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四年級上語文復習教案

      時間:2021-10-29 15:31:31 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級上語文復習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語文復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上語文復習教案

      四年級上語文復習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1個生字,學會其中19個,能正確讀寫“持續(xù)、黎明、槍彈、憤怒、任務、艱巨、犧牲、頑強、規(guī)定、胸膛、驚天動地、報仇”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8—11自然段。

        3、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黃繼光在戰(zhàn)斗中的英勇表現(xiàn),感悟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受到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

        4、掌握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思想教育:

        感悟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受到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chǔ)上,學習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用歸并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

        理解黃繼光頑強戰(zhàn)斗、壯烈犧牲的段落,學習他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革命精神。

        教學準備:

        查找有關(guān)抗美援朝、上甘嶺戰(zhàn)役的有關(guān)情況,電影片斷、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向?qū)W生介紹時代背景。

        1、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在語文課本上曾經(jīng)學過了很多的英雄人物的事跡,最佩服哪位英雄人物?”

        讓學生列舉一些英雄的人物和他們英雄的事跡;然后讓學生歸納這些英雄人物的相同點;最后老師給予肯定:黃繼光也是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個,他們都為祖國、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都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以及純潔、善良的美好心靈。

        2、向?qū)W生介紹黃繼光

        黃繼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縣一個貧農(nóng)的家庭里,小時候給地主當長工,受盡了地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1950年黃繼光加入民兵,第二年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光榮犧牲。向?qū)W生介紹黃繼光的家庭和他小時候所受的剝削和壓迫,有助于學生理解。正因為黃繼光滿懷對新中國的熱愛,才可能在戰(zhàn)斗中火力點久攻不下的關(guān)鍵時刻,主動請戰(zhàn),然后頑強戰(zhàn)斗、用胸口堵住敵人槍口的壯烈行動。

        3、介紹上甘嶺戰(zhàn)役

        上甘嶺戰(zhàn)役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一次重要戰(zhàn)役。1952年10月14日,侵略朝鮮的美軍向上甘嶺陣地發(fā)起進攻。中國人民志愿軍給予堅決的回擊,陣地多次失而復得,戰(zhàn)斗異常激烈。經(jīng)過反復爭奪,我軍收復了已失的陣地,于11月25日勝利地結(jié)束了戰(zhàn)斗。這次戰(zhàn)役歷時43天,殲滅敵人二萬五千余人。黃繼光就是這次戰(zhàn)役中涌現(xiàn)的特級英雄。

        二、學生自己初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

        三、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并注意糾正讀音。

        1、指名讀生字詞

        2、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識記重點字的方法。

        3、理解詞語。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質(zhì)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詞語。

        首先以“戰(zhàn)役”為例:讓學生把這個詞與課文中的“戰(zhàn)爭”、“戰(zhàn)斗”進行辨析。首先請同學講出字典中“戰(zhàn)役”一詞的解釋,強調(diào)“由一系列戰(zhàn)斗組成”;然后用集合圈的方法講解“戰(zhàn)爭、戰(zhàn)役、戰(zhàn)斗”三個詞的范圍是一個比一個大,用這種直觀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的范圍大小。

        最后設(shè)計了一道填空作業(yè)以進行鞏固

        “上甘嶺()是抗美援朝()中最激烈的(),其中奪取敵人占領(lǐng)的597。9高地的()是最關(guān)鍵的一仗!

        四、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帶著問題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fā)生的,又是怎樣發(fā)展的?結(jié)果如何?

        五、再讀課文,了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nèi)容。

        1、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

        2、課文講述了什么時候的一件什么事?

        3、這件事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學生聽后歸納出答案:

        ①全文有12個自然段。

        ②課文講述了黃繼光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為奪取戰(zhàn)斗的勝利而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

        ③順序?qū)W生可能會說先發(fā)生的事先寫,后發(fā)生的事后寫。教師先給予肯定,然后歸納:按照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順序?qū)懙幕虬词虑榈陌l(fā)生、發(fā)展、____、結(jié)局寫的,這就叫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qū)懙。本文就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qū)懙摹?/p>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1段。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說說這兩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主要寫上甘嶺發(fā)生的時間和戰(zhàn)斗的激烈程度,以及上級下達的命令。

       。2)帶著問題再讀這兩個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黃繼光所在的營在什么時候,接到上級的什么命令?

        學生讀課文后,找出重點句回答上述問題。

        電腦出示重點句:

        “黃繼光所在的營已經(jīng)持續(xù)戰(zhàn)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級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奪下敵人的597。9高地。”

        課堂討論:“黎明”是什么時間?通過討論知道黎明是天快亮或剛要亮的時候。

        老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思考體會:“第五天夜晚”接到任務,到“黎明”前完成任務大約是多長時間?

        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如此短的時間要完成這項任務的難易程度怎么樣?從哪些詞看出。

        “持續(xù)”一詞是延續(xù)不斷的意思。連續(xù)了“四天四夜”說明戰(zhàn)斗很激烈。時間很緊迫。

        (3)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體會戰(zhàn)斗的激烈和時間的緊迫。

       。4)總結(jié)第1、2自然段段意。

        上甘嶺戰(zhàn)役在1952年10月打響了,戰(zhàn)斗非常激烈,時間十分緊迫。

        (5)在如此緊張激烈的情況下奪取597。9高地并不是一件易事,黃繼光為什么要主動請求任務?導入下一段的學習。

        2、學習第3~6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黃繼光為什么要主動請求任務?小組討論后回答。

       。2)抓詞語,理解重點句。

        電腦出示重點句幫助理解

        ①戰(zhàn)士們屢次突擊,都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

        讓學生思考:在這句話中,“屢次”是什么意思?去掉這個詞行不行?為什么“屢次突擊”都沒有成功?

        讓學生體會到“屢次”是多次的意思。去掉這個詞不行。如果去掉這個詞,就成了一次突擊。有這個詞是說明多次進攻都沒有成功!氨扔挈c還密”、和“壓”字不僅有阻擋的意思,而且說明當時敵人的氣勢咄咄逼人,火力太猛,更說明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必須拿下這個火力點以及完成這個任務十分艱巨。這也是黃繼光請戰(zhàn)的原因,說明他有要按時奪下597。9高地的高度責任感。

       、邳S繼光憤怒地注視著敵人的火力點,他轉(zhuǎn)過身來堅定地對指導員說:“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

        讓學生思考:“憤怒”和“堅定”寫出了什么?

        讓學生體會到:這寫出了黃繼光請戰(zhàn)的決心來自對敵人的恨和完成任務的高度責任感。

       、圩屪鎳嗣衤犖覀儎倮南!

        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表達的感情。這是黃繼光保證完成任務的誓言。表達了黃繼光完成任務的必勝的信心和革命戰(zhàn)士的自豪感,體現(xiàn)了他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熱愛。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重點句,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4)引導學生歸納第3~6自然段的段意

        黃繼光請求任務,指導員答應了他的請求。

       。5)黃繼光和兩位戰(zhàn)士沖上去執(zhí)行任務,是怎樣完成任務的?引導學生繼續(xù)學習課文。

        3、學習課文第7~11自然段。

        (1)學生大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冱S繼光和兩位戰(zhàn)士是怎樣沖上去的?

        ②黃繼光負傷后又是怎樣做的?劃出描寫黃繼光動作的詞句。

       、凼鞘裁戳α渴顾米约旱男靥哦伦×藬橙说臉尶冢

        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自學,然后抓重點詞語和重點句子,讓學生體會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最后有感情地朗讀。

        電腦出示重點句

        “炮彈在他們周圍爆炸”。

        “他們冒著濃煙,冒著烈火,匍匐前進!

        教師幫助學生體會出:黃繼光和兩位戰(zhàn)士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毫不退縮,勇敢地沖了上去,寫出了他們頑強不屈的精神。

        引導學生歸納出黃繼光受傷后的動作是:用盡、爬、站起來、舉起、暈倒、站起來、張開、撲、堵等。這些動作表現(xiàn)了黃繼光頑強戰(zhàn)斗、寧愿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務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2)出示句子,讓學生進行對比,理解課文要表達的感情。

       、賾(zhàn)士們屢次突擊,都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

       、谧訌椣癖⒁粯由溥^來。

       、墼诒╋L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

        全文前后三次出現(xiàn)把子彈比作雨點、冰雹。暴風雨的句子,說明敵人的火力越來越強烈,戰(zhàn)斗越來越激烈,但黃繼光絲毫沒有退卻,表現(xiàn)得英勇頑強。

       。3)引導學生進一步挖掘人物思想感情。

        電腦出示

        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更加頑強地向前爬,還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句子中的數(shù)字和省略號的作用。

        經(jīng)過學生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句子中用“20米”、“10米”這樣的數(shù)量詞及省略號,意在表現(xiàn)黃繼光的頑強意志!20米”、“10米”的距離是很短的,但對身負重傷的黃繼光來說,每移動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要忍受傷痛。躲避敵人的槍彈,因此他爬得很慢。但他憑著堅強的毅力,一點一點地接近了敵人的火力點。

       。4)再次指導學生朗讀重點句

        ①。↑S繼光突然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

        ②只見黃繼光又站起來了!

        通過朗讀引導學生體會黃繼光兩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站起來,體現(xiàn)了他對敵人的仇恨和他同敵人拼到底的決心。第一次站起來,“啊”僅一個詞,表達的內(nèi)容卻很豐富,它既是對黃繼光頑強意志的贊嘆,又表達了戰(zhàn)友們的期待、驚喜之情。“突然站起來”,突出了黃繼光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第二次站起來,是在黃繼光昏迷后醒來的情況下。這次站起來,說明黃繼光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決定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通過指導學生看插圖和想象幫助學生理解黃繼光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5)在理解本段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配上《國際歌》的樂曲,充分體會黃繼光的這種大無畏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

        4、學習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黃繼光犧牲了,奪取597。9高地的任務落在了戰(zhàn)友們的身上。引導學生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齊讀第12自然段。

        讓學生理解:“戰(zhàn)士們像海濤一樣向上沖。”這句話的意思。

        通過引導,使學生明白:在黃繼光精神的鼓舞下,戰(zhàn)士們以勢不可擋的力量奪取了勝利。

       。2)歸納第12自然段的段意:戰(zhàn)士們在黃繼光精神的鼓舞下占領(lǐng)了高地。

        三、總結(jié)全文。

        課文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qū)懙。由于上級下達新的戰(zhàn)斗任務,并且有個火力點久攻不下,才有后來的黃繼光主動請戰(zhàn);由于黃繼光的頑強戰(zhàn)斗、壯烈犧牲,鼓舞了戰(zhàn)士們,部隊才很快占領(lǐng)了597。9高地。

        黃繼光雖然犧牲了,但是他的偉大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人,永遠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四、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

        接受任務奪下高地

        請求任務憤怒、堅定英勇頑強

        胸堵槍口負傷、猛撲不怕犧牲

        占領(lǐng)高地殲滅、敵人

      四年級上語文復習教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教學重點:

        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教學難點:

        初步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了解版塊特點。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版塊———體驗真誠(板書)。

        2、你對真誠是怎樣理解的?揭示課題:步行18里。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生注意畫出容易讀錯的字音。

        2、匯報字音:“吾”字需要正音,不能讀成“w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這個字音讀錯了,這一點必須強調(diào);“悶”字是多音字,引導學生注意書中所給的提示;

        3、根據(jù)預習,在小組內(nèi)交流預習情況。

        4、全班交流:自主解決生字。

        5、交流其他預習內(nèi)容,質(zhì)疑。

        三、再讀課文:

        1、小組內(nèi)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2、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3、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四、布置作業(yè),小結(jié):

        熟讀課文,練寫生字。

        板書設(shè)計:

        步行18里

        兼歉謊罪吾抑諒悶均沮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教學重點:

        學會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

        1、昨天我們學習了《步行18里》這篇課文,誰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步行18里》,板書課題。

        二、分析課文:

        1、在課文中一共出現(xiàn)了父子的三次對話,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并找出這三次對話,分別體會父子的心情。

        找到后,和小組同學共同體會。(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重點體會,例如:

        “一陣罪惡感涌上我的心頭,我支支吾吾承認自己去了電__,告訴他我遲到的真正原因。”

        “父親身心遭受這種折磨,這是我有生以來碰到的最為沮喪與痛苦的事!

        這段教學,在讀的基礎(chǔ)上重點啟發(fā)學生想象當時父子二人各自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心里想了什么呢?

        在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總結(jié)全文,點出中心。

        3、指導朗讀:

        父親的語言真誠、嚴肅,并帶有深深的自責,朗讀時,語速稍慢,略帶低沉,把父親的那種深深自責讀出來。

        四、小結(jié):生活中誠信是最重要的。

        板書設(shè)計:

        步行18里

        我父親

        撒謊步行回家

        講誠信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和文中的人物對話。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教學重點:

        學會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

        教學難點:

        進一步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1、輪讀字卡,并組詞:兼歉謊罪吾抑諒悶均沮

        2、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步行18里》,板書課題。

        二、活動:

        1、活動一:和文中的人物對話:

        我想對杰森說……我想對文中的父親說……

        我想對自己說……我想對朋友說……

        我想對(爸爸)媽媽說……

        小組交流你想說的內(nèi)容,教師指導:

        可以說我的看法;我對人物的評價;我想提出的建議;我的體會等等。

        最后全班交流。

        2、活動二:積累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春秋》孔子

        對待兒童應該誠實。要善于告訴他們:我們做父親的,有些東西現(xiàn)在還不懂,你們,孩子們,你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為了知道一切。

        ——【蘇聯(lián)】高爾基

        聯(lián)系課文,生活實際體會名言。

        試著背誦。

        四、小結(jié):談談你要怎么做。

        板書設(shè)計:

        步行18里

        我的看法我對人物的評價

        我想說的話

        我想提出的建議我的體會

      四年級上語文復習教案3

        教學目標:

        1、感受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學研究上的精神。

        2、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理解“支撐”等9個詞語的意思;初步學會用“只有……才……”等寫句子。

        3、能根據(jù)提供的情節(jié)復述課文第一、二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簡介竺可楨生平

        二、初讀課文

        1、學生通讀課文,遇到帶拼音的生字,多拼讀幾遍

        2、指名朗讀全文

        3、竺可楨是一位怎樣的科學家?(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說,不要求說得很完整)

        三、學習詞語、生字

        1、比較形近字:篇——騙——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與世長辭、山桃始花”等詞語的意思。

        四、指導分段

        1、課文介紹了竺可楨哪些事例?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

        2、自由討論分段,說說分段的理由。

        五、學習課文第一、二段

        1、朗讀第一段,思考:竺可楨在去世的前一天還在干什么?劃出寫竺可楨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

        2、討論交流,指導感情朗讀。

        3、自由朗讀第二段,思考:竺可楨是怎樣觀察大自然的變化,記錄大自然的筆記的?

        4、交流討論,理解重點詞語:平時,重病

        5、指導朗讀“竺可楨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個變化!

        6、指導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楨可能會記些什么內(nèi)容呢?

        六、布置作業(yè)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請學生讀課文

        2、說說課文怎樣分段

        3、每一段各講了什么?

        二、學習第三、四段

        1、學習第三段

       。1)默讀課文,概括這一段內(nèi)容。

       。2)指導朗讀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從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來的燕子……”

        自由讀讀句子,發(fā)現(xiàn)這一組句子有什么特點?

        為什么要寫“第一片、第一聲、第一只”呢?

        作者寫了樹上的綠葉,水中的蛙鳴,空中的燕子,竺可楨還可能觀察到什么?(請學生仿說句子)

        學生讀句子,試背句群。

        2、學習第四段

       。1)讀課文第四段,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

       。2)理解“幾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詞語的意思

       。3)學生自由朗讀這一段的內(nèi)容

        三、總結(jié)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氣象科學的研究上?

        2、你讀了課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

        1、學生自由朗讀

        2、點名讀,你覺得讀得的一部分來讀

        3、其他學生評議

        4、教師提供一些情節(jié),指導學生復述課文第一、二段

        5、指導背誦竺可楨步行上班觀察大自然變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中的作業(yè),有困難的可以舉手提問。

      四年級上語文復習教案4

        教學要求:

        1、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體會課文哪些地方寫得真實具體。

        3、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叮囑”“教誨”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你們知道楊桃是什么樣子的嗎?

        2、揭示課題。板書:畫楊桃。

        二、預習課文。

        1、提出預習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自由試讀課文;畫出重點詞句,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預習:檢查生字讀音;指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指導學生分段,說說各段段意。

        1、學生邊默讀邊思考課文共分幾段,每段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分段,說段意。

        第一段(1)講父親教“我”學畫畫。

        第二段(2—18)在圖畫課上,“我”將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很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fā)我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講老師和父親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四、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提問:

       。1)“我”是什么時候開始學畫畫的?

       。2)怎樣理解父親叮囑“我”的話?(尊重客觀事實,準確地表現(xiàn)客觀事物,實事求是)

        3、指名讀父親的話。

        五、講讀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我”怎么會將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的?

        3、“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后同學們有什么反應?老師是怎么對待的?

        4、老師講的話一共有幾句?老師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樣子。)

        5、自由朗讀第二段。

        六、講讀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

        2、提問:父親和老師的話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為什么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七、作業(yè):練習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朗讀訓練。

        1、聽課文錄音。

        2、分段朗讀指導。

        3、分角色朗讀第二段。

        二、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自由背誦、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三、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1、學生通讀全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內(nèi)容寫得真實、具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指名回答問題。(“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及老師、同學們的反應寫得真實、具體。)

        四、討論思考練習第三題。

        1、指名讀句子。

        2、說說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課后練習第四題。

        1、指名讀詞語。

        2、指導記憶字形。

        3、抄寫詞語兩遍。

        4、指名說“叮囑”“教誨”的意思。

        5、學生口頭造句。注意糾正錯誤。

        6、學生書面造句。

      四年級上語文復習教案5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學會8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新詞。

        2、正確朗讀課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讀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寫的景物與老漁翁垂釣的經(jīng)過。

        4、理解古詩內(nèi)容。對古詩能熟讀成誦。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充分朗讀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詩意,再來學習古詩,以讀促講,做到水到渠成。詩文對照,感受詩歌的精煉與絕妙。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詩文對照,想象秋江獨釣圖的美景,體會紀曉嵐的機智。

        教學重點:

        學習1、2自然段,詩文對照,想象“秋江獨釣圖”的情景。

        教學難點:

        讀文品境,體會1、2自然段描寫的意境:體會古詩語言凝練的特點。

        教學準備:

        課件(生詞、課文1、2自然段、古詩、音樂《春江花月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從題入手,解題質(zhì)疑:

        1、師板書“紀曉嵐”:知道紀曉嵐嗎?

        師介紹人物資料。(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寵臣,才華橫溢……)

        2、師:有關(guān)他的故事民間流傳了許多,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就是其中之一。

        師補充課題:“吟詩”。

        3、指生讀題。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紀曉嵐做詩,不是念詩、誦詩)

        4、讀出題意。指讀、齊讀。

        5、讀了課題,還想知道什么?

        預設(shè):什么詩?在哪里發(fā)生的?什么時候?和誰一起?為什么要吟詩?怎么吟詩?吟得怎么樣?

        6、師相機歸納板書: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7、小結(jié):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幫我們很好的了解課文內(nèi)容。翻書,讓我們從書本中去尋求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答疑解惑:

        1、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

        生讀書。

        2、讀詞。(課件1)

        紀曉嵐光芒乾隆皇帝江畔

        老漁翁垂釣重復一遍

        悠然一篙一櫓嵌入沉靜

       。ㄗ⒁庾x音:畔、翁、沉、嵌,反復讀)

        3、開火車讀課文段落。

        師評:聲音洪亮、字音準確、句子通順……

        4、解疑:這六要素你解決了哪幾個?生說,互相補充。

        5、師教方法:把他們連起來說就是主要內(nèi)容。指生說。

        6、師教歸納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們連起來說一說,就是事情的主要內(nèi)容。

        三、以讀促講,感受詩意:

       。ㄒ唬┑谝蛔匀欢危

        1、乾隆皇帝看到了怎樣的情景覺得有詩意呢?(師板:詩意)

        2、練讀第一自然段,看看秋日的江畔有哪些景物?想象這些景物構(gòu)成的畫面。哪些景物給你印象深刻?把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

        3、生說江畔的景物。

        (師板:落日、波浪、蘆花、水鴨、鐘聲)

        4、把你喜歡的句子會說的說一說,想讀的讀一讀。

        5、指生讀。

        師引導:

        問:“紅紅的落日,灑下金色的光芒!睘槭裁粗刈x“紅紅”、“金色”?

        評:抓重點詞語想象畫面,再把感受讀出來。真是好方法。

        評:從你的朗讀中聽出了亮麗的色彩;從你的朗讀中聽感受到了活潑的動態(tài);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了蘆花翻滾的壯觀;從你的朗讀中看到一群水鴨在夕陽的余暉下慢慢地游不見了……

        6、師小結(jié):亮麗的色彩,活潑的動態(tài),在古廟的鐘聲里構(gòu)成了一幅江畔落日圖。難怪乾隆皇帝會覺得有詩意。指讀,齊讀。(課件2:第一自然段)

       。ǘ┑2自然段。

        1、一位老漁翁正獨覽這一江美景,靜靜地垂釣呢。◣煱澹豪蠞O翁垂釣)

        把描寫老漁翁的句子勾畫下來,再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2、生練讀,指讀?凑l腦海中想象的畫面更生動更豐富。

        3、指兩生分讀老漁翁釣到魚前的部分和釣到魚時的部分。

        要求:要讀出老漁翁的變化。(課件3:第二自然段)

        聽出了什么變化?(老漁翁動作的變化,老漁翁心情的變化)

        4、師評:通過輕重、快慢、高低的不同,把老漁翁由靜到動,由平靜到愉悅的變化讀了出來。

        5、指生富于變化的讀一讀。男女生分讀。

        6、可這江景中的主人翁不是老漁翁嗎?為什么最后要寫水鳥呢?

        7、小結(jié):老漁翁置身于夕陽的金色光芒之中,心情愉快地釣魚,這情景真是富有詩意呀!讓我們一起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感受這優(yōu)美的意境吧!配樂朗讀1、2自然段。

        四、詩文對照,體會精妙:

        1、過渡:看了這樣的情景,難怪乾隆皇帝想聽紀曉嵐吟詩,也難怪紀曉嵐會吟出這么美妙的詩句。(課件4:古詩《秋江獨釣》)

        2、指生讀古詩。

        3、這首詩有什么特點?(七言絕句,嵌入十個一)

        4、你能把它讀準確嗎?指讀,要求:能讀出詩意來嗎?能讀出老漁翁的變化來嗎?

        5、將景色與詩句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1、2自然段哪些景象正是詩中所寫的呀?與同座交流。

        6、生交流。

        7、反饋:文中哪些景象被聰明的紀曉嵐寫入詩中的呢?生說。(分別讀句子,或是說出第二自然段都可以。)

        8、“一人獨占一江秋”理解。

        “一人”指誰?(老漁翁)

        “占”呢?(占領(lǐng)、占據(jù)……)再點撥:聯(lián)系1、2自然段,他獨覽一江美景心情愉快地釣魚,這可真是一種——“享受”。

        9、理解第四行詩。對應了哪部分內(nèi)容?(1、2兩個自然段)

        10、小結(jié):紀曉嵐僅僅用了28個字,可謂字字精妙,字字都是他淵博學識的沉淀與迸發(fā)。讓我們在音樂聲中,用優(yōu)美的朗讀把詩中的意境表現(xiàn)出來吧!

        11、配樂齊讀。(課件5:音樂《春江花月夜》)

        五、小結(jié)所學,鋪墊下文:

        紀曉嵐不愧為一代文學泰斗,真是才華橫溢,機智過人。∏』实蹖λ退脑娮鞒隽嗽鯓拥脑u價呢?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六、自設(shè)練習,鞏固拓展:

        又到了“我的練習我設(shè)計”的時間:

        你打算針對這首古詩和1、2兩個自然段設(shè)計哪些精彩的作業(yè)呢?

        預設(shè):

        1、想象古詩所描寫的意境,寫下來或畫下來。

        2、背誦古詩并默寫。

        3、針對第一自然段填空。

        4、問答題:明明有鐘聲,為何還顯得沉靜?

        5、問答題:明明寫老漁翁,為何還要寫水鳥?

        七、板書設(shè)計:

        22紀曉嵐吟詩

        詩落日波浪蘆花水鴨鐘聲時間地點人物

        意老漁翁垂釣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四年級上語文復習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復習教案08-30

      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復習教案4篇08-30

      《漢語拼音復習》語文教案10-11

      人教版七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12-26

      語文S版五上《西風胡楊》教案12-29

      語文《滕王閣序》復習教案02-19

      四年級上:《撈鐵牛》教案12-26

      四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12-23

      四年級上語文聽課記錄07-31

      人教版語文五上:《小英雄雨來》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