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5-01-23 11:10:42 美云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通用12篇)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1

        【教學內(nèi)容】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1~3頁和練習一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物體應(yīng)該用相同的工具來量。

        2、認識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過程】

        一、感知量物體可以用相同的工具來量

        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嗎?請把盒子打開,拿出來相互看一看,并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學生打開盒子觀察并進行交流)

        1、用學具量同樣長的邊。

        教師請學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物體,擺一擺數(shù)學書的短邊是幾個物體的長。

       。▽W生動手操作,并匯報測量結(jié)果,同時用多媒體顯示測量結(jié)果)

        師:難道你們數(shù)學書的短邊不一樣長嗎?請動手比一比。

        (學生相互動手比數(shù)學課本并回答“一樣長”)

        師:一樣長的邊為什么測量的結(jié)果不一樣呢?

        生:因為量書時用的東西有的長,有的短。

        師:如果都用同樣長的工具來測量,結(jié)果會怎樣呢?請小組再用正方體擺一擺,數(shù)學書的短邊是幾個小正方體的長呢?

       。▽W生動手操作并分小組匯報,使學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樣的物體量書的短邊,得到的結(jié)果相同。)

        2、用學具量長度不同的邊。

       。娔X出示數(shù)學課本和文具盒這兩幅圖,并演示用曲別針測量書的短邊,用小刀測量文具盒的長邊。)

        測量后教師問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刀比曲別針長,文具盒的邊比書的邊也長)。

        師:如果把小刀換成曲別針,讓我們來看一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ǘ嗝襟w演示用曲別針量文具盒的過程,讓學生知道文具盒的長度比書的短邊多用了6個曲別針。)

        小結(jié):我們通過動手實踐和觀察,知道了量物體應(yīng)該用相同的工具。

        3、實踐活動。

        (1)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

       。2)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2題。

        (學生都用新鉛筆量所想量的物體的長,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幾人合作,最后相互交流并匯報測量結(jié)果。)

       。3)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3題。

       。ǘ嗝襟w顯示題目內(nèi)容,說明題意,讓學生估算,電腦驗證。)

        二、知道量物體的長度也可以用尺子來量

        1、認識尺子。

        師:剛才我們用鉛筆來測量物體時,量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煩呀。用什么去量比較方便呢?(尺子)

        教師請學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數(shù)字、刻度線、cm),教師介紹刻度線和“cm”;并向?qū)W生說明“厘米”是一種長度單位。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1)認識1厘米有多長。

       。娔X演示從0到1中間的'長是1厘米)

        師: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shù)字到哪個數(shù)字中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給你的同桌看一看。

       。ㄐ〗M活動)

        (2)感知厘米有多長。

        ①測量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的長。

        ②感知1厘米有多長(教師帶領(lǐng)學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夾住小正方體,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訴學生拇指與食指中間的空隙大約是1厘米,并讓學生把它記在腦子里)。

       、坶]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長。

       、鼙犻_眼睛比畫一下1厘米大約有多長。

       。3)尋找生活中的“1厘米”。

       、倥e例(電腦出示圖釘,請學生仔細觀察,并演示它的長度是1厘米)。

       、趯W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1厘米”。

       。ㄗ杂苫顒樱梢杂贸咦恿,也可以目測)

       、蹍R報交流。

        3、用厘米測量物體的長。

        師:請同學們拿出黃色紙條,試著量一量它的長是幾厘米。

        (動手測量之后,讓學生在展臺上演示,并說出測量的方法。同時教師提醒學生,在測量時,要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

        師: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再量一遍黃色紙條的長。

        三、課堂總結(jié)

        1、指導學生看書。

        2、課堂總結(jié)。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ㄏ茸寣W生總結(jié),教師最后進行歸納)

       。1)要知道物體的長,可以用相同的物體量。

       。2)要知道物體的長,可以用尺子量。

       。3)用尺子量物體時,要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

        四、鞏固練習

        1、進一步掌握用尺子測量物體的方法。處理課本練習一(第6頁)第1題。

        2、通過學生用長度單位(厘米)量物體的實踐活動,來體驗用厘米量物體的過程。處理課本練習一(第6頁)第2~3題。

       。▽W生自己量,之后同桌互查,小組交流)

        五、結(jié)束語

        師:請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數(shù)學書的短邊有多長。

       。▽W生測量后匯報)

        師:數(shù)學的短邊長是14厘米多一點,到底多多少呢?這要用到另外一個長度單位,咱們以后再學。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2

        教學內(nèi)容:

        P25~P26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shù)一數(shù)”以及數(shù)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讀數(shù),寫數(shù)的興趣。

        2、通過本節(jié)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nèi)書的順序,會數(shù)會讀萬以內(nèi)的數(shù)。

        教學準備:

        計數(shù)器、學具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撥一撥、數(shù)一數(shù)

        說一說讀數(shù)和寫數(shù)時要注意些什么

        二、認一認撥一撥

        看書24頁了解算盤的歷史結(jié)構(gòu)進一步理解數(shù)位順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磐篮献饕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聘髯蕴顚憰系目瞻

        ⑶學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文精神

       、葘W生上臺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

        2、試一試

       、趴匆豢磿系.內(nèi)容,說一說對2128的理解

       、七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墙涣髑簧系2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么意思

       、确抡张e例說一說

        3、完成書25頁1題

        4、做數(shù)學游戲:誰的第一

       、賹W生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谠鯓铀愠鰴C靈狗得了多少分

       、弁瑯拥姆椒ㄓ嬎闾詺獾牧硕嗌俜

       、苷f說誰的第一

        四、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yè)

        1、從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數(shù),數(shù)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shù),數(shù)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shè)計:

        2128=2000+100+20+8

        計數(shù)器表示

        方塊表示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3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6頁例1、例2及練習十五1、2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概念。

        2、經(jīng)歷不同分法的過程,學習分物體的一些方法,為教學除法作準備。

        3、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團結(jié)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舊知(我能行)

        1、口算(題略)

        2、填空(題略)

        二、新課教學

       。ㄒ唬┳灾黝A(yù)習,引入新課

        1、請同學們看數(shù)學書上66頁的例題1,并動手分一分,有6個,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想一想:要分什么?分幾份?有幾種分法?)

        2、什么叫做平均分?

       。ǘ┖献魈骄恳

        1、分五角星,初步感受平均分(例1)

        教師:同學們,能把6個五角星分成兩堆嗎?

        學生獨立分五角星,教師參與、指導。學生在匯報各種分法,并把學生的不同分法都呈現(xiàn)在屏幕上。

        教師:哪一種分法最特殊?為什么?

        學生:分成3和3,因為每堆一樣多。

        教師:像這種把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板書)。生齊讀。

        2、當堂達標

       、排袛嘁韵赂黝}是不是平均分?

       、婆袛啵菏瞧骄值拇颉,不是平均分的打x 。

        (三)合作探究二

        1、分鉛筆,探究平均分的方法(例2)

        教師出示12支鉛筆。

        教師:現(xiàn)在老師手里有12支鉛筆。如果把這些鉛筆平均分成3份,猜一猜,每個盒子放多少支鉛筆?

        隨后學生動手分一分,把12個小棒平均分成三堆,小組內(nèi)交流各種分法。師請生匯報演示。

        2、老師課件展示并總結(jié)平均分的方法。

        每次1個1個地分

        12支鉛筆平均分成3份每次2個2個的分

        每次4個4個地分

        3、想一想:每次都這樣分,太麻煩了!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呢?

        想:3個幾是12,也就是3 ×(4)=12

        把12支鉛筆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支鉛筆。(生齊讀)

       。埸c評:讓學生結(jié)合一共12支鉛筆和3個盒子先猜一猜每個盒子里放多少支鉛筆,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在交流各種分法時突出一次分完的方法,引導學生把平均分和乘法聯(lián)系起來,為學習除法的認識作準備。]

        4、當堂達標

        請同學們完成數(shù)學書68頁練習十五的1、2題。

        三、總結(jié)

        今天大家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4

        知識與技能:

        1.認真觀察圖畫,說出圖意,提出相關(guān)的乘法問題,并應(yīng)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繼續(xù)學習、體會從上面、側(cè)面、正面看到的簡單物體的不同形狀,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狀。

        過程與方法:

        1.認真觀察圖畫,能夠提出相關(guān)的問題

        2.讓學生提出生活實際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應(yīng)用乘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3.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國慶節(jié)期間,你們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們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讓幾個同學說一說)

        師:國慶節(jié),不僅我們市,全國上下都是一派喜氣洋洋,F(xiàn)在我們一起走進“節(jié)日廣場”,再次感受一下節(jié)日的喜悅。(板書課題:節(jié)日廣場)

        二、探索學習

       。ㄒ唬⿵V場上

        1、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節(jié)日廣場”圖,你看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并體會祖國的美好)

        2、師:同學們看到了祖國富強、人民歡慶的景象,那你能根據(jù)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問題嗎?請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仔細觀察。

        3、學生獨立觀察畫面,思考,把自己的問題在小組里說給其他同學聽。

        4、集體交流。

        各小組同學派代表,將本小組問題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學或某個小組同學回答。

       。ㄏ茸寣W生把自己的問題在小組里說給其他同學聽,讓學生討論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用學生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驗證,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思維會更有深度。并使學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計算“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問題,以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

       。ǘ┱把隽沂考o念碑。

        1、師:同學們,在節(jié)日中,少先隊員在烈士紀念碑前,敬上隊禮,他們會對烈士說什么呢?

       。ㄖ该麑W生說)

        2、師: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鮮血、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烈士,更不能辜負烈士的熱血,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才能把祖國建設(shè)得更美!

       。皶r利用教材提供的場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關(guān)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對他們進行學習興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養(yǎng),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

        3、連一連。師:請問下面三幅圖(課本31頁)各是誰看到的?連一連,說一說每一幅圖是從紀念碑哪個面看到的。

       。ㄓ^察圖畫,發(fā)揮想象力,獨立思考,動手連)

        4、全班交流

        三、實踐與應(yīng)用

        師:今天走進節(jié)日廣場,感受到祖國的欣欣向榮,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數(shù)學知識,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你還能發(fā)現(xiàn)哪些乘法問題?

       。訌娏藢λ鶎W知識的運用及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滲透了解決問題的要求,盡可能以學生樂于接觸的、有數(shù)學價值的內(nèi)容作為數(shù)學學習的題材,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到數(shù)學學習有趣,而且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數(shù)學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四、總結(jié),下課。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5

        單元教學目標:

        1、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并能利用他們進行拼圖折紙等活動。

        3、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

        4、欣賞利用圖形組成的'美麗圖案,并能嘗試進行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和正方形,體會面在體上。

        2、在實際生活中能正確區(qū)分,了解它們的用途。

        3、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圖形,了解用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把課前準備好的學具拿出來。

        2、小組互相介紹。

        3、小結(jié)學習情況。

        二、新課教學

        1、小組匯報:

        一邊介紹圖形一邊拿起實物模型。

        2、歸納板書:

        長方形圓三角形正方形

        3、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形狀的圖形嗎?

        (1)小組交流

       。2)匯報評議

        三、鞏固練習

        1、連一連

        仔細看清題意,獨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畫一畫。

        3、想一想

        請你接著畫下去。

        4、數(shù)一數(shù)

        眼睛看仔細,試做,校對。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6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94~9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并能辨認從某個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能根據(jù)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劉老師拍了兩張學校校門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課件出示校門的照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小結(jié):同一個校門,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樣子是不同的。

        談話:老師這里還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嗎?(課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導:仔細觀察這兩張照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jié):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評析:讓學生觀察自己學校校門和教室的照片,學生有話可說,興趣高漲,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生活中的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合作探究

        1.指導觀察。

        出示并介紹小猴。

        示范:下面我們來觀察小猴,請小朋友看老師是怎樣觀察的。(邊說邊示范)我先觀察小猴的前面,像這樣(從前面平視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師看到的是這里四幅圖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圖片讓學生選擇)

        讓每個小組的1號小朋友學著老師的樣子觀察小猴的前面,師生共同評價。

        繼續(xù)示范:再觀察小猴的左邊,(教師轉(zhuǎn)到小猴的左邊)這回老師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圖片呢?(一邊看,一邊從四幅圖片中找出相應(yīng)的圖片)哦,是這一張圖片。(舉起小猴左側(cè)面的圖片)

        談話:下面請每組的四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按要求活動,并從四幅圖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教師巡視,注意糾正不規(guī)范的觀察姿勢。

        反饋:請每組1號小朋友舉起你看到的小猴圖片,(學生舉起圖片)說一說,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分別讓每個小組2、3、4號小朋友舉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并說一說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較:(舉起每個組2、4號小朋友選擇的圖片)這兩張圖片,分別是每個組2、4號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們分別是哪個小朋友看到的嗎?你是怎樣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評析: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是有效組織觀察活動的前提。讓學生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的圖片,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觀察者的位置與所看到的視圖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正確區(qū)分小猴的左側(cè)面和右側(cè)面,突破了本課的難點,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的結(jié)果也不同。]

        2.換位觀察。

        談話:剛才每個組的四個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了小猴,每個小朋友觀察到的小猴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樣子嗎?請每個小組的小朋友按這樣的順序(手指順時針方向)換個位置再觀察,并在四張圖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觀察后,組織反饋。

        繼續(xù)換位觀察,使每個學生都分別從四個位置觀察小猴。

        提問:通過剛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評析:換位觀察,并找到相應(yīng)的視圖,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觀察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從而深刻體會到觀察同一個物體,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到的結(jié)果也不同。]

        3.學會判斷。

        談話:小紅、小云、小芳和小玉也為這只小猴拍了照片(出示第二個例題的情境圖),你知道下面這些照片(出示四幅圖片)分別是誰拍的嗎?

        學生回答,并闡述理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完成連線。(著重讓學生弄清判斷從左側(cè)面和右側(cè)面看到的視圖的方法。如:當學生說到小云看到的是第二幅小猴圖時,要讓學生說一說是根據(jù)什么判斷的,是怎樣想的)

        [評析:引導學生應(yīng)用已經(jīng)積累的觀察經(jīng)驗,通過想像判斷每一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把學生的認識水平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上升到“根據(jù)看到的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這一層次,加深了學生對觀察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的理解,發(fā)展了空間觀念。]

        三、活動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瞧,校園里有一輛汽車,(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三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這輛汽車,你知道右邊的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反饋。

        2.“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請小組長拿出這樣的茶壺,(出示茶壺)像這樣放在桌上,(放在一個小組的桌上)你能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

        學生到黑板上分別指出自己看到的視圖。

        提問:你能說出你們組其他三個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著重引導學生根據(jù)壺嘴和壺把的朝向判斷茶壺的左視圖和右視圖)

        四、課堂總結(jié)

        提問: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7

        【教學內(nèi)容】

        滬教版九年義務(wù)教育課本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一學期P65—66

        【教學目標】

        初步認識角與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能夠動手制作直角,能夠用直角量具測定和判斷直角。

        讓學生逐步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與直角。

        【教學難點】

        動手操作制作直角。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不規(guī)則的紙、三角尺等。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shè)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生活中的角。

        2、交流:哪些地方有角。

        3、引出數(shù)學中的角。

        自主探究,豐富認知

        認識角

        抽象出數(shù)學中的'角

        提出問題: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匯報交流:角的特征

        小結(jié):角有1個頂點,2條直邊。

        3、判斷

        下面這些圖形哪些是角?

        認識直角

        課件出示直角

       。1)提出問題:剛才觀察的幾樣物品,有這樣的角嗎?

        (2)提出問題:三角尺上有這樣的角嗎?

        小結(jié):像這樣的角的我們稱為直角。

       。3)揭示課題:角與直角

        (4)出示各種各樣的直角

        小結(jié):角的位置,邊的長度,開口大小變化時,它還是角。

        折直角

        課件出示視頻

        觀看電腦老師折直角

        自己動手折直角。

        6、找一找教室中的直角

        自主練習,鞏固新知

        數(shù)一數(shù)

        回顧新知,課堂總結(jié)

        (1)今天學習了什么?

        (2)課堂表現(xiàn)評價。

        【板書設(shè)計

        角與直角

        邊

        邊

        邊頂點

        邊

        頂點

        角有一個頂點,兩條直邊。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8

        課程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下認識角,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以自己的語言描述角的特點。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數(shù)學活動,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實踐能力和抽象思維,創(chuàng)建大體的空間觀念,推動抽象思維的發(fā)展。

        3、根據(jù)小組合作和集體討論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與溝通能力,基本搭建評估的觀念。

        4、根據(jù)實踐活動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提高自信心;將生活情景與數(shù)學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無處不在。

        教學重點和難點:

        依據(jù)角的特征進行角的識別。

        學生準備:

        剪子、三角板、白紙各一份。

        教師準備:

        直尺、各種圖形的模板多個;長方形、方形、圓形白紙各7張;條形紙12根;圖釘多個。

        教學過程:

        一、以生活為突破口,引進課題。

        1、觀查生活里的角。

       。1)運用課件展現(xiàn)實物(如紅領(lǐng)巾、鐘面、吸管、方位牌等)。

        (2)引導學生找到這些實物里的.角,并把它表現(xiàn)出來。(依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運用課件展現(xiàn)并抽象出角的概念)。

        (3)激勵學生尋找生活里的角。

        方法一:課前收集信息開展交流。

        方法二:現(xiàn)場在教室內(nèi)搜集生活里的角。

       、俳處熤赋鍪占牡攸c(教室)及交流的時間(2分鐘)。

       、趯W生開展信息搜集和交流。

        ③反饋結(jié)果。(引導學生在交流中比劃出角的位置。)

        2、引出課題。

        教師:通過我們的觀查,發(fā)覺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今天我們將共同學習角的知識。

        板書:認識角

        二、通過實踐創(chuàng)建感性認識。

        1、制作和裁切。

        教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不同材質(zhì)的(直尺、三角板、剪子、積木)。

        (1)教師表明操作要求:讓學生挑選青睞的工具在紙上制作角,并把它剪下。

       。2)學生單獨選擇工具來操作。

       。3)開展全班交流:請學生比劃出自己剪下圖形里的一個角。

        2、觸碰角,探尋角的特性。

       。1)觸碰剛剛比劃的角,得到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報告可能發(fā)生的狀況:

       、偌饧獾摹

        A、示范角的哪個地方是尖的,引導全班學生一起認知。

        B、開展取名。教師:這個尖尖的部分為一個點。

        (板書)這個點叫做什么?你們想給它怎么取名字?(紀錄學生提出的名字。)

        C、得出結(jié)論。

        (板書:端點)

       、谄街钡、水準的。

        A、引導全班再次認知。

        B、掌握學生的發(fā)言,得出結(jié)論。

       。ò鍟哼叄

        3、 總結(jié):我們稱這樣的圖形為角。

        4、閉上眼思索角的形狀,可以用喜愛的形式進行比劃。

        三、開展活動操作,加深記憶及應(yīng)用。

        1、活動(一):進行探索。

        (1)明確活動要求:在學具袋里摸出一個帶角的圖形,不能用眼睛看。

       。2)報告所摸出的圖形種類:

        (3)開展分組討論:①每個圖形的角在哪里?②每個圖形有多少個角?

        (4)根據(jù)手勢反饋。學生可能對某一圖形存在爭議。教師借此機會根據(jù)爭辯得到正確答案。(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作出評價。)

        2、制作活動。

       。1)表明活動要求:在小組內(nèi)選擇材料(剪子、長方形、方形、圓形卡紙、條形紙、圖釘)制作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并在教室兩側(cè)展現(xiàn)。

       。2)學生依據(jù)所選方式開展制作活動。

       。3)組織學生參觀作品。

       。4)學生提出疑問、作出評價與互動。比如:能告訴我這個制作的角在哪里嗎?

        四、延伸與拓展

        1、 總結(jié):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角,你對它了解了多少?

        2、擴展:有關(guān)角,你還想了解什么內(nèi)容?

        教師:課后同學們可以去查閱相關(guān)資料,全面了解角的知識,下一節(jié)課大家再進行交流。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它們的特征,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教學難點

        正確辨認特殊的長方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積木圖”】我們來看一看這些物體是由哪些圖形組合而成的。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幾種圖形。

        二、探索新知

        1、認識長方體。

        (1)直觀感知。

        分別出示:墨水盒、字典,學生說出它的形狀。(貼圖并板書:長方體)

        讓學生從學具中找出一個長方體指給旁邊的同學看。

        (2)建立表象。

        學生觀察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個面。比一比、看一看每個面的大小、形狀有什么特點?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chǔ)上小組交流,最后在全班進行匯報。(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的或者有兩個面是正方體形的,相對的`兩個面形狀相同。)

        (3)形成概念。

        學生互相說一說長方體有什么特點。

        2、認識正方體。

        (1)直觀感知。

        分別出示:魔方、藥盒等,學生說出它的形狀。(貼圖并板書:正方體)

        讓學生從學具中找出一個正方體指給旁邊的同學看。

        (2)建立表象。

        學生觀察手中的正方體,看一看它有什么特點?小組交流后在全班進行匯報(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相同)。

        (3)形成概念。

        學生互相說一說正方體的特征。

        3、區(qū)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讓學生分別找出學具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組織他們開展小組討論:怎樣辨別長方體和正方體?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書上做一做【圖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長方體和正方體!境鍪緢D片“生活中的圖形”】

        師:你能在這張圖里找到我們今天學習的圖形嗎?

        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3、擺圖形。

        (1)用8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

        (2)用8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一個大正方體。

        4、用橡皮泥捏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捏好以后展示給全班同學看【詳細過程參考探究活動“捏圖形”】。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是立體圖形,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呢?(帶學生說一說)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10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教科書第32-35頁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撥一撥”,第一、二次,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相結(jié)合,突出練習接近整百、整千數(shù)的數(shù)數(shù),涵蓋了中間有一個0和末尾有0的數(shù)的讀寫法;第三次撥一撥主要練習中間有兩個0以及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shù)的讀寫法。第四次練習是脫離計數(shù)器,通過“我讀你寫”游戲的形式,練習萬以內(nèi)數(shù)的讀、寫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shù)一數(shù)”及“數(shù)學游戲”等活動,激發(fā)學生讀數(shù)、寫數(shù)的興趣。

        (2)借助計數(shù)器,初步學會多位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了解萬以內(nèi)的數(shù)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

        (1)會數(shù)、讀、寫萬以內(nèi)的數(shù)。

        (2)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shù)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讓學生說一說數(shù)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關(guān)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導入新課

        三、新授

        (一)學習二百九十八

        1、撥一撥動

        說一說二百九十八該怎樣撥。

        生;二百表示有兩個百在百位上撥二,九十表示九個十在十位上撥九,八表示八個一在個位上撥八。

        2、學習二百九十八的寫法

        這計數(shù)器上的數(shù)該怎樣寫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寫作9,個位上是八就在個位下寫8。

        (二)學習從298一個一個的數(shù),數(shù)到302。

        1、學數(shù)298的下一個數(shù)

        (1)298的下一個數(shù)是多少。

        生;是299,

        師;為什么。因為298的下一數(shù)就是在298的個位加1,是299。

        (2)學習299的寫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寫9,個位上是九在個位下寫九

        (3)學習299的讀法。

        百位是二讀作二百,十位是九讀作九十,個位上是九讀作九

        2、學數(shù)299的下一個數(shù)

        (1)撥一撥

        師299下一個數(shù)是多

        生;299的下一個數(shù)是300

        師;為什么因為在299的個位上加1你發(fā)現(xiàn)個位滿十了,得向十位進一,好向十位進一。那個位上的十個珠子退掉。

        十位進一后,你發(fā)現(xiàn)什么。

        生;十位上也滿十了,

        師;怎么辦

        師;向百位進一,先把十位上的十個珠子去掉向百位進一。299的下一個數(shù)是300。

        (2)寫一寫

        那300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寫3,

        師;位和十位怎么寫呢,

        生;個位和十位一個數(shù)也沒有,都寫0。

        (3)讀一讀。

        師;誰來把它讀一讀。

        生;三百

        師;百位上是三讀成三百。那末尾的0讀不讀。師。數(shù)末尾的0不讀

        3、學習數(shù)301

        (1)說一說

        300下一數(shù)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個數(shù)是301

        師;;300的下一個數(shù)是301

        300的下一個數(shù)就是在計數(shù)器個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寫一寫

        師;這個數(shù)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寫3,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寫0,個位上1就在個為下1

        (3)讀一讀。301

        師;誰能讀出這個數(shù)。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讀作三百。中間十位上是零就讀零,個位上是一讀一

        所以這個數(shù)讀作三百零一。

        4、學習302的讀法和寫法

        小結(jié);剛才我門學習一個一個的數(shù)數(shù),當數(shù)到個為滿十時向十位進一,十位滿使、十向百位進一。

        (二)學習撥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數(shù)數(shù)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該怎樣撥,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撥下三個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撥下八個珠字,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shù)一個也不撥。

        (2)寫一寫;怎樣寫這個數(shù)。

        生;從高位寫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寫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師;那十位和個位呢,十位和個位上一個數(shù)也沒有就寫0。

        (3)讀一度,

        師;這個數(shù)誰會讀。

        個位上是3,讀作三千,百位上8讀作出八百,

        師;那末尾的兩個零怎么辦,

        生;末尾的'零不讀。

        2、一百一百的數(shù)到四千一百。

        學習3800的下一個數(shù)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數(shù)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寫一寫,這個數(shù)誰會寫,先寫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寫9。十位和個位一個數(shù)也沒有,寫什么,對寫0,

        (2)讀一讀。誰來把這個數(shù)讀一讀。

        讀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個數(shù)是多少,

        生;4000。

        師;為什么

        生;3900的下一個數(shù),就數(shù)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個珠子。

        師;好,你發(fā)現(xiàn)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百位上滿十了。應(yīng)該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進一,

        (3)學習寫4000,

        師;這個數(shù)怎么寫,

        生;先從高位寫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個就在千位下4,

        師;那百位十位個位上都寫什么,

        生;它們的位上一個也沒有,在百位十位個位下都0。

        (4)學習讀4000

        生;高位讀起,千位4,讀作四千,那數(shù)末尾0讀不讀,對,數(shù)末尾的0不讀。

        3、4000的下一個數(shù)是多少,4100寫作4100,讀作四千一百。

        小結(jié);剛才我們學會了撥生活中的大數(shù),讀生活中的大數(shù)。寫生活中的大數(shù),

        四、游戲環(huán)節(jié)

        真了不起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老師撥數(shù)你們寫數(shù)看誰寫的又對又快寫好后老師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答案對了的同學請鼓掌,師撥5006。生寫5006,對了同學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鞏固練習。

        寫書32頁的第4題。

        總結(jié);學生活中大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后,你知道度數(shù)和寫數(shù)要注意什么

        1、讀時,

        2、要從高位讀起,

        千位有幾就讀幾千,百為有幾就讀幾百,每個數(shù)位上有幾就讀幾,并加上基準面計數(shù)單位。數(shù)中間有一個鈴或連續(xù)有幾個都讀一個0。

        3、數(shù)末0都不讀。

        4、寫數(shù)。

        (1)每個數(shù)位上有就寫幾,

        (2)哪個數(shù)位上一個數(shù)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書設(shè)計;

       、倜恳晃簧系臄(shù)字是幾就讀幾,并跟上計數(shù)單位。

       、谥虚g有一個或連續(xù)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鄄还苣┪灿袔讉零都不讀

       、苊恳晃皇菐拙蛯憥。

       、菽囊晃簧弦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零。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重點: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難點:

        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學生準備紅領(lǐng)巾、三角板、紙、兩根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制作嗎?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秘密似的叫了起來:“快來看啊,快來看,紅五星上有許多---”

        學生:觀察剪好的五角星。

        師:對,就是角,同學們你們觀察的真仔細。

        看到這兒,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小組討論提出問題)

        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哪里還有角?

        (2)、什么是角?……

        二、學習新知:

        師:在圖中你發(fā)現(xiàn)那里有角?能上來指一指嗎?

        學生:同為交流觀察到的角,再到前臺指給全班同學看。

        師:你能說說觀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狀的嗎?

        學生:學生通過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話談?wù)剬堑母惺堋?/p>

        演示角從實物(鐘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來的過程。結(jié)合剛抽出來的圖形講述什么樣的圖形是角。

        學生:理解角,認識角。

        師:你能給角的各部分起個名字嗎?

        學生:學生給角的各部分命名。

        教師小結(jié):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你能做一個角嗎?

        學生:學生獨立做角,可能會根據(jù)情景圖的提示剪一剪、擺一擺,也可能用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三、認識直角:

        出示情景圖

        師:你能指一指圖上其他的'角嗎?

        學生:到情景圖上找角。

        出示:

        顯示在實物中抽象出來的角。

        學生:觀察并再一次認識角。

        師:觀察這些角,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學生可能發(fā)現(xiàn):

       。1)這些角有大有小。

       。2)第三幅和第四幅圖中的角形狀一樣……

        師:這樣的角叫做直角,我們可以給它標上直角符號。你看,直角符號像什么?你還在哪見過直角?

        學生:在直角上標上直角符號。學生可以在教室里找,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

        四、小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yù)習下一課。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再讓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說畫面中的角,然后讓學生在教室里找一找角。由此引出對角的認識和學習。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 1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的角的觀察和探究,初步建立角的概念,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認識直角,并能用直角尺測定和判斷直角。

        3、通過動手制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感性認識。

        教學重難點:

        1、認識角與直角。

        2、動手制作直角。

        教學過程:

        引入:

        1、師:今天我們的課堂里來了4位生活中的好朋友,他們都說自己的身上有我們今天要學的知識。你看,他們藏在這里。Ppt

        2、師:這些圖形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朝上,有的朝下,但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都是尖尖的,直直的)

        師:像這樣的圖形我們稱之為角(板書)

        3、老師在黑板上也來畫三個圖形,看看它們是不是角?(板書)

        新授

        1、認識角

       、賻煟哼@個尖尖的點,直直的線在角中有特殊的名稱。自學課本65頁,告訴大家,角的各部分名稱。看一看哪個小朋友學得又快又好。(頂點、邊)

        ②匯報

        師:你的自學能力真強,像這樣由一個頂點,兩條直邊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角有一個記號,畫上角的符號。(圓。

        師:看另外兩個角,說一說這是角的頂點,這是角的兩條邊。所以我們說角有一個頂點,兩條直邊。(板書)

        2、辨別角

        師:你看一群圖形來了,要我們幫忙把其中的.角找出來,并說明理由。Ppt (練習一)

        師:我們找到了4個角,想不想我們自己也畫一個角?閉上眼睛想一想:怎樣畫角?角有一個頂點兩個直邊。

        拿出練習紙,把你腦海里的角畫出來和你的同桌分享,畫在練習紙反面。

        3、特殊角

        師:其實啊,在角這個大家族里面有一類特殊的角,你看,像這樣方方正正的角我們叫做直角(板書),他有屬于自己的直角符號。

        師:伸出手我們一起來畫一畫這個直角符號。橫豎

        4、探究直角

        師:小博士聽說我們的小朋友學得很棒,所以就想來考考大家了。你聽,問題一、你能在學具、桌面上找到直角嗎?

        師:用手來比一比,我找到的直角在這里……

        師:老師也找了一下,你看

        拿出我們的三角尺,捏住直角,和我一起轉(zhuǎn)動三角尺,現(xiàn)在直角在哪里,捏住他……

        師:小博士又來了,聽,問題二,黑板上的直角、數(shù)學書上的直角、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樣大嗎?

        師:你覺得可以怎么比較?

        先驗證黑板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播放PPT)

        師小結(jié):點點重合,一邊重合,看另一邊

        用這個好方法讓我們動手驗證一下數(shù)學書上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樣大嗎?

        師:看來直角是個乖寶寶,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樣大的。

        師:回顧一下,剛才測定直角的過程。(點點重合,一邊重合,看另一邊)

        問:他是直角嗎?(播放PPT)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黑板上畫的角中有沒有直角,你們說我來做。(是直角的畫上直角符號)

        師:想不想自己動手試試。浚ň毩暭垼

        匯報,媒體演示

        師:量一量一開始自己畫的那個角是不是直角?

        師:直角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的練習紙上就有4個直角,那如果是這樣的一張紙,它還有沒有直角了?(沒有)

        師:你聽,問題三,如果什么工具也沒有就一張紙,如何折出一個直角?同桌合作討論

        請學生講,老師媒體播放

        師:將我們折的直角打開,數(shù)一數(shù)一個有幾個直角,并用直角符號標出來。

        小結(jié)

        師: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今天你的收獲吧。(課堂知識梳理)

        留下疑問

        動手操作,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guān)?

      【二年級上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02-14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3篇02-15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9-03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5-23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8-28

      【熱】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2-20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熱】02-21

      【薦】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2-21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薦】02-21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精】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