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small id="qpqhz"></small>
  • <legend id="qpqhz"></legend>

      <td id="qpqhz"><strong id="qpqhz"></strong></td>
      <small id="qpqhz"><menuitem id="qpqhz"></menuitem></small>
    1. 贈質上人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10-19 09:34:42 古籍 我要投稿

      贈質上人原文及賞析

        原文

        枿坐云游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隨身。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翻譯

        質上人有時打坐,靜如枯木;有時出游,飄若浮云,心無所系,隨性而行,超世脫俗。其他僧人云游,還帶著盛水的瓶子和吃飯的缽,而他出門連這兩件東西都不帶,一身之外無所有,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遇到人也不會去聊人世間的瑣事,仿佛他是一個置身于世間之外的人一樣。

        注釋

        質:和尚的稱號。

        上人:對高僧的敬稱。

        枿(niè)坐:枯坐。枿,樹木砍去后留下的樹樁子。

        瓶缽:僧人出行所帶的食具。

        賞析

        因為是送給僧人的詩,所以詩開頭便云佛事:“枿坐云游出世塵!边@是寫質上人的'形象。詩人抓住他的特征,刻畫了他的不同凡俗。

        第二句進一步寫質上人的形象。瓶缽是云游和尚喝水吃飯不可少的器具。可是質上人連應該隨身攜帶的一瓶一缽都沒有。這就更突出了質上人超出塵世的性格,成了飄飄然來去無牽掛的大閑人了。

        第三、四句,“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边@是從質上人的精神境界去刻畫他的形象。他不說一句有關人世間的話,這才寫出精神上大解脫的悟道者形象。人們口上說的,都是心上想的,不說人間事,是他心里根本不想這些事,因為他把人間的名利富貴看做是虛幻、短暫、無意義的!八^“世緣終淺道緣深”(蘇東坡語),在這位質上人身上表現(xiàn)得非常徹底,他完全游離于塵世之外。

        他雖曾贊羨“萬般不及僧無事,共水將山過一生”(《題道林寺》)的生活,但無論怎樣也不能像質上人那樣口不說一句人間事。所以“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既有對質上人的稱賞和羨慕,也有詩人自己復雜心情的流露,字面上意義雖然淺近,而詩人的感慨頗深。

        杜荀鶴的詩在語言上通俗淺近,明白流暢,所以他把嚴于格律的近體詩通俗化了。正因為這樣,他的許多詩句包括《贈質上人》在內都在長期流傳中成了人們口頭的熟語。

        創(chuàng)作背景

        杜荀鶴所生活的正是晚唐戰(zhàn)亂不止、民生凋弊的多事之秋。作為一個有良心、有正義感的詩人,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不可能緘口不語。詩人對質上人的最無牽掛和最清閑表示了由衷的贊頌,而于贊語之中卻含有弦外之意,寓有感慨人生的意趣,所以詩人就此寫下《贈質上人》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贈質上人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贈李白原文及賞析12-15

      贈內人原文及賞析12-05

      《贈李白》原文及賞析08-16

      贈李白原文及賞析07-16

      贈孟浩然原文及賞析01-12

      贈裴十四原文及賞析12-14

      贈內人原文翻譯及賞析12-07

      《贈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09-07

      贈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07-22

      戲贈杜甫原文及賞析07-16