動四:統(tǒng)計全班情況.

        1.剛才我們統(tǒng)計了各小組的情況,下面讓我們來統(tǒng)計全班的情況.

        2.請拿出小紅紙,下面請同學分組上來貼.

        3.觀察這個統(tǒng)計圖,你知道了什么?誰勇敢,上來做小老師說給同學們聽.

        (1)從統(tǒng)計圖中知道我調查了______人.

       。2)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shù)最多,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shù)最少.我們班最喜歡______顏色的氣球.

       。3)喜歡紅色的有______人,喜歡黃色的有______人,喜歡藍色的有______人,喜歡綠色的有______人.

        (4)喜歡______顏色的比喜歡______顏色的多(少)______人.

        4.通過剛才的統(tǒng)計,你知道我們班買什么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嗎?

        5.你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猜猜班主任老師最喜歡哪種顏色的氣球嗎?為什么?

        6.尋求答案.

        三.小結.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布置家庭作業(yè).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一年級實驗教科書(江蘇教育版)第16頁的例題,

        第161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幾和第幾實際上是基數(shù)和序數(shù)的淺顯說法,幾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幾是凡事物排列的順序號。例題先通過排隊買票的場景,讓學生直接觀察、數(shù)數(shù),看到一共5人在買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務排在第幾個,讓學生認識幾個和第幾個的區(qū)別。

        想想做做讓學生在涂色、觀察、數(shù)數(shù)、交流等活動中,進一步識幾和第幾的區(qū)別,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表示個數(shù)或順序并現(xiàn)同伴交流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

        2、發(fā)展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隊買票圖。

        過渡: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來排隊買票了,你們看。

        出示課件。

        2、談話。

       。1)這時有幾個人在排隊?

       。2)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小明排在第幾?小剛排在第幾?

       。3)排在第1的是誰?原來老爺爺排第幾?老爺爺怎么又排到第一了呢?

       。ㄟM行禮貌教育。)

       。4)黃頭發(fā)的小姑娘前面有幾個人?后面有幾個人?

        說明:排隊的時候我們都從前面數(shù)起,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要數(shù)第幾的時候。

        [評:緊密結合排隊買票的情境,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到幾和第幾的不同,使學生初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進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

        過渡:小明買好票來找小麗

       。1)問:小麗住在第幾層呢,你是怎么數(shù)的?(同桌討論后交流)

        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shù)的。

       。2)問:如果小麗住在3樓應該出現(xiàn)在哪個陽臺?

       。3)問:老師想了解哪些同學住的是樓房?你家住幾樓?

        2.想想做做第1題。

        過渡:小明、小麗要進動物園要做對點燈籠的游戲才行?你想試一試嗎?

        (1) 老師點燈籠學生回答。

        ○●○○○問:點的是第幾個燈籠?你是怎么數(shù)的?

        注意數(shù)的時候要說清楚是從左邊數(shù)起還是從右邊數(shù)起。

        ○○○●○問:現(xiàn)在點的是第幾個燈籠?

        ○○○●●問:從右邊看點了幾個燈籠?

       。2) 老師提要求學生涂色。

        左邊第3個,左邊3個。

        右邊第2個,右邊2個。

        問:這里的第2個和2個意思一樣嗎?

       。3) 書上練習。

        過渡:大家都想來點燈籠,下面我們打開書一起來涂一涂。

        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指名上黑板涂色

        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幾和第幾。(板書:幾和第幾)

        [評: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不僅檢驗前面對新知感悟,還著重對幾和第幾的內容通過學生動手畫一畫幫助理解能力稍差的學生。]

        3.想想做做第2題。

        過渡:來到動物園,小紅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撈月亮的表演。

        問:同學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shù)的?(說:老師將這個問題交給小組討論,每組選個同學匯報你們討論出的答案)

        得出:可以從上面數(shù)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shù)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問:猴子能撈起月亮來嗎?為什么?讓我們來看一看。

        4.想想做做第3題。

        過渡: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比賽呢!

       。1)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評:每個畫面都引導、組織學生充分地說、自由地說,在說的過程中感悟幾和第幾的不同,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把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4題整合成學生喜愛的連續(xù)的動畫情境,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更顯得生動活潑。]

        5.想想做做第4題。

        問:4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

        問: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除了這幾個問題外,你還想到什么考考大家?

       。ㄐ〗M討論)

        交流:1號車前面是5號車;5號車前面是2號車;1號車后面是4號車和3號車;前3名的是2號、5號、1號車;最后一名是3號車

        追問:剛才說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評:這一段采用學生交流合作的形式教學,使學生既學會了肯定自己,又學會了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從中補充、完善了自己的認識。另外,這里除了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還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互幫互助,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三、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題。

        過渡:小動物們回家了,小動物們的家住在幾樓幾室呢?說說你們是怎么看的?

        交流:豎著看有幾層,就說是幾樓。橫著看有幾家,也就說是幾室。小兔家豎著看在5樓,橫著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樓1室。

        A:出示小動物的位置說住在幾樓幾室。

        B:告訴小動物住在幾樓幾室學生在電腦上點位置。

        2.你能說一句帶有幾和第幾的話嗎?在我們身邊找一找!

        引導:自己的座位是幾排幾座,紅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幾樓幾室等等。

        [評:把數(shù)學知識拓展、應用到生活中來,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找數(shù)學、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能力。]

        3.發(fā)散練習。

        告訴同學你喜歡吃的東西是第幾個,讓同學猜猜你喜歡吃的是什么?

        五、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學生相互說一說,再交流。

        [總評]

        本堂課分三步走:從買票情境圖的初步感知,到連續(xù)動畫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戲的深化鞏固,由易到難,步步深入,層次很清晰。在拓展應用中注意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也使學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的魅力。練習中采用了同桌互說、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人人參與、人人表現(xiàn),提高了學習興趣。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內容: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10頁的內容、“做一做”及練習一第7、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小數(shù)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通過合作交流,學會比較物體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重點:

        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高矮。

        教學用具:

        積木塊。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評價

        互動意圖

        一、感知物體有高有矮

        1.引導比較

        找兩個身高相差較大的學生比較

        2.板題:高矮

        1.判斷高矮

        2.讀題

        比較大小、胖瘦宜肯定評價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兩個身高差不多的同學到前面分開站著,比較高矮

        2.布置活動

        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

        3.匯報交流

        4.總結方法;

        直接比或作記號比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誰高誰矮

        2.小組合作

        同桌

        3.以組為單位,匯報不同方法

        鼓勵合作活動

        組間互評

        肯定方法

        鼓勵求異思維

        1.激疑啟思

        2.培養(yǎng)參與意識與合作能力

        3.培養(yǎng)思維創(chuàng)造性和語言表達力及自信力

        三、排隊游戲

        1.3人一組說說誰最高誰最矮

        2.逐漸增加小組人數(shù),說說誰第二高

        1.判斷并說明方法

        2.判斷并說明方法

        組間互評,肯定鼓勵

        1.培養(yǎng)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思維說理能力

        四、反饋練習

        1.第12頁第7題

       。1)說出動物名

        (2)比較高和矮

        2.舉其他喜愛的動物作比較

        反饋

        同桌糾錯匯報,獨立判√、×并改正

        鼓勵互查

        1.培養(yǎng)審題的學習習慣,能自查、互查

        2.激趣

        五、學生活動

        1.摸高活動

        說一說怎樣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來摸)

        2.擺高活動

        那積木或鉛筆搭高不倒比較

        3.悄悄話游戲

        (1)表演

        兩生上臺,對一生說悄悄話:踮腳尖

       。2)判斷思考

        誰高,問題出在哪兒?

        1.自由活動

        反饋

        2.合作活動

        觀察

        判斷

        反饋

        鼓勵別出心裁

        鼓勵別出心裁

        生評

        學生自由活動,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點,在游戲活動中激趣啟思,激發(fā)挑戰(zhàn)性與創(chuàng)造性。

        六、評價總結

        比較高矮要注意什么

        反饋

        學會總結

        教學注意事項:

        1.學生對實物的比較有許多生活經驗。當兩名學生上臺作比時,學生觀察比較的是兩個人最明顯的特征,高矮、胖瘦,提示又能區(qū)分大小、多少、長短等,對這類比較學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探究比較的方法。

        2.指導學生探究時注意,學生日常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合作面先窄后寬;學生對不同方法的總結。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1、教師都能按照要求提前備一周的課,課時量充足。能在資源共享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二次備課,逐步完善預設的過程。如王校長《識字6》教學過程中設計了“請你向外國友人介紹一處景點”的活動,讓學生將詞串表現(xiàn)的情境用語言描述出來,激發(fā)了學生說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夏金俠老師《識字8》教學預設時: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設計了“我做你猜”的游戲和“看圖說句話轉轉盤”的預設來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字形和字義;陸璐老師設計《朱德的扁擔》一課時通過具體語境和插圖理解“山高路陡”,顯得扎實有效。

        2、多數(shù)教師教學目標明確,能運用新理念設計教學過程,重難點突出。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中,能注重關注學生個體,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和興趣培養(yǎng),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知識的積累與內化,注重實踐性與拓展性。如:丁禮秀、石德芬老師在備課中進行了很好的體現(xiàn)。

        3、教師們能重視作業(yè)設計和板書設計,使板書真正達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如張靈寧老師讓學生畫一畫秋姑娘寫的信的樣子,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王越越老師設計“秋姑娘的信還會寫給誰?”鼓勵孩子想象寫話,捕捉了文本中生成點;畢言琳老師設計讓學生編課本劇演一演,注重了語文的實踐性。陳曉飛老師的《梅蘭芳學藝》板書設計抓住“勤學苦練”突出從“沒有神兒”到“有神兒”的變化,理清了文脈。

        4、教師們對教學的反思態(tài)度,比以前更認真了。很多教師能結合課堂教學實際總結得失,撰寫課后反思,寫得實在,具體,體現(xiàn)出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研究以及對教學中出現(xiàn)問題的進一步改進。如楊霞蘭老師能從指導朗讀方面反思了《我叫神舟號》的成功做法;劉暄老師在《江南》一課反思時不僅反思了自己的教法還反思學生的學法;周寰寅老師反思《識字7》時圍繞“圖文結合識字”深入展開,針對性強;潘成越、朱小力老師的課后反思詳實、豐富,有一定的價值,值得一讀。

        5、手寫備課的教師態(tài)度認真,頁面整潔、清楚、美觀。老師們備課態(tài)度認真,工作扎實。母案中圈圈點點,并且對現(xiàn)成的內容進行了針對性地增、刪、改、批,留下了老師辛勤耕耘的串串足跡。如王越越老師、陸璐老師的備課筆記看著真是一種享受。

        6、方余順、周寰寅和滿斌三位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更是值得學習,他們不僅要備好自己主學科的課程內容,在兼職學科的備課上也毫不馬虎,教案備得非常認真。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一、聯(lián)系生活、復習引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

        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

        1、認識長方形。

        (1)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體中的長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從其他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學生獨立找、小組內找、與教師一起找)。

        3、匯報交流,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

        4、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有什么不同?(立體圖、平面圖)

        5、用自己的辦法把他們圖形畫下來。

        三、聯(lián)系實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課堂活動。

        1、小明和同學們一樣也認識了這些圖形,這是小明利用今天認識的圖形拼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電腦演示)你們能從這幅美麗的圖畫中找出今天學的這些圖形嗎?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小明的不一樣。

        五、課堂小結

        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六、布置作業(yè)

        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同學們回到家后仔細觀察家里的物體,看看能在哪些物體上找到這些圖形,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爸爸和媽媽。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數(shù)數(shù)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shù)數(shù)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shù)數(shù)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數(shù)數(shù)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數(shù)數(shù)的方法。

        難點:學會觀察圖片的方法;用語言表達觀察的結果。

        教學準備:

        第2~3頁彩圖(或相應多媒體課件),第4~5頁彩圖,10以內的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要與老師一起學習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知識是很有用的,學會它你就能增長本領,會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大家想不想學好數(shù)學?

        我們平時很多時候要用到數(shù)數(shù),大家會從1數(shù)到10嗎?誰來數(shù)一數(shù)?(伸出兩只小手,互相數(shù)一數(shù)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shù)數(shù)。)

        二、看圖數(shù)數(shù):

        1、激發(fā)觀察興趣。

       。1)師出示教科書第2~3頁彩圖。

       。2)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所美麗的小學校。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大家看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同桌的小朋友。

        (3)問:誰來說一說這幅圖上都有些什么?還有什么?

        2、數(shù)圖中的數(shù)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shù)一數(shù),這里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

        (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shù)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貼出數(shù)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shù)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shù)數(shù)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shù):

        1、10個數(shù)都數(shù)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shù),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shù)讓學生讀。

        四、數(shù)身邊的事物:

        師:這幅圖上這么多事物的數(shù)量能用數(shù)來表示,那么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這些數(shù)來表示呢?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戶?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五、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數(shù)了美麗的小學校里面的紅旗、花、樹木和鴿子等許多東西,還數(shù)了我們身邊的門、窗、鉛筆等事物。下課后,小朋友們還可以數(shù)一數(shù)我們校園里的事物。放學后,再數(shù)數(shù)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你的家人,好不好。

        教學反思:

        “數(shù)一數(shù)”這節(jié)課,是小學階段的第一節(jié)課,也是入學教育課。作為一年級數(shù)學的第一單元,數(shù)一數(shù)之中所用到的數(shù)字相對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兒園時就學會數(shù)這幾個數(shù)字了?磮D數(shù)物體時,只要他們觀察的夠仔細,相信他們都能數(shù)出自己所選物體的個數(shù),所以我感覺著一單元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還有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的目的,在在課堂中盡量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興趣。所以在上課時,可以盡可能的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數(shù)物體,比如數(shù)人時可以先數(shù)女同學有幾個,再數(shù)背書包的女同學有幾個,再數(shù)扎辮子的女同學有幾個等等,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但是作為學生進入小學的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要培養(yǎng)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順利的適應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是這節(jié)課的關鍵。

        “數(shù)一數(shù)”一課是一年級學生入學學習數(shù)學的第一課。為了使學生了解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一上課就運用了輕松的談話方式喚起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在教學時,先對學生的數(shù)數(shù)情況進行初步的了解:接著為學生出示鮮艷的圖(課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學活動按照先引導學生數(shù)圖中事物的數(shù)量,在抽象出數(shù),然后在回到數(shù)數(shù)活動中進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10以內各數(shù)的認讀,采用了多種方法,分步驟的練習與反饋,便于全面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最后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身邊事物的數(shù)量,將數(shù)與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體現(xiàn)數(shù)學的廣泛性。最后的小結,既對本節(jié)課學習活動進行了總結,又進一步將活動擴展到課外,使數(shù)學學習走出課堂。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小學數(shù)學教案01-14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08-28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08-24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04-15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08-24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2-24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01-08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模板06-14

      小學一年級找規(guī)律數(shù)學教案06-14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